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83400000566

第566章 善后

凌迟尚耿二藩,广州城东可谓是万人空巷。场面之热烈,陈文并非没有见识过,甚至可以说是已经见过太多次了。

永历六年,陈文回师平叛之际在金华府城凌迟残虐当地多年的金华总兵马进宝;永历八年,于广信府同样以凌迟之刑罚处置大汉奸洪承畴及其部下;到了今时今日的永历十年,广州城下他再度祭出了这一酷刑,而施之以刑罚的对象更是制造了一系列屠戮的平南、靖南二藩。

每隔一年都会有这么一遭,而且每一次都是如此的场面。乍一看去,似乎残忍二字充斥其间然则,真正残忍的并不是陈文,更不是那些满眼仇恨以至恨不得饮其血食其肉的百姓。作为现代人,陈文对于凌迟这样的刑罚从骨子里是深恶痛绝的,而那些百姓,他更是在浙江、在江西、在南直隶、在他涉足过的每一个角落都曾看到过他们的良善。

造成如此之巨大的反差,其实正是那些在台上忍受着千刀万剐的大奸大恶之徒们的因果报应!

马进宝参与金华之屠,坐镇金华府期间抢夺民财、甚至琢磨出了将人倒立往鼻子里灌醋的刑罚。

洪承畴在崇祯年间降清,乃是当时降清官员中级别最高的,造成影响之恶劣尤甚。入关后更是满清镇压抗清运动的急先锋,招抚东南,以及后来无论是历史上的经略西南还是此间的经略东南,洪承畴为我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开清第一功,当之无愧。

而尚耿二藩,东江军出身,未能如大多东江武将那般战死于辽东战场,反倒是为虎作伥,尤其是尚可喜,其父尚学礼就是力战殉国,其人竟能转而主动投入杀父仇人怀抱,再兼广州大屠杀,其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嘴脸跃然于史书之上。用后世著名史学家顾诚先生的话说:广州之屠,“尚可喜、耿继茂以汉族同胞的鲜血在清朝功劳簿上记下了名垂青史的一笔。”

面对这等败类,恰如陈文当年在大兰山下的孙家小院里所言的那般,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唯有以最酷烈之刑罚,方可慰藉那些枉死者的冤魂!

祭奠结束,对新占领区的整合也已然开始。福建那边陈文本就有三个府的地盘,从浙江抽调官员、驻军,配合出征时随行的部分驻军也留在了那里,总能稳定住那里的局势。而广东这边,潮州、惠州、韶州借以入手,广州也很顺利,甚至肇庆府、罗定州乃至高廉雷琼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信使已经返回江西,人员早已准备妥当,只等着陈文收复广东的消息一到就可以启程出发。

根据军情司和福建、广东人士的报告和反馈,这两个省的总体情况都比较复杂。

福建那边的海贸彻底为郑家所控制,闽海航道的通行权握在手里,想要通过的要不走靠近澎湖和台湾那边的航道去面对荷兰人,要不就规规矩矩的交钱。至于内陆各府县则无非是刘清泰所部清军和前平南王府的盘剥、劫掠,花样是有的,但却也就那个意思,没有什么太新鲜的东西。

相较之下,广东这边的情况就有些不同了。郑成功的水师纵横东南沿海不假,但是广东这边的力度一如浙江那般,远远无法与福建相比。广州在明时号称天子之南库,海船往来不绝,贸易极其繁盛,若非几年前的那场大屠杀,陈文看到的广州绝非是现在这个样子的。除此之外,还有澳门的葡萄牙人和沿海的各路明军、义军和海盗,粤海形势之复杂远在郑氏集团一家独大的闽海之上。

“尚贼在广东一省圈占土地建立王庄,控制江河湖泊以至沿海渔业,组织总店以操纵全省市贸。至于霸占民房、诬良为盗、勒索巨款、加征税收等不胜枚举。根据金先生提供的账册显示,尚贼每年收入皆在一百余万两白银以上。”

一如耿继茂在福建作威作福,我大清在北方跑马圈地,杭州满城的营债臭名昭著,尚可喜在广东也是如此。劫掠是满清的本性,从在辽东开始就是这样,入关之后亦是如此,甚至到了清末还要操纵股市、汇市以劫民济“公”。

当然,一旦想到溥仪的那句“'我不管日本人在东北杀多少人,运走多少粮食和煤,只要不让我当大清的皇帝我就不会心甘”的名言,陈文也就彻底无言语对了——顺治、康熙的后代子孙既然连他们口口声声的所谓“关外祖宗龙兴之地”都能如此,那么在关内怎么祸祸也都没什么不正常的了。

“一百多万两?”

“回禀大王,每年皆有不同,永历八年之后便有所下降,不过百来万却还是有的。”

一年就是这个数字,耿继茂从永历四年攻陷广州,到永历六年被迫提前移镇福建,在福建更是呆了足足四年之久也才百万两白银的家私。相较之下,尚可喜在广东可谓是身在天堂一般。更可怕的是,这个数字还只是平南王府仅限于本地的收入,另外还有满清每年输送的钱粮,到永历八年陈文大败洪承畴之前始终都有。

“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盘佳肴万姓膏。烛泪落时民泪落,歌声高处怨声高。”

昨天到平南王府视察对王府财产的清算工作,陈文看着那些琳琅满目的珠宝玉器、金银字画以及那些根本没有价值标准的奢侈品,不由得念出了这句诗词。

“怪不得一省之地不堪二藩呢,尚耿二贼还不如大明的那些藩王呢。藩王们有人看着,多少还是要收敛些,山西、河南、湖广、山西等地哪一省不是一堆藩王就藩,尤其是湖广和河南,高达九个亲王就藩当地,也没见玩得有尚耿二藩那么凶的。”

这话,在场的文武官员谁也不敢去接。陈文对明廷的藩王如此不说,现在他自己也是亲王的身份,尤其是此间陈文刚刚抗旨的情况下,就更没人敢在这个时候乱说话了。

别人不敢说,不代表金光不敢。他是有功降人,家族里在江浙明军是有关系的,更重要的在于他并非是明廷提拔起来的文臣,如今转投到陈文幕中,自也是与旁人大有不同的。

“如今华夏将亡于鞑虏,若非大王力挽狂澜,学生这辈子也没有机会再换上这汉家衣冠了。”

表明了站在陈文立场的态度,金光继而说道:“学生早年曾游历各地,见过各处太多的不公。官府盘剥、士绅欺压、王府更是横行无忌,朝中的阁臣、宦官乃至锦衣卫大肆插手厚利行当,欺行霸市,出了闯贼、献逆也是应有之义。”

王朝末年,并非没有人看到这些,甚至王朝中期便有有识之士看到隐忧的存在而力图通过改良的方式来排除隐忧,但结果往往不是触及到了既得利益集团而事败,以致身死族灭,就是改良造成了更大更多的问题反而加速了王朝的毁灭,即便是在当时真的成功了,也常常会发生人亡政息的事情。

自古变法者,失败者不胜枚举,出现了成效却人亡政息的也不少,王安石、张居正就是例子,而那些加速王朝毁灭的,别的不提,李自成是怎么跳出来的就是个很简单的例子。算来算去,大抵也就秦国变法是真的成功了,并且造就了那个可怕的暴秦,但是商鞅却也没有落到一个好下场,所以任何改良都是高度危险性的。

“学生在广东听闻大王在江浙整顿王府、卫所和各级官府,称得上卓有成效。军功授田、司法与行政分离,王府和卫所产业重新整合,江浙王师之强大绝非只是在攻城、野战之上。”

金光的赞许,在场众人多是面有得色,江浙明军与旧式明军已经是截然不同的存在,江浙地区的行政组织也与其他地区不同,但是在新政之下,却焕发出了更为生机勃勃的力量,这也正是江浙明军强大的基础所在。

但是,其中的一些人,包括陈文在内却都陷入到了深思之中。改良触及既得利益集团,陈文这些年得罪的王府、卫所和士绅简直无以计数。相应的,卫队不断的扩编和监察司的成立就是最明白无误的表现。

现在是战争期间,一切以服务战争为目的,很多事情还能说得通,哪怕是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名的抗旨不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一旦天下太平了,到时候触及到了那么多方面的利益,政治斗争只会更加残酷起来。

“金先生所见非虚,新政的效果甚佳,军队的战斗欲望也很是高涨,大军挥师北伐,光复汉家旧地也已经不再是奢望。本王在此只说一句,诸君好做,勿忧不富贵。”

陈文所言模棱两可,各人自有他们各自的理解。有些事情,陈文还没有彻底想明白,更别提准备什么了。只是抗旨之后,内部免不了为此忧心之人,与其等着他们自行发酵以致耽误到工作的进展,陈文还是选择了暂且将其先行压下去。

大军向着各个方向出击,侯国远没用多长时间就收复了北部的连山三县,从而实现了广州北部、韶州到南赣与湖广南部的对峙;张自盛南下广州、肇庆南部及高廉雷琼四府,进展神速,只是路途过于遥远,一时间还没能尽收其功;马信那边,大军一路向西,肇庆府、罗定州不在话下,梧州更是指日可待。

广东一省即将全面收复,对于新占领区,陈文的政策还是老一套。善后大借款解决王府、官府、绿营盘剥士绅百姓问题;广东和福建没有王府就藩,只有韶州以前有个淮王在那里就藩几年,很快就被迁到江西去了;而卫所方面,闽粤两省沿海,多是沿海备倭卫所,整顿上早有一定之规,自不待提。

行政和司法方面好说,江浙明军是有着较为成熟的文官集团依附,乃至是共生的,都是有着一定之规,只要把组织建立起来就可以展开施政。

唯独是税赋收入方面,陈文不是尚可喜,尚可喜那每年一百多万两的银子他肯定要吐出去不少,重新恢复到江浙那般的状态的。不过平南王府和尚之孝别院的财货却着实让陈文发了一笔洋财,掏出其中一部分用以恢复广东民生的事业上面,其他的就可以收入库房,以便于应对江浙地面上经济结构转型的问题。

当然,其中有一部分可能还是要在广东的,并非是恢复民生,而是用以安抚、收买两广的那些永历朝廷的文武官员。

这是广东收复之后最大的问题,因此此间也曾长期为永历朝廷所有,并非是彻底沦入满清之手。这些文武官员,陈文不可能像对待那些清廷官员一样,总要顾及一下朝廷与越王府这双方的颜面。

督师郭之奇、两广总督连城璧、四府巡抚张孝起等高级文官,陈文当着宣诏使者的面斥其为无能之臣。弹劾是免不了的,尚可喜此前将他们软禁了起来,陈文一样没打算让他们换地方,免得他们在接下来整合两广明军的工作中添乱。

乱世之中,文官好欺,武将手里有兵,却是草头王。说来,打仗是陈文如今最不发愁的事情,但是两广明军多是依靠山川守御,在此间耽搁太久并不符合江浙明军的利益所在。尤其是耽误到后续的计划,更是得不偿失的。

为此,陈文决定先行试探陈奇策和李常荣这二人,他们是广州攻城战的参战友军,协助攻克东莞、增城二县,在陈文进攻广州期间也控制了珠江水道,再加上此前他还把二人拉去向宣诏使者示威,从这二人开始可谓是不二的选择。

“凌海将军与李帅俱是水师良将,本王有意重建广东水师,命名为海军旗下直属的南海舰队,不知二位可愿屈尊?”

同类推荐
  • 安居乐业奋斗不息

    安居乐业奋斗不息

    洪荒远古,地球的东方有一条河,自西向东流淌不息。河的两岸是广袤的平原,平原上生活着一群人,他们是一群勤劳、善良的人,热爱他们的土地、家乡。他们追求安居乐业、美满幸福的生活,纵使历经坎坷,甚至流血牺牲,仍矢志不渝。
  • 穿越之三国霸途

    穿越之三国霸途

    重生的特种兵来到动荡的三国时代,面对狡诈如狐的曹操,隐忍待动的刘备,四世三公的袁绍,虽然没有钱粮没有兵马,但他凭借高超的武艺和无双的智慧收服眼高过顶的三国谋士,网罗攻营拔寨的将才。看他如何在群英争霸的三国时代翻云覆雨,独霸天下……
  • 穿越战国之铸剑

    穿越战国之铸剑

    穿越回战国,没有带着现代的火药、造纸、造酒技术,却带着一款战国题材的网游城镇基地,可以招兵、发展军事力量……拥有这等逆天如同作弊器一般的存在,在混乱的战国中且看他如何只手舞风云,左右逢源、威动天下;七大战国、三十六大郡城、数千悍将、万人国战,带你走进两千年前那个热血沸腾英雄辈出的年代,一同体验那千年前最极致最绚烂的战争与文明。(书友们关心的《位面交易法则》已经完本,谢谢诸位书友关心!
  • 徐福大帝

    徐福大帝

    秦朝末年,方士徐福自鱼卵出,获冥王异能,为始皇东渡求仙,开创海上霸业。
  • 掉入尘埃的神话

    掉入尘埃的神话

    神话与历史,在字里行间到底有多少重影?创新与传承,长大的我们丢失了多少“童年的玩具”?每常读《山海经》,便为其奇崛瑰丽的想象、逶迤壮阔的山河、栩栩如生的人物如痴如醉,然而亦未尝不为其只言片语、晦涩艰深扼腕叹息。它原本是否是一个长篇累牍的故事,一部恢弘磅礴的史诗,一块纪录文明草创的“甲骨”?它到底要向我们讲述怎样的一个上古世界?我们无法断言。我心里有个关于她的故事,犹豫着是否将它写下来,恐惧着遭到你们的嗤笑,然而突然有一天想起曹先生的一句话,除《四书》外,杜撰的多了,偏只我杜撰的不成?愿穷尽所知,以荒诞不经的幻想,为你们解读最为传统的神话故事,和捕捉藏在这些故事背后,历史促狭的尾巴!
热门推荐
  • 联盟公敌

    联盟公敌

    球场即战场,胜利比什么都重要。在一个中国人的带领下——这是群不常规的混蛋球员开创王朝的故事。有爱。热血。抗争不断,欢乐不绝。与联盟斗,其乐无边。(新人新书,欢迎指正。)
  • 姑苏城下暗涌不止

    姑苏城下暗涌不止

    李晓伟,一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凭借自己的努力,从一个草根,慢慢成长起来,最终成为商海中一名不可轻视的枭雄!
  • 记忆中的二十一年

    记忆中的二十一年

    介绍了我从记事起的生活与经历,遇见的人,经历的事情,以及一切一切
  • 大唐兵痞

    大唐兵痞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755年安禄山叛乱,惊破了大唐的盛世美梦。与此同时,一个唤作张夜的男子横空出世,震惊大唐。
  • 兰州历史文化(八):士子名流

    兰州历史文化(八):士子名流

    本书收入了一是在兰州土生土长的名人、二是虽出生不在兰州但他们的丰功伟绩却是成就在兰州,三是远离故土外出仕宦者,在兰州历史上40多位名人。
  • exo数着心跳的爱情

    exo数着心跳的爱情

    到最后,与其说边伯贤得到了她,倒不如说没有,最终,你和我,都会消失在这场青春闹剧中,我是谁,我扮演的谁,我带来的故事,到底有谁会记得,我要讲的故事很长你要认真听,还有,要记住,记得我的名字和我带给你的故事。
  • 雪迷天下

    雪迷天下

    她是21世纪漂亮开朗的女孩,一道白光改变了她的命运让她穿越到唐朝。既来之则安之,但她全然不知,她的使命是多么的重要!穿越唐朝她认了,有这么沉重的使命她也认了,现在她身边接二连三的出现帅哥骚扰这让她有些头疼,五个男人左右了她的心思,是上辈子他们欠她的,还是她上辈子欠他们几个的?使命,友情,爱情,艰难的成长道路,看一个穿越唐朝的女孩如何成为成熟,顾全大局的仙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圣雕侠侣

    圣雕侠侣

    轻月的爷爷死前给轻月指了一条江湖之路,让轻月前往峨眉山峨眉派进行拜师,一路上,轻月被不少人嘲笑和讽刺,甚至还挨了不少的拳头,可轻月一直没有放弃,终于有一天,轻月跪在峨嵋派的掌门面前,希望掌门收留,因为什么东西都没带,不少人开始取笑轻月,掌门看着满眼坚定的轻月,内心产生了奇怪的感觉,掌门收留了轻月,轻月在峨嵋派修炼了整整三年,掌门最终让轻月下山走江湖,轻月依依不舍的离开,先是到了离十分近的小馆里工作,中途被邪魔教的人鄙视了不少,江湖之路,不怕我废物,只怕不努力。
  • 赤绡

    赤绡

    每一件物品都承载了一个故事,是曰灵。人有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 瞑庵杂识

    瞑庵杂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