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01500000006

第6章 凭本事——胸藏万机靠能耐(3)

刘秉忠虽身居深山,犹如闲云野鹤,但其心却依存经世宏愿。他留心天下时事,茹苦耕读,以待良机。后来,他的才华为天宁虚照禅师所知,特意派人入山招其剃度为僧,改名子聪,在寺庙里掌书记之职,因而留下“聪书记”的称呼。其后,他游历云中(今山西大同),留居南堂寺。

刘秉忠虽遁入空门,但壮志不泯。他每日于晨钟幕鼓之暇,潜心治学,博览群书,着意探究尘世变迁之基因,寻求治国安邦之良计。几年过去,刘秉忠学业日长,几无不通。他不仅“兼通儒释”,而且精于《易经》和宋代道学大家邵雍的《皇极经世书》。其它如天文、地理、律历以及三式、六壬、遁甲等卜算之术等,也无不精通。他学兼三教,洞察力敏锐,对古今治乱兴衰研究得十分透辟。

斗转星移,光阴荏苒,刘秉忠自遁入山中已过10年,27岁的他风华出众,声名渐著。机遇终于到来了。元太宗后乃马真氏元年(公元1242年),身居漠北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尔和林)的藩王忽必烈蓄意争夺蒙古汗位,欲于天下大有所为,因此一心扩充自己实力,积极结识、网罗中原文士和释儒道三教名流。燕京(今北京)大庆寺高僧海云禅师,应忽必烈之召身赴漠北,途经云中,闻知刘秉忠博学多才,特意邀他同行。刘秉忠思欲一试胸中才学和平生抱负,干一番治国安天下的轰轰烈烈事业,决计与海云禅师一道北上,谒见忽必烈。这次和林之行,便成了刘秉忠一生中重大的转折点,使他的人生之路由此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刘秉忠到和林后,多次受到忽必烈的召见。他纵论天下时事,了然于胸,谙如指掌,受到忽必烈的欣赏,深为忽必烈喜爱。当海云禅师南返时,刘秉忠便被忽必烈留了下来。数年之后,刘秉忠回奔父丧,忽必烈赐金百两以供丧葬之用,派使送至邢州以表其爱才之心。刘秉忠服丧期满,又被忽必烈再次召回知林。这时的刘秉忠,已成为忽必烈开创基业的得力助手,参与策划各种方针大计。而刘秉忠为报知遇之恩,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智,为辅佐忽必烈完成一统帝业竭尽了全部心力。

元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的胞兄蒙哥被立为大汗,命忽必烈总治漠南之地,忽必烈率众臣南下,开府于金莲川(今内蒙古正蓝旗闪电河沿岸)。

漠南地广民殷,财赋充实,忽必烈兼得天时、地利、人和,便雄心勃发,欲成大事。刘秉忠也认为这是建立基业的千载良机,不可丧失,并以周公辅其兄武王的故事为鉴,请忽必烈“思周公之故事而行之”。他以中国古代典章、礼乐、法度和三纲五常为指导思想,采撷蒙、汉历史上成功的统治经验,着眼于全局,为忽必烈兴邦治国设计了一幅较为完整的政治蓝图。

在政治方面,刘秉忠认为:兴邦治国,要选择贤相良将,内外相济。他还根据蒙古统治的实际情况,提出要选择开国功臣的子孙,分别担任京府州郡各级监守,督责旧官以遵王法,按察官守,根据其政绩以定升降。在司法方面,他主张明定法令,去其繁苛,严禁私设牢狱,取消鞭背之刑。

在经济方面,刘秉忠提出“国不足,取于民,民不足,取于国”,“有国家者,置府库,设仓廪,亦为助民;民有身者,营产业,辟田野,亦为资国用”,国与民之间的关系是鱼水关系的思想。

在文化方面,刘秉忠主张尊师祭孔,开设学校,进行科举,以选择贤达之才;还提出了兴礼乐,颁新历,修史书的建议。刘秉忠对知识分子非常重视。他提出,国家要出资以养天下名士宿儒中无营运产业者,使之不受贫穷的困扰;对其中有营运产业者,也应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使之能够得以自养。

刘秉忠的各项建议,实际上为忽必烈如何推行“汉法”,承袭中原帝业,治国平天下定下了基调,深得忽必烈的赞许。后来,这些建议大部分都得到了实施。刘秉忠凭其卓越的才能终于赢来了仕途的光明未来。

【评议】

要想成大器,就得有本事。看那些在中国历史上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哪个不是从小立大志,悟性好,勤学苦练。只有拥有满腹经纶的人,才能捕捉到攀升的灵感,才能出将入相一展凌云之志。

当然,有很多有志之仕虽有才华,但也不可能如锥立囊中立马被发现,刘秉忠也是几经曲折才得以遇上明君。所以人生当中,失意时不要气馁,茹苦耕读以待他日成器。

5.身效法家谋比萧何——李善长不惑之年得重用

在封建官场上,有不靠真本事吃饭的:吃特饭的是皇上老子,他们凭的是世袭;吃霸饭的是豪门权贵,靠的是门第;吃软饭的是寅缘附会者,靠的是出卖自己的身体和灵魂。但这些人难以在历史的河流中流芳百世,他们不是匆匆的过客就是臭名昭著的小人。

李善长胸有大志,腹藏韬略,等候时机投靠明主朱元璋,身效法家谋比萧何,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事典】

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上总会有许多有才之士没有被重用,终其一生郁郁而不得志。但也总有人是幸运的,即使是不惑之年才得志,也终究可以施展自己的宏伟抱负,一路攀升,直到权倾朝野。李善长就属此例。

李善长(1314—1390年),字百室,定远(今属安徽)人。他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从小博览群书,智谋过人。心怀襄助帝王成就霸业的强烈愿望。

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郭子兴与孙德涯等起义将领不和,其麾下的朱元璋率徐达、汤和等24名骨干人物离开濠州,往南到定远一带发展。通过此举,李善长一眼就看出出身贫寒、暂居人下的朱元璋有成就大业的气势,绝非等闲之辈,心中顿生归附之意。朱元璋率军进攻滁州,行至途中,李善长率家乡老小前往迎谒。朱元璋得知李善长是颇有声望的乡贤,对他优礼以待。欢声笑语之际,李善长以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启迪朱元璋。朱元璋虽读书不多,却心有灵犀一点通,顿时对法家的法、术、势产生浓厚兴趣。朱元璋对李善长如获至宝,将他留在身边,执掌书记,负责军中文字事务。

这一年,李善长已40岁,正值不惑之年。他投靠明主朱元璋,兴奋不已,决心从此施展自己的宏伟抱负。

加入红巾军后,战事频繁。每逢战斗,李善长运筹帷幄,表现出惊人的政治和治军才干,逐渐成为朱元璋深为倚重的谋士。

有一天,朱元璋在军帐中置酒招待左右,论及天下大势,便问李善长:“四方战斗,何时能定天下呢?”李善长援引历史故事,侃侃而谈:“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汉高祖刘邦起兵。他虽然出身布衣,却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仅仅五年就完成了称霸事业。现在,元朝统治秩序出现紊乱,天下土崩瓦解,与秦朝末年的时局极为相似,此时正是成就帝业的大好时机。主公出生于濠州,距离刘邦的家乡沛县不远,应当秉承这种山川王气,效法刘邦的所作所为,何愁天下不定!”一席话,说得朱元璋连声叫绝。李善长说这番话,主张朱元璋向刘邦学习,言下之意,自己就是红巾军中的萧何。

其后,李善长追随朱元璋督军攻打滁州,经战连年,朱元璋羽翼渐丰,常遇春、冯国胜等前来归附的将领越来越多。李善长听其言、观其行、察其材,告诉朱元璋这些人适宜何种职位。李善长在人才甄别方面独具慧眼,不仅使朱元璋满心欢喜,而且使前来归附的豪杰义士各尽其才,各遂其愿。有时,武将之间难免会有龃龉,李善长以三寸不烂之舌从中化解矛盾,使军队指挥系统趋于稳定。

当时,朱元璋累建战功,陆续收复了滁州之外的一些城镇,手下兵强马壮,自成一番气候。功高盖主,郭子兴听信流言,怀疑朱元璋谋夺其位,便欲削夺其兵权,私下策动李善长离开朱元璋,前来辅佐自己。李善长坚信朱元璋实为人中俊杰,不离其左右。正身遭厄运的朱元璋对此极为感动,愈发倚重李善长。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朱元璋收降巢湖水师后,拥有步、骑、水军各兵种,声威大振。此时,李善长力主朱元璋急速渡江,攻取集庆(今南京),作为平定天下的大本营。这一充满远见卓识的英明决策获得大将徐达等人的支持,胸有远谋、志得天下的朱元璋当即采纳李善长的意见,旋即挥师渡江,拔采石,趋太平。

次年二月,一举攻克江南重镇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大军进城三日,李善长忙于起草布告、军令,严禁士卒扰民。这时,郭子兴已死,朱元璋独揽兵权,表面上称臣于小明王韩林儿的宋政权,自兼太平兴国翼大元帅,任李善长为元帅府都事。朱元璋在集庆站稳脚跟不久,打算攻取江南另一重镇镇江,但担心将领们统兵不严,便与徐达合计搞了一个“苦肉计”。一日,朱元璋升帐,当着一班文臣武将的面厉声指责徐达纵兵扰民,下令将其绑了,推出斩首。李善长深知其意,急忙替徐达求情,声称打天下不能没有徐达,恳请释放徐达,让其将功赎罪。朱元璋达到了预定目的,命人替徐达松绑。于是,朱元璋率军在徐达的带领下攻取镇江。攻取镇江后,朱元璋任江南行中书省平章,以李善长为参议。当时,朱元璋身边还有宋思颜、李梦庚、郭景祥等幕僚,李善长兼领大都督府司马,升任行省参知政事。

同类推荐
  • 我变成了图腾

    我变成了图腾

    扑街的五梦开了一个新坑名为《我为空白》如果喜欢五梦的书友请支持一下五梦的新书吧,祈求新书不要在扑街了。
  • 回到古代搞教育

    回到古代搞教育

    时间,是不可以随便乱改的。一个小小的差错,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景德五年,一个类似唐朝的时代刚刚成立,就在内困外扰的情况下,一个少年,踏着夕阳,来到了这里。。。。
  • 寰宇星魂记

    寰宇星魂记

    烜朝先帝驾崩,瀛洲风雨飘摇。少年苏星生于乱世,少小离家经历世事浮沉,洗尽铅华,悟道于轮回!繁华如流云,起坐不能平!世事皆由心,轮回梦浮生!
  • 朝廷大忽悠

    朝廷大忽悠

    现代大忽悠重生古代小衙役,开宗立派,一路忽悠走上官场巅峰。“忽悠,接着忽悠,整个朝廷都要被你忽悠瘸了。”
  • 战国演绎

    战国演绎

    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将战国这段历史进行演绎,与大家分享。那些说客巧舌如簧“扭转乾坤”;刺客侠士“为知己者死”;君子“舍身取义”;小人勾心斗角。或许能给读者朋友带来一些耳目一新的感觉。
热门推荐
  • 世界绯火

    世界绯火

    她,在国战中丧生,在死亡后重生。自己知道这条路只宜前行不宜回首,要的是凌厉的灵魂,在坎坷里潜行。收获迟到的荣誉,感情。“这次战役后,我要你们给我们最高的荣耀,要对得起我的每一个战友,不然我们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我们这样做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国家,是为了我们的小队!”
  • 腹黑老公有怪癖:夫人,我饿了

    腹黑老公有怪癖:夫人,我饿了

    听说,每一个人的身边,都有一个保护神。或者前世爱人,或者今生至亲,或者……神鬼妖魔。一纸合同,苏杏成为墨扬的女保镖,成为他的保护神。可是……谁来告诉她,为什么高冷的总裁是个胆小鬼?“夫人,我怕鬼,一起睡吧!”“夫人,有妖怪,让我抱着你吧!”“夫人,有邪魔,听说双修可以治胆小……”半夜月上枝头,总裁爬上床:“夫人,我好饿。”苏杏怒而撕衣:“有本事把我吸干!”“嗷!夫人的血最香!”总裁意犹未尽抹去嘴角鲜血,勾起一丝邪笑,“我还饿。”
  • 重生后修仙不难

    重生后修仙不难

    人类真是地球的主人吗?你错了,人类是别人的小白鼠。飞碟已经被证实存在,他们是谁的工具?神州有句古话,医武不分家,这句话的原委是什么?如果你有一个知心爱人,你愿意和她再过下一辈子吗?以上这些疑问,看了本书会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答案。答案要从夏天风,一个意外重生到七岁的地球人开始修真说起........本书是修仙文,理性阐述科学和修真之间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论述“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这句话的另外含义。
  • 大公报人张高峰(第二部)

    大公报人张高峰(第二部)

    中学起,立志文章报国;“一二九”,誓言献身抗日。七七事变,阻断了求学之路;带笔从戎,起步于台儿庄战场通讯。在邹韬奋、范长江引领下踏上新闻之路,做国新社记者、为“青记”早期会员。就读武汉大学,加盟大公报社,以战地通讯员入职。一篇《豫灾实录》,触怒当局,酿成大公报停刊事件;亲历中原会战,目击国军惨败;几遭逮捕,笔耕不辍。深入西康、岷江流域,采写鲜为人知的大后方彝族地区、战时工业,留下宝贵历史记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生化危机之末日逃命

    生化危机之末日逃命

    一段惊奇,搞笑的探险之旅,世界的末日,却不料也是小人物的崛起之路,看主角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
  • 美男找上门:夫人别逃

    美男找上门:夫人别逃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被自己的姐姐背叛,匕首插入左胸那刻,杀手靖雨寒竟巧穿无名皇朝,天哪,谁来告诉她发生什么事了?遇上一个个美男,吼吼,吃干抹净拍拍屁股走人,啥?竟全找上门来,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笔名有两个,樱满和蝶恋花)
  • 豪门孤儿

    豪门孤儿

    对于闫泽珩来说,她最讨厌的莫过于“顾氏遗孤”这个标签,她逃避着这个姓氏,任性地改了姓氏,却依旧没逃过遇到那个叫“耿墨皓”的人……(决定回炉造,大家不要看了,抱歉,这本写的太不好了)
  • 帝国霸业之万界大战

    帝国霸业之万界大战

    诸天万界强者无数,看少年如何与万界强者争锋
  • 云霄直上

    云霄直上

    这个大世界,充满了坎坷。小小的肩膀,却承担这不属于这个年纪的秘密,在隐默过后,出现的,是以无人能及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