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56400000001

第1章

寒窗苦读不记年,蟾宫折桂祭圣泉。有意报国志难酬,无力回天心可鉴。贡院遗恨泣鬼神,御碑喋血荐轩辕。上苍犹锁宫禁事,月照荒冢风诉冤。状元阁高凌空峙,为铭康侯登科时。名噪京华星拱月,声蜚朝野云遮日。岁若昙花和血绽,身似劲松冲天立。人去楼空针阳在,冰清玉洁有谁知?

一一这两首定悼王俊民多的七律,是笔者观瞻中国金都——山东招远的魁星楼,为悼念宋代状元王俊民(康侯)而写的挽诗。

常言道,古往今来,人生最大的两件幸事,莫过于“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但察古观今,遍看人世间,得享前事之幸者,大凡常人,皆有艳福;而得享后事之幸者,即使非常之人,也寥若晨星。

“金榜题名”说,源出古代之科举制,历来为世人所梦寐以求。据不完全统计,自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年)始创科举取士制起,自唐朝武德年间(公元622年)壬午科首选状元以来,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甲辰科后废除科举制止,在其间一千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总共产生过进士约十一万人,其中文科状元约八百人,而有姓名可考者仅为六百五十五人。

由此可见,“金榜题名”之荣,的确好梦难求;而“状元及第”者,更是凤毛麟角。而在这科选状元的剧烈竞争中,又发生过多少惊天动地的奇观与事变,令世人没齿不忘,屈指谈笑和评点。

然而,天有变数,事无定论。人世间,居然也有幸事不幸、殊荣殊冤者,有遴选新科状元而致前科状元之死的逸闻。

大宋王朝第四十五位状元王俊民,便是一个有幸中状元、大不幸冤死之人。其短暂、凄惨与悲悯的人生,在中国科举史上堪称人间悲剧。

王状元之死,虽被尘封宫闱,掩埋千载,但寒光杀气射牛斗以冲霄汉,血腥冤魂撼山岳而动人心,说来令千秋惋叹,万代遗憾。

未中状元先有声

东路莱州府掖县罗峰镇,王俊民,字康侯,宋代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出生于京东即今山东省招远市罗峰街道办事处城里村,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得中状元。其弱冠登科,昆耀汉庭,时年仅二十五岁,可谓风华正茂,平步青云。

据发招远县志劳等历史典籍记载:当年王俊民进京赶考,“未御试时,京师已喧传王俊民为状元,不知言之所起,亦不知俊民为何人。…… 及发封,果俊民也。”

多少年来,人们对这一历史的记载,扑朔迷离,百思不得其解,虽议论纷纷,然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其实,此并非空穴来风。个中原因,说来话长。

据嘿莱州府志。齐东野语多等史料记载:王俊民,乃王弁之子。王弁,社上上世代为田舍翁,即农民世家,后来大宋科考年,“颂诗登科”。当时,王弁诵研定诗经分,学识超群,因成绩显赫而进士及第,遂官任郓州(今东平)司理。十五岁的王俊民与弟王觉民、王定民三人,曾随父迁徙斯地,就读于郓州。

寒窗一夜雪,纷纷来朔风。之子动归兴,轻袂飘如篷。问子何所之?家在济水东。问子何所学?上庠教化宫。行将携老母,寓居学其中。

这首赠初虞世芳的五言诗,是王俊民生前在病中,为前来探视他的郓州同窗好友、医师初虞世而特写的,是少年的王俊民举家西迁、郓州冬读生涯的自我写真,也是他留诸于后世的、极为罕见的遗作之一。

两年之后,其父王弁,升任开封府巡判肓。王俊民兄弟三人,再次随父迁移,就读于开封府的太学中。

又三年,性格耿直、为官清廉的王弁,因秉公执法,在任期间无形中得罪了权贵,遂遭人罗织罪名,恶意連陷,衔冤负屈,被无端处罚,贬滴至苏州以东的昆山阴,待罪二年。此时的王俊民三兄弟,不得不暂时移居至汶上县上学,先与初虞世同窗共读,继而再度随父南迁就读。

不久,王弁又被贬到谭州(今长沙),职任一个小小的地方税吏。其时,颠沛流离的王弁,因储念家中老父稣居,孤独无助,便打发年长的王俊民返回故里,一边读书,一边服侍高堂! 自己身边只昭下两个年幼的孩子就读。

苍天不负有心人。两年之后,天资聪颖,居家侍亲,复行苦读的王俊民,在省试中一举夺魁,得中解元,荣耀乡里。

时值青春年华的王俊民,血气方刚,办事执著。他崇尚正义,惟真理是求,决意挺身而出,为遭受证陷的父亲鸣屈申冤,一洗清白。

于是,他不惧路途遥远,无视环境险恶,千里跋涉,出府人衙,数度奔赴开封府,几番往返父亲的任职地,或寄居于同窗好友家里,或风餐露宿在野营内,或投宿于驿馆中,前后历时近两年,总计访查了上百人,终于查明了父亲被还蒙冤的事实真相,并搜集到相关的确凿证据。然后,他秉笔直书,据理陈言,具状申诉。

苍天有眼。几经輾转周折,这份凝聚着王俊民心血与希望的申诉书,终于递送到时任宰相、魏公韩琦的手中。

出身榜眼、德高望重的宰相韩琦,开启封函,阅读诉状,但见事实清楚,法理明晰,证据凿凿有声,文华增熠生辉,而且字迹劲秀无比,不仅拍案叫绝:“绝笔之状,写得太好了!人才难得啊!”

韩琦是个主持公道、酷爱人才的一代名相。他当机立断,立即派人把王俊民召来,与之当面交谈,切磋王弁的冤案。他从中发现,王俊民乃一表人才,儒雅大方,满腹经纶,又得知其在乡试中拔得头魁,得中解元,心中甚是欣喜,分外赏识。

韩琦答应,对王俊民父亲王弁的冤案,一定要进行调查复核,公正处理。同时,又鼓励他大比之年,一定要进京赶考,出士入仕,将来成为栋梁之材,好为国家效力。

之后,韩琦不止一次地对人说:“山东王俊民,颇具状元之才。下科开考,得中状元者,想必一定是此人。”

谁知这话竟不翼而飞。科考尚未举行,新科状元已名花有主,王俊民先声夺人了。

不久,王弁有幸重见青天,冤案终于被平反昭雪,并复得重用,职任漳州、太湖令。他与王俊民一起,亲赴韩府,衷心感谢韩琦的鳌戴之恩。

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春三月,科考在京举行,王俊民如期而至,前来参加应试。

才华横溢、成竹在胸的他,以广博的学识,机敏的才思,高超的治国方略,神采飞扬,挥洒笔端,顿成华章,文惊四座。

他那出类拔萃的文卷,冠盖群儒的俊才,超凡脱俗的真知灼见,挪地有声的语言文字,被第四名进士出身的主考官、知制诰、荆公王安石,一眼赏中。

据定招远县志涉记载:“及御试,王荆公与杨乐道共为详定官。荆公以初履所定第一人皆未允,当于行间别取一人为首。乐道以为不可,议不决。既而,二人各以己见进東,诏从荆公议。”皇榜一张,独占鳌头者,果然是王俊民也。

据嘿齐东野语分记载:王安石之所以这样做,绝非任意而为,乃事出有因。因为,按照当时科考的规定,首先由初考官初定次第,并将所定的名次,密封后交给复考官;复考官重新阅读试卷,再定一遍名次,然后再交给详定宫市核;详定官打开翺,将初考官与复考官所定的名次,一一加以核对,如果两者相同就予以认可,若不同就由详定官视文章重新确定。而在这次的科考中,初考官与复考官所确定的人选,名次并不一致,人选各不相同。王安石根据规定和文章,认为取之皆不允当,故主张另选他人。其时,会试录取工作已经结束,进士名单已呈送给皇上,只待择日殿试,钦点状元、榜眼和探花了。

王安石,这位学识广博、力主改革、唯贤是举的主考官,独具慧眼,遍览试卷,从中选定了王俊民为进士魁首。

王安石的这一意见,与另一位详定官、天章阁待制杨乐道,发生了分歧。二人议来议去,未作定论。其时,弥封官、太常寺少卿朱从道听了之后,劝二公不必作决定,说:“我日前早就听人说,王俊民是今科状元了。究竟谁可以当状元,恐怕要由上意(天意或皇上)作出决定。”他建议二人不必争议,应将两种意见都奏票给皇上,由钦命决定。结果,二人都同意按此建议进棄,后呈经殿试,仁宗皇帝亲自“制科策间”,遂布诏宣示,按王安石选荐的意见办,钦点王俊民为状元。

尽管王俊民才学无与伦比,得中状元名正言顺,但事后还是引起了一些非议。

据嘿招远县志多记载:“他若制科第三等,进士第一人,…… 千佛名经犹放出二头地。王罗峰(即王俊民)起濂、洛、眉山后,地,脱去了布衣,載上了官帽,与濂、洛、眉山等渚君子同朝为伍,但却留下了“首冠蓬莱山”,而非冠盖天下的钒飒,待日后充任考官,竟招来了科考放榜、大臣去世的厄运,不幸载于史册。

这种非议与讯讯的出现,决非偶然,也不是空穴来风,而与时局密切相关,是事出有因的。

据史志记载:“王安石时为知制诰(掌起草诏令),尚未拜相,但其改革的政治主张,为仁宗所赞同,而为保守派所反对。对于科举考试,王安石主张改革,这在他所写的定详定试卷二首分的诗中可以佐证。诗云:‘童子常夸作赋工,暮年羞悔有杨雄;当时赐帛倡优等,今日论才将相中。’正说明他改革重诗赋经义取士的旧习,力主选拔具有真才实学人才的主张。详定落初、复审第一名,而选拔王俊民为状元,保守派未必能心服,木含恨,而当时保守派在朝野的势力实颇强大。王俊民的被请‘首冠蓬山’,是否也与此事有关?待考。”

然而,从当时的政局现实、后来时局的发展和历史进程的结局来看,这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倘若王俊民非英年早逝,他必定会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得力臂膀,或成为仁宗皇帝的肱骨之臣,将在大宋历至上昭下非同一般的历史轨迹。这大概就是王安石和仁宗帝共问选中王俊民为状元的原因所在。正因为如此,当时**********者对王安石所看好并举荐的人有非议,便是很自然的事了。

无论如何,王俊民的状元及第,无可厚非,夙荣华光耀于当时,流言蜚语难掩其辉。

据史料记载:王俊民登科时,其父母尚都健在,二老身体无恙。魏公韩琦知悉后,欣喜万分,特地赠诗祝贺:

青云一第人恒在,白发双亲世每堆。

显然,诗中流露出他内心的万种风情,无限感慨。(也有的记载,该诗为:“青云一第人皆有,白发双亲世所无。”)

同时,当朝德高望重的国公陈林,也欣然赋诗相贺:

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

蟾宫折桂的王俊民,自然春风得意。衣锦还乡之后,特地到少年时代读书的学堂,焚香谒拜,赋诗感戴。诗曰《祭圣水泉》:

一天复一天,苦学不记卒。神山借读时,得益圣水泉。贡院佐思巧,感恩鳌头岩。今日折桂来,焚香谢魁仙。

时为嘉佑六年秋月,其诗流露出对故乡和母校的感戴与热爱。

诗中所说的神山,说法不一。一说是古掖之罗峰镇,即今招远市城西的莠云山。此山离王俊民的出生地城里村,仅约十华里,山中有天然的圣水泉与龟岩,并建有圣水庵,庵内设有学堂,曾经盛极一时,学子学业闻名遐迩,传王俊民少年时曾在此就读。后来,其同村的明代兄弟进士杨觐光、杨观光等,也曾在这里上过学,金榜题名后皆前来虔诚地谒拜,并捐款出资,重修学堂庙宇。故雾云山与圣水庵,因此而千古流芳。

另一说是莱州城东的大基山。该山曾经被鸾史记多称作“天下第五山”,其位于古掖城、即今莱州市城东,约二十华里。该山灵圣无比,瑰玮秀丽,天下青睐,道家佛家鼎盛,长春道人丘处机曾在此修炼,并从此出发西行,谒见成吉思汗,谏言止杀,軟封国师。山中修有圣水祠,建有学堂,并有鳌头岩,传王俊民曾借读于此,莱州的诸多贤达,也都在这里读书登科。

王俊民借读的神山,究竟是哪一座,后人已难以分辨,说不太清楚。因为招远、莱州二市相毗邻,宋代同属古之掖县,两城相距一百五十华里,两山相距一百二十华里,雾云山离王俊民的出生地最近,大基山离当时的县城最近,两山又有太多的相同与相似之处,故王俊民在其中的哪一座学堂读过书,实难定论。拟或曾在这两个学堂里都读过书,也许是最具可能性的。

王俊民的这首诗,曾被时人镌刻于石碑。这幢诗碑,有的说曾竖立于招远市的雾云山中,有的说曾立于莱州市的大基山上。而今原始的诗碑已不复存在,后人难以考证其所在。但今莱州市已捷足先登,率先在大基山古迹的开发复建中,重立新碑于该山中,以作纪念。

而在王俊民的出生地——古掖县罗峰镇的城里村,即今招远市罗峰街道办事处城里村。一座汉白玉的状元坊,一座砖木结构的魁星楼,则拔地而起,巍然矗立,世代流芳。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座千年牌坊,还有几度坍塌、几经重建的魁星楼,后来却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的战乱中,毁于一旦。而盛世今朝,招远市在王俊民的出生地——金都城里村东北方的魁星路东、金泉河畔的玲珑园内,又重新加以修建,将昔日的辉煌再现于当代。如今新落成的魁星楼,拔地凌空,雕梁画栋,内塑王俊民的雕像,书有状元公的生平简介,前来观瞻景仰者络绎不绝。

生死扑朔两迷离

关于王俊民的生平事迹,历史典籍的记载十分稀缺,朝野的传闻大相径庭。尤其对他的生与死,众说纷纭,扑朔迷离。

王俊民,生于何方?籍贯何地?

按说,这不应当是一个问题,至少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其实不然,因为史籍的记载与当代的说法,各有异同,颇有争议。特别是在讲究“名人效应”的今天,显得尤甚。

同类推荐
  • 布衣卿相

    布衣卿相

    现实的羁绊,还有对命运的探究,夏元鼎游走在得与失的边缘,是乾坤在手,还是放鹤南山……
  • 征服世界之中世纪

    征服世界之中世纪

    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人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了新的国家。公元九世纪,查理称帝,查理曼帝国诞生,843年查理曼帝国被查理的三个孙子分裂成三个国家
  • 三国大土匪

    三国大土匪

    地盘全靠抢,猛将全靠绑!穿越成土匪,出身低贱,无人投奔怎么办?干,就完了!——另外《镇国上将军》开始了,朋友们。
  • 幸至三国

    幸至三国

    有幸来到这个群雄纷争的大舞台,他又将在这片土地上散发出怎样的光芒呢,是龙腾九霄还是石沉大海。不,其实我更想做一名守土开疆的冠军侯,奈何君不君,臣不臣。为了避免五胡乱华的危险,便由我来结束这乱世吧。
  • 人间最佳赘婿

    人间最佳赘婿

    皇族争权位,皇子流落民间!养育恩未及报,家空人散尽!呆傻的皇族弃子,入赘吴家……本想过平凡的生活,远离家国争斗!天不允!人不允!情不允!争就争个天昏地暗,斗就斗个无憾无悔!
热门推荐
  • 贴身魔君

    贴身魔君

    他用五百年等她这一世轮回,冰冷的心只为她温柔绽放。只盼这一世,她能修炼成仙,从此两个便能永生相伴。可是,她却不再记得他。全心的付出,能换来她今生的眷顾吗?她是师傅口中的“笨丫头”,但她从来不曾为此烦恼,依然没心没肺开心地活着,大不了不成仙而已嘛。直到有一天,他出现在身边……或霸道、或温柔,“赶着”她在修仙的路上越走越远。可是,可是,可是她认得他是谁啊,她只希望这辈子活得自在而已嘛,他凭什么管她这么多啊?新人求关注,求收藏,求推荐。。。
  • 帝少追妻令:指挥官女王威武!

    帝少追妻令:指挥官女王威武!

    她,帝国首位女指挥官,杀招黑客枪械机车无一不精,意外重生在华夏帝都同名少女身上。懦弱胆小受人欺?吊打作死的渣渣们~身无分文空如也?最强机械图便宜卖~染血归来的颜漓兮风华依旧:要死的赶紧,别耽误我财路。众人:大佬,不,巨佬,您缺腿部挂件吗?会暖床的那种!昔日嗜血狠戾、翻手如云、覆手为雨的高冷男主拿着无数的黑、金、银卡献殷勤;媳妇,喜欢不?PS:本文甜宠1v1,身心干净,强势虐渣,女主超抠无节操,男主腹黑无底线。
  • 炮灰逆袭:女主你走开

    炮灰逆袭:女主你走开

    苏烟是一个普通的人,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发生了一个不普通的事。她莫名其妙的被花瓶砸死,又莫名其妙的被系统绑定,穿越各个位面,完成女配的心愿。可是,明明就是这样下去。为什么会有他的出现?当她反应过来的时候,她已经无法自拔的爱上了她。只是,能再见到他一面只能完成任务。可谁能够告诉我,我一直找的他原来就一直在我身边。【至于那个他,大家自己补脑】
  • 青灯有味是凰时

    青灯有味是凰时

    清玉告诉桐羽,在一切男人和雄妖精面前都不可以让他们看到鸟毛下的身体。桐羽很认真的记住了。 某僧:“大胆孽畜,怎的如此不知羞耻!” 某鸟:“但和尚是属于男人呢还是属于雄妖精呢?”这是一个小灵雀精和和尚的故事,戳戳戳!带你轻松一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初缘劫

    初缘劫

    你我相遇,始于花开之时。你我分离,结于满天飞花。
  • 蝉生

    蝉生

    他的眼睛在水汽潋滟的笑意后面,是冰封的湖,冷静,残酷,精心算计——我程扬是孤儿长大的,又在商海摸爬滚打熏了好几年,这种眼神太熟悉了,就象照镜子看自己的眼睛。
  • 宇外神龙

    宇外神龙

    龙角亢之精,吐云郁气,喊雷发声,飞翔八极,周游四冥。吾本天外客,误入尘世中。筑基吞沧海,练气化青龙。永不磨灭的记忆,永远孤独的自我。
  • 我能选择万物

    我能选择万物

    周末,“晚餐吃什么好呢?”系统,“叮,选择触发!1.吃米饭,奖励糯糯果实一颗。2.吃猪肉,奖励九齿钉耙一把。”周末无耻大笑,“哈哈,那好晚餐就吃米饭抄红烧肉,选个屁,两个我都要!”周末,“吃过晚餐干什么好呢?”系统,“叮,选择触发!1.睡觉,奖励睡梦罗汉拳。2.修炼奖励修为一层。”周末无耻大笑,“哈哈,上半夜修炼,下半夜睡觉,都是我的,谁都不许抢,系统也不行!”系统罢工,“宿主你作弊,你这个贪得无厌的卑鄙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