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81700000001

第1章 世纪回眸

鲁迅先生1925年写过一篇《过客》的散文。后来,他又说:“我只很确切地知道一个终点,就是:坟。然而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无须谁指引。问题是在从此到那的道路。那当然不只一条,我可不知那一条好,虽然至今也还在寻求。”

他的寻求,也是所有的人在其行走的一生中,都会有过的同样感觉。正如他笔下的那位过客,我们都会有歇一下腿,喝一口水的片刻。尤其在这世纪之交,展望未来,回顾过去,思前想后,应该是不无裨益的事情。

19世纪结束的1900年,为光绪二十六年,这一年的北京城,到处是义和团。20世纪开端的1901年,为光绪二十七年,这一年的北京城,到处为八国联军。上一个世纪之交,是在一段羞辱的历史中更迭的。

那时的中国,已经成了一具箍不牢靠的水桶,将要散架,危哉殆哉,很不令人振作的。一位名叫佩雷菲特的法国作家,在《停滞的帝国》一书里,这样描写他在中国的旅行所见:“遍地是水稻和纵横交叉的沟渠”,“人粪熏臭了中国农村”,“男人和女人的衣着没有区别,一律都是蓝布衫,宽袍长裤。男人只留一绺长辫外前额都剃光头”。如果这位洋人深入地了解,就会发现这具水桶漏水散架的原因,并不是人们头顶的那根辫子,更多的应该归咎于中国人磕久了头以后,磕得十分麻木的精神状态。

那时到中国来的外国人,首先会看到的,一个最典型的中国动作,就是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的磕头。所以,kow tow一词,也是最早进入西方辞语体系里的音译汉语。我手头的一本《朗曼英语辞典》里,是这样解释kow tow的:“a former Chinese ceremony of touching the ground with the head as a sign of respect, of yielding, etc.”大意是“将脑袋触到地面,以表示尊敬或者臣服的一种古老中国礼节”。

这种拂袖,屈膝,俯身,弯腰,低头,触地,立刻比被磕的对方矮半截的三跪而后九叩,是最令人气沮的屈辱性礼节。几代人磕下来,不但磕掉了独立人格,磕掉了自我尊严,也将中国人磕成精神上的侏儒。在跨进上一个世纪之门时,这些拖着辫子的侏儒,比那幅破烂帝国的糟糕画面,更不可救药些。

固然,贫穷很可怕,但愚昧比贫穷更可怕。贫穷只是物质上的匮乏,而愚昧形成的奴化,则是心灵和身体的双重扭曲。匮乏的物质,只要用心,几乎不需一代人的努力,就可大有改善。历史上有的朝代,只不过给老百姓数年的休养生息,就可以达到丰衣足食的程度。而磕久了头以后的那种麻木的奴才劣根性,就非一时半时所能疗救的。

所以,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读医学专科的时候,终于决定投身文学,立志要医治中国人的心灵,这种先知先觉的精神,也许可以称作上一个世纪初,那晦暗的黎明时刻,一丝闪亮的晨曦。也许,这就是20世纪最初的希望之光。虽然现在,咒骂鲁迅,是一种时髦,如果,没有希望之光的启蒙,如今这些骂鲁迅的老少爷儿们,还不照样磕头如捣蒜?

我记得,1949年的秋天,到达解放不久的北京,东单还是一片摊贩林立的杂货市,脏乱不堪。南边的东交民巷,犹可以看到清代这片使馆区,后墙上留有向外射击的黑洞洞的枪孔。那是光绪二十六年,发生在北京城里,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物证。后来,翻阅史料,才知道,就在这段墙外,堆满了英勇进攻而牺牲的义和团员的尸骸。虽然我站在那里,已是劫后五十年后的事,但那种被欺凌的屈辱感,并不因时光流逝,就能抹平心中这份国耻记忆。然而,我也深感悲哀和不解,那些庄稼汉造反了以后,仍旧要朝老佛爷磕头,然后相信一纸神符,一碗圣水,就可以刀枪不入,扑向帝国主义的洋枪洋炮,义无反顾。

磕头,把人磕成了傻子,在文学界,至今还有类似的傻子,跪在洋偶像面前,五体投地,膺服备至。然后,调转脸来,像《阿Q正传》里的假洋鬼子,自以为得了真传似的,吓唬中国老百姓。他们看不起这位启蒙者,说鲁迅作品里,缺少有价值的思想精神,故而在西方世界里,未能产生什么影响。其实,除了马克思学说弄得中国翻天覆地之外,西方世界里的那些经典的,现代的,后现代的思想家,在中国的流传,不也仅局限于相当狭窄的学术圈子里,与老百姓浑不相干吗?不过是坐而论道的腐儒空谈,与现实脱节的学术****而已。

所以,别看时下不磕头了,不等于没有傻子。

回头去看,时光荏苒,距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的庚子年,已足足一个世纪了。也许因为世纪交迭的缘故,报纸上、书刊上,出现很多回首往事令人心碎的篇章,回眸昨日不堪一睹的印象。有一天,我看到登出来的一帧毛骨悚然的照片,不由得一怔。背景为前门箭楼,一些耀武扬威的八国联军士兵,正一把扯住好几个光着脊梁、露着臂膀的义和团员的辫子,用大刀屠杀着。一些被砍下来的头颅,就滚落在不远的地上。我想,照片上那些跪着的骨瘦如柴的同胞,任人宰杀的一脸麻木,与鲁迅在日本求学期间所看到日俄战争纪录影片中,被处决的中国犯人的面部表情,应该是相同的。

19世纪,积弱的中国所以被列强蹂躏,固然弱在国力上,弱在军事上,弱在清政府的无能和官员的腐败上,其实,某种程度上说,也弱在中国人被封建社会奴化了的心理质素上。中国人脑袋上的辫子,可以在一个早晨全部剪掉,但心灵上的那根辫子,却根深蒂固,还会在被人一把抓住的时候,流露出既不知何以生,更不知何以死的那种画面上见到过的麻木表情。

所以,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只不过推翻了封建王朝的体制,虽然,从此以后,不再朝活着的人磕头了,但这场革命作用于中国人精神方面的觉醒,还是有赖于稍后几年的五四运动和那场文学革命,一潭死水的古老中国,托天保佑,总算才出现一些变化。倘无这场启蒙运动,倘无德先生和赛先生,说不定读书人,还得赵钱孙李,周武郑王,子曰诗云,之乎者也;还得八股文章,秋闱应试,千里迢迢,上京赶考。像《儒林外史》里的范进,考到最后发疯为止。如果幸而被胡屠户一巴掌扇好了,那无休无止的磕头生涯,也会磕成一名彻底的侏儒为止。

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就在于使中国人明白,磕头如捣蒜的侏儒生涯,不是唯一必须的选择。于是,二三十年代,体现一个民族精神的中国文学,也有了相应的繁荣。那时候随便拉出一位作家,与时下红得发紫的文学明星相比,至少识的字多,至少读的书多,至少不下流,不堕落,不那么不要脸,至少认真地做文章,因此,直到今天,他们的作品,仍旧可以作为范本在流通。

房龙在《宽容》里面,对文艺复兴时期贡献新思想的“几个握鹅毛笔的英雄”作过评语:“我们应当感谢他们干净彻底地清扫了堆积如山的垃圾。没有他们,这些垃圾还会在我们的思想里碍手碍脚。”这样的褒扬,用在20世纪初进行民众启蒙教育的精英分子身上,非常合适,而用在奠定新文学基础,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第一人的鲁迅先生身上,更是贴切。

他是那场大清扫中,最为卖力的清道夫。

******誉他为“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这样的评价也是近年来一些人最不愿意听的。然而,五四以来,一直以扫除腐旧的垃圾为己任,以疗治国民精神创伤为目的,贯彻始终,奋斗至死者,也只有一个鲁迅先生。愿意听也罢,不愿意听也罢,******总结出来的“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事实,更是真理。

从一开始的白话文言之争中,我们就读到了他愤怒甚至过激的誓言。“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碍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直到他病入膏肓的暮年,写他的精神遗嘱时说:“只还记得在发烧时,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若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从这句斩钉截铁的话,表明了他从头到尾的人格上的一致。

他的伟大,在他一生铲除各式各样的垃圾中,对于国民的思想与文化的批判,对于国民性中磕惯了头以后的奴性的揭露,这是他最具思想光芒的,给予最大关注的命题。中国人经过数千年封建社会的桎梏,在那些膝盖一软,矮了半截的侏儒中间,鲁迅,作为一面振奋民族精神的旗帜,是当之无愧的。

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是中国知识分子第一次组合起来的行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利益的消长,权威的升降,统治者的利用和压迫,有的人当了绅士,峨冠博带;有的人退回到书斋,埋首故纸;有的人唱起了反调,提倡悠闲;有的人走向了革命,更求进取,遂有各式不同的趋向和去路。

在跨入世纪之门的时候,回过头去看20世纪初沸沸扬扬的五四运动,很多风云人物,无一不是像一阵风地倏忽吹来,然后又像一片云地飘然而去。如鲁迅坚持到底,画了个完整句号者,又有几人?******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这也是现在许多人更不想听的一句话,甚至会激怒他们,因为这些人通常在洋菩萨面前,那膝盖很容易软下来,有一种由不得要磕头的欲望。

我们不妨闪回一个小镜头:前几年,那个国际大奖的某位委员,隔些日子,就要来到中国,打点秋风,屁股后面某些害了罗圈腿病的中国作家,面露谄色,眼流媚光,将“马”屁拍得那个响,有如九天轰雷。这充分说明,能够去掉奴颜和媚骨,不那么发贱的鲁迅精神,即使到了21世纪以后,中国作家也是用得着的。

鲁迅先生人格之伟大,与他文学之辉煌,同为一体,使他成为当之无愧的“握鹅毛笔的英雄”。王国维先生说过:“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

1923年,胡适在其为上海《申报》六十周年所撰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一文中,特别提到鲁迅对于五四新文学的贡献。此时,这两位新文化运动的同志,已分道扬镳,形同水火。但作为历史学家的胡适,不能不据实而写:“成绩最大的却是一位托名‘鲁迅’的,从四年前的《狂人日记》到最近的《阿Q正传》,虽然不多,差不多没有不好的。”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他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现代意义的小说。它的开创意义,至少直到21世纪的今天,任何一位想写小说体裁的中国作家,还得按照这篇最早出现的小说所厘定的大致规范,而不敢背离得太远。那部《阿Q正传》,甫一出现,即成经典,那个戴毡帽的流氓无产者,立刻进入永世长存的文学画廊,这种无须时间验证的不朽,也可算是文学史上的一次奇迹。

如果说,19世纪的天才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出了中国贵族文化那顶尖部分的美丽,使他所在的那个世纪,不至于向文学史交白卷的话,那么,无愧于20********史的天才,则是鲁迅无疑。因为他所写的中国大地上最底层的百姓形象,那些活生生地存在于国人心目中的阿Q、孔乙己、祥林嫂,绝对是完完全全的中国血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而且用的是最纯正的中国语言;闻不到一点如今那些叫好作品中的贼腥气,找不出一丝从外国名著中生吞活剥来的形迹可疑之处。尤其那个阿Q,几乎可以在每个中国人的灵魂中,找到他的影子,则是这位天才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杰出贡献。

王国维认为:“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而又济之以学问,助之以德性,始能产生真正之大文学。此屈子,渊明等所以旷世而不一遇也。”但是,对于侏儒而言,他们从来不需要这种“旷世而不一遇”的精神巨人。因为巨人腰杆挺直地站立在那里,势必会无情地映衬出他们跪在地上,矮了一大截的kow tow形象,那可就太不雅观了。

所以,中国的侏儒们在侮弄天才、挫折巨人方面,有其久远的传统。早在一千年前,杜甫就为李白的命运哀叹过:“世人皆欲杀,我独怜其才。”然而,侏儒在强者面前,可以匍匐在地,磕头不已,作龟孙状,但在不侮弄白不侮弄,不挫折白不挫折的弱者面前,那由于磕头磕得太多而扭曲了的本性,一旦乖戾起来,往往表现得更刻薄,更阴毒。

这也是近年来一批老的或少的“英雄好汉”,一齐开骂鲁迅的原因。有的赖以扬名,爬在大树顶端拉屎放屁,自然也就要比大树更高一头;有的借此泄愤;有的为汉奸周作人张目,否定鲁迅,也就一块儿否定了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文学;有的更以猥秽的心理,制造不堪的名目,将鲁迅抹黑,成为丑类,拿他当王八蛋,彼此彼此,也就心安理得了。凡此种种,便是上个世纪末的文坛风景。

但这班合唱团最不争气的一点,无论写文章的手段,或者做小说的技巧,还是乖乖地顺沿着鲁迅所开拓的小说之路,所创造的杂文手法,亦步亦趋地爬行,有的甚至连及格的分数也爬不出来,真是可怜得让人唾弃。但他们很像《西游记》里的那个孙猴子,以为自己一筋斗翻得够远,已经到了天之边,地之头,赶紧从裤裆里掏出家伙,撒了一泡猴尿,以资佐证,谁知那尿臊气,正好让猴哥嗅出,自己还是未能逃脱如来佛的手掌心,只好抓耳挠腮,丑态百出。所以,大家对这类数典忘祖,亵渎鲁迅的叫嚣,来不及掩鼻而走,恐怕也是那股臊味够冲的结果。

没有才华的文学,是贫血的文学;没有思想的文学,是软骨的文学。只不过写了一些贫血和软骨的文学,或者,连这也说不上,无非文学泡沫和文学垃圾而已,有必要旱地拔葱,跳到半空中,踩鲁迅一腿,踢鲁迅一脚,成为胜利者么?即使全体侏儒们向你的勇气表示敬意,你不想想,这不正是屈原所愤慨的“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可悲场面吗!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华盖集续编·空谈》)鲁迅说这句话的时候,没想到他在20世纪末,还会被人拎出来鞭尸。其实,我认为老先生应该为之骄傲,现在那些红得发紫,紫得发黑,像五尸神一样上窜下跳的男女作家,人们真是连鞭他(她)的兴趣也没有的。对这些活着与死去没有什么区别的作家,对这些刚刚出版就送到劳动人民文化宫书市打折出售的作品,更觉得精神不死的鲁迅,他之遭人嫉恨,也属理所应当,谁让他独领风骚20世纪,看样子21世纪还要风光下去呢!

可以预期,鲁迅笔下的那个活生生的阿Q,还有其文学生命力,只要奴性的磕头精神,不从中国大地彻底消失,阿Q的警示意义,就会存在下去。因此,作为21世纪的中国人,驱除磕头心态,挺直腰杆站立,怕是最为关键的精神支柱。

对于文学来讲,最好还是不要以扳倒巨人,使他和你一般高矮,来求得平衡,而是应该努力赶上巨人,与他同等身量,才是正经。文学市场可以哄抬物价,文学史就未必这样势利。阿Q在,《阿Q正传》就在,《阿Q正传》在,鲁迅就在。花里胡哨的东西,不会长久的,二道贩子的货物,早晚会滞销,生搬硬套的赝品,难以再唬人,脐下三寸的文字,已经写尽了。因此,摆脱浮躁,力戒炒作,勿走捷径,脚踏实地,写出真正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文学,或许就是跨进世纪之门的今天,那些翘首以待的中国读者,最盼望的一件事了。

同类推荐
  • 篓

    观其《篓》中收获,装满“鱼虾蟹蚝”,捞尽“江海河鲜”,而且偶意深邃。作品取材于乡土民情,贴近社会,紧贴生活;恣情解剖人间的善恶奸邪,狡狯贪婪。他抽丝剥茧的手法,幽默风趣的笔调,寓哲思,见智慧,人情练达。诚好文章也。
  • 青春韵语--把梦写在水上

    青春韵语--把梦写在水上

    本书是散文集。分为向往的旅程、时光的倒影、驿外断桥花等三大块的内容,语言生动形象,感情丰富细腻。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要想在高考中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办到。语文重在积累,作文更是如此,只有平时多加练习,方可在考试中有不凡表现。
  • 寂寞的守望

    寂寞的守望

    《寂寞的守望(文艺评论集)》介绍了:秦发生这部文艺评论集主要分为作品论,文艺论文,文化工作探索,灯下偶感四类。我们根据内容又将其概括为两类,其中一类是对宁夏当代文学艺术比较完备而准确地扫描与解读,在这方面,他是颇具功力的。
  • 文化新人:工农速成中学举办与成人扫盲运动开展

    文化新人:工农速成中学举办与成人扫盲运动开展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上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 曾经栽下一棵树

    曾经栽下一棵树

    全书收录了作者近10年来在各类报刊发表的散文随笔96篇,共分为红尘了悟、抒情岁月、心动记忆、浮影萍踪四个部分,作品集中展现了作者散文创作的足迹,文笔清新自然,内容深刻隽永。透过平凡小事,参悟人生至理;记录心路历程,激扬火热人生。
热门推荐
  • 软饭吃着是真香

    软饭吃着是真香

    "大佬,请问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女人。""大佬果然是大佬......"
  • 快穿之宿主别吓我

    快穿之宿主别吓我

    白茶茶觉得自己肯定是遭天道妒忌,不然怎么可能刚遇到大机遇她就凉了呢?老天真是不公不然她这样外形完美灵魂有趣的人..哦不是妖怎么遇到机缘就凉了...还绑定了个奇葩系统??系统:@#¥%#gun!
  • 霸王宠:阔少请温柔

    霸王宠:阔少请温柔

    爱情,就是双方都喜欢,最终开花结果。女人,可以为一个男人放弃一切,所以,男人,必须要温柔对待对方。
  • 修仙从文明终结开始

    修仙从文明终结开始

    听过一句话,科学的尽头是神学。3065年,人类的科学水平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从早年的完全掌握整颗星球的能量的一级文明,发展到现在完全掌握太阳系所有能量的二级文明,从封建社会到二级文明,人类只用了短短的一千一百年左右。科技的爆发、人口的爆发促使了这一次的宇宙探索,也是因为这次探索给整个太阳系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而这个灾难,却仅仅是一个人!或者说,一个……神!
  • 黄金未来

    黄金未来

    被现实掩埋的天才陈浮生在拥有了囊括无数未来科技的黄金龙芯之后,世界会发生怎么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无法辨清真假的虚拟现实游戏,超乎人类想象的机械智能,打破人体极限的基因药剂,耸立在云端的天空之城,神秘的外太空·······。地球,真的如我们所知道的那么简单?
  • The Complete Works of Artemus Ward

    The Complete Works of Artemus Wa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奇妙的大千世界:绚丽无比的艺术

    奇妙的大千世界:绚丽无比的艺术

    艺术创造出来是被人欣赏的,整个艺术活动包括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这两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方面。艺术创造是艺术家在生活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物质材料和精神因素,创造出可供欣赏的典型艺术形象。各个艺术门类运用不同的物质材料、表现手段等,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离开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便谈不上美的创造和欣赏,更谈不上有价值的艺术作品的问世。艺术欣赏则是人们以艺术作品为对象的审美活动,欣赏者在艺术作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通过感受体验、领悟,进而注入自己富有个性的想象,对艺术作品展开“再创造”,从而丰富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
  • 天地传说之洛姬传

    天地传说之洛姬传

    洛神甄宓和人帝伏羲的后人洛姬,从小隐姓埋名快乐长大。然而当其身份之谜被揭开,她必须担负起拯救天下的重任,且看她历经千辛万险、再续洛神传奇,还缥缈苍生一个安稳清明的天下!
  • 无限之时空混乱

    无限之时空混乱

    动漫人物穿越重生到都市,为了自己所爱之人以及爱他的人,他将拯救属于他的“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