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66400000022

第22章 伟大的女科学家(4)

庆祝仪式在工农业博物馆举行,22年前玛丽娅正是从这儿走上了通向科学殿堂之路。俄国统治当局不敢对举世闻名的居里夫人说三道四,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佯装不知。当居里夫人出现在主席台上时,整个大厅的欢呼声、掌声久久不息,人们为波兰出现了如此伟大的人物而热泪盈眶。居里夫人在台上,用波兰语做了鼓舞人心的讲话。她感到振奋,她终于能在公众场合用波兰语发言,同胞们为此高呼“居里夫人万岁”!

接下来她又参加了许多团体的活动,华沙人为能够见到“波兰人的骄傲和居里夫人——居里夫人”而激动万分。有一次在妇女团体的招待会上,居里夫人突然看见一位满头白发的妇女坐在前排。她愣住了:“我认得她,她是……”

居里夫人的大脑飞速地检索着自己的记忆库……定格了:

“啊,是西科尔斯卡校长!”

她立即站起来向满头白发的西科尔斯卡校长走去。到了她的面前,居里夫人深深地鞠了一躬:“西科尔斯卡校长,您好!”

“你还记得我,玛丽娅?”

“我怎么会忘记我敬爱的老师呢?您是我的恩师呀。”

玛丽拥抱着老师,热情地吻了吻这位满脸皱纹的恩师的脸。西科尔斯卡已是满脸泪水、泣不成声了。作为一个教师,最大的报偿大概也就莫过于此了。玛丽感激的泪水与恩师喜极的泪水在一起流淌,流淌……

会场上的人们无不为这感人的一幕所激动,人们以最热烈的掌声向这对师生致敬!为人类最美好的情操致敬!

从波兰回到巴黎后,她又应邀去英国的伯明翰,接受伯明翰大学名誉博士证书。一位参加仪式的科学家简略地记述了他的所见:居里夫人羞怯,寡言少语,文雅而自信。人人都想看到她,但只有少数人能够如愿以偿。记者们伺机提出种种问题,但她都能巧妙地应对过去,而且一个劲地赞扬卢瑟福。这当然不能让记者们满意,但他们只能得到这些……居里夫人在伯明翰提醒英国和世界科学界:

“我请英国把目光集中到卢瑟福先生身上。他关于放射性现象的研究使我大为震惊。不久的将来很可能会取得巨大的进展,对这些进展来说,镭的发现只不过是一个序幕而已!”

啊?比起卢瑟福先生的研究,“镭的发现”仅仅是一个“序幕”!那该是多么了不起的研究呀!原来居里夫人指的是卢瑟福不久之前用放射性物质轰击物质,结果发现原子有原子核的构造。这一发现为人类进入原子时代拉开了帷幕,但是,在当时几乎没有人认真对待卢瑟福的有核原子结构理论,这从该年举行的第二届索尔维会议上就可以看出。在这次会议上,卢瑟福首次正式公开提出他的原子有核的理论。居里夫人也出席了这次会议,她还做了《放射性衰变的规律》的发言。

玻尔曾对这次会议的情形写道:1913年的第二届索尔维会议的题目是“物质结构”,卢瑟福关于原子核的发现为上述探索提供了基础,而这种基础的惟一性则尚未得到普遍的承认。惟一提到这一发现的是卢瑟福自己。他坚决支持有核原子模型的实验资料的丰富性和精确性。你看,在卢瑟福的理论“尚未得到普遍的承认”时,居里夫人就能对卢瑟福的新近发现做出如此迅速的反应,而且事后证明她的预言惊人地正确,人们为她的科学敏感性感叹不已!

1913年她发表了一篇文章:《在液氢的温度下的镭的辐射》,这是她与荷兰著名科学家卡末林—昂内斯合写的,分别用英文和法文发表。

1914年她又写了一篇《放射性元素及其分类》。此后,直到1920年才继续发表文章,这其中有5年时间她一篇文章也没有发表。这是因为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三、前线救助

1914年6月28日,战火弥漫整个欧洲。

7月的欧洲,到处发出动员令,宣战的消息搞得人心惶惶。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使法国也被卷入战争的漩涡中。

进入了比利时的德军,也势如破竹般地侵入法国。法军节节败退,战火一天一天地逼近了巴黎。

时值暑假,玛丽想到布鲁达明别墅去看女儿,却因战争原因而无法如愿,只好写了封信给她们。亲爱的伊雷娜、艾芙:

我们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由于战争,我无法去看你们了,你们要好好照顾自己,以后通讯可能不太方便,但千万不要害怕和担心。德军已通过比利时,法国势必连连苦战;波兰也已被德军占领,你们的姨妈也许久没信来了。

妈妈动员令下达后,年轻人和有工作能力的人都被调往前线,玛丽的研究室内仅剩下一个赢弱的男助手。终于,实验所也不得不关闭了。

玛丽把门锁好,携带着一克的镭,搭乘火车前往法国和西班牙的边境。

车厢内全是亡命法西边境的官员,他们谈的都是打败仗的事,没有半点信心。玛丽觉得很懊恼,就把视线移向车窗外,只见外面也是一排排往西逃难的汽车行列。

抵达目的地后,玛丽把镭寄放在银行的保险箱内,立刻又返回巴黎。

她到底回巴黎做什么呢?

玛丽想利用X光透视子弹和碎片,为伤兵疗伤。于是,她把X光治疗设备装在车内,到前线或巴黎各医院巡回服务。

这种“放射线治疗车”可以利用发动中的汽车马达发电来进行工作,此外也用镭的放射(居里疗法)来治疗恶性肿瘤,她把这种设备分配给各地的医疗车使用。

放射治疗车渐渐不够使用了,玛丽于是到各富豪的家里去游说,借到了二十余部自用车,她把它们全改装成放射治疗车,其中一部供自己专用——玛丽坐在司机旁边,常常出入于枪林弹雨中。

1915年4月,玛丽的座车在一次急转弯时翻倒,她被压在车内的仪器下,大家都认定她已无生还的希望,没想到,奇迹般的,她仅受了一点轻伤。第二天,她又照样若无其事地到战场上去救护伤兵了。

放射治疗车不只使法军受惠,连比利时及北意大利前线也有它们的踪迹。

在野战医院中,有些年轻的护士不知道这位穿着朴素的女人就是鼎鼎大名的居里夫人,常把她差使过来、差使过去。

有一次,玛丽到比利时奥古斯都医院去,发现一个工作非常认真的士兵和一个护士,后来她才知道,他们就是比利时的皇帝和皇后。

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点,终于传来了停战的消息,四年的战事终于停止了。始终盼望着和平到来的欧洲各国人民,不分敌我的同声庆祝。

对玛丽来说,停战具有两个意义,其一是法国获胜,其二是她的祖国波兰独立了。

波兰,就像传说中的不死鸟一般,从死灰中复苏了。玛丽又和音讯中断五年的兄姐联络上了,她高兴地提笔回信。哥哥、姐姐们:

我已经收到你们报平安的信了。我们在巴黎也一切都好,大家终于安然度过这场艰苦的战争了。

伊雷娜已长大,可以帮我做放射治疗的工作。

虽然实验所由于战争而关闭,但我因此治愈了无数名伤兵,因此感到很安慰。

听到波兰独立的消息,太让我兴奋了,这种感觉,是生长在自由国度里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我一方面觉得高兴,一方面又感慨万千。从摇篮时期就被锁链扣住的同胞,不久之后就能呼吸新鲜空气和享受灿烂的阳光了;可是,同胞们也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啊!

如果认为此后祖国就能和平宁静,那还言之过早,我们还必须经过许多的考验。

距退休还有好几年,我必须重返工作岗位,一面教书一面做实验。好在年轻人也回来了,不久之后,实验所将可恢复往昔的正常工作。

最后,我要告诉哥哥姐姐们,我很想早日回华沙,看看自由的祖国。

妹玛丽。

四、访问美国

世界再度恢复和平,玛丽的家也重现曙光。

伊雷娜已二十一岁了,她在大学里攻读物理和数学,打算继承母亲的衣钵;十四岁的艾芙正在苦练钢琴,打算将来做个音乐家。玛丽对她们的期望也很高。

实验所的工作又开始了,各个成员埋头于研究中,就像不曾受到战争的干扰似的。

玛丽把战争中所获得的经验运用在和平之世,使“居里疗法”更普及。但是,五十多岁的玛丽,身体状况比从前更坏了,她不得不利用暑假多休息。

她最喜欢英法海峡之畔的避暑地,她们学校的教授也经常利用暑假来此度假。

海岸有大小无数的岛屿罗列着,如画儿一般美丽,玛丽选定了一所视野最佳的别墅住了下来。暑期过去,新的学期来临时,玛丽又恢复健康了。

1921年5月,玛丽和两个女儿搭上前往美国的奥林匹克号,从马赛港出发。

原来,纽约多家杂志的编辑美洛妮夫人,向全美国知识界呼吁,募集“玛丽·居里镭基金”,当时已募集了十万美元的款项,足够买一克的镭赠送给居里夫人,而且决定由总统在白宫亲自颁赠。

居里夫人为了答谢美国各界的热忱,所以抱着衰弱的病体,千里迢迢地到美国去访问。

玛丽自己连一克的镭都没有,唯一的那一克,则是她做实验用的。如果她申请专利,早就富甲天下了,但她始终认为,对人类幸福有益的研究,不能视为赚钱工具。这件事早在前面就已提过,因此凡是富裕而设备完善的地方都可以制造镭了,像美国在当时就已制造了50克的镭。

为了表达对这位女性科学家的敬意,所以美国方面发起了前述的“玛丽·居里镭基金”募捐运动。

当玛丽打算前往美国访问时,法国政府想颁给她一个勋章,但是被她拒绝了,她要以私人的身份前往美国。

为了这趟旅行访问,玛丽听从了伊雷娜的劝告,添置了一件新衣,但她们三人的行李就只有一个皮箱。

船驶入码头时,岸上早已挤满欢迎的人潮,她们站在甲板上看到这一幕,都呆住了。

其实,早在船尚未入港的五个小时以前,港口已经挤得水泄不通,其中有新闻记者、摄影记者、女学生团体、女童子军团体等,人人手里都拿着红、白蔷薇花。此外,美国、法国、波兰的国旗也宛如海浪似地飘摇着。

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想一睹这位伟大女性的庐山真面目。母女三人好不容易才突出重围,回到美洛妮夫人家去。

美洛妮夫人的房里有一盆绽放得艳丽夺人的花。美洛妮说:“居里夫人,这盆花是镭的力量使它开放的。”

“哦?”

“是的。这盆蔷薇是一位园艺家栽植的,他得了癌症,用居里疗法治好了,为了报答你,他从数个月以前就开始精心培育这盆花,以便当你前来访问时,刚好能看到它盛开。”

“哦,原来如此。”玛丽不禁又兴奋又感动。

大伙儿正闹哄哄地为她们安排旅程表——事实上,各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的典礼、各大都市欢迎会等,都早已排得满满的了。

5月13日,是行程的开始。

在纽约女子大学主办的欢迎会上,学校代表轮流向居里夫人献上美丽的鲜花或纪念品等,并赠予她“纽约的荣誉市民”的钥匙。

与会者既有各大学的著名教授,也有法国及波兰的大使,最令玛丽感动的是波兰第一任总统也前来参加盛会。

这位总统就是当年在巴黎举行音乐会时的无名音乐家,玛丽曾与姐姐和姐夫一起去捧过场。

当年在音乐厅中的,一个是艰苦求学的留学生,一个是流亡的音乐家;三十年后的今天,他们重逢时,一个已是诺贝尔奖得主,另一个竟是波兰总统。

5月20日,哈定总统代表美国把一克的镭赠给居里夫人。

事实上,镭还存放在工厂的保险箱内,颁赠仪式中的铅盒内,只是镭的模型而已。

颁赠仪式是在当天下午4点进行的。以哈定总统夫人为先导,接着是法国大使、居里夫人、哈定总统、伊雷娜、艾芙、美洛妮夫人陆续进场了。

场内早已坐满各大学代表、各国外交官和美国陆海空军官要员,铅盒则摆在桌子的正中央。

典礼结束后,哈定总统以“献身于艰苦工作的妇女”来形容居里夫人,并把一串挂有钥匙的金项链系在她的脖子上——这是开保险箱的钥匙。

报纸上纷纷报道这件事,第二天,更令人惊异的事发生了。

居里夫人婉拒了总统所颁赠的镭,她把镭转赠研究所。她说:“我要把我的一切献给大众。”

听到这些话语,谁能不佩服得五体投地呢?

此后,在行程之中,居里夫人到处受到最疯狂、最热烈的欢迎。某报曾以担心的口吻报导说:“我们如此疯狂,是否要将居里夫人置于死地?”

事实上,玛丽确实有点体力不支了。她从早到晚和欢迎的人频频握手,她的手已痛得举不起来,必须用绷带架着。由于过度疲劳,她只好谢绝了美国西部的欢迎会。

最后一个欢迎会是在芝加哥的波兰人街举行的。当地所有的波兰人都来参加,以便一睹“祖国闪亮的星”的风采。男女老幼都因为能在异乡客地看到驰名世界的同胞而感动得热泪盈眶。大家紧紧地围着她,高唱着波兰国歌。

6月28日,居里夫人和伊雷娜、艾芙再度搭上奥林匹克号返回法国。惜别的电报和花束,堆满了船舱。

她要转赠给研究所的镭,则放在船上的保险箱内,跟着她向西航行。

五、推动科学事业

1922年,居里夫人接受了国际联盟理事会中的一个职位,这是一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居里夫人经历了战争,亲眼见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她希望能通过这个组织来促进各国的了解,进而维护世界和平。

除此之外,居里夫人还是国际文化合作委员会委员,并于1930年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国家文化合作委员会上当选为主席。她希望自己能通过这些工作,更好地为整个人类服务。在担任国际文化合作委员会的职务后,居里夫人开始为推动全世界科学进步发展而努力。她发现目前全世界的科学工作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大家互相之间交流甚少,学术上的很多规则混乱而不统一,她决心改变这种现状。在她的努力下,科学界进行了一系列地改革:统一科学符号和术语;统一科学出版物的开本;统一各杂志的著作摘要;拟定各种常数表。同时为了科学工作者更方便地搜集研究资料,相关机构开始整理各种书目。这样如果科研人员在研究工作中碰到难题,很快就会从新的书目中查到要找的资料,这将比以前方便百倍。

居里夫人还是个不折不扣的人道主义者,她热切地关注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关注着人类的生生不息和每一项进步。她看到了科学在推动人类走向进步时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同类推荐
  • 儿皇帝石敬瑭

    儿皇帝石敬瑭

    官宝超编著的《儿皇帝——石敬瑭》为该丛书之一,介绍了儿皇帝石敬瑭传奇的一生。
  • 韦小宝自传

    韦小宝自传

    俺,韦小宝,历史上有无此人已不可考,多半由金庸老先生杜撰所出,所以俺的出世多亏了这位金大侠。俺一直以为韦小宝是金庸老先生笔下最重要的人物。俺对当代中国人的影响,恐怕在二十世纪所有小说人物中可比的不多。在《鹿鼎记》中,金老爷子将中国封建时期下层社会对一个人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全都附加到俺身上,金老爷子没用儒家思想教化俺,没用道家思想洗涤俺,只用中国古代市井文化熏陶俺,让俺有了些流氓性质,有些了小人手段,有了些英雄气息,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俺这个不学无术的中国人的本性。
  • 无冕之王:吕雉

    无冕之王:吕雉

    本书从汉高祖斩蟒起义开始,一直到吕后死后诸吕被除,吕氏一族黯然退出历史的舞台,这一段时间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介绍了吕后复杂又充满矛盾的一生。
  • 黑暗时代三女哲:施泰因、阿伦特、韦伊评传

    黑暗时代三女哲:施泰因、阿伦特、韦伊评传

    1933—1943年,这十来年,就是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在一首诗中所说的“黑暗时代”。在这个时代,诺言受到嘲弄,条约遭到践踏,法西斯主义与种族观念合流,政治形势极度混乱。本书选取评述了三位女性——埃迪特·施泰因、汉娜·阿伦特和西蒙娜·韦伊,她们都是犹太人,也都是哲学家,都敢于批判她们的老师(胡塞尔、海德格尔和阿兰),并想超越他们。她们的著作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发生的悲剧性事件有密切的联系;她们自身也被卷入时代的漩涡,或流亡,或殒命。透过书写她们的生命经验、思想历程,观察她们如何解读现实,回应时代,西尔维·库尔廷-德纳米为这个黑暗时代绘制了一幅肖像。
  • 名人传记丛书——毕加索

    名人传记丛书——毕加索

    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一个小城,自幼便具有非凡的艺术才能。本书客观讲述了毕加索从出生、成长到成为一代大师的生命轨迹,展现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热门推荐
  • 破龙升天

    破龙升天

    一个少年无法修炼。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一个办法,用龙血改变自身血脉。天道酬勤,他如愿获得龙血改变了自身血脉,属于他的时代也就此展开······
  • 有美人锡

    有美人锡

    元神破碎的元珩,又活过来了,成了定国公府的五姑娘傅元珩,然后遇上了一大堆的糟心事。说白了其实就是一个逗比的神仙姑娘和一个貌似风流的凡间少年的故事。
  • 中国历史的侧面Ⅱ:近代史疑案的另类观察

    中国历史的侧面Ⅱ:近代史疑案的另类观察

    中国近代史是复杂和精彩的,有时又是颠覆的,这里的讲述,与我们记忆里的古板印象迥然不同,绝非一般历史书上的忠奸两列、黑白分明。作者挖掘出了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让那些我们曾经熟悉的故事再次拥有震撼人心的温度与力量。本书不仅彰显了历史巨大的魅力和诱惑力,对于读者更有激发思考、助力当今的实际意义。
  • 工科女的文艺重生

    工科女的文艺重生

    前世,被众人羡慕着的“别人家的孩子”,不过是按父母、老师期望活着的牵线傀儡。后知后觉,仍守不住最爱。终于在一场实验事故中销生殒命。重来一次,不求显达于世,只求顺应本心。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这一世,岳问荆只想知道早一点明白自己的追求,并竭尽全力,她能走到哪一步?
  • 杀手王妃倾天下

    杀手王妃倾天下

    当现代女杀手附身在废柴小姐身上,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往日的懦弱尽数散去,重生后的她风华初绽,敛尽风华,当背后身世的迷雾散去,她究竟是谁?看她如何在这乱世,谱写一曲盛世芳华。
  • 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

    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

    在塞林格经典短篇小说集《九故事》的开篇《抓香蕉鱼最好的日子》里,西摩开枪自杀,留给读者无尽的悬念:西摩为什么自杀?《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最初发表于《纽约客》杂志,于1963年结集出版,包括《抬高房梁,木匠们》与《西摩:小传》两个中篇,以西摩的二弟巴蒂为叙述者,讲述“格拉斯家族”的轶闻,回顾西摩生前的种种往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甜心宝贝:惹上撒旦校草

    甜心宝贝:惹上撒旦校草

    回国入学,本想平静度过高三,殊不知这一年内却发生了太多令人诧异之事。刚来学校不久,便相识了校园几大男神,并与之发生了一系列感情碰撞,在生日来临前的十一天,每天都能收到来自神秘少年的蓝色妖姬,明明是双生子,但她与哥哥生日却不一样。生日当天,一场巨大的阴谋和真相浮出水面,神秘少年再度出现,带来了蓝色妖姬和桔梗花,在两种花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令人揪心的秘密?她与哥哥究竟是不是双生子?得知真相之后,旧爱与新爱如何抉择,而她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
  • 仙魔录之九劫魔神

    仙魔录之九劫魔神

    一场仙魔之战后的魔神陨落,百年后,一位倒霉少年无意间进入了一座山里的山洞里,碰到了魔君残留的残魂封印,其封印残魂占有了这个倒霉蛋身体,重浴九劫,颠覆天界,魔界,妖界以及鬼界,一代魔神,这一世,却为了她,放下浮屠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