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13300000074

第74章 郑和:海军元帅,三战三捷

郑和(公元1371~1433年),原名马三保。出身云南咸阳世家,明朝伟大的航海家。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冬,明军进攻云南。10岁的马三保被掳入明营,受宫成为太监,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难”之变中,在河北郑州(今河北任丘北)为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公元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明宣宗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

早期经历,荣耀伏笔

郑和的传奇一生,与他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要更好地了解他,就要追溯到他的祖先,北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他的十世祖——中亚布哈拉的普化力国王,时称“色目人”。曾率000多人和000多匹驼马来中国朝贡,并申请归诚,神宗封他为宁彝侯。他的五世祖——赛典赤赡思丁赶上伟大的忽必烈时代,被封为咸阳王,驻镇滇南。从此,他们成了云南的贵族大姓。虽然变成了地道的中国人,但是依然信奉伊斯兰教,祖父和父亲都曾经跋涉千里,朝觐麦加,因而被当地百姓尊称为“哈只”,即“巡礼人”或朝圣者之意。郑和母亲姓温,非常贤良。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哥哥叫马文铭。郑家在当地很受人们的尊敬。

他在幼年时,常在其父膝下听其讲述朝圣麦加途中的种种见闻。父亲跋山涉水的惊险旅程,远方异国他邦的风土人情,给郑和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说不尽的新奇事物,道不完的天方夜谭,像磁铁般深深地吸引了他。身受家庭父辈这种冒险精神的熏陶,郑和从小就立下鸿鹄之志,准备将来远航西洋,朝圣麦加。他常常坐而冥思,起而力行,刻苦学习划船、使帆、游泳,还潜心于航海史籍的研读,好像刻意要成为一代航海家、冒险家似的。

正当他小心翼翼地编织着美好前程之梦的时候,命运之神把不幸降到了他的头上。1381年朱元璋为了消灭盘踞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派手下大将傅友德、蓝玉等率30万大军,发起统一云南的战争。郑和的父亲不幸蒙难,那时他还不叫郑和,他叫马三保,11岁的马三保成为无数被俘并被立刻阉割的儿童之一。这是艰辛的开始,也是荣耀的伏笔。

“靖难”之战,朱棣赏识

从公元1385年开始,14岁的马三保来到北平的燕王府。燕王朱棣见马三保聪明伶俐,便把马三保留在身边,成为燕王的亲信,随着明军征战南北,塞外、北平,处处都留下他幼小的足迹。战争,让这个孩子吃尽了苦头,但也让他迅速成长。为了提高身边服务亲随的文化水平,朱棣不仅挑选学识丰富的官员到府中授课,而且还让他们随意阅读府中的大量藏书。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的马三保很快便成了学识渊博的人。

在他16岁时,受到了当时的燕王即后来的永乐皇帝朱棣的赏识,被选为燕王的贴身侍卫,从此伴王左右。毫无疑问,那时他已是一名出类拔萃的少年,并且从那时开始,他就已是一名武林高手。少年的他十分刻苦,在燕王府日日练刀舞剑,夜夜苦读诗书。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八月,明王朝爆发了长达四年之久的“靖难之战”中,他跟随朱棣出生入死,军事才能与日俱增,屡立战功。在“靖难”之初,便立下大功,为朱棣后来的胜利奠定基础。“靖难”刚开始时,燕军颇为孤立,政治、军事和经济都处于下风,势力范围仅限于燕赵的几座孤城(今北京通州、居庸关、河北蓟县、怀来等地),明将李景隆趁朱棣进攻大宁之机,包围北平,结九营于郑村坝(今北京东20里),燕王还师交战,马三保献计,一旦李景隆兵动,以奇兵左右夹击。燕王采纳他的计谋,并令他亲临战阵,三保出生入死,连破李景隆七营,斩首数万级,李景隆不敌,南逃德州,顿时军心大乱,燕军一下获降军数万,战马2万匹,取得了自“靖难”后的首次大捷,从此扭转了整个战局,朱棣对此念念不忘。

由于马三保身材魁梧,知识丰富,思维敏捷,出色地完成燕王委派他的使命,得到朱棣的器重,“内侍中无出其右”,尤其是在帮助朱棣登基称帝的过程中,马三保立下大功,更为朱棣所赏识。公元1402年7月,朱棣登基当上了皇帝,马三保被升迁为内官监太监,相当于正四品,在经历20多年艰苦卓绝的生活后,他成了地位显赫的大内太监,史称“三保太监”。公元1404年,又被赐姓“郑”,中国历来有“马不入宫殿”的说法,马三保在郑村立下他最大的战功,所以赐姓“郑”;三保出生时父母为祈求真主保佑,世道平和,小孩能平安成长,所以给他取名为和;从此他改名为郑和,原来的名字慢慢被遗忘。在中国古代,赐姓是至高无上的荣耀,而宦官被赐姓则是绝无仅有的,可见永乐皇帝是多么倚重与信任郑和。

委于重任,下西洋统帅

郑和少年时就在朱棣身边长大,跟着朱棣南征北战,是“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并被朱棣皇帝视为心腹,所以朱棣皇帝对郑和的人品、才能、知识有充分的了解。但是,更为重要的是郑和本人所具备的素质和条件适合于率领船队下西洋。首先,郑和懂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能。其次,郑和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在郑和下西洋前,其曾出使暹罗(xiān luó:泰国的古称)、日本,有外交活动经验。特别是永乐二年出使日本,通过郑和的外交活动,使得日本国主动出兵清剿在中国沿海的倭寇,并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签订贸易条约。第三,郑和具有一定的航海、造船知识。在郑和下西洋之前,曾进行了两次较远距离的海上航行,增加了航海知识,积累了航海经验,为下西洋远航打下了基础。第四,郑和身份特殊,熟悉伊斯兰教地区习俗。正是由于郑和自身条件和所具备的才能、素质,才为朱棣皇帝所赏识,并委于重任,成为下西洋船队的统帅。

三战三捷,海军元帅

多年的军中生活,历练了郑和的军事才能。他既有谋略家运筹帷幄的才能,又有战将亲自上阵杀敌的本领,不愧是一位杰出的军事人才。军事才能正是他一生取得各种成就的基础,在航海上也派上极大的用场。在船队,他既是外交正吏,也是兵将首领,航海途中,船队曾经历了三次极其险恶的战役。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水师”在前三度远航大洋期间,曾有过三次著名的海战,最终三战三捷,而且是摧枯拉朽,胜得酣畅淋漓,直至生擒敌方主帅方才作罢。

第一战,大败旧港众海盗,生擒“大佬”陈祖义。

明成祖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九月,“郑和水师”首度远洋后班师回国,各国使者跟随进京朝见。郑和进献俘获的旧港“海盗大佬”陈祖义。旧港即三佛齐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巨港,大明永乐年间曾在此设立大明旧港宣慰司,是为大明在南洋的最高行政机构。

祖籍广东潮州的陈祖义,是当时最著名的海盗集团首领,明洪武年间逃至南洋后,盘踞在马六甲从事海盗10余年,集团成员鼎盛时超过万人,战船百艘,雄霸于日本、台湾、南海、印度洋等海面,劫掠过往船只达万艘,还攻打过50多座沿海镇城,比之当今的索马里海盗有过之无不及。朱元璋曾悬赏50万两白银捉拿陈祖义。此时的陈祖义以旧港为据点,继续组织强大的海盗船队抢劫海上商船。“郑和水师”首次远航班师时,曾派使者前去招抚,陈祖义诈降,暗中却策划拦船抢劫,妄想着劫掠几艘郑和的“宝船”。

郑和虽系太监之身,却仍不失阳刚霸气。一怒之下便率水师合围陈祖义海盗,最终大败旧港众海盗,杀死000余人,烧毁海盗船只10艘,俘获7艘,活捉陈祖义。于是,陈祖义这位“海盗大佬”在京城街市被处死。

第二战,攻破锡兰山城,活捉锡兰国王及妻儿。

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九月,“郑和水师”经过短暂修整后再度远洋,前往印度洋岛国锡兰(今斯里兰卡)。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尔心怀叵测,竟把郑和诱至国中,勒索金银财宝,还派出重兵抢劫郑和船只。

郑和察觉到锡兰城内空虚,便伺机率000精锐之师,出其不意地攻破锡兰山城,一举活捉亚烈苦奈尔及其妻儿老小、官吏随从。继而统帅水师大败回师救援的锡兰军队。

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六月,郑和回朝中进献俘获的锡兰国王。明成祖朱棣为显示泱泱大明的气度,下令赦免锡兰国王死罪,放其回国。

第三战,痛击苏干刺水军,俘虏伪王子苏干刺。

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十一月,“郑和水师”三下西洋。船队抵达苏门答腊(今印尼苏门答腊岛)时,原先的伪王子苏干刺正策划杀主自立。苏干刺是原苏门答腊国王苏丹罕难阿必镇的儿子,后来苏门答腊国遭到那孤儿国侵略,苏门答腊国王中毒箭而死,王子苏干刺尚年幼,王妃便下令如有勇士能替国王报仇,即嫁其妻。一老渔翁挺身而出,打败那孤儿国,王妃果然嫁给老渔翁,并尊其为老国王。苏干刺成人后,就拉起自己的队伍杀掉了老渔翁国王,然后逃往山中另立山头。

苏干刺怨恨郑和未赏赐自己,竟然率水军拦截“郑和水师”。郑和随即率师迎头痛击、穷追猛打,把苏干刺的水军打得一败涂地,直到活捉苏干刺及妻儿。

永乐十三年郑和带着俘获的苏干刺回国,朱棣下令把苏干刺杀了。

三度远洋,三战三捷。“郑和水师”所向披靡,令人闻风丧胆。之后的四度远洋中,“郑和水师”几乎再无战事。

海内外学术界已取得共识:郑和是世界大航海运动的先驱,是名副其实的“海军元帅”。

和平使命,七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前,中国周边的国际环境动荡,主要表现在东南亚地区各国相互猜疑,互相争夺。当时东南亚两个最大的国家爪哇、暹罗对外扩张,欺压周边一些国家,威胁满剌加、苏门答腊、占城、真腊,甚至在三佛齐,还有杀害明朝使臣的,拦截向中国朝贡的使团;再一个就是海盗猖獗,横行东南亚、南亚海上,十分嚣张,海上交通线得不到安全保障。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一方面直接影响中国南部的安全,一方面极大影响了明朝的国际形象,不利于明朝的稳定和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明朝皇帝采取了“内安华夏,外抚四夷,一视同仁,共享太平”的外交政策。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通过各种手段,调解与缓和各国之间的矛盾,维护海上交通安全,从而把中国的稳定与发展同周边联系起来,试图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提高明王朝的国际威望。所以从明朝派遣郑和的使命可以看出是实现和平的使命。

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240多艘海船、400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他一共远航了有7次之多。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沿岸。

“点评”

郑和是人类历史上杰出的航海家。他的才能在他一生所做的各项伟大事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在航海、外交、军事、建筑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智慧与才识。在群星璀璨的中华英杰中,郑和以先于西方人航海,胜于西方人的航海技术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其中郑和还代表一种文化精神:一种中国人不畏艰险,征服自然的价值趋向;一种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决心。郑和这种敬业献身报效国家的精神是永存的,凝聚着中华民族开放进取、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经略海洋和敢为天下先的优秀品德,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后人继承和弘扬,推进人类的文明。李约瑟评价:东方的航海家郑和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

同类推荐
  • 姜宸英年谱

    姜宸英年谱

    初闻姜宸英之名,是在做博士论文《梅里词派研究》的时候,知道他与朱彝尊、严绳孙齐名,康熙皇帝都知道他是“江南三布衣"之一,甚至连其试卷上的笔迹都熟知了。尽管其诗词上的名声不及朱彝尊,但于我还是有特殊的意义,康熙时的慈城还属于慈溪,我当时就把他当作吾乡的先贤了,而且对于这位吾乡先贤的人品和气节还非常佩服。因为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工作的缘故,当时就想如果有机会研究宁波的地域作家,肯定会首选姜宸英。
  • 文学艺术思想家成才故事

    文学艺术思想家成才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些卓越人物中有腹藏治国良策的政治家,有胸怀万卷兵书的军事家,有发明创造的科学家,有吟诗作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还有那些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他们身上,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展示了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从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同样也会继续激励我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了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而奋斗!
  • 廉能第一于成龙

    廉能第一于成龙

    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明清时代山西省永宁州人。为官以清廉正直、精明干练、勇于任事著称,平生三次在官员政绩考核中被举为“卓异”,又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卒后谥为“清端”,是中国封建时代著名的大清官之一。于成龙一生信奉“为政以德”“仁者爱人”的儒家思想,又信奉因果报应、行善积福的佛道观念,总结出独特的“天理良心”格言。在二十多年的官场生涯中,他过的是一种类似出家修行的清苦生活。布衣蔬食,淡薄自甘,平生的物质享受,大概只有每晚的一壶老酒而已。他从不贪取一丝半缕的不义之财,反而经常捐出俸银,用于赈灾济贫等慈善公益事务。当入不敷出、捉襟见肘之时,他经常典当衣物骡马,以糠粥青菜勉强度日。后世流传了他大量的清廉传奇。
  • 一颗心的史诗:王阳明大传

    一颗心的史诗:王阳明大传

    本书以王阳明龙场悟道作为切入点,全面展示了他从“悟道”到“体道”再到“证道”,创立“心学”的整个过程。王阳明的“心学”是在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挫折、险难之后得来的。王阳明用自己的一生,不仅回答了“人为什么活着”这个古老的哲学命题,更开创了“人应该怎样活着”的崭新领域。他从年轻起孜孜求道,开悟以后,又用了毕生的精力传道,以一己之力,重新接续上了中国文化的几千年“道统”。
  • 唐景崧传

    唐景崧传

    本书从寒窗苦读中进士到热血请缨赴越南联络刘永福抗法,到任职台湾,后署理台湾巡抚领导乙未抗日,到自台湾仓皇内渡并被勒令休致回籍(桂林),到在桂林革新桂剧、发展广西教育,再到图谋复出却客逝广州,全面叙述了唐景崧的一生。书中对唐景崧的一生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解读,对以往种种以讹传讹的陈年旧账均罗列史料加以澄清,充分肯定了唐景崧抗日保台的英勇壮举,还历史以真相,还人物以清白,重塑了唐景崧的历史形象。
热门推荐
  • 你惊艳过我的时光

    你惊艳过我的时光

    一个女人离开一个男人需要走多少步?其实两步就够了,第一步,心如死灰世界崩塌,第二步,将那个男人排斥在外,重新建立一个没有他的世界。简弯弯爱过,疯过,最后终于明白,爱情不是一往情深就会得偿所愿的。
  • 开挂在废土成神

    开挂在废土成神

    海澜星废土创世纪25年,天外少年穿越而来。系统神选,命运加身,他终究要凭借手中长刀,撕下旧日的篇章,用炮火来缔造新的王朝!我们的意志将光耀……星辰大海!我叫王朝,朝代的朝!——王朝。
  • lol英雄本纪

    lol英雄本纪

    瓦·罗·兰(Valoran)....一处神奇的大陆在这里,科技与魔法并存,文明与野蛮对立;人类,矮人(约德尔),精灵,兽人,妖魔,虚空......共同铸就了此刻的辉煌。因为,此刻,所谓的神也匍匐在我们面前。因为,在这有着————欢迎来到英雄联盟!我是伊泽瑞尔,是时候带各位重新认识一下这儿的一切了创世3069年1月9日暨新元1年1月1日...
  • 明伦汇编官常典漕使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漕使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南无阿弥陀魔

    南无阿弥陀魔

    父母说:杀人放火者、是魔!老师教:谋财害命者、是魔!皇帝说:扰乱国家者、是魔!掌权者道:破坏规则者、是魔!世家豪门则:不为我用者、是魔!正道说:不遵守正道、是魔!恶魔说:一切无法者、是魔!而魔说:......
  • 帝国征服史

    帝国征服史

    王迪穿越了,受金手指的指引穿越到了原始社会。成为了原始人中的家长,那时部落还没诞生,猛兽还在横行,他身负提升种族文明的任务。于是建设、征服、统一、扩张,成为了他人生的主题,他所开创的帝国影响着整个星空,缔造了渊源亿万年的地球文明谱系。这一切的开始源于某天正在博物馆观看原始人化石的王迪神秘的消失了,唯一的遗物是地上遗落的一张演讲底稿,上面写着“原始人的征服史”.....
  • 养成斗罗

    养成斗罗

    剑陨,意外吸收陨裂剑器外附魂骨,起死回生。霸占娇妻宁如是,问鼎强者封号斗罗。【上架后三更,周末四更到五更】
  • 堕道记

    堕道记

    自妖域而出的少年,凡尘中的情恨,是成道的经途,还是弃道的魔障。倘若命只因天意二字,红尘中的因果,难道就这样成为了你口中的虚妄,简直荒唐可笑。如若成道,万古苍茫寂寥,如斯。那我辛阳此生,不求无敌,不妄成道,不希长生。纵使我辛阳堕道,也绝不堕天,不堕轮回,不堕诸天万道。唯堕吾念,不为此天。
  • 我的徒弟你惹不起

    我的徒弟你惹不起

    一代宗师回到俗世,竟然甘愿和一个普通女人结婚?而且,还成了她家的上门女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