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84400000031

第31章 当死神渐渐走近——死亡与悲痛(1)

听到亲人将不久于人世的噩耗时,毫无疑问,震惊和否认是人类的第一反应。听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噩耗时,除了震惊和否认之外,还有极端的恐惧。任何人都可能在毫无预感的情况下面对死亡,却甚少有人能够高兴地接受自身生命即将终结这一事实。这不是某个人的畏缩,而是人类的本性。死亡之于人类,究竟是生命的悲剧,还是人生的完结?

临其穴惴惴其栗——死是生命的一环

所有生命对死亡都有着最原始、最本能的恐惧,即使是高级的哺乳动物,即使是进化出思维和语言的人类也不例外。因为人的感情更丰富,人的思维更活跃,对待死亡也比一般的动物更敏感。不过,人类终究进化出了更复杂的社会伦理和社会文化,对于死亡这个生命中最可怕的概念,有人仍然害怕得浑身颤抖,有人已经能够理性地对待。

不可否认,中华民族向来没有谈论死亡的传统,几千年来,死亡都被看作是一件非常不吉利的事情,人们对其唯恐避之不及,根本不可能将“死亡”这件事拿到台面上来说。从这一点上,可见国人对于死亡的拒绝和恐惧之情。

鲁迅在《立论》中讲过这样一个例子:一户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全家人都非常高兴。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这时候,一位宾客说“这孩子将来是要发财的”,这位宾客得到主人的一番感谢;另一个宾客说“这孩子将来是要做官的”,他收到了几句恭维的话;有一位宾客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于是他被大家合力痛打了一顿。

由此可见,中国人是多么崇拜年轻的生命,而对死亡讳莫如深。孔老夫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于是所有人都装聋卖傻,即使想要了解一下死亡,也没有人肯逾越雷池,去探寻个究竟,生怕换回一个“杞人忧天”的评价。后来,孔老夫子又给了一个“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说法,似乎为死亡找到了出路。可惜,后人将“慎终追远”理解为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当丧葬文化发展到极致之时,葬礼变得越来越隆重,越来越热闹,更加偏离了原本的意思。

相反,在西方的一些国家,每个人从小学时期就开始思考:如果生命只有三天,你要怎样安排?如果你死了,墓志铭要怎样写?日本对待死亡也是相当慎重的,他们更懂得如何通过最优雅的仪式给死者一份最后的尊严,并且让生者和死者达到情感上的和解。

相比之下,中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往往不是尊重,而是回避的,是闭口不谈的。一般人提到死亡,第一个反应就是觉得晦气。因此,在参加完葬礼之后,往往有“除秽”这一说法。比如,死者家属会在邻居家贴上红纸,以避免晦气招惹到别人家;参加过丧礼后要洗头、洗脚,换洗衣物。成年人这种对待死亡、丧葬的态度,也会影响家庭中的儿童。

如果邻里间有老人去世,父母都会教导孩子要绕过举办丧礼的地方,不要随便参加丧葬的场合等。家中的老人去世时,父母给孩子的解释也是“姥姥睡着了”或者“爷爷去了很远的地方”,回避的态度让许多人,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也不曾认真思考过“死亡”这个人生命题。可是,现实总是残酷的,当你尚未了解死亡为何物时,往往就需要赤裸裸地面对最亲近者的死亡。

实际上,儿童往往比成年人更敏感,更能够感知死亡。一棵植物的枯死、小动物的去世,甚至亲人的去世,都能够引发孩子的共鸣。这时候,父母更应该用积极的态度来教导孩子,帮助孩子面对生死背后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孩子的内心往往比父母想象得强大,让孩子直面死亡,并不是说暗示或者纵容他们去做,而是更珍惜生命,保护生命。

虽然老话说“人死如灯灭”,但是,肉体的死亡并不代表精神的死亡。气息不再了,身体腐烂了,但是死者的精神世界仍然在延续。死亡是一件非常个体的事,同时也是集体的事。活着的人不知道自己死后会如何,已经死去的人无法了解自己死后的人间。但是,所有个体最终都会走向死亡,所有活着的人都会面对他人的死亡,而我们今天看到的他人死后的情形和人们对死者的态度,最终都可能会原样复制到自己身上来。

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意识到死亡的重要性,甚至,许多人不肯承认死亡是一个必然的事实,是一个需要带着庄严、肃穆和敬畏感来面对的生命过程。因为在传统上,人们更看重生的价值,更重视“为了什么而死”这件事,所以才会有“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的说法。在传统的价值观看来,为了人民利益或正义事业而死便是“重于泰山”的,而普通人的死亡就是“轻于鸿毛”,是不重要的,甚至是可以被忽略的。

有人曾经在山东、上海、福建等地对中学生进行关于死亡的调查,在“你有没有想过自杀”或“有伤害自己的想法”的问题下,有20%的中学生想过自杀,有自残或者伤害自己经历的中学生超过了20%。而这些,都是学生的父母不曾了解的。

说起来,每一代的父母都没有错,他们不过是按照传统文化的思想来教育孩子罢了。在任何一个家庭中,死亡都是禁忌的话题。父母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孩子,远离死亡,避免孩子因为目睹死亡而引起恐惧和焦虑。殊不知,如果孩子对于死亡一无所知,他们不会害怕死亡,反而会对死亡产生好奇心,觉得死亡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正因如此,叛逆的中学生才会随随便便地留下遗书,用跳楼、喝药的方式威胁老师和家长。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死亡不仅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生命过程,更是一个需要赋予尊重和庄严的生命环节。如果说,所有的生命都是一段珍贵的旅程,死亡便是旅程的最后一站。一个人不仅要知道生命从哪里来,更要知道生命最后会去到哪里,生命本身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会死亡,在这一点上,皇上和太监拥有平等的权利。即使生命旅程本身充满了艰辛,也带来了许多美好。旅途中的风景让生命的存在更有价值,而死亡,也同样珍贵。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生命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平等的,需要用同样虔诚的态度来面对。

你怕死吗——不同年龄对死亡的态度

对于20多岁的成年人来说,回答“你怕死吗”这个问题轻而易举,任何人都可以不假思索地给出心中的答案。因为成年人已经听过了许多关于死亡的故事,了解了许多生命逝去的信息,也有人曾经亲身经历过亲人的去世。对于死亡,每一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可是,如果将这个问题抛给刚来到这个世界不久的小宝宝,他们一定是不明所以的。毕竟,一个对生命、死亡都没有概念的人,怎么能知道自己怕不怕死呢?即使教育系统中并没有关于死亡的课程,生活经验依然会教给每个人死亡的知识。可以说,一个如同白纸一张的宝宝在成长中慢慢地了解死亡,也是“生活”这个老师的巨大功劳。

儿童对于死亡的了解是跟随身心发展同步进行的。皮亚杰曾经对儿童的“死亡概念”做过研究,发现四到六岁的孩子处于“泛灵论”阶段,喜欢将周围的物品拟人化,即使是玩具娃娃,也会被儿童视作是有生命的。到了六七岁的时候,儿童将会动的东西当作活的,反之,不会动的东西就被看做是死的。比如,家里的宠物狗是活的,而桌子、椅子、盆栽是死的。

这个时候,儿童并不知道人和动物都有生命,最终都会死去。而且,他会觉得别人会死,自己不会死,老人会死,年轻人不会死。在他的认知范围内,他会觉得人会病死,或者因为意外而死,但还不知道人会寿终正寝,会老死。

8岁到10岁的时候,儿童会觉得能够自行运作的东西就是活的,反之是死的。比如每天在天空中活动的太阳和月亮被看作是活的。11岁之后,儿童的生死观念开始变得客观、理性,朝着成年人生死观的方向发展。

1984年,心理学家Maria Nagy跟随皮亚杰的脚步,曾经做过一次类似的但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研究,结果从另一个角度发现了儿童死亡观的发展阶段。Maria Nagy研究发现,3到5岁的儿童会认为死亡是暂时的,就像旅行和睡觉一样,而且可以随时取消。6到9岁的儿童则开始了解到“死亡是生命的终结”,10到15岁的儿童开始了解死亡的真相,并且能够按照合乎逻辑的思考理解死亡。

可以说,3岁是儿童生死观发展的重要分界线。3岁之前,儿童没有发展出关于死亡的情绪,他不明白死亡是令人悲伤的,因此,对死亡现象的反应有点麻木。而3岁之后,儿童开始对“死亡”感兴趣,迫切地想要知道什么是死亡。可惜,传统观念影响下的父母并不会明明白白地跟孩子谈论死亡,而是用各种故事情节来讲解死亡,于是,儿童对于“死亡”的理解进入相对混乱的阶段。

《西游记》中的妖怪们说,吃了唐僧肉就不会死了;白雪公主里的老爷爷说,得到王子的吻,白雪公主就可以复活;嫦娥奔月的故事中说,吃了王母娘娘的仙丹,就可以长生不老……各种版本关于生死的故事混乱了儿童的脑海,而且,凭借他仅有的对世界的认知,尚没有能力自行判断诸多版本的死亡。当儿童需要面对真实世界的死亡时,就会表现出情绪和行为上的障碍。

儿童在面对死亡时,第一反应就是否认。比如,一个孩子无法接受父亲或者母亲去世的事实,就会向外人宣称“爸爸没有死”、“妈妈还在家里等我”一类的说法,以获得心理上的安慰。而且,心理上感到受伤的儿童可能将怨气撒到身边同学、老师的身上,引起一系列的连锁问题。此外,第一次经历死亡后,儿童会特别害怕死亡再次光临,会特别担心身边的人,害怕自己经历第二次失去亲人的痛苦。

实际上,每个人对死亡的态度都受到个人生活经验、年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对于青少年来说更是如此。青少年的普遍问题就是情绪不稳定,有的还会出现分裂情绪。青少年需要处理的问题比较多,因此很少思考死亡,不过,直面死亡的事实往往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困惑,甚至使得青少年的情感处在受伤的状态下。青少年第一次面对亲人离世时,往往都会孤立自己,害怕和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感到未来和人生方向的迷茫。如果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去世,青少年还会因此和父母变得疏离。

由于缺乏必要的“死亡教育”,大多数青少年不曾思考过死亡,甚至根本不怕死,而青少年自杀的年龄也在逐年下降。在一项针对中学生的随机调查中,许多中学生表现得对死亡一无所知,有的中学生认为“死了就是睡着了,再也醒不过来了”,有的中学生则认为“死了就会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对死亡的无知导致许多青少年不怕死,甚至向往死,更有一些动漫、网络游戏让青少年以为自己是“金刚不坏之身”,根本死不了。

实际上,“不怕死”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很多杀人犯都是不怕死的。如果青少年没能正确地认识死亡,接受死亡的存在,极容易走入“不怕死”、“蔑视生命”的境地。一个不把自己生命和他人生命看得重要的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几率可想而知。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父母来说,如果想要降低孩子对死亡的恐惧,最好从童年早期就淡化死亡的可怕形象,更不要动不动以死相威胁。死亡既不是像睡觉一样幸福的事,也不像“恶魔将人抓走”这般的恐怖。也就是说,如果希望孩子不害怕死亡,用一种敬重的态度对待死亡,父母就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尽量不要将错误的死亡概念传递给孩子。

当个体进入成年期之后,死亡就不再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了。成年人已经发展成熟,在智力上和哲学上都能理智地看待死亡,不会再否认自己及所爱的人终将死亡的事实。在人生的成年阶段,因为生活的重心主要在于实现抱负及追求成功,难免会产生愤怒、失望、挫败和绝望感。不过,死亡并不是成年人经常提及的话题,相比之下,成年中期的人要比成年初期以及成年后期的人更惧怕死亡。

老年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主要以身体健康为重心,同时,老年人也可能面临经济上的极大困难,因此人们通常认为,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害怕死亡。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老年人因为预感到死亡,反而不害怕死亡。他们已经面对过人生中各种不同的丧事,所以,老年人考虑死亡是非常客观、成熟的,他们不再感到害怕,反而能够平静地接受过去的生活以及未来的死亡。

羽化、升天、驾鹤西游——不同文化中的死亡

在任何语种中,对于“死”都有许多委婉的说法,中国人认为谈死是不吉利的,因此死亡本身和与死有关的一切事物都要用相应的委婉语来代替。西方人虽然有着和中国人完全不同的生死观念,却同样忌讳直接说“死”,而是用经过乔装的隐晦的词语来表达死亡的含义。

在汉语中,用来表达“死”的词语就有几十种,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四字成语,用来表达不同身份、不同社会地位的死亡。最常用的表示死亡的词语就是“去世”,表示生者离开了世界,隐晦这个“死”字。“坐化”、“圆寂”用来表示僧人的去世;“羽化”、“登仙”用来用来表示修道士的死亡;“驾崩”、“崩殂”用来表示帝王的去世。

同类推荐
  • 细节的力量:从细节中发现人生机遇

    细节的力量:从细节中发现人生机遇

    行走时昂首阔步,言谈举止会变得很有自信;与长辈交谈加上“您”字,姿态就变得十分尊敬;万丈高楼平地而起,起决定作用的是最不起眼的地基。小改变,大影响。这就是细节的力量!本书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从细节的角度出发,向读者揭破细节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支点作用,教导读者通过掌握细节发现人生中稍纵即逝的机遇。
  • 蝴蝶效应(经典收藏版)

    蝴蝶效应(经典收藏版)

    本书剖析了以“蝴蝶效应”为代表的诸多心理学规律、法则在人们生活、工作等方面运行的心理机制: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本书语言生动流畅,案例与理论鲜明而不枯燥,能帮助读者从容应对种种不可控却对生活影响至深的事件……
  • 少女杜拉

    少女杜拉

    1900年初,18岁的“聪明漂亮”的杜拉被父亲强行带到弗洛伊德的诊所进行治疗。同年,她主动结束治疗。弗洛伊德将她的案例记录撰写成书。但为了保护杜拉,这本书一直拖到1904年才发表出版。杜拉患有歇斯底里(又称癔症),症状非常复杂离奇,包括呼吸困难、没有生理原因的剧烈咳嗽、突然不能说话、失去记忆、经常性的偏头痛、抑郁、反社会和不太真实的自杀倾向等,并且多年求医无果。而经过天才般抽丝剥茧的分析,弗洛伊德认定:这些症状,其实都是心理动力在作祟。而核心的心理动力,都与性和爱有关。原来,杜拉生活在一个混乱的家庭。她父亲是成功的商人,颇有头脑,杜拉很爱他。她的母亲则是一名有严重洁癖的平庸的家庭主妇,每天的工作就是让家里保持着一尘不染。杜拉的父亲不爱母亲,有一名情人K女士。K先生显然知道妻子有出轨行为,而杜拉的母亲也知道丈夫的不忠。但是,这四个人却一直保持着一种奇特的默契,谁也不想打破现状。仿佛是为了保持这种默契,当K先生对年仅14岁的杜拉产生了性的企图时,杜拉的父亲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复杂的是,杜拉实际上对K先生产生了爱慕之情,并且杜拉和K女士的关系也很微妙,一方面讨厌她夺走父亲,另一方面却又一直和她有比较亲密的来往,譬如她关于性的知识,就是从K女士那里学来的,她经常和K女士一起读有关性的书。杜拉复杂而离奇的症状,是对这两个家庭复杂而离奇的关系的反映。然而可惜的是,这个案例报告有着完美的分析,却不是一次完美的治疗。弗洛伊德太急于把他的结论强加给杜拉,导致杜拉对弗洛伊德产生极大不满,并中断了治疗。
  • 岳飞的故事

    岳飞的故事

    本套书选取古今中外40位有代表性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在各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对人类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传奇人物,以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奋斗历程编写成10万字左右的传记,并配有少量插图。
  • 沟通要懂心理学

    沟通要懂心理学

    本书用简练、通俗的语言为你介绍了生活中人们在互动过程中会产生的各种微妙心理,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法,内容涉及到了生活中各种场景,全面实用。本书可以帮助你在任何场合中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热门推荐
  • 穿越时空寻找爱

    穿越时空寻找爱

    她-天职就是服从命令,阴阳两相隔......他
  • 宠妻无罪

    宠妻无罪

    一段故事从网络游戏开始!宁小仪经过高考无情的剥削后,一脸萎靡不振的踏入了网吧寻求安慰,随便进入了一个游戏房间,却不想是一个贵族房,里面全是用金钱塑造起来的漂亮角色,这是个偶然也是改变命运的开始!
  • 我的生命石

    我的生命石

    世界总是平衡的,万事万物也都是相生相克的,得到一种就会失去一种,失去一种同时也会得到一种。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神功异能,更没有什么神器,如果有也只是在平衡之内,如武功、气功、医术、相术、枪、炮、导弹、、、、本书讲的就是一个平凡的人的故事,既没有什么厉害背景,也没有什么多才多艺,更没有什么超级牛逼奇遇,一下就拥有什么随身空间等改变规则的神器或凌驾于世人之上什么特殊异能,但是他也有改变自己一生的境遇。也许是命运的眷顾,家庭频临崩溃的他,居然在山中得到了一枚奇石,一件不是神器的神器,一件对他来说改变一生的神器。从此、、、、(本书故事、人物、事物、名称等都属虚构)
  • 魔童降世之神级选择

    魔童降世之神级选择

    殷夫人:吒儿呀,你真是太好了!孙悟空:大哥,我们去那里玩?敖丙:哪吒是我的好哥们!李沫:我命由我不由天,自己的命运自己说了才算!
  • 星光与你皆很甜

    星光与你皆很甜

    我们不是神,所以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我们不是神,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乡下小丫头意外救了千金之子的弟弟,从此沉安改变了往后的命运。
  • 魔轮窟

    魔轮窟

    “棋子?套路?阴谋?”这些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只想做回我自己!“神器?神兽?力量?”我想要的只是你在我身边!
  • 撒旦的契约新妻

    撒旦的契约新妻

    红书:方雨若,为了保住父亲的武馆,和亚洲首屈一指的富豪叶家签定婚约,嫁给传说中奄奄一息,只有半条命的龙家长子为妻,却异外的发现,自己的那个传说中只有半条命的丈夫龙腾,白天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一到晚上,就精神得如同传说里闪烁耀眼的黑暗骑士。是故意伪装,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古怪的龙家,神秘的帮派,家族的纷争,暗潮汹涌,杀机四伏的,踏入龙家的第一天,方雨若便踏入了一个解不开的秘。
  • 网游之榜上有名

    网游之榜上有名

    网游之最强职业的简介:林萧,二十五岁,一分钟前还是某大公司月薪四千的职员。一系列的巧合,林萧决定靠网游《亚特兰提斯》维生。多年之后,再入网游,以另一个身份建立自己的势力。不过,想要称霸,哪有那么容易?得罪了系统管理员就让你吃不了也兜不走。玩家名?给你个霸气的;职业?扔硬币帮你决定好了。在得到了听到会骂娘的名字和职业后,林萧照样玩下去,还要玩到全服最强。臣服吧,你们这些蝼蚁。看我左手天书,右手神杖,
  • 一个人的村庄

    一个人的村庄

    《一个人的村庄》是刘亮程在七八年的时间里陆续写完的,描述了新疆一个边缘村庄黄沙梁的人与自然,有梭罗《瓦尔登湖》和法布尔《昆虫记》的味道,作者也因此被称为“乡村哲学家”。
  • 江山远

    江山远

    华夏神州,沃野万里,自古便是文明昌盛、武道兴旺之地。自盘古氏开天辟地以来,又有伏羲创文、娲皇补天等神迹遗泽后世。神州百姓历经重重劫难却愈加兴盛,无论天灾亦或人祸,以文明智以武修身成为神州百姓每每能渡劫重生的不二法门。由是民间尊文尚武之风日盛,悠悠长河之中华夏文明开枝散叶,渐渐分为儒道两派,加之天竺东传之佛门教法,当今之世儒、释、道三家源远流长鼎足而立,各有信徒万千。另虽曾有隐秘小众崇信鬼魔之道,然大道浩荡,其在世间是否尚存已未可知。而三者虽法门各异,然均为求证大道之法,道教之白日飞升、儒家之肉身成圣、佛门之往登极乐,皆为脱却凡胎长生之道。众家由文入武,以武证文,开创出一番绚丽无比的华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