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57900000003

第3章 笔墨寄语(2)

喜欢这样的黄昏,因为这样的黄昏蕴藏着太多的记忆。随便信步走到哪一棵树下伫立,都可以想起这棵树是怎样从新生的嫩芽到苍翠欲滴到花香四溢到绿暗淡黄再到落叶萧萧。也许,有一片落叶此刻刚好落在头顶,随手捡起来,或者借助它就可以回忆起这一年所有的日子,有几多风、几多雨、几多明媚的阳光、几多月夜的疏影。或者抬起头,却发现就在某个树枝的末梢,有一两片落叶,在冷冷的秋风中引颈四望,仿佛期待着什么,又仿佛依恋着什么。

喜欢在这样的黄昏里看夕阳西下,因为这样的黄昏里满眼是金色的世界——山峦有了金色的镶边,天空有了金色的浮云,甚至连河水也翻滚着金色的波浪,像是一条金河!

是的,是一条金河。检点我们自身的生命,也是尽显了生命本身辉煌色彩的,所有已然经历的岁月中我们都是有过辛勤劳作和艰辛付出的。尽管今后的生命依然来日方长,而且前途未卜。但是,四十年生命的经历,已经足以教会我们怎样脚踏实地、怎样保持真情、怎样珍爱生命。毕竟,经历是我们能够拥有的一种财富,这种财富是唯一的不可重复或者失而复得的。

至此,我们还能奢求什么呢?更何况,父母健康长寿,儿女茁壮成长,家庭温馨齐眉,亲情友情爱情绵延悠长,自己的工作顺利、事业有或大或小的成功,不都是上苍对我们善良大度仁慈的恩赐吗!比起这些已经拥有的,我们失去的那些岁月、遭遇的那些挫折、忍受的那些欺骗又算得了什么呢?

喜欢这样可以让人浮想联翩并且依然可以满怀希望的黄昏,因为我们的生命刚刚如日中天,拥有一副黄昏般持重的情怀,就能使我们更加珍惜生命并且享受生命所带给我们的一切。

这样的黄昏是在暮秋,只在暮秋。

那么,就让我们沐浴在这金色的黄昏里,且歌且吟,且相互默默祝福、相互痴痴守望,以期在生命真正的黄昏来临、我们相坐对饮的时候,这些经年的友谊和友情乃至爱情就像是成年的老窖,带给我们无穷甜蜜的回忆和真切的幸福!

我是这样想的,朋友,您呢! 感激自然

回归自然,曾经成为一种现代都市人的时尚,即就时至今日,很多身居都市的人觉得都市生活太过喧闹、浮躁和繁杂,便突然萌生出回归自然的念头,就会在有限的假期中,把一年辛辛苦苦挣来省吃俭用节约下的钞票,毫不心疼地大把扔在山水中。什么东西一旦成为时尚,就失去它的本意了,也就没有了意思。时尚体现了一窝蜂的心态。

而我认为,所谓回归自然,首先应该是人类对自然深深的感激之情,是人类想在自然之中寻求某种启示、祈求某种解脱,以求洗涤身心的疲惫。

人是自然之子,人更是自然造化,对自然来说,人和一牙弯月、一眼山泉、一棵树木、一块顽石等等没有什么两样,只是人类因自己的进化而变得对自然不恭起来,便充当起自然的主人,甚至忘却了自己本身也只是自然界中的一物,是自然给予我们生命的食粮,是自然锻炼我们的筋骨,是在自然的抚育中我们才得以成长。

道家说:“无极而太极,太极而两仪,两仪而四象,四象而八卦,八卦而万物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前面的无极便是自然之始,太极是自然之初孕,两仪是自然之初生,四象是自然万物之相生,八卦则演绎自然万物相生相克之规律;后面的道便是自然的规律,万物皆循规律而生灭。是可见,自然乃人类之母,于是便有人将世界混沌未开万物未生之时亲切地称之为无极老母(亲)。

现代人碌碌于红尘,见不到看不出自然的真谛,所谓“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身心想要得到真正的休憩和滋补,就必须怀着一颗感恩和报答的心把自己完全溶化于自然之中,如能融通相和才能得到回归自然感激自然的真旨趣。

回归自然感激自然首先需要解读自然。正如读书一样,自然也需要读,一页页翻过去,一行行阅过去,一字字圈过去,精妙处化身自然之中,身心大快,随兴赋形,神迷意醉物我两忘心神俱入之时灵光顿现,身心入自然玄奥之核,自然即我,我即自然。

解读自然需要有三种境界,只有在这三种境界之上,才能够感激自然,并且把对自然的感激之情化作报答自然的自觉行动。

第一种境界是眼读自然。身入水光山色,首先当然是一饱眼福。一挂瀑布、一川明月、一处山林、一座奇峰、一抹云霞、一眼清泉、一尾游鱼、一阵暴雨、一村杏花、一畦稻谷、一河蛙声、一树鸟鸣、一声山歌、一方草青。一双眼睛应接不暇。在明净清丽的自然中放松紧绷的心理和情感,获得一种视觉的愉悦,一入自然之中人人都可以得到这样的感受,先是惊奇,接踵而来的是快活,是愉悦。你甚至来不及思想,美景娱目,目传神,神即内心。

目因景而醉,神因景而迷,不迷不醉,不算真正的回归自然,当然也就达不到解读自然的第二种境界。

第二种境界是耳读自然。前面第一种用眼睛解读自然的目的是产生欢快和惊喜,以求达到快活和愉悦,这第二种境界却要求心灵的感应。人来到红尘之外的广阔天地之中,一时目迷五色,神游八方,花树清泉深谷险滩海边柔沙塞外旷月早已令人怦然心动,而自然界除了形状颜色之外,还有声音存在,自然的声音就是天籁。眼观之外用耳朵仔细倾听四周的声息,感觉自然的律动,体会自然的祥和,正如我们倾听大师们的音乐一样,必须用心灵调动听觉,用听觉辅助心灵,才可以品味和咀嚼出音乐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才能够因之而用心灵感应六合八方的空间。

置身自然之中,目力难免疲倦,此时,躺在一方坡地的青草中或是坐在一块泉石上,闭上眼睛,渐渐地便会有各种自然的声音在你的耳中传来,鸟声、虫声、风声等等,这些声音柔和遥远却又清晰,慢慢地有一种惬意在心中突兀出来,久而久之,在闭着的眼中出现幻境,于是仿佛天地间自然的各种声音倾巢而出:开花有声、流云有声、飞鸟有声、落叶有声、虫爬有声、雾散有声、草长有声、鱼游有声等等等等。听见这些声音无异于如闻仙乐,身心便与周围景物融为一体。这种境界需要心灵的感应,需要排除杂念,正如读书读到会心处,读到忘形,灵魂便出窍了。

解读山水的第三重境界是心读自然,亦即感悟。用心感悟自然,就是直接用心灵和自然对话。

倘若可以直接用心灵和自然对话的人,胸中必定先装有千崖万壑,装有天地乐音,装有自然究理。因奇峰和深谷的比照,悟出“凸”“凹”“起”“伏”“显”“藏”“直”“曲”“圆”“缺”等等原本是自然大道,人生际遇有不平之事,自然造化有不平之形,不平乃是自然和人间的一大法则;因天地的浩大和蝼蚁的渺小,悟出“万物齐一”的玄机;因花开草亡树枯云逝的过程,悟出生死荣枯的自然无情规律;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大境界,心中有物,而眼前不见物,耳中不闻物,在有、无之间见性见情。这种解读法,又比读书的最高境界更高了许多倍。人的智慧与情感永远只是在短暂中感悟自然的永恒,而自然是永恒的本真,自然也是人类智慧的源泉。

自然更珍贵的礼品是对人类心灵的慰藉,人类更在感情上依赖自然那包容涵盖一切的博大胸怀。于是,诗人凭栏而望,用心灵感悟自然的启示,音乐家赤足于空旷的田野,等待自然那种很神秘的启示低柔温暖而又直接栖落在人类的灵魂里。 三

在对自然深深地感悟之上,我们才能够对自然怀有一颗切切的感激之心。感悟自然,需要历经前面的三重境界,而感激自然,更加需要我们对自然的一颗关爱之心;这颗关爱之心,倘若建立在心灵的感悟之上,那这个人就是意志坚强的自然之子并深深地热爱自然,痴心不改不遗余力地以自己的行动来感激和报答自然。

上帝在创造人类的同时创造了自然;早在远古的初民时代,人类围着篝火击节而歌,祈祷佑护或者庆祝收获时,就有了对自然的图腾和崇拜;连我们中国人使用的文字,也是循自然之万物象形而生;自然万物更是历代画家笔下永不衰竭的主题,山水花鸟鱼虫风月,笔端流露的是人类对自然的真切之情;士大夫取法自然,并从自然中找寻灵魂的归宿。两千多年前的一个黄昏,先哲庄周从化蝶一梦中恍然彻悟,人可以是蝶,而蝶又何尝不能是人,从而揭示出自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真理。

本来,人与自然之间应如同母子相依、情人相视一般,是恩爱两依依的温馨世界。然而,在我们现在的时代里,人类却成了自然之母忤逆的子孙,成了自然负心的情人。

当钢筋水泥的建筑丛林一寸寸挤走自然的景色,生活中的不幸和灾难便次第而来;举头望明月,那只是一个有着许多环形山的星球,而不再带有唐宋诗歌的光辉;吴刚和桂树、嫦娥和玉兔,这种曾深深打动我们的传说,因城市烟尘的遮挡我们甚至给孩子也讲述不清;林语堂先生如是说:“自从亚当夏娃犯了罪之后,花树难道就不再开花了吗?上帝难道因一人之罪,就诅咒苹果而不准它结实生果吗?或者将花的颜色改为比较灰黯而不再像以前的鲜艳吗?百灵鸟、夜莺和云雀难道从此停止了它们的鸣叫吗?今日难道已经不再拥有日落时的红霞,不再有虹霓,不再有笼罩乡村的烟雾,不再有瀑布和树荫了吗?所以扬言‘乐园’已经‘丧失’,我们正住在一个丑恶的宇宙中的这则神话,究竟是哪一个捏造的呢?我们真是上帝忘恩负义的不肖儿女。”

所以,今天我们口口声声说着“回归自然”“感激自然”的时候,自然于我们的要求却少得可怜:在你走路的时候,不要仅仅为了几步路的捷径而随意践踏城市的一方草坪;在你身在自然之中时,不要仅仅为了自己的方便而随手抛弃污染自然的垃圾;在你为了显示对鲜花的热爱时,请你为开放着的花朵留下它的性命;在你为了自己尽兴之时,请你不要在那株千年古树身上留下疼痛的伤痕;或者,你在自己的阳台上、小区里和院落中种上一颗绿色的小树,让这棵小树陪伴着你的孩子一起快乐地成长;或者你只需弯下腰捡起一个塑料袋,放在路边的垃圾筒中。为自然之母做一点点事,我们就是在感激和报答自然对我们的厚爱。

回归自然感激自然,我不知道是不是生命最终的目的,但是生命本身却是向这个方向发展的。现代人把它作为一种时尚,是进步还是无聊,我自己也无从知晓。但当人类能够从滚滚红尘来到自然之中求得暂时的解脱,并怀着愉悦和感激的心情来报答自然,为自然做一点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时,这确实是一种文明。但愿文明的人们文明地对待自然、营造自然!

文明地对待自然、营造自然,就是对自然最好的感激! 孤独的黄昏

喜欢黄昏的美丽,因为这种美丽源自于黄昏本身带有的一些淡淡伤感。

伤感的黄昏更多地给人一种可以引人思索的环境,在这种环境里便油然而扩张出一些毫无来由的思绪空间。

很多时候在无际的人流中突然从心底生出很可以摄人魂魄的孤独感,踏着落日的余晖走在黄昏中,这种孤独感就格外强烈,于是在车水马龙的街上,心里渴望突然间能从这无际的人流中消失;也许即就是在高朋满座猜拳行令饮酒高歌的热闹中,常常也会感到这种孤独。

孤独于人像是随身附形的影子,属于你自己的一部分,你无力拒绝它,也不可能拒绝它。一旦这种孤独在黄昏无际的人流中降临,再和黄昏本身的伤感相结合,那么这种孤独就会无数倍地增加和扩大它的感染力。此刻,我就走在这样的黄昏里,并且被这种伤感和孤独所虏获。

夕阳斜照,残阳似血,黄昏正美,难道是因为残阳的血色才有这美丽的黄昏吗?这孤独向心灵阵阵紧逼,像是驾着一叶小舟飘荡在原本风平浪静的大海里,突然惊天的骇浪向你涌来,惊叫也好,祈祷也好,乞求也好,那海浪依然故我地向你袭来,并且不会因此而延迟一刻或者减缓几分,对于你来说,你所能够选择的就是必须面对它。除此之外你别无选择。

你刚才不是惊叫了吗,不是祈祷了吗,不是乞求了吗?你刚才的那种担心和害怕,这会还在不在?我要说的是,并不是你别无选择,真的,并不是别无选择,你可以选择很多。比如一种心境。走在这阳光如血一样浓烈的黄昏中,因为受黄昏伤感的影响,我竟然觉得自己这么孤独,尽管我知道自己曾经存在过深深的自卑,但是,已经走进虽不繁华但也不算太小的城市并在这座城市的一隅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更何况还有一份在许多人看来还相当不错的职业,可是,为什么还会存在这种孤独呢?我想怕是因为自己心灵的无法倾诉,情感的无法交流,灵魂的无法沟通。是不是真的如有些人所说,是源于我自己的清高呢?可我普普通通的一个匍匐于社会底层的默默的劳动者,真的是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值得清高的地方。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因为自己对善良人性的追求、对纯洁感情的渴望和对充实生活的向往,使自己与周围相当一部分为名为利而钩心斗角的人之间的裂缝越来越大,于是就走进了一个怪圈,自己的圈子越转越小,心里的话怕被别人误解所以就更加难以与人提起,相互之间的隔阂日渐弥深;而有些原来的朋友因职务的提升或者财富的积累,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致使周围拥有了更多的追随者。自忖自己多年来因种种原因渐渐地疏远并且拒绝了很多名义的聚会和娱乐,朋友既不会再三番五次地找我拉我,我也不会涎着脸皮挤进喝酒打牌唱歌跳舞的聚会里,于是,因为一种失落而产生了这样的孤独,那么,我就是深深地陷在这个怪圈里了。

然而,回顾自己这许多年来在书籍里面行走的过程,却又觉得不论在心理或者精神乃至在感情上,都有一种实实在在的收获感和厚实感。近年来所阅读的书虽与往年相比,数量上有所减少,是跟着时尚阅读的少了,而选择自己喜欢或者有兴趣的多了。同时,在网络上也阅读了大量足以给人启迪和警示或者赏心悦目的好文章,更得到了许许多多相隔着万水千山的朋友,甚或还拥有了知己之交。人生太不易呀,真的不容易,那么我的这种孤独感是不是源于对你的思念呢?爱到深处人孤独,孤独之时爱更深。那么,我宁愿守着这份孤独,默默注视你,默默祝福你!

我的孤独源自于黄昏中因对你的思念而产生的伤感,而这种孤独却充实了我的心。 又是春雨潇潇时

又是春雨潇潇时,虽说雨点不大雨意不急,但满天满地都被雨帘朦胧着,像是一个轻弹得破的凄凉梦境。

昨天从乡下风尘仆仆归来,一路上春雨缠绵,满目是萧条的很有些荒凉的连绵群山,真是“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灯飘独自归”。

同类推荐
  • 我们把景仰忘记了

    我们把景仰忘记了

    《我们把景仰忘记了》选取了阎真、朱自清、巴金、冰心、丁玲、萧红、郁达夫、老舍、茅盾、丰子恺等10余位作家对知名文学前辈的怀念文字,共计20余篇,在这些文字中,我们再次体悟了何谓高风亮节,何谓名人大家风范。并借此表达对文学前辈的景仰之情。
  • 唐伯虎画真容

    唐伯虎画真容

    从此春去秋来,唐伯虎果然画好了八张有名有姓的美女图心中十分得意,感到这次一定要叫祝枝山大吃一惊,让他也尝尝输掉银子的滋味。
  • 柳宗宣诗选

    柳宗宣诗选

    考察一首诗,它的来由或发生学,似乎与诗人历经的情境有关。一首诗的切入点可能来自于诗人面对存在的最初震颠,或者说诗的写作,即用词语再现那个最初的震颠。可能要把成百上千的事综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一首诗。如果可以,我愿意把这本诗集取名为“自传的写法”。中国新诗自“五四”发轫,至今已近百年历史。湖北长江出版社一直致力于中国新诗的整理出版工作。本套“中国二十一世纪诗丛”推出了21世纪以来已较为成熟的中国新诗人。本丛书每位诗人单独成册,力求系统地收录诗人迄今为止的主要作品。书前附有诗人生活照片二帧,书后附有“诗人简历”,以说明诗人生活与写作之基本情状。本书为其系列之一的“柳宗宣诗选”。
  • 生活素描

    生活素描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
  • 栖居于可能性: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读本(英汉对照)

    栖居于可能性: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读本(英汉对照)

    为了在汉语世界里进一步敞开狄金森诗歌的诸多可能性,复旦大学文学翻译研究中心和美国狄金森靠前学会联合发起并组织了“狄金森合作翻译项目”,共同翻译、精读、研讨狄金森诗作104首。狄金森合作翻译项目有以下几个特色和突破:靠前,抢先发售为中文读者提供了狄金森手稿图片(共128幅),并提供了手稿相关信息,展示了狄金森诗歌的创作原貌。第二,抢先发售呈现了狄金森诗歌文本中的异文和替换词,以展示狄金森诗歌“选择不选择”的诗学策略。第三,提供必要的注释和解读,为难点和关键点加注,同时精选合作者之间的研讨记录,邀请读者亲历狄金森诗歌翻译现场。第四,抢先发售以图文的方式翻译和介绍了狄金森的信封诗11首。
热门推荐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情来不自禁

    情来不自禁

    娱乐圈有三宝:长得好、演得好、后台硬。黎芮表示这些都不算事儿,作为一个优秀的新人女演员。还要懂得:撕逼上位!四方面全齐活,演艺、男神两手抓!
  • C时代

    C时代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锋渐渐地失去了球队中绝对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中锋练习三分球,好像练好一手三分,薪资就能加个几百万,联盟需要一个大个子来统治禁区。正当小球时代,一名内线大杀器横空出世,且看吴才称霸NBA油漆区,让后场球员闻风丧胆!(系统流,轻数据流,不对胃口勿点)。
  • 有始览

    有始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市特种兵

    都市特种兵

    莫离,全世界公认的特种兵之王,泡妞特种部队创始人,接到首长的命令,要将华夏国某些即将脱离掌控的势力重新握在手中。其中有横行东北号称东北虎的黑道枭雄,有纵横商海的商界巨擘,有政坛不倒翁,有企图巅峰华夏传统医术心怀不轨的内心阴暗者。"为什么要派我去?"接到命令,莫离十分不解。"因为不管是黑道枭雄还是商界巨擘,甚至是政坛不倒翁,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全部都有女儿!"于是乎,特种兵之王莫离只能奉旨泡妞。
  • 你若我心

    你若我心

    一不小心走进你的世界,却再也找不到出口,慢慢的你的世界也变成了我永远离开的地方.....
  • 论语

    论语

    本书是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辫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集腋成裘,最终在战国初年汇辑论纂成书,因此称“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孔子思想以立身为出发点,而人能立身于世的首要条件就是具有“君子”人格。君子具备仁爱之心,自重自律;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积极进取,德才兼备;孜孜于学,注重实践;安贫乐道,谨守正义等等;始终坚守人之间的相处之道,遵从不同的伦理关系,构建着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 末日沉浮

    末日沉浮

    末日来临,谁主沉浮?唯有力量,只有掌控它,才能掌控自己的未来,掌控命运。
  • 重生之蜜爱99天

    重生之蜜爱99天

    唐夕一朝重生,誓要让自己翻身,经历了上辈子的教训,她现在佛挡杀佛,人挡杀人,不过这个刚出现的老大是怎么回事。
  • 叛逆的我:救助站的生活

    叛逆的我:救助站的生活

    那天我离家出走,在认识到社会的可恨和可敬后,随着好心人的指示找到了救助站。虽然在里面的生活只是短短一个星期,并且里面天天吃面条的习惯都快把我的肚子给吃抽经了。但是,让我感到的快乐和满足的不仅仅是我的初恋,还有大家在一起所构成的有趣和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