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59600000006

第6章 元代绘画趣话

文人画的鼎盛

北方的蒙古族打败南宋,统一全国江山,建立了元朝。元朝统治者对汉族的文化艺术持歧视的政策,这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心理上造成了很强的抵触情绪。这种抵触情绪,反映在绘画方面,就是文人画的鼎盛局面。

在宋代以前,中国传统绘画一直以画工画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宋代的文人画取得了正宗化的地位,影响非常大,但它的势力依然还是不能与画工画相提并论。到了元代,统治者废弃了画院,画工们没有了寄身之所,于是画工画开始一蹶不振。另外,这个时期的文人们在政治和文化方面部备受统治者冷遇,于是就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绘画之中,以抒发怀才不遇或者反抗外族和权贵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胸中的逸气,从而创造出中国绘画史上文人画的最高成就,并使文人画成为绘画史的主流。

元代文人画的鼎盛,是以遗民画为先导的。所谓“遗民”,是指在改朝换代的历史事变中不与新王朝合作的知识阶层。元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个特殊的朝代,是以北方的少数民族取代宋朝的正统政权。这对于深受儒家大汉族主义影响的文人士大夫来说,便感到无法接受。他们在国破家亡的耻辱和痛苦中恪守民族气节,反映在绘画领域,便是遗民画的崛起,以愤恨哀怨的笔墨,抒写强烈不屈的精神。

遗民画的强烈政治倾向,与一般文人画平淡天真的超脱性不同,所以是一种特殊的文人画,倾向性过于明显,有时候失于简单。后来,当元朝的统治成为定局之后,知识阶层的创痛逐渐抚平,他们的情操便由单纯的政治关怀,重新超越到对于整个人生的认识和理解,文人画的发展也就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与宋代文人画相比,元代文人画具有四大明显的特征。第一,题材扩大了,由简单的梅、兰、竹、石扩展到森罗万象的山水,使山水画成了中国绘画史上一个最重要的永恒主题。第二,画法更加严谨了,由苏轼等人的“墨戏”变为注重传统功力的锤炼,以简率的笔墨形式,更加完美地般配了高逸的思想境界。第三,在具体的绘画操作过程中,像宋代某些文人一样,讲究用书法的笔法来做画,讲求用笔、用墨的书法趣味,但是比之于宋人,元代文人更为普遍地追求这种趣味。第四,根据画面的内容与空间,在画面上题诗,讲求诗情画意的相得益彰,这一点,在宋代的文人画中也有所表现,而元代的文人画则使之更成熟、更普遍。

由于以上的四大特征,所以相比于宋代的文人画,元代文人画更成为后世所景仰的典范。

古意派画家

除了文人画之外,元代绘画并不是在所有领域都获得非凡的成就。但是仅仅是文人画,已经足以使元朝成为中国画史上非常突出的一个朝代。

从技法上分析,元朝画家大体上可以分为古意派、禅画派和写真派三派。古意派以魏晋和唐宋的传统为楷模,禅画派继承了南宋梁楷、法常的路数,写真派则直接面对现实事物进行写生创作。

古意派的代表画家有钱选、何澄、赵孟頫、任仁发、王振鹏、张渥等。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是元朝乃至中国古代最杰出的书画家之一,也是古意派的代表人物,成就要超过钱选与何澄等人。赵孟頫是宋朝皇族的后裔,南宋灭亡后,曾在元朝担任各种显赫的官职。一方面,汉族人对他与外族人合作表示不满,有些文人更是以他为小人;另一方面,蒙古族统治者中又有不少人对他持猜疑的态度。这两方面的压力,使他深感官场的险恶以及人生的进退维谷。于是,把自己的精力充分地发挥到了文艺的创作之中,来寄托苦闷的心情。

赵孟頫是个通才。他有政治才能,文笔优秀,还精通音律,擅长书法,精于绘画。单以绘画而论,人物、鞍马、山水、花鸟,无一不精;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无论是水墨还是设色,无所不能。他不仅擅长创作,更在理论上有重要的建树。在中国文化史上,像他这样具有多方面成就的人物,实在是非常罕见的,恐怕只有宋朝的苏轼可以一比。

由于赵孟頫非常突出的能力与贡献,再加上他特定的地位、广泛的交际,所以,成了元代画坛众望所归的公认领袖。在整个元代画风的确立上,赵孟頫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绘画,赵孟頫主张“古意”。所谓“古意”,就是要摆脱南宋以来过于细腻绚丽,以及过于刚劲粗放的作风,而是学习北宋以及更早的唐代和魏晋时代的古老传统,力求创造一种简单纯真、典雅文静的中和之美。赵孟頫的传世作品有《红衣罗汉图》(卷)、《秋郊饮马图》、《浴马图》(卷)等,线条凝重稚拙,用色静穆柔和,虽然构图严谨,刻画工整,却毫无雕琢的痕迹,看上去确有汉唐风度,“古意”盎然。

钱选,曾在南宋朝任职,蒙古灭宋之后,退出仕途,不为元朝统治者效力,而是寄身江湖,以诗画自娱。擅画人物、山水、花鸟,画风精工细巧,却毫无匠气。其代表作品有《柴桑翁图》(卷),以陶渊明归田隐居的生活情景为主题,人物形象古雅脱俗,洋溢着一片清高出尘的书卷气。画家自题“图此以自况”,表现了他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与钱选不同,另外一位著名画家何澄没有采取辞官归隐的策略。何澄在元世祖的昭文馆任大学士等职。身在朝廷,却心系江湖。何澄的代表作是《归庄图》(卷),分段描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画中陶渊明的形象富有神采,线条是用方笔勾画,山石树木则用干墨燥锋,简率而不粗略放肆,画风平淡,余韵深远缭绕,开启了元代文人画风格的先路。

任仁发,在元朝出任水利方面的官职,公务之余致力于绘画,当时与赵孟頫齐名。传世《二马图》(卷),画肥马一匹,毛色光亮,春风得意;还有瘦马一匹,肋骨一览无余,疲惫不堪。画家以马的肥瘦比喻为官之道;是说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瘦了百姓而肥了自己。可见,画家虽然身在朝中,但是对官员鱼肉百姓是非常不满的。

王振鹏,也在朝廷为官,但常常向往隐居生活。传世作品《伯牙鼓琴图》(卷),以春秋时俞伯牙和钟子期鼓琴觅知音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理想。画中人物神情平淡,主要以白描为主,但渲染淡墨较多,有别于一般的白描法。

张渥,据说博学多艺,但科举屡试不中,只能专注于诗画。画法学习李公麟的白描法,但渲染较多,与李公麟原来的风格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差别。所谓“古意”,已经很不明显,表现出了世俗化的倾向,与明代的人物画风格越来越近了。

禅画派与写真派

禅画派的代表画家是龚开和颜辉。

龚开,也是宋朝遗民,南宋末年曾参加过“抗元”斗争。元朝统一中国之后,往来于江南文坛,借绘画发泄胸中的闷气,表现自己的豪侠磊落,是一位典型的遗民画家。所画《骏骨图》(卷)、《中山出游图》(卷)等,场面悲凉慷慨,寓意明确;画风粗放,用笔刚劲,与南宋禅宗画一脉相传。

颜辉,活动于宋末元初,年代与龚开相仿。喜欢神仙鬼怪等题材,笔法奔放,喜欢用墨,画面深厚粗犷,黑沉沉有阴森之感,与中国文人所倡导的中和之美,有比较大的差距,所以影响不是很大。

写真派的代表画家是王绎。王绎画人物,以“传神”为宗旨。他提出,肖像画创作的精义,应该是在对象的谈笑之间,捕捉其“真性情”,而不应使其正襟危坐,像木雕泥塑一般,让画家做僵板的描画。王绎的作品如《杨竹西小像》(卷),描绘隐士杨竹西拄杖信步时的形态。人物面部用细笔勾出,笔笔入肉,还略染淡墨,来加强它的立体感,确实称得上是形神兼备的写真妙笔。背景由另外一位杰出画家倪瓒处理,用散淡的松石背景来映衬隐士的出世形神,二者相得益彰。

成就非凡的山水画

与人物画相比,元代山水画的成就称得上是非同凡响。与宋代山水画相比,元代山水画有所变化。其一,是多以“隐居”为主题;其二,是为了配合新的主题,转换了技法。

元代以前的山水画,大多热衷于行旅的主题,如李昭道的《春山行旅图》,关仝的《关山行旅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等。而元代的山水画,则大多以“山居”、“渔隐”为主题,即使不以“隐居”命题,但是从景色到人物,所表现出的仍然是“隐居”。这反映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立身处世的原则,与当时的时代是相适应的。

在技法上,由于元代文人画侧重于通过“隐居”的主题来表达不与统治者合作,表达自己超尘出世的情怀,所以,不再注重对具体景色的真实描绘。也就是说,“写实”“写景”让位于“写心”“抒情”,所以,注重采用萧散写意的笔墨,笔墨之间书法的意味越来越明显。本来,在以前的山水画中,是注重对于对象的真实描绘的;对于东南西北、春夏秋冬、朝暮阴晴的不同地理情况,以前的画家是严格写实的,如董源的江南风光,李成的齐鲁风光,范宽的关中风光,地理上的特征十分明显。而元代山水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有山水之名却无山水之实,不过,这并不影响它的艺术成就,因为写实并非山水画的唯一目标。

山水画摆脱写实风格,成为写意的一种途径,是由赵孟頫、高克恭所开创出来的,尤以赵孟頫的贡献更为突出。他的山水画熔铸董巨的浑厚和李郭的森严于一炉,形成了典雅而有余味的时代风貌。他历来主张,“画贵有古意”,在山水画创作中,他也实践着自己的主张。所传《重江叠嶂图》(卷)、《双松平远图》(卷)等,用笔干而毛,略带飞白,没有水墨的烘染,与破笔干墨的书法作品有神似之处,体现了写意的简练与放达。这种新的途径引导了此后的黄公望和倪瓒画派的形成。他又作《鹊华秋色图》(卷),描绘齐鲁风光,在画风上与上述作品不同,画面深静、幽雅而疏朗,富于田园诗的节奏韵律;笔法清晰沉着,似乎是信手涂抹,却又周密恰当,实开王蒙风格的先声。

在元初画坛,高克恭与赵孟頫齐名,两人一北一南,是众所公认的两位领袖人物。不同的是,赵孟頫具有多方面的才能,高克恭则局限于山水和墨竹两个科目,但所达到的成就却是同等的。他们二人私交甚密,常在一起共同进行创作交流,互相学习,使南北画风适当融合,取长补短。北方画派,本以雄豪见长,对江南清新流丽画风的吸收,可以使自己趋于文雅;南方的画派,本以秀媚见长,对于北方苍茫刚强画风的学习,也可以使自己趋于刚劲。二者的渗透,对于元代文人画的简率中和的作风的形成,是有贡献的。传世名作如《云横秀岭图》。

赵孟頫和高克恭虽然是元代山水画的开创者,但是,最能代表元代山水画乃至整个元代绘画成就的,则是以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为代表的“元四家”。

四家的山水,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共同的风貌。有一位清代的书画理论家指出:“董源和巨然的画元气充沛,气势磅礴,元代四大家都心向往之,暗自学习他们。王蒙画山脉,经常是委曲蜿蜒;吴镇喜欢用直笔,笔迹之间互相照应;黄公望的笔迹之间若即若离,与前两家相比,更有别致,倪瓒的画明净之极,纤尘不染,在平易之中有高贵,在简略之中有精彩,其境界,不是仅仅靠章法和笔法就能达到的,可以说是元代四大家里的第一逸品。”这段话评论四家的艺术特色,是很准确的。

吴镇,号梅花道人,一生隐居乡村,与隐士高人过从甚密。尽管生活困顿,但安贫乐道,标榜与众不同的人生和艺术。他的画风,与黄公望、王蒙、倪瓒三家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不同。三家重用笔,喜欢用干笔,吴镇好用墨,多采用湿笔;在构图上,三家以平稳为主,吴镇则追求奇险,不拘一格;画面题款,三家均用楷书或行书,吴镇则用草书,书写随意。在总体风格上,三家均师从董巨,吴镇则取法李郭、马夏。他喜欢画江上渔父的生活情景,那是他安顿心灵的“世外桃源”,画面感情洋溢,真挚动人。

黄公望,本名陆坚,因为过继给黄姓家族而改姓名。年轻时曾入狱,出狱后加入全真教,以算卦为生,以绘画为娱。在“元四家”里,黄公望被置于第一家,一方面是因为他的生年在另三家之前,另一方面是因为直接承袭董巨传统,将前人的优秀传统化为自己的艺术理解,并发扬光大,所以就对传统的传承而言,具有某种“正宗”的意义。

这种“正宗”的地位,使黄公望的作品影响了明清的很多画家,具有“典范图式”的意义。所谓“典范图式”,是指他的作品无论布局构图,还是笔法墨法或设色法,都为后人提供了一种容易学习的规范准则,而不像有些画家,因为个性古怪,使后人难以仿效。明清画家无不对黄公望顶礼膜拜,主要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黄公望像很多元代山水画家一样,对于真实的山水景色,只不过吸取一点意思而已,相比于宋人,明显不是那么重视对象的真实性。他把重点放在了散淡的胸襟的传达,着意于用稀疏的笔墨来创造。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卷),据说用了多年画成。画面上笔迹疏朗,不太多的长短不一的、干枯得当的、或粗或细的点和线,清晰明确、毫不混杂地结合在一起,再用一点淡淡的水墨来烘染,有时连烘染也没有,就这样突出了笔墨的精神。这种写意的笔墨,最早见之于赵孟頫的创作,但赵的意境是介于宋元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而黄公望则完全于宋人之外,自立了元的门户。王蒙,字叔明,是赵孟頫的外孙。由于从小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所以在绘画的功力和修养方面胜人一筹,被称为“元世刻画第一”。其笔墨深厚非常,被认为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与黄公望的散淡、吴镇的滋润以及倪瓒的简约相比,王蒙的山水则苍茫浑厚,更倾向于范宽的风格。黄公望、吴镇以及倪瓒善用水墨,王蒙则兼擅赋色。与倪瓒的风格反差更大,倪用笔极轻,用墨极淡,王则用笔极重,用墨极浓;倪的构图极简、极疏,王则极繁、极密。

王蒙传世作品《青卞隐居图》(轴),是画史上公认的杰作,有“天下第一王叔明”之称。画面描绘画家曾经栖隐过的卞山风景,高山深邃曲折,树木青翠繁茂,飞瀑奔流而下,山坳草堂中有高士抱膝而坐,应该是作者自身的写照。

但是事实上,王蒙并非隐士的材料,而是一向热衷于名利,元亡后出仕明朝,后能工巧卷入党争,死于狱中。

倪瓒,号云林。他是王蒙的好朋友,但性格和画风与王蒙恰好相反。他出身富贵,从小生活优裕。后来改朝换代,时局动荡不安,山雨欲来风满楼,倪瓒便疏散家财,隐居起来,完全沉醉于山水,以全身终老。

倪瓒擅长山水和墨竹。对于绘画,他特别强调写意:“我所画的东西,不过是‘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只是随便自娱自乐而已。”我画的竹,不过是表达一下胸中的‘逸气’而已,怎么有闲心去计较像还是不像,叶子是茂密还是疏落,枝条是斜还是直呢?有时候,我画了很久,结果别人却以为我画的是麻或者是芦苇,我也不可能争辩说这就是竹子,那时候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什么是”逸气“呢?就是指逃避现实政治的超脱潇洒之气;正因为这种无所谓的和率性而为之的精神状态,所以才要顺手拈来,随意挥洒,于是就自然地要脱离常规的画理画法,是为”逸笔草草。

倪瓒的草草逸笔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诗意世界。他的画删繁就简,通过高度的提炼概括,将景观物象净化到最大的程度:近景是平坡上的几株寒树,一座茅亭;远景是一片平缓的水中沙地,以及更远处的隐约山峦轮廓;中景大片空白,表示平静寥廓的湖水。画面上,没有人迹,不见飞鸟,一片宁静和空旷,气氛萧瑟、荒凉、冷落,完全是一幅寂寞到无可奈何之境,就像是梦幻中所见到的浓缩了现实并超越了现实的境界。比如《六君子图》,平淡到了极致,天真到了极致,空灵到了极致,也寂寞到了极致。笔法出奇,清淡的笔墨又轻又薄,有时甚至不能覆盖画纸的纹理,然而,却有一股清新的精神如空气般笼罩住了整个画面,使人不得不清醒。有人曾赋诗评其画品:

倪郎作画如斫冰,浊以净之而独清。

溪寒沙瘦既无滓,石剥树皴能有情。

用冰、净、清、寒、瘦、情6个字来形容倪瓒的画品,无疑是十分适合的。这种卓然不群的画品,为后世的文人士大夫所永远景仰;甚至,在某些圈子里,只要家中藏有倪瓒的画,就表示自身人品清雅,否则就落入俗套。

云林画,渊明诗。确乎足以并垂于士林,千古流传。

元代的花鸟画

元代的花鸟画,未能达到像山水那样尽善尽美的境界。

我们知道,元代文人画家是不满足于宋代绘画的,他们觉得,宋代文人的水墨写意过于粗略挥洒,近于“墨戏”,随意有余而工巧不足;而宋代画院的工笔设色又过于纤细浓丽,匠气太盛。元代文人画家试图将二者加以调和,想创造出一种既不落于雕琢刻画,又比较严谨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创造,可以使文人花鸟画真正达到成熟,不过,这个任务的完成,要等到明代中期,由吴门画派来实现。但元朝画家的努力,是功不可没的。

在山水画、书法等很多方面都做出了杰出贡献的赵孟頫,在元代花鸟画的发展方面,也成就突出。

宋代苏轼曾提倡“书画一律”之说,其主要目的是解决文人画的意境问题。不过,苏轼并没有在技巧方面对这种“书画一律”说做出清楚的说明,所以他的观点还是稍嫌抽象,不便于操作,这也影响了“书画一律”的意境的完美传达。赵孟頫在苏轼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书画同源”说,不但承袭了苏轼的观点,更在苏轼的基础上加入了对技巧方面的探索,把原有的理论发扬光大,并在实践中将这种理论充分地表现出来。

赵孟頫用书法的用笔来描写不同的物象,化写实为写意,但又不像宋人“墨戏”那样沦为胡涂乱抹,这就很好地解决了“书画同源”的形式问题,以抒写性与绘画性相结合的作风,为意境的传达铺平了道路。在赵孟頫的画中,对坡石的勾勒多用毛笔的侧锋扫过,苍劲的笔画中丝丝露白,正是书法中典型的“飞白”法,画枯木则采用中锋,点画凝重,有上古金文的意趣;画竹叶用八分书法,竹叶丰腴而又敦实,枝叶纷披、摇曳生姿。整个画面,既有书法的笔势,又有绘画的墨彩,融书法于画法,其水平是远在苏轼之上的。

墨梅画的代表画家是王冕。他曾游历天下,目睹黑暗的社会政治,于是隐居山中以画梅花自娱,是最负盛名的一位墨梅画家。在艺术表现上,王冕的梅花繁枝密蕊,欣欣向荣,春意盎然。对于花朵的描绘,或采用双勾,接线处驻笔停顿,加强花瓣圆浑凸出的饱满性;或用墨晕,水渍处极其晶莹圆润。画枝干,新梢拉得很长,梢头露出笔的尖锋,显示出一种弹性。总体上看,王冕的梅花无论是在元朝还是在明清,都是比较清新而健康向上的,与很多文人画对枯瘦的追求有很大的不同。

元代花鸟画家中,以画竹闻名的是李衍。他致力于实地写生,其形似,可与画工相媲美,文人中罕有伦比。所画的墨竹,比之赵孟頫,在形似方面更进一筹。

另外一位注重写生的画家是张中。张中精通水墨写生,当时号称“写生第一”。其画作笔法灵动,墨色淡雅,给人以神清骨俊之感。他的风格直接影响到了明代的沈周,促进了文人水墨花鸟画体裁的确立。

同类推荐
  • 廉洁教育小学版

    廉洁教育小学版

    “廉洁”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所称颂的高尚品质。三国时期,蜀国境内“刑法虽峻而无怨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蜀国名相诸葛亮率先垂范,严于律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周总理,身居高位,但从不谋私,平时外出,吃饭、喝茶,都是自己付钱,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给全世界人民留下了清正廉洁的美名。
  • 伊索寓言(小学生爱读本)

    伊索寓言(小学生爱读本)

    《伊索寓言》是文学史上的经典,可以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从一则则生动、闪光的寓言中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寓意。其中的诸多篇章诙谐有趣,且于诙谐之中揭示人间的真善美、假恶丑,其中有个性特征鲜明的主人公和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总能吸引小学生们的目光。书中栩栩如生的形象不仅会在小学生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而且会伴随他们快乐成长。农夫的善良、乌龟的毅力,还有小山羊躲避恶狼的机智,这些都会在小学生们柔软的心上扎根生长,开出美丽的智慧之花——这是小学生们一生的宝贵财富。
  • 学校科技教学的创新指导与实施(上)

    学校科技教学的创新指导与实施(上)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新课程与教育智慧(教学篇)

    新课程与教育智慧(教学篇)

    本书集济南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优秀教师在教育与教学两方面的心得与成功经验为一体,为其他学校及教师在教学和教育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指导。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城堡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城堡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系列丛书,是一套介绍全世界自然人文地理的丛书。内容包括世界遗产、公园、城堡、瀑布、广场、剧院等。该丛书图文并茂,分类详细,更加方便学生的阅读,是一套很有实用价值的阅读读物。
热门推荐
  • 想当一条咸鱼躺赢

    想当一条咸鱼躺赢

    (1v1宠文,双洁,超甜的)“白汐是一个从现代穿越过来的小咸鱼,落到了某男的后宫,被宫斗给斗到了冷宫,”并在冷宫中干出了一番大事业,改造成功的"活"宫每天的日常:抓猪,烤羊,炸牛,吃鸡......生活丰富多姿,某日遇上某男,华丽转身一变成为了掌管后宫佳丽三千滴皇后娘娘!”可她还是想的“活宫佳丽三千”肿么办,“某男勾唇笑道:“那就把“后宫佳丽三千全部换为“活宫佳丽三千。“从此后宫变成了一个鸡飞狗跳猪跑羊走......的大型养殖场。”
  • 樱雕仙魁

    樱雕仙魁

    极北冰寒之地的幽岷岛,父亲被杀,师妹失踪,火山喷发,尸系作祟,凶手不知何人。万里之外的少年惊闻噩耗,决意独闯江湖,查明凶手,寻访师妹。甫离师门,即遭陷害,引来无穷追杀。然而他只是天赋平平的修士,如何冲破重重险关?斗智斗勇,艰难求生,得神境魔女眷顾,相爱相杀,却被迫离分;后遇雪国女王,竟是少时收养之仙兽所化;得仙兽、冗王辅助,修炼秘术,日益强大;查明真凶,报仇雪恨;上天入海,降妖除怪;大战神魔,匡扶天道,却结下新仇,屡遭围攻……
  • 网游三国之好运王

    网游三国之好运王

    开始到结束,我才是异种。没有真正的虚拟与现实,唯有毁灭得以永生!
  • 重生日本捉妖怪

    重生日本捉妖怪

    穿越成普通的日本高中生,并获得除妖系统,除了斩妖除魔外,只要能获取妖怪的好感并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直接收服对方。听上去也不是很难嘛!妖怪,我懂得!等等,为什么第一个目标会是我前女友?!
  • 你不知道的明天

    你不知道的明天

    男主不帅气,不高富帅,不穷屌丝,普通的男子!女主不女神,不傲娇,不萝莉,不白富美,身材一般长相一般的普通女子!我们生活的现实,爱的现实,不惊天动地,不生离死别,有爱的花心,爱的背叛,爱的……唯有真正明白时!才爱的专一!命运不会经常,反复的给你机会去爱,让喜欢的人在一起!我们的人生没有生离死别,却有生老病死,就是这样,唯有这样,无奈的选择承受!不过,在你不知道的明天,我依旧还在想你!
  • 九天印师

    九天印师

    相传在那远古时期,印法曾是这天地间最为厉害的玄法之一。印师一道,高深莫测,双手翻叠间,可撕天裂地,星河斗转。随着时间的流逝,印师一道,在圣乾大陆,逐渐失传了……
  • 关键期关键帮助:0—7岁成长规律破解(第三版)

    关键期关键帮助:0—7岁成长规律破解(第三版)

    《关键期关键帮助:0—7岁成长规律破解(第三版)》收录了芭学园的孩子在关键期的真实案例,系统性地深入揭示了0—7岁孩子的关键期现象,引导读者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的成长秘密。了解了关键期,就真正地了解了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儿童心理世界的奥秘之门。不会把孩子正常的行为当成问题加以制止,也不会忽视任何应该给孩子提供帮助的机会。
  • 呜呼

    呜呼

    世上所有事都可以呜呼二字概之要多两个字,可尾续上哀哉二字
  • 王俊凯之唯他命

    王俊凯之唯他命

    周潼恩的身世本来很普通,但是,她遇见了他。两人相恋,但在中途冒出他的未婚妻。她离开了,在她再次回到重庆时,才发现,自己才是他正真的未婚妻。
  • 崖山之前

    崖山之前

    崖山之后无中国读史至此每每扼腕感叹现代少年穿越蒙古崛起之时扭转中华国运第一次写小说如果您觉得值得一读请推荐收藏真诚恳求留言指教谢绝谩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