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6100000020

第20章 花开荼蘼花事了(2)

在陆小曼决心做的一点认真事业中,应该说除编书和撰文之外,画画占着很大的比重。她拜贺天健和陈半丁为师,教她画画,请汪星伯教她做诗。这一次,她是真的认真了,再不是往日的附庸风雅,充名媛的门面而已。为此她还特意和贺天健约法三章:第一,老师亲自上门教她画画,在这段学习时间里,诸多杂事都要放在一边,只安心学画;第二,学画态度要端正,不能把它只当成消遣的方式,要努力刻苦,学有所成;第三,中途不能退学,半途而废,而且要交学费,每月五十大洋。当然这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督促她把画画当成正经事来看待。

醉生梦死的百乐门,填满的是时间,空虚的却是灵魂。而今,远离喧嚣热闹,深深小院,却能让这个风华一世的女子感到满足,一草一木都有情,花瓣落地也有声。一直沉醉于歌舞升平中的她,才感受到生活原来简朴宁静也有味道。也许只有历经了磨难,尝遍了世态百味,阅尽了红尘万象,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幸好,还不是太晚。

少时的陆小曼练字习画不过是一种茶余饭后的消遣,作为提升名媛身份的资本而已。但她在绘画方面是有天赋的。凭借着这一点灵性,加上十年拜师学艺的不懈努力,她可能并没有想到,在“名媛”、“交际花”、“徐志摩的太太”这些个头衔之后,最后成就她的居然是“着名画家”这个身份。

十年磨一墨,非是人磨墨,而是墨磨人。生活育性情,性情生画风。一个人沉醉于笔墨丹青时,反过来又受到文章书画的淬砺磨炼。

陆小曼卧薪尝胆,潜心作画,终于在1941年于上海大新公司(今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楼上,开了一个饶有意味的个人画展。画展中多有山水卷、花鸟卷,取材生动,画艺精湛,受到参观者的好评。藉此,尽管远离了歌舞喧嚣,她再次成为轰动上海的人物。只是,此时的她是那么娴静而深邃,她不愿再为那些身外的名声累赘自己,无论好与坏,她无所谓。她历来是只活在自己思想之下的人。忠实于自己的思想,不虚伪不造作。

陆小曼终于成功了,这成功来之不易,尤其对饱受病痛和鸦片折磨的她而言。

人是要有一点信仰的,这信仰可以不必是基督,可以不必是佛陀,但一定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引导,给你信心。有信仰的人活在世界上不怕挫折,不怕沉沦,信仰即信心,信心在,便可以所向披靡。能让你遇山开路、逢水架桥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信心。

1947年,在好友的鼓励下,陆小曼毅然走进医院戒毒,决心戒掉缠绵二十多年的鸦片烟瘾,也戒掉那个曾经醉生梦死的岁月。她终于凭借着自己的坚强意志,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事。若徐志摩泉下有知,也会甚感欣慰了。这才是他想要的小曼。她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时,不再是大上海的交际花了,她颠覆了自己在众人心中的形象,她终于不靠光鲜华丽的外表立世,此时的她是多么娴静而淡泊。

陆小曼的画作此后又在1949年、1955年两次入选全国美术展,并且在1958年加入上海美术家协会并正式成为上海中国画院的专职画师。接下来在1959年,她还有幸被全国美协评为“三八”红旗手。1964秋,小曼又投入精力,为成都杜甫草堂画了四幅条屏山水。关于小曼爱画山水,她曾自述:“我爱大自然,但我无法旅游(因病),因此我愿陶醉在丹青的河山风景中。”

今天的我,仍沉浸在她的画境中。细细品味她的画,笔墨俊雅逸远,实有一颗干净单纯之心才能为。她的画不繁琐,皆为远山峻岭,苍茫与寂寥同在,迷蒙与清幽同存,一如她的性情,看似冷峻,实则温婉,清淡而不失高雅。没有那些明清以来山水的大气磅礴,有的是清逸,有的是淡远。女性的纤细缔造的逶迤,女性的敏感成就的灵性,与她与生俱来的豪爽性情,让她的山水画有了生气,有了灵魂。

陆小曼晚年基本上靠翁瑞午供养,生活十分困窘。20世纪50年代,在一次画展中,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发现了陆小曼的画,了解到她的状况,陈毅说,“我曾有幸听过徐志摩先生的讲课,我是他的学生,陆小曼应是我的师母了。”况且,这样有才华的人不应该被埋没,因此陆小曼被聘为人民政府参事、文史馆员和画院画师,每月有八十几元的收入。当时,陆小曼已戒烟,但每日所需药费支出要接近三块钱,常入不敷出。这份工资对她来说,是一个惊喜。

陆小曼的画自此不再出售,专交画院,所以市面流传不多。2004年,上海中国画院举办了“朝花夕拾——海上女画家作品回顾展”,展出在画院先后任职的八位女画师的作品,其中就有陆小曼。有收藏界人士说,近两年,陆小曼的作品升值非常迅速,她的画价已攀升至同时代女画家之首,个中缘由,一方面是由于诗人遗孀的声名与艳史的关系,另外也主要因为她的笔力清健,意境不俗,因此受到市场的追捧。

那幅劫后余生的山水画手卷(现藏于浙江博物馆),作为徐志摩的遗物,被陆小曼一直珍藏着。直到病危前夕,才将它和梁启超的一副集字对联、《徐志摩全集》的纸稿交给徐志摩的姻表亲、园林学者陈从周教授。后来,陈从周将全集清样捐给了北京图书馆,梁启超的对联和陆小曼山水长卷捐给浙江博物馆,纸稿还给了徐家。结果,“文革”十年,图书馆和博物馆里的物品都安然无恙,只有纸稿因被抄家流失不少,1979年,陈从周再次见到陆小曼的山水长卷,十分感慨,在卷尾题道:历劫之物,良足念也。

03高朋满座

真正的朋友,不仅能分享你的快乐,也能分担你的忧伤。即使是在你做错事时,也能对你不离不弃,循循善导,而不是弃你而去。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像一场没有回程的旅行,也像一场自我放逐的重生,只有历劫圆满,才能到达彼岸,获得自在。这一路风尘仆仆地走来,会有多少风云际会的风景和故事,装满自己的行囊,多少曾经以为非常深刻的往昔随风消散。但总有那么几件事,在你人生中最关键的时候给你带来了最关键的改变,也总有那么几个人,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对你不离不弃,伸出援助之手。

于是,一路走来,本来一个人的行程,不再害怕孤单寂寞。

我们将这样的人定义为——朋友。

朋友本不该有那么重要,朋友又的确那么重要。生命里或许可以没有感动、没有鲜花、没有胜利、没有财富,但不能没有朋友。

朋友的种类有很多,有锦上添花之友,有雪中送炭之友,有“今日别于此,三生有情时。但恨无留计,深悔结缘迟”的朋友,有不求同甘却愿在痛苦中相伴的朋友,有“伯牙与子期,此生共唯一,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朋友。真正的朋友不在多少,贵在知心。

陆小曼一生经历坎坷曲折,感情上凄苦颠沛。但在她人生中最灰暗的日子里,总有几位挚友不离不弃,相伴左右,给迷茫中的她一丝指引、一丝希望、一丝鼓励和一丝感动。

诚然,陆小曼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但她却心地善良、待人厚道。王亦令在《忆小曼》一文中说:凡是认识陆小曼的人,几乎异口同声称赞她宅心仁厚,待朋友热情、讲义气。甚至有人作出这样的评论:男人中有梅兰芳,女人中有陆小曼,都是人缘极好,只要见过其面的人,无不被其真诚相待所感动。她绝不虚情假意敷衍他人,而是出于一片赤子之心。

不必说早年的陆小曼是交际场上的高手,身边朋友如云,家中高朋满座;不必说作为当时的社会名媛,就连胡适、刘海粟等当时的一代名家都是她座上的常客。陆小曼热情好客,落落大方,待人赤诚,善于沟通,所以,她有这么多的朋友也是情理中的事。

真正的朋友,不仅能分享你的快乐,也能分担你的忧伤。即使是在你做错事时,也能对你不离不弃,循循善导,而不是弃你而去。徐志摩去世后,的确有些人在陆小曼最困苦最悲哀最无助的时刻抛弃了她,甚至一生都不再与之往来。

你会为此觉得怨恨吗?感叹世事的无常和人心的善变吗?淡定些吧,我只想告诉你,诸法无常,人性善变,一切都是正常的,只是你没看开而已。

对于朋友们的离去,她是没有什么抱怨的吧,在痛彻心扉之后,早就该看透了人生无常,否则她为什么扛着巨大的压力和抱怨从来没有为自己辩解过呢?

不是每一种不幸都是灾难。人生之路充满选择和转折,当你处在人生的最低谷时,恭喜你,否极泰来,你已经再没有什么不可以忍受的了,你的人生将从此刻开始向好的方向转变。

陆小曼在人生中最低谷的时刻,看清楚了自己以往的过失:奢靡的排场,虚度的青春……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她的人生开始了新的转变。

翁瑞午的相伴自不必提,贺天健在陆小曼精神毫无寄托的时刻向她伸出手,教她画画,帮她重新找寻生活的方向,找回自我,将她从神情恍惚、终日悲痛中拉了出来。从此陆小曼的画笔就再也没有停止过,她后半生以画画度日,并最终成就画家的声名。

还有钱瘦铁,在自己办画展的时候,把陆小曼的画也拿来一起展出,借以提升她的知名度,偶尔还合作一幅画。陆小曼自己办画展,他也是台前幕后做了不少工作。

而在她后半生中,除了翁瑞午,她还有一位最体己的莫逆之交——赵清阁。赵清阁是当代文学史上的女作家,也是个具有男子气概的女人,她心地善良,能理解陆小曼的苦处。

赵清阁曾对陆小曼和自己的友谊做过这样的形容:

我与小曼结识五十余年,断续写过有关她的简介多篇;从做人作风,谈到她的文才艺术;有赞赏也有批评,我们是以诚相见、仁义相待的至交好友,因此成为莫逆知己。不像泛泛人海中有一种所谓“朋友”的人,表面上和你亲亲热热,暗地里却极尽中伤陷害之能,恨不得置你于死地!

有时候人们会被锦上添花的朋友迷失了眼。而真正的朋友,不仅在你高兴时为你高兴,更贵在能在你人生的数九寒冬中为你雪中送炭。显然,赵清阁算得上是陆小曼珍贵的朋友了。

她们相识,不在陆小曼最辉煌的时刻,而在她最潦倒最困苦的时刻。当时是1946年,徐志摩去世15年后的日子,陆小曼在二楼接待了她。当时的陆小曼已是接近美人迟暮之时,多病缠身,神情憔悴清瘦,又不施妆容,衣着上也没有往日的艳丽色彩,只穿着一身半旧的短衫长裤。这甚至让赵清阁怀疑其是不是自己要拜访的那个人。

丧夫15年,青灯守节,闭门思过,她早已没有了往日招展的心思。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人却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赵清阁也是受过新思想教育的人,看到陆小曼形容槁枯的凄凉晚景,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她走出困境,重新站起来。

在赵清阁的苦劝之下,陆小曼终于鼓起勇气,戒掉鸦片烟。当时,赵家璧要为他的晨光图书公司编一本《现代女作家小说散文集》,赵清阁就邀请陆小曼,请她为此书也写一篇小说。陆小曼辍笔已久,缺乏信心,但在赵清阁和赵家璧的督促鼓励下,陆小曼的短篇小说《皇家饭店》于1947年出版了。赵清阁对陆小曼的这篇小说评价很高:“……揭露了孤岛时期上海妇女的悲惨命运,怒斥了敌伪社会的罪恶黑暗,反映了她正义的思想心态。我深深为她这样素质未泯,出淤泥而不染感到高兴。”

赵清阁对陆小曼有着深深的疼惜和欣赏,她一直认为,埋没这样一位有才华的女性,是国家的损失,也是文艺界的损失。她多次劝陆小曼要从过去走出来,开始新的生活,希望这位好友自强自立,笔耕不辍,实现自己的价值。

朋友的好意,陆小曼岂能不懂。她也是个投桃报李的人,她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在大家的鼓励下,她的丹青生涯从此没有间断,并很快扬名上海,很多作品在朵云斋寄卖时,被大家争相订购。陆小曼曾情不自禁地拉着赵清阁的手,甚为感激地说:“看来只有你也只有你才是真正地爱护我的挚友。你让我看见了光明,你让我呼吸了新鲜空气!”

陆小曼也是有心之人,每个炎炎盛夏,她都会送给赵清阁一把解暑的扇子,扇面是小曼精心绘制的。一个严寒的冬日,赵清阁还收到了陆小曼一针一线织成的白色西绒线背心。在织针的一收一放间,在毛衣的一缕一线间,流露的是小曼的真情,更是对友人关怀的感动。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诚然,陆小曼拿不出什么贵重的礼物来报答她的这位好友,朋友间的默契与情意也不是凭借什么贵重的礼物建立起来的。陆小曼回报给朋友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情意——真诚。

在陆小曼晚年的朋友中,还有一位举足轻重的人,他就是赵家璧。赵家璧是徐志摩的学生,后来也成为陆小曼的好友。在徐志摩去世十多天的日子里,赵家璧感念恩师,要出版徐志摩的遗作《秋》,便找到陆小曼,陆小曼透露出要编辑出版《徐志摩全集》的打算,赵家璧更是给予了全力的支持。此后十多年的时间里,他陪着陆小曼从各方讨要徐志摩的文稿,其间经历过战乱,几易出版社等种种波折,陆小曼在他的支持下,终于整理出十卷文稿。他又帮助陆小曼出版了《爱眉小札》和《志摩日记》两本书。在陆小曼晚年的岁月里,他依然将她视为自己的师母、朋友,逢年过节不忘记过去看望,而且在陆小曼有困难时,总能及时赶到。

在赵清阁和赵家璧这些朋友的关怀下,陆小曼重新找到了人生的目标,找到了生活的情趣。

王亦令也是在陆小曼困苦时期给她不少帮助的朋友之一。陆小曼虽然戒掉了鸦片,但医药费开销也很大,即使有了书画院的工资也是入不敷出。王亦令是翻译方面的行家,他以陆小曼之名联系各个出版社商谈译书的事,但多数翻译都是由他去完成,陆小曼以合作者的身份领取部分工资。就这样,在众多朋友的帮助下,陆小曼渐渐走出了悲愁困苦的日子,心情也明朗起来。

陆小曼在这群赤诚朋友的帮助下,获得了新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何尝不说明,她也是一个心底赤诚的人呢!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聂耳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聂耳

    “聂耳”这个名字是他日后到了上海“明月歌舞剧社”自己取的。聂耳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边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全家人都十分宠爱他。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记忆力特别强,3岁的时候就能识字300多个,到了4岁,就认识500多个汉字了。母亲教他唱的民歌小调,他学几遍就会唱,大人讲给他听的故事,他也很快能够复述出来。最招人喜欢的,还是他的模仿能力。
  • 宗庆后传奇

    宗庆后传奇

    《宗庆后传奇:平民首富的奋斗传奇》主要讲述了娃哈哈企业创始人宗庆后的创业经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宗庆后创业全过程,看他是如何从一个穷小子,一步步成为今天的成功人士,讲述了宗庆后在白手起家过程中所经历的重重磨难与挫折,最终走向成功的传奇经历。
  • 李叔同大师的人生历练课

    李叔同大师的人生历练课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每个人的人生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历练,因此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包含着深刻的人生经验。人的一生就像是一本书,包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因此,研究前人的人生成了我们获取人生经验的重要途径。然而世上的人有千千万,不是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值得研究的,都是可以给我们以启迪的。那些成就非凡的大师们,他们的人生历练才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这就像读书一样,不是每一本书都对自己有用,我们必须慎重的选择。在许许多多有成就的人里,有一位叫李叔同的前辈,也就是著名的弘一法师,他一生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他精彩绝伦的一生蕴含的人生智慧,是我们一辈子也学习不完的。
  •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本书为经典史诗级民国大师集体传记“民国清流”系列之前传。沿袭“民国清流”系列图书风格,呈现出1912年至1916年新文化思潮汹涌澎湃的壮丽景观,客观再现20世纪初中国文化进程的巨大蜕变。时值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面临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严复、谭嗣同、黄遵宪、柳亚子、苏曼殊、章士钊等传统文人开始思考救国之道并努力付诸实践。他们仓促而毅然地登上历史舞台,以“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为己任,自觉地自我启蒙,传播新学,通过文化进行救亡图存,表现出“民族之正气”以及文化生命的巨大魅力。在这个文以载道的传统国家,在史无前例的时代巨变中,传统文人遭遇各种困境、苦闷与彷徨,必须做出艰难的抉择与突围。他们在精神和思想领域奋力跋涉,以文字为武器,在实现相当文化和文学成就的同时,也希图借此找到一条走出晚清桎梏的文化转型之路,完成自身的涅槃。一如既往,作者不囿于固有定论,依据翔实的史料,客观地描写大师们的崇高与卑微、飞扬与落寞,真实地还原其独特而复杂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 不可不知的佛教故事全集

    不可不知的佛教故事全集

    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热门推荐
  • 独家盛宠:老婆别在逃

    独家盛宠:老婆别在逃

    第一次见面,他对她产生了兴趣;第二次见面他对她说:和我结婚。研冰儿则是内心疯狂吐槽:我靠!我认识你吗?虽然我知道我长得甜美可爱,漂亮风情你也不至于结婚吧!而冷邵炎则是无比汗颜:看来你病的不清还带幻想病,看你病的那么厉害,无论花多少钱我都要把你治好。随机把她拐进了民政局,等他们出来后,呆呆的看着小红本。而他在她的身旁说了句:和我结婚是你的荣幸。站在民政局的研冰儿顿时风中凌乱了。
  • 我在仙界凑数的日常

    我在仙界凑数的日常

    我在仙界凑数的日子莫名其妙的成仙之路我叫吴仕,不是一个好人,也不算一个坏人,但是我是一个穷人做着一份2,3千的打杂工作,被同事,同学瞧不起没有学历在大城市无法立足26了还没女朋友,骑自行车一时好心扶了摔倒的老奶奶之后被讹诈了50万,不知道是不是倒霉了,家里也传来消息唯一的亲人,爷爷去世了,回了老家一趟却被人曝光到网络变成一个肇事者,唯一的亲人都死,我选择了跳楼当我醒来时在一个烟雾缭绕的地方,我以为我上了天堂
  • 东莞日记

    东莞日记

    15岁初中毕业,后听爸爸的前往东莞打工,
  • 爱之阴谋

    爱之阴谋

    死后,她又获得重生。预见前世的好友,却暗遇错怪,她们能否重挽友谊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叫你浪浪

    我叫你浪浪

    21世纪,一个立志要成为大明星的中二少年,因祖坟冒了青烟而穿越万界,当他穿越到天龙八部这个随时响起BGM的世界时,他让武林人士只要听到大明星三个字时,就要掐人中。当他穿越到火影忍者热血番时,他让每一个忍者,只要听到大明星三个字时,就能放下苦无,说一声:世界如此美好我却如此暴躁不好不好。每个世界都为他疯狂。
  • 疯刀项道

    疯刀项道

    琉璃境太上长老刀圣陆仲堪;迎天宫下界宫主公孙懿;天阙城第四代城主威震天徐威;龙衣坊守护神老祖宗许传庭;炎魔殿火种守护者易承情;......是英雄还是枭雄?是神仙还是凡人?是瞎刀还是奇刀?是疯刀项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弈剑听雨阁

    弈剑听雨阁

    展示给诸位看官的,将是披着都市外衣的武侠,披着武侠外衣的争杀。人也是动物,始终逃不过丛林法则。荒诞的故事即将发生在这里,这里是文明的怒国。
  • 农门姑娘当自强

    农门姑娘当自强

    一朝穿越,她成了被娘抛弃的孩子。阿奶不疼,大伯,大伯娘不喜跟着爹爹相依为命,有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于是她决定靠山吃山,制茶,发现油茶树,制作红薯粉条,慢慢生活有了改变。后来,她连爹也没有了,都说她是灾星转世。可悲的世界,只有她一人,她该怎么生活下去!不,她一个堂堂的现代人,居然还会在这古代饿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