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17000000020

第20章 创考吏法

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后,针对朝中空议盛行、不务实事、人浮于事、政令不通的现状很是担忧。他曾和内阁次辅、大学士吕调阳对此作过多次讨论,慷慨激昂,痛陈时弊,激奋之情溢于言表。他下决心要彻底改革吏治,为他的一系列改革铺平道路。因为他现在纵有许多想法,都是无法施行的。自己的主张要靠外廷这些部、科、院的大小官员去办,可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如何才能把这群各自为政、一盘散沙似的“散兵游勇”捏合成一支令行禁止、进退自如的精锐之师呢?他心里一直在默默地思考着。

谁知,一班大臣竟在一起高谈阔论,说是他们原以为张居正在朝,当行帝王之道,现在看其一番言行,不过是富国强兵,仅此而已,未免令人失望……

张居正听到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对大臣们的不相知,委实感到愤懑。想自己当国后,也议了几回政,可才涉及富强二字,就有人斥为“霸术”,非“王道之政”,真令人啼笑皆非。孔子论政,开口便说“足食”“足兵”;周公立政,也何尝不欲国之富强?难道为官当政明明吃着俸禄却不问五谷杂粮从哪里来,只需满口说得一番仁义道德,国家就繁荣昌盛了吗?

吕调阳很同情张居正,见他心情不好,便柔声相劝道:“首辅做事一向光明磊落,一心为公,些许小人之见,有何惧哉?”

张居正摇摇头说:“不然。我所顾虑的是此类人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就因为朝廷官员力量不集中,自嘉靖、隆庆以来,多少才智,全用来补东耗西,左遮右挡,遂使事无所成,相互抵消。久而久之,真才实能之士不能得进,刁钻逢迎之人却稳如泰山。更有甚者,主钱谷者,不对出纳之数;司刑名者,未谙律例之文……以此如何侈谈治国安邦?想人臣受国厚恩,坐享利禄,务要强根本,振纪纲,同心效国,怎能不思恩图报,尽在那里效臭腐老儒之余谈,兴无谓争斗之陋习呢?”

这样一针见血、痛快淋漓的政论,吕调阳还很少听到过,不由得肃然起敬,感到张居正确是个了不起的干才。吕调阳心中暗暗激起了一股热流,想与张居正协力做几件名垂青史的事情,他略一思索,向张居正建议道:“不如由首辅大人您创议,会商诸大臣,草拟法令,奏请御批后,诏告天下,凡不务实事,空发虚论的游谈之士,皆不得提迁,务使勤勉卓著的贤明人士为国尽才。

张居正轻叹一口气。他心里明白,吕调阳是只见其然,未见其所以然。法令也好,章程也好,一切的一切,只是纸笔的浪费。纸从北京南纸店里出来,送进衙门,经百官之手办过之后,又出衙门,转悠一大圈,进另一衙门归档,从此便销声匿迹,不见天日。即使再拟一百个法令,又有何用?他心里清楚得很,个中症结不在这里,而是他早在几年前在《陈六事疏》中就指出过的,必须综核名实。在其职,做了什么事,名实相符,就能赏罚得当……张居正指了指公案上堆放着的厚厚一叠《大明会典》,劝慰地说道:

“足下有所不知,本朝法令、典章已经够用,毋庸多立。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不考其终,兴事不加审查,上无综核之明,入有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亦恐难有所建树!”

吕调阳听后恍然大悟,大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连连点头称是,说:“首辅所言切中要害,使我茅塞顿开。法之不行,实为人不力也。不议人而议法,无异于隔靴搔痒,不着边际。不知首辅对此已有何良策没有?”

“这个嘛——”张居正沉吟片刻,笑笑说:“今晚正逢十五,明月当空,请足下往吏部杨大人处去一趟,相约到敝舍小聚,一同商议如何?”

“如此甚好。”吕调阳答应道。

晚上,皓月当空,一片清辉。吕调阳和吏部尚书杨博一同来到张居正寓所,三人品茗赏月,共商国是。

张居正取出一份文稿对他二人说:“今日请二位来,是想同商要事。此乃准备奏请对各衙门随时考试的拟稿,务请二位仔细品评,不吝赐教。”

吕调阳和杨博二人借着烛光,从头仔细看来,只见那奏疏文稿上写着:

臣等窃见近年来,奏事繁多,各衙门题覆,殆无虚日。然奏事虽勤,实效甚微。言官议立一法,朝廷曰“可”,置邮而传之四方,则言官之责完矣,不必去问其法果便否;部臣议除一弊,朝廷曰“可”,置邮而传之四方,则部臣之责完矣,不必去问其弊果除否。某罪当提问,或碍于请托之私,概从延缓;某事当议处,或牵于可否之说,难于报闻。如此从政,指望有所作为,岂不难哉?臣居正于先帝时,曾上《陈六事疏》,对此早有专议。特请自会伊始,凡六部都察院,遇各章奏,俱先酌量远近,事情缓急,立定程期,置文簿存照,每月终注锁,其有转行复勘,提问议处,催督查核等项。另造文册二本,一送科注锁;一送内阁查考。每于上下半年缴本,类查簿内事件,有无违限未锁。若各巡抚、巡按官,奏行事理,有拖延迟缓者,由该部纠之。各部、院注锁文册,有容隐欺蔽者,由臣等纠之。六科缴本具奏,有容隐欺蔽者,由臣等纠之。如此,月有考,岁有稽,不惟使声必中实,事可责成……

二人看完,抬起头来。吕调阳早已按捺不住,拍手大叫道:“一矢中的,妙不可言,观后如同喝了一杯陈年老酒,可谓通体酣畅!”

杨博也对张居正投去佩服的目光,“首辅此议想是由来已久吧?”

“先帝尚在就有想法了,日日所思,几回夜不成寐。”张居正见他二人非常满意,心里充满感激和兴奋之情。

是啊,张居正为了他的这个创成法可以说是费尽了心血。

早在隆庆六年十二月,张居正就奏请纂修世宗、穆宗两朝实录。他在奏疏中指出,世宗实录从隆庆元年起开馆纂修,历时6年未能完成,其原因就在于没有“专任而责成之故”。他提出:“事必专任,乃可以图成;工必立程,而后能责效。”据此,他责成申时行、王锡爵专管《世宗实录》纂修,张溶专管《穆宗实录》,并要他们定出逐月进度,完成期限、岗位责任、检查办法、考核制度等。由于要求具体,职责分明,考核严格,奖勤罚怠,两部实录均按期完成。这是张居正考成法的最初运用。在纂修实录过程中,张居正深深感到立限考成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治理国家也是这样。

万历元年(1573)十一月,张居正上疏请行考试法,神宗批准了他的请求。

对官吏政绩进行考核,是明代早已流行的制度。按明制,京官每六年考察一次,叫做“京察”,地方官每三年考察一次,叫做“大计”。但是在吏治败坏,法令不行的条件下,这些制度或者流于形式,或者成为官员们争权夺利的工具。张居正目睹了官场中的丑剧和官吏们的不法行为,深刻认识到不仅要对各级官吏进行定期考察,而且对其所办的每一件事都要规定完成期限,进行考成。即所谓“立限考事”“以事责人”。这是张居正考成法的一个显著特点。

张居正考成法的具体内容,正如他给皇上的奏疏中所讲的,最主要的有以下两条:第一,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规定完成期限,并分别登记在三个账簿上,一本由部、院留作底册,一本送六科,一本呈内阁。第二,六部和都察院按照账簿登记,对所属官员承办的每件事情,逐月进行检查,完成一件,注销一件,如若没有按期完成,必须如实申报,否则以违罪论处;六科亦根据账簿登记,稽查六部的执行情况,每半年上报一次,并对违限事例进行议处;内阁同样亦根据账簿登记,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检查。这样,六部和都察院检查所属官员,六科稽查六部,内阁监督六科,层层检查,内阁总其成,内阁遂成为名副其实的政治中枢,这就是张居正的统治体系,也是张居正对明代吏制的一大改革。

明代的内阁,创建于永乐初年。洪武十三年(1355),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后,丞相之权遂分归六部。这样,六部都直接对皇帝负责。明成祖即位后,为适应处理繁多的朝政的需要,任用一批品级较低的文职官员,于午门外文渊阁值班,参与机务,始有内阁之称。这时的内阁仅仅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厅,权力极小。直到仁宗和宣宗时期(1425—1435),内阁的权力才逐渐大起来。内阁的第一把手即首辅大学士,叫内阁首辅,相当于丞相。但由内阁和内阁首辅直接控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吏的制度,则是张居正改革的成果。

六科是明初设置的政治机构。明代的国家政务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均设尚书、左右侍郎。明初于六部之外,又设置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科均设有都给事中、左右给事中、给事中等官。六科对六部有封驳、纠劾之权,是六部的监察机关。张居正用六科控制六部,这是明代的“祖宗成宪”,但用内阁来控制六科,则是他的创举和变革。张居正的统治体系,正是在这个变革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他之所以能够令行禁止,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权相”,其组织保证即在于此。张居正当政期间所推行的各项改革,都是通过这个组织系统贯彻执行的。张居正加强中央集权的主张和措施,实质上就是加强内阁的统治权力,使内阁成为发号施令的指挥中心。

对久已虚弱的朝政来说,考成法的颁布实施恰如一股春风,催发了那些枯枝朽叶,文武百官,九卿科道,均为之一振,不敢有丝毫大意,均小心翼翼,惟恐有半分差池。各部、院均认真仔细地执行考成法,对未按立限完成的违限事件,稽查的处罚极为严格。如万历三年(1575)正月,查出各省抚按官名下未完成事件共计273件,抚按诸臣54人。凤阳巡抚王宗沐、巡按张更化,广东巡按张守约,浙江巡按肖廪,都以未完成事件数量太多而被停俸三月。万历四年(1576),朝廷规定,地方官征赋不足九成者,一律处罚。同年十二月,据户科给事中奏报,地方官征赋不足九成受到降级处分的官员,山东有17名,河南2名;受革职处分的,山东2名,河南9名。运用考成法来整顿赋税,迅速改变了拖欠税粮的状况,做到了民不加赋而上用足。

由于考成法赏罚分明,随事考成,因而使官员们办事的效率大大提高了,整个明朝政府自上而下,如同一台流水线作业的机器,各项工作稳定而有序地进行着。

同类推荐
  • 欢也飘零,悲也飘零:苏曼殊的红尘游记

    欢也飘零,悲也飘零:苏曼殊的红尘游记

    命运是一个残酷而又温柔的诗人,他一边谱写着人世间最曼妙的诗章,一边又在安排最悲惨的命运。这世上的人有千千万,命运喜欢给他们各自安排截然不同的人生。于是有人在乱世之中仍能游刃有余,有人生来含玉,一生快活;也有人从一出生就带着苦,带着痛,带着悲。命运是这样顽皮,那个被他赋予可怜人生的人却偏偏拥有一颗玲珑如玉的心。
  • 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

    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名人传记丛书——亚历山大

    名人传记丛书——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一位改变了世界历史的人物,他被世人称为“军事征服者”。他足智多谋,雄才大略。
  • 于右任传

    于右任传

    本书主要介绍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丰富多彩而又曲折复杂的人生道路,也介绍了他的晚年生活。
  • 中国十大文豪——白居易

    中国十大文豪——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二十日,出生之地是今河南省新郑县。白氏先祖本为胡人,是西域龟兹国的王候。后来汉化较深,生于官宦之后,诗书之家,白居易从小就受汉文化的熏陶。
热门推荐
  • 夜色星空

    夜色星空

    在另一个世界中,各个可居住的星球星系得到开发,如:工业星系、学院星系、住宅星系......当然,也有很多危险系数极高或低、不宜居住的星球星系,如:炎月之星、落禾星系、异兽星域......因此,也多出了一些特殊的职业和所属公会,如:星际漂流者(公会:漂流者联盟)、星标狩猎者(公会:狩猎者联盟)、器械士(公会:武器公会)、药师(公会:落禾公会)、飞行者(公会:飞行联会)、寻矿人(公会:能源盟会)。星际漂流者熟知各个星球星系的状况,却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职业,因为星际漂流者不但需要从书籍上了解各大星球星系,还需要自己亲身去探寻星球星系的地理情况、生物状况,而其中不乏一些危险系数(亲,字数限制,看文文吧)
  • 狮皇

    狮皇

    禹墟大陆,一个修士的世界,武风彪悍,征战不断,修炼等级划分为:炼体境,锻魂境,蜕凡境,尊者境,灵师境,灵王境,天人境,封号圣者九境。
  • 佛说园生树经

    佛说园生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这个王妃不好惹

    这个王妃不好惹

    他邪魅一笑,扔下一纸休书,“在本王的儿子出世前,滚出王府。”当她彻底遗失了自己高傲的心时,他却在温柔的呵护着身怀六甲的侧妃。伤到遍体鳞伤,痛彻心扉,只不过就是他阴谋中的一部分。梦醒之后,她决然一笑,“我会笑着等你来求我。”她的原则从不曾改变过,付出就必须要有回报。他取走了她的心,她就一定要让他付出比这更惨痛的代价。(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绝色女神

    绝色女神

    吴子轩偶遇李心兰,便被她气质所吸引,阴差阳错之间,两人不自觉的走在一起,李心兰就好比是一尊女神,自从遇见她起,穷困潦倒的他便开始一路财运,桃花运不断,并最终成了这都市里最牛的人。
  • 和谐师生:沟通的力量

    和谐师生:沟通的力量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三册,本书阐述了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基本理论,就师生之间最常见的沟通障碍及其起因做了深度分析,并大量系统地介绍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课堂管理、解决学生问题等方面的实用技巧,是一本教师必备的实用手册。
  • 系统作死之路

    系统作死之路

    开挂一时爽,一直开挂一直爽。我作死我自豪,死了我能再开号!作为青山病院的一号病人在研究跳楼课题时觉醒外挂系统,完美满血重生。随后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满血重生,无敌锁头,锁血不死,穿墙入地,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不具备的外挂。
  • 骷髅法师会武术

    骷髅法师会武术

    看似骷髅法师,实则武道大能且看重生后的曹若白如何以一具骷髅之身,在新的大路上一展拳脚。
  • 废材逆袭,绝世妖娆四小姐

    废材逆袭,绝世妖娆四小姐

    前世遭背叛,一朝重生,进入废材小姐的人生,为其报仇。丹药?修炼?有她在,还有何难?不过自己当初为什么会惹到这只妖孽啊!简直是折磨自己啊!“娘子,听说你叫我妖孽?”“啊,有吗?”苏雨晴瞪大眼睛看着眼前的人。“娘子,你觉得我是妖孽,那我不妖孽一下,岂不是对不住这个称呼。”那夜……第二天一早,“嘶,墨轩染你给我等着。”苏雨晴狠狠威胁?“好,娘子你今夜想让我怎么等着,尽管说。”“你,”【本文1v1,绝对宠,放心入坑】
  • 孟子今读新解

    孟子今读新解

    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中,《孟子》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孟子》一书的作者,是孟子本人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说:“(孟轲)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可见,孟子是《孟子》一书的主要作者,他的弟子万章和公孙丑等人参与了该书的编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