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05900000019

第19章 重大发明、发现(8)

旋风是与龙卷风很相似的一种自然现象,它也是一种强烈旋转的空气柱,有些很强的旋风也像龙卷风一样可以把卡车等重物吹起。旋风与龙卷风最基本的差别在于它没有母云,因而也就没有从母云向下伸展的漏斗云。一般情况下,龙卷风和旋风的称呼是不分的。毁誉参半的台风

台风,是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一带热带海洋上的猛烈风暴。大家一定看到过江河中不时有涡旋出现吧,实际上,台风就是在大气中绕着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同时又向前移动的空气涡旋。它在北半球作逆时针方向转动,在南半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气象学上将大气中的涡旋称为气旋,因为台风这种大气中的涡旋产生在热带洋面,所以称为热带气旋。

为什么称为台风呢?有人说,过去人们不了解台风发源于太平洋,认为这种巨大的风暴来自台湾,所以称为台风;也有人认为,台风侵袭我国广东省最多,台风是从广东话“大风”演变而来的。事实上,世界上位于大洋西岸的所有国家和地区,无不受热带海洋气旋的影响,只不过不同的地区人们给它起的名称不同罢了。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一带的称台风,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湾以及东太平洋等地区的称飓风,在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称热带风暴,在澳大利亚的则称热带气旋。

台风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极其惨重的。据统计,全球每年因台风灾害致死人数约2万,经济损失超过80亿美元。历史上造成死亡人数达10万以上的飓风灾难就达8次。20世纪最大的飓风灾难发生在孟加拉:1970年11月12日,飓风夹带风暴潮席卷孟加拉,30万人死亡,28万头牛、50万只家禽死亡,经济损失无法计量。

那么,台风的能量来自哪里呢?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祯对台风的形成就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北太平洋台风大多起源于北纬5度至10度之间,以及东经130度至150度之间,这是因为当赤道低压移到北半球以后,南半球信风也随之北移,变成西南风;当东北信风和西南风在上述区域相遇时,就会形成旋风,这种情形类似于两支方向相反的水流相遇形成旋流一般;此外,该区域又处于高温区,气压低,空气幅合上升,四方之风旋转剧烈,于是就变成了台风。

瑞典气象学家凡特·博丁则认为,在台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球自转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台风的能源来自洋面潮湿的热空气,但是,地球自转为其提供了形成机制。台风本身的旋流运动一开始,它内环的吮吸能使更多的潮湿空气集中,促使能源聚集。当然,一旦台风登陆,它的能源便被切断,台风也就渐趋消退了。

英国的哈维博士也提出过有关台风形成的新观点,他指出:由于低纬地区没有明显的锋面温度对比,因此,台风必定是由热力不稳定以及动力不稳定共同引起的。除了信风带中出现东风波外,还必须具备4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海面较宽广,温度高于27℃;二是有深厚的、潮湿而不稳定的气层;三是纬度大于5度,这样,地球自转能够形成气旋式环流;四是垂直风向变化很小,使得它基本上不变形。当然,还必须在相应的对流层上部出现反气旋,使高空气流辐射,才能促使下面的空气辐射汇入,形成台风。

全世界每年平均有80~100个台风发生,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上。为了区分这些台风,有必要给它们单独取个名字。人们对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据说,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一个澳大利亚预报员,他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借此,气象员就可以公开地戏称它。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从1979年开始,把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直到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柬埔寨、中国、朝鲜、香港、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这些名字大都出自提供国和地区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等。中国提供的名字是:“龙王”、“玉兔”、“风神”、“杜鹃”、“海马”、“悟空”、“海燕”、“海神”、“电母”和“海棠”。

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可以说,提起台风,没有人会对它表示好感。然而,凡事都有两重性,台风在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益处。

台风能给人们送来大量淡水。随着全球人口激增和工农业发展,对淡水的需求量日益扩大,加上陆地上有限的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世界性水荒已日趋严重。而台风这一热带风暴却为人们带来了丰沛的淡水。据测算,一个成熟的台风在一天内所下的雨,大约相当于200亿吨水。

台风能起到调温作用。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干热难忍,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这些地区的热量,那里将会更热,地表沙荒将更加严重。同时寒带将会更冷,温带将会消失。那样的话,我国将没有昆明这样的春城,也没有四季常青的广州。

台风能保持地球的热平衡。台风蕴涵着巨大的能量,可以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但也全凭着这巨大的能量流动使地球保持着热平衡,使人类安居乐业,生生不息。

台风还能增加捕鱼产量。每当台风吹袭时,翻江倒海,将江海底部的营养物质卷上来,鱼饵增多,吸引鱼群在水面附近聚集,渔获量自然提高。

学科展望

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公里以上,它每秒钟能释放出相当于6颗普通原子弹的能量。如果将一个成熟台风在一天内所释放出的热能转变成电能,可供全美国使用6个月左右。但台风的威力实在太大了,利用它发电面临的困难很多。科学家们现在已经开始研究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改进方法,相信终有一天可以利用台风进行发电的。“梅雨”天气

居住在长江中下游的人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前后,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因为这时正是梅子黄熟的时候,所以,人们就把这种天气叫做“梅雨”或“黄梅天”。由于长时间的阴雨天气,缺少阳光,湿度又大,衣物容易受潮发霉,所以,也有人叫它“霉雨”。

为什么每到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就会出现梅雨天气呢?原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欧亚大陆东部的中纬度,一方面受到从寒带南下的冷空气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从热带海洋北上的暖湿空气影响。每年从春季开始,暖湿空气势力逐渐加强,从海上进入大陆,先至华南地区,然后进一步增强北移,到了初夏常常伸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时还可到达淮河及其以北地区。特别是在两三千米的低空,常有一支来自海洋的非常潮湿的强偏南气流,风速达到每秒十几米到20米左右。当它进入我国大陆以后,就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冷暖空气相遇,交界处形成锋面,锋面附近产生降水,梅雨就属于锋面降水的性质。如果冷空气势力比较强,云雨区将随着冷空气向南移动;如果暖空气比较强,云雨区则会随着暖空气向北移动。显然,在这两种情况下,它们都不会在一个地区停滞下来。但初夏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方面暖湿空气已经相当活跃,另一方面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有一定的力量,特别是在靠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常有一小股一小股的冷空气南下。这样,冷、暖空气就在这个地区对峙,互相争雄,形成一条稳定的降雨带。这条雨带南北只有二三百公里,东西长却可达2000公里左右,横贯在长江中下游,向东一直可以伸展到日本。直到7月上旬,暖气流变得更加强大,把冷空气赶到华北一带,江淮地区的梅雨期也就过去了。

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和“出梅”。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历时20多天。但是,结合各具体年份来说,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早晚、梅雨的强弱等,存在着很大差异。

有的年份,梅雨开始的很早,在5月底6月初就会突然到来。在气象上,通常把“芒种”以前开始的梅雨,统称为“早梅雨”。早梅雨会带来一些反常的现象。例如,由于在梅雨刚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靠近地面的大气层里,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是很频繁的,因此,阴雨开始之后,气温还比较低,甚至有冷飕飕的感觉,同时也没有明显的潮湿现象。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的农民,把这一段温度比较低的黄梅雨称为“冷水黄梅”。以后,随着阴雨维持时间的延长、暖湿空气加强,温度会逐渐上升,湿度不断增大,梅雨固有的特征也就越来越明显了。

同早梅雨相反的,是姗姗来迟的梅雨,在气象上通常把6月下旬以后开始的梅雨称为“迟梅雨”。迟梅雨的出现机会比早梅雨多。由于迟梅雨开始时节气已经比较晚,暖湿空气一旦北上,其势力很强,同时,太阳辐射也比较强,空气受热后,容易出现激烈的对流,因而迟梅雨常常多雷雨、阵雨天气,人们也把这种黄梅雨称为“阵头黄梅”。迟梅雨的持续时间一般不长,平均只有半个月左右。不过,这种梅雨的降雨量有时却相当集中。

1954年我国江淮流域出现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这次大水是由持续时间特别长的梅雨造成的。这一年,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开始之前的5月下半月,春雨已经很多,梅雨又来得很早,6月初就开始了。天气一直阴雨连绵,并且不时有大雨、暴雨出现,维持的时间特别长,直到8月初才“出梅”。当阴雨结束转入盛夏天气时,已经临近“立秋”了。这一年整个梅雨期长达两个月,连同5月份的春雨,则达到两个半月以上。

同特别长的梅雨完全相反的是,有些年份梅雨非常不明显,它像来去匆匆的过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停留十来天以后,就急急忙忙地向北去了,而且这段时间里雨量也不大,难得有大雨,这种情况称为“短梅”。更有甚者,有些年份从初夏开始,长江流域一直没有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多数日子是白天晴朗暖和,早晚非常凉爽。本来在梅雨时节经常要出现的衣服发霉现象,也几乎没有发生。这段凉爽的天气一过,接着就转入了盛夏,这样的年份称为“空梅”。

有些年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梅天似乎已经过去,天气转晴,温度升高,出现盛夏的特征。可是,几天以后,又重新出现闷热潮湿的雷雨、阵雨天气,并且维持相当一段时期。这种情况就好像黄梅天在走回头路,重返长江中下游,所以称为“倒黄梅”。一般说来,“倒黄梅”维持的时间不长,短则一周左右,长则十天半月。

梅雨季节正是江淮流域夏收夏种的大忙时期,正常的梅雨对农作物生长有利,不过。梅雨量太大容易造成洪涝灾害,雨量过少又会造成干旱。梅雨来得早,会影响小麦的收割和保藏,造成所谓“烂麦场”;来得太迟,对水稻插秧不利。因此,在梅雨季节应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和当时的天气特点,作好生产安排,以免农业生产遭受洪涝或干旱的损害。

梅雨期的长短、雨量的多少、来去的迟早,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影响,6~7月间正是水稻、棉花等春播作物开始转入生长盛期,迫切需要水分,梅雨适时而来,对农业生产是很有利的。但若梅雨期来得过早,冬小麦、油菜等夏熟作物尚未收割完毕,就会造成烂麦和菜籽发芽等损失。又若梅雨期过长,雨水过多,或是“空梅”,雨水过少,因而引起涝旱,对农业生产就很不利。

梅雨对人的生活也有影响。我们知道,人感到最舒适的气象条件是气温18℃~20℃,相对湿度50%~60%。只要相对湿度不超过70%,尽管气温很高,人只会感到热,不会感觉闷;但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情况就不同了,此时气温只要达到29℃,人就有闷热的感觉,而这种情况在黄梅天是经常碰到的,特别当吹西南风时容易发生。因此,黄梅天要注意房屋的通风,勤洗澡,勤换衣,不吃变质发霉的食物,注意公共场所和个人的清洁卫生,同时,要保管好粮食、物品和家庭用品,防止霉烂。

知识链接

近些年来,受气候变暖影响,梅雨这个初夏季节江南地区特有的气候现象呈现出“非典型”现象,其表现为梅雨期间降水日与量都明显减少,高温天气频频出现,“梅雨”的天气气候特征趋弱。由此,科学家指出,今后“梅雨”定义可能将重新制定。

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就是夹带着大量的砂石、泥土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之特点,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比单一的崩塌、滑坡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

泥石流往往发生在四壁陡峭、只有一个狭窄出口的谷地,且附近山上树木较少。在这样的地方,山上的岩石在烈日暴晒和急雨的打淋下,风化加快,易形成裂缝,崩解成小石块,并滚落在谷地。这样的石块堆积多了,就为泥石流准备了物质条件。此时,如果下一场暴雨,四周岩坡上带着泥沙的洪水冲到谷地上,巨大的冲力和水的润滑作用,便使石块随洪流而下。如果谷地的出口下面是一个狭窄陡峭的深谷,那么泥石流势如破竹,不断冲击沟谷两壁。在强大的冲击力下,两壁的泥沙石块也纷纷坠落,加入泥石流的“队伍”,于是就形成了气势磅礴的泥石流。

同类推荐
  • 通行全球的驾驶证

    通行全球的驾驶证

    成长的花瓣在天空中轻盈地飞舞,装扮着五彩缤纷的世界。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可曾跌倒?可曾失意与彷徨?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处世的方法,会让你获得启发,为你的人生锦上添花,使你收获生活的真谛。
  • 勇敢的小布头

    勇敢的小布头

    小布头是个小布娃娃。起初,小布头可胆小啦,为了成为勇敢的孩子,小布头经历了好多磨难:坐着冰凉的大车流浪,被不知多少个大白薯砸在身上;被四只坏老鼠扔起来又摔下,砰——啪!好几十次呢,疼不疼呀!还被老鹰啄起带到天上,扔到地下,被盖在厚厚的雪下面,冻死人了!可正是这些不愉快的经历,把他磨炼成一个勇敢的孩子。当他独自深入鼠洞救出小黑熊和布猴子,拿着一根大针和四只老鼠决斗时,连老鼠们都想不明白,那个被他们当成香点心的小娃娃,怎么会变得这样凶!
  • 青少年安全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青少年安全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智商总动员——聪明游戏

    智商总动员——聪明游戏

    智力发展虽有遗传基础,但同时受环境因素的强烈影响。遗传基础只规定了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即规定了智力发展的上限和下限,而智力的实际表现则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本人的刻苦学习和社会环境等)。因此,后天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是极为重要的。社会、学校、家庭应协同一致,按儿童身心发育规律进行科学教育。
  • 智力闯关趣味百科(趣味智力测验百科)

    智力闯关趣味百科(趣味智力测验百科)

    本套丛书最大的特点是,标题提问简单明了,正文讲述精炼扼要,一问一答,相得益彰,详略得当,通俗易懂。正文还有趣味小版块,是对主要内容的适当补充、引申、扩展、点评、启发和引导等,用以开拓思维和引导知识,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本套丛书涉及到少年儿童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一套小小的百科全书,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和收藏。
热门推荐
  • 盗贼之声

    盗贼之声

    简介:《盗贼之声》又可名《盗贼之王》绮梦石给予了这个世界的人们强横的实力!燃魂更使的他们获得存在于这个世界魔兽的强横力量乃至传说中神物的力量!!只是这个世界以黄金为主,人们已获得更多的黄金为目的而生存、生活……狩猎者(强取政府、四大城主或者平民的黄金!)天元大陆的政府——亚克力诺!盗贼(盗取黄金为主!团队行动)以及世界政府麾下的四大城主与其统领的卫道夫组成了这个世界上的力量体系!因此一场因为黄金、为了获取更多的黄金!以及也有很少人为“幻魔神石”从而追寻黄金的奋战再一次拉响了!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再一次拉开帷幕!不一样的精彩、异样华丽的战斗场面、友情再一次上演!
  • 军事演习与军事训练

    军事演习与军事训练

    本书涵盖了各式各样的军事制度、神秘无限的军事演习、令你着迷的军事航模、火力强大的王牌军事武器和叹为观止的新概念武器等内容,
  • MOBY DICK

    MOBY DIC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世界生物掌控无限征服

    我的世界生物掌控无限征服

    在一次典型的穿越事件中,林峰带着我的世界的游戏系统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并且附带着当时正在游玩的生物编辑,开始了一次波澜壮阔的征服之旅。简介就这些了,回头有什么新想法再改。【渣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欢迎加入群号489869849
  • 绝色倾城之国师大人快点滚

    绝色倾城之国师大人快点滚

    她,是现代闻风丧胆的高级杀手—死神,她,是人人唾弃的废材嫡女,当她变成了她会发生怎样天翻地覆的变化;他是冷酷无情,不近女色的国师大人,当他遇上了她,又发生怎样有趣的事呢?【本文前面写的是在现代女主为什么会变成一个冷酷的背景,后面才写穿越之后的事】
  • 帝主星空

    帝主星空

    三星聚首,慌乱的世界掀起波澜正魔的对抗,是非恩怨的评判偏远之城的少年,带着满腔仇恨与怒火,在命运的驱使下,踏上了天道战场。
  • 只有厨房温暖灵魂(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只有厨房温暖灵魂(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招待自己和喜欢的人,从认识厨房生活开始。想法积极的人,做任何事都会有正能量看法,比如做饭。厨房的创造力在于,让你专注于手头工作,专注于当下,集中注意力,而不会让你分心或有压力。当你拿起一棵青菜,你开始专注所有的感觉。水流的声音、青菜的外观。当你拿起一只碗,你闻到洗涤液的气味、听到碗盘之间碰撞的声音。当你做好一盘菜,你手中盘子的触觉,菜的色与香。一个人,更要好好吃饭。
  • 亿万枭宠,老公太强势

    亿万枭宠,老公太强势

    婚前,沈慕橙拍着胸对俊美无害的男人保证道:“你放心,我会对你负责的!”婚后,沈慕橙扶着老腰对邪魅狂傲的男人大声咆哮:“混蛋,我要离婚!”“离婚可以,不过你先前说要对我负责,那……就从现在开始。”男人不慌不忙地答道。整个B市的人都知道,雷枭是个冷酷,狂傲,不近女色的男人,唯独只有沈慕橙知道,雷枭是个霸道,狡猾,吃人连渣都不剩地魔鬼,不仅凶猛,而且无耻!
  • 藏霜

    藏霜

    霜,起于无形却消于光明。她的人生像极了一部超级狗血剧,五年前,未婚夫被姐姐抢了,五年后,她还得帮姐姐养女儿。原本以为这已经是她人生悲剧的极致巅峰,不曾想,可爱的小侄女竟是转世人,OMG,五藏小宝贝,你别闹了,权贵咱惹不起啊,看吧看吧……她的平凡人生,就此终结。本文涉及灵异,穿越,一对一,情有独情。
  • 狂傲废女倾天下

    狂傲废女倾天下

    21世纪最强杀手一朝穿越成东澳大陆苍老国,四大家族之一—纳兰家最著名的废材草包丑女的身体上,从此掀起大陆风波。且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凤傲九天开启女强之路。废材?对不起她是千年一遇的天才。灵根?对不起它是五系全修。丑女,却哪知褪去的丑颜下隐藏的是倾国倾城的绝色容颜。可是她什么时候招惹了一个霸道男人?长着这么一张祸国殃民的脸,不去做点什么,岂不是浪费?他,爱她如命,她,却恨他入骨。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神界?人界?魔界?都能耐她何?这一生终究还是凤凰涅槃,傲视九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