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36300000003

第3章 长城,向南极延伸(2)

经过前几次对泰山站拟建地址的考察,泰山站所在区域冰厚达到1900米,冰下地形平坦、起伏小,雪丘高度小,很少超过20厘米,冰面光洁,雪层密度较高,冰川运动速率也在每年20米的范围内,为建站及运行维护提供了非常优良的条件。

二行走天涯的科学城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

“雪龙”号船一路航行,由苏拉威西海,经望加锡海峡、龙目海峡驶入印度洋。驾驶台上电子航海图显示的航行路线,是一条由北往南偏西的航线。

船过苏拉威西海的时候,天气晴好,海上风平浪静,船体冲开的波浪,由近及远,向天际游去,美丽而富有诗意。蔚蓝的海水中,不时有海豚翻滚,飞鱼掠过,引得“雪龙”号船的队员们纷纷到甲板拍照留影。

早餐时,船长王建忠笑逐颜开:“我们终于跑过了西北太平洋气旋。”

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是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海洋灾害之一,例如这次躲过的代号“海燕”的热带气旋,对我国台湾、大陆东南沿海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菲律宾来说更是一场巨大灾难。在“雪龙”号船南下的几天里,也正逢西太平洋的热带气旋生成旺季,有时候一天之内有几个气旋在洋上旋转,一个接一个地袭来,所以船长说,又跑过一个气旋了。

1976年5月,我国首次开展南太平洋特定海域海洋科学综合调查的第一艘海洋调查船“向阳红5”号,就在菲律宾棉兰老岛东部、印度尼西亚北部遇到3个成“品”字形向菲律宾和中国沿海运动的台风,把“向阳红5”号船回国的航线全给堵住了。

“向阳红5”号船船长马荣典依靠本船测风雷达和接收的卫星云图判定三个台风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在前有“堡垒”、后有“追兵”的危险海域内,动员全船300多名船员和科技人员坚强抵抗台风,驾船勇敢地从前一个台风的右半圆切入航行,以11~13节的安全航速劈波斩浪,硬是冲出了12级大风区,转道巴布延海峡,穿苏禄海,顺利回到祖国。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现代化海洋考察船一般都有较强的气象导航功能,是“跑”得过台风的。

“雪龙”号船体1993年在乌克兰赫尔松船厂完成建造,我国购买回国后命名为“雪龙”号,2007年进行大规模改造。该船技术性能先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也是我国唯一能在南极海区航行的破冰船。

“雪龙”号船装备有先进通信、导航、定位系统,拥有随船直升机2架及可供直升机起降的平台、机库和配套设备,以及医疗和生活娱乐设施。船上设有大气、水文、生物、计算机数据处理中心、气象分析预报中心和海洋物理、化学、生物、地质、气象等一系列科学考察实验室。

“雪龙”号船远征南极的气象导航依靠两大系统,一是船载现场测报和预报系统,二是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前者是现场测报,根据当时当地收集的资料作初步的分析预报,是船上的“气象官”,也是船长抗击热带气旋的“专业参谋”;后者通过现代科学手段收集和采集全球范围内的大气和海洋数据,再比对“雪龙”号船“气象官”测报的资料数据,做出天气形势分析和预报。在“雪龙”号船出海期间,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每天至少有一份“雪龙”号船所在海区的天气预报传真到船上,供船长应对恶劣的气象环境作参考。船长王建忠说,又跑过了一个热带气旋,实际上是在气象预报相当精准、船上又有天气雷达的情况下,他知道气旋在哪里、向哪个方向运动、多少速度,船才能够“跑”得过的。

天气和冰情预报是“雪龙”号船横跨三个气候带、远征南极的重要安全保障。

望加锡海峡是亚洲和欧洲间的重要洲际海上航道,也是东南亚区际航线的捷径,它与龙目海峡相连,成为连接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东北部的战略通道。

11月15日,“雪龙”号船观察到龙目海峡的一个奇特现象:海面上跳出一朵朵杂乱无序的浪花,形成一条条带状的“沸腾”海水,船航行至此,如入沸水般震荡,甚为奇特,一时给考察队员们单调的海上生活增添了不少兴致。

龙目海峡因地壳断裂下沉而形成,水道幽深,岸壁陡峭。由于海流的强烈侵蚀冲刷,至今仍在继续加深加宽。

由于海峡内的海流以南北向为主,而印度洋的洋流则以东西向为主,两股洋流在龙目海峡的峡口相遇,相互冲撞,便形成激荡的水花,海面上看,就像煮沸了的水一样。

爱因斯坦说:“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炬,然而科学家属于他的祖国。

“雪龙”号船载有我国的洋流学家,但是探测两大洋之间洋流的奥秘并不是他们此次远征的任务。“雪龙”

号船作为我国唯一专门从事南北极科学考察的破冰船,不仅肩负南极“一船四站”后勤物资的保障任务,更为重要的是承担我国长年大洋调查和科学实验的重任。

本航次负责大洋探测与研究的大洋队队长是矫玉田,他的研究项目需要使用船上的近百种仪器设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国内外最先进的。

科学最根本的精神就是求真。仪器设备的多少和专精程度,是一艘海洋考察船科研能力的表现。整体上看,“雪龙”号船的仪器设备除了一般船舶出厂时就已具备的轮机、驾驶、救生、货物吊装等适航仪器和设备外,作为一艘两极航区的现代化科学研究船,还装备有众多特殊的、智能化的仪器和设备。

“雪龙”号船排水量两万多吨,宽阔的多层甲板可以安装从探测海底到高空的许多固定的仪器和设备,也可以空置一些甲板面,用以临时架装一些新探测项目的仪器和设备。

南极科考充满艰险,对常人来说,却总是带着几分神秘。眼前这些仪器和设备就鲜为人知,有的奇形怪状,长臂短腿,笨头笨脑;有的像“机器人”一样,每天自动完成它的“本职工作”;隐藏在船底的是专门向海底发射声波和接收回声的声呐窗口,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却是科考船安全和科学探测的重要保障。

用于探测的仪器设备有:船左舷的水文生物绞车,用来进行海洋水文生物取样,主要用于捕获浅水浮游生物和测量表层的海水流向和流速等;船右舷的海水温度盐度深度探测仪和配套绞车,能同时起吊36瓶12升采水器,可将不同深度的海水多项指标和参数直接传至实验接收器;艉部左舷安装了一台地质绞车,可进行万米海底地质取样和一般的海底探测;船底部安装了先进的双频测深仪的发射器,可通过多个视窗,实时显示船航行海域的回波图形、扩展海底、振幅范围以及水深值;船中部安装了两套双传感器CTD911仪器,可获取0~6000米水深剖面的海水温度、盐度、深度、溶解氧、叶绿素实时连续数据;船工甲板安装了海气二氧化碳通量分析仪,对走航表层海水进行海气二氧化碳通量对比研究;安装了走航表层海水供水系统,为各实验室和各走航观测设备提供在航期间连续的表层海水样品;为调查沿途海域生物资源,船上安装了EK60鱼探仪。

近年来,PM2.5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大气污染调查也就成为现代科技热门,它也是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的项目之一。船上安装了三台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智能大容量空气总悬浮颗粒采样器,可沿途采集3.15万海里空气中的气溶胶样品。从上海到南极,再从南极回上海,考察队员每天更换一张经过特殊处理的石英过滤膜,然后低温保存,把石英过滤膜带回国内实验室进行分析。

作为一艘专业的海洋科学考察船,“雪龙”号船安装了一系列走航式自动化、剖面连续化观测、测区全深度观测、数据网络化共享的科考设备,可满足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气象学以及与极区海冰相关学科的考察需要。

“雪龙”号船上实验室面积约57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海洋台站的建筑面积,设置样品冷藏库、低温实验室、科考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海图综合显示平台、科考现场监控系统、科考数据采集系统等。这些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都在船内各个重要的岗位和舱室设置了分系统和显示器,可实现船舶航海信息、科考现场信息以及走航式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ADCP)、气象站、CTD绞车、鱼探仪等科考设备的数据采集与输出。

船上的气象中心,可以接收所在海域的卫星云图,自动测量当地的温度、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资料,为本船在气候变化无常、极其恶劣的极地海区航行提供安全保障。

位于二层的水文资料采集室,集中了一大批先进的科研仪器,其中有用于搜寻磷虾和其他南极水生动物的鱼探仪,加上数据处理中心、样品间、伸缩吊车等配套设施,科研人员可在船上进行一系列海洋考察与研究项目。

“雪龙”号船不仅是一艘破冰船、科学考察船,还是一座供科学家进行研究实验和设坛讲学的科学城。科学是使人的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途径,人类借助于科学,才能纠正发展中的缺陷。

一座行走天涯的科学城,承载着的是一个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有如万里苍穹闪光的希望。科学城中,星光灿烂!

三血肉之躯的钢铁团队

随着“雪龙”号船一路向南,没有了时差的调整,队员们已基本适应了大洋航行生活,厨师长包志相安排的两荤两素加一汤的中、晚餐,队员们个个吃得心满意足。天气越来越热,许多人都穿起短袖,精神抖擞,干劲十足。

“雪龙”号船是一艘钢铁巨舰,而科考队员和船员却都是血肉之躯,面对穿越大洋的艰巨任务,他们必须拥有钢铁般的意志。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就的,只有这样才能变得坚硬无比,什么都不惧怕。“雪龙”号船搭载的就是一个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具有钢铁般意志和“爱国、求实、拼搏、创新”精神的科学团队。

带领这支队伍走向南极的领队、首席科学家刘顺林,是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多次参加南北极的科学考察,曾担任中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

副领队夏立民、徐挺都是南极科考界的着名人物。

乐观、勤奋、坚韧,国家海洋战略的责任,在“雪龙”

号船上是一种对于国家、民族的无言大爱,更是一种不同岗位的无言坚守。在这里,爱是平凡的付出;在这里,爱在岗位上闪光!

“雪龙”号船上有许多多次执行南极考察任务的船员,他们都是经验丰富、水平极高的“航海家”。不说船长王建忠,政委王硕仁,就说见习船长赵炎平,浙江人,从2004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是他第9次执行南极科考任务。

轮机长吴健,49岁,上海人,主要负责船上的动力设备以及供电、供水、供暖、制冷等能源设备。

“雪龙”号船团队还有二副肖志民、二管轮陈晓东、水手长唐飞翔、系统工程师袁东方、工程师何金海、网络工程师李铭剑、实验员吴林、实验员夏寅月、厨师尹全升等。

“雪龙”号船上,时常会出现一位亮丽活泼的女性身影。她是新华社记者张建松,一位两次登南极,一次赴北极,走南闯北的巾帼英雄,也是中国现代海洋报道领域综合素质优秀和极地考察新闻报道最多的记者。在随“雪龙”号船第30次南极考察中,她得到了独家报道新闻和发博客的“绝对权力”。

中国海洋报社记者赵宁也随船进行新闻报道。

“雪龙”号船还是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的工作母船。每次从上海出发,总会上来一些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他们来自全国各大科学院所,来自数以百计的科学领域与行业,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去长城站、中山站或昆仑站,去考察南极大陆。在长年考察站里,来自全国各大院所的科研和工作人员,在那里“过冬”。

路漫漫其修远兮,海雨天风任来去。现在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南极科学考察船,又一次从上海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出发,远征南极,执行为期近半年的科考任务。

同类推荐
  •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提起唐诗,每个中国人都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在唐诗里,你会看到秀美的河山,你会闻到清新的花香,你会听到离人的哀怨……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是近两百多年来流传最为广泛,风行海内外的唐诗选本。然而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以“温柔敦厚”的中庸之道来选择诗文,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都没有入选,如《石壕吏》、《卖炭翁》等等。为了惠顾广大读者,我们继承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的精华,又参照多种唐诗编本,精选出了三百首唐诗,编成了这本唐诗大全集。目的在于为中学生、大学生、社会青年以及爱好唐诗的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普及型读物,为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做出绵薄之力。
  •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

    陶渊明既没有屈原的宏伟悲壮,又没有李白的豪放飘逸,也没有杜甫的阔大沉雄,以他百来篇诗文,何以赢得了与这三位诗国巨人比肩的崇高地位?苏轼认为:“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王国维指出:“屈子之后,文学上只雄者,渊明其尤也。”朱光潜说:陶渊明“崇高的诗人地位,可以和他比拟的,前有屈原,后只有杜甫。”陈寅恪认为:“陶渊明不仅文学品节居古今之上流,而且实为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戴建业老师以深厚的学养,扎实的史学功底,风趣的文笔,独到的价值取向,论述了陶渊明的文学成就、人格思想及精神世界,向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丰满的陶渊明——他是滔滔浊流中的一泓清泉,“大伪斯兴”时代里的一位真人。
  • 窗外诗雨

    窗外诗雨

    从星期一到星期天过得很快,一转眼十五年的写作时间“不翼而飞”。现在,我终于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书《窗外诗雨》。我四处打工,到处漂泊,曾几度想放弃创作,只因心中有种无法割舍的情愫,又重新提起笔来。如果你也真的喜欢写作,就不要轻言放弃,要相信这个世界只要有梦想就会有美丽的故事发生。
  • 听面包唱歌

    听面包唱歌

    收录了尤今20则在袅袅炊烟里完成的美食散文,与读者一起分享蕴藏在袅袅炊烟里的人生智慧和生活哲学,让我们大家感受——烹饪,是艺术的创造、也是快乐的源泉。尤今把书名定为《听面包唱歌》,是希望人人都能听到发自食物那宛如天籁的美妙声响,感受它、享受它;珍惜它、爱惜它。最重要的是,让这种圆融的幸福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 “网”议红楼

    “网”议红楼

    该书假设《红楼梦》中的女性,如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等的性格,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可能的思想、表现和境遇。
热门推荐
  • 二次元世界之碰坏

    二次元世界之碰坏

    个个二次元世界的碰坏,使得英灵人类学园由普通的高中学园变为了专门培养二次元守护者的学园,其中也接纳了许多失去记忆的二次元英雄,其中冲田宗子与米月,是当中比较出名的。而这碰坏的原因,来源于研究博士。他企图称霸整个二次元世界。因此一战展开了……
  • 蝶灵风兮

    蝶灵风兮

    为助他登帝位,她遗落自己的心伤痕累累;为救他活命,她舍弃所有灵力险些灰飞烟灭;再相见,命运之盘转动,她又遭遇同样的场景,面对他温和的脸庞,猜忌的眼眸,她又该何去何从?
  • 大皇子2

    大皇子2

    青松九月,蝉声震耳,北方,海山市旅游职业学院校门外。
  • 快穿之女配要翻天

    快穿之女配要翻天

    平凡女生夏非欢成功挤跑远大校花,勾搭上男神!正当她要和男神进一步发展时,被系统选中!什么?你觉得我很有潜力,要我去各类小说中帮女配逆袭?本文天雷勾地火!什么校园文,总裁文,同人文,古言宫斗文等统统不在话下!
  • 驾临法界

    驾临法界

    狮吼南山,千载林涛来有韵。鹰翔法界,万里江山去无踪。且看一代佣兵之王,如何驾临异界,从零开始,于异界大放异彩、手舞风云、摘星捉月、纵横弄潮......天修榜、宗族排位赛、东胜神州争霸赛、天道大学府排名赛、神兵争夺、美人患难、兄弟之情、背景滔天、大陆争霸......开酒楼、演唱会、拍电影、全民偶像尽在《驾临法界》!!!新书等级制度:天修位、天士位、天灵位、天尊位、天王位、天皇位、天神位、天贤位、天圣位、准帝位、天帝位...天道大陆势力格局:一府、二宫、三圣、四朝。看了这么多!诸位天帝,与吾一起驾临法界如何!!!
  • 逆卫

    逆卫

    他只有1.80米,他只有70KG但他是NBA永远的传奇他只用半个新秀赛季就征服了全联盟别人求爷爷告奶奶想得个金手指而他却纠结于作弊器损害了游戏的可玩性是的当地球无法阻止他时他需要一个新的舞台。于是,墨机说,那么我就赐你一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剑修的诸天之旅

    剑修的诸天之旅

    好吧,这是一个并不纯粹的剑修,在诸天万界厮混的一些破事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灾厄之红警无敌

    灾厄之红警无敌

    核战后的世界一片荒芜大自然焕发另类的生机!世界被绿色笼罩,茂密的林海成为了一切生灵狩猎,进化的乐园!曾经的霸主“人类”成为了食物链最低端的存在,顽强,艰难的生存着!一位身体瘦弱的少年,身附“红警帝国前进基地”主脑系统!历史的齿轮已经重新开始转动,一切从“脏谷”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