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98900000049

第49章 那烂陀寺(1)

两点原因,表面原因和根本原因。表面原因是菩提树遭毁,佛像埋没。

菩提树原本只是印度一棵土生土长的毕钵罗树。但是释迦牟尼的路过,却彻底改变了这棵树的命运。释迦牟尼在这棵树下坐了七七四十九天,悟道成佛,这棵树也就马上变得不一般,成了智慧树。但是树大也招风。随之而来的是享不尽的礼遇,受不尽的磨难。佛教徒保护,外教徒迫害,经过无数次的砍伐重生,享尽了礼遇,也受尽了折磨。有人用牛奶灌溉它,有人用刀子砍伐它,还有人专门对它演奏音乐。但是有音乐也有哀乐。牛奶不是那么好喝的,因为在喝的是牛奶,流的是“血”,灌溉的同时它也在挨刀,有人不断地砍伐。所以不知道这棵树是应当庆幸呢还是应该悲哀,是应当高兴呢还是应当痛苦,它是要感谢释迦牟尼坐在这里呢,还是埋怨释迦牟尼为什么要坐在这里?

就连后来的把佛教事业推向高潮的阿育王也曾一把火烧了菩提树。生命再强也经不起破坏,牛奶喝得再多,也经不起挨几刀。虽然每到如来涅槃的那天,菩提树的旧叶会全部凋落,长出新叶,“还生如本”,但是破坏力远远大过生命力。玄奘说这棵树“频为恶王诛伐”,已由当初的“高数百尺”变为今天的“五余丈”,虽然没有完全毁坏,但是惨遭破坏。

不光菩提树遭毁坏,象征佛教生命力的佛像也已经一半埋没。按照玄奘的记载,当年释迦牟尼涅槃的时候,有国王在菩提树下立了两尊菩萨像,说是如果菩萨身像埋没不见,表示佛法当尽。而现在的情况是两尊菩萨像,一个斜倒在一旁,其中一个“已没至胸”。那这就表示佛教已经开始出现消亡迹象。

所以玄奘看到这些的时候他不由得触景生情。而这一路上的飘零,萧条,思绪万千,在他看见这原来有数百尺,现在却只有四五丈的菩提树的时候,全部涌上心头。当他看到那“已没至胸”的菩萨像的时候,一触即发,放声痛哭,号啕大哭,泪流满面,他不断地埋怨自己,“佛成道的时候,我在哪里呀!为什么我没有早生几百年与佛同岁,现在才到这里,我的罪孽何其深重呀!”

所以这是玄奘哭的原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佛教的没落,现实与希望的差距。

恰好当时有一群僧人刚刚结束一段时间的集中修行,路过这里,看见玄奘趴在那里,五体投地,泪流满面,悲哀懊恼的时候,所有人都跟着哭。

离开菩提树,前面就是那烂陀寺,按理来说玄奘应该快马加鞭,马上向前,因为这就是他梦想的地方。可是玄奘却犹豫再三,驻足不前。当他一路上千辛万苦来到这个地方,却在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停下了脚步。为什么呢?三点原因:

第一,害怕和担心。当他一路上走过来,看到“伽蓝百所,多已荒芜,僧徒寡少”的时候,他不知道他将要面临的那烂陀寺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波顿说那烂陀寺是印度最好的寺院,但那是三年前,破坏容易建设难,搞破坏不需要三年,三天足矣。他不敢想,也不愿想,所以当他看到菩提树已经只有四五丈,菩萨像“已没至胸”的时候,他的脚步放慢了。他不知道前面是什么,等待他的又是什么。他要鼓足了勇气,铆足了劲,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去接受这有可能发生的一切。

第二,兴奋与重视。当一个人把一个事情看得越重,准备得越充分,当它要到来的时候就越紧张,兴奋本身就是一种紧张。我们知道刘备当时请诸葛亮是怎么请的?“占卜揲蓍卜卦的一种方式。,选择吉期,斋戒三日,薰沐更衣”,要把自己搞得干干净净,体体面面,然后才去卧龙岗见诸葛亮。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劳途跋涉的玄奘,到了这里必然是停住脚步,干什么呢?调整生息,调节状态,拍拍身上的灰尘,振作疲惫的精神,拿出最好的精神状态去那烂陀寺。玄奘现在就好比一个上门求职的人,所以他要做足了准备,以一个隆重的方式去这个隆重的地方。

第三,“近乡情更怯”。那烂陀寺对于玄奘来说不是一个去处,而是一个归处,脚步上是去,情感上是归,精神上是回家。结果是越是到家门口,越不敢进门,越到跟前越不安。因为他不知道前方是什么,他不知道他会面对什么,所以他要鼓足勇气,做足准备,这种准备更主要是精神上的准备,以一个好的精神迎接他心目中的圣地。

玄奘停下来了,但是那烂陀寺等不急。

对于那烂陀寺来说,玄奘不是一个上门求职的应聘者,而是一个高薪聘请的名誉顾问,职业经理人。不是玄奘怕他们不要,而是他们怕玄奘不来。现在的问题是玄奘就在“家”门口,却迟迟不进“家”门,怎么办?那烂陀寺的研究结果是:你不来我请,你不过来我过去。

到了第十天那烂陀寺等不急了,马上派出四位高僧大德去请玄奘。对于人数的记载,《续高僧传》、《行状》和《慈恩传》有不同说法,《慈恩传》说是四人,《续高僧传》和《行状》说是四十人。但是不管怎么样,玄奘是被请过去的。这就相当于一个留学生你刚下飞机,校方就在机场迎接,而且派出的还是高级教授,这哪里还是留学生啊,这分明是校方在聘请名誉顾问。

公元631年,玄奘在四位高僧大德的带领下,上百名僧人和上千位施主的“赞叹围绕”下抵达他西行的目的地,那烂陀寺。

一到那烂陀寺几乎所有的僧人都已经在大厅集合等待,目的是为看看这位中国来的留学僧。玄奘一到之后马上受到了热烈欢迎,一一见过之后居“上座”,然后“击犍椎唱”,这是一种仪式,表示两点意思,第一,宣告玄奘的到来;第二,欢迎玄奘的到来。意思是有贵客到。

这一系列仪式以后由二十个人带着玄奘去参见正法藏。这二十个人可谓是精心挑选,专门准备。因为这些人与玄奘相比,第一,年龄相仿;第二,学识相当;第三,容貌相称。其目的是与玄奘身份相匹配,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那烂陀寺的水平,一个机构的水平和一个组织者的水平从他做的事情上就可以看出,这样的安排让玄奘既没有居高临下的压迫感,也没有让玄奘感觉到很轻浮,年龄上不相上下,学识上不分伯仲,相貌上平分秋色。那烂陀寺这样的安排,恰如其分,这是真正的欢迎和尊重。

如此隆重的安排也是因为玄奘要见一个重量级的人物,正法藏。

正法藏是谁呢?戒贤,那烂陀寺的住持,正法藏是尊称。戒贤有三高,第一,年事高,多大呢?《慈恩传》说是一百零六岁,《行状》说是一百六十岁,反正至少一百岁。第二,学识高,那烂陀寺解经论二十部者一千人,三十部者五百人,五十部者十人,但只有戒贤“一切穷览,为众宗匠”。第三,地位高,他是那烂陀寺的住持,印度大乘佛法的最高权威。所以这样一个人显然不是他去见玄奘,而是玄奘来见他。

玄奘怎么见戒贤呢?“膝行肘步,呜足顶礼”。什么意思呢?趴在地上,用膝和肘爬过去,然后亲吻戒贤的脚,大加赞扬。当然不是称赞戒贤的脚好看,而是对戒贤本人进行歌颂称赞。显然玄奘是有精心准备的。颂词什么时候做的呢?大概就是停留的那几天。礼仪是什么时候学的呢,可能也是那几天,所以玄奘的停留下来是在做准备,他要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来到那烂陀寺,他是有备而来。由此可见玄奘不光知识渊博,佛法精湛,而且会来人事,精通礼仪,他懂得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这对他日后的成功不是没有帮助,包括他后来回国之后遇到李世民的态度就跟在印度完全不同,因为国情不同。这一系列仪式之后,戒贤才让玄奘和大家都坐下,可见戒贤的地位。

“从哪里来?”戒贤问。

“从中国来,想跟师傅学习《瑜伽论》。”一口气回答了两个问题,戒贤只问他从哪里来,结果玄奘说我从中国来,而且迫不及待地告诉戒贤我就是来跟你学《瑜伽论》的,都学会抢答了。那这说明什么呢?兴奋。

玄奘很兴奋,戒贤却落泪,这个回答很正常,可是戒贤大哭。为什么呢?哭不是伤悲,眼泪不是痛苦,眼泪有时候是幸福,哭也是一种兴奋。戒贤从旁边叫出自己的侄子觉贤法师,说你给大家讲讲吧。

为什么让觉贤讲呢?第一,觉贤“博通经论,善于言谈”,讲故事讲得好;第二,自己讲不方便,情绪激动,泪流满面,而且年事已高,不方便讲;第三,这个事情自己讲不合适,而别人讲能增加公信力。

事情一讲就回到三年前,玄奘正困在京城长安,每天面对西方,看着太阳落山,想着自己何时能走出长安。戒贤正在痛苦如何治好自己的痛风病。

觉贤说二十几年前,和尚就患了风病,三年前更加严重,实在是忍无可忍,想要自杀,“欲不食取尽”,结果当天晚上就做了一个梦,梦见三个“天人”从天而降,说逃避解决不了问题,自杀摆脱不了痛苦。你现在痛苦是因为你前世做国王的时候不爱戴人民,所以这是对你的惩罚,报应。即使自杀了也没有用,来生还是会痛苦。你应该怎么办呢?悔过,而不是自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传播佛法。我告诉你中国现在有一个僧人要来这里求法,正准备上路,你在这里等他,把《瑜伽师地论》传给他,你的痛苦就会减轻。果然之后戒贤的病痛就稍微减轻了一点。那么这三个“天人”是谁呢?戒贤说金色的是文殊菩萨,碧色的是观音菩萨,银色的是弥勒菩萨。

同类推荐
  • 好莱坞首席明星代理人:迈克尔·奥维茨传

    好莱坞首席明星代理人:迈克尔·奥维茨传

    在本书当中,作者向读者披露了奥维茨的发家史;在贝弗利山的某家大饭店,他将百元美钞撕成两半,以预订前排最好的包间,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为了赢得一位犹豫不决的客户,他在全议桌上跳起四不像的踢踏舞;他时刻记得给客户送一些礼物,尽力帮助他的客户和朋友,事无巨细,把它当作自己的义务——以及他的同事用飞机载客户去晚餐等等壮举。
  • 高晓松口述:与青春私奔

    高晓松口述:与青春私奔

    文艺男中年高晓松亲口讲述激情澎湃的青春年华,愿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高晓松亲口讲述,那些最香艳的情爱、最受老天眷顾的创作、最顶天立地的责任、最温暖的家……如今的你是否还能想起曾是同桌的你,是否还能记起睡在上铺的兄弟。在那些青春无悔的日子里,邂逅恋恋风尘。如丧的那些过往,让人回忆起一阙歌、一首诗,甚至是曾经的一霎那……
  • 特里莎修女传

    特里莎修女传

    本书记述了特雷莎修女的生平,共四章,包括萌发爱的种子、立志救助穷人、撒向人间的爱和灵魂走向天国。
  •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约翰·D洛克菲勒,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自16岁从商到55岁退休,洛克菲勒创造了美国商业神话,从无到有创建起自己的财富大厦,谱写了平民阶层奋斗崛起之歌,是“美国精神”的耀眼典范。晚年,洛克菲勒开始投身慈善事业,捐款总计5.5亿美元,在世界医疗、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树立了慈善运作管理的典范,开启了慈善新时代。
  • 音乐巨人贝多芬

    音乐巨人贝多芬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 Beethoven,1770—1827),祖籍荷兰,4岁开始练习羽管键琴和小提琴,8岁首次登台,就获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称为第二个莫扎特。此后拜师于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
热门推荐
  • 漠视

    漠视

    看似普通的少年却会坚守他自己的信念。在末世的漠视之下,昔日的朋友都变成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道天威

    大道天威

    若人非万灵之长,这世界又当如何?两界融合,妖、人之战起,却有鬼、魔、怪暗流涌动!
  • 绝世毒医:小姐太逆天

    绝世毒医:小姐太逆天

    她是新世纪佣兵界的至尊王者,佣兵界最为神秘、传奇的人物。拥有强大的实力和神秘莫测的身份......却一夕穿越至异世,惨遭毒手。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将在异世掀起怎样的滔天巨浪?腹黑、狠辣、无情、冷漠、性格阴晴不定、桀骜不驯是她的标签。但,只有他,懂她玩世不恭之下的冷漠,懂她冷漠之下的伪装......神魔大战、毁天灭地、邪域出世、世间大乱。真心?假意?乱世迷局,又有谁能看破红尘?当命运的齿轮重新转回原点,她又该如何抉择?三世轮回,又有多少爱恨纠缠?
  • 梦若缘

    梦若缘

    一次次的山盟海誓,一次次的生离死别,都像凋零的树叶,随风飘走…
  • 甜甜丫头别想逃

    甜甜丫头别想逃

    一个是平凡的灰姑娘,一个是连上帝都嫉妒他美貌的模特界新宠儿,原本永远都不会有交集的两个人却因为,她前男友出轨,为了报复想要把泔水泼到前男友车上的她,结果居然巧合误泼到他这个明星的身上,因此两个人结下梁子,原本应该温柔又完美的王子没想到居然也有邪恶腹黑的一面。。。不知是幸运还是倒霉,她在路边救下一位老人居然是知名企业的董事长,老人的孙子虽说是上门道谢,却摆着一张臭脸让她别想飞上枝头变凤凰。。。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她只不过是平凡的不能在平凡的大学生,怎么会就这么掀起了波澜呢。。。一个是笑容阳光的完美王子,一个是财团富二代到底哪个才是她的真命天子呢?
  • 王者荣耀之梦的苏醒

    王者荣耀之梦的苏醒

    重生一世,梦的王者,孤王,必将苏醒。(简介无力请看内容。)
  • 你是我最该珍惜的

    你是我最该珍惜的

    如果说校园是我们最美好的一段时光,那我们曾经在校园生活中喜欢的人,是不是算我们最该珍惜或珍藏的呢
  • 千古劫

    千古劫

    龙腾九天耀大地,麒麟腾跃中神州。一个经历让他暂时回到荒古,亲眼看见了天地浩劫,也是知道了许多辛秘,世界之外还有世界,同时他也担任起拯救苍生的重任。逆乱阴阳,乾坤倒转,血光蔽日,无界出,天魔现,千古劫,谁来解?延续亿万年的仙魔之战,终将落下帷幕。是谁?逆转乾坤:是谁?舍身救苍生?成就美丽的神话.这里玄妙的法决、特殊的体质层出不穷。一个不一样的玄幻世界,从这里开始。书友群:141512041
  • 豪门:冷少的金牌女佣

    豪门:冷少的金牌女佣

    太过分了!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恶劣的大少爷,准确的说应该是她养父!一个只大她四岁却收养了她的养父!他去上学,她要负责背书包。他去打架,她要负责逃跑——不,是把风。他去泡妞,她要负责帮他买安全套。实在太过份了!她要罢工,要抗议。而他却吻住了她,霸道地宣布到——怜兮,你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