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84400000012

第12章 人生的三路向——道德、价值观和宗教(3)

在海上漂流的过程中,派也看到了除了善之外的自然之法。面对老虎——这个完全遵循自然法则生存的动物,它身上代表的不仅仅是兽性,而是整个自然界。为此,派痛苦地接受了“为了生存的杀戮是不被谴责的”这一自然法则。

即使在杀死一条鱼时,他因为杀戮和生命的逝去掉下了眼泪,也不得不承认,自然规律无人可以违背,纵使你爱它、恨它、敬它、怕它,就是没有能力反抗它。

当暴风雨来临时,派感受到了神。派跪在船里对着神大呼:“你带走了我的所有,你还想要什么?”这是对他所信仰的神的质疑,也是对自然之神——真正的万物之主的敬畏。无人能够解释自然为何如此,作为渺小的人类却只能遵从神的旨意。如果派对道家的思想有所了解,在暴风雨来临的那一刻,便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

作为一个受到泛神论影响的作家,扬·马特尔在小说中加入了印度教、基督教和******教的元素,同时,他也受到外交官父亲的影响,对待事物习惯通过理性思考来提出看法。在原着中可以看出,扬·马特尔试图按照各种宗教的方法来解读少年派在海洋上的漂流旅程。

按照印度教毗湿奴派的解读,派的漂流是一段充满神迹的旅途。当派面对凶残的鬣狗时,恰好有老虎出来解救了他;当派在大海上弹尽粮绝时,恰好有迁徙的飞鱼不期而至……这一切像是神对派的试炼,和他共度200多天旅程的孟加拉虎更像是毗湿奴的化身,陪伴他,也让他时刻保持警觉。

面对原着中不同教派的思辨,导演李安并未尝试将混杂的宗教条分缕析地剥开,也没有按照个人的想法采用无神论的观点,而是像他在电影《卧虎藏龙》结尾处表现的那样,透过内省来解读广阔的外部空间。至此,电影本身放弃了哲学思辨和彼此对立的“二元论”,反而由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来延续原着小说的哲学意味。

究竟是人创造了神,还是神创造了人?对于具有某种虔诚宗教信仰的人和无神论者来说,针对这一问题的持久争论是必然的。按照最现实主义的说法,无论是某一宗教的神也好,天地也好,父母也好,一个人在“穷”时呼唤的对象,往往就是心中的信仰所在。

宗教之神秘——祈祷仪式的意义

提到祈祷,很多人会马上联想到基督教的祷告。实际上,在不同的宗教里,都有祈祷仪式的存在。作为宗教的修持仪式,世界各地的宗教都有专属的祈祷,比如佛教的朝山、******教的斋戒、天主教的望弥撒等。依据宗教教义的不同,祈祷的方式、内容和地点也各有特色。

中国民间的祈祷通常为了求财、求平安、求仕途,具有较强的功利性。无论是用香烛祭拜,还是举行庆贺仪式,都是为了寻求神灵的庇护,为了求得某种利益的报偿。君王的宗庙祭祀活动是为了祈求社稷稳固、国泰民安;百姓对神灵的跪拜也是带着“有事相求”的态度,比如向财神求财,向观音求子,向月老求姻缘等。因此,在祈祷或者祭拜之前,拜祭者彼此之间常问的一句话便是:“灵不灵?”

相比之下,宗教意义上的祈祷则没有那么强的功利性,更多的是强调人和神之间的沟通。宗教中的祈祷也有“有求必应”的成分,只不过在几千年的宗教传承下,信徒的祈祷变成了一种人与神相通的途径,无论是佛教、印度教、基督教还是******教的教徒,在祈祷中不仅向神诉说自己的心愿,祈求神的恩赐和庇护,还将神看作是倾诉内心苦闷、忏悔个人罪行的对象。因此,《吠陀经典》、《旧约圣经》和《可兰经》中的诗篇不仅是教徒的祈祷文,更是教徒行为道德的根源。

祈祷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时可以根据个人的要求改变。涉及的内容可以是祛病强身,可以是消灾祈福,也可以是祈求田地丰收。每个宗教都有专门的神职人员代为祷告,教徒也可以参加集体祈祷,或者留在私人场所进行个人祈祷。

在藏传佛教中,祈祷是为了祈求神灵帮助实现愿望,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依托。教徒往往通过语言和身体姿势来表达内心的虔诚和恳求的态度,拜佛像、佛塔、寺庙、神山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祈祷仪式,因此才会有“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的诗句。除了”磕长头”这种叩拜方式之外,藏传佛教还有转经、诵经、祈愿等其他祈祷的仪式。

手持转经筒或者念珠,绕着佛寺、佛塔行走,口中念诵六字真言,是通常情况下的转经。佛教认为,转经可以忏悔以往的罪过,消除将来的灾祸,还能避免死后成为地狱中的饿鬼,为下一次轮回积福。此外,转经还可以转山、转水、转山顶路口、转圣湖神山。

仓央嘉措在诗中说:“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可见这位****喇嘛也是通过“转山转水转佛塔”来转经修行。只不过,修行依旧是佛家的修行,目的已经从佛教的终极追求变成对尘世情缘的向往。

说起诵经,应该只能算是祈祷中的一个环节。在叩拜、转经的过程中,都不免需要诵读经文。按照教徒的说法,这些经文往往有祛除疾病、灾害、避免妖魔侵害的益处。在基督教和天主教的祈祷仪式中,诵经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改革后的新教在诵经的过程中,灵活地将经文、诗篇等改编成赞美诗,由教徒借由诵唱的方式理解圣经。天主教徒则更重视仪式化的生活,除了阅读、冥想、和教众分享生活经验之外,祈祷是教徒最接近圣灵的方式。

一般情况下,公开的祈祷更具有仪式性,时间、地点都有固定的安排。比如******教徒每个星期五中午会聚集到清真寺集体祈祷,基督教徒则在每个星期天的上午进入教堂做礼拜。除此之外,虔诚的教徒还希望前往祭坛或者圣地祈祷。对于******教徒来说,只要健康和经济状况允许,每个人都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前往圣地麦加朝圣。这不仅是一种宗教态度,还是所有成年******背负的宗教义务。

观察世界上所有的宗教,无论是世界公认的教派,还是存在于原始部落的信仰,祈祷无疑是宗教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现实主义的无神论者完全可能质疑,对于一个不可知的神灵,祈祷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那么多人去祈祷,甚至试图借助祈祷来面对生活呢?一个佛教信徒曾经解释道,祈祷就像是每日一次的提醒,提醒你坚持心中的原则和信念。

斯塔贝克在他的《宗教心理学》中曾经阐述过宗教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他认为,宗教消减了教徒对于死亡的恐惧,宣泄生活中积累的负面情绪,提升了教徒的精神境界。对于生活的无力感,来自烦闷、怨恨这些负面情绪的折磨和人生痛苦的体验,宗教无异于一次心理治疗,祈祷则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

纵使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不能直接采用祈祷这种带有“迷信”色彩的方法,但是它们之间仍有一些共同的地方。比如一个无法集中注意力的人,通常都会处在轻度的焦虑状态下,而佛教中的诵经、印度教中的冥想和基督教的祷告,往往都能集中人的注意力,帮助人达到内心的平静。

在祈祷仪式上,经常会有信徒痛哭流涕、泣不成声,或是为了过往的错误而深深悔恨,或者为了不远的未来而殷殷期盼。在祈祷过程中,教徒得以释放压抑的情感或难以启齿的罪过,并且可以放下颜面,恳切地向神灵求助。一旦教徒相信祈祷的神是真实的、全能的,原本迷茫、无助的心都会得到安慰。从这一点来看,祈祷这种宗教仪式确实具备了心理治疗的功能。

温暖自己一点点——宗教与心理慰藉

如果你在参观教堂的过程中,恰好看到了这样一幕:

一位中年妇女对着高悬头上的受难基督像号啕大哭,她边哭边说:“慈爱的主啊,保佑我吧,请保佑我的健康!慈爱的主啊,开导我吧,教我摆脱这空虚、痛苦的生活!慈爱的主啊,宽恕我吧,我是有罪的人。我做了太多错事,犯下了虚荣、嫉妒的罪行,慈爱的主啊,宽恕我吧,宽恕我吧!”一阵痛哭之后,妇女颤抖地跪在地上,虔诚地对上帝行礼。与此同时,她还在不住地念着:“主啊,宽恕我吧,宽恕我的罪行!”此后她的声音渐渐平息,身体也停止了颤抖。在牧师的安慰之下,她擦干了眼泪,谢过宽恕她的主之后,平静地离开了教堂。

或许你不知道这位妇女姓甚名谁,来自何方,也不知道她为什么需要宽恕,但也不能因为这样就把这戏剧性的祈祷当作一出闹剧。对于一个看客来说,一位悲伤恸哭的妇女至多是一个需要心理帮助的人,对于教徒本人来说,放下尊严,坦承一切的祈祷可能是一次心理上的救赎。

经过长期的发展,宗教崇拜已经成为一种制度化的行为,因为这种行为往往具有社会功能,尤其是社会心理功能。近年来,因为宗教崇拜获得心理康复的现象也成为心理学家研究的对象。纵使宗教的神秘性让这种功能始终遮着一层面纱,宗教崇拜可能满足人类某种心理需求的事实却是不容忽视的。

从个人的角度讲,宗教最明显的社会功能就是心理慰藉,心理学家称之为“幻想补偿”。也就是说,当教徒接受了宗教观念,并且对其深信不疑时,他们能够将现实中面对的困难、人际矛盾、内心冲突转移到宗教系统中,通过祈祷的方式告知神灵,期望获得救助。

严格说来,诉诸神灵的做法并不能真正解决现实中的困扰,却能让教徒获得心灵上的安慰。为了增加获得救助的可能性,教徒还会通过坚持信仰,恪守宗教条文和规范,以保证自己拥有获得神灵解救的资格。清规戒律的存在也为神灵的存在提供了另一方面的证据——如果教徒的祈祷没有见效,可能是教徒本身的修行不够,需要继续努力。

借助宗教崇拜的仪式,比如参加集会、练习某种形体动作、利用祈祷的机会表达忏悔,教徒能够实现“与神相会”的愿望。就像开篇提到的那位恸哭的女子,祈祷和忏悔的过程往往就是宣泄内心痛苦、不满情绪和焦虑体验的过程。按照情绪心理学的理论,这无异于调节情绪的“宣泄法”。

而且,处在自责、悔过中的人都是最值得同情、最应该得到帮助的。教徒在向上帝忏悔的同时,也给周围的人发出了一个信号:我错了,我开始悔过,请原谅我的罪过。如果说神是无私地爱着世人,世人则是通过同情、安慰、宽容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同类。向神灵忏悔之后的教徒往往能够获得更多同伴的关心和安慰,可以说,是神灵引导了人们表现世俗的关爱。

在日本,人们喜欢在危机发生的时候,比如地震、海啸之后,将重心转移到宗教,在宗教中治疗失去亲人的痛苦,寻求安慰和重新振作的力量。有人总结过,日本人习惯用佛教来处理“死”的问题,用神道来处理“生”的问题。

众所周知,佛教和神道是日本并行的两大宗教,全国信仰这两个宗教的人的总和已经达到了总人口的两倍,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日本人都信仰两个宗教。当然,这其中还包括从西方传入的基督教、天主教和从中国传入的道教。

佛教倡导的是生前为善,死后进入极乐世界,神道教则崇拜自然界的一切,以一切动植物为神只。在一段时间内,佛教和神道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人似乎已经包容了两个持有不同理念的宗教。

因为佛教的影响,当生老病死、自然灾害发生时,日本人不喜欢追究事情发生的原因,比如海啸是怎样发生的,什么样的地质结构容易地震,相反地,他们更关心如何应对灾难以及灾难带来的后续影响。

一直以来,日本人对待死亡都有一套繁缛的仪式,这一点,从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日本电影《入殓师》可见一斑。日本人普遍认为,死亡是灵魂跨越的过程,必须遵从某种仪式,灵魂才能从生的世界进入到死的世界。因此,他们会用佛教的仪式送别亲人,并请僧侣念诵佛经。如果家人草率地处理掉死者的遗体,不仅他们自己会深深自责,身边的人也会对此颇有微词。如果因为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海啸等,家人的遗体无从寻找,僧侣则会为死者举行统一的追悼会,为那些未知的亡灵进行超度。

有趣的是,除了死亡之外,日本人在生活中却基本放弃了佛教。每年的阴历七月十五日,日本人会按照佛教的仪式祭祀祖先,还有不少人坚持每年参加盂兰盆会。其他的日子,日本人则主要按照神道教或者基督教的方式生活。

每年的年初,日本人会到神社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到了秋天,则有庆祝丰收的秋祭。在出生、婚礼这种喜庆的日子,日本人都要到神社举行仪式。

有趣的是,日本人的家里既有祖宗的牌位,又有佛龛。两者同时并存,互不影响。

在日本人的公司里,无论规模大小,总是会供奉神龛,以求事业发达。如果你问一个日本人,他为什么相信这些神的存在呢?一般人都会回答说,或许它们并不存在,但如果真的存在的话,为什么不向它们祈福,请求神灵的保佑呢?

和神道相比,佛教和日本人日常生活的关系就小很多了,但其影响是深远的。即使不是信徒,也有人喜欢参拜寺院;即使不是为了追求真理而坐禅,也有许多人将佛教修行当作是修炼精神、内心的方法。

同类推荐
  • 共情沟通

    共情沟通

    为什么你的话题总是枯燥乏味?为什么你永远说服不了别人?为什么你总是不懂别人的心思?当日常对话陷入僵局或适得其反时,本书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适当运用本书中的方法,你将会收获奇特的效果。本书提到的一些方法具有心理学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比如倾听、复述和同情。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每一个人,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屡试不爽。书中还有一些快速提升沟通能力的方法,比如改变人生信念,使用空椅子技巧,写信和关注一切非语言的东西。还有许多看起来有益无害的建议,比如让对方保持几分钟冷静状态并反思你们俩之间的联系,这个练习可以帮助对方释放积压已久的悲伤和压抑。运用本书中的共情技巧,你的人际关系将会迎来180°的大转变!懂共情,别人才会喜欢你!
  • 生命巅峰的活学活用

    生命巅峰的活学活用

    本书以马斯洛心理学理论为原理,介绍如何创造人生的价值,以登上人生的顶峰。
  • 解读梦境

    解读梦境

    你是否思考过梦境的含义?你知不知道这些梦也可能对你的人生产生种种影响?梦境不光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还能为我们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解决情绪上的困扰,甚至还能加强记忆、提高注意力。本书将助你掀开梦的神秘面纱,伴你美梦香甜。
  • 打动人心的60秒心理操纵术(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打动人心的60秒心理操纵术(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本书是为处于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的你量身打造的。你可以通过本书,了解到人性的复杂及其根源,学会如何洞察人的心理,懂得如何建立威信、施与影响,进而掌控你周围的人。另外,你还可以了解到如何与领导、同事、下属、客户、朋友、同学、亲人、陌生人等周围最常见的人相处,懂得如何洞察他们的内心,并自信自如地与之交往,从而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为你揭秘政界精英、商界精英的交际技巧,本书教你运用不露痕迹的心理战术,迅速化敌为友,结交死党,让你拥有超强人气,成为人生的终极赢家。
  • FBI超强读心术大合集(套装共5册)

    FBI超强读心术大合集(套装共5册)

    《FBI超强读心术大合集(套装共5册)》介绍了如何与不同的对象进行沟通的技巧;如何在不同环境中选择最合适的沟通方法;如何解决沟通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困难;如何用最小的成本完成最有效的沟通等。编者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为读者讲述了FBI的心理策略,同时选择了许多FBI的案例,进一步解读FBI的读心、攻心、沟通等方面的智慧。
热门推荐
  • 酥春眠之熙月无双

    酥春眠之熙月无双

    说什么善恶美丑,只有利益所驱;道什么情真意切,不过见色起意。世间尽是可怜人,为名为利亦为财。活不得自我,得不了名由。只愿命如草芥,可得一炬之光!
  • 冷酷王爷恋上刁蛮王妃

    冷酷王爷恋上刁蛮王妃

    女主为了寻找记忆回到了中国,男主的意外出现给女主带来了一次次快乐和伤害,到最后他们是否能挽回自己的爱情
  • 羊驼农庄

    羊驼农庄

    草泥马农庄,是一个快乐的地方,里面住着一个小女孩,从5岁起,爸爸妈妈就死了,但在她的农场里面,有许多的草泥马,給她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东西·························(本书纯属虚构)
  • 人体代谢废物

    人体代谢废物

    末日降临,超凡者崛起。其他人“这人太厉害了,看我必杀技天星坠”沈星“这人太厉害了,看来只有放个屁才能打得过”
  • 黑暗中的世界囗囗

    黑暗中的世界囗囗

    双目失明的少女获得了去世李先生的眼睛,挣开双眼,这个世界真的是这样的吗?
  • 穿成首富闺女我飘了

    穿成首富闺女我飘了

    神医连澄穿书后,马甲一个个捡起来,全当修行咯!“大佬,您的未婚夫跟小明星跑了。”连澄淡定道,“打断渣男的腿。”“大佬,白莲绿茶在网上污蔑您。”连澄抖腿道,“断了她的发财路。”“大佬,霸总邀请您去给他底下的十八个高管上课。”连澄吃瓜忙,“告诉他没空。”“大佬,您的助理背叛了您,说您是穷光蛋。”连澄正闹心清点不完名下资产,“让他滚蛋。”“大佬您还有什么吩咐?”“重新招个助理,高颜值大长腿软糯香甜傻包子好拿捏!”“……”连澄扒出新招小助理无数个马甲后,狂吼“沈修彦,你给我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沈修彦笑笑,“老婆,就是你看到的那样……”每一次相遇,都是我的精心策划。穿书重生,高甜爽文,马甲边捡边掉。【暖萌可爱高智商穿书女VS痴心守候神秘重生男】
  • 余生灿若繁星

    余生灿若繁星

    谁爱谁谁恨谁谁讨厌谁和我有关系么我只有一个妹妹她会背叛我会伤害我但是伤我最深的是你
  • 化丹成仙

    化丹成仙

    兄台,可要仙丹否,包你成仙。
  • 重生之无双剑侠

    重生之无双剑侠

    24世纪,全球第一款虚拟现实网游——天命,传奇猎魔小队队长一剑西来神秘消失,猎魔小队也随之解散!却在天命公测的第一天,一个年轻人睁开了一双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双眼!天命,我来了!
  • 《爱上黑道军火王》

    《爱上黑道军火王》

    (绝对的宠文哦)她是一个18岁的学生,他是27岁的黑道军火王,十岁那年,他把她从孤儿院接了回来,从此只宠她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