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34900000014

第14章

关门柳

写作年代不详。关门:关口。疑为处于交通要道的潼关。潼关在陕西东部,为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历代皆为军事要地。

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

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这两句是说:永定河边的那一行杨柳,枝条依依飘拂,年年都会延续起旧日春色。永定河:所指不详。

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这两句是说:行人来来往往,四处奔波,对杨柳的依依深情视而不见,反而扬起了尘土遮盖了杨柳留下的清阴。

本诗语言浅近。河边之柳,年年春色长发,枝条柔美,目送来往奔波之人。然而,物有情,人无情,人生之喟叹悄然地隐于其中。从另一个层面看,诗人咏柳之作可谓多矣,其褒贬态度也是不一样的,或自比,或写离情,或为歌咏的对象,或为嘲笑的对象,或表达憎恶之情,等等,其万般变化乃是因心境不同而起。

和张秀才落花有感

写作年代不详。暮春时节,百花逐渐凋零,诗人与朋友一起赏花吟诗,本诗是应和之作。和(hè):依照别人诗词的格律或内容写作。

晴暖感馀芳,红苞杂绛房。

落时犹自舞,扫后更闻香。

梦罢收罗荐,仙归敕玉箱。

回肠九回后,犹自剩回肠。

晴暖感馀芳,红苞杂绛房——这两句是说:感受到春日晴暖,馀芳竞发,红苞与绛房杂然纷呈。红苞:红色的花苞。绛房:指已经盛开的花。

落时犹自舞,扫后更闻香——这两句是说:花瓣飘落时,纷纷扬扬,还在空中翩跹飞舞;花瓣扫尽,仍然能闻到扑鼻香气。

梦罢收罗荐,仙归敕玉箱——这两句是说:落花散尽,如同梦中醒来收拾整理铺垫,又像仙人归来整理车厢。罗荐:铺着的草垫。敕:即饬,整饬,使有条理,整顿。玉箱:车厢。

回肠九回后,犹自剩回肠——这两句是说:这一切使我无法平静下来,好像肠子在旋转一般。回肠:形容内心焦虑不安,或情绪激动,好像肠子在旋转一般。

张秀才为何许人?无考。又为什么写“落花有感”?也无考,但从义山所和的内容来看,其诗自是伤春之作。自《诗经》初露伤春之端倪以来,面对暮春,感慨美好之脆弱易逝遂成为历代诗人关注的对象。在这首诗中,诗人从暮春景色入手,首二句总写暮春时节馀芳烂漫的美好。三四句紧扣“落花”,以“扫后更闻香”突出花具有芳香的本质。随后以梦入笔,暗示美好的春光将不复存在。七八句迭用“回肠”,又以“九回”补之,将笔墨落实在对花容、花姿、花香的感慨方面,其中所藏者有三:一为落花之悲,一为身世之感,一为光阴之叹。

咏云

写作年代不详。诗意隐约,非单纯的咏物之作。

捧月三更断,藏星七夕明。

才闻飘迥路,旋见隔重城。

潭暮随龙起,河秋压雁声。

只应唯宋玉,知是楚神名。

捧月三更断,藏星七夕明——这两句是说:行云捧月,三更时月儿隐没;行云遮星,七月七日的夜晚星星格外明亮。七夕:农历七月七日夜。传说牛郎织女七夕在银河相会。

才闻飘迥路,旋见隔重城——这两句是说:刚听说云飘向远方,随即已看到它在重重城池之外了。迥:远。旋:随即。

潭暮随龙起,河秋压雁声——这两句是说:傍晚时,行云随龙起舞于深潭;深夜时,行云浮游于秋河而压低了大雁的鸣叫声。秋河:指牛郎织女相会的银河。河,银河。

只应唯宋玉,知是楚神名——这两句是说:行云只应答宋玉的呼唤,原来,行云是楚国的女神。唯:应答。楚神:指巫山神女。宋玉《高唐赋》:战国时期楚襄王游高唐,怠而昼寝,梦幸巫山之女。巫山之女离去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本诗前两句写行云捧月藏星,实属有情;三四句写行云隔城飘远,又似无情。五六句言行云行踪不定,变幻莫测,尾处交代行云的来历:本是巫山神女幻化而成,唯有宋玉与其相知。该诗题为“咏云”,但诗意隐约,有三种主要的看法,一是认为此诗别有寄托,以漂泊自寓;一是认为此诗是寄情之作,以“楚神”比爱恋的女性,疑是与诗人同在玉阳学道的女冠宋华阳;一是认为此诗是单纯的咏物诗。三说各有道理,提出以备参考。

微雨

写作年代不详。这是首写夜间微雨的诗。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这两句是说:微雨初起时,只觉得它随着林中雾气一起浮动,辨不清是雾是雨,逐渐地,伴随着夜幕降临,它分得了夜的丝丝凉意。林霭(ǎi):笼罩树林的雾气。稍:逐渐。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这两句是说:微雨久落,天气渐凉,人在屋内,尽管远离窗户,仍觉出寒气袭人,侵逼到闪烁摇摆的灯火上;在空寂的庭院里,已经听得见雨水落在近处水面发出的细微的淅沥声。迥:远。虚:空。

微雨如雾,难以体察,怎样才能把它真切表现出来呢?诗人在其描写中全向虚处落笔,借助于周围的有关事物和人的主观感受作多方面渲染、衬托,以捕捉微雨的形象。夜间微雨的凉气从远处的窗户侵入,袭向孤灯,散发着冷气。庭空夜阑,诗人静听着细雨飘落在近处水面上的淅沥声。写景状物,首句从观察入手;二三句写主观感受;四句写听觉,并与首句构成视觉上的呼应。这样,便凸现出微雨给人的多层面的感受。诗人运笔俭省,炼字极工,区区二十字,构成一幅微雨空濛的夜色图。

霜月

写作年代不详。这是首写深秋明月的景物诗。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这两句是说:当我第一次听到大雁南飞时发出的啼叫声,那寒蝉已不再鸣叫;站在高楼上,凭栏眺望,那如水一般的霜华月色已遍布明净的夜空。征雁:南飞的大雁。百尺楼:形容楼十分高危。水接天:秋空明净,霜华、月光似水,上下辉映相连。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这两句是说:青女和嫦娥这两位女神,都能耐受寒冷,在月宫中,在清霜里,竞妍斗丽。青女:即青霄玉女,主管霜雪的女神。素娥:即嫦娥,月中仙子,月色白,故称素娥。俱:都,全部。斗:比赛。婵娟:容态美好。

首句以“初闻”领起交代时节,雁啼南飞,寒蝉无声,深秋的景象直扑诗人的情怀。次句以“水”暗写霜、月两个方面,由首句写听觉转到视觉上的描写,霜华、月光如水连成一片,因天地一色,创造出清空的意境。三四句突发奇想,凭空翻高,先是以“冷”字突出个人的感受,随后又以青女素娥的斗妍,突出夜空的皎洁和澄澈空明,使静态之美富有生趣。纵观此诗,一是写听觉,二是写静态,三是写感受,四是以想象之笔写动。这样,一笔并写多面,由听觉到视觉,由视觉到感受,由感受到想象,多方位多层次地展示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情怀。

写作年代不详。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这两句是说:后宫的女子长年过着孤寂闲冷的生活,流下了怨恨的泪水;闺中思妇整天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流下了相思之泪。永巷:宫中的长巷,汉代嫔妃或宫女有罪时往往被幽禁在永巷。怨绮罗:此指宫女的怨恨。宫女虽绮罗遍身但无法与君王接近,乃至于长期过着孤寂闲冷的生活。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这两句是说:娥皇、女英追随帝舜来到苍梧山,流下了哀悼君王的泪水;襄阳的百姓因怀念羊祜,在岘首山流下了思念的泪水。湘江竹:相传帝舜南巡时不幸身亡,死后葬苍梧山。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随帝舜来到苍梧后悲痛欲绝,眼泪滴到竹子上。后人多用“湘泪”来比喻臣子对故君的哀悼。岘(xiàn)首碑:西晋名将羊祜镇守襄阳时,经常游览岘首山,并在那里饮酒赋诗。羊祜死后,为感念羊祜的仁德,襄阳人在岘首山(在今湖北襄阳南)树碑建庙,“望其碑者莫不流泪”(《晋书·羊祜传》)。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这两句是说:王昭君辞别了紫台,在萧瑟的秋天出塞,因念及故国,泫然泪下;项羽粮尽兵残,夜闻楚歌,慷慨悲歌流下了眼泪。紫台:犹紫宫。帝王居住的地方。江淹《恨赋》:“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明妃即王昭君。汉元帝时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前33),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昭君自请嫁往匈奴。杜甫《咏怀古迹》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之诗句。楚帐夜闻歌:此言项羽被刘邦围困垓下(今安徽灵璧南)之事。《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于是项王悲歌慷慨……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这两句是说:如果清晨到灞水桥边看一看,就明白这些眼泪,都抵不过身着青袍的寒士送显达官宦时感受到的穷途抑塞之苦。灞水桥:即灞桥,在今陕西西安东,是古代送别之地。青袍:唐代八九品官员着青袍。这里泛指官职低微的寒士。珂:马络头上的佩饰,常以贝制成,因色白如玉,故称玉珂。这里代指达官显宦。

诗的前六句写了六种不同性质的泪:深宫怨旷之泪、思妇念远之泪、哀悼故君之泪、感怀旧德之泪、远赴绝域之泪、英雄末路之泪,每一种之间并无联系,却将世间的种种悲伤作了令人神伤心摧的陈列。读此诗,自然让人想起江淹的《恨赋》、《别赋》,在这里,诗人以文入诗,采用赋体,极尽泪之情状,在义山诗中别具一格。然而诗人本意并非在此,后两句点明主旨:前面的种种悲泪都是为最后的穷途抑塞之泪作铺垫和衬托。这纯是出于诗人的身世遭逢而起的主观感受。诗人长期郁郁不得志,辗转于各地幕府,寄人篱下,仰人鼻息。这种卑屈的处境,在“青袍送玉珂”的场合,因为贵贱相形,往往更令人难以忍受。诗人连用六种泪作铺垫,正是为了突出这种穷途抑塞之痛。此诗深得赋体之神韵。

嫦娥

写作年代不详。这是首写孤寂与苦闷之感的诗。嫦娥:神话传说中的月中仙子,原为后羿的妻子,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讨来的长生不死之药,体轻升仙,飞入月宫。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这两句是说:独坐在云母屏风中,蜡烛的昏暗光影,使卧室内显得更加静寂幽深;长长的银河渐渐西斜沉落,清晨星星在曙色中也悄然隐没了。云母屏风:用云母装饰成的屏风。云母是一种矿石,晶体透明而有光泽,其薄片可用来装饰屏风。烛影深:言夜已很深了,蜡烛越烧越短,幽暗的光影便越来越大。长河:指银河。晓星:启明星,清晨出现于东方天空。沉:隐没。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两句是说:嫦娥独居月宫,历青天而归大海,凄清孤寂,想必应该懊悔偷吃了仙药吧。嫦娥:《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姮娥即嫦娥。碧海:碧蓝色的大海。明月晚间从碧海升起,历夜空而复入碧海,故说“碧海青天夜夜心”。

烛影深暗,长河渐落,晓星隐去,灯下人彻夜不眠,环绕周身的唯有孤寂。遥望夜空,不眠人发生奇想:月宫中的嫦娥是否因孤独而后悔吃了灵药呢?不言己悲却为他人担忧,借助于时空的推移和转换,恰好把自身难以禁受的孤寂全盘托出。历来注家对诗意的解说纷纭:或以为咏入道女冠,或以为悼念亡妻,或以为自伤身世。细绎其意,以咏入道女冠一说最为接近。

银河吹笙

写作年代不详。此诗以“银河”入题,用牛郎、织女隔河相望作比,伤吊亡故的夫人王氏,吹玉笙以寄情。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

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灯隔霜清。

不须浪作缑氏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这两句是说:怅望银河,那如泣如诉的玉笙声从远处传来。小楼孤寒,院落冷清,如泣如诉的玉笙一直吹到天明。怅望:怅然想望。银河:天河。晴朗的夜空中,出现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河,故称。此指两星隔河相望而难以接近,喻离别、孤独的情状。平明:天亮的时候。

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这两句是说:我躺在温暖的锦被中,正重温往年的美好,不料却被玉笙声惊醒。回想昨夜的情景,我看到一只本该南飞的雌鸟孤独地栖息在树上,那种凄凉与我现在的孤独有什么两样呢?衾(qīn):被子。羁:寄居在外。

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灯隔霜清——这两句是说:月光照射在台榭上,台榭里飘散出许久不曾闻到的幽香,这种幽香完全是因为下雨的缘故;透过冷冷的清霜,风儿吹动帘幕,快要燃尽的灯光忽明忽暗。榭:台上的厅堂。隔霜清:言冷淡相阻。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这两句是说:我不需要像王子晋那样冒失地成为仙人,要知道湘瑟秦箫中还有难以名状的深情和无限的美好啊。浪:孟浪,粗鲁,冒失。缑(gōu)山:传说王子乔成仙的地方。刘向《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鹤驻山头,望之不可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缑氏:地名,在今河南偃师东南,因缑山得名。湘瑟:用湘灵鼓瑟的典故。屈原《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湘灵即湘夫人,相传是舜的妃子女英。舜死后,女英自投湘江。秦箫:用萧史、弄玉典故。萧史善于吹箫,能引得孔雀、白鹤前来。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听后非常爱慕,嫁与萧史为妻。后来,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升天而去。

羁旅他乡,怅望银河,长夜难眠,偏偏在这个时候又听到远处传来的玉笙声,因景生情,离愁因此托出。颔联叙事,既工整对仗,又为互文。一“断”一“惊”,眼前的一切无不令人心悸,无不引发思旧之念。颈联继续写眼前景,其思想内涵是对颔联的深化。雨发故香,动旧日之思;残灯霜清,叹今夜之孤。将无限的寂寞散发到时空之中。尾联抒发内心隐忍的情感:得道升仙并不令人向往,琴瑟相和、两情相悦、生死相随才是我所欲啊。在这首诗中,现实人生与想象之境交替出现,给人以扑朔迷离和恍惚不安的感受。尾联的上句用王子晋之典,下句用湘灵生死相随之典对其进行否定,随后又将这种生死相随之情盛载于萧史、弄玉之事中,从而构成了否定王子晋所为,赞赏湘灵、萧史所为的双重意象,进而表达出诗人追求美好的诉求。

暮秋独游曲江

写作年代不详,此诗为伤逝之作。

荷叶生时春恨起,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常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荷叶生时春恨起,荷叶枯时秋恨成——这两句是说:春天荷叶开始生长时相思之恨开始滋生;秋天荷叶枯萎时,伤逝之恨业已铸成。

深知身在情常在,怅望江头江水声——这两句是说:我深深地知道,只要此身还在,则情长在;满怀惆怅地望着江边,奔流不息的江水发出撼人心魂的波涛声。

深秋季节,诗人独自游览曲江。面对满眼的秋色,诗人独取荷叶枯时的情状。以此为全诗结构的起点,诗人将笔墨落实在“恨”字上,荷叶干枯之时自是秋恨生成之时,问题是秋恨从何而起呢?诗人别开生面地说是因春恨而起。通常认为,春天是孕育万物的时节,春天也是令人神往的季节。但诗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因秋恨而写春恨;言春恨是为强调秋恨之深长作铺垫。物候感人,因物候变化而带来诗人在情绪上的变化,即“恨”是什么呢?这需要细细地体味。从所述的内容来看,“暮秋独游”与往昔跟友人同游是相对的,从这一意义上讲,这种恨既有寂寥之恨、失意之恨,也有追忆之恨、伊人不再的伤逝之恨,等等。其意蕴之丰富,耐人寻味。第三句作夺人心魄之至情语,结句将无边蔓延的“恨”付诸东流水,更让人回味无穷。

寄裴衡

写作年代不详。裴衡:事迹不详,李商隐的姐姐嫁给裴家,裴衡是否为裴族中人不详。

别地萧条极,如何更独来?

秋应为黄叶,雨不厌青苔。

沈约只能瘦,潘仁岂是才。

离情堪底寄,惟有冷于灰。

别地萧条极,如何更独来——这两句是说:过去的惜别之地,如今已萧条冷落到极点;现在,我独自前往,该如何面对它呢?

秋应为黄叶,雨不厌青苔——这两句是说:秋天应是黄叶纷飞的季节,就像雨后长满了青苔一样。厌:厌恶,憎恨。

沈约只能瘦,潘仁岂是才——这两句是说:面对萧瑟的景象,希望有所作为的沈约只能变得越来越瘦,有才学的潘岳也无法展示他的才能。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南朝著名的文学家。自幼孤贫,笃志好学,博览群书,历仕宋、齐、梁三朝,官至尚书令,封建昌县侯。《南史·沈约传》:“初,约久处端揆,有志台司。论者咸谓为宜,而帝(梁武帝)终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见许。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言己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意为自己年老多病,因瘦弱的缘故,身上的腰带常常要移动孔洞)。”潘仁:即潘安仁,名潘岳,晋代著名的文学家。《晋书·潘岳传》:“岳少以才颖见称。”

离情堪底寄,惟有冷于灰——这两句是说:离情虽然很深,面对此景,又有什么可以寄出呢?现在只有比死灰还冷的心情呀。堪:能,可以。底:什么。

此诗极写离愁别绪。首句“别”字透露情感指向,旧时惜别之地,今番岂堪独自前来呢?“萧条极”直抒胸臆,为三四句极言萧条之景定下基调。五六句纵笔于历史中的人物,以此来深化独来时悲怆的意境。结语以“冷于灰”回扣“更独来”,将萧瑟黯然的景致与难以承受的心绪联系在一起,以突出其孤独。

寄蜀客

写作年代不详。蜀客:诗人的朋友,生平事迹不详。

君到临邛问酒垆,近来还有长卿无?

金徽却是无情物,不许文君忆故夫。

君到临邛问酒垆,近来还有长卿无——这两句是说:您到临邛去寻访卓文君当垆卖酒的遗迹,可知道近来是否还有司马相如这样的风流人物呢?临邛(qiónɡ):地名,今四川邛崃。酒垆:酒店中用土砌台安放酒缸的地方。长卿: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著名的辞赋家,四川成都人。早年曾客游于梁。梁孝王死,相如归蜀,过临邛。当时,大商人卓王孙女儿卓文君丧夫回家寡居,相如听说文君貌美,故意以琴声诉说相爱之情。文君听琴后心生爱慕,遂与相如私奔到成都。不久二人又同返临邛,文君当垆卖酒(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金徽却是无情物,不许文君忆故夫——这两句是说:琴上的金徽正是无情之物,它扰乱了卓文君的心绪,不许她思念旧日的丈夫。此处暗示相如的琴声具有令人难以抵御的诱惑力,使卓文君心动神随。金徽:金属制的琴徽。琴面板一侧的一排圆点,共十三个,用以标志泛音位置及音位。这里借指琴。却是:正是。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因琴相慕,向为文人所乐道。诗人选取这一为世人熟知的典故用以自寓,有其复杂的心理背景。诗的前两句寄语蜀客,流露出对当时的司马相如般风流人物的钦羡向往。后两句则为文君不从一而终、与相如私奔这一行为寻求合理解释。诗人无意中卷入了党争的漩涡,被斥为“失德”、“背恩”,为此,诗人有难言之隐,十分希望能表白自己的心迹。

送王十三校书分司

写作年代不详。王十三:王茂元之季子,调以校书分司东都洛阳。诗人作此诗送别之。分司:又称分务。东都留守掌管东都尚书省事务,其下辖百司分属东省,被称为“分司”。

多少分曹掌秘文,洛阳花雪梦随君。

定知何逊缘联句,每到城东忆范云。

多少分曹掌秘文,洛阳花雪梦随君——这两句是说:王君啊,你奉旨前往洛阳分司掌秘文,可以去赏玩洛阳花雪留下的美景了,今天相送,我难免要在梦中随您前往了。多少:叹词。分曹:分司,分管。唐宋制度,中央官员在陪都洛阳任职者,称之为“分司”。

定知何逊缘联句,每到城东忆范云——这两句是说:我确信你到洛阳后,每次看到城东的佳盛之地,必定会因往日赋诗联句而想起我。何逊:南朝梁代著名诗人。《南史·何逊传》:“逊字仲言,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缘联句:何逊与范云曾联手作诗《范广州宅联句》:“洛阳城东西,却作经年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濛濛夕烟起,奄奄残晖灭。非君爱满堂,宁我安车辙。”按:此诗的前四句为范云作,后四句为何逊句。商隐诗中的第二句“洛阳花雪”即由此而来。这里以何逊代王十三。范云:齐梁时期著名的文人,字彦龙。初为齐竟陵王府主簿,少与梁武帝友善,梁武帝平建业,以范云为黄门郎。后迁散骑常侍,吏部尚书。这里指诗人自己。

本诗以何逊、范云故事写诗人与至友交往。何逊与范云因文才相赏,成忘年至交,常常一起吟诗作赋。诗人与王十三也是如此,分别在即,回想往日惺惺相惜之景,不免意绪纷飞。依依离情,尽诉笔端。

寄永道士

写作年代不详。诗人年轻时好道术,曾于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学道于玉阳山。玉阳山是王屋山的分支,在今山西省境内。从诗中看,永道士当为与李商隐同入王屋学道的人。

共上云山独下迟,阳台白道细如丝。

君今并倚三珠树,不记人间落叶时。

共上云山独下迟,阳台白道细如丝——这两句是说:过去,我俩同上云山学道,但你一直迟迟未下,我还记得,王屋山间的小径像丝线般窄细。云山:即王屋山,传说中的神山,刚得道的人,都要造访此山。阳台:王屋山的另一名字。白道:即山间小道,因被人长期踩踏,草不能生长,远望呈白色,故称。

君今并倚三珠树,不记人间落叶时——这两句是说:现在,你独自倚靠着珍奇的三珠树,可能已经不记得人间落叶纷飞时节了。三珠树:古代神话中珍奇的树名。树形类似柏树,叶片呈珠形。另有一说认为,三珠树暗指同在玉阳学道的宋华阳姐妹与另一女冠。李商隐早年学仙玉阳时曾与女冠宋华阳有恋情。“并倚三珠树”暗示“永道士”与三女冠关系密切。

本诗也为托物寄情之作。首句说两人学道事,次句回想当年在王屋山一同学道时的情景,三句想象永道士此时的清静悠然的人生状态,戏谑其“并倚三珠树”,末句暗示己身的冷落孤寂,沉沦不遇。一切景语皆情语。

忆匡一师

写作年代不详。匡一:冯浩注:“按《北梦琐言》:一云王屋匡一上人,一云王屋山僧匡一。疑此忆即其人。”从诗中看,此人与李商隐交往颇深。其写作时间与《寄永道士》大体上相当。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这两句是说:无端地与匡一师分别已经多年,每当京城的晨钟响起时,我就想起匡一师居住的山寺以及从那里传来的晨钟。无事:无端。经年:经过了多年。远公:东晋庐山东林寺高僧惠远,净土宗的初祖,这里代指匡一师,可见其并非等闲之辈。钟晓:即晓钟,唐代长安城每到拂晓,宫中和各寺庙的钟声一齐长鸣,声震全城。西峰:指匡一师所居的山寺。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这两句是说:想当初,我与您彻夜促膝长谈,直到炉中薪炭熄灭;等到灯盏中的烛光逐渐暗淡,寺中的童子起来开门的时候,那漫天的大雪已落满了松枝。灯晦:烛光暗淡。

诗人置身京城繁华盛景中,听到晨钟响起,不禁怀念起当年在深山古寺中的情景。后两句写与匡一师彻夜长谈,不觉时光忽忽已过。此去经年,当时情景仍历历在目。对清绝之境的向往,对故人的怀念,从字里行间隐隐渗出。诗句含蓄隽永,颇耐咀嚼。

乐游原

写作年代不详。乐游原:在今陕西西安东南。地势高而平坦,四望宽敞,由此可俯视长安。为著名风景区,秦称宜春苑,后又称乐游苑,汉宣帝时修乐游庙。唐代每逢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京城士女多到此登赏游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这两句是说:傍晚时分,心情有些不舒畅,驱车登上乐游原。向晚:傍晚。向,近。意不适:心情不畅。古原:指乐游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两句是说:夕阳斜照,风景无限美好,怎奈临近黄昏,好景不长。

国运维艰,与不畅的心境相合。登高远望,那绚丽的晚霞迎面扑来,满目的美景给人以不尽的享受,然而,所感受到的“只是近黄昏”!此可谓是将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光阴之叹熔铸一炉。读三四句,哲理性极强,耐人寻味。其至理的生发自然而流畅,妙在于不经心处将眼前景与胸中情拧结在一起,触绪纷来,感慨万端。

武夷山

写作年代不详。武夷山:山名,在今福建崇安境内,相传有许多神迹,被世人奉为神山,纷纷到此寻仙问道。李商隐不满于世人的蒙昧,作诗刺之。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当时回。

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当时回——这两句是说:只得流霞酒一杯,后来没人再遇见仙人;空中的音乐又立时回到空中。流霞:传说中的仙酒。《论衡·道虚》:“曼都(河东蒲坂项曼都)好道学仙,委家亡去,三年而返。家问其状,曼都曰:‘去时不能自知,忽见若卧形,有仙人数人,将我上天,离月数里而止。见月上下幽冥,幽冥不知东西。居月之旁,其寒凄怆。口饥欲食,仙人辄饮我以流霞一杯。每饮一杯,数日不饥。不知去几何年月,不知以何为过,忽然若卧,复下至此。’”空中箫鼓:据《诸山记》:武夷山仙人号武夷君。秦始皇二年的一天,他对村民说:你们八月十五日会集山顶。那天,村民们到了山顶,听到空中有人讲话,但看不见人。过一会儿,音乐响起,也是只能看到乐器,却看不到演奏的人。当时:立时、立刻。

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这两句是说:武夷山上长着许多毛竹,人迹罕至,世人纷纷老去,乡人却再也没有看见武夷君回来过。武夷洞:指武夷君居住的地方。武夷君是传说中武夷山的仙人。《史记·封禅书》:“古者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黄帝用一枭镜……武夷君用干鱼。”司马贞《索隐》引顾氏曰:“《地理志》云:建安有武夷山,溪有仙人葬处,即《汉书》所谓武夷君。”明·吴栻《武夷杂记》:“始皇二年,有神仙降此山,曰余为武夷君,统录群仙,受馆于此。”生毛竹:《武夷山记》:“武夷君因少年慢之,一夕山心悉生毛竹如刺,中者成疾,人莫敢犯,遂不与村俗来往,蹊径俱绝。”曾孙:《明一统志》载:武夷君称乡人为曾孙。

考察李商隐生平,并未发现他曾去过武夷山,此诗为借山咏事。前两句说项曼都自言仙人赠“流霞”一事,因之“空中箫鼓”也立即回到空中。然而,这些均无迹可考。后两句只说山上长满竹子,但所谓的武夷君从来没人见过。如此列举四个关于武夷山的传说,来说明传闻无从考证的荒谬性。

马嵬二首

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禄山叛军攻破潼关,唐玄宗仓皇逃往蜀地,行至马嵬坡,随行的将士发动兵谏,迫使唐玄宗诛杀杨国忠,赐死杨贵妃。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哥哥,凭裙带关系当上了宰相,执政期间,排斥异己,对安史之乱负有直接的责任。护卫唐玄宗出逃的将士认为杨国忠是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出于义愤,举行了兵谏。这一事件就是历史上的“马嵬之变”。诗人以这一事件为题,表达了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看法。马嵬:即马嵬坡,旧址在今陕西兴平西。

其一

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这两句是说:安禄山的兵马声势浩大地来了,皇帝被迫赐死杨贵妃,并将她匆匆埋葬,没多久就化成尘埃了。冀马:北方冀地出产的良马。古人认为,良马产于冀北。燕犀:古人认为,北方燕地用犀牛皮制作的铠甲最为坚固。此处以冀马、燕犀指代安禄山的叛军。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这两句是说:皇帝如果能早知道杨贵妃的美貌会引起倾国之灾,又何至于乘着镶玉的车舆逃往马嵬坡呢?玉辇:皇帝乘坐的车舆,用玉镶嵌而成。

李商隐“女祸亡国”的思想是极为浓厚的。唐玄宗荒淫种下安史之乱的祸根,同时也为他个人的悲剧埋下伏线。诗人认为,如果君主能早点醒悟女色“倾国”,便能避免“玉辇过马嵬”的悲剧结局。“何由”二字警拔,反诘之中给人以思索。

其二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这两句是说:像海外九州这样的传闻虚无缥缈令人难以相信,来生如何,谁也不能预料,但唐玄宗与杨贵妃今生的爱情肯定是要完结了。海外九州:指传说中的仙境。战国后期,邹衍创立了“大九州”学说,认为中国九州总合为赤县神州;中国之外,像赤县神州这样的九州还有九个,九州的外面有小海环绕,此九州可合称为一州(中九州);像中九州的大州还有九个,外面又有大瀛海环绕。更:再,还有。他生:来生。卜:预料。据载,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曾命方士去寻她的魂魄,方士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她,杨贵妃托方士带回金钗钿盒等传情的信物,并发出了与唐玄宗“愿世世为夫妇”的盟誓。诗人认为,既然今生已无相见的可能,那么,死后的追思也是徒劳虚空的。

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这两句是说:唐玄宗逃往蜀地的途中夜宿马嵬,只能听禁卫军夜间巡逻打更报警的梆子声,再也不能像往日那样安然地听候鸡人的报晓了。虎旅:指皇帝的禁卫军。宵柝(tuò):夜间巡逻打更报警的梆子。鸡人:皇宫里掌管报晓的卫士。古代皇宫不养鸡,由鸡人传送更筹(竹签)报晓。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这两句是说:这一天,随行的禁军一齐驻马不前迫使唐玄宗赐死杨贵妃;而当年七夕订盟时,唐玄宗和杨贵妃自以为能永远在一起,还嘲笑牛郎织女一年只有一次相会。此日:指夜宿马嵬坡,杨贵妃被杀的这一天。六军同驻马:指禁军驻马不前,要求唐玄宗诛杀杨氏兄妹事。六军,天子有六军,指随从玄宗入蜀的军队。七夕笑牵牛:民间传说,农历七月七日(七夕)晚上,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在鹊桥相会。据说,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天宝十载七夕曾对天发誓,愿世世代代永为夫妇。他们认为天上的牛郎和织女一年只能相会一次,而他们却可以永世相守,所以这里说“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这两句是说: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到头来还保不住自己的爱妃,反而不如普通人家的夫妇能够白头到老呢?四纪:四十八年。岁星(木星)十二年行天一周,为一纪。玄宗在位四十五年,近四纪,此约举成数。卢家莫愁:这里借指普通人家的妇女。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这首诗紧承上意,诗人进一步指出唐玄宗执迷不悟。首联直书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此生休”,使闻者为之深悲。颔联与颈联叙事,集中笔墨叙述马嵬之变,以对比的手法辛辣地讽刺唐玄宗贪色误国。其中“空闻”、“无复”相对,“此日”、“当时”呼应,句意跌宕多姿,使人产生联想,一是反思安史之乱的祸根;二是思考导致自酿悲剧的原因。尾联以“如何”作收,反诘之中使诗意更为警拔,冷讽中深藏历史的喟叹。全诗运用倒叙手法,层层映照,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同类推荐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众神的传说”“人类英雄”和“史诗故事”三个部分,作者引人入胜而又娓娓动听地讲述了宙斯、阿波罗、雅典娜、普罗米修斯、阿佛洛狄忒、阿伽门农、俄底修斯、阿喀琉斯的脚踵、帕里斯的苹果、木马计等故事。这些古希腊神话与传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 随想录

    随想录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本书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书中痛苦回忆;他在书中深刻反思;他在书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书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 冰凝血热

    冰凝血热

    作为一支在抗震救灾战斗中建立了赫赫战功的主力军,他们是重庆的英雄,也是中国的英雄。发生在2008年年初的冰雪灾害,同样铺天盖地,同样突如其来。就重庆而言,受灾范围之广,受损程度之重,抢险难度之大,安全风险控制之难,在这个城市的电力发展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面对灾情,重庆电力人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的部署,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武警官兵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重庆电力人举全公司之力,打响了抗冰抢险恢复重建的大会战。
  • 挑灯楼夜话

    挑灯楼夜话

    本书汇集了百余篇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多彩,以小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散文、故事、诗歌、小品、报告文学等多种体裁予以呈现,是作者毕生心血之所集。
  • 自由人生

    自由人生

    胡适是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白话文运动和五四文化的倡导者。在书中,他用简单朴实的白话文,开启民众智识的心门;他以追求自由的人生,鉴照中国现代文明的来临。全书共分四篇,包括:人生随想,文化之声,教育论话,生命记忆。
热门推荐
  • 神权战争

    神权战争

    第四人称超人类乱世题材传说。传说系列首部作品,第一位超越人称主角诺亚登场。警告:抗压能力差及患有心脏病的人勿进,部分内容可能会使人感到恶心,看之前需小心谨慎,再三斟酌。
  • 锦上添情

    锦上添情

    女主(夏溪画)拥有特异能力,可以协助大人破案。可是,第一天:大人,我所说都是事实,为何将我关入大牢?第二天:大人,我可不可以不去给象沐澡?第三天:大人为何抓我?第n天:大人,为何又把我关入大牢?从此,有一间牢房叫做“画牢”。一人:大人最近跟夏参事走的很近,他俩不会……另一人:大人身边从不留女子,可能真的是……赵侍卫:再瞎猜让你们都去拾粪几日后……一人:大人跟夏知事刚刚牵手了,千真万确。另一人:以后我们都小心点,没想到大人喜好这口。凌大人召来夏知事。“夏知事,何时想恢复身份?”“这些流言蜚语正好,我觉得”凌大人将夏知事堵在墙壁:“夏知事这是想受惩罚了?”夏知事:“卑职怎敢?要不然大牢又要走一遭。”凌大人:“我怎么舍得?”欢喜冤家,欢喜探案。
  • 犀利千金

    犀利千金

    她是罗塔兰斯的第一首富,年仅十五,玩世不恭,头顶“败家女”的光环。她母亲早亡、父亲渣男、管家什么的全对她束手无策;她从六岁那年就没有踏进过学校一步;十一岁时,家庭教师被她赶的赶、打的打,全都夹着尾巴走人,是人们口中的“问题女生”。人们都说她毒舌刻薄、性格古怪,其实她也可以乖巧柔顺、平平常常。人们都说她是个“双面人”——她示人的面目总是优雅神秘、气质女王、性格傲娇、内心腹黑。而她的另一面,则归功于她那“亲爱的”监护人!无论她怎样劝诫自己要保持冷静,但最后还是会被那个少年气的炸毛暴走、圆目怒吼。但多年以后,她突然发现,她的青春岁月,是因为他的存在,才变得如此鲜明不衰。
  • 王者荣耀逆天外挂呀

    王者荣耀逆天外挂呀

    苏哲,因为一次意外而穿越了。啥做直播?WC这外挂系统太棒了!世界末日了!啥?我还要拯救世界?
  • 宠为你而来

    宠为你而来

    "阿颜,我会一直找下去,找到你为止。"谁也不知道星际指挥官孟靳臣心里一直藏了个人,帝国女性为他而来,他却不为所动,只因为她。"小家伙,我们为你而来。"修罗门,整个星际都不敢得罪的人,却为了保护她一次次打破规则。"安儿,我会一直守护你,仅此而已。"相隔七年,他们再次相认,是鲛人唯一的血脉。七年可以改变一个人,可以毁灭一个星球,可以征服一个国家,但有些人的信仰,从未改变。"阿颜,你的信仰是什么。""很简单,初心。"
  • 主掌乾坤

    主掌乾坤

    “给你十年时间一统三界。”“不干!”“不干?!看见那条癞皮狗没有。”“看见了,那又怎么……”噼啦!秦枫话还没说完,一个晴天霹雳突然在他头顶炸响,转眼一看,那条癞皮狗已经被劈得粉身碎骨,脑浆肝肠散落一地,场面无比血腥!秦枫狠狠咽了口唾沫,干着嗓子道:“我干,我干还不行吗……”或许冥冥中自有天意,无心问道,不求长生,但求潇洒快意的少年终登宇宙之巅——主乾坤,掌万界!
  • 非我所欲

    非我所欲

    当理想与脚下有出入的时候,延泽不断向现实妥协,心中的倔强不断退缩,正如是非成败转头空,只要家人好就比什么都好了。
  • 篮球痞子

    篮球痞子

    一个家庭破碎后自我封闭的少年,因为篮球而重获新生。搞怪,恶作剧,调戏妹子,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痞子;突破,大灌篮,终结比赛,球场上请叫他神!谁说痞子就不能与篮坛巨星们一起战斗,争夺NBA总冠军?手握篮球的他只坚信:即使这个世界抛弃了我,我还有篮球。只要终场哨声没有响,我们就要像疯子一样战斗下去!
  • 今生有你,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

    今生有你,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

    少年负气的情感,男孩子意外惨死。从此,感情的闸门关闭,她的天空只有灰色。生活如死水,波澜不惊。十年过去,她想,就这样慢慢终老。不想,姻缘天定。十年前惊鸿一瞥,她早刻在了某人的心里......暂定每日一更,只多不少。
  • adventures of col. daniel boone

    adventures of col. daniel boo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