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18200000019

第19章 潇湘路远

来往各如梦,孤帆又月明。还家反似寄,数日复长征。

渺渺吴淞道,悠悠楚客情。今宵酒醒处,拍枕暗潮声。

——《舟夜》

这首诗叫我忆起我二十二岁时,独自离家到云南旅行,躲在高原小城写作,一住许久。那时将这种生活方式称作旅居,开玩笑说自己是驿马星入命,注定东奔西走,言下带着一点凄艳和自得。

又想起鲍勃·迪伦唱的《日升之屋》(House of the Rising Sun),有一句叫人印象分外深刻的歌词,“他从生命中得到的唯一快乐,是一个镇接着一个镇地游荡。(And the only pleasure he gets out of life,is rambling from town to town.)”

现在想来,大约仲则的心思与此有些类同。他也是喜欢四处游荡,虽然早期离家不远,多在吴越、徽州等地,却也跑得相当频繁。

这一次计划前往湖南,可能是考虑做了幕僚之后,便不那么自由了,所以他从常州乘船渡宁波湾,游镇江、四明、绍兴至杭州。

明月几时有?人间何事无。

倾城顾形影,壮士抚头颅。

——《月下杂感》(其一)

方寸谁堪比,深宵我共孤。

感君行乐处,分照及蓬庐。

——《月下杂感》(其二)

闻道嫦娥嫁,于今是结玲。

河山收地魄,宫阙烂天银。

——《月下杂感》(其三)

前度曾愁我,今宵更照人。

高寒吾不畏,去路恐难真。

——《月下杂感》(其四)

可能真的是心性所致,纵使身在翠润旖旎的江南,也时常不由自主地流露天涯苍茫之感。先看他《月下杂感》的其一、其二。此二首中,其一好过其二,笔意不离月下之景,又写自己的壮志难酬,前途难测。深宵月下,杂感纷呈……谓美人虽有倾城之色,倘寂寞幽怨,月下能不顾影自怜?壮士空有大好头颅,一腔热血,不能为国捐躯,不免也仰天搔首,唏嘘不已。

对月临风是古人一贯的雅兴。月白风清,夜深人静,惹人畅想。无数好诗妙词便是在这有月之夜催发出来。

杜甫《江汉》诗云:“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诗意浩大,孤独也浩大,叫人只觉得天地渺渺,孤独无垠,而人的存在真是渺小如尘——只这一瞬间,这思情可以与天地同源。仲则诗承其孤独,由腐儒之叹,转为壮士之悲。

仲则这首《月下杂感》,于遣词造句避免直露,以明月为知己,感伤贫士之志,赞明月之无私普照,暗谴世道之不公,言语虽然潇淡,豪情却隐隐勃发。

仲则的诗作大体而言,不脱“贫”、“病”、“孤”、“穷”(穷途末路之穷)四意。他诗中屡屡感慨年齿渐长,功名蹉跎,一事无成。

其实,一事无成,终此一世,是何等高旷洒脱的境界?须得俗念都净了,才能甘于平凡,勇于淡泊。若能一事无成悠然一世,不晓得多少人羡慕呢!

这一次游历期间作的诗,颇有佳作,以《和仇丽亭》(五首)以及《途中遘病颇剧怆然作诗》最见其风采。

八月,从新安归,经武林,与丽亭匆匆话别。十月,复从山阴来,丽亭出仲秋见赠诗五章,次韵答之。

仇丽亭,仲则友人,杭州(仁和)人,乾隆四十二年举人,后做桐庐训导。依前所述,仲则九月离家,游镇江、四明、绍兴至杭州,所以序中言,十月,复从山阴来。这时仇丽亭给他看仲秋时写给他的赠诗五章。仲则和其作而用原韵,故有和诗五首——前年为访天都去,今岁因探禹穴来。

来往江潭各如梦,逢君仍在越王台。

——《和仇丽亭》(其一)

鸿爪游踪首重回,经年逐尘埃。

青山笑客不归去,为报饥寒驱又来。

——《和仇丽亭》(其二)

典衣曾共湖千宿,次第看花不忆家。

几度哦君好诗句,先生意独在梅花。

——《和仇丽亭》(其三)

多君怜我坐诗穷,销被萧条囊橐空。

手指孤云向君说,卷舒久已任秋风。

——《和仇丽亭》(其四)

惜别匆匆悔见迟,楚云千里是相思。

遥知此去湘潭柳,一夕清霜似鬓丝。

——《和仇丽亭》(其五)

前三首回忆前情,兼赞对方诗作,谈及自己为生计所迫,要四方奔走谋求出路,如“青山笑客不归去,为报饥寒驱又来”之语,不免有自嘲之意。第四、第五首,才见作者本意。仲则痴心于诗,才显于斯,已是众所周知。然他际遇之窘迫,又叫友人担忧,所以言谈时不免劝及,而仲则自谓:“手指孤云向君说,卷舒久已任秋风。”

是豁达吗?我想是的!是真心话吗?我想也无须怀疑。但是知和悟之间的距离,实在是“一线之隔,谬之千里”。试看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再想仲则的“卷舒久已任秋风”,真是心酸不尽。

一个是仕途意了,隐居自适,一个是江湖浪荡,强自抒怀。这两者的境遇之隔,也是境界之隔。

寒士之悲,大抵是世家子弟不能想象亦难以真正感同身受的。

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言:“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古穷人之辞也……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此为正解。古来亦有许多达官显贵诗作极佳,上溯到两汉、六朝、隋唐,下延至两宋,真正的寒士,因诗留名的其实不多,舞文弄墨的大抵是世家子弟(因有知识的垄断传承),即使曾是田舍郎,后来亦因科举登了庙堂。

“多君怜我坐诗穷,销被萧条囊槖空。”朋友感慨他因执着诗道而困厄,落得行囊萧索,而他自己矢志不改。仲则的心思专注在诗作上,在清朝那样的大环境里,这样的人即使有心仕途,也难有顺遂发展。如曹公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那种成功的标准,他是学不来的。

再看其五:“惜别匆匆悔见迟,楚云千里是相思。遥知此去湘潭柳,一夕清霜似鬓丝。”若说前诗是强作豁达,此诗则透露了仲则心中的犹疑不安。他没有“莫愁前路无知己”的自信,他有扬名立万的愿望,却没有把握能实现。

他说,此去湘潭路遥,杨柳经一夜霜侵,可以预料的是,我的鬓发亦会因离乡别友的愁绪而变白。

乾隆三十四年十一月,仲则乘船从杭州出发,取道江西去往湖南长沙,途中生了一场大病,病中作诗两首,诗意凄怆悲苦——摇曳身随百丈牵,短檠孤照病无眠。

去家已过三千里,堕地今将二十年。

事有难言天似海,魂应尽化月如烟。

调糜量水人谁在,况值倾囊无一钱。

——《途中遘病颇剧怆然作诗》(其一)

今日方知慈母忧,天涯涕泪自交流。

忽然破涕还成笑,岂有生才似此休。

悟到往来惟一气,不妨胡越与同舟。

抚膺何事堪长叹,曾否名山十载游?

——《途中遘病颇剧怆然作诗》(其二)

唐诗里甚少言病苦,有的话亦如刘禹锡般昂然洒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宋词多愁,但亦是清愁、薄寒、微恙,如“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之类的调子。到了仲则这里,以病人之身写病中凄苦,确实看得人揪心不已。

也许是舟车劳顿,也许是心情抑郁,他原本羸弱的身体再出状况。仲则写自己病中景况,纯用白描,非常真实沉痛:“摇曳身随百丈牵,短檠孤照病无眠。”“调糜量水人谁在,况值倾囊无一钱。”

在舟中颠簸不定,病情反复,病体虚弱,有时候几乎难以站立。夜来无眠,独对残烛,那火光似人挣扎着一息尚存。病中乏人照料,只因囊中羞涩,想起二十余年来的生计艰难,劳碌奔波,只觉得心事茫茫无人可诉,此情此困唯苍天可知,也许要魂化碧血、窍归烟月才能留下一缕忧思在人世。

他曾是如此贴近死亡,饱受病痛磨折,命在旦夕。死亡已经紧逼到勾勾手就能将他拘走的地步。

随着昼夜的流逝轮转,所有的思绪都归于空寂。

不会残灯无一事,觉来犹有向隅心。病中他想起老母,醒悟母亲素日对他的担忧牵挂并非杞人忧天,由此生出浓浓愧疚。此诗若一路沉痛下去,便失了风骨,不堪多言,妙在“忽然”二句往下,翻转诗意,自成气骨。

也许是悲极有悟,他忽然想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古语,自信涌起,比吃了几十服药还灵验,灵机一触,豁然开朗。

刹那间,如梦初醒,醍醐灌顶,心轻盈得可以飞起来。有才之人哪能如此轻易死掉?忽然就转悲为喜,想明白,过去未来都存在于天地运行的一气中,古往今来,生老病死也不过是一气的变化。

一口气不来,往何处安身立命?命在旦夕间,还有什么不能放下?命始命终,循环不息,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行游罢了。这般思来,形单影只,流落异乡,与陌生人一起度日,其实只是气数流转,因缘和合罢了,不必过分伤感遗憾。

生死关闯过,此后的生命都是额外的赐予。我将用更热烈的爱去思索如何偿还。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值得抚胸长叹,那就是,还没来得及历遍名山大川。

人世迢迢,纵不能功成名就,亦要能有信步游赏的自在,历遍桃李春光,感受世情百态,方算不负此生。

深慰我心。

同类推荐
  • 君子如玉

    君子如玉

    民国的星空下,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那个年代涌现出一批或迂或痴或狂的“民国先生”,他们以“士”为守,以“雅”为基,他们迥然于当今的风度、胸襟、学识和情趣,穿越历史,透过季羡林先生的文字扑面而来。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回忆同时代恩师故交的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君子隆师而亲友;第二辑,留得枯荷听雨声;第三辑,平生风义兼师友。
  • 客斋随笔

    客斋随笔

    《容斋随笔》是关于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笔记,以考证、议论、记事为中心内容。既有宋代的典章制度,更有三代以来的一些历史事实、政治风云和文坛趣话,以资料丰富、格调高雅、议论精彩、考证确切等特点,卓然超越众多的同类著作,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为南宋笔记之冠!读这部书,就像是在书林中穿行,在文海中畅游,在史坛上俯瞰,在政界中视察。
  • 山道

    山道

    本书分“山道”和“品味”两部分,顾名思义,也就是谈自己对“山”和“味”的感觉,并把这感觉及时地抒写出来。尽管自己深知,要达到“使一个爱欲的幻想,容纳到柔和轻盈的节奏中”(沈从文·《论徐志摩的诗》)的境界是那么的遥远,但也更深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道理。于是,也就思考了,也就抒写了。
  •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略论中国人的脸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略论中国人的脸

    本书是《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其中的一卷。《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共十五卷,收录了目前为止全部鲁迅小说、散文、诗歌、杂文、书信、日记、古籍序跋、译文序跋、科学论著、小说史略专著及经过论证的鲁迅佚文。《略论中国人的脸》以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随笔为主,讲述国民的劣根性,当时国人脸上或者说骨子里充满了世俗的卑躬屈膝,虚伪谄媚,鲁迅殷切希望国人能站起来,做自己,拥有独立的人格,真正地主宰自己命运。
  • 梦境之光

    梦境之光

    《梦境之光》全书分为5个部分,将若干短篇杂文收录在5个不同的主题中,描绘出了少年人眼中的世界。这是作者崔贺尧对生活体验阶段式总结,是年轻生命对世界最真挚的感受。《梦境之光》包含了作者所有维度的梦想,是特征鲜明的个人文集。是一本所有人都可以从中找到乐趣的杂文集。
热门推荐
  • 霸天星辰

    霸天星辰

    李叶白再次穿越,这里有的只是浩瀚缥缈的星之力,分别来源于12星座的星之力又会有何不同?巅峰又在哪?散落各地的12件星武又有多霸道?霸天星辰将一一揭晓。星奴,星侍,星者,星体,星魂,星师,星将,星君,星王,星皇,星帝,星神。新人新书,还望多多支持!!!
  • 探案之谋逆千金

    探案之谋逆千金

    一纸诏书,锒铛入狱。韩若与至交好友白婧逃亡出走。一面是对白婧拼死相互的青梅竹马;一面是自幼深情爱慕的碧落观首席大弟子程湖天。江湖儿女的身份,韩若本活得不羁且潇洒;可身为高官之女,却又让她陷入宫廷权谋之中……探案、重伤、迷雾拨开,线索竟条条指向自己最亲密的人……痴恋无果、大仇得报、苦难折磨、家破人亡……一场浩劫之后,她又该带着长恨如何自处?是寂灭,还是重生?
  • 山海庙

    山海庙

    在“我”生活的镇子有一座庙宇,哪里不供神佛,但是每个人都会信仰他。从“我”的祖辈开始每一代人都会坚守这座庙宇。只为这里的两幅画《山》和《海》。
  • 幻影之夜

    幻影之夜

    没有人能够逃过孤独的魔咒。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想要幻影还是现实?
  • 玉箸

    玉箸

    兰因絮果,花开花落自有时。若是伤了彼此,那何必又牵强的在一起,再互相伤害。倒不如趁早放手,给彼此留一条归路,也给一段感情画下完美的句号。
  • 只是天涯风尘雨

    只是天涯风尘雨

    一个平凡的小县城潜在的危机惊现的种族妖魔鬼怪齐齐登场看少年穆心辰如何逆袭成为一代王者
  • 丧女重生

    丧女重生

    看一事无成丧女重获新生后如何蜕变:上一世她家境贫困,父亲早逝,母亲患抑郁症,工作普通,没有谈过恋爱,年纪轻轻癌症晚期,她的人生几乎一无是处,最终她的生命终止在32岁。这一世,她带着前世的记忆重生为婴儿,她发誓要过上辈子没过过的人生,她不要重蹈覆辙,一定要活出属于自己的模样,这一世鲜花会有的,爱情也同样会有的,不负来人生走这两遭。
  • 星耀天穹

    星耀天穹

    这片世界,不曾有人探索到过。这片世界,曾经铸就过万般无上的神圣。这片世界,以实力为尊,以强者为首。这片世界,名为九天大陆。在这片世界,实力强大,你可以手摘日月星辰,脚踏无垠大地。亦可以被世人尊圣称王。看奇异少年苏耀,崛起自凡尘,超脱这九天!
  • 南风知他意吹梦至西洲

    南风知他意吹梦至西洲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金风玉露一相逢,已胜却人间无数。匆匆那年,那个美丽的女孩,蓦然闯进他的生活,搅乱他的心,一等就是八年。再相见,物是人非,看阮阮怎样为父翻案,掌控一方。可这莫名缠上来的英俊男人是怎么回事?“阮阮,是我。”“顾西洲,你把爪子拿开!”阮南风怒道。看傲娇孤冷大BOSS如何步步为营,俘获美人芳心。
  • 第一家族

    第一家族

    他是一个家世普通的学生,从小喜欢练武,在这个武道大普及的时代,他并不算突出。然而,因为他觉醒了神奇的“心眼”,从此风起云涌,抗权贵、护亲友、除外敌、振华夏、传武道,建立起庞大的第一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