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02000000019

第19章 杯中江山——高居庙堂的君臣生态(1)

齐恒公的“一箭”之局——心怀天下,不计私仇

公元前686年的莒国大地,两队人马正上演着一场生死追击。

马车在莒国的边境狂奔,车上的青年便是齐国公子小白。羽翼未丰的小白时年三十,仍然带着几分少年人的青涩,而他那着名导师鲍叔牙正心急如焚地坐在旁边,恨不得行进中的马车能够突然插上翅膀。就在这个时候,前方有人来报,说是即将抵达即墨。一旦到了即墨,齐国的领土便遥遥在望了。鲍叔牙稍稍松了一口气,却未曾料到大队的追兵正紧随其后,而坐镇指挥这次追击行动的,竟然是是鲍叔牙的莫逆之交——管仲。

那么,年轻的齐国公子小白为什么流亡国外?此时又为何要匆匆赶回国?管仲指挥的追兵又是什么来头?这一切,都得从一具尸体说起,而这具尸体此时正躺在齐国的宫阙之内、帷帐之中,静静等待着一场迟来的葬礼,一场政治斗争多于追思缅怀的葬礼。这具还未僵透的尸体,便是曾经不可一世的国君齐襄公。

齐襄公是齐僖公禄甫的长子,公子小白和纠的大哥。他在位时是一个荒淫无度、残暴成性的昏君,胡乱杀害了很多大臣,甚至连颇有功绩的皇亲国戚也不能幸免。在****的恐怖阴影之下,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公子小白与公子纠分别逃往莒国和鲁国,投靠了各自的外公。作为两位公子的导师,鲍叔牙和管仲也非常忠心地追随主人到国外寻求政治避难。

说到管仲和鲍叔牙,就不得不提他们之间的传世友谊。管仲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幸得鲍叔牙的敬重与关照,遂结为莫逆之交。直到现在,我们仍用“管鲍之交”来形容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两人间的情深意长可见一斑。

就是这样的君子之交,却不得不面对命运的玩笑和时局的考验:齐襄公被杀固然是咎由自取,但客观上也将他的两个胞弟置于残酷的厮杀之中。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确立国家继承人的总决选没有平局一说,双方必须得大动干戈,拼个你死我活。

公子纠较小白年长,因此他首先得到了堂兄公孙无知的召回邀请。管仲一合计,却陷入了深深的二难困境之中:若暂不归国,则担心公子小白率先夺位;若立即回国,又怕齐国局势一时还不明朗,唯恐自投险境。深思熟虑之后,管仲认为自己的叔叔管至父与大将连称是控制不住齐国局面的,便婉拒了公孙无知的邀请。果不其然,连、管、公孙三人不久即被齐国大臣诛杀,腥风血雨之中,齐国局势渐渐趋于平稳。国内再次派来使者请公子纠回去为大哥吊丧,归国计划不得不提上议事日程。

此番归国宣告了双方的较量正式展开。首先,为兄长吊丧天经地义,谁要不去的话,于情于理都会陷入不义;其次,葬礼上的表现可谓是一次演技的大比拼,对亡者的态度是否恰如其分、言行是否拿捏得当,都将成为决定人心向背的关键;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谁能先回到齐国,谁就在无形中抢占了继承王位的先机。

再来分析纠和小白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按照封建传统,朝中大部分官员都心照不宣地认为应该由较为年长的公子继承王位,就老幼尊卑的位次而言,纠显然是名正言顺的继位者。然而,从地理位置上看,莒国与齐国毗邻,小白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回到齐国,从而有机会反将一军,率先控制国内的舆论和人心。因此,在这个时候,兄弟俩的胜算可以说是一人一半。

箭在弦上之际,公子纠的外公——鲁庄公护孙心切,亲自挂帅,并任命曹沫为大将,率军为公子纠的回国旅途保驾护航。这样的保障队伍可以称得上是黄金阵容了,然而谨小慎微的管仲还不满意,他主动向鲁庄公请命组建了一支先遣小分队,想要将公子小白一行拦截在齐国的国境之外,于是便出现了故事伊始提到的那一幕。

公子小白和鲍叔牙从即墨匆匆出发不久,公子纠和管仲也赶到了此地,并且很快就打探到了前面人马的去向。管仲指挥手下全速追击,不久就看到了公子小白他们的身影,斗争双方终于在齐国边境狭路相逢。

在今天看来,管仲一定是个高明的谈判专家,因为两军一相遇他便对小白隔空喊话:“你想回国继位,那是天理不容的;如果仅仅是为了吊丧,那么你应该相信你哥的能力,他一个人就能处理好一切。”这段话抽丝剥茧,很能从心理上瓦解小白回国的决心,因此引得鲍叔牙当场怒斥管仲多管闲事。在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一对生死之交忠字当先、各为其主,局面陷入了胶着状态。

直到管仲在暗中朝公子小白放了一箭,双方才炸开了锅。小白当时便口吐鲜血,倒在马车上,眼见命数已尽。管仲自以为已经达成使命,便带兵逃走了。鲁庄公听闻小白已死,心中大喜,整个部队都放慢了匆匆的步伐。此时的公子纠也是踌躇满志,认为齐国王位已是囊中之物。

然而,上天注定要让小白来一次惊人的逆袭。也许是命不该绝,管仲的致命一箭只不过射中了他那又长又宽的衣带钩。机智的小白将计就计,假装倒地而亡,给对手制造了一出绝妙的假象。等鲍叔牙等人痛哭流涕地围上前去,才发现他已经狡黠地睁开了眼睛。众人恍然大悟,拍手称快,他们在鲍叔牙的带领之下专抄近道,终于赶在鲁庄公和公子纠之前赶到了齐国都城临淄。

在临淄,鲍叔牙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强调了公子小白的能力,放出了“若立公子纠为国君恐遭鲁国索要报酬”的论调,最终说服一众大臣立小白为王,日后便是着名的齐桓公。新君继位之后,鲍叔牙派人向齐国索要公子纠,鲁庄公闻之大怒,便借机开战,结果不仅吃了败仗,还丢掉了汶阳等国土。齐军乘胜追击,步步紧逼,要挟鲁庄公杀死公子纠并交出管仲。

为什么齐国非要回管仲不可?当时,大家都以为是新上任的国君对这位有过一箭之仇的宿敌恨之入骨,想要亲自用严刑峻法处置他。小白也没有多做解释,正好乘势向鲁国进一步施压,最终使得鲁庄公逼死了公子纠,乖乖交出管仲。

话说那一日,当管仲作为俘虏被押往齐国的时候,他的心里应该也揣测过、忐忑过,但他一定没有料到,此时自己已经落入了鲍叔牙和齐桓公的合谋之中。只不过,这个计谋不是钩心斗角、互相倾轧的“雕虫小技”,而是励精图治、造福于民的国家大计。

原来,鲍叔牙早就在齐桓公面前多次强调过管仲的过人才能,他的诘问对于血气方刚的小白来说无异于醍醐灌顶:“你仅仅是想杀死一个仇人呢,还是想要成就霸业和英明呢?杀死管仲,不仅意味着失掉一件稀世瑰宝,还会逼得贤士纷纷逃走;善用管仲,不仅有了栋梁之才,各路奇人也会慕名而来、辅佐大业。”

在国家大计和个人仇恨之间,齐桓公一定也摇摆过,犹豫过。所幸的是,他最终采纳了鲍叔牙的谋划。于是,当垂头丧气、形容枯槁的管仲坐着囚车进入齐国的时候,他惊讶地发现鲍叔牙正站在城门前亲自迎接。几天之后,管仲一洗前嫌,被齐桓公以隆重的仪式迎为国相。

事实证明,鲍叔牙的用人策略和齐桓公的宽大为怀得到了充分的回报。管仲的改革可以说是革命性的。他打破西周以来根深蒂固的井田制限制,按土地肥瘠的不同实施级差征税;在内政上以“参国五鄙”制强化了国家权力;在军队建设方面以兵器抵罚,强化了军事硬件;在人才选拔上不拘一格,为扩大统治基础网罗了足够的人才。凭借管仲的才能和智谋,齐国终于经营出“霸诸侯,一匡天下”的盛世局面。

至此,昔日的凶险一箭,已经不再是难以化解的仇结,而是带来契机和改变的恩遇了。

张良的“运筹”之局-雄韬伟略,决胜千里

西汉初年,天下已定,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了盛大的宴会。酒酣耳热之际,他抛给群臣一个问题:“众爱卿倒是来说说,我为什么会取得胜利?项羽为什么会遭遇失败?”

高起、王陵首先起身畅所欲言,他们认为刘邦之所以取胜,主要在于他能够善用贤人;而项羽失败的原因在于不懂放权、疑忌贤人。汉高祖认为这个答案算是言之有理,但他觉得自己善用张良才是决胜的关键。汉高祖对张良的评价可以概括为两句话:“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实际上,张良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他又是凭借怎样的雄韬伟略赢得汉高祖如此盛赞的呢?

原来,当年汉军兵败彭城之后,刘邦几乎陷入了绝境,他甚至丢下老父和妻儿,只带着张良等数十名将士逃至下邑。万念俱灰之下,刘邦只得对群臣许诺:“现在谁能破楚立功,我就把关东地区分给他。”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候,张良独具匠心地为刘邦想出了一个利用内部矛盾联兵破楚的策略:九江王英布素来与项羽有裂隙,而楚将彭越因为分封一事对项羽心怀不满,如果能争取到敌方阵营的这两个不稳定分子,破楚便指日可待。除此之外,张良还力主刘邦将韩信委以重任,“下邑之谋”由此成型。

刘邦随即派口才绝佳的名臣隋何前往九江策反英布,接着又遣使联络彭越,再委派韩信率兵北击燕、赵等地,不断发展壮大汉军的兵力,准备用迂回战术包抄楚军。“下邑之谋”构成了刘邦楚汉战场计划的重要内容,一个内外联合、共击项羽的军事联盟在张良的谋划下正式形成,完全扭转了楚汉战争的局势。刘邦最后在垓下之围中打败项羽,靠的主要就是英布、彭越和韩信所率领的三支军事力量。

公元前204年冬,汉军被楚王困于荥阳,双方久战不决。汉军粮草渐乏,眼看难以支撑战事,焦虑不安的刘邦只得向群臣征求良策。谋士郦食其建议他效法商汤和武王,对已经臣服的六国实施分封,并向封地的老百姓分发福利,只要人们感恩戴德,便能凭借“人和”向南称霸。这样不切实际的夸夸其谈无异于饮鸩止渴,但刘邦当时并没有看到它的本质,反而拍手称赞,立即命人赶制六国印玺,准备按郦食其所说的去做。

就在这个时候,外出归来的张良紧急叫停了郦食其的计划。他拿起酒桌上的一双筷子,连比带画地向刘邦连连发问:“第一,往日周武王、商汤在讨伐夏桀殷纣后之所以还要分封两位暴君的后代,那是基于分封对象完全可控、必要时还能将其置于死地的考虑,现在陛下能完全控制项羽的旧部吗?第二,周武王攻下殷商之后,之所以要敬奉比干之墓并大释囚徒,主要是做给本国臣民看的啊,难道如今我们已经到旌忠尊贤的时候了吗?第三,武王散钱发粟用的是敌国的积蓄,现在您的军需尚且没有着落,又哪有能力接济饥贫呢?第四,武王是在彻底消灭殷商之后才废黜兵器的,而汉军如今鏖战正急,又怎能一味模仿呢?第五,现在我们仍处于兵荒马乱的战争年月,又怎能偃武修文呢?第六,如果把土地都分封给六国的后人,好不容易聚集在一起的将士就要各归其主了,又有谁随你争夺天下呢?第七,楚军比我们要强大得多,软弱的六国随时都可能倒戈,又怎能保证全在陛下的掌握之中呢?

这七个排山倒海的诘问鞭辟入里地分析了古今之间的事易时移,实事求是地得出了决不能机械照搬“古圣先贤”之法的结论,这对刘邦来说无异于醍醐灌顶。刘邦严厉地训斥郦食其并下令立即销毁已经刻制完成的六国印玺,一个毁灭性的战略错误就此刹车,张良明察秋毫的政治谋略和远见由此可见一斑。

就在刘邦被困荥阳之时,韩信却在北路战线上一路凯歌、势如破竹。他先是平定了魏、代、赵、燕等地,接着又占据了齐国的故地,想要自立为齐王。韩信派遣使者向刘邦求封:“齐人狡诈多变、反复无常,齐国又南邻楚国,若不设王实在难以镇抚齐地。”

刘邦连日被困,本来就心情欠佳,又听说韩信想要自立为王,当即就把使者骂了个狗血淋头。刘邦虽然怒火中烧,张良却十分清醒,他认识到韩信的向背对楚汉战争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况且韩信在齐地自立为王,刘邦鞭长莫及,根本就无力阻止。于是,张良于案下轻踩刘邦一脚,刘邦顿感先前的失言,立即岔开话题,没有再过多地非难韩信派来的使者。很快,刘邦便派张良拿着印绶去齐地封韩信为王,并征调韩信的军队击楚。刘邦虽然暂时对韩信进行了妥协,但他正是靠这个权宜之计推了个顺水人情,以此稳住韩信,成功解决了内部的权位矛盾,在楚汉拉锯的天平上赢得了极为关键的一个筹码。

公元前203年,汉对楚已逐渐形成合围之势:韩信以齐为大本营,不断袭击楚军;彭越又屡次从梁地出兵,截击楚军的粮道。楚军兵疲粮竭,无奈的项羽终于送回了刘邦的家人,主动与刘邦讲和。双方商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以东归楚,鸿沟以西归汉,立约停战,从此各不相犯。项羽如约拔营,东归彭城;刘邦也想带着部下西归汉中。

就在此时,张良看出了项羽腹背受敌、捉襟见肘的处境,便与陈平同谏刘邦,劝汉王抓住良机猛追穷寇,毕其功于一役。刘邦采纳了张良的意见,亲率大军追击项羽,并令韩信、彭越合围楚军。刘邦大军一直追到固陵,却迟迟没有等来韩信、彭越所率的援兵,结果便在此地吃了败仗。

刘邦躲在固陵的壁垒中向身边的张良问计,张良对韩、彭二人的心思早已了然于心,并有了成熟的应对之策:“陛下即将灭楚,韩信、彭越虽已受封为王,却始终没有划定确切的疆界,这正是二人此次不来声援的原因。您若能与他们共分天下,他们定会召之即来;否则,最终的成败尚不可知。”

同类推荐
  • 贞观暴徒

    贞观暴徒

    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穿越。戏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吊打皇亲国戚。对内拳打太宗,脚踢皇子。对外为红颜一怒灭吐蕃,谈笑间西域诸国灰飞烟灭。----《贞观暴徒》不一样的历史爽文。
  • 在见图安

    在见图安

    图安。距离今年应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那是一个小国,小的不能再小的国家。她是美丽的图安公主,她却也是时代的牺牲品。
  • 隐之王者

    隐之王者

    我是谁?穿越了,附身了,还是……仅仅是病得脑袋都秀逗了?春秋五霸算个屁,看我江淮野小子如何步步为营,纵横捭阖,独步天下。算计齐桓公,戏弄宋襄公,报复晋文公,利用秦穆公,折磨楚庄王……琅琊之上,五星连珠;苍穹之下,皆是王土。注:其实这是一篇非常严谨的考据类历史文,只是思路稍新,脑洞稍大而已……
  • 亚欧硝烟

    亚欧硝烟

    本书内容包括法西斯极权统治的建立、二战爆发前的世界格局、日本法西斯首开战端、德意在欧非燃起点火、风云际会的欧洲天空、欧洲战争的全面爆发。
  • 长安七日

    长安七日

    天宝十四年,大唐虽表面一片繁华,实则暗地里波涛汹涌。。。李隆基一旨诏书,意欲“封圣”!一石激起千层浪,诸方势力开始蠢蠢欲动。。。惊天的阴谋七日后逐渐浮现,这一切距离“洛阳七日”仅仅过去五十载。。。是“生”是“死“?再次取决于一人之手。。。
热门推荐
  • 圣级魔导

    圣级魔导

    大梦不曾醒,一觉一千载!平凡宅男穿越一千年以后,用无数记忆中的经典在这个时代书写了一篇篇英雄史诗!你有数百年科技发展,我有几千载历史支撑!
  • 超时空距离

    超时空距离

    一个真实华丽的梦境,一块偶然得到的古玉,一段跨越千年的寻爱之旅,还原一个神秘离奇的波澜世界!而这些事件就时刻发生在你的身边。一次对未知世界的冒险探索、一次和传统文化的激情碰撞、一场看不见的殊死较量、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大幕就此拉开,此去山高水远,愿君一路同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让敌人所颤抖的人

    让敌人所颤抖的人

    让敌人听到就闻风丧胆的名字,让敌人所害怕的手段,让敌人所害怕的精神~~~~~出自一人罗义,他从国民党中央军变成晋绥军,又从晋绥军变成土匪,最后以土匪变成了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他一生做了这么多身份,但是有一点没变,他的名字仍然让敌人听到就吓得闻风丧胆,他的手段仍然让敌人见到就得死,他表现的精神永垂不朽的让后人牢记
  • 流云九剑说

    流云九剑说

    风来孤叶起,人狂马不羁。九剑随心去,风落叶十七!世间至尊九剑,散落流云大陆,顾北被选中为九剑之主,注定不再平凡!漫漫寻剑路,五步断平生!且看顾北如何一人九剑破九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神君黑化进行时

    快穿之神君黑化进行时

    笑阳是一只上古凶兽在一次和神族的大战中,被神君打败,缔结了生死契约神君在历劫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无奈,笑阳只能去帮助他。现实中打不过,失去记忆的总能欺负一下了吧!可爸爸终究是你爸爸被神君抵达墙角的笑阳,举手投降。
  • 吴越咒2:祖先的记忆

    吴越咒2:祖先的记忆

    监护病房里,生命垂危的赵晓夕情绪激动,讲述着自己的三个愿望。蔡子安、王琼、胡成作为朋友守护着她,并答应替她完成心愿。春秋吴国所铸的名剑——鱼肠剑很快成为蔡子安他们的追逐目标,但是此剑被赵晓夕的爷爷带去了日本,为了将鱼肠剑完璧归赵,他们在日本开始了艰苦的追寻。而赵晓夕的梦境与蔡子安等人的现实遭遇及其相似,加上赵靖日记里的内容,他们更觉得此事并非寻找鱼肠剑那么简单。为了探寻真相,他们准备开进夫概墓……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命运,而事情的真相又是什么样子呢?
  • 穿越之遇到重生的系统

    穿越之遇到重生的系统

    徐弈一个普通的宅男,意外被马桶拖入异世界,遇上了重生的“系统”,从此走上了作死的不归路。
  • 只是忘了告诉你

    只是忘了告诉你

    他是她心底的白月光,因为他的万丈光芒,她自卑,她踌躇,她没有勇气向前。他们一起走过多少个春夏,又经历多少个秋冬,他深深的烙在了她的心上。而当他主动走近她时,她却突然手足无措起来,两个青涩的少年在青葱的道路上留下了两排整齐的脚印。很多年后,当她蓦然回首,才明白所谓喜欢是你陪我长大,而我在等你成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