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17000000014

第14章 高拱复起

隆庆三年,刚刚略有起色的朝廷,再次剧烈动荡。原因是赵贞吉入阁,成为第四位大学士。

赵贞吉,四川内江人,生于明武宗正德三年(1507),比陈以勤、李春芳大四五岁,比张居正大18岁。这是一个名声不错,而且性情刚直的良臣。嘉靖三十年俺答入侵的时候,他力主保持国格,不能答应封贡的城下之盟;严嵩飞扬跋扈的时候,他敢于顶撞甚至大骂严嵩,即使因此遭到严嵩的打击陷害,也在所不惜。在隆庆元年,他受命为皇帝讲学,到隆庆三年,则是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入值文渊阁大学士,成为内阁第四名成员。

赵贞吉资历很老,他是嘉靖十四年的进士。相比之下,别说嘉靖二十六年登科的张居正、李春芳,就是嘉靖二十年的陈以勤,也要管赵贞吉叫声前辈。

而这样一位前辈,在内阁中的排名,却在三个后生之下。须知上了年纪的老人,有时候对具体的功利未必在意,却会很计较自己的名声地位。因此赵贞吉心怀不满,满腔怨愤,也就很正常了。

而且,赵贞吉本人对于国政有一套自己看法。他入阁是来做事的,不是来养老的。为了争论京城的军队到底要不要整编的细节问题,甚至不惜和兵部尚书霍冀成为政敌。这种工作认真的态度当然是好事,却也造成了另一个方面的副作用,那就是偏执。

在赵贞吉眼里,三个后辈大学士,都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他们和自己工作上的分歧,也就成为智商和人品上的鸿沟。抱着这种心态,赵贞吉的情绪越来越坏。每天不是和这个吵架,就是和那个斗嘴。李春芳、陈以勤是老实人,挨了也就挨了。而张居正,年龄最轻,最让赵贞吉看不爽;同时张居正自己有心办事,与赵贞吉在工作上分歧的机会也就很多。这种情况下,赵贞吉的纠缠取闹,几乎让张居正崩溃了。

在之前,张居正目睹和旁观了朝廷中也曾有过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比如严嵩害死夏言,徐阶搞掉严嵩,以及高拱和郭朴被徐阶轰下来。然而唯有这一次,他开始真正以一种独立的政治立场,去面对和参与这种斗争。

幸运的是,60多岁的赵贞吉,尽管脾气大,嚣张,至少不是一个阴险的人。他的资历虽老,但能力心计却比张居正要差得多。所以,张居正在赵贞吉的“淫威”面前,顶多也就是有些心里不舒服罢了。

到了隆庆三年(1569)的下半年,真正对内阁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事件发生了。

在张居正与太监李芳联手,奏请复起高拱。高拱毕竟是隆庆皇帝最信任的老师,他曾经在隆庆皇帝担惊受怕的许多年里,保护了他,安抚了他。

这么着,等到隆庆三年十二月里,下野了一年多的高拱,重新回到内阁。不仅如此,当时的吏部尚书杨博致仕,隆庆皇帝还借机把管理吏部的职权,也一同赠给了高拱。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在明朝的六部中,如果说兵部掌管军事最有实力,工部掌管建设最是肥缺,那么吏部掌管人事,就是最有实权的部门。所以多年以来,一般吏部尚书是不能担任内阁大学士的,这也算得上一种权利的彼此制约。

然而隆庆皇帝对高拱实在是太信任了,竟然破天荒让高拱身兼这二职。这样一来,高拱转眼之间,由一个下野的闲人,成为整个大明朝最有实权的官员。

其实从根本上说,高拱和徐阶并没有区别,可谓是一脉相承,他们都是实干家,都想做事,都想报效国家。

高拱历时三年,推行改革,史称“隆庆新政”。

说实话,这个所谓新政,实在是有点名不副实,因为即使你翻遍史书,也找不出高拱搞过什么新鲜玩意,他除了努力干活外,即不宣誓改革,也不乱喊口号,但他执政的这几年,说是国泰民安、蒸蒸日上,也并不夸张,可见有时候不瞎折腾,就是最好的折腾。

但要说高拱一点创新进步都没有,那也是不对的,徐阶是明代公认的顶级政治家,他的权谋手段和政务能力除张居正外,可谓无人匹敌,但这位高拱在历史上却能与之齐名,是因为他虽在很多地方不如徐阶,却在一点上远远超越了这位前辈——用人。

具体说来,他用了三个人。

第一个,是潘季驯。

潘季驯,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浙江吴兴人,明清两代最伟大的水利学家。后被分配到江西九江当推官,管理司法,官运也不错,十几年就升到了监察院右佥都御史,成为了一名高级言官。

恰好当时黄河决堤泛滥,灾民无数,高拱刚刚上台,急得没办法,四处找人去收拾残局,恰好有一次和都察院的一帮言官吵架,潘季驯也在场,高拱看这人比较老实,也不乱喷口水,当即拍板:就是你了,你去吧!

张居正是个比较谨慎的人,觉得这样太儿戏,就去查了潘季驯的底,急忙跑来告诉高拱:这人原来是个推官,法律和水利八竿子打不着,他怎么懂得治水?

高拱却告诉他:只管让他去,他要不会治水,你只管来找我。

事实证明,高学士的眼光确实很毒,虽说没学过水利专业,潘季驯却实在是个水利天才,他刚一到任,堵塞缺口之后,便下令把河道收窄。

这是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命令,大凡治河都是扩宽河道,这样才有利于排水,收缩河道不是找死吗?

施工的人不敢干,跑来找潘季驯。潘季驯说你只管干,出了事我负责。于是奇迹出现了,收缩河道之后,黄河不但没有泛滥,决堤也大大减少,大家都惊叹不已。

看上去很神奇,实际上很简单,在长期的观察中,潘季驯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黄河之所以泛滥,是因为河道逐年升高,形成了岸上河,于是河堤也越来越高,稍有不慎一旦决堤,后果就会极其严重。而要降低河道,就必须除掉河里的泥沙,好了,关键就在这里,怎么除沙呢?

找人去挖,估计没人肯干,也没法干,找挖掘机,那还得再等个几百年,用什么才能把这些泥沙除去呢?潘季驯苦思冥想,终于醒悟,原来制胜的武器就在他的眼前——水。

收紧河道,加大水的冲力,就可以把河底的泥沙冲走,所谓“水流沙中,沙随水去”,就此大功告成。

除此之外,他还想出了一种独特的治水方法,名叫滚水坝,具体说来,是事先选择一个低洼地区,当洪水过大之时,即打开该处堤坝,放水进入,以减轻洪峰压力。

有这么一位水利天才坐镇,泛滥多年的黄河得到了平息,在之后的数十年内没有发生过大的水患。

第二位人物,是殷正茂。

隆庆四年(1570),两广发生了叛乱。本来,这地方在当年是蛮荒之地,山高皇帝远,叛乱的事常有。但这次闹腾的动静很大,两广全境都有叛乱,且叛军有一定的战斗经验,派了几个人去都被打了回来,于是高拱一拍脑门:“没办法了,派殷正茂去吧!”

殷正茂,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是当年传奇科举班的一员,和诸位名人同学相比,他没有张居正的政务能力,王世贞的文采,更没有杨继盛的胆量,但他也有着属于自己的专长——军事。

他虽是文官出身,却极具军事才能,多次领兵出战,从无败绩,被认为是一代名将,按说他应该是最理想的人选,可为什么直到没办法才找他呢?

原因很简单,他太贪。虽说他很有才能,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贪污犯,原先当地方官就吃农民赋税,到军队后就吃士兵的军饷,明代贪污不算什么大事,但殷先生却贪得天下皆知,贪得名闻全国,着实不易。

果然,任用殷正茂的消息一传出,舆论大哗,在大贪污犯殷正茂的面前,大臣们第一次消除了分歧和派系,异口同声地表示绝对不行。

高拱却坚决表示一定要用,每天朝廷里都吵得天翻地覆,最后还是高学士水平高,只用一句话,就让所有的人都闭上了嘴:“谁再反对殷正茂去两广,我就派谁去!”

这就不好玩了,殷正茂即刻光荣上任。

但他的亲信,给事中陆树德站了出来,劝告高拱,人你可以派去,但军饷你要看紧,最好在户部找个人随从前去,搞好财务审核制度,要内防家贼。

然而高拱说:“不用派人,所有军饷直接拨给殷正茂就是了。”

陆树德急了:“殷正茂必定贪污军饷!”

“我知道。”高拱却笑了笑,“那又如何?”

“我拨一百万两军饷给殷正茂,他至少贪污一半,但以他的才能,足以平定叛乱,如果我派一个清廉的人去,或许他一两也不贪,但是办不成事,朝廷就要多加军饷,这么拖下去,几百万两也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殷正茂不去,谁去?”

一切确如所料,殷正茂去后,仅仅几个月就平息了叛乱,班师凯旋,当然了,军饷他也没少拿,如果不贪,那就不是殷正茂了。

但高拱还是赚了,说到底,这是个成本核算问题。

在高拱的正确指导下,潘季驯和殷正茂成为了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但和第三个人比起来,前面这二位就只能算是小儿科了。因为这位最后出场的压轴主角解决了一个问题,一个连朱元璋都没能解决的问题。

这个人的名字叫王崇古,时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其实之前他曾经露过一面,在浙江时,他作为俞大猷的副将出击倭寇,获得大胜。这之后他官运亨通,一直升到了现在的位置。

在当时的朝廷中,有三个人是言官们不怎么敢惹的:杨博、谭纶以及这个王崇古。

所谓不敢惹,绝不是因为官衔问题,此三人之所以能幸免,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殊身份——军事文官。

在明代武将出身的人是很受歧视的,经常被人看作大老粗,而进士出身改行当武将的,就不同了,这类人既有文化,又会打仗,且由于长期在边界抗击敌人,性情比较彪悍,不守游戏规则,你要是敢骂他,他没准就敢拿刀比试,看谁吃亏。

而这位王崇古除了喜欢领兵打仗外,还有后台,他和高拱都是嘉靖二十年进士,在古代,这叫“同年”(同科进士),老同学的关系很好。

于是他被委派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职务——宣大总督。

明王朝的北边,宣府、大同、蓟州、辽东四个地方,历来让人头疼,这是最难防守的几个据点。

当时的蓟辽总督是谭纶,而他手下的两位总兵分别是蓟州总兵戚继光,以及辽东总兵李成梁。

踌躇满志的王崇古前去赴任了,他做梦也想不到,一个天大的金元宝即将砸到他的头上。这是后话。

同类推荐
  •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蜚声世界文坛的中国作家林语堂》由厉向君所著,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们阅读。
  • 中国最牛的营销大师——史玉柱

    中国最牛的营销大师——史玉柱

    本书共分上、中、下编:上编、第一次的成与改;中编、再次崛起的巨人;下编、史玉柱式营销。一个男人要成功要打10场以上的大仗。他自称“走野路子”,他尊崇毛泽东战略、战术;他最能玩广告,比吃饭更熟练,他情场失意,商场得意;他被人鄙视后,又被人景仰,他打赢了人生的关键几仗。他就是中国营销史上的一代宗师——史玉柱。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0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0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卑微的智者:诸葛亮

    卑微的智者:诸葛亮

    《卑微的智者:诸葛亮》以大量翔实的史料为依据,用幽默诙谐、活泼晓畅的语言,分析诸葛亮生平的重要事件,抽丝剥茧,拨开近两千年的历史面纱,还原一个出身卑微、有血有肉的真实诸葛亮。
  • 情说历代非常女性:艺妓卷

    情说历代非常女性:艺妓卷

    她们是沦落风尘的女子,她们是漂在水中的浮萍。她们满足了情场失意男子的情感慰籍,可她们却宛如一朵落花,再也上不了那个枝头。她们拥有绝世的美貌。乌发如云,眉山如黛,肤如凝脂,明眸善睐……她拥有绝世的才艺。她们的舞姿曼妙如天外飞仙,她们的歌喉婉转各夜莺百灵,她们弹奏出来的曲子宛如天籁……不过,究竟有多少人能读懂她们的美?又有多少人能尊重她们的美?
热门推荐
  • 栗子之甜糯初恋

    栗子之甜糯初恋

    邱栗子向来都是电灯泡和闺蜜情感树洞的存在,因为一个梦和一个算命开始尝试开花,偶遇了跟梦境里走出来一样的张玉宸,她万分激动,错把张玉宸当成梦中情人张宇轩的弟弟,想尽办法去靠近,结果不小心就暗恋上了张玉宸。邱栗子:学长,你没带伞?张玉宸:嗯。邱栗子:真是天助我也,啊不,真是我见犹怜。张玉宸:……邱栗子:那你用我的吧,放心,伞的颜色很中性,不会引人误会的。邱栗子:学长,你和张宇轩是什么关系啊?张玉宸:谁?
  • 我家反派有点甜

    我家反派有点甜

    锦欢绑定了一个系统,需要穿到不同位面,阻止反派黑化。
  • 误认妖妃:王爷你死定了

    误认妖妃:王爷你死定了

    伤她至深的人是他,让她死的人是他……一代神医变成一个又傻又白的商家女儿,既不得宠又没份量。看神医如何玩转时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符文御兽师

    符文御兽师

    兽分两类,人仍是人。结符印,召图腾,一人一兽,冠绝洲区;解阳谋,破阴诡,百转回生,任我逍遥......
  • 天道难全

    天道难全

    沈东生是个好官上一世他棋差一招这一世他决心重新来过他看到,夕阳慢慢沉没,天边正透出最后一丝光来
  • 幻想乡的无限宝具

    幻想乡的无限宝具

    嘛,简言之,就是一个大叔拥有着无限的宝具在幻想乡追求长生的故事——
  • 异世灵画师

    异世灵画师

    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雪白的世界很安静,没有冲突,争论极少。安逸之余,便有了些孤独与乏味。这是一座安逸的囚笼,他决定离开。路途枯燥乏味,始终只有孤独为伴。几十年后,他垂垂老矣,就在即将彻底绝望的时候,他看见了一片新的天地…
  • 快穿之炮灰需自救

    快穿之炮灰需自救

    论得罪了男女主的小炮灰如何活到大结局……
  • 重回世纪末

    重回世纪末

    叶鸿重生了,回到了1998年。风起云涌的二十世纪逐渐落下帷幕,波澜壮阔的二十一世纪逐步走来。彼时,港城才刚刚回归,金融危机肆虐亚洲;彼时,JackMa还在京城闯荡,企鹅还未成立,彦红还在美国打工;彼时,下岗大潮汹涌澎湃,有人纵身下海,有人被拍死在沙滩上;彼时,一首《重头再来》传唱大江南北。现在,叶鸿回来了,一切都不一样了,一切……好像都开始跑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