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25100000005

第5章 怀念父亲

我总是不相信父亲真的去世,总认为这是一次长久的远行,可是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没有等到父亲的归来。

爸爸——爸爸——爸爸——

您去哪了

我在纵横交错的路上寻找

不知您是从哪条道上远行

我对着四面八方呼唤

却听不到您的一丝回音

爸爸——爸爸——

难道

我想再与你相聚

只能在梦中相会

难道

我想再见一见您的颜容

只能在心的远景里凝望

爸爸,

人间再也见不到你的身影

人间再也没有您一点消息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父亲已离开我们十几年了,当我每一次想起他老人家的时候,父亲在那极其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挣扎的身影便清晰地呈现在我的脑海。那浓浓的父爱仿佛还萦绕在我的身边。当我想把它写出来时却又不知如何用恰当的语句来描述,只能用这浅薄、陈旧、直白的话语来诉说父亲大地一样厚重之爱的点滴。

我始终忘不了父亲是如何在别人歧视的眼光里含辛茹苦地支撑着大小十一口人的家庭;我始终忘不了父亲是如何用惊人的耐性,上孝敬着常年生病的爷爷奶奶,下抚育着不通事理又顽皮的七个孩子。更让我不能忘怀的是父亲面对我们家一次次人生失败后的无奈。

一辈子人穷志不穷的父亲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兄弟七个当中哪怕只有一个能走出大山,考上大学。因此在我们上学的漫长岁月里,孤独无助的二老从来就不会因为什么事让我们缺过一节课。可是我们一个个不争气的家伙从来就没能使父亲有丝毫自豪的感觉,我们没有让父亲低垂的下巴上扬一点。当我们一个个都扛起锄头干起了人类最古老的活计时,我知道父亲的心就好比在大灾之年自己苦心经营的田却又长满了荒秆那样沉。面对父亲的一声长叹,我想父亲的心中一定长了一个大大的瘀结。

父亲是个很要强的人,他的眼光要比常人看得更远。在许多同龄的孩子扛起镢头采煤挖矿能及时给家里减轻点负担的时候,他心中又萌生了新的念头,他想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都能有一个轻松养家糊口的能力。于是我们带着父亲殷切的期盼,带着家里连借带凑榨油般挤出的钱四处学艺。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再一次辜负了他老人家的希望。

亲爱的父亲,你老人家真是用心良苦,但我们却没给您任何回报,又一次给您带来莫大的失望。

所有的愿望都是那么遥远,那么无期,所有的付出一时也解决不了眼前困境。面对我们一天天长大,兄弟七个都要成家,远远不够住的三间破屋,年近六旬的父亲带领我们开始了手工制砖。有好长一段时间父亲吃住在砖窑上,吃的咸菜冷饭,睡的湿地潮被。好不容易场上有了几万砖坯,父亲脸上有了一点红晕,谁知不到半日,一场暴雨,一切努力化为乌有,父亲在雨中用瘦弱的身躯,张开满是裂口和老茧的双手,扶着五尺长的坯墙用尽全力不让砖坯倒下,但是脚下的水已没过脚面,眼睁睁地看着砖坯在身前身后一批批地倒下,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局面,可是父亲还是没有松手。当时只有父亲和三哥二人,看到这情景,三哥赶忙上前扶住父亲说:“爸爸,不行,算了罢。”但是父亲看着已化做稀泥的砖坯好像在问,又好像在自言自语:“不行了?不行了。”可双手还是没有离开那摇摇欲倒的几尺坯墙。

那哪是扶着砖坯,那是扶着一个希望啊。

父亲的头有时是昂着的,但我知道他的心是垂着的;父亲的身体是瘦弱的,但我知道他的信念是坚强的。父亲啊,亲爱的父亲,你心之枝条上已承受得太重太重。

我羡慕那些付出就有所收获的父亲们,我羡慕那些吃了苦换了甜的父亲们,我羡慕那些在农闲时聚在一起吹牛抬杠下棋玩牌的父亲们。这一切离我们的父亲太远太远了。

面对父亲在困苦岁月里的顽强挣扎,我心里暗暗发誓,我将来一定要让父亲的晚年过好。可是这一天再也没有了。一个犹如晴天霹雳的噩耗打破了我们还以为要和父亲长相守的梦,父亲在砖窑上因劳累过度心脏病发作去世。

那是一九九二年农历九月初七,公历十月二日,一个我永远也忘不了的日子。

从这一天起,我再也没有听到过父亲那亲切的声音;从这一天起,我再也没有了父亲那温暖的关爱。

这以后的几天里,妈妈不让用对待死人的方式来对待父亲。她怎么也不相信一个好端端的人一夜之间,近在咫尺却再也不能对语,竟成为了永恒的绝别。那几天母亲总是隔不长时间一边哭一边端着饭自己试好烫否后才一口一品地喂给父亲。但是父亲哪能再咽下,饭从父亲的嘴角溢出,湿了大片枕巾……

母亲说,父亲在世时没有躺着让别人伺候过,她要给父亲补偿。

我不伤感我们从此得撑起一片天地,只悲叹,父亲在世时竟没有享过一天清福,没有累过我们半分。

父亲啊,亲爱的父亲,再没有了我每一次出门时您那千般叮咛,再没有了我每一次出门迟归时您那焦急等待的身影。您曾给我们成长路上打扫荆棘,您曾是我们身后那座坚实温暖的靠山。如今,再没有了。

父亲啊,亲爱的父亲。你说等咱们的房子修好,我们兄弟都成了家,你要好好歇歇,那一****没有等到;你说什么时候家里就没有外债了,那一****没有等到;你说什么时候,咱们收秋种地就不用肩挑了,那一****没有等到。

你那对人生最朴实的愿望都化为一个永远没能等到的假日。

父亲啊,亲爱的父亲

如果

如果

如果

你不会

你不会

你不会

面对您博大而厚重的爱

任何语言都是那么苍白

我只能说

你是我最可敬可爱的人

儿的心是记载您永远的碑

同类推荐
  • 纪连海评点后汉书(全2册)

    纪连海评点后汉书(全2册)

    《后汉书》由南朝刘宋时著名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其所记史事,起于刘秀起兵,终于汉献帝禅位,囊括了东汉一朝195年的兴亡历史。本书收入本纪10卷,点评光武帝、孝明帝、孝章帝、窦皇后、阴皇后、梁皇后等20多位人物。列传53卷,评说刘玄、卢芳、隗器、公孙述、窦融、马援、班超、班固、张衡、董卓、华佗等90多位人物。
  • 论语心得

    论语心得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自汉代以来,由于国力鼎盛,威名远播,故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狭义地讲,国学是指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训诂,故后世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均指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特指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全部文化范畴。
  • 尘埃里的花

    尘埃里的花

    这是一本作者的散文集。本书共分五辑,精选了作者近年来在《文艺报》、《天津日报》、《扬子晚报》、《雨花》、《青春》、《芒种》、《青海湖》、《散文选刊》等报刊上发表过的作品。
  • 你的心是我的故乡

    你的心是我的故乡

    本书是一本极具个性化的情感诗集,楚筱用心去感悟情感中的细枝末节,并把每一个细节意境化。她的心思细腻而深沉,字里行间皆能读到淡雅的忧伤和别样的情怀。在当今这个喧嚣时代,楚筱的诗一如黄昏古刹,带着浓浓的沧桑感和宿命感,给人以宁静,给人以平和,给人以爱的纯洁和心的真诚。
  • 另一艘船儿

    另一艘船儿

    诗集内容主要收集了从2010年上网六年来书写爱情、亲情、友情,乡情诗歌百余首。每一首诗都倾注了作者的热爱和真情。后记则选用作者爱人三年前送给作者的生日礼物,一篇《山翠赋》见证作者的诗写经历。
热门推荐
  • 追魂者筑梦人

    追魂者筑梦人

    序言:天地有数,轮回不止。无上仙家依旧摆脱不了上古成界规则的束缚,终冥灭于成界的宇宙暴乱中,但那无上仙法却被仙家用手段将其尘封。终有盘古开天地之初,而后历经无数轮回变迁,仙法已逝,高超武术失传,古医世族的神秘消失及医术手段遗失;科技在高速发展,将会引领各族走向什么,毁灭新生亦或是再次的规则重演。
  • 无上皇界

    无上皇界

    破九天十地,踏无上征程。一路浴血只为那飘渺的无上皇界和一生挚爱。
  • 重生之衰女开挂记

    重生之衰女开挂记

    花雨殇诚心诚意想着做一个名满天下的名门闺秀,奈何天不从人愿,拥有财,拥有权,拥有颜,偏偏,走路掉坑,弹琴琴蹦,衰成了世家一大笑话。实在活不过去,只求一死来个解脱,吃了一把“一着天亮嗝屁丸”,人没嗝屁,却成了另一个笑话,小姐身,破烂命,疯子一个,破烂一窝。纵使人生如破烂,处处是坑洼,我花雨殇也要在这破烂中,开个挂,喝个彩,走个六亲不认的步伐。你笑我颠憨如疯子,我嗤你人傻看不穿。
  • 静学文集

    静学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萌学园之幽冥之战

    萌学园之幽冥之战

    命定之人出现,幽月大帝复活,可命定之人似乎不愿出现,萌学园危机再起。
  • 吞噬魔祖

    吞噬魔祖

    云家少主,本命金丹被废,修为尽失,却得魔种入体,从此吞噬万物,逆天崛起,成就一代魔祖。
  • 落花知我意

    落花知我意

    许知意不知道这已经是第几次穿越了,她不知自己是谁,从何处而来,只知自己要不断地完成任务,在无数个世界里穿梭...本文为快穿文,大部分是古代位面,有一小部分是其他位面。新人写作感谢观看不喜勿入
  • 念仙

    念仙

    一念成仙,一剑封神!远古的神话,万年的巨龙,来自仙界的一代天仙,能否在造传奇。“仙域宗!好大的手笔,数百天仙加一位天神强者!就为了我一个区区天仙!”仙域!我王宇还会再会回去的。”“父亲,你放心,儿一定会为王家数万生命复仇的。”王宇狠狠的握着拳头,手指甲深深的陷入手掌之中,鲜血染红了手掌……仙域!第一天仙!家族被灭,逆转时空附身一名修炼废物身上,从此一路高歌猛进!
  • 穿越八零初恋手册

    穿越八零初恋手册

    (原名:八零遇到你)李萌很无语……就因为在小河边小眯了一会就穿越了?历史没出现过的八零年代?难道是平衡空间?还有一男的,老是用一双放光的眼睛紧盯着自己啥意思?李萌表示有点害怕!!!
  • 红袖啼痕

    红袖啼痕

    “他日我若去了,还烦请道长告知我家里人,切莫摆什么大排场才好。”她是这么说的,与其让旁人瞧着葬礼热热闹闹,反叫真正伤心的人落了个冷清境遇,实在叫人唏嘘。情与理为何不能两全?那痴情之人去了哪里?人又何以为人?若失了各中根本,那人终会变成何等模样?我不知道答案,只能带着这个疑问从故事中慢慢寻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