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60600000049

第49章 军政奇事及其丑闻(4)

来美国,不到华盛顿看看国会大厦(俗称国会山庄),不能算是真正到了美国。

国会大厦是美国国家的标志性建筑。大厦的原始设计人是邵顿医生,1791年3月报上登出了国会大厦的工程样图,悬赏500美金,邵顿设计的图样中选。

目前,该建筑物长751.4英尺,宽350英尺,高287.55英尺,占地4英亩,四周空地有131.1英亩,540个房间,地板面积16.5英亩。台阶、墙壁及圆柱都是用白色光洁的大理石所建,显得清爽整洁。其圆形屋顶上站立的自由女神像,高耸入云,蔚为壮观。四周树木葱翠,松鼠蹦跳其间,充满生机活力;街道整洁,道路平展,车行有序,显得宽广豁达,宛如大公园的景区,公众活动的休闲场所。

国会大厦位于华盛顿市中心,建筑风格像法国巴黎的建筑,因为设计受法国人朗方上校的影响很大。此人是华盛顿总统的好友,他提出了建议,华盛顿较为欣赏。而邵顿的设计正好与朗方的建议吻合。现在看到的屋顶灯光和自由女神像是1827年建筑师瓦尔特添建的。屋顶上有十二根圆柱,环绕150英尺长的大灯笼。1863年12月2日,大厦又添建了自由女神铜像。这个铜像由克劳福德设计,重14985磙,高19.5英尺(总计高300英尺),设计费为3000美金,铸造费为23800美金,分五部分铸出。

美国政府与国会是有矛盾的。第七任总统杰克逊决定,造一座财政部大楼,把两者隔开,企图达到眼不见、心不烦的效果,实际收效甚微。

国会大厦分南北两翼,北翼为参议院,南翼为众议院,有点势不两立、平分秋色的味道。

大厦外围街上的许多大楼是议员的办公室,开支浩大。

1814年英军少将柯克卜恩放火烧白宫、国会等许多政府大楼,只有专利局未烧。放火之后,大雨倾盆,浇灭大火,保留了不少建筑。这也是美国得天之助。

国会大厦朝东一面有青铜大门,油画为罗杰斯所设计,上面有哥伦布生平12件大事,重达10吨,于1850年由德国慕尼黑一工厂铸造。天花板上的油画是布诺米迪的杰作,他花了25年功夫,躺在距地面180英尺的高架上绘画,主要表现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的业绩,以及美国建筑史的故事。布诺米迪是意大利人,1805生于罗马,专攻美术,后逃到美国,1858年他从58英尺的高处跌下,与世长辞。

国会大厦雕像林立,栩栩如生。最著名的是林肯雕像。当时,18岁的女郎凡妮?芮姆毛遂自荐为林肯雕像,得到林肯同意后,她花了五个月的时间观察林肯的神态,所以她的作品特别传神,因此而一举成名。(选自张天心著《美国风情画》)

如今去参观国会大厦,使人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因为从1791年设计动工,到现在已经200多年,总统已换到44届,国会人员也换了100多届。国会的组成人员与当初大有不同,随着历史的演变更迭,国会山庄越来越像家族企业,议员攀亲道故的逐渐多了,到2006年已有50多人出身政治世家。据《今日美国报》2006年8月8日介绍,1986年至少有24位国会众议员与州长或其他国会议员有近亲关系;20年后的今天,有超过50名国会议员出身政治世家。

到2006年,国会议员中包括四对兄弟、四位遗孀、数十位儿子、前参院多数党领导的妻子和前总统州长的妻子。

参院历史学家贝克说,这种亲戚云集的情形十分不寻常,“过去公众人物的子女都不愿曝光,现在我们看到的全是一家人的趋势或模式。”

2006年11月美国搞期中选举,攀亲道故的现象更多了。有两位退休国会众议员的儿子想继承父亲的席位,有两位州长(宾州和新泽西州)的儿子寻求参议员席位,马里兰州参议员沙班的儿子约翰和前加州众议员比伦森的儿子彼得都参加了角逐。在内华达州,有前总统卡特的儿子杰克竞选参议员,共和党的唐恩?季彭斯想继承丈夫在众议院的席位,季彭斯本人则竞选州长。(取材于《美国之音》2007年4月8日报道)

《美国政治王朝》一书的作者海斯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政治也是一种企业,议员也像所有父母一样,把遗产留给子女,“如果你是面包师,会留下一家面包店,如果你是政治人物,就会留给他们一个好选区。”当然也可能是一个国家,如亚当斯总统和老布什总统,或者一个参院席位,如前参议员穆考斯基成为阿拉斯加州长后,任命他的女儿丽莎接替他出任参议员。

这种家族式的“遗传”或者叫“接力”,在国会当中则归顺于党派。在美国主要有共和党和民主党,若是一个党派执政,另一个在野,在野的总是攻击执政的,迫使执政的下台,在野的才有机会上台执政。我体会很像中国农村大包干之前搞宗族斗争的落后的生产队,每个家族都想当队长,结果变成“东头干,西头捣;西头干,东头捣;中间干,两头捣”,队无宁日,队里不团结,生产上不去。熟悉美国政治运作的人士都非常清楚:一些善于玩弄党派政治以及满脑子冷战思维或人权思想的国会议员,进入90年代以后,为了党派和自身利益,几乎一天二十四小时眼盯着中国,嘴念叨着中国,做梦也想反对中国,达到其人所共知的目的。

据《波士顿新闻》2005年7月5日综合报道,如果说美国国会每天都专门为中国开会,不免有些夸大,但国会山庄的人们总以这样或那样、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谈论中国,则是事实。自从记者2005年1月底进入国会众议院办公室以来,除了周末,几乎每天都看到国会山庄有关于中国问题的会议,有时一天就4场。有媒体甚至称“离开了中国,国会山庄不知要冷清多少。”

中国受到特殊“关注”

美国国会是个相当庞大的机构,共有参议员535位,众议员每人平均有12至15名工作人员,参议员则有25至30名,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机构。这些人举行的各种听证会、研讨会、新闻发布会等,几乎每天都有好几场。从国别话题来看,目前中国话题在美国国会独占鳌头,绝无出其右者。

这种关注首先表现在国会议员频频提出涉华决议案上。据统计,2004年12月结束任期的第108届国会,提出了近100项涉华议案,包括已经成为美国法律的“美国应该支持台湾加入世贸卫生组织”议案等,也包括“美国邀请台湾派兵加入驻伊联军”等未能获得通过的议案。

2005年1月就职的第109届国会对中国的“关照”丝毫不减。当年2月2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决议,敦促欧盟维持对中国的武器出口禁令;2月9日,60多名众议员提出一项议案,建议取消同中国的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2月18日,多位众议员共同提出议案,要求布什政府对中国制定“反分裂国家法”,阻止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公司……

每一个决议案的背后都有数场乃至数十场听证会、研讨会、沟通会,中国这个词也就随之频频地出现在国会山庄议员们的嘴旁。

涉华会议受听众捧场

中国受到国会的特殊“关照”还表现在涉华会议最受媒体和听众捧场上。每当国会讨论有关中国的问题时,许多媒体会蜂拥而至。不仅美国的各大媒体不会错过机会,不少外国媒体也不甘落后,特别是东亚地区的媒体以及一些欧洲媒体如英国媒体。此外,听众也很“捧场”。一位台湾记者说,每当有关中国问题的活动,会场往往爆满。

2005年6月上旬,在参议院办公大楼举行的一次听证会,是一位记者亲历的会议中听众最多的。那次听证会讨论中国政治改革与能源问题。下午2时30分开始,由于办公室事务,那位记者迟到了半小时。到会场外时,发现走廊里站着十几个人,主要是迟到了的新闻记者。记者试图开门挤进去,一名警察从门缝里探出头,告诉他里面没有任何空间了。听证会由警察把门的情况并不常见,他们显然是因为听众太多而被叫来维持会场秩序的。4时左右,一位参议员离席,会场里的记者不失时机地走出会场把他重重包围,话筒和照相机完全挡住他的脸。这些等候在门外的人们终于瞅准机会得到警察的许可进入会场。会场内挤满了国会山庄办公室和国会研究部的工作人员、来自社会上的一些关心中美关系的人士等。人们对中国问题的关注由此可见一斑。

西方的民主政治往往是互相攻击和拆台,对美国的两大政党来说,对方的失败是自己的成功,对方的成功就是自己的失败。因此,两党围绕任何一个重大问题都要进行针锋相对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在两党的政治斗争中,党派利益往往高于国家利益。例如为了达到攻击克林顿总统的目的,共和党人不惜工本挑克林顿的毛病,不顾克林顿在执政期间取得的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突出政绩,也不顾对国家是否有利,只想把克林顿弄下台。在老布什总统执政期间,一些极端保守的共和党人为了达到反共反华的目的,在中国问题上同民主党自由派议员勾结在一起,对布什施压。在克林顿执政期间,一些人权至上的民主党议员为了迫使克林顿更加重视他们的人权主张,在对华政策问题上同一些共和党极端保守派议员同流合污。民主与共和两党少数反华议员各怀鬼胎的斗争策略是,先把中国妖魔化一番,把最难听、最刻毒的语言套在中国身上,然后利用中美之间要解决的难题,对美国政府施加压力,最终达到骚扰和破坏中美关系的目的,进而显示自己的“作用”。

这20多年来,美国反华议员的反华花样不断向世人展示,也是层出不穷,无所不用的。比如,早期他们提出议案,鼓吹禁止美国同中国有军事背景的公司做生意,不准卖高科技产品给中国,不给中国主管宗教和计划生育部门官员访美入境签证,增加反华中文电台的广播频道和经费等。近几年,又提案限制甚至制裁中国商品入境,以消除贸易逆差,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攻击中国加入WTO后没有全部履行承诺,尤其是变本加厉鼓吹“中国威肋、论”等等。

苏联解体,东欧瓦解,冷战时代结束。但美国首都华盛顿和纽约出现了新保守派,他们以美国在冷战期间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的成功例子,来鼓吹对中国进行同样的遏制。他们认为,随着改革开放中国日益繁荣富强,因此得出结论:中国迟早将成为美国的敌人。美国必须从现在起就对中国采取强硬的遏制政策,迫使中国走向“政治民主化”,达到小布什所说在全球推广民主化的目的。他们认为,如果美国现在不通过遏制迫使中国改变政策,并遵守国际游戏规则,等中国强大后就会遇到更大的麻烦。

鼓吹遏制中国当然需要保持美国的绝对强大和霸权。新保守派因此鼓吹美国增加军事预算,插手中东地区,发动阿富汗、伊拉克战争,打击所谓的“邪恶国家”,到2008会计年度,布什总统提出总预算29000亿美元,其中国防预算占21.5%,达到6230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87.6%。在布什政府的国防预算中,用于阿富汗和伊拉克所谓反恐战争预算达1417亿美元,占22.7%,这还不包括布什向国会提出的2007年反恐战争追加预算934亿美元。新保守派还鼓吹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实力,增强同这一地区盟国的军事合作,以围堵崛起的中国。新保守派甚至宣称,中国对台湾使用武力或对台湾进行武力威胁,美国必须作出强烈军事反应。

尽管美国国会少数反华人士向中国发难,绝大多数华侨华人对祖国一往情深。每年10月1日国庆节期间波士顿地区华侨华人都举行升国旗仪式。图为哈佛严新生命科技中心的华侨华人打着“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8周年”的横幅参加庆祝活动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和有目共睹的,中国已经成为东方的巨龙。这个现实,美国的反华势力是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们想方设法搬弄是非来抹黑中国。他们在国会念念不忘的陈词滥调是中国“威胁论”、中国共产党“独裁论”、中国政府“违反人权论”、中国试图影响美国的“政治献金论”、中国“窃取”“美国卫星技术和核机密论”、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地论”、中国银行和股市“危机论”、华人“间谍论”等等。千方百计把中国的形象塑造成“魔鬼”,误导美国人民。

由于害怕东方巨龙的崛起,反对势力大肆鼓吹向东亚地区出售先进武器,并敦促政府向日本等国和地区兜售美国的战区导弹防御体系,试图遏制和削弱中国的崛起。美国反华议员主要是那些人权派和意识形态极浓的右翼保守派,人权派议员涵盖的范围包括人权、宗教、反对堕胎、反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鼓吹制裁中国军工企业等。这几股反华势力纠集在一起对中国大兴问罪,目的是利用人权干涉主权,迫使中国按照他们设计的轨道前进,从而改变中国的现行社会政治制度。

一些极右派议员目光短浅,心胸狭窄,只要人们一提起中国,他们就会火冒三丈,大发老爷脾气。任何事情只要同中国挂上钩,他们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反对。在他们看来,中国实行共产主义制度,共产主义就是祸水和魔鬼,对美国的民主制度和价值观构成最大的威胁与挑战。苏联解体后他们认为是取得了最大的胜利,只要一意孤行,中国也会和苏联一样垮台。于是一些抱有冷战思维的美国反华议员把中国设为假想敌,通过美国的主流媒体在中国身上做文章,把一桶桶污水泼向中国。

如果哪位有良知的美国议员出面替中国说几句公道话,好斗偏激的议员就会暴跳如雷,跟同情中国和讲公道话的议员没完没了,这就是所谓的“美国民主自由”。所以有人形容这些反华议员成了两种人,一种是“人来疯”的坏小子,你不理睬他,他也不觉难过;你理睬他,他就越来劲,越玩越凶,跟你没完没了。另一种是粘粘叨叨的老太婆,头脑中好像只要记住那件事,终日叨叨不停,只要是她反对的人,再好也是不好,更加骂骂咧咧,完全是一种神经质的变态。

美国政府部门在外交政策上基本只有一个声音,但在国会里边则声音嘈杂,争争吵吵。有人说,美国有多少利益集团,国会就有多少声音。国会的这些不同声音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产生不利影响,使政府的行动受到约束。国会一些议员利用新闻媒体反华,主要是想通过批评指责中国,在国内寻找支持者,讨好部分选民,赚取选票。

同类推荐
  • 理论现实文化:高校“去行政化”路径研究

    理论现实文化:高校“去行政化”路径研究

    本研究从逻辑假设、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出发,对高校行政化的内涵、起因、过程及后果进行解析,明确了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内容、性质和意义。随后规划总体目标和改革的驱动模式,设计的总体方案包括改革主体、基本思路、战略模式与制度变迁方式。根据多元综合方法论和新制度主义思想,以多视角、多领域、多层次、多方法和多元操作变量,重点探讨了改革进路:政治进路、预算改革、人事改革、组织变革、伦理途径与问责制去行政化。最后探讨后改革时代高校治理模式和行政责任实行机制。
  • 国学经典导读(下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国学经典导读(下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方水清等主编的《国学经典导读》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化经典的综合导读作品,分上、中、下三册,下册收录了《诗经》、《左传》、《史记》、《战国策》、《古文观止》、《孙子兵法》等著作,对每部作品都按“原文”(或“原诗”)、“译文”、“师说”、“知识卡片”、“故事链接”五部分进行详细解释,以便为读者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经典,提供必要的阅读门径与学习指南。
  • 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下)

    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下)

    历史对于整个人类,就像记忆对于我们每个人一样,它说明我们现在做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这样做,以及我们过去是怎样做的。因此谁要想了解世界,就必须知道它的历史。
  • 语言理论与实践

    语言理论与实践

    沿袭了5千年的中华文化,其博大精深是毋庸置疑的。而作为其载体的中文更是中国人的骄傲。然而,近年来,由于外来语言的冲击,语文课对新一代的魅力不比从前。该如何改善这一现象,重现语文课的迷人风采……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牛虻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牛虻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热门推荐
  • 凌云之撼天记

    凌云之撼天记

    凭什么那些人生来就该高高在上?凭什么他们就可以代表上苍的旨意?凭什么他们就可以号令五族?凭什么他们说什么我们就要做什么?凭什么!你告诉我他们凭什么?何不跟我一起推翻这荒唐的世界!我们自己便是这万物的主宰!凌云的心神巨震,他从来没有想过面前的这人居然会如此的疯狂……
  • 网游之浮生暗渡

    网游之浮生暗渡

    《红颜江湖》里一个脑袋上顶着“问鼎天下”几个大字的男号,相当无语的望着仓库里那一堆金光闪闪的装备。谁能告诉他,这是怎么回事。。。他明明买的是一个满级的小号,为毛仓库里一堆金光闪闪未开封的顶级装备?随便一件都比排行榜第一的那个好无数倍!!!妈蛋,连镶嵌的石头都是顶级的!这是一个人妖和一个妖人女干情的故事,各种坑爹,各种忧郁!
  • 孟非与林峰

    孟非与林峰

    林峰,你若背叛我,我就去嫁别人去。丫头,我永远不会背叛你的。
  • 这个执法官是个研究狂

    这个执法官是个研究狂

    某街道上......一个青年正在追着一个落荒而逃的美女......维安大喊:“你踩了我的鞋子,要不就让我踩回来!要不就配合我做个实验!”某公主欲哭无泪:“不要!你的那些实验保不准就会死人!绝对不可能!”所有的行动都是为了更好的进行魔法研究......然后进行实验!!!这就是实力与病态同时存在的超级执法者......维安。
  • 劫起九霄

    劫起九霄

    不成圣人皆是蝼蚁,但在天道之下,圣人不过是较大的蝼蚁,地球人时天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修真界、仙界锻炼自己,努力使自己变成较大的蝼蚁、更大的蝼蚁,不再是蝼蚁。
  • 与君共饮此清酿

    与君共饮此清酿

    清纾有一手酿酒的好技艺,隐居在山中。国君北岭帝重病卧床,怀念从征时的烈酒和制出神酒的姑娘,便派人寻找。两位皇子为讨其欢心,夺得皇位,便去寻找北岭帝口中的“神酒”。一向自矜的清纾又为什么放弃隐居,成为了至高无上的圣女,苦心钻研酿酒?是多年的仇恨?许是,动了心吧……
  • 小N的暗恋心事

    小N的暗恋心事

    在不懂喜欢的时候好奇,在知道喜欢的时候学会了暗恋,暗恋往往不成真都以心碎收场。
  • 无法触及的恋人!

    无法触及的恋人!

    此文根据韩剧W引发的创作类型女主角季小白是畅销小说排行第一名的大神,有点迷糊有些宅的她某天进入到了自己的小说世界里面,故事的走向不再如预期的那样发展,季小白还能脱身回来么?
  • 元气少女和她的少年

    元气少女和她的少年

    可爱又略带一丝傻气的元气少女常柠和冤家学霸兼青梅竹马穆林杉之间的高中时代。幼儿园的时候——“穆林杉,糖果给你哦。”常柠笑眯眯地把一堆五颜六色的糖果捧给穆林杉。“我不喜欢吃糖。”穆林杉拒绝得很干脆。小学的时候——“喂,穆林杉!你能不能走慢点啊累死我了!”常柠一个人在后面跟得很辛苦。“那你就别跟着我啊。”“要不是我家和你家是邻居谁愿意啊!”初中的时候——“考的不好是因为你平时都在玩。”穆林杉望着泪眼婆娑的常柠,嘴里说出来的话依旧很不中听。“哼!你都不会安慰我吗?”常柠瞪了他一眼。“不会,我先走了,再见。”穆林杉说完转身就走。“喂?!”常柠一个人满脸问号。高中的时候——“什么?!”穆林杉和常柠难得同时说出同一句话:“我要和这个家伙同住一起?!”
  • 非凡异路

    非凡异路

    一步一脚印,最终登上山巅,俯瞰众生,少年凌风的修仙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