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05900000004

第4章 科学家的故事(4)

伽利略的空气温度计虽能测定温度,但人们发现它的测定结果并不精确。我们知道,空气因为受气压、温度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用空气做的温度计不可能很精确,它只能粗略地反映出温度的变化程度。这时,伽利略手头的其他研究工作十分繁忙,没有精力对空气温度计进行改进。他的学生斐迪南在老师的指导下,决定用液体代替空气温度计中的空气。1654年,斐迪南经过对各种液体的试验之后,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支酒精温度计,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人们发现,酒精温度计也存在不足之处,当用它测开水的温度时,温度计内一片模糊。原来,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因此将酒精温度计置于开水之中时,酒精早已变成气体了。显然,只有用高沸点的液体代替酒精,才能解决这一问题。1659年,法国天文学家布里奥利用水银沸点较高的特性,制成了水银温度计,现代意义上的实用温度计就这样诞生了。

现在,虽然伽利略温度计早已被淘汰,成为了一种装饰物,但伽利略在测量温度方面所作的贡献仍然为后世所推崇。

智慧人生

要想克服困难,没有不懈的努力、求实的精神是不行的。伽利略发明温度计的故事告诉我们:发明创造并非一蹴而就,必须经过认真仔细的思索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最后取得成功。

“计温术之父”华伦海特

从伽利略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支空气温度计起,许多人都试图造出更好的温度计。尽管在原理上大家都是根据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但他们在技术上始终没有摆脱这样一些因素的困扰:一是大气压变化影响温度的显示,如同样是对人体体温的测试,在山脚和山顶却差异很大;二是对固定温度的选择,因为没有统一的权威性的标准,使得温度的数值概念异常模糊,如同样是对化冰时气温的测量,由于固定点的选择不同,结果出现许多不同的温度数值。第一个真正解决这些难题的人,是荷兰物理学家华伦海特。

华伦海特1686年生于波兰格但斯克。十多岁的时候,华伦海特的父母突然去世,他的保护人送他到荷兰阿姆斯特丹学习制作科学仪器。不久,华伦海特成了一个吹玻璃的工人。经过在阿姆斯特丹的多年训练后,他定居海牙,开始从事玻璃制品的吹制和贸易。

华伦海特对物理学很有兴趣,曾先后前往柏林、莱比锡、德累斯顿、哈勒等地,通过参观学者及工匠的操作,学到了不少技术。就是在这个时期,华伦海特亲眼目睹了法国人阿蒙顿设计制作的温度计,这个温度计的外形是一个U形管,U形管较短的一臂带有一个空气玻璃泡,较长的一臂中注入水银,以水银面的高度来指示温度。显然,这个温度计的感温介质是空气,与伽利略的发明一样。另外,阿蒙顿选择水的沸点作为固定点,这个选择也谈不上新鲜。但正是受到阿蒙顿的研究的激励,华伦海特开始研究温度计的精确结构,并对各种液体的沸点进行系统的观察研究,试图制作温度计出售。不久,他就得到一个结论:液体都有一个固有的沸点。后来,他又发现沸点并非恒定不变,而是随着大气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华伦海特通过实验研究,决定放弃把水的沸点作为固定点的想法。但是,没有固定点就不能制作统一的、能被大众接受的温度计。显然,必须找到一个新的固定点,他阅读了一些前人的有关制作温度计的记录,发现意大利人曾经把奶牛或鹿的体温作为较高的一个温度的固定点。前人的尝试使他受到启发,他想,人体的体温也许是个恒点,他在自己身上连续做了多次观测实验后,指出人体的体温是一个较好的温度的固定点。

1709年,华伦海特设计制作了一只酒精温度计。他采用了3种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十分重要的温度作为标记刻度的依据。首先,他将水、冰和氯化铵混合,达到了当时所能记录到的最低温度,将其定为0度。然后他又将水的冰点定为32度,最后将人的体温定为96度。5年后,华伦海特又改用水银作测温物质,制成了水银温度计。这一次,他改将水的沸点作为温度计的上限,定为212度,这样,他可以将水的冰点和沸点之间划分为180度,同时又使得人体体温接近100这个整数。华伦海特制定的这种温度标准被称为华氏温标,用“F”表示。华氏温标的出现,使温度测量第一次有了统一的标准。

在华伦海特设计制造温度计过程中,他还研究了液体的沸点与压强和溶于其中的盐的含量关系,成功设计出了带气压表的温度计。除此之外,华伦海特对计温术的最大贡献,还在于他在温度计中使用了水银。尽管早在他之前,就有人用过水银,但华伦海特的成功在于他发明了净化水银的方法,使水银作为测温物质的优越性真正显露了出来。正是由于这些贡献,使华伦海特赢得了“计温术之父”的美誉。

知识链接

在华伦海特之后,瑞典的摄尔修斯制造了一支水银温度计,并再次制订了温度标准,他把冰的溶解温度定为零度,把水的沸腾温度定为100度,这就是现在通用的摄氏温度标准。但时至今日,美国等一些国家仍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华氏温度。

胡克与气象仪器

我们每天都能从电台、电视台知道当天的天气情况和以后几天的天气预报,包括温度、风向和风力、雨情和雨量以及大气中的湿度。当然,这些“情报”全都来自气象台。可是,你知道气象台是如何获得这些“情报”的吗?当然得靠仪器:用温度计测温度,用风速计测风速,用雨量筒测量雨量,用湿度计测湿度等。在几种气象仪器的发明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发明家,其中也包括17世纪英国最伟大的科学仪器发明家和设计者罗伯特·胡克。

胡克1635年7月18日出生于英格兰南部威特岛的弗雷施瓦特。父亲是当地的教区牧师。胡克从小体弱多病,性格怪僻,不能按时上学。但他心灵手巧,喜欢动手做机械方面的玩具。10岁时,胡克对机械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为日后在实验物理学方面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648年,胡克的父亲逝世后,家道中落。13岁的胡克被送到伦敦一个油画匠家里当学徒。后来,在热心人帮助下,胡克修完了中学课程。1653年,胡克进入牛津大学学习,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些颇有才华的科学界人士,这些人后来大都成为英国皇家学会的骨干。

由于胡克有出色的实验才能,1662年他被任命为皇家学会的实验主持人,为每次聚会安排三四个实验。他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实验,进行了许多有关地质、地震、海洋等方面的研究。在《地震讲义》和《关于地面经常发现贝壳和其他海栖动物残骸的原因》等论著中,胡克强烈反对《圣经》中的神创论。他提出了地貌变化的思想,并且认为由于地貌变化引起了生物的变化,化石则是古动物的残骸,是地球演变史中的“纪念碑”,人们可以根据这些化石,认识地球的历史。胡克在进化论出现以前提出这些观点是可贵的。

1665年,30岁的胡克被推荐给当时英国著名化学家玻意耳当助手,在玻意耳的实验室工作。胡克在仪器的制造和改进方面的特长,正是在这时显露出来的。他协助玻意耳3次改进了真空泵。第三次改进后的抽气机已具备现代真空泵的雏形,其动力是靠司泵人用脚踏滑轮两边活塞上的蹬板来提供的。利用这一设备,玻意耳和胡克完成了气体的玻意耳定律实验。除了改进空气泵之外,胡克还制造了显微镜,改进了望远镜。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是1604年由荷兰的一个眼镜商人发明的。胡克通过自己的巧手使它更加完善了,而且创造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复式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胡克发现了“细胞”,成为了最早研究植物细胞的科学家之一。

在进行各种仪器的设计时,胡克也接触到了气象仪器。世界上第一台用于测量风速的“风速计”就是由胡克发明的。这台仪器的关键是一块很轻的木板,这块木板可以自由摆动,当风吹来时,这块木板就在一个分度标尺上移动,这样就记录下了风的速度。

1695年,发明风速计的胡克又设计了一种雨量计,它是一个玻璃漏斗,安装在一个木架上,漏斗的下端伸进一个较大的容器内。在漏斗上,有两根绳子将它牢牢地固定在木架上,以防被风吹动。所收集的雨水用秤称量就可以了。

在胡克发明的气象仪器中,最著名的要数胡克轮式气压计了。它由一个泡、一根管子、一根U形虹吸管以及一个带刻度的圆环组成,上面有一根指针,有点像钟表上的盘一样。利用这种奇特的装置,放在U形虹吸管内的水银面高度如果有任何微小的变化,就会由小指针的旋转运动明显表示出来。后来,胡克又想了一个方法,用更加简便的结构制造了轮式气压计。

1703年,胡克在伦敦病逝,享年68岁。胡克是一个全才式的人物,对当时的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气象学、钟表和机械、天文学、生理学等学科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被誉为“英国的达·芬奇”。

智慧人生

在学习过程中,实践活动非常重要。只有多动手、多动脑,才能积累更多的知识。正因为有着惊人的动手技巧和创造能力,胡克被称作英国皇家学会的“双眼和双手”,他所设计和发明的科学仪器的质量和数量在当时都是无与伦比的。

富兰克林揭开雷电之谜

雷电的破坏力是相当惊人的,它的温度大约有5万摄氏度,这比太阳的表面温度还要高出好几倍。因此,人类在很早以前,就探寻着避免雷击、驯服雷电的办法。世界上第一个阐述雷电的本质并提出了制造避雷针的设想、使建筑物免遭雷击的,是18世纪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1706年生于一个小手工业者之家,在全家17个孩子中排行15。由于家境贫困,富兰克林10岁便辍学回家做工,12岁起在印刷所当学徒、帮工。富兰克林十分好学,在掌握印刷技术之余,还广泛阅读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著作,自学数学和4门外语,潜心练习写作。他常常在做完了一天的工作后,到印刷厂的图书室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有时看得入迷,直到夜幕降临,焦急的母亲来工厂找他才回家。除了注重学习理论知识之外,年轻的富兰克林还特别注意观察自然现象,并亲自动手做试验。所有这一切为他在一生中取得多方面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自立于当时的社会,富兰克林几经周折,创办了自己的印刷所。由于吃苦耐劳,讲求信誉,注意经营管理,他不仅在印刷界激烈的竞争中站住了脚,并且把业务扩大到邻近几个州以及西印度群岛,成为北美洲印刷出版行业中的佼佼者。

1746年,一位英国学者在波士顿利用玻璃管和莱顿瓶表演了电学实验。富兰克林怀着极大的兴趣观看了他的表演,并被电学这一刚刚兴起的科学强烈地吸引住了。随后富兰克林开始了电学的研究,富兰克林在家里做了大量实验,研究了两种电荷的性能,说明了电的来源和在物质中存在的现象。在18世纪以前,人们还不能正确地认识雷电到底是什么。当时人们普遍相信雷电是上帝发怒的说法。一些不信上帝的有识之士曾试图解释雷电的起因,但都未获成功,学术界比较流行的是认为雷电是“气体爆炸”的观点。

在一次实验中,富兰克林的妻子丽德不小心碰倒了莱顿瓶,一团电火闪过,丽德被击中倒地,面色惨白,在家足足躺了一个星期才恢复健康。这虽然是实验中的一起意外事件,但思维敏捷的富兰克林却由此而想到了空中的雷电。他经过反复思考,断定雷电也是一种放电现象,它和在实验室产生的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于是,他写了一篇《论天空闪电和我们的电气相同》的论文,并送给了英国皇家学会。但富兰克林的伟大设想竟遭到了许多人的嘲笑,有人甚至嗤笑他是“想把上帝和雷电分家的狂人”。

富兰克林决心用事实来证明一切。1752年6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富兰克林高举起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由于风大,风筝很快就被放上高空。刹那,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父子俩焦急地期待着。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威廉,我被电击了!”回到家里以后,富兰克林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富兰克林关于天上和人间的电是同一种东西的假说,在他自己的这次实验中得到了证实。

风筝实验的成功使富兰克林在全世界科学界名声大振。英国皇家学会给他送来了金质奖章,聘请他担任皇家学会的会员,他的科学著作也被译成了多种语言。他的电学研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然而,在荣誉和胜利面前,富兰克林没有停止对电学的进一步研究。1753年,俄国著名电学家利赫曼为了验证富兰克林的实验,不幸被雷电击死,这是做电实验的第一个牺牲者。血的代价,使许多人对雷电实验产生了戒心和恐惧。但富兰克林在死亡的威胁面前没有退缩,经过多次实验,他制成了一根实用的避雷针。他把几米长的铁杆用绝缘材料固定在屋顶,杆上紧拴着一根粗导线,一直通到地里。当雷电袭击房子的时候,它就沿着金属杆通过导线直达大地,使房屋建筑完好无损。

1754年,避雷针开始应用,但有些人认为这是个不祥的东西,违反天意会带来旱灾,就在夜里偷偷地把避雷针拆了。然而,科学终于战胜愚昧。一场挟有雷电的狂风过后,大教堂着火了;而装有避雷针的高层房屋却平安无事。事实教育了人们,使人们相信了科学。避雷针相继传到英国、德国、法国,最后普及世界各地。

后来,富兰克林通过进一步研究,了解到电是会流动的,它还可以分为正电和负电。富兰克林因此被公认为是电学原理的创始人之一。如今,电成了现代文明的最重要的因素。当我们在享受电灯、电视、电脑以及安全用电等现代文明的成果时,我们确实应该感谢富兰克林和雷电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知识链接

科学研究需要科学家对所研究问题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兴趣是促进研究活动进行的一种内在动力,好奇心则是从事研究的重要动机。富兰克林正是凭着这两个法宝,成为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政治家、外交家以及美国科学精神的典型代表。拉瓦锡揭示氧气奥秘

同类推荐
  • 王子复仇记

    王子复仇记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国宝有秘密

    国宝有秘密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时代的诞生,那就是宇航时代。该书一步一步告诉小读者们,人类是怎样开发宇宙的、又是怎样进入宇宙的?读者关心的很多重要问题在这里都有一个充分的讲述。书中既有科学原理的生动讲解,又综合运用图片、图标等具象形式加以表现,从而使读者直观、迅速、深刻地理解了作者所要传达的知识和理念。
  • 智商总动员——机灵竞赛

    智商总动员——机灵竞赛

    智力发展虽有遗传基础,但同时受环境因素的强烈影响。遗传基础只规定了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即规定了智力发展的上限和下限,而智力的实际表现则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本人的刻苦学习和社会环境等)。因此,后天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是极为重要的。社会、学校、家庭应协同一致,按儿童身心发育规律进行科学教育。
  • 男生一号肖小笑

    男生一号肖小笑

    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肖小笑,“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学习好,头脑灵活,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幽默,情节简单,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 小魔法师传奇

    小魔法师传奇

    那是个炎炎夏日,天蓝得像水洗过一样鲜亮。太阳扬着粲然的笑脸,整个大地像被投进蒸笼一样闷热难耐,屋脊上的琉璃瓦反射着太阳的强光,明晃晃的。往日里那些飞来飞去、没玩没了地喧闹的鸟儿,已经踪迹全无,它们也许是受不了这样的气温,躲了起来吧。整个村子,也安静得听不到一点儿声音。
热门推荐
  • 鬼村密事

    鬼村密事

    西夏王朝在蒙古铁蹄的蹂躏下覆灭了,最后被屠城了,贺兰山下十几代的王陵也被一盗而空,党项后人四处离散。而一千年后,在小小的村落里面出现了诡异的事情,一个旅游项目连连发生死亡事件,身为便衣警察的郭三,凭借这异常的天赋和胆量,和同伴勇闯鬼村,引发了一段历史与现实交融的故事。
  • 与重生者争主角

    与重生者争主角

    如果你发现一个从未来重生回来的人,你会怎么做呢......
  • 修罗街之歌

    修罗街之歌

    「起风了」★第一人称叙述注意起风了。今天依旧也要好好的活下去。我希望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你们当中的一员,我最珍惜的就是珍惜我的人。我会跟你们达到同样的高度。我的目标就在前方,我是能披荆斩棘的人。我永远不会放弃。……早川市的夜晚真的很美,我尤其喜欢那被冻住的月亮。蒹葭的白天充满活力,虽然危机四伏,但是也是我所依恋之物,这两者组合起来,便是我乌托邦一样的国度。————————————★题目化用中原中也诗作《修罗街挽歌》★因为本人为在校学生,因此时间相对不会那么宽裕,正常情况下周一-周四写正文部分,周五写番外,两个都是一样的精彩XDDD周末不在XDDDD★如逢考试&生病默认更番外★主异能、学院风、魔法★之前有收到签约邀请但是因为本人有点事情所以暂时不打算签约★求收藏!求订阅!求宣传!谢谢支持TAT
  • 宠物小精灵之正辉博士

    宠物小精灵之正辉博士

    宠物小精灵同人文没落了~~轻微斗争向但不会写死亡的小说~~非传统旅行文,精灵也会写一些别人没写过的~~另外正辉博士大家都知道吧?就是那个旅行类精灵文必写的,被主角收走了自己等待数年的巨大快龙的那个悲哀的家伙,最后还得把自己的灯塔搭在那~~
  • 余小亮的驻村故事

    余小亮的驻村故事

    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尾声,农村人均收入翻了几番,乡村基础设施也有了大的改观。乡村振兴战略马上也要推行······十年后,新的农村会是什么样子呢?
  • 孟子选译

    孟子选译

    本书共7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它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
  • 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剑神培育系统

    剑神培育系统

    作为现代最有天赋的剑客,同时也是现在世界最强的剑客的秦普锋,在大学毕业的时候被一把剑砸晕了……听这个叫不语的剑魂说他是为了培育一个剑神才出现的,秦普锋一阵欣喜,仰天大笑。“笑你个头!滚去修炼!按你这个速度什么时候才能成为剑神,别给我丢脸!”
  • 何以白首

    何以白首

    多年以后沈央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高中老师,但安逸充实的生活却让她越来越不安?那个青春里出现的人似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