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84400000025

第25章 与你同在的日子——隐匿的个人成长(4)

就像在餐厅吃饭,被一个“菜鸟”服务员泼了一身咖啡时,你选择的做法往往就是自身沟通能力和态度的反应。“立即跑去厕所,或只顾擦拭衣服”的人往往具有一流的应变能力,甚至因为应变得太过迅速而令他人惊愕不已。如果能够在行动的过程中表达内心感受,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同,这种人的能力会得到全面发展。

而那些“怒火攻心、说不出话,很想动手打人”的人几乎从来没有想过利用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即使与人意见不合,也只会暗暗发牢骚,或者直接采取行动。无论是生活中还是职场上,这样的人非常让人头疼,因为别人永远无法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沟通过程中,互相尊重往往是谈话得以进行的前提。那些习惯侃侃而谈,利用全部时间表达个人观点的人,往往不是在沟通,而是在倾诉,或者个人演讲。只有单方面的表达,根本算不上沟通,更没有成功和失败之说了。

对于那些在谈话中过于喜欢自我暴露的人来说,也需要适当地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否则的话,即使谈话气氛再热络,也不过是自我营造的假象。对于那些不善言谈,甚至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人来说,毫无限制的谈话内容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闲谈,或者是闲扯,这种不需要才智、学识,只需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水平发挥的谈话方式,可能说出机智幽默的话来,也有可能整个谈话过程平淡如水,但这些都没有关系。实际上,沟通中重要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你怎么说。因为听众能记住的往往是谈话的氛围,与人交谈时,若能做到思想放松、随随便便、没有顾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那么谈话就能进行得相当热烈,气氛就会显得相当活跃。

业务上的沟通也好,朋友之间的闲谈也好,情人之间的贴心沟通也好,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消息的对等。每个人最熟悉的人莫过于自己,最熟悉的事情莫过于自己的事情,因此,任何人与人交谈时都会自然而然地谈到自己。这样的交谈,既不需要费尽心思地寻找话题,也不会遭遇尴尬、冷场的局面。不过,如果一方始终保持缄默,闭口不谈关于自身的内容,反而容易给人造成负面的印象。

巧妙地赞美别人,也是沟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不过,热情洋溢而内容空泛的赞美往往给人不真诚、虚幻、生硬的感觉,甚至容易被人怀疑别有用心。反之,具体化的赞美却最容易迎合对方的胃口,例如夸一个厨师“是世界上最棒的厨师”或者说“每个星期我都会来品尝你的手艺”,将事情具体化之后,才会显得真诚、细致。

当然,沟通中的赞美是否应该按照事实基础实话实说,也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在《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中,蔡康永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对方穿得很丑,我们也要‘昧着良心’称赞漂亮吗?对方煮菜难吃,我们也要‘昧着良心’称赞好吃吗?”

蔡康永的答案是“YES”,因为他觉得,赞美他人这件事本身和“良心”没有多大关系,用到良心的地方很多,但绝对不至于将良心浪费在“沟通”这种地方。赞美内容往往没有任何意义,起作用的是赞美行为本身。沟通中的其他因素也是如此,比如赞许和恭维,大可不必放在良心的层面去讲。所谓“沟通的艺术”,既然作为一门艺术,是需要创造和经营的,大可不必将良心也放进去——良心不至于如此廉价。

给你一个熊抱——非言语沟通

从心理学角度讲,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沟通的过程会牵涉许多信息的表达,除了言语上的沟通外,还涉及语调、声音和肢体语言,而且,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声音、肢体语言这种非语言的符号往往比沟通的内容更重要。

美国一位传播学家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沟通时信息的全部表达=7%言语+38%声音+55%肢体语言。也就是说,沟通过程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信息交流是通过言语进行的,起重要作用的还是非言语的沟通。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沟通中的目光接触就成为最传神的非言语交流。一位优秀的销售员在推销产品时,耐心倾听客户表述的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客户的眼神变化,因为他们知道,眼神的交流往往比言语还重要。表达完毕后,一次目光的接触就足够表达“你认同我的观点吗”或者“现在轮到你来谈谈了”。

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表明,人际沟通中目光交流的时间约占31%,一方对视的平均时间为3秒钟,互相对视的时间仅仅有1秒。当注视变成凝视之后,就会引起沟通双方的生理和情绪的紧张,有时候,凝视还会表达一种敌意。因此,多数人都会选择避开目光的直接接触,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退让。当然,也有人喜欢“以眼还眼”,用凝视对方的方式表达沟通中的态度。

有时候,眼神也表达了说话者在沟通中的心理预期。曾经有一个心理实验,研究人员找来了大学本科生作为志愿者,让他们在实验中两两一组地讨论问题。研究人员选择了其中的一组,告知其中一位大学生说,他的交谈对象是一个研究生,同时,告知另一位大学生说,他的交谈对象是一位高考落榜的中学生。由此,原本是两位大学生之间的交谈,就变成了一方认为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之间的讨论”,另一方认为的“落榜中学生和大学生之间的讨论”。

研究人员观察发现,当两位大学生交谈时,“研究生”一直充满自信地侃侃而谈,多次凝视对方,而“落榜的中学生”则很少注视对方,几乎不和对方进行眼神交流。这种情况,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谈话中占据优势的人往往更主动,也会试图进行目光交流,反之则表现得很被动。实际上,正因为目光的接触具有了表达情绪、心态的作用,“用我的眼神鄙视你”这句话才具有了实际意义。

身体的姿势同样具有沟通的作用。在人际沟通中,身体上的一举一动都具有特定的含义。就像微表情研究中强调的一样,当一个人绷紧身体肌肉,刻意控制呼吸时,往往是因为此刻内心的紧张;当一个人身体放松,或者略倾向于谈话的对方时,往往表达出热情和兴趣,证明沟通顺畅,在沟通中获得了愉悦的感受。

在一些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身体姿势也代表着一定的象征意义。在美国,两人交谈时盯着对方的眼睛看表示感兴趣;在中国文化中,盯着对方的眼睛看,尤其是面对领导和长辈时,则表示对人的不尊重,通常被认为是无礼的行为。同样一个“OK”的手势,在美国表示“同意”、“好”,在日本则表示“钱”,在法国表示“零”这个数字,在巴西和德国则被认为是粗鲁的举止。

恰当地运用声调,往往也能在语言之外表达沟通中的态度变化。通常意义上,温柔和气的声调表达了友善,高声嘶吼表示愤怒或者激动,略微低沉的声调表示同情或者悲伤。对于一个优秀的演讲者来说,除了准备一份有趣的讲稿之外,还要懂得运用声调的变化,将演讲内容生动形象地演绎出来但凡颇受欢迎的演讲者都有一套运用声调的独特哲学。

意大利影星罗西曾经在一个接待外宾的宴会上表演自己最拿手的悲剧,只见他在口中念念有词,声调的变化配合着悲怆的表情,不一会儿的工夫,观众就进入了罗西营造的悲惨气氛中。表演结束时,所有人都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当所有人都想知道罗西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时,罗西大笑不止,原来,他刚才根本没有讲什么故事,不过是念了一遍宴会的菜单而已。

可见,在沟通的过程中,即使没有沟通的内容,依旧能够通过非言语的方式表达情绪和情感。由此,外国人可以在本国人阴阳怪气的语调里听出嘲讽和鄙视,外地人可以在本地人用鼻子哼气的动作里看出傲慢和冷漠。

非言语的沟通往往都需要文化上的共通性,否则的话,就容易出现指鹿为马的情况,就像美国人对着德国人做“OK”的手势一样。值得庆幸的是,同样作为非言语的沟通方式,微笑这一身体语言却具有全世界通用的优势。微笑虽然无声,却能够表达出许多层意思:高兴、欢愉、同意、尊敬等等。微笑可能表示幸福和喜悦,可以表示友好,也可以表达歉意,即使面对剑拔弩张的敌对双方,一个微笑也可能化解几分愤怒。

如果你进行细致的研究,就会发现非言语沟通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控制自己的非言语行为,能够提高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同时,也能够得到他人的有力反馈。尤其是出席重要场合以及和重要人物交谈时,善意的微笑,身体向前倾,保持恰当的目光接触,在同意对方观点时点头示意……这些看似简单的身体语言,往往能够获得对方的较高评价。

此外,随着微表情研究的发展,非言语沟通还能帮你辨别说谎的人。那些一闪而过的细微表情、对方说话时的语调、句子停顿的方式和身体部分的扭动等,都是鉴别一个人是否诚实的重要线索。尤其是当一个人说谎的时候,音调要比平常高一些,而且,目光躲闪,习惯性地将手放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

同类推荐
  •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与生活

    生活中任何地方都有心理学的影子,心理学正在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心理学就像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和摄入的能量一样,是一种深深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同时又常常被人们忽略的事物。本书作者用精彩的文字、真实的故事和专业的观点来讲述心理学,让读者朋友通过他人的经历来梳理自己的人生。此外,“拓展苑”栏目主要介绍心理学史上一些经典的实验研究,如“个体受暗示性研究”等。“另眼看电影”栏目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从人格分裂、梦境、孤独症、偷窥等各个方面重新解读电影,让读者朋友感受电影和心理学的双重魅力。
  • 爱的七项修炼:家庭成长中的心理动力和疏导指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爱的七项修炼:家庭成长中的心理动力和疏导指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描述了发生在家庭成长中的动力关系,介绍了符合心理科学的正确的爱的方式,解释了个体成长不同时期和家庭成长代际之间差异所对应的基本心理原则。理解和运用这些蕴含在生活中的基本原则,有助于心理疏导工作者帮助别人,也有助于人们遵从乃至驾驭发生在自己家庭成长中的爱的动力,提升创造幸福的能力。
  •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让你梦境还原的288个解梦游戏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让你梦境还原的288个解梦游戏

    本书每一章都搭配了真实的梦境分析,使读者不仅能够了解解梦的方法,更能够学会如何解梦,学会如何去运用不同的解梦方法。
  • 心理学与自我疗愈

    心理学与自我疗愈

    本书是精心撰写的帮助人们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节能力的通俗读物。让每个人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都可以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在接受专业人士的帮助时,也更容易进入治疗状态,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心理学与心理调节

    心理学与心理调节

    本书从心理学专业知识出发,从抗争挫折、战胜恐惧、浇灭愤怒、克服自卑、降服焦虑、缓解压力、治疗抑郁、矫正孤独、远离抱怨、创造快乐等10个角度分析,为读者分析和破解内心的“大魔咒”,让我们能够自己清除掉焦虑、自卑、愤怒、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并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如何重塑自我、安顿身心,走出内心深处的心理阴影。所以,你还在等什么呢?与我们一起打开这本书来一场自我治愈之旅吧。
热门推荐
  •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之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之父

    《图说世界名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之父)》介绍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源于性,性的压抑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著有《性学三论》《梦的解析》《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 荆棘手刺:猎心游戏

    荆棘手刺:猎心游戏

    一纸通知书,竟是A市最负盛名的贵族学院,据说那里有着无数的秘密,无人可破解。轮回千年只为等待你的到来,将我唤醒,我的公主。”他傲然无双。爷爷去世前交代的一串手链竟成为众人争夺的稀世珍宝,而这所学院的千年之谜也随着少女的出现浮出水面。千年之后,少女强势归来,一切都将臣服在她的脚下,血蔷薇,黑荆棘,一念之差,万年悔恨。这辈子只守护吾之所爱。
  • 次元穿梭旅程

    次元穿梭旅程

    离明走了狗屎运,获得传承,从此踏入了诸天之旅“我系个好人,但系我的良心被狗吃了,我系被逼的!”某个不要脸的家伙最后的呐喊。……那…那个,喷的话,请喷轻一点。
  • 一别两相欢

    一别两相欢

    欢情难觅苦爱薄,自是多情江山挪。晓风拂,泪痕抹,山盟虽在,海誓难托。你我应是,一别两相欢,相缠夜阑珊。
  • 幻想原点

    幻想原点

    因为一本书而引发的穿越。当你阅读这段文字时,你即将面临未知的异世界!危机四伏的环境!强大的怪物!而弱小的你又该何去何从?
  • EXO之如此耀眼的你

    EXO之如此耀眼的你

    【小说群:478062455】(NP文)初次见面,她的笑容融化了他们冰冷已久的心。慢慢相处的时间,让他们发现,这个女孩,虽然平平凡凡,但十分的耀眼。像那闪烁的星星,虽然看起来很小,却引人注目。“烟花再耀眼,最终还是一闪而过。”女孩,你是那么的耀眼,我请求你别像那烟花可好?美丽而又短暂。我的世界太过安静,静得可以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那些残缺的记忆,我不知道,如此的我还能坚持等待多久地去等一个结果?我只知道,我有一个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哥哥。思念,很无力。还好,这一路上,有他们,陪我伴我,在我跌倒了时,给我一个宽容鼓励的微笑。EXO----
  • 说话中的76个应变术

    说话中的76个应变术

    说话对象在变、场合在变、时间在变,你说话的方式技巧也得变。你变得不高明,就会把自己置于不利之地,达不到自己的交际目的。你变得巧妙而精彩,不仅能使对方接受你的建议,更能赢得对方的心悦诚服,赢得众人的欢迎与爱戴。凶此,应变也是说话的一种技巧、一种学问、一种思想、一种艺术。讨人喜欢的说话应变术:话不在多,达意则灵。避免冲突的说话应变术:求同存异,曲意服从。让人佩服的说话应变术:借喻明理,旁敲侧击。左右逢源的说话应变术:以谬制谬,欲擒故纵。委婉含蓄的说话应变术:模糊应对,委婉示范。激情四射的说话应变术:先声夺人,针锋相对。
  • 我回头重修了

    我回头重修了

    安月瞳身为一代绝医,一根银针,能妙手回春。她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暗夜组织的天才毒仙--赤月,一手毒药,使的出神入化,眨眼功夫便能要了敌人性命。然而就是一位如此恐怖的人,竟然一觉醒来,成为了一位新生婴儿,‘'尼玛,本小姐睡个觉还赶上了穿越流?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吧,靠!''从此,安月瞳小朋友凭借着她的前世记忆开始了她的开挂人身。
  • 结婚游戏

    结婚游戏

    离婚时,她怀有身孕,却被逼手术。离婚后,她决心遗忘,却遭人破坏。再婚时,她以为终拾幸福,却风波再起!可谓是,一次游戏一场沦陷。
  • 重生之最强星帝

    重生之最强星帝

    黑暗笼罩天际,残酷时代降临,人生有太多遗憾。叶星重回十年前,回到了黑暗末日降临的两年前,一切都有再次改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