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98900000014

第14章 西行求法(1)

玄奘有听说,没参与。

625年的时候玄奘已经抵达长安,住在大觉寺。这场斗争的影响极深,传播又极广,闾巷间、酒桌上无不传闻,老百姓都知道,玄奘不会没有听说。但是这场争论中关于玄奘的记载,史书上没有看到。

玄奘在干什么呢?学习。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情,这就是对法琳最大的支持,对反对者最大的反击。

玄奘先在大觉寺跟随道岳学习《俱舍论》,然后又跟随当时首都地区最有名的两位法师法常和僧辩学习《摄大乘论》。法常和僧辩据《慈恩传》的记载是“上京法匠”。第一,有学问,“解究二乘,行穷三学”;第二,有名望,“道振神州,声驰海外”,所以拜师的人很多,“负笈之侣,从之如云”。但是虽然很多,这两位大师却对玄奘是情有独钟。而且僧辩是点名要做玄奘的导师。

原先玄奘跟法常学习,法常和僧辩的关系很好,两人又讲同一门课《摄大乘论》,而且都是“上京法匠”,所以经常交流。法常就跟僧辩说:“哎!知道吗,玄奘,现在是我的学生,正跟我学着呢。”僧辩一听,那哪成啊,你都做他导师了,我也要做他导师。说完就把玄奘拉过来,不管玄奘同不同意,就拉着玄奘的手称“吾之徒也”。这是什么?爱才心切。玄奘当然不会不同意了,他高兴还来不及呢,不用排队就进门了。这叫求学心切。

学习的重点,不在于老师教了什么,而是你领悟了什么,要“转识为智”,将知识转换为智慧,能够举一反三,学一知十。玄奘的学习就是如此,他能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内涵,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深意。法常和僧辩就说他“汝可谓释门千里驹”,只可惜我们年纪大了,看不到那天。这两位法师的称赞,让玄奘一下子从一个地方名人变成了一个全国名人,“誉满京邑”。

不光佛界关注,政界也关注,朝廷里有一个人就非常欣赏玄奘,谁?萧瑀。

萧瑀是什么人?当朝宰相,尚书左仆射。高祖李渊称之为“萧郎”,就是萧兄弟、萧爱卿、萧心腹,就是铁哥们、自己人。

“郎”不是随便称呼的,更不是皇帝称呼臣子的,古代君臣关系中这种称呼非常少见,甚至说罕见,能称之为“萧郎”,这是一种什么关系呢?这是一种“情深意浓”的关系。可见萧瑀深得李渊的赏识、信任和器重。这是非常难得的。因为有些人受赏识,但不受信任,受信任,但不受器重,总之就是不能把赏识、信任、器重并为一体。但是萧瑀做到了,或者说李渊和萧瑀做到了,可见他们君臣关系不一般。不一般到什么程度呢?不一般到不管大事小事,政务还是家务,李渊都要和萧瑀说。怎么说呢?上床说,有时候说着说着就说到床上去了。在朝堂上聊不够,私下里还让萧瑀坐在床上说,这是不常见的,也是不成体统的,很少有皇帝把臣子引入卧室同榻而坐,对膝而谈的。皇帝的床叫御榻,不是随便谁都可以坐在上面的。一般臣子见皇帝,好一点的是赐坐,这是恩赐;最多的是平身,站着说话,这也算优待。不让跪就已经不错了。因为封建时期,礼仪是很重要的,它表示的是一种距离,是一种等级,是一种尊颜,是一种设防,是一种臣服关系。一般来说跪着算正常,站着就不错,能有“坐”那都是相当奢侈,“卧铺”就不敢想象了。等于说在这个时候李渊已经为萧瑀撇弃封建礼仪了,可见不一般。

不光坐在同一张床上,而且说话很温柔,谈话的时候都是郎啊郎的称呼。即便在朝堂上,萧瑀也是要比一般臣子高出一节的,高在哪里呢?高在站位上。封建社会的朝堂是有台阶的,一般情况下,臣子站在下面,仰视皇帝,皇帝是坐在龙椅上,俯视臣子。距离不大,但它表明的是皇帝高高在上。萧瑀是站在台阶上的,甚至有时候就坐在李渊的旁边,每次上朝的时候,李渊都要赐他在自己旁边,或站或坐。可见萧瑀的受重视程度。

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一个人受重视,肯定有原因。李渊为什么重视萧瑀呢?三点原因:

第一,萧瑀出身好,有工作经验。萧瑀是名门之后,累世金枝玉叶,高祖是梁武帝,祖父是后梁宣帝,父亲是后梁明帝,萧瑀自己又是前朝重臣。这些经历都让萧瑀对国典朝仪最为熟悉。而李渊刚刚建立了一个新王朝。一个新王朝的建立,政权一旦得到巩固,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旧制度,树立新规范,改变原来旧的那一套,让自己和旧王朝有所区别。比如改元,易服,变旗帜,选定官话,颁布新的历法,制定新的礼乐制度和法律规范等等。李渊也不例外,李氏政权要有所区别于隋朝政权,这就需要一个有工作经验的人,而萧瑀就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所以李渊很重视他,让他主持“国典朝仪”。

第二,萧瑀人品好,为人正派,有才能。隋炀帝即位以后,娶了萧瑀的姐姐萧氏,立萧瑀为重臣。但是萧瑀不但没有因为此事就对隋炀帝感恩戴德,反而整天对杨广品头论足,惹得隋炀帝很不高兴,一脚就把萧瑀踢出中央政权,调离政治中心,贬到京城之外做了一个河池郡守。但是萧瑀上任之后,把这个地方治理得一片大好,在隋末这样一个乱世实属难得。而且萧瑀这个人识大体,能看清形势。李渊建都之后,萧瑀马上宣布归顺大唐,这让李渊非常高兴。萧瑀这个人做事认真,为人正直,这就让李渊不用担心他有异心。据史书记载,萧瑀这个人性子直,偏于严厉,不讲情面。当然这也符合他的工作要求。萧瑀这个人的工作除了主持“国典朝仪”之外,还有一个工作就是“绳违举过”,是个搞检举的。这就要求这个人必须铁面无私,公平公正,而且能顶住压力。萧瑀就能胜任这样的工作,也因此得罪了很多人,引起了很多的不满,就有很多人向李渊告联名状,弹劾萧瑀。但是李渊不但不撤萧瑀的职,反而把他从右仆射升为左仆射,可见萧瑀在李渊心中的地位。

第三,萧瑀和李渊以前是同事,现在是亲戚。隋炀帝时期,萧瑀和李渊就同朝为官,以前关系就很好,相互了解,彼此欣赏。而且萧瑀娶的独孤氏女子,和李渊的母亲独孤氏是同宗,所以萧瑀就是独孤家族的女婿,这就让他们之间有些亲戚关系。

工作需要,私交甚好,这些理由都让李渊非常重视和赏识萧瑀。但是,一个人一开始受器重,不一定永远受器重,一开始在这个位子上,不一定永远在这个位子上,需要不断地拿出理由来证明自己能够胜任。所以也是萧瑀后来的表现让李渊更加信任和器重他。

萧瑀不但和李渊关系很好,和李世民关系也不错。唐初的时候,李世民领右元帅攻打洛阳,萧瑀是府司马,相当于总参谋长这样一个角色。大概萧瑀这个府司马做得相当称职,以至于后来李世民做雍州牧的时候,专门申请萧瑀去做他的州都督。而且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渊问萧瑀的意见,萧瑀就建议李渊让位给李世民。所以这两个人关系是不错的,李世民也同样信任和赏识萧瑀,但是却不如李渊时期那么器重萧瑀。什么原因呢?

领导人变了,政治环境变了,但是萧瑀没变。李世民一上台就有了自己的政治舞台,领导班子,比如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徵、杜如晦等等,这些人是李世民的心腹,所以萧瑀只能归于第二梯队。而且萧瑀这个人自己有问题,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恰恰是萧瑀的优点,成了他的缺点。萧瑀善恶太过于分明,而且不讲方式。有时候需要模糊处理的事情,仍然是一本正经地处理。其实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缺点,有缺点的人不一定都是坏人,有优点的不一定都是好人,但是萧瑀容不得缺点,“绳违举过”不管大事小事一律批评,而且是不分场合,不分时机,不讲方式地批评。本来批评就没人喜欢,检举就得罪人,再不注意方式,就更没人喜欢了。

就连萧瑀自己当初推荐的那个右仆射封伦,也不太喜欢萧瑀。按理来说,封伦是萧瑀推荐的,一个是左相,一个是右相,两人关系应该不错,可惜不是。封伦太聪明,聪明得狡猾,狡猾得奸诈,是个小人。《旧唐书》说隋朝政治日渐败坏,就是封伦一手造成的(而隋政日坏,皆伦所为也)。你想想,一个人能把王朝搞垮,国家搞毁,这个人的危害应该有多大。

封伦是个马屁精,老是拿萧瑀开涮,说好的事情马上就变。

每次上朝前他先和萧瑀统一意见,说哪些事情可以说,哪些事情不要说,哪些事情要怎么说等等,但是一上朝马上就变。萧瑀说完之后,封伦一看李世民脸色不对,马上就改变立场,和萧瑀唱反调,这就搞得萧瑀既郁闷又没有办法。这两个人一个讲真话,但不善于言说;一个善于言说,却不讲真话。所以这两个宰相,让李世民不爽的总是萧瑀,让李世民高兴的总是封伦。

而这个时候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又亲近封伦,疏远萧瑀,这让萧瑀忿忿不平,上书弹劾房玄龄等人,言辞激烈,说这些人都是小人,在害陛下。但是房玄龄亲近封伦并不代表他们就是一伙人,疏远萧瑀也不是他们意见不合,而且封伦是坏但不是没有可用之处。李世民是听了封伦的话,但也不是一个糊涂的老板。作为一个精明的老板,他懂得怎么利用臣子,而不被臣子利用。李世民的高明就在于他不以个人喜好作为评判臣子的一个标准,他清楚地知道封伦是个“闹”钟,萧瑀是个警钟,房玄龄绝不是小人。但是萧瑀把这个事情提出来,那就必须有个说法。而李世民也不可能因为萧瑀一个人去得罪很多人,皇帝也必须是团结一部分人的,所以有时候有些人是必须牺牲的,即便这个人是好人,是忠臣。所以萧瑀这么干就只能跟自己说拜拜,李世民就说萧瑀触犯圣意,让萧瑀回家去了。

可是没多久李世民又把萧瑀请回来了。原因是什么呢?第一,萧瑀无错;第二,封伦死了。萧瑀被贬的原因不是因为他有错,而是要照顾到某些人的利益。同时李世民也是想用这种方式警告萧瑀,让他注意方式,什么话该在什么地方讲,该用什么方式讲。

但是萧瑀这个家伙死性不改,他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不对,我提醒陛下注意小人我有什么错,没有错我改什么。一上来还是“大闹朝政”,声色俱厉,这个就不受欢迎了。后来即便他说得对,大家也不听他的(心知其是,不用其言),所以萧瑀连“敌人”也没有了,成了孤家寡人。一个人没有朋友是可怕的,没有对手也是可怕的,所以萧瑀很寂寞。一个寂寞的人是可怕的,尤其是一个不习惯寂寞的人突然寂寞了,那他就要爆发。终于有一次萧瑀就在朝堂上和陈叔达“干”上了,两人含怒争辩,惹得李世民不高兴了:这是朝堂,不是你家客厅,岂容你如此放肆,行了,行了,你们都回家去吧。又以不敬免。所以李世民只能忍着萧瑀的“正直”用着萧瑀,就在这样的矛盾之中,萧瑀在李世民时期三起三落。

虽然后来出现了种种问题,在李世民刚即位的时候,萧瑀的实际地位还是相当高的,仍然是当朝宰相,左仆射。而且即便后来遭到贬职,萧瑀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也是很高的,贞观十七年,李世民把萧瑀、长孙无忌等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挂于凌烟阁,而且经常对房玄龄等人说“此人(萧瑀)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真社稷臣也”。并赐诗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这些都足以说明萧瑀在李世民心中的分量。

所以得到萧瑀这么一个牛脾气的人的欣赏是非常难得的。第一,萧瑀地位高,当朝宰相,一般人他看不上。第二,萧瑀看得上的也确实没几个,因为每个人都有缺点,而萧瑀又是一个痛恨缺点的人,所以能让萧瑀看得上的大概就是“完人”了。而在萧瑀看来,玄奘就是这样的人。

公元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春,长安庄严寺的住持慧因法师因病辞世。慧因一辞世,萧瑀就奏请朝廷,建议由玄奘出任住持一职。这对一个二十八岁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荣誉,但是玄奘拒绝了。

这就有两个问题,第一,萧瑀为什么要推荐;第二,玄奘为什么要拒绝。

萧瑀为什么要推荐玄奘?因为萧瑀信佛,玄奘脱颖。

萧瑀这个人从小信佛,是个居士,有很高的佛学造诣。他和傅奕之间有一段对话。当年傅奕上书高祖主张废佛的时候,萧瑀就说:“佛是圣人,非圣人者无法,而傅奕这样对圣人妄加评论,恶意诽谤,就是目无法纪,应该受到惩罚,处以严刑。”这是引用《孝经》的话“非圣人者无法”来驳斥傅奕。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名人传记丛书——罗斯福

    名人传记丛书——罗斯福

    本书讲述了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的事迹。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世界秩序重建中发挥了重要影响,被评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与华盛顿、林肯齐名。
  • 达尔文——理性的“选择者”

    达尔文——理性的“选择者”

    《图说世界名人:达尔文(理性的“选择者”)》介绍了,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进行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冯玉祥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冯玉祥

    冯玉祥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他曲折而光辉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下面就让我们从上个世纪开始,在流转的历史时空中,去追寻这位中华优秀儿女的成长轨迹。冯玉祥,本来名叫冯基善,字焕章。“冯玉祥”这个名字是他11岁那年他父亲的一位朋友替他报名入伍时来不及问他的名字随手写上的。后来他一直用这个名字,本名冯基善反倒很少有人知道了。冯玉祥的老家在安徽巢县。他的父亲名叫冯有茂,是一个贫苦的泥瓦匠。冯有茂年轻时为逃避兵荒和战乱,和家人一起离开家乡,流落外地。在替一家姓张的财主当佣人时,他利用空闲时间,跟着财主请来教儿子武术的教师学习了一些武艺。
  • 情志蓝天

    情志蓝天

    本书较系统地阐述了李天院士的成长过程。李天院士是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首席专家。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多年来从事飞机空气动力设计研究工作。他谦逊谨慎,执著求索。严谨求实,艰苦创新,为航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于200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实现航空报国的远大理想,他一心扑在新机设计、试验、计算和研制工作上。在飞机气动力基础研究、风洞试验、国际合作,以及在先进气动布局、隐身技术、主动控制特别是在飞机总体综合设计等国家重点课题预研上做出了天创性的突出贡献。
热门推荐
  • 鬼谷邪医

    鬼谷邪医

    鬼谷医术弟子秦超,因为偷看禁法遭到反噬,本来命不久矣,却在阴差阳错下混进医院成为一名妇科实习生,在危难中他数次救险,屡立奇功,不仅在杏林中声名鹊起,更是获得了无数美女的青睐……
  • 逐秦记

    逐秦记

    六国灭,四海一。暴君嬴政听信魔教,为长生而屠戮天下。前朝少将群聚,以灭秦为己任,开始了一段心酸的旅程。。。。。。
  • 花开安然

    花开安然

    暖,为温暖。然,为淡雅。暖然情深。“子安。”“嗯?”“我喜欢你”“然然,我也喜欢你。”不知从何时开始,你已经驻进了我的心里,再也抹不去了。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使我再也不能忽视你的存在。总之,我喜欢你。就这样,我们在一起。可好?——杨子安。在花季年华里遇见你,是我最大的幸福。——夏暖然。
  • 破灵之巅

    破灵之巅

    本文讲述了在一个每个人都拥有圣灵的世界里,小伙子秦天和伙伴裂空去觉醒圣灵,裂空觉醒了超强圣灵,但秦天的状况却并不乐观,秦天该怎么应付呢……
  • 似锦年华,终为梦!

    似锦年华,终为梦!

    青春本就黄粱一梦,“青春”这一词也许是一场繁华似锦的梦吧!梦终究是一场梦,终归会回到现实。而对于我来说青春就是——活在当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第九号公馆

    第九号公馆

    灾变过后的世界,异兽横行。残暴世界的第七大道中,有一家9号客栈。很多人说,宁可得罪整个星球,也不要得罪9号客栈。而易云,就是9号客栈的主人。
  • 待你少年归来

    待你少年归来

    “池小鱼,无论是顺境或是逆境、富裕或贫穷、健康或疾病、快乐或忧愁,我将永远爱着你、珍惜你,对你忠实,直到永永远远”。
  • 擂台风云

    擂台风云

    这是一个战场,这是一次挑战,你准备好了吗。在这个十多平米的擂台,每一个运动员都为荣誉挥洒汗水。一次次的向困难发起挑战,以此来点燃观众心中的激情与斗志。因为从不向困难低头,不管遭遇多大的疼痛都决不屈服,所以他们成了超级巨星,成为观众心中的英雄,在公平的竞技规则下,谱写了一部擂台风云。
  • 千里追魂

    千里追魂

    人性本恶,贪婪、卑鄙、喜怒无常、逞凶斗恶、好口舌之欲!自怀胎之时起,夺其母之精气,补足自身之需;出生之时,伤母之身;婴儿之时,喜依赖,不喜则哭泣;幼年之时,不知人性,苦其父母;待成年之日,才知善恶之好。人性本恶也。人为满足口舌之欲,做尽伤天害理之事,得老天惩罚,却怨老天不公!却不知大道至公!滚油浇猴脑,活食出世老鼠,活剌驴肉,上山灭走兽,下水屠鳞甲,做笼杀飞禽。即有因,就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