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81700000015

第15章 丁香花疑案

龚自珍(1792—1841),字伯定,名巩祚,号定庵,浙江仁和人。是一位思想家,文学家,更准确地说,他是以别树一帜,不同凡响的诗人形象,存活在中国文学的史册上,为人景仰。

第一,想起他,一般先说到他的诗,尤其七绝,简直被他写“绝”了。

明清以降,诗家虽众,出类拔萃者也不少,但像他这样,将诗之七绝一体,写到如此娴熟,如此完美的程度,当数他首屈一指。其辞藻之丰采瑰丽,其声韵之金声玉振,其意境之突兀奇美,其思路之峻刻险越,域内文人,近三百年,几无能出其右者。

以《己亥杂诗》为代表的三百十五首七绝,那无拘无羁的浪漫情思,那驰张浩漫的灵犀诗心,那扑朔迷离的象征隐喻,那旨意深远的觉醒参悟,更达到艺术的绝顶,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成为鸦片战争以后,绝大多数中国诗人师法之,宗奉之的楷帖。谓予不信,细细玩味柳亚子、黄遵宪、鲁迅、******诸人堪与匹敌的词章,不难在字里行间,发现龚定庵文字的余风遗韵。

第二,想起他,其次便是他振聋发聩,拯危救亡的文章。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里,对他这些启蒙著作的评价极高:

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初读《定庵文集》,若受电然,稍进乃厌其浅薄。

一个大转变的时代,号角之鼓吹,无所谓雅,无所谓精,更无所谓深,只要起到引领天下,召唤众生的作用,对闻者而言,“若受电然”,也就足够足够了。

龚自珍生活的时代,正是大清王朝走向没落衰微的晚期。他死后不久,便是中国陷入于列强争夺的刀俎之下,任人鱼肉的鸦片战争爆发之年。诗人的敏感,或者说,政治家的先知先觉,就是在这山雨欲来之际,先行意识到这场民族的危机,国家的灾难。

他的难能可贵之处,就是能够在文章中,痛陈朝政的腐败,官僚的贪渎,直指国家机器的瓦解,封建社会的朽烂,触及水深火热的民众,万马齐喑的局面,揭示整个王朝已经到了矛盾重结的危殆关头,不可救药的圯覆地步。大声疾呼,响天彻地,成为催醒国人的警世钟声。言论之犀利,观点之尖锐,呐喊变革之强烈,呼吁觉醒之迫切,像闪电一样划破封建社会沉重阴森的夜空,对一代知识分子所起到的鼓动、宣传、觉悟、实践的作用,影响巨大,其直接后果,就是他死后五十年所发生的辛亥革命。

而且,他本人也是身体力行的爱国主义者,从他一心一意要与钦差大臣林则徐,他的诗友,他的同道,一起到广州禁烟,就可以看出他确是有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一心想做些什么的雄心壮志。总之,在中国近代史上,他是一位具有启蒙意识的志士;在中国文学史上,他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文人。

第三,想起他,便是他的浪漫,他和那位美丽的上司太太,一位满族女诗人顾太清的恋情,以及因此之故的暴死。

关于他在南归途中,于丹阳书院暴卒事,是与这件情色案有关。据清人孙静庵《栖霞阁野乘》所述,大略为:

其殁也,实以暴疾,外间颇有异词。初,定庵官京曹时,常为明善堂主人上客。主人之侧福晋西林太清春,慕其才,颇有暧昧事。人谓定庵集中游仙诸诗,及词中《桂殿秋》、《忆瑶姬》、《梦玉入引》诸阙,惝惚迷离,实皆为此事发也。后稍为主人(子)所觉,定庵急引疾归,而卒不免。盖主人阴遣客鸩之也。

女诗人顾太清(1799—1876),字梅仙,自署太清春、西林春。工诗词,擅书画,当时有“满洲词人,男有成容若,女有太清春”的说法,她的文学成就为大家公认,她的花月容貌更为众人心仪,而且还是一个好交际,喜游玩,出风头,擅应对的社交明星。

太清好着白衣,尝与贝勒并辔游西山,作内家妆,披红斗篷,于马上拨铁琵琶,手白入玉,琵琶黑如墨,见者咸谓是一幅王嫱出塞图也。(《天游阁集》钝宦按语)

一个女人吸引男人的地方,是她的美丽,而一个男人吸引女人的地方,则是他的魅力。虽然,龚自珍以诗名,以文名,以风流名,以恃才傲物名,其实,他的政治抱负,他的爱国情怀,从他《金缕曲》的诗句“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看,最渴慕的还是力挽狂澜的丰功伟业,声振宇内的不世之名。所以,放浪形骸,不拘形迹,嬉笑怒骂,行止任意的文人雅士,是他外在的表象。忧患国事,激昂慷慨,冀图振作,有所作为的志士仁人,才是他内里的真实。这也是顾太清对龚自珍,情不自禁而心向往之的缘故吧?

据《学人列传》,龚自珍“幼聪明,能读等身书”;“其为学,务博览,喜与人辩驳,虽小屈,必旁征广引,得申乃已。”其外祖父段玉裁,为一代文字音韵大师,由于家学渊源的关系,他穷经搜典,治书为文,颇得真谛,从而饮誉文坛,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人物。

定庵生平性不羁,善作满洲语,嗜冶游。晚岁学佛。平居无事时,非访伎,既访僧,遇达官贵人,辄加以白眼。生平所得金,皆随手尽,京师人以怪物目之,夷然不顾也。(孙静庵《栖霞阁野乘》)

他有两句诗,一句为“本无一字是吾师”,出《己卯杂诗其十四》:

欲为平易近人诗,

下笔情深不自持,

洗尽狂名消尽想,

本无一字是吾师。

另一句为“但开风气不为师”,出《己亥杂诗其一零四》:

河汾房杜有人疑,

名位千秋处士卑,

一事平定无齮龁,

但开风气不为师。

(自注:予生平不蓄门弟子。)

这两句诗,可以视作他的文学宣言,也是他的这种“夷然不顾”的“怪物”性格体现。他既然申言:“予生平不蓄门弟子。”那么,言下之意就是,他也不会师从任何人的。因此,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他就是他,他就是唯一,他就是这样一个空前绝后的他。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相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夜坐》)

他还有一篇短文,题曰《病梅馆记》,就是一个提倡个性自由,思想开放,跳出罗网,不受束缚的檄文。他反对将正常生长的梅花,被那些文人画士弄得“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所以,他辟病梅馆,“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敢于睨视群伦,匡然独出的龚自珍,被柳亚子誉他为“三百年来第一人”,我认为既是对他文品的肯定,也是对他人品的赞赏。他对龚的惺惺相惜,更看重的是诗人身上少有的自信。一个中国文人,能够像龚自珍这样,不在意别人的首肯,不需要别人的赐准,不师法任何样板,不服从任何规范,对于上上下下的说长道短,置若罔闻,对于老老少少的评头品足,不在话下,这是多么值得提倡的我行我素的文学品格啊!

这一切,怎会不让那位美丽而多情,天分极高而知音难求的女诗人,无动于衷啊!我一直相信,龚自珍的那首《减兰》词,应该是十年前与这位江南才女最初见面的记录:

人天无据,被侬留得香魂住。

如梦如烟,枝上花开又十年。

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斑斓里。

莫怪怜他,身世依然是落花。

词前有一小段文字,写得颇暧昧:

偶检丛纸中,得花瓣一包,纸背细书辛幼安“更能消几番风雨”一阙,乃京师悯忠寺海棠花,戊辰暮春所戏为也。泫然得句。

那时的她,很可能还是婀娜可人,待字闺中的江南才女。一方面,龚自珍那经国济世之雄心,革新变法之宏图,家学渊源之功底,倚马可待之才华,使她芳心暗许;另一方面,他那狂狷傲慢之放肆,负气自恃之浮名,招蜂惹蝶之非议,蒲博滥赌之恶声,也令她举步踟蹰。但后来,她成了贝勒府里雍容华丽的贵族夫人,他又成为她丈夫的下属,一切都在彬彬有礼,保持分寸,疏密有制,若即若离的状态下,进行着有间距的感情交流。由于无法倾力相恋的遗憾,这包海棠花瓣,能不令我们这位多情的诗人,抚今追昔么?

这位出身自浙中名臣兵部主事许宗彦的义女,又是在满洲贵族环境长成的顾太清,既有南方水乡女子的情深如水,又有北国边疆女人的奔放风韵,在与龚自珍交往以后,迷恋于他的才华,沉溺于他的智慧,钦佩于他的才思,倾心于他的浪漫,可谓情不自禁。曾经集宋词为七言绝句三十五章,而她分明知道这正是龚自珍的强项,分明就是一片爱心的呈献了。

诗如:

肠断魂梦两沉沉,只愿君心似我心。

已被色香撩病思,便愁云雨又难禁。

又如:

歌尽阳关不忍分,更无留影霎时云。

青笺后约无凭据,日日思君不见君。

而龚自珍在1839年(道光十九年)的《己亥杂诗》第二百零九首,即使学究气十足,道统气更十足,竭力否定“丁香花案”的孟森老夫子,也不能不坐实“非惟明指为太平湖,且明指为朱邸,自是贝勒府之花。”

这首疑窦丛生,招来杀身之祸的诗,为:

空山徒倚倦游身,梦见城西阆苑春;

一骑传笺朱邸晚,临风递与缟衣人。

(自注:“忆宣武门内太平湖之丁香花。”)

而随后不久,那一阕《桂殿秋》,更是若隐若现,欲盖弥彰。

明月外,净红尘,蓬莱幽谧四无邻;

九霄一脉银河水,流过红墙不见人。

惊觉后,月华浓,天风已度五更钟;

此生欲问光明殿,知隔朱扁几万重。

关于龚自珍和顾太清的这段“丁香花公案”的爱情故事,因为涉及到诗人最后的暴卒,清末民初,也曾沸沸扬扬地热闹了好一阵。

既有曾朴的《孽海花》,冒鹤亭的《太清遗事诗》,言之凿凿;也有孟森的《心史丛刊/丁香花》,苏雪林的《丁香花疑案再辨》,矢口否定;更有钱穆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认为:“定庵出都,(因主禁鸦片)得罪穆彰阿,外传顾太清事,非实也。”别证其无。

但我宁肯相信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所说到的,“故艳词可作,唯万不可作儇薄语。”龚自珍“其人之凉薄无行,跃然纸墨间。”据此论点,观堂先生对男女****的正经,古板,道学,迂腐,姑置勿论。但他认为龚诗所写,并非向壁虚构,这个学者的断言,是值得采信的。

龚自珍在礼部祀祭司行走,主客司主事,官微职闲,备受排挤,后来,能够到奕绘的宗人府,谋得一份俸禄,若无强有力的奥援,是很难获此美差的。她的丈夫,龚自珍当差的宗人府长官,乾隆曾孙贝勒爷奕绘,倒也是个礼贤下士的上司,而且还是一位能够与妻子唱和的诗人。他很爱这个其实有着汉族血统的江南才女,为了能和她结婚,还不得不设法为她改隶旗籍。

而诗人龚自珍终于得以走进太平湖畔的贝勒府,谁能说不是顾太清为其杭州同乡,对丈夫施加影响的结果呢?这位有着满洲和蒙古习俗的野性,又得到江南水土润养的女人,有其柔美温雅的一面,也有其奔放热烈的一面,她能毫无顾忌地说项,不怕风险地引荐,除了钟情,除了爱恋,找不到别的什么解释。于是,她对于这位有可能因公因私,从此出入府中的龚自珍,他的浪漫,他的情感,他的文学魅力,以及那种“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放荡色彩,不为所动,也是不可能的。

从太清春的《落花集》、《渔歌》等诗词作品来看,她其实是既懂得情,更懂得爱的一个极风流、极妩媚的女人。然而,1838年(道光十八年),当贝勒奕绘的官衔被革职,世袭被褫夺,在抑郁中去世以后,作为嫠妇的顾太清,在家庭中便一落千丈,何况奕绘的正室,和继承人合谋起来,要将她和他置之死地,而仍沉迷在姑且认为是柏拉图式爱情中的诗人,竟浑然不觉,还在为她写“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白自己的不渝之情。

即使,龚自珍比离他家不远悯忠寺内的海棠花,还要纯净,顾太清比离贝勒府不远太平湖畔的丁香花,还要明洁,他们这种无瑕的感情,在那个时代,那个社会,他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非其族类的女人,她恋上了一个绝对被视作异端的叛逆男人,这种近乎十恶不赦的对传统,对体制的挑战,必然是要斩尽杀绝的。

龚自珍一生,其实主要只做了三件事:

一、赌命运;

二、赌爱情;

三、赌文学。

然而,上帝从来不会给人百分之百的,结果,文学上获得极大成功,命运上遭遇完全败北,爱情上更是交待出去他的生命。

其实,封建社会的****制度,之所以万世不坠,就在于对待异端分子的高度一致上,如龚自珍,如顾太春,哪怕只是表现出一点点相异的观点,一点点不同的做法,一点点反对的态度,一点点抵抗的念头,等着吧!这部国家机器,上至最高统治者,下至最低的衙役皂隶,刀兵棍徒,保甲里正,巡丁逻卒,倾巢出动,全力以赴,悉心从事,上下一致,********,必干净彻底而后止。因此,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没有比他失败得更惨的文人。

他的喜赌常输,虽输犹赌的恶习,很像沙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他在诗歌领域的开创意义,不亚于英国的拜伦、雪莱;他与贵妇人的风流韵事,与风尘女子的狭邪冶游,法国的大仲马、巴尔扎克之辈,根本望尘莫及。至于他那些披肝沥胆,唤醒国士的警世之作,堪与雨果作品对于法国,马雅柯夫斯基对于俄国,在革命中所起到的作用可相媲美。甚至他最后不知是鸩酒暴毙,还是枭首而终,与普希金、莱蒙托夫决斗饮弹,不治身亡,虽同属别开生面之死,但他死得更为蹊跷。

1839年至1841年(道光十九年至二十一年),是他创作的高产期。生命之烛燃点到最后,爆发出璀璨的光华,他以几乎日写一首七绝的进度写成的这部《己亥杂诗》,达到了他一生成就的最高峰。

然而,他的人生赌博的命运,终于也到了终点。

他的一生,极其短促,只活了四十九岁,就被追杀他的人下毒鸩死了。按照中国文人越活越缩水,越回旋,越活越糊涂,越颠倒,甚至活到最后,越混账,越万人嫌的常规,我怀疑,龚自珍活到七老八十,还有思如泉涌的才华?还有目空一切的豪迈?还有指斥海内的勇气?还有匡时救世的雄心?

我也不敢揣测。因此,他的短命,固属不幸,但他的形象,却在后人的记忆里留下了完美。

这一点,值得还活着却不怎么检点的文人,引以为鉴。

同类推荐
  • 那些中国人

    那些中国人

    本书是他的一部随笔集。以文人篇、军人篇、科人篇、伶人篇、凡人篇分别讲战争的故事,写科学院的故事,说普通人的故事,娓娓道来,妙趣横生。在他笔下无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是活生生的中国人。他的描写会让你不由自主地或会心一笑、或心尖一颤、或若有所思……他在竭力探寻着同为中国人的最为本质和共性的东西。
  • 阿勒泰的角落

    阿勒泰的角落

    风里来雨里去的边疆牧人、随家庭不断迁徙的动荡生涯、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风沙肆掠的荒漠里喂养的金鱼……本应厚重、贫瘠、苍凉的生活,在李娟独树一帜、灵光闪闪的笔触下,却焕发出别样的温暖、丰盈与喜悦。若无意指认那在伤感中徘徊、欲望中沉浮的生命就是我们本来的生命,那么,总还有别样干净明亮的生命,等着人去认领。正是凭借这部作品,李娟得到刘亮程、王安忆、朱天文、李敬泽、陈村等诸多文学大家的推崇,也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获得第二届在场主义散文奖及第四届天山文艺奖。
  • 剑影诗痕集

    剑影诗痕集

    本诗集作者共收录格律诗词133首。作品按照诗韵《平水韵》和词韵《词林正韵》创作。写作时间跨度较大,在长达40多年的创作积累中,题材丰富,体裁多样。作者凭着对传统格律诗词的向往和热爱,凭着军人的浩气和执着,数十年来坚持不懈,深入生活实践,用传统格律诗词抒发真情实感,讴歌时代精神,体现了一位酷爱诗词创作的军人的心路历程,作品中渗透了各个时期作者的审美追求。
  • 有间文库:坟

    有间文库:坟

    《坟》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包括《论雷峰塔的倒掉》《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娜拉走后怎样》《论“他妈的!”》《文化偏至论》《从胡须说到牙齿》《寡妇主义》等二十四篇。这些杂文写于1907年到1925年间,在这些杂文中,鲁迅突出地运用史笔,生动形象地引据事实,表达自己的是非爱憎,指陈时弊,论证古今,显现他不屈不挠与旧势力战斗到底的革命形象。
  • 西方小说与文化帝国

    西方小说与文化帝国

    本书是资深教授蹇昌槐的最新力作,也是我国第一部用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系统研究西方小说的理论专著。作者基于全新的思维模式和文化视野,对弥散在西方小说艺术巨川之中的帝国文化镜像萌生、发展和形成了原创性的理论阐释,对塞万提斯、笛福、夏绿蒂·勃朗特、狄更斯、康拉德、海勒、沃克等数十位精英作家的创作了深刻的重解。全书视角新颖,立论清奇,文情并茂,可读性强。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妖妻:间谍妖后

    妖妻:间谍妖后

    别开玩笑了!她不会真的这么倒霉一穿越就“被活埋”吧?千里杀一人,号称十秒间谍的何清清居然也有栽的一天!“拜托,我还没死呢!”她从土里钻出来,在电闪雷鸣的乱葬岗诈尸,横空出世。从此,天下多了个间谍皇后,人间多了个旷世妖妻。
  • 正青传

    正青传

    在这个崇尚武力的王朝,几乎人人都学了些手把式,也有些个读书读成了顶天高手。有一少年秉承父亲遗训“退一步乾坤大,饶一着万虑休。”即便后来成了顶天高手,也还是一让再让。有一少女收得一木剑,终身带身边,哪怕断了。有一胖子而立之年,慷慨赴死,只为救下那个有些像儿时自己的少年。有一顶尖刺客,杀人时喜欢穿着偷来的皇袍。
  • 荒地

    荒地

    不一样的天地,不一样的世界,一个来自地球的少年,如何在这片天地生存,妈啊,还是地球安全,我要回家。
  • 长辞传

    长辞传

    这是一个厮杀的江湖、妖鬼横行、宗门林立.高高在上的庙堂.魔教为随心、佛教修来世、道教求真我.我是长辞、顾长辞
  • 有一种智慧叫以退为进

    有一种智慧叫以退为进

    本书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一种做人处世的生活态度,以退为进。用举例说明的方式阐述了当人们遇到工作生活的困难时,与其盲目冲动,不如退而思策,等待时机。
  • 末日里的死亡通知

    末日里的死亡通知

    世界末日来临,所有精英人类已搬去GJ536b星球居住,利用磁场控制拉近了GJ536b与主恒星GJ536的距离,改变轨道,使得GJ536b星球的自转周期更接近于地球。地球上的高科技也因此跟着全部搬去了GJ536b星球,如今的地球苟延残喘,丧尸病毒也在精英们搬走的同时爆发。世界末日已然降临,而那些搬去GJ536b星球的精英们,却在那颗崭新的星球上或者优渥惬意的日子,他们是传说中的神仙在世,招手一桌美食,出门腾云驾雾,他们俯瞰地球指指点点,地球不再是他们的家园,眷恋的故土,而是沦为了可以娱乐的游戏空间,提供发泄斗兽场。
  • 易烊千玺:如果还会是阴天

    易烊千玺:如果还会是阴天

    好吧好吧····冉静璃只是个打酱油的而已··谁会想到有那么一瞬间她就进入了北京时代峰峻···她只是听到里面有唱歌声···便走进去看看···结果没想到被人家当成面试的···还有当众唱歌。天理难容啊·····好吧···更难容的是···还被分到了TFboys。因为她是北京人···所以在北京上学····可是为什么千玺会在她隔壁班!我去······难容····难容···真的难容啊!逗比王源,太阳俊凯,高冷千玺。一个一个被她搞晕····她似乎也越来越喜欢这里。
  • 大佬竟然去新手区虐菜

    大佬竟然去新手区虐菜

    一个游戏大佬,一个优秀学生,谁能想到有人可以同时驾驭这两个身份呢?
  • 绝天

    绝天

    倒霉穿越到修行废柴体内,体内隔三差五出现点小纰漏,狗屎运独爱寻上他。在别人想着如何推到美女时,他已经被美女强行推到N多次次……哎,人生怎一个悲惨了得,当真是寂寞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