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35300000010

第10章 高适年谱简编

则天后武硏长安二年壬寅(702),一岁

是年,高适生(按,高适生年另有700、701、703、704年等说法)。排行三十五,字达夫。祖籍不详。

《旧唐书》本传说他是“渤海人”(今河北景县),乃就其郡望而言,非谓其祖籍也。曾祖佑,唐时官至宕州别驾,祖父侃,为高宗时名将,官左监门卫大将军(正三品),陇右道持节大总管,封平原郡公,食邑二千户。父从文,“位终韶州长史”。高适少时经历,因史料记载很少,难以考证,只知曾客居宋州(今河南商丘南),学书习剑。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九年辛酉(721),二十岁

高适约在此年或稍后西游长安,干谒求仕,未遇。

适有《别韦参军》:“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礼乐弥寰宇。”据此可知,高适约在此年“西游长安”。

适于长安尝作《行路难二首》。

开元十年壬戌(722),二十一岁

自长安回宋州,以躬耕渔钓为生。

《别韦参军》:“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即写诗人于长安不遇,失意东归,客居梁宋的怅惘之感。

《旧唐书》本传言“适少落,不事生业,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取给。”殷《河岳英灵集》曾叙适早年“性拓落,不拘小节。……隐迹博徒,才名自远。”也是述此段时期的生活遭遇。

开元十九年辛未(731),三十岁

北游燕赵。过魏州、钜鹿、真定,至蓟门,作《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蓟门五首》等诗。出卢龙塞,作《塞上》、《塞上听吹笛》等诗,在营州作《营州歌》。游燕赵约二年时间,其间或曾从军,诗人忧患边境战事,关心戍卒不公平待遇,心有驰骋沙场,以身许国志,却无人欣赏。这段时期诗歌多反映这种郁闷不平的心绪。

开元二十一年癸酉(733),三十二岁

自蓟北南归,作《自蓟北归》。途经邯郸,作《邯郸少年行》,感叹世态炎凉。途中并作《效古赠崔二》,发抒世路艰难、怀才不遇的忧伤。诗中并有“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见出诗人虽沉沦下僚,仍有健康积极的心态。

是年冬,北游归来,诗人于淇上隐居躬耕,作《淇上别业》、《送魏八》、《赋得还山吟赠沈四山人》、《苦雨寄房四昆季》等诗,见出诗人向慕田园隐逸生活,倦怠仕途和奔波人生的心情,如《淇上别业》:“依依西山下,别业桑林边。……且向世情远,吾今聊自然。”《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不然买山田,一身与耕凿。且欲同鹪鹩,焉能志鸿鹄。”诗人曾沿黄河游览山水、古迹名胜,作《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二首》。

开元二十三年乙亥(735)正月,三十四岁

由宋州赴长安应制科考试,高适有《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诗,其序曰:“乙亥岁,适征诣长安。”未成。

开元二十四年丙子(736),三十五岁

在长安,与当时名流张旭、颜真卿等游。敦煌高适诗集残卷《奉寄平原颜太守》序曰:“初,颜公任兰台郎,与余有周旋之分,而于词赋特为深知。”殷亮《颜鲁公行状》:“开元二十二年,进士及第,登甲科。二十四年,吏部擢判入高等,授朝散郎、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由此可知,高适与颜真卿,当于是年订交于长安。

开元二十五年丁丑(737),三十六岁

与王之涣、王昌龄于旗亭宴游。梨园伶官已传唱高诗。

薛用弱《集异记》“王之涣”条: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席隈映,拥炉火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人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俄而一伶拊节而唱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之曰:‘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中之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拜床下,奉吾为师。’因笑而俟之。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涣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诣曰:‘不知诸郎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从之,饮醉竟日。此事盛传于后世,当有所据。据谭优学先生《王昌龄行年考》(《文学遗产增刊》第十二辑),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人开元二十四、五年之际,皆有可能在长安。因系于是年。

开元二十六年戊寅(738),三十七岁

由长安返宋州。适《燕歌行》序曰:“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据序可知,此诗当作于长安。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壬午(742),四十一岁

在宋州。二月,改州为郡,刺史为太守。宋州改为睢阳郡。

天宝二年癸未(743),四十二岁

在睢阳,作《同李司仓早春宴睢阳东亭》。

天宝三载甲申(744),四十三岁

正月,改年为载。

夏,与李白、杜甫相会于单父,并同游梁宋。作《同群公秋登琴台》、《古大梁行》等诗。至汴州,登吹台。《新唐书·杜甫传》:“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此时三人皆不遇,携手同游,抚今追古,结下深厚的友谊。

秋末,仍归睢阳。

天宝四载乙酉(745),四十四岁

秋,离梁宋东征,至东平郡,作《东平路中遇大水》、《送前卫县李少府》等诗。赴汶阳,过鲁郡曲阜等地,作《秋胡行》、《送蔡少府赴登州推事》等诗。

天宝五载丙戌(746),四十五岁

赴济南郡历城县,与北海太守李邕相会。诗人与李邕为旧交,时李邕已迁至北海太守,正在齐州与其从孙李之芳相聚,忆及故人,驰书汶阳,邀高适至济南聚首。高适赴约,次于平阴(属东平郡),作《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又同李邕至北海郡,并泛游湖海,作《同群公出猎海上》等诗。

诗人于长期隐居的生活中,广结名流,漫游山川名胜,大大拓宽了视野,隐逸是无可奈何,寻找可助援引的机会,则是诗人潜意识中的情结。此次赴李邕之约,盖有诗人的某种希冀。如其《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所言:“一生徒羡鱼,四十犹聚萤。从此日闲放,焉能怀拾青。”据此可知。

天宝六载丁亥(747),四十六岁

春,在东平,旋归睢阳,继续隐居,过着耕钓生活,贫困窘迫,憔悴泽畔,常感叹流年催老,时不我待。如《平台夜遇李景参有别》:“家贫羡尔有微禄,欲往从之何所之?”《秋日作》:“闭门生白发,回首忆青春。岁月不相待,交游随众人。”

天宝八载己丑(749),四十八岁

睢阳太守张九皋识高适才华,进献其诗集于唐玄宗,并荐举他参加朝廷制举有道科考试,高适知交颜真卿亦予以援引,为其诗集作序褒扬之,并“遍呈当代群英”。高适于本年六月赴京,中有道科之举,授陈留郡(汴州)封丘县尉。县尉仅从九品上,诗人自视甚高,不免有些心灰意冷,但为生活所迫,不得不于秋天赴封丘之任。诗人李颀曾作《赠别高三十五》诗送行:“小县情未惬,折腰君莫辞。吾观圣人意,不久召京师。”可见出诗人此时落寞心情。

作《初至封丘作》、《封丘作》、《封丘县》,表达诗人趋奉官长、鞭挞黎民的内心痛苦,并产生弃职归隐的念头。

天宝十载辛卯(751),五十岁

诗人奉命自封丘送新兵至清夷军。途中作《送兵到蓟北》。途经居庸关作《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对边塞状况表示不满,也对仕途沉浮产生厌倦。冬至清夷军。

天宝十一载壬辰(752),五十一岁

春,返归。途中遇侯少府,作《答侯少府》、《蓟中作》,又坚定了辞官归隐之志。抵封丘,旋即辞官。

同年秋,诗人再次西游长安,交接名流,并与杜甫、岑参、储光羲、薛据诸公同登慈恩寺、游曲江,并赋诗唱和。高适有《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同李九士曹观壁画云作》等诗。

天宝十二载癸巳(753),五十二岁

仍在长安,《有李云南征蛮诗》。同年受哥舒翰幕府判官田梁丘的荐举,至哥舒翰陇右节度镇作左骁卫兵曹,充掌书记,颇受哥舒翰的赏识。此举成为高适人生的转折点,五十岁后的官运亨通,从此而始。在赴陇右途中,作《登垅》、《金城北楼》等诗。

天宝十三载甲午(754),五十三岁

在陇右哥舒翰幕府中。《武威作二首》、《自武威赴临洮谒大夫不及因书即事寄河西陇右幕下诸公》、《塞下曲》、《送浑将军出塞》、《同吕员外酬田著作幕门军西宿盘山秋夜作》、《部落曲》、《塞上听吹笛》、《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等诗,反映军帐、战事等,及诗人与同僚的应酬交往,并有谀美哥舒翰之意。

天宝十四载乙未(755),五十四岁

在哥舒翰幕府中。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十二月,玄宗命病重的哥舒翰出任兵马副元帅,适也被任命为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哥舒翰守潼关。

天宝十五载(唐肃宗李亨至德元载丙申)(756),五十五岁

六月,潼关失守,高适赴长安上策谏玄宗“竭库藏招募以御贼”,玄宗不听。并陈潼关失守原因,玄宗提拔高适为侍御史。

同年七月,肃宗于灵武即位。玄宗命诸王分镇,高适切谏以为不可,不听。适从玄宗至蜀郡(成都),拜适为谏议大夫。适“负气敢言”,颇为尽职。

十一月,永王于江陵反,肃宗召适商量对策,高适断言永王必败。

十二月,肃宗拜高适为淮南节度使、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与江东节度使韦陟、淮南西道节度使来稹共讨永王。作《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

至德二载丁酉(757),五十六岁

镇守淮南。

二月,永王败死。

十月,适参加由张镐指挥的救睢阳之战,可惜迟了一步,睢阳已先于三日前陷落。

唐肃宗李亨乾元元年戊戌(758),五十七岁

镇守淮南。

五月,受宠臣、内侍李辅国之恶言,左授太子少詹事,留司洛阳。

乾元二年己亥(759),五十八岁

三月,遇九节度使兵溃,随洛阳官民,南逃襄、邓。

五月,入朝见肃宗,拜为彭州刺史。赴任途中作《赴彭州山行之作》。

秋,在彭州作《酬裴员外以诗代书》,为高适诗集中最长的诗篇。

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辛丑(761),六十岁

转为蜀州刺史,“政存宽简,吏民便之”。作《人日寄杜二拾遗》,表达对故友杜甫的深切思念之情。

唐代宗李豫广德元年癸卯(763),六十二岁

迁剑南节度使兼成都尹。

十二月,吐蕃攻陷剑南松、维、保三州,年迈的高适不能救。

广德二年甲辰(764),六十三岁

高适还京,任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

唐代宗李豫永泰元年乙巳(765),六十四岁

正月,高适卒。

同类推荐
  • 有思文丛:坐公交车的人

    有思文丛:坐公交车的人

    本书是小说家魏微的一本散文集,收录了“文学纪”“年代祭”“人物记”3辑共32篇文章。本书回顾了作者走过的文学道路,并对文学、对写作提出了匠心独具的见解;记录了作者的成长历程,并对作为成长背景的20世纪80年代做了提纲挈领的描述;回忆了作者的家人朋友,并对亲情、友情进行了基于个人视角的阐发。
  • 醒来的森林

    醒来的森林

    《醒来的森林》是美国自然文学之父、著名散文家约翰·巴勒斯的成名作。在书中畅游,可以倾听森林百鸟的音乐盛会,欣赏鸟类筑巢可谓是鸟类的百科全书;在享受鸟语花香和自然的清新之余,还能增添对原野与丛林的兴趣与知识,明确一种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唤醒我们内心深处柔软、细腻、沉睡的诗意。
  • 中国随笔年度佳作

    中国随笔年度佳作

    阅读2011年的随笔,脑子里总是缠绕狄更斯的一段话。这是让人辗转不寐的话,一想起心里就有莫名的躁动,骨子里仿佛添加了别样的物质。狄更斯的话本来是对法国大革命而言的。那是震荡的时代,那是血与火的时代,是方生方死,是绝望时希望,是血污与啼哭,是产床与墓碑,是破坏与打碎也是祈祷与重建。在大变革的时代必有大撕裂,在血水里浸泡,在沸水里蒸煮,在清水里涤洗。但是当下呢,我们身处的当下,这是怎样的时代?怎样的时期?我们心绪茫然,真不知如何命名这种情绪:是说爱还是言恨。你要爱这个时代就托生在这个时代吧,这是天堂;你要恨这个时代就托生在这个时代,这是地狱。
  • 我不向这个世界俯首称臣

    我不向这个世界俯首称臣

    你现在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是望着茫茫人海,心生慌乱?是疲惫应付工作,内心感叹?还是不停地用“佛系”来自我安慰?你常常把“世界”挂在嘴边,说想去更大的地方看看,最后你终究会发现,你的世界就在你眼前。那些平淡无奇却又拼着命用功的日子,那些充满斗志却又事与愿违的时光,你的世界里多的是遗憾、是慌乱。可是,南墙就是用来撞的,年轻就是用来试错的,那颗不安现状的心,请永远为自己而奔跑。就算这个世界再傲慢,也不要轻易献出你的膝盖。无需出世的觉悟,也不用入世的精明,在自己的世界里,任性地不低头,就很可爱。
  • 山妹

    山妹

    《山妹》收集了作者多年来发表于省内外报刊上,表现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故乡的事的数十篇散文作品,这些来自生活底层的、原汁原味的、带着鲜活血丝的作品,犹如一股从山涧流出的潺潺清泉。
热门推荐
  • 妃常想逃,殿下请当心

    妃常想逃,殿下请当心

    简介:她,二十一世纪全能天才催眠师,一朝穿越为傻乎乎的老剩女,却无人敢在背后嚼舌根。他,洛阳城远近闻名的傻皇子,却在龙潭虎穴的皇宫中横着走。赐婚圣旨到:她说:“你丫的两个傻子凑一对儿,没法活了,我才不要!殊不知,王府某人奸计终于得逞。*为逃脱这“不合理”婚姻,她绞尽脑汁三次出逃,却也在这三次中一步步沦陷。*第一次,他站在岳麓书院门庭,只觉得这里有她,却在无功而返时不经意间和她擦身而过。“末儿,你在哪?如果看见我了就回来,好不好?”不知为何,她只觉那背影落寞无比。*第二次,合着炉火纯青的伪装,却揣着沉重的心,她再次远离了他。他以为他可以放手,却还是在动荡之中发了疯似地将所到之处翻了个遍。阴差阳错……*第三次,当一切行将美好之时,她含着泪,背着心,稳靠他人肩头,他只觉得一切都是那么刺眼……
  • 我居然没有金手指

    我居然没有金手指

    嗯!灵气比以前更多了!可是,为什么更难修炼了呢?百年前的一名大佬如是说道。
  • 你守着人海里的孤帆

    你守着人海里的孤帆

    “真的非常谢谢你,但是我想我们并不合适。”
  • 特种导弹科技知识(上)

    特种导弹科技知识(上)

    武器是用于攻击的工具,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特别是武器的科学技术十分具有超前性,往往引领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飞速发展。本书主要包括军事枪械、弹药火炮、装甲战车、舰艇航母、航空航天、导弹武器、前沿武器等现代武器的各种类型和品种,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和系统性。
  • 重铸大商

    重铸大商

    朝纲不振,诸侯蠢蠢,这是我的王朝。酒池肉林,昏庸残暴,这是我的一生。重生成纣,肆写人生。朕统殷商,谁人可争。愿天佑我殷商,护我社稷。朕当重铸大商,定万世之基,不负众生所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蒙牛攻略

    蒙牛攻略

    蒙牛大胜局书系以实例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从蒙牛的管理模式与企业战略,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以及营销策略与品牌攻略等几个方面入手,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蒙牛速度”背后真正的奥妙。例如:无论是创立之初精妙绝伦的比附策略,还是后来蒙牛酸酸乳与超级女声的完美结合,抑或是体现出蒙牛管理迈向标准化的三权分立、矩阵式变革,更毋庸说闻名于业界的“蒙牛商学院”,提倡大公有制的草原精神,更有贯穿了蒙牛的整个发展过程的牛氏魅力……从多个角度,深入挖掘了蒙牛的独特魅力,希望能使读者对蒙牛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全新的视野以及获得一种全新的感悟。
  • 掌中惊欢

    掌中惊欢

    她被公主讽时,是他冷言回怼维护她;她顾虑而掩面未食时,是他遣去众人为她着想。他唤她烟儿,他不在意她的可怖面容,他说她不再是一人。她以为这般的他,自然心中是有她的。只是,那后来的后来,是谁竟原来一直在赐她避子汤?是谁竟亲眼看着她坠落而去?又是谁,竟亲手灭了她的家国?自此终是知,她曾亲口所说的唯一依靠,原来是个笑话。
  • 鸳鸯瓦

    鸳鸯瓦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以身相许。年轻潇洒的王厂长喜爱气质高雅漂亮的女会计秋香,买房金屋藏娇,一个人周旋在两个女人中间。不料英年早逝,留下来千疮百孔的两个家。王厂长的二女儿花季豆菀少女王璐云走不出父母辈感情的迷局,放弃高考辍学想自力更生,走出别样的人生。在厂子里遇上了英俊的石鹏,两个人随着一年时间的流逝,从相识到相知,由相知到相爱。以为美好生活的曙光就在前面招手。厂子变故,石鹏要到新疆淘金,天长地久有时尽,石鹏走了,他们的爱情海会是什么,风雨未知。
  • 菱形印记

    菱形印记

    这是一个有神怪,有美女,有冒险,有血腥的黑色幽默故事。死里逃生的皮摩耶带着同事的骨灰回到老家临湖,本想平平淡淡度过余生,却接二连三遭遇了一连串匪夷所思的艰辛苦难,见识了一箩筐瞠目结舌的奇闻异事,屡屡陷入死亡境地,脑袋悬在刀刃下,但是凭借着无底线的智慧和超凡的勇力,他和伙伴们一次又一次渡过难关,战力大增,最终获得高层认可,领命组队除魔,报效天庭。美女作伴,群雄追随,皮摩耶马踏仙凡,征战四方,胜利在望之时却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在个人荣华富贵和天下苍生福祉之间,他陷入了两难……预计成书二百万字,已完成近二分之一,持续耕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