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36300000007

第7章 坚冰围困(1)

天有不测风云。在“雪龙”号船忘我救人之时,南极洲大洋的冰层再一次收缩了“腰带”,突如其来的坚冰如大军压境,“雪龙”号船陷入了重重包围,刚刚救援过“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船的101名勇士也需要有人来救了。南极离中国大陆万里之遥,中国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批示要不惜代价救出“雪龙”号船的勇士们。中国国家海洋局迅速成立“雪龙”号船脱困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领导救援工作。澳大利亚海上搜救中心请求美国海岸警卫队的“北极星”号破冰船前往救援“雪龙”号船。这是一部极地交响曲,人道主义才是和谐世界的真正基石。

一2014年1月3日凌晨,一阵急促的启航铃打破了南大洋的宁静,船长王建忠和大副早已来到驾驶台上。17900马力的中速柴油主机启动时发出的轰鸣声震颤全船。“雪龙”号船完成救援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船后,即将启航,继续完成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下一站是去维多利亚地开展中国第五个南极站的建站勘察工作。驾驶员已将航线划定,待机器预热起来后,将下达“进一”

的命令。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此时,王建忠船长发现一个意外情况。“雪龙”号船周围的冰原,昨晚还有一些清水区和冰隙带,一夜之间,不知何时漂来了一座平顶大冰山,长达一公里左右,还在不断向西北方向漂移,冰山距“雪龙”号船最近仅1.2海里,横亘在“雪龙”

号船撤离路线的前方。

“雪龙”号船周围原本开辟的冰隙也被一道道冰坎挤得密密实实,只有左舷水线下船内排放机器余热和生活用水的地方尚有一湾清水。

没有人预先料到这一刻的到来,不过早在1月2日“雪龙”号船全力实施对俄罗斯船救援时,负责“雪龙”号船气象保障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每日冰情分析报告,就曾提醒“雪龙”号船要注意观察身边的冰情发展。随船气象保障预报员于海鹏观察的结果显示:由于南极东半球正有一个气旋过境,东南风达到11级,强风顺时针把多年积累在罗斯冰架上的一些冰块吹进了海洋,明显增加了俄罗斯船遇险区的冰雪量,加上风的作用又把大洋外缘的浮冰赶往近岸,双重压力一起挤压着“雪龙”号船的活动空间。实测的冰块厚度达到了3~4米,而“雪龙”号船的破冰能力仅有1.2米。

破冰是极区航行的船舶最为基本的一种能力,但不同的船舶在不同的冰区拥有不同的破冰能力。破冰能力通常分为七个级别,七级最小,一级最大。现在世界上破冰能力最强的船是俄罗斯“50年胜利”号核动力破冰船,有5米宽的不锈钢破冰带,两个核子反应炉可产生75000马力,独立破冰能力可达2.5米厚,属一级破冰船,是世界上最大的核动力破冰船。其次是美国海岸警卫队的“北极星”号破冰船,由柴电发动机或燃气轮机驱动,可撞破厚达6米的冰层,或者以3节航速连续通过1.8米的厚冰,属于二级破冰船。而“雪龙”号船只有17900柴油动力马力,破冰能力最多达到六级,破冰能力很小。

真是狭路相逢。尽管如此,王建忠还是决定在船舶安全有充分保障的前提下,做一下尝试。他叫轮机长备好车,先试着后退一下,如果后面的冰比前面的薄,就能够退击出一条带状的清水区,然后通过加速前进,获得速度惯性后冲击冰块,甚至“骑”上冰层、压破冰块来达到破冰的目的。

1月3日清晨,王建忠下令动车,“后退一!”并安排三副张旭德在后甲板观察船尾冰区的动静。机器启动,螺旋桨转动。张旭德报告:船体没有“动静”。这说明,船尾也被浮冰冻住了。不能后退就看看能否前进,王建忠又下令“前进一”。机器轰隆,带动螺旋桨又往前击水。前甲板的水手长报告:船未动,冰未破。王建忠重重地坐在驾驶室的值班座椅上,脸上浮出一丝悲凉之色。

整个驾驶台气氛顿时十分压抑,刘顺林在这一瞬间得出了一个可怕的结论:“雪龙”号船被困住了,如不能及时脱困,整个南极考察任务很大一部分都要打水漂。

船舶是一个结构强硬的整体,船上任何一个地方的摇动,都将带来整船的摇动。“雪龙”号船被困住的事实,在早晨主机停止转动的那一刻立即被大家意识到了。

“船走不动啦!”队员们议论起来。突如其来的冰困是在场所有人都不愿接受的事实。

队员们都清楚,一望无际的冰原像南极洲的一条巨大腰带,“腰带”还在慢慢地“收紧”。极区终年不息的大风夹着冰粒,拍打在队员们的脸上,虽然被冻得麻木,仍然能感到刺痛。寒冷侵袭着队员们的身体,不幸的消息更困扰着队员们的内心。

王建忠船长神经紧绷,还不得不面对另一个更加难以预见的危险。

1月3日,一直跟踪着南极天气和冰情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向“雪龙”号船通报:在“雪龙”号船头30度方向、距离5海里处有一座冰山正通过自身的重力向“雪龙”号船移动;左后方向8海里处,也有一座冰山,正向“雪龙”号船移动。这一奇怪的“双向”移动,来自于那个不肯停歇的气旋,一方面把南极黙茨冰川上的流冰往海洋里卷,一方面又把大洋的浮冰往岸边推,刚好把“雪龙”号船夹在中间。如果这两座冰山一左一右压过来,不出两天,新闻记者报道“雪龙”号船受困的语词就要沉重得多了。

刘顺林领队安排在驾驶台上架设专用的海冰观测设备,派专人值班观察冰情,准确测定冰山与“雪龙”号船的距离。现场观测结果:船头方向的冰山已漂至船头500米处,而左舷方向的一座规模较大的冰山在洋流和风力等的作用下,正快速移动,方向不定。这座冰山比船头方向那座小冰山至少大10倍,背面是什么形态还难以估计。小冰山在“雪龙”号船的正前方偏右一点,大冰山在“雪龙”

号船左舷偏后,两座冰山遥相呼应,夹击着“雪龙”号船。

极区航行经验告诉船长,大冰山沉没在水下的部分往往比显露的部分更大更深,受深度洋流的带动,漂流速率比洋面的浮冰和船舶快,洋流快速移动时,冰山水下部分就像一架发动机带着水面的冰山快速移动,冲击着水面的一切。“雪龙”号船的满载吃水深度是9米,远远不如水下冰山的受力面积大,碰上这个冰山一不小心是要翻船的。现在“雪龙”号船经过中山站的卸货,加上油料、淡水不断消耗,实际吃水深度已不足9米。3日下午,为以防万一,船长当机立断,安排大副和轮机长向舱内注入压载海水,增加吃水深度。

现在“雪龙”号船附近的海冰情况越来越复杂,两座冰山虎视眈眈,使“雪龙”号船非常无奈。考察队员们三三两两坐在一起,分析、寻找着对策:向前行进,势必途经两座冰山的“势力”范围,如果行经两座冰山之间时,被前面的海冰堵住,冰山夹着浮冰又把船尾倒车的水道封死,就真的非常危险了。

经验告诉王建忠,“雪龙”号船这个时候盲目脱困将会陷入一个更危险的境地。这就是南极探险,这就是对“行船三分险”古训的诠释!

澳大利亚海上搜救中心一刻不停地与“雪龙”号船保持联系、沟通情况:“南极光”号船已将“雪龙”号船救出的52名乘客安排到住舱里,分发了食品和水。“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船上被救的澳大利亚医生安德鲁说,所有获救者各人将手写的感谢信扫描后传真给“雪龙”号船长和中国相关部门;希望美国“北极星”号船尽快抵达,营救中、俄船只;“南极光”号船打算等着“雪龙”号船摆脱险境,一同回航到清水区去。

天有不测风云,南极更甚。没想到,一夜之间,冰围使“雪龙”号船与“南极光”号船天各一方。“雪龙”号船不脱困,要么“南极光”号船等着不走,要么重新调动其他就近船只赶来营救,这是国际海事组织通常的做法。

但刚上船的52名乘客惊魂未定,“南极光”号船难以持久地等待“雪龙”号船脱困。“南极光”号船长与王建忠船长“商量”:他们是不是可以带着52名乘客先撤离?

王建忠接到“南极光”号船的“商量”电话,下意识地看了看海面,又看了看还被冰封着的“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船,大度地说:“可以,你们带着乘客回吧。”

“南极光”号船载着遇险乘客走了,本次南极大救援行动暂时告一段落,但“雪龙”号船和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还要迎接更大的挑战,故事还在继续……澳大利亚海上搜救中心默许“南极光”号船退出救援现场,同时也在积极请求美国“北极星”号破冰船尽快进入南极,救助中、俄船只。

美国“北极星”号破冰船隶属于美国海岸警卫队,美国海岸警卫队太平洋区司令保罗·祖昆福特通过媒体表态说:“我们始终准备在地球表面最偏远和环境最恶劣的地区提供援助,而且这样做是责无旁贷的。”

但是,美国的“北极星”号船刚完成在澳大利亚悉尼港的补给,驰援南极,到达中、俄船只受困海域还需一周以上时间。

“雪龙”号船需要等待吗?刘顺林和王建忠并未作出请求救援的决定。

二世界再次聚焦“雪龙”号船

2014年1月3日,一份关于“雪龙”号船受困情况的报告,由领队刘顺林签发,越过万里大洋,报到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和国家海洋局。

从救援解困到自身被围困,严酷的大自然导演了一场预先没有设置剧情的大戏,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集“雪龙”号船。

一直跟踪报道“雪龙”号船救援俄罗斯船的新华社、中国海洋报社记者把现场受困的新闻发回国内,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国家海洋局网站在第一时间如实报道。

“雪龙”号船大义救助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船及52名乘客的消息,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赞扬,同时中央最高层领导也为“雪龙”号船受困担心。1月3日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暨“雪龙”号船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冒着极大风险,成功完成对遇险俄罗斯籍客轮的救援行动,为祖国和人民争得了荣誉,请向同志们致敬,并转达我对他们的诚挚慰问。习近平要求各有关方面协调配合,指导帮助他们脱困,确保人员安全。他表示,祖国人民同他们在一起,希望他们保重身体、坚定信心、沉着应对、科学施策,争取早日平安返回。

接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作了批示:“希望科考队沉着冷静应对,务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等待有利时机,积极稳妥设法突破海冰围困。”

5日中午,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专程到达国家海洋局,视频连线慰问“雪龙”号船全体考察队员,检查国家海洋局“雪龙”号船脱困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指示情况,指导脱困工作。

“雪龙”号船遭受冰困的消息传回了祖国,万里之外的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和“雪龙”号船的安全牵动着中央领导和亿万人民的心。

瞬息万变的南极,再次展露它一贯的个性。“雪龙”

号船停泊的这片密集浮冰区,风雪交加,白茫茫一片,周围的冰山早已隐身在白色幕帘中,“雪龙”号船的雷达显示屏上却尽是密密麻麻的冰山信号。

南极考察,原本就是为了探索大自然的科学奥秘。为了揭示这些奥秘,“雪龙”号船设定了多项考察项目,派出了多个科学考察团队。如今,解密的钥匙就在身边。一望无际的密集浮冰,虽然暂时阻挡了“雪龙”号船前进步伐,却阻挡不住船上科考队员们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在积极设法摆脱困境的同时,船上部分科学考察项目照常进行。

没有人因为冰困而放弃科考。像往日一样,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高金耀研究员从船头的实验室,小心翼翼地穿过长长的甲板,来到艉部的平台。那里安装了可以测量地磁场数值大小和指示方向的科学仪器——三分量地磁仪,他每天都要去检查仪器运转情况、记录的数据。

由于“雪龙”号船所在的这片海域与南磁极相距不远,连日来,三分量地磁仪得以在南磁极附近长时间、密集地进行观测,收集了大量观测数据,对于高金耀来说,这是一个“意外收获”。

仪器显示:地磁场水平分量越来越小,垂直分量越大越大。这说明“雪龙”号船距离南磁极已经很近了。高金耀意识到,由于南磁极点一直都在漂移,这些数据就显得十分宝贵,是我国今后研究南磁极漂移情况、了解南磁极附近海底构造、建立全球地磁场模型的第一手资料。

像往日一样,在“雪龙”号船科研管理平台上,实验员肖永琦也一如既往,协助大洋队队员利用各类仪器,抓紧时间采集这一海域的海洋物理、化学、浮冰等各类数据。

这一海域是我国船舶第一次涉足,各类数据都是空白。

像往日一样,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矫玉田利用“走航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已经测得该海域800米水深的流速、流向剖面数据,第一次获得这片海域的南极“边缘流”数据,对今后研究南极“绕极流”很有帮助。

像往日一样,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马龙,每天都会到船底部的“海洋重力仪”实验室查看。这台仪器一直在测量、采集重力数据,以反映海底密度界面的变化。

像往日一样,在“雪龙”号船舷边和驾驶台两侧,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李明广安装了多个浮冰观测设备,目前已经如实地将这片浮冰区的海冰密度、厚度、大小、冰面地貌、返照率等记录拍摄下来,为南极普里兹湾和罗斯海的海冰研究提供参照。

像往日一样,冒着凛冽的寒风,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张麋鸣、肖钲霖爬到了“雪龙”号船顶。那里安装了多个不同规格和型号的大容量空气采样器,分别采集空气中气溶胶、重金属颗粒物等空气样品。他们每天都上船顶检查机器采集的数据,更换滤膜,除去机器上覆盖的冰雪。

像往日一样,来自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的韩惠军、颜小平、王广东等科考队员,则利用观测地形和地物的“全站仪”,随时观测远方冰山的位移和速率,及时将数据提供给考察队。

同类推荐
  • 凤鸣于山

    凤鸣于山

    这是著名诗人高治军先生的第12部诗集,收录了诗人多年创作的新古体诗二百余首。诗集分为抒怀、记游、念情、风物四个系列,把诗人在忙碌、充实的工作生活中那些原本琐碎平常的过程以诗歌的形式,细腻、细致、细微地表达及留存。
  • 《读者》杂志十年典藏从书:隽永小品

    《读者》杂志十年典藏从书:隽永小品

    浸润在美丽、精致、温暖的文字里,便有了脱离凡尘的清高和无畏,生命的歌哭、情感的起落,化为品评人生的幸福与激动,有如看花开花落的超然与从容……案头这本《隽永小品》所散发出的悠长而细密的气息和着秋日的风和雨,摇曳出自若而灵动的风姿。从最初的筛选到今日的编辑成册,仿佛经历了一番心灵的涤荡抑或是情愫的整理,室外喧嚣的车流人声不再传入耳际,像尘世间的纷争和无奈、繁冗与庸常也与己无关。
  • 月光下的土地

    月光下的土地

    在北方偏远的土地上,依旧坚守着文学的理想,坚守着文学的神圣领地。像他做农民的父亲默默耕耘着农田一样,他也在文学的领地里默默地耕耘,父辈们收获了粮食,而他收获的是文学和精神。从马广原身上,我感受到文学的力量,我们不必担心文学的寂灭,只要人类存在下去,文学精神就会延续。
  • 辛弃疾文集4

    辛弃疾文集4

    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 分钟与千年

    分钟与千年

    本书分五辑,共收录作者《江南好》、《帘卷西风》等82篇散文。
热门推荐
  • 灵之启世录

    灵之启世录

    万年的时光磨灭一切,消失的灵气再度出现。成长的脚步,势力的博弈,种族的延续,上古的谜团,是上天注定还是是早有预谋。灵技灵法千变万化,灵兵灵甲征战天下,看平凡小子追寻真相,感受成长的精彩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痞夫之怒

    痞夫之怒

    身怀绝技的退伍兵只想安心赚钱。却屡屡被人追杀!身边美女不断。到底是桃花运还是桃花劫?当马子明无路可退时,逆来顺受,还是绝地反击?
  • 陪你走过的那三年

    陪你走过的那三年

    三年实在太快,就像是弹指一挥间,很多话还没有说出口,就已经来不及,不过能陪伴你走过人生最美好的花季,即使三年之后我们将要各奔东西,也无怨无悔。【小剧场:“小白,我要吃这个,这个,这个,还有那个……”某小小看着美食咽了咽口水。“好,都依你还不成,这样能吃,小心以后没人赶紧娶你。”“才不会呢,我可是天下无敌可爱的唐果!”】对不起大家,实在写不出感觉,果断弃书,对不起,宁缺毋滥
  • 黑金纪元

    黑金纪元

    神魔纪元已过万年,黑金纪元轮盘转动。世界巨树接通双城,神魔学院培养英才。大地之城五族崛起,天空之城神秘莫测。(骚年,换一种口味如何?)(本书手机码字,若喜欢,请收藏,酒舟在此感激不尽!)(阶段:青铜级-白银级-黄金级-铂金级-钻石级-王者级-皇者级-圣者级,每个大阶段分为九个小阶段)
  • 萌娃招父:娘亲是鬼医

    萌娃招父:娘亲是鬼医

    一朝穿越,堂堂鬼医特工成红杏出墙却不知奸夫是谁的弃妃被赶出家门在荒郊野外生子。无所谓,娃都生了就养着吧。三年后,听闻爷爷病危,她携子强势归来,惊艳天下。不能修炼的废材?她一招制胜。庶出兄妹作恶?让你尝尝身败名裂的滋味!说她仗势欺人?“胡说,娘亲明明是在虐狗。”渣夫要她承认出轨主动弃婚?儿子,上!退婚不成,某娃:“他看着挺有钱的,要不招他做后爹吧。”某男飘到母子二人跟前,幽幽望着她:“我本就是你爹。”
  • 浅夏我就在你身后

    浅夏我就在你身后

    浅夏,回头啊!回头?那人就在你身后,回头啊!可我什么也看不见,如果要重来,我还会选择这样做,只因为,我爱的是你,不是他不是吗!最后一秒钟,仅仅一秒钟,我就深陷不已,无法回头……无论是夭漓还是及傲骨你还是你,夭漓,天涯海角,我夭浅夏跟定你了,无论你逃到那里,只要在我夭浅夏手里,这辈子,你,注定是我的……你若要谁死,我夭漓定要他活不过午时,你若被谁伤一毫,我夭漓定要那人五马分尸……你若能再找到我,我便敢于这天地为敌,哪怕尸骨无存,魂飞魄散……
  • 松针革命:健康长寿启示录

    松针革命:健康长寿启示录

    本书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普通大众的实际,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松针以及松树提取物的作用和简单的使用方法《松针革命:健康长寿启示录》有两大特点,首先是倡导了21世纪抗氧化健康长寿的新理念;其次是实用,书中重点介绍了一种简便、有效、不花钱的自助健康方法:煮松针茶,喝松针茶,只要照着书中的指导去做,许多亚建康病症都可以得到缓解或治愈,省钱、省力、又省心。书中介绍了46种常见病、慢性病的松针疗法,22种松针的使用方法,为心脑血管病患者和其他病症患者提供一种全新的选择。《松针革命:健康长寿启示录》是中老年人、亚健康人群不可多得的科普读物。
  • 七尘神话

    七尘神话

    你看过西游记没?看过!你看过封神榜没?看过!……扯淡!真正的神话,岂是打个妖怪,修炼成仙那么简单?
  • 旧梦难温我在未来等你

    旧梦难温我在未来等你

    一条突如其来的短信,让本来就貌合神离的江语儿和喻斌这对情侣关系更加恶劣。而恰巧的另一个电话,则是点醒了江语儿浑噩敷衍生活态度和情感观的关键因素。短短一个月,分手、辞职这两件大事变成了江语儿人生中的重要决定和关键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