登陆注册
2650600000009

第9章 洪剑涛:从系鞋带开始

洪剑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电视艺术中心国家一级演员。1967年生于北京,1975年拍摄第一部电影《南海长城》。12岁考入中央电视台银河艺术团,任演出队队长。1984年考入空政话剧团,1991年保送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进修,毕业后返团工作。

主要戏剧作品:《特殊军营》、《带一身黄土来当兵》、《遥远的爱》、《雪峰恋》、《大漠魂》、《谁家老婆进错房》、《俗世奇人》。

王毅:现在好多观众都快不知道你是话剧出身了。

洪剑涛:特惭愧。其实2007年有个特别好的机会,就是话剧《暗恋桃花源》,年初就找我,原来是留出档期的,由于某些原因一直在僵持,直到快开始排练的时候我说实在抱歉已经接了别的戏,就撤了,但我一直很关注。看到别人去演自己的角色挺遗憾的,前几年在网上下载看过。以前对台湾戏剧不了解,只看过《千禧夜,我们说相声》,知道了台湾不只是电视剧和言情片,因为原来只知道琼瑶阿姨。在戏剧这块儿接触了赖声川,一个特别好的戏剧导演,一直想合作。国内的包括林兆华导演、王贵导演等,这几个大的戏剧导演都合作过,所以就特想和赖声川导演合作,但是还是失之交臂。

我觉得现在的商业对戏剧充斥得太严重了。就像歌剧不管什么时候必须由唱歌剧的人来唱,一个通俗歌手特火把他加进歌剧里边,在里面一搅和,他有些商业价值,粉丝有票房,但就把戏剧本身的味道完全破坏了。

这个戏演出的时候我没去看。我去首都剧场本来想看,但是旁边演另外一个叫《D样生活》,一个年轻的导演导的,叫武然,我看完以后特震惊,因为以前看的报道说他是一个很贫困的戏剧家,所有都是自己筹钱排。我买的是最贵的票,五百多,旁边位子都空着,我带着家里人去看的。进剧场的时候导演正好碰上我了,说您怎么来了,他说我把这钱退给您。我说咱们搞戏剧的人一定要自己花钱看戏,要捧自己的场。以前演话剧经历过这种场合,十场戏下来自己在票上赔了好几万块。看了之后,觉得从剧本到表演形式虽然都很年轻,很稚嫩,但能看出来这个孩子对戏剧的那种执着。

旁边的“暗恋”虽然我没有看,肯定很火爆,能想象出来,但可能失去戏剧本身的东西。我是这么认为的,可能投资方觉得会很成功。

应该是术业有专攻吧,我觉得要是我去饰演袁老板可能会更符合那个人物。剧场效果不敢说谁好谁坏,因为话剧不能靠剧场效果来讲谁好谁坏,但听说把来时塞车加到戏里面,就把原来我们特别喜欢的《暗恋桃花源》这部剧完全给改变了,不是原汁原味的了。以前特别喜欢林青霞的版本,包括喜欢原来那种淡淡的忧伤在里面,还有那么热闹的一对,这三个人之间的转换从形体上、语言上、台词上,包括这种戏剧的结构上特别巧妙,喜欢的是这些,而不是靠简单的包袱,我们叫“现挂”的放在里面充当笑料。

你刚才说对戏剧感觉淡忘,其实情景喜剧有一些戏剧的味道。它排练的方式,整场地排练下来,是连贯的。很多电视演员演不了情景喜剧,他不习惯整场下来,一场下来大概有五六分钟的戏,中间不能停。所以我们受恩于话剧,从18岁高中毕业就进入话剧团,第一次上台演《火热的心》,李雪健老师在台上主演,我演民工乙,就是从这头穿场过去,什么都没有就拿一铁锹。第一次上场的时候就看见底下黑压压一片,不敢,不知道哪个人一脚给我踹上去了,“上去赶紧走”,没有来得及看台下我就下去了。

到第二天,我胆大一点,稍微慢一点,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没用别人推,而且走到台中的时候,自己设计了个小细节就是弯腰——鞋带开了,往台下看了一眼,我一定要感受一下,我站在台上停留一下,因为龙套是没有展现的机会的,就是背景人群。我觉得那是一次真正和舞台的接触,就是我停下来把鞋带一系,设计好时间:到底怎么在舞台上才能停留,怎么才能环顾这个台。在台下鞋带解个半开,到那儿正好开,一系,然后往台下一看,那是我完成的第一次舞台动作。我们是部队文工团,以前老演小战士、通讯员的角色,那时我的岁数比较小,比较瘦。

这种设计导演不会批评你吗?他会认为真是鞋带开了吗?

在人流里面还不显眼,就是七八个民工下班,一过场。其实蹲下时间很短,就是两三秒,然后看了一眼。团里一个老演员就是踹我的那个说,你行,你有这种愿望愿意在舞台上停留,说明你愿意在舞台上。因为有很多人不喜欢,那时电视剧刚开始有,就有很多人去拍电视剧去了。团里基本上每个戏都有我,全部都是龙套,不用看剧本,也不用看节目单,就是“本团演员”那栏里肯定有我名字。演个小高、小李、小赵,慢慢一点一点地改。在团里二十四五年的时间。

当时是高中毕业就招进去了?

高中毕业。我本来是考电影学院84班。都考上了,就差文化课考试了。当时空政也招生,家里就希望在部队,因为电影学院会分到外地。要不然我跟王志文、孙松是一班的。后来去了部队,我也喜欢部队,而且当时空政特别火嘛,《九·一三事件》、《周郎拜帅》、《火热的心》……这是在全国都有名的。

当时没有学过表演?

其实我的表演,到1991年上学,之间有八年的时间在舞台上完全是龙套,滚出来很多经验。我对舞台不陌生,很熟悉了,完成这么一个阶段。1991年去军艺(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戏剧,我在表演上和对戏剧的认识上有一个质的飞跃。知道不光能演我这样的角色,我应该用我的身体,借助一些手段,去塑造一些和我不一样的人物。在军艺实际是两年半的时间,我排了《哈姆雷特》、《奥塞罗》、《原野》……很多片段。我觉得在学校对话剧舞台最迷恋的时候就是,你想演哪个,今天找剧本,晚上就可以排,明天就可以演,而且同学就跟你交流,老师做评判。我毕业的时候片段就是“奥塞罗的主题与倒影”,自己原创的,等于把那个戏的几个章节拿出来重新调整了一下,然后自己写了第一幕。一开始就是男女主人公两人受煎熬,都在忏悔,一场鬼魂的戏,全部都是形体。第二场掐死在现场了,第三场写两人最早相识在战场上那一幕,把顺序打乱了。到现在我还留着,跟别人说这是我那时候的作品。

你的同学当中像你这样的有八年的舞台经验的多吗?

我们班才九个人,有李彬、孙涛,他们原来是部队宣传队过来的。只有两个专业演员,剩下的都是来自部队的战士,文艺爱好者。在团里我原来一直是龙套小战士,毕业以后排了两个大戏都是主演,一个是《遥远的爱》,还有一个是《带一身黄土来当兵》,这两个戏在全军会演都得奖了,而且那年会演我有两个戏,这样的很少。下午在军艺演出,车在门口等着,演完了马上拉到总政排《特殊军营》,节奏很快,后来这两个戏全都得了一等奖。话剧一天演两个一般人受不了。它不像演小品,七八分钟,那是两个多小时,那是男一号。我到军艺才知道什么是主演,你站在哪儿,光就跟到哪儿,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你。能找到一种统领舞台的感觉。

军艺的教学有什么特点?

它是面向部队的。我们现在经常开玩笑:“中央大戏学院”(中戏),总演大戏;上海(上海戏剧学院)我们叫“片段学院”,以前上海片段比较多;到我们这儿,“解放军小品艺术学院”。黄宏是这儿毕业的,潘长江也是,他们都是短期进修班,包括魏积安,几年小品大奖赛得奖的都是这儿毕业的。其实这是一个挺奇怪的现象。现在的系主任是我当时的班主任黄定山,他说可能面对战士观众更会觉得舒服满意。上戏和中戏就偏重戏剧本身,追求纯戏剧、话剧。

这几年你还是演了一些话剧。

《俗世奇人》那会儿说是“天津版的《茶馆》”,演了有三十场吧。我演了六个角色,要是没演过话剧演那么一台戏真受不了。进入这个人物换身衣服,扭头下来就第二身衣服,下来就另外一个人物。从形体上、台词节奏上、语言风味上完全不一样,那个戏是我这几年排话剧最累的一个剧。我特喜欢《谁家老婆进错房》,但特遗憾没有运作好,就演了十场。我特别喜欢那个剧本,太巧妙了,也十分敬佩那个导演。

你还给黄宗洛导过戏?

1993年,平生第一次当导演,就是给中央台拍摄的一个小短片,朱琳、朱旭、杨子纯、黄宗洛主演,类似于那种街坊四邻精神文明的故事。这个戏最大的梦想就是把我崇拜的艺术家叫到一块儿合作。

老演员好请啊,只要身体好基本上没问题,年轻演员先问钱,钱够才来。我和黄老师的儿子黄海涛、黄海波从小在一起玩,但以前和老人没有什么关系。

头天晚上我把本子给老爷子送去,老爷子背背戏。第二天早上我自己去接,到门口老爷子说,不行,本子看了以后要修改。我说,啊?为什么要改啊?他说,昨天晚上我一宿没睡,本子问题太大。老爷子和我讲人物关系。我是第一次当导演,说,那么多人在那儿等着呢,今天不能改,得去拍。他说你这是第一次当导演,必须当好,本子都没弄好你就拍,拍完想改就改不了了。你必须得在草稿上改,在字上修改以后再去拍,会比你这样合算得多。还真让老爷子说对了,本子不大成熟就拍,到了后期重新改,通不过审查又回来改,那个时间更长。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遇到有人这样,认真到不能拍,谁赶也不能拍。你要排戏就要把这个弄好了,捋顺了。

从小我们就看老爷子演戏,《茶馆》里那个“我那黄雀儿呢”,这是很经典的一个,老爷子演得传神。那么一个小角色——松二爷,就把当时那个年代、状态各方面都呈现出来了,不光是形似神似,完全是活生生的那个年代的人物,小的、破落的人物。

我们现在看DVD,会一点一点去琢磨、去研究那些老艺术家当时的创作。现在演戏完全深入到角色里面去的太少。排练的时间也不允许,像话剧我们大概二十多天就要抢出来,因为演员的档期你付不起那么多钱。以前的话剧要排半年,要体验生活。谈角色要谈好长时间,那个过程要比排练的过程痛苦多了,因为你要绞尽脑汁,要把这个人物的前史、前戏,是个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和其他人物关系,个性又如何都捋出来。现在为什么没有好的话剧,就是没有前面沉淀的时间。以前那些好作品都是那种反复推敲、揣摩、推翻,甚至吵架之后才能得出一句台词,固定了。现在“女演员沉浸在修妆里,男演员沉浸在摆酷里”。

演戏不够用心,以前那种深入到角色中去没有了,不能怪环境。像黄老师能那样对待戏,那样对待这个角色的人没有了。老爷子他是个演员,连剧本都给推翻了。要是都是那么拍的话,那每个戏都是精品,都能像《茶馆》一样。为什么《茶馆》流传到现在,就是因为他们那一代人付出的心血精雕细琢,而不是像现在的戏看完之后哈哈一乐,连名字都想不起来,只是想当时快乐一下。

你认为除了认真以外,黄宗洛那样的演员在表演上有什么方法吗?

其实只要认真了,演员水平就都差不太多。包括现在有很多优秀演员,从技术手段上或者领悟能力比那些老艺术家不见得差。但就是不认真会伤害很多人。对于舞台戏我不会不认真演,因为马上能看到观众的反应,如果演不好,一段词没说清楚,马上就有嘘声,或者有人上厕所。电视剧面临不到观众,不能时刻提醒自己,拍多了就麻木了,只想今天还有六片纸呢,快,快,快。因为今天拍完了休息,明天一早5点钟还要起床,就会有这种压力。

所以说我们都拿出老艺术家对戏剧、表演的严肃认真的态度也会有很多像《茶馆》那种能流传的东西,不会像现在这种昙花一现的看似热闹,有的连昙花都算不上的,只是月季花,到月开一次就完了。说它不好看,它什么都有,但没有那种精髓的东西,其实是挺痛苦、挺可悲的一件事。总想下决心抽出半年或一年的时间准备一部戏,认认真真找一帮人演,可我觉得真是太难了。只有学生时代才能完成自己的梦想,三四个人天天在一块儿,没有别的压力,准备一个月,怎么弄好了怎么弄精彩了,让别人一看,嘿他们仨真棒。所以我在学校这两年对于这么多年的表演经验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我在这里面体会到了很多的创作乐趣,以前没有,以前就是小战士、年轻工人、小伙子,不用你塑造、不用你改变什么,就这样就行。

像黄老师那一代还很可贵的是甘于演小角色,而他们又是那么严密的戏里不能缺少的一个。

他们以前的乐趣在于什么,别看你一句词,没关系,一行字看完,玩的就是这个,一行字玩一个满堂彩。

以前总政话剧团有一个叫李维新的老演员,全军表演一等奖,就一句词,这是我刚到团里老演员和我说的。我说我怎么老跑龙套,老演员说你别看这个,李维新就一句词得了一等奖。

我崇拜李雪健,标志性的人物。以前我们在一起排一个话剧叫《十五的月亮》,他演一个团长,我演他的通讯员。有一场他牺牲的戏,每次我都哭不出来,台上不需要真哭,有形体就行了。他就演一场,我平时跟他没有搭过,我和另一个人演他老在旁边看。他演的时候我手一攥他,要死之前他就看了我一眼,在那一瞬间,像通电,而且是高压电,一下子全身没劲,毛骨悚然。就是那样的,临死前看了我一眼,说:不用管我,去看看他们。演了那么多场我就没有放声哭过,没有感受到这个人要离我走了。当时我在台上就蒙了,抱着不让走,别人说我演疯了。他给了我一种力量,台上那种交流,以前不懂交流,忽然就明白交流是多么的重要。

同类推荐
  • 张抗抗文学回忆录

    张抗抗文学回忆录

    本书收录了当代著名作家张抗抗关于文学创作的反思以及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对人生、社会和历史诸问题的思考,体裁涵盖回忆性的随笔散文、创作谈、访谈、序跋等。
  • 曹锟传

    曹锟传

    他是北洋军阀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虽出身贫寒,却因缘际会成为袁世凯手下的一名得力干将,后又成为手握重兵并占有大量地盘的一方军阀:因其在军阀争斗中左右逢源,在冯国璋死后,终于成为直系的新首领。后又通过贿选当上了中华民国的总统,但其合法性却遭到了各界普遍质疑。不久,在全国的一致反对下,其势力日益削弱,直系内部也四分五裂,终于在1924年的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下台,结束了其政治军事生涯。称雄中原的直系也受到致命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 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

    本书是享有国际声誉的德国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的代表作,路德维希被称为“新传记派”,是20世纪最伟大的传记作家之一。本书作为拿破仑传记中的经典作品,也是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全面的拿破仑生平传记。作者以史实为基础,以时间为线索,将两者同传记人物的内心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真实、生动地描绘出拿破仑辉煌的军事成就和伟大的个人魅力,将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生展现在读者面前。《拿破仑传》是一部探究伟人命运的史诗性巨作。作者对忠于史实的创作追求以及对传主心理细致入微的刻画,使本书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文学价值。
  • 女皇武则天(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女皇武则天(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本书以严谨的态度,翔实的资料,简洁生动的笔触,细致的考辨,叙述出武则天那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对她近半个世纪在政治舞台上的迷离演义作了详细的解说,引导广大读者走进一千三百年前的盛唐时代。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朱德与八路军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朱德与八路军

    身为红军总司令的朱德,为了表明红军奔赴前线抗日的决心和勇气,慨然写下一篇誓词:日本强盗夺我东三省,复图占外蒙,又侵我华北,非灭亡我全国不止。我辈皆黄帝子孙,华族胄裔,生当其时,身负干戈,不能驱逐日寇出中国,何以为人!我们誓率全体红军,联合友军,即日开赴前线,与日寇决一死战,复我河山,保我民族,保卫国家,是我天职!朱总司令神采奕奕地站在主席台上,率领八路军健儿高声朗诵《八路军出师抗日誓词》: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死敌,它要亡我国家,灭我种族,杀害我们父母兄弟,奸淫我们母妻姊妹,烧我们的庄稼房屋,毁我们的耕具牲口。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
热门推荐
  • 血武九天

    血武九天

    汗,现在才知道,简介写再好也没用,内容最重要,从序章开始,大家认真看三十章,要是不好看,大家拿板砖拍小武!当然,如果大家真对简介有兴趣的话,作品相关内有,大家可以去看看。PS:书友小康帮忙建了个QQ群,喜欢血武的朋友可以加入,群号204342579,小武也在里面,有空大家可以探讨一下剧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求知文库-流动的湖光树影

    求知文库-流动的湖光树影

    我很荣幸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任命为国际淡水年特使,深感有责任唤起民众对淡水资源的珍惜之情。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欣欣向荣。正如总干事在国际淡水年发起仪式上的致辞中所倡议的:“为了世界和平、人类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让我们携手关注、珍惜和分享淡水资源。”
  • 寻墓殇

    寻墓殇

    主角欧阳亦翔因自己的“中二”梦想,四处寻集伙伴,一群大学生各施所能,地理、天气、医学、情报、金融、风水各显神通,借考古之名圆梦,神秘的凤凰古墓墓主人原来另有身份,暗影银龙戒竟然另有秘辛!亦翔原本简单的身世变得扑朔迷离,随着身世之谜一环一环地解开,阻碍随着增多,待真相大白之日,身世之谜解开,古墓一环接一环,亦翔寻墓探秘,挖得古墓真相,启蒙老师死得蹊跷,十大世家,复姓居然早有隐秘,谁人之谋?十个伙伴名字竟隐含线索……墓殇之歌奏起,朝代更替英雄冢,考古探秘流言走,密辛终将大白于天地,墓冢遍布,英雄烈济,帝皇替,大臣逝,哀歌豪戾,越险揭秘,只为找寻时代印记,古墓已殇矣,何人愿与我一同寻伊?
  • 流年似水又似锦

    流年似水又似锦

    如火如荼的美好年华,或许抵不过似水的流年,但那段美好的岁月,却是抹不掉的。尽管时间飞快,你仍是我最好的年华里最繁华的风景。
  • 杨岐方会和尚语录

    杨岐方会和尚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漆战之碎梦无痕

    漆战之碎梦无痕

    寂渺长河冷而静的暗黄帘幕下,神秘孤独老人身披黑色长袍独守着曾经的失落的墓葬,这深沉背景下不断掩饰着那无尽岁月前懊悔、不甘的往事。当这个破碎时空在离合后即将交结的瞬间,一个不断被未来改变着的过去,正矫正的鲜为人知的命运,从未知晓这一切皆是改变的曾经的人,不断重蹈着一切命运覆辙,当梦境与灵魂在流离的时空缝隙间相遇,那仅一面之缘的相遇,造就了如此凄美的非凡恋情。
  • 夙凰殇

    夙凰殇

    2130年全球气温骤降,人类灭绝。——一睁眼,夜洛发现自己被穿越到古代一个丑女身上。(没关系,能活着就好)以武为尊的世界,对她的歧视,没关系,那她就打出一片天。 七种灵力?呵,不在话下。爹娘厌恶,好说,找个理由,鲨(谐音)。背叛,好说,找个理由,鲨。渣男,直接鲨——小剧场夜洛:“乌龟,王八?嗯,对,你肯定不是一只简单的王八。”某只乌龟:“……。……”夜洛:“我就知道,我的逻辑没错”乌龟:“…………”————夜景天:“妹,你摸过男人的手吗”夜洛:“掰手腕算吗”夜景天:“妹,你挽过男人的胳膊吗”夜洛:“过肩摔算吗”夜景天:“妹,你摸过男人的脸吗”夜洛:“抽大嘴巴子算吗”夜景天:“……,……”————【逆天,尚有例外,逆吾绝无生机】【本王的江山养你一个祸水还绰绰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