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78800000012

第12章 对怀疑的挑战(2)

3因此,我过去的信念都有可能是错误的。关键是第一个前提——可能存在一个全能的欺人的邪恶精灵。这意味着我们没有反面的证据。我们没有证据证明不存在这样一个恶魔。通过与当时科学中根据数据得出的不充分的理论做比较,我们能够根据当时的背景来理解笛卡尔的论证(不过,这种比较并非笛卡尔实际著作的一部分)。通过数据建立的不充分的理论是存在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两种假设,它们同样能够很好地解释经验材料。经验材料本身不足以通过一种理论支持另一种理论。在怀疑的第三阶段,我们有两种理论:其一是经验材料是根据空间的外部有形客体得出的。其二,它是由全能的欺人恶魔导致的。这两种理论能够很好地对经验材料本身——我目前拥有的感觉——做出解释。就材料而言,没有更好的理由认为其中一种理论比另一种更为真实。这一比较有助于说明上述论证中的第一个前提。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怀疑的三个阶段的另一方面。它们逐渐迫使我们在感知到的观念与造成这种知觉的外部原因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笛卡尔在《论世界》中很好地勾勒了这种区分。想像一根羽毛触痒你的嘴唇。羽毛中事实上会有某种东西与你有同样的感觉吗?没有,当然没有。与此相似,笛卡尔认为,我们所看到的与客体是什么并无相似之处。视觉恰如被光线轻触,而听觉则如同被气流轻触。在《光学》中,笛卡尔写道:同样地,通向耳朵的神经运动使灵魂听到了声响……但是,所有这些都不需要灵魂感知到的观念与导致这些观念产生的运动之间有任何相似性。假如这一观点成立的话,怀疑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实际上向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除了这种相同的经验根本不是由外部客体造成的之外,你能够想象出与你现在所具有的经验恰好相同的经验吗?答案似乎是肯定的:“是的,我能够想象。”我们似乎必须这样回答,因为导致知觉产生的原因存在于知觉本身之外。

第二个问题是,你有没有证据证明你现在体验的不是那种相同的经验?答案似乎是否定的:“没有,我没有这样的证据。”我们似乎必须这样回答,因为我们已经承认,相同的经验恰与另一个经验相同。因此,不存在任何对它们进行区分的可能证据。

五、另外两个论证

关于怀疑的第三阶段的论证表明,可以用两个大致相等的可能假设来解释感觉材料:欺人的恶魔与物质客体的存在。

笛卡尔的巧妙论证中所存在的弱点是假设经验材料仅仅存在于观念之中。笛卡尔的论证假定,感觉材料是心灵中的观念(而不是关于外部客体的信息)。他的论证有效地预先假定,我们可以感知到我们的观念,而不是外部世界的客体。根据笛卡尔的观点,假如你断言“我正在看的这本书有一个白色封面”,那你就错了,因为你并没有知觉到这本书,你所知觉到的是一种观念,而你却认为这一观念是由书所引起的。然而,另一方面,与笛卡尔不同,通常当我们参考科学材料时,此类材料已经被假定为对客体的感知。材料包括来自各种工具的阅读资料,不同条件下的客体行为等。因此,笛卡尔是否有权利假定相关的经验材料存在于观念之中呢?

答案在于,关于笛卡尔的观点存在着肯定的论证。在《方法谈》中,他说“即使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太阳,也不能就此判断太阳只是与我们所看到的一样大”。可以将这一观点与一个四岁孩童的故事做一下比较:“约翰·埃德加经常看见飞机起飞、升起并逐渐消失在远方。有一天,他第一次乘坐飞机。当飞机停止上升时……约翰·埃德加转向父亲,以一种非常宽慰和含糊的腔调说,‘飞机升到这么高时并不是真的变小了’。”笛卡尔一定喜欢这个例子,它非常适合于他所说的有关童年偏见的问题。

为了将所感知到的东西(观念本身)从导致它产生的外部原因中区别出来,为了论证二者没有必要相似,笛卡尔在《论世界》中进行了类似论证。这种建立在彻底的知觉相对性基础上的论证,可以回溯到柏拉图甚至更远,对20世纪的经验主义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种论证的基本要旨基于下列原则:原则1即使外部客体不发生变化,我们所感知的东西也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两者不可能相同。借用笛卡尔《方法谈》中的例子,当我们得了黄疸病时,看起来一切似乎都是黄色的,但是,世界本身仍然维持着原貌。我们可以将这一论证概括如下:1如果客体本身不发生变化,外部客体的属性就不会发生变化;

2在客体本身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我所感知到的内容也可能发生变化;

3因此,我所感知的并非外部客体的真实属性。这也许可以被称为根据幻觉所进行的论证。它有一个基本结论,它意味着我们并没有感知到世界上的事物。果真如此的话,我们便有理由得出结论说,我们仅仅能知觉到我们自己的观念。

怀疑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内含着一条与上述原则相似的原则:原则2即使根本没有外部客体,我们也能保持原有的知觉,因此两者不可能是相同的。这一原则导致了所谓根据幻觉或妄想所进行的论证,可以对它进行如下表述:1即使外部客体发生变化甚或消失,我所感知到的内容仍能保持不变;

2如果X与Y相同的话,其中一个不发生变化,那么,另一个也不可能发生变化;

3因此,我所知觉到的并不是一个外部客体。这里再次隐含,我们根本没有知觉到外部客体。根据这一点,即使这一结论有明显的陷入不可避免的怀疑主义的可能性,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只能知觉到我们自己的观念。果真如此的话,那么,怀疑主义就会随之而来。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能够充分体味到笛卡尔的挑战给我们带来的压力。

尽管如此,笛卡尔绝不是一个怀疑主义者。对于他来说,怀疑只是一种手段。就其本身而言,它并不是终点。它只不过是哲学和心理学方法中的一个工具而已。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沉思录》是以自传体形式展示的、鼓励他人经历同样思考过程而进行的一系列思考。笛卡尔说,“如果读者愿意追随的话,他就会把它看成是自己的东西,如同他自己发现了它”。笛卡尔认为,怀疑如同一门艺术,它将使我们从感觉的影响下获得解放。笛卡尔希望他的读者能摆脱感觉的束缚,因为他认为这是接受其自然哲学或物理学的心理条件之一。

笛卡尔认为,我们在童年时代获得了许多偏见,在那个年龄“心灵就深深陷入对什么都一无所知的身体之中”。在《哲学原理》中,他这样写到,作为孩童,我们简单地假定,存在于心灵之外的事物与感觉是相似的。正如先前我们提到过的四岁儿童约翰·埃德加那样。如果得不到纠正,这种偏见(也就是感觉能给予我们关于世界实际上是如何存在的知识)会持续到成年时期。1638年,笛卡尔写道,“那些想发现真理的人绝对不能轻信孩童时代草率地接受的观点”。一个依附于感觉的人,是无法接受笛卡尔物理学中所描述的宇宙观的。

以这种方式来审视,《沉思录》也是一套训练方法。第一条沉思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治疗童年时期偏见的怀疑方法。笛卡尔说:“一旦进入生活,任何事情都应当被彻底推翻,都应当从第一基础开始进行重构。”怀疑是将心灵从感觉的影响下解放出来的策略和工具。

按照怀疑艺术进行思考,就要求读者培养仅仅赞成清晰而明确观念的意志,抑或拒绝那些满足于凭感觉得到的令人困惑的观念。通过这种艺术实践,我们将会变得习惯于赞成清晰而明确的观念,这就是笛卡尔的整个方法的简要本质。根据笛卡尔的观点,从心理学上看,怀疑疗法对于思想家避开感觉的影响、揭示自然科学的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怀疑也是必要的哲学工具之一。不要忘了,笛卡尔《沉思录》的最终目标就是为其物理学确立形而上学基础。正如以后我们将会看到的那样,作为怀疑主义解毒剂的清晰而明确的思想方式,意味着一种量化的、机械论的、统一的科学观。

基于所有这些原因,笛卡尔的最终目标和在《沉思录》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并不是要提出然后再否认怀疑主义。对于笛卡尔来说,怀疑仅仅是建立其物理学基础的一块垫脚石。

从历史上看,怀疑主义并不是笛卡尔的难题。然而,它却仍然是我们的难题。我们在前文已经得知,笛卡尔留给我们一些挑战。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应该能够既指出关于怀疑三阶段论证中的错误,同时也应该体察到它们的怀疑式结论。这一挑战仍旧会持续存在,我们应当对它做出应答。忽略它对于笛卡尔是不公正的。而且,在应对这一挑战时,我们应当汲取其中某些对于身心问题有价值的讨论。

同类推荐
  • 记取明媚时光

    记取明媚时光

    作者以雅致艳丽的文字讲述了51位明星的故事。从谢贤、狄龙、汪明荃到范冰冰、大S、小S,从上世纪60年代到新世纪,几十年的娱乐圈的人生沉浮跃然纸上。他们的爱与痛、喜与悲、繁华与苍凉,浸透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
  • 毕大卫传

    毕大卫传

    本书是大思想家爱德华滋根据自己的好友毕大卫的日记为其编纂的传记,也是爱德华滋编纂的唯一一本传记。毕大卫(1718—1747年)成年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北美土著印第安人中工作,是跨种族、跨文化交流的先驱和重要纽带。因他短暂的一生经历诸多苦难,他的传记和日志真实记录了他的心路历程,失败之后的反思和蒙恩典之后的感激,朴实而真切,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此书1749年甫一出版,即广受赞誉,一版再版,经久不衰。毕大卫的生平不仅激励人心,对美国高等教育也影响颇深。因耶鲁大学开除毕大卫并拒绝再次接纳他,此事促成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前身——新泽西学院的成立。
  • 大汉国母—吕雉传

    大汉国母—吕雉传

    本书将还原吕雉作为一个女人怎样别无选择的需要用权力来保护自己和在追逐权力的路上所施展的高于常人的手腕,将原本遥远模糊的历史人物用鲜活麻辣的语言展现出来。
  • “四人帮”沉浮录

    “四人帮”沉浮录

    本书对十年“文革”期间,中国政治舞台上最为活跃的党内阴谋团伙“四人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作者收集了大量历史材料,从四个人的底细开始,对他们的历史进行追踪回顾,讲述他们如何一步步积累政治资本,并一步步攫取政治权力,并结为帮派团伙,直至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在十年“文革”期间,这一阴谋团火为非作歹,打到一大批为新中国的成立建立卓越功勋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制造数不胜数的冤假错案;他们在权力斗争中不择手段、心狠手辣,与林彪团伙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为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他们挑起群众斗群众,制造天下大乱,不惜把中国大地变成血雨腥风的狂热海洋。
  • 季羡林先生:听见海棠花未眠

    季羡林先生:听见海棠花未眠

    季羡林的弟子张光璘,被季老亲切地成为“张才子”,深情讲述了季羡林先生传奇的一生,从“寒门贵子”到“水木清华”,从“留德十年”到“回归故土”,撷取季先生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或是对其人生道路影响深远的重要事件,向读者勾勒出季先生求学、做学、讲学的非凡一生。时值季羡林先生逝世十周年,献给所有仰慕先生、追寻学术、崇尚真理的人。
热门推荐
  • 无线循环诅咒之破暗

    无线循环诅咒之破暗

    无数次的重生,无数次的从头再来,财务,地位,修真者,妖族,外星人科技帝国,各种奇妙的相遇爱情,离别都在掌握中,誓要破了那暗,
  • 赘婿灵主

    赘婿灵主

    暗世界天榜第一的灵主,竟然入赘苏家成为一名被所有人看不起的废物?当自家老婆被人欺负的时候,昔日的灵主将再度出山!
  • 倾城王妃:妖孽王爷轻点撩

    倾城王妃:妖孽王爷轻点撩

    君冷月,在21世纪,她是黑道至尊,她是出神入化的神医。可是,在一次实验中,她竟然突然脑子一痛眼前一黑,醒来后发现自己穿越了。穿越醒来,她变成了君家的嫡系,君冷月。成为名副其实的废柴。说我废材?不能修炼?我让你看看什么叫做天才中的天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便百倍奉还。他,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邪帝。却在她的面前任劳任怨,吃她的豆腐……“听说双休可以大大提升功力。”某男邪魅一笑,“对,但你只能和我双休。”直到自己被他吃抹干净了,才知道他其实是一个披着羊皮的狼。“你知不知道你这样会遭天谴的!”“不怕,为了你,遭天谴算什么。”【宠文,男强女强,欢迎入坑】
  • 永远爱TFBOYS

    永远爱TFBOYS

    TFBOYS和三个女孩会擦出什么火花呢?
  • 我的同桌是天尊

    我的同桌是天尊

    万年前,云凡因为家族破产,父母被逼身亡,自己也被卖到了黑煤窑之中受尽折磨;万年后,携永恒神魂回归,为父母逆天改命,什么古武世家,什么第一家族,什么武道通天者,在我永恒面前,都给我颤抖吧。
  • 约定,曾经的六年

    约定,曾经的六年

    爱的时候让他自由,不爱的时候让爱自由,在乎曾经的拥有,也在乎天长地久,宁愿高傲的单身,也不委屈自己。别等不该等的人,别伤不该伤的心,做快乐的自己就对了。只可惜这一切我明白的太晚,守护曾经的约定,到底值不值得
  • 老婆是只鬼

    老婆是只鬼

    给美女送了一个包裹,没想到遇到一件男人都期望遇到的好事......过了两天又给美女发了一个包裹出去,没想到却被警察带走了,还莫名其妙地卷入了一宗杀人碎尸案之中,尼玛,这下麻烦可大了!不过,山人自有妙计,WHY?因为我有个女鬼大老婆啊......
  • 武大随笔

    武大随笔

    我只是武大的一个很普通的学生,但是我心中却有诸多反思。投诸笔下,是对自己的警示,也是对众多和我一样的人的共勉!
  • 捕影记

    捕影记

    原取得书名是“微微少女成长记”,核心是想表达的少女对情感的逐步成长认知,不过为了贴切网站的风格,临时改了。
  • 末日守护灵养成系统

    末日守护灵养成系统

    假如你可以拥有一个历史名将作为自己的守护灵,你会选谁?吴铭就在为如何选择自己的守护灵而烦恼。他拥有系统,可以抽取历史名将作为他的守护灵。他的第一个守护灵是龙胆银枪赵子龙。赵云很强大,他非常满意,可依然非常烦恼。因为灵傀师一生只能拥有七个守护灵。可是他能获得的守护灵实在太多了,那么多举世闻名的人物,他都不知道该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