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73900000024

第24章 管理者的风范(4)

霍光听了小皇帝的话后,心中又惊又喜,他就问昭帝:“陛下怎么知道这信是假的呢?”昭帝说:“你出城去阅兵的事,也只是最近几天的事,选调校尉也不过才十天,可是燕王远在北方,怎么就能知道这些事呢?就算是他知道了,马上就写信派人送来,算计时间,现在也是到不了的。如果大将军真的要作乱犯上,也用不着只调一个校尉。这件事很明显是有人想陷害于你。我虽然只有十几岁,但也不会上这种当的。”

说完,汉昭帝就下令追查冒名伪造信件的人。上官桀等人变得焦急不安,他们都怕查下去会暴露自己的阴谋,于是就劝昭帝说这只不过是小事一件,不必大动干戈。而汉昭帝不仅没有松口,反而更加怀疑上官桀等人了。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能有如此见地,让那些做大臣的成年人都对他的这种洞察力感到很惊奇。很多时候,知人用人就像是买股票一样,都需要一种见人所不能见的智慧。汉昭帝年纪轻轻,就能通过自己非凡的洞察力,洞悉阴谋后面的事实真相,以自己的智慧挫败了上官桀等人的计谋,从而保全了忠诚的下属,也就此避免了一场内乱。这就是因事知人的智谋。

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做事失败,并不全是因为人心险恶,没有知人用人的智谋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领导者一定要让自己练就明辨是非的本事,不要妄听人言,而要以实际说话,这便是聪明的用人之道。

南怀瑾先生曾说曾国藩很善于用黄老哲学,我们翻看清朝的历史,就会发现他这话一点儿也不假。

曾国藩曾说过:“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针对于我们想说的,我们可以把这句话这样的理解:一个人只想着为自己谋利益,这样必然会失败,利益可共享而不可独贪。要是让一群人拿主意就等于是没有主意了,在管理上为避免这样的情况,一般是一群人来提意见,少数人来商量,最后由一个人来拍板,这就是管理之道。

有这样的一则寓言。白鹤想要在自己漂亮的白裙子上绣一朵花,于是,她找来针线开始工作。

不一会儿,一只孔雀走过来问她:“白鹤妹妹,你是在绣花吗?你绣的是什么花呀?”

“我绣的是桃花,这样才能显出我的娇媚。”白鹤羞涩地说。

“咳,为什么要绣桃花呢?桃花可是易落的花,太不吉祥了,我看你还是绣月月红吧,又大方又吉利。”孔雀说。

白鹤听了孔雀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便把已绣好一半的桃花拆了,开始改绣月月红。

她正绣得入神时候,只听一只锦鸡在耳边对她说:“白鹤姐,这月月红的花办也太少了,显得好像是有些单调哎,我看你倒不如绣一朵牡丹吧。牡丹可是富贵花呀,会显得你多么华贵啊。”

白鹤又觉得锦鸡说得也对,便又把绣好了一半的月月红给拆了,重新开始绣牡丹。

当她绣了一半的时候,一只画眉飞过来在她头上惊叫道:“哎呀,我的白鹤嫂子,你不是爱在水塘里栖歇么?你应该绣荷花才是啊,荷花是那么清淡素雅,而且出淤泥而不染,要是你的白裙子上有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该会有多美呀。”

白鹤听了后,觉得画眉说得也是,于是,她便把牡丹拆了,改绣荷花……

就这样,每当白鹤快绣好一朵花的时候,总会不同的建议。于是她绣了拆,拆了再绣,过了很久,她的白裙子还是白裙子,她最终还是没有绣成任何花朵,只是裙子上的针眼证明她确实绣过花。

这则寓言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一种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他们做事的动机往往不很明确,看到别人怎么做,自己也会怎么做,他们不是要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去行动。尤其是在通往成功、幸福、快乐的道路上,原来一切似乎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标准。长此以往的话,人们就会逐渐失去了自我。

所以,无论作为个体的人,还是作为一个团队,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必须得有自己的想法。否则,在谋事方面,我们就只能被别人的思维牵着鼻子走,而且由于参与的人多,所以力量更会分散,使得本来可以很强大的一股力量,就会慢慢被分解掉了。我们看一下历朝历代,凡是在开明盛世,不光是有大批的有识之士能为国家作最好的参谋,更为关键的是盛世的君主,往往都能够从善如流,但是又都能够独守本分。他们总会把别人的意见当做最合理的参考,听话归听话,但是更讲究统筹与变通。如果是一个软耳根子的皇帝,这个也听,那个也听,最终是成不了大事的。

得人心者得天下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孟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

如果把这个意思浓缩一下,就是那句至理名言:得民心者得天下。

管理者如何能够做出更多的成就,南怀瑾先生非常赞同孟子所说的:“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就是所谓的“得人心者得天下”。中国历史上不管是盛世明君,还是乱世枭雄,都知道这个道理。

还是回到那个我们熟悉的故事:管仲回到齐国后,入朝去拜见齐桓公,向桓公谢罪。桓公亲手将其扶起,对管仲说:“寡人我有事要向你请教,我们齐国是大国,先君僖公曾经威服过诸侯,当时人们称之为小霸。但是,自从襄公以来,我们国家政事荒废,国力空虚。现在我刚刚即位不久,人心不定,国势不张。我想治理国政,立纲陈纪,不知道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管仲于是就向桓公陈述了如何治国图强的观点。管仲说:“礼义廉耻是立国的根本,这样才能使民众为自己所用。但要使民,必先爱民。”这里,管仲提到的就是要“爱护老百姓”。

桓公就问:“爱民之道是什么呢?”

管仲接着说:“爱民之道就是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民相亲。省刑薄敛税,使民能够富裕。让贤士教于国,使民知有礼节。”

管仲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让老百姓的事业相连,俸禄互相补充,人民相亲相近;宽免了旧罪,再救助旧宗。为没有后代的人立嗣,这样人民就能够生育繁衍;减轻刑罚,薄收赋税,人们就会慢慢富裕;在各地选用贤士,向国民实施教化,人民就能遵守规范。这样做了,就满足了人民的愿望,争取到了民心,也就巩固了国家政权。

此外,管仲还向桓公谈了许多关于内政和外交上的改革设想。据说,两人一直畅谈了三天三夜,而且是句句投机,字字中听,一点都不觉得疲倦。

拜相以后,管仲就着手落实其“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民本思想。

在发展农业生产上,他主张不耽误四时农事,确保粮食贮备。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他打破过去井田制的限制,收农赋用粮食数量计算,按土地肥瘠等级和年景收成好坏征收赋税,荒年不收,待饥荒缓解后再补收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他将工匠安置在靠近官府的地段,商人安置在靠近市场的地方,这样就有利于各安其业。并加强货币的铸造和管理,注意调整物价,放宽关、市的征税,做到通货积财,富国富民。他还坚持以“四维”(礼、义、廉、耻)来教导百姓,令百姓臣服。

管仲采取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等改革措施,使齐国由一个分封在海滨的百里小国,一跃成为春秋时期举足轻重的大国。与此类似的例子还有汉初的汉文帝、汉景帝与唐朝唐太宗等人的做法,也充分体现了君主爱民的思想。

以爱民为出发点的政策,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对这一点都会有较深刻的认识和作为。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农民家庭,对百姓疾苦感同身受,再加上乱世的游历乞食和游方僧的生活,使他更广泛地接触到了民间的平民百姓。所以,在他当皇帝以后,一直用很朴实的语言阐述民为邦本的思想,那就是为官须替民做主,做官的要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先民后国。

朱元璋本人可说是体察民情的典范。在一些地方戏曲中,还有关于朱元璋与马皇后化装成乞丐体察民情的故事。他从自己的亲身体会说:“农夫勤四体,种五谷,身不离田间,手不释农用,终年勤劳,不得休息。他们住的是茅草屋,穿的是旧布衣,吃的是粗饭菜羹,却负担着国家的经费。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不要忘了农民的劳苦,取用要有节制,不能让农夫遭受饥寒,更不能横征暴敛,让农民忍受不了这种苦难。那样的话,人民就会起义造反的。”

朱元璋还进一步阐述爱惜民力的思想:“天下初定,百姓财力非常困难,就像刚刚会飞的鸟,不可以拔它的羽毛;就像刚刚种下去的树,不可以摇它的根一样。现在必须安养生息,百姓足而国富,百姓逸而后国安,未有民困而国独富安者。”

同类推荐
  • 识人三经——人物志

    识人三经——人物志

    中国数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就是人的智力不断提高、智慧不断扩充的历史,是一部人才发展史。可以说,人才的选拔和使用,是一个亘古不朽的话题。历史上有作为的政治家和有识之士都明白,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尚书》中说:“知人则哲,能官人。”《周书》中说:“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用。”《吕氏春秋》说:“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唐太宗李世民说:“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明太祖朱元璋说:“贤才,国之宝也。”所以,古人十分重视人才,讲究用人之道,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概括用人方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学理论。
  • 中国哲学十讲

    中国哲学十讲

    本书先从整体上对中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和代表性思想家加以对比,而后选取了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九个流派思想,深入各派哲学文本,分别作详尽的评述,其援西入中的研究进路和精辟观点在同时期的中国哲学著作中可谓独树一帜。
  • 大家小书·译馆:陀思妥耶夫斯基

    大家小书·译馆: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书系194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纪德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名作。本书主体部分是纪德1922年所作的关于陀氏的六次讲座。本书是两位伟大作家的一次隔代的心灵交流,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健康的心智生活。纪德关于陀氏的这些论述带有浓厚的法国阅读经验,早已被公认为是研究陀思妥耶犬斯基的珍贵文献。
  • 孝道(青少版)

    孝道(青少版)

    考虑到孝道文化在青少年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编者从《孝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续神童诗》等古代蒙学经典读物里撷取了有关孝的精华内容,并辅以古代和现代关于孝的一些典故、文学作品等,对孝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希望能让广大青少年对孝有一个新的认识,使孝道精华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
  •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思维水平发展的龙头代表,明确指出了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在哲学体系中的客观地位。这是建立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根基,也是掌握辩证方法的控制原点。
热门推荐
  • 无赖仙主

    无赖仙主

    上一世,他是一个本性善良的现代市井无赖,却因好心助人,反被害死。下一世,他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平行位面的修仙者,却还是个无赖,但已学会了聪明和机智。既然上天给我一个重生的机会,我当然要在这个世界里重振雄风,名扬天下。山河山色尽相好,美人美事享芳华。这就是我,陈小留,一个小无赖修仙的故事……
  • 尘世飘渺

    尘世飘渺

    “你不属于这里。”言若到底是来自哪里?是否像那些人一样穿越时空来到这个沿江的城镇中?或许是他自己选择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镇中?他是选择逃避还是去追寻他心中的疑问?何去何从由他自己决定。命运由此开始。寻找,飘渺尘世中的自己。随心随意,爱自己所爱。
  • 任务与日常

    任务与日常

    带着系统穿越为某平行世界的咸鱼学生,本以为又是平淡校园生活……却因为系统的任务,掺杂着奇怪的物品,搞笑的技能,以及一份份交织的情感。“你果然有意思~”“咸鱼能换零食!你别跑~”“告诉我,你的名字?”“哼!”本文缘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探究式科普丛书-大自然的礼物:岩石和矿物质

    探究式科普丛书-大自然的礼物:岩石和矿物质

    该套丛书是一套百科全书式的科普系列读物,共100本,分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物理科学、现代科技4个系列。与其他科普类图书相比,该套丛书最大的特点是其全面性,几乎囊括了自然科学领域的各个方面,通过阅读这套丛书,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其次这套丛书的丛书名也很有特色,“探究式科普丛书”从题目上就满足了广大读者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注重探究性,让读者带着问题去了解科学、学习科学,从而真正让阅读融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当中,让人们通过阅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 我是小导游

    我是小导游

    郭建,建设的建,不是贱人的贱。作为一个小胖子导游,带过山水团,带过国内游,劈波斩浪总算是混成了出境领队。你想知道旅行社里不为人知的事儿么?这本书里就有,然后再讲讲带团中的各种奇葩事儿。笔者承诺100%真实事件改编。
  • 追源者不弃

    追源者不弃

    一个年过三十,并不算成功的创业者,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打击后,又遭雪上加霜。他的父亲突然离世。然而他却发现父亲离世的背后,似乎隐藏着惊天的密谋。且看他如何破解重重迷局,找到杀父真凶,粉碎跨国犯罪。
  • 妄想青春时光

    妄想青春时光

    青春时光永远都是年轻的.我们在这些时光里完成了我们最终的任务,开始了新的美好!最后,曾经的少年也踏进了人生的道路…………讲述了一群青少年成为优秀的明星的那些时光,和在校的小插曲!作者——初汐微微,此号为小号,第二个号创作
  • 天使的资格

    天使的资格

    当信仰着一个天使的男人,遇到了真正的天使,他为了她,背叛了教会,背叛了原本的信仰,背叛了尘世,为了她,他什么都可以做,只因为能成就她,成为真正的天使,只因为她.......每天更新一章。二十章为满。。也就是说。此书只有二十章。字数不多。但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喜欢。并且能够推荐下去。随风在这里,谢谢大家的鼓励和支持了。
  • 我的房分你一半

    我的房分你一半

    离家出走的陈恩赐,第一次见到秦孑,把他错认为了房东:“租你的房和床!”住进秦孑家的陈恩赐,半夜肚子饿了,敲响了秦孑的房门:“租锅碗瓢盆!”一个月后,陈恩赐看到秦孑领回家一个漂亮的女生,在门口转了半天,然后就咚咚咚的拍向了秦孑的房门:“租洗手间洗面奶沐浴乳!”半年后,陈恩赐喝醉了酒,借着微醺的酒劲,晃晃悠悠的扑进了秦孑的怀里:“租……你!”...我们都活成了我们当初梦想中的样子。我们都还没忘记彼此。本书又名《银河之上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