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87800000022

第22章 广开言路倾听不同的声音(1)

听其言也要观其行

中国有句成语叫“口蜜腹剑”,比喻口头说好听话,像蜜一样甜。肚子里却藏着阴谋。完宝是一种狡诈之术。在现实生活中。甜言蜜语中包藏蛇蝎之心者大有人在;而只听甜言蜜语不辨真假大受其害者也比比皆是。

古人说得好,好阿谀奉承的人能不防。他今天能对你极尽能事地吹捧,明天他也能对别人如此这般地炮制一番。这种人只是图一己之私利,没有什么道德、气节可言。但现实之中却是这种人吃得开,他们随波逐流,善于溜须拍马,没有多少真本事。对于这样的人和事,正人君子是不屑一顾的。

楚庄王“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典故,说的就是楚庄王以退为进、以静制动,表面上荒淫废弛,实际上在观察大臣的忠奸,最终终于知晓臣僚的真实,亲君子远小人,一举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例子。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614年,楚穆公去世,他的儿子侣继承王位,史称楚庄王。看到楚国新王初立,晋国便想利用这个机会恢复已经失去了的霸业,并开始四处活动,利用自己尚未完全失去的影响,把几个早就依附于楚国的小诸侯国都拉到自己的麾下,建立了以晋国为首的联盟。楚国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势力范围眼看就有化为乌有的可能。楚国上下一片恐慌,纷纷要求楚庄王采取措施,与晋国一决雌雄。

可是,楚庄王继位后却似乎一点也不关心国家大事,自继位以来,整天就知道寻欢作乐,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竟然没有发一道有关国家大事的命令,不免令人大失所望。群臣们纷纷上谏大王要节制淫乐,应该以国事为重。楚庄王对这些上谏都是不屑一顾,甚至对继续上谏的大臣下了一道死命令:“今后如果再有人敢议论国君是非得失者,格杀勿论!”

命令下达后,果然上谏的人没有了,楚庄王继续全心全意地寻欢作乐。然而,毕竟还有不怕死的忠臣。一天,大夫伍举要求见国王,说有要事禀告。这时的楚庄王正忙于和宠姬们作乐,哪里有半点心思听什么要事。但是自己毕竟是一国之王啊,不见大臣又不行,只好下令带伍举上来。

伍举走进大殿,只见楚庄王左手搂着一位从郑国来的美女,右手把着一位从越国来的美女,正坐在一大片乐器中问,尽情地欢笑。看见伍举走了进来,楚庄王才收住了笑,满脸不高兴地对伍举说道:“你有什么要紧的事赶快说,没看见我在这儿忙着吗?”

伍举知道现发发火只会把事情搞糟,而且还可能真的把自己的性命搭进去,便强忍住愤怒,笑着对楚庄王说道:“事儿倒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臣下听说大王特别喜欢猜谜语,臣下这里有一谜语,许多人都猜不出来,所以今天特地来献给大王,看大王是否能猜出来。”

楚庄王就喜欢猜测谜语,特别是一听说别人都猜不出来,兴趣马上来了,连忙对伍举说:“快讲给我听。”伍举看到楚庄王已进了自己的圈套,知道自己的生命是没有什么危险了,便一字一顿地慢慢说道:“山上有只鸟,三年不飞翔,三年不鸣叫。请问大王这是只什么鸟?”

楚庄王明白,这是在说自己呢。可这是自己同意他说的,又不好问罪,便只好故意作出一副失望的神情说道:“我还以为是什么妙谜呢,原来就是这么一个呀,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嘛。伍大人可以同去了,我明白你是什么意思,”

伍举满以为楚庄王既然明白了自己的意图,肯定会有所收敛的。没料到,此后的几个月,楚庄王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所作所为比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夫苏从实在看不下去了,再也不顾什么禁令,趁上朝的机会,大殿之上慷慨陈词,希望楚庄王能够以国事为重,远离身边那些只知逢迎拍马的人们,彻底治理国家,使楚国能够称霸中原。

楚庄王似乎十分地疑惑不解,两眼直盯着苏从,任凭他往下说。等苏从把话说完了,楚庄王才慢悠悠地说出一句任何人听了都会感到心有余悸的话:“难道你没有听到我的命令吗?”

苏从镇静地回答说:“臣下是大王的臣下,对大王的命令岂能不知!”

楚庄王又问:“既然你知道不准上谏的命令,却还在上谏。难道你不怕死吗?”

苏从回答道:“如果我的死能够使大王成为贤明之王的话,臣心甘情愿地去死!”

众大臣看到苏从竟敢和国王辩理,都以为这个苏从肯定被杀无疑了。大家不由地都捏了一把汗,只等着楚庄王说出那句话了。

实际上,所有大臣没有一个了解,楚庄王表面上寻欢作乐,却是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忠臣、良臣和智臣。因而,楚庄王不仅一点火没发,反而哈哈大笑起来。大臣们都被搞糊涂了,只听着楚庄王一个人笑,谁也不敢说一句话。

楚庄王尽情地笑够了,才满面春风地对苏从说:“我整整等了三年,终于盼到了像你这样的忠臣。你们是楚国振兴的真正希望之所在!”随后,楚庄王下令,杀掉了三年来围在自己的身边的那些只知拍马的奉承的官员,并下令整顿治安,杀掉了数百名为非作歹的惯犯,提拔了数百名在这期间敢于上谏、治国自方的官员。并任用伍举和苏从全面负责国家政务,全力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楚国迅速地发展起来,终于打败了晋国,成了中原的霸主,史称“春秋千霸”。

这个世界上阿谀小人确实有,他们见风使舵,见人说人话,见鬼讲鬼话,很有一套让人听了以后感觉良好的本事。而大多数的人也是喜欢听赞美自己的话,殊不知正是这些颂词赞歌,让人麻痹,陶醉其中,而不再奋进,尤其耐不得不同之声,听不得不同意见,久而久之,则会意志涣散,听不见忠言。阿谀之声害人不浅。

明辨忠奸不为谎言所动

有人说:“谎言被重复一千遍,就变成了典话。”这话虽然未必完全正确,但是有一定的道理。现在有些领导者。往往被身边的一群阿谀逢迎的小人包围着。耳朵听到的都是顺耳的奉承话。而对于敢于直言提意见的人却敬而远之,甚至打击迫害。殊不知这样的结果是白掘坟墓。一个眼不明耳不聪的领导害。哪有不犯错误的道理。

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战国策·魏策》有这样一段记载:

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

“现在有个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不相信。”

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

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一个人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同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当然不会有老虎。说市上有老虎,显然是造谣、欺骗,但许多人这样说了,如果不是从事物真相看问题,也往往会信以为真的。

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申这故事成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否则“三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

在这方面,汉昭帝为领导者做出了表率。

汉武帝临死前,立八岁的弗陵为皇太子,并嘱托霍光、金日碑、上宫桀三个大臣辅佐执政。武帝死后,弗陵即位,这就是汉昭帝。

在三个辅政大臣当中,金口碑死得最早。剩下的霍光、上官桀二人意见常常不一致,矛盾很深。霍光在汉武帝时代与匈奴打过很多仗,因功劳大而升为将军,为国忠心耿耿,一心一意辅佐昭帝。上官桀则不然,他与昭帝的哥哥燕王刘旦的关系很好。刘旦因为没有当上皇帝参与谋反而受到朝廷处分。昭帝继位后,上官桀与刘旦仍然保持着私下的来往,并商量好时机一旦成熟,就推翻昭帝,立刘旦为帝。正因为如此,他们便把霍光当成阴谋纂权的最大障碍,处心积虑地打击他。

一次,霍光外出检阅御林军,事后又把一个校尉调到大将军府里来。上官桀便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他让自己的亲信模仿燕王刘旦的口气和笔迹给皇帝写了一封信,派心腹经过乔装打扮递进宫里。

十四岁的汉昭帝接到这封自称是燕王的来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据闻大将军霍光外出检阅御林军,居然坐着和皇上一样的车子,有自作主张,擅自调用校尉,可见他心有异志。我担心他对皇上不利,愿意奉还燕王的玉玺,到京城来保卫皇上。”昭帝看了一遍又一遍,放在了一旁。

第二天早朝,霍光听说燕王上书告发他,心里很害怕,躲在偏殿的画室里等待发落。昭帝临朝时,不见霍光,便问:“大将军为何未来?”上官桀幸灾乐祸地回答说:“大概是因为被燕王告发,不敢入朝。”昭帝派人去请霍光。霍光见到昭帝,赶紧摘下帽子,伏在地上请罪,上官桀见霍光请罪,以为这是一个落井下石的好机会,想再添油加醋地说上几句,把霍光扳倒。昭帝却和颜悦色地对霍光说:“大将军请戴上帽子。朕知道有人在陷害你,你没有罪。”这番话对上官桀和与他亲近的那些大臣来说,好比是泼了一盆冷水,而霍光听了又是高兴又是奇怪。他恭恭敬敬地给皇帝磕了头,说:“陛下,为什么这样说?”昭帝说:“大将军检阅御林军的地点离京城不远,调用校尉也是最近的事,一共不到十天工夫。燕王远在千里之外,怎么会这么快就能得到消息?即使知道了,马上派来上书,也来不及赶到这里。再者,如果大将军真要谋反,也用不着调一个军尉。我看,写这封信的人才是别有用心。”霍光和其余大臣听了,都很佩服这位少年皇帝的聪明伶俐。

昭帝讲完这番话,严励下令捉拿制造和进呈似信的人。上官桀虽然作了防范,但是昭帝追问得很紧,怕事情败露,多次出面阻挠,说:“区区小事,不必认真追究。”昭帝不仅没有听从,反而对他的忠诚发生了怀疑。后来,昭帝果然发现了上官桀和燕王刘旦的政变阴谋,派霍光将他们一网打尽。上官桀父子及同谋大臣被杀,燕王刘旦等自裁,国家避免了一次内乱。

汉昭帝在位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他却能明辨忠奸,任用贤良,他当政的那几年,天下很太平,用史书上的话来说是‘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身为领导,一定要警惕经常围在自己身边拍马屁的人。这些人,或者干脆就是庸才,或是别有居心,总之都不是可用之人。在这方面,张作霖可谓棋高一着。

张作霖显赫以后,部下都升了官,他的秘书长却被撤了职。几个朋友替他去说情:“大帅待人一向厚道,秘书长撤职后,未派其他差使,生活都成了问题。”

张作霖说:“我对他并没有什么,不过他做了八年秘书长,没有给我提过一个意见或建议,难道八年之中,我都没有做错一件事吗?只是奉承我,这样的秘书长,又有何益?”

众人只得作罢。

张作霖评定人才优劣,忠诚固然是第一标准,但不是以善于逢迎为标准,而是以谁肯为其卖命,谁出力大,为衡量人的标准。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一个领导这,如果执于偏狭,就容易让小人钻空子,就容易偏听偏信。作出错误的决策。大凡下属提建议、意见,只要是论及公事而非个人私情,无论对错。领导者都应侧耳倾听,并从中捕捉到预示重大变化的蛛丝马迹。否则就可能因偏听偏信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

司空马原为秦国的少府尚书,曾追随吕不韦。作为吕党人物,在吕不韦被废之后,他随即离开秦国投奔赵国。赵国的悼襄王对司空马并不十分器重,只任命他担任了一个守相。

此时,秦国对山东六国的军事攻势日益猛烈,一度号称强大的赵国也频频受到它的攻击。司空马入赵后,根据当时的形势以及他对秦国政治的了解,建议赵王采取割让土地来贿赂秦国的计谋,激起其他诸侯国对强秦兼并政策的恐惧与反感,进而重新构建列国合纵抗秦的军事同盟,借此来保存赵国。这在当时秦强赵弱的情势下,不失为一种办法,但是赵王没有采纳他的计谋。

赵王没能采纳司空马的计谋,却也无法阻挡秦国的强烈的攻势。司空马见赵国大势已去,毅然决定离开赵国。

司空马只身来到平原津渡口,遇到了渡口守令郭遗。郭遗见司空马来自都城邯郸,便向他询问秦、赵二国的战争情况,以及赵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前途与命运。司空马望着惊涛拍岸的黄河古渡口,望着汹涌东去不复返的黄河之水,直言不讳地告诉郭遗:赵主没有采纳他的计谋,赵国将逃脱不了亡国灭族的厄运!

秦王政十三年,秦将桓跟进攻赵国,在平阳大败赵将扈辄,杀了赵国10万军士,扈辄也死于战场。秦、赵二国的战争,就当时形势而言。是一场实力悬殊而结果不难预测的战争。因此,郭遗对赵国必亡的结论并不怀疑,他所关心的足赵国还能支持多久。于是他请司空马推断赵国的灭亡时间。

司空马由秦入赵,对双方的情况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在赵王摒弃他的计谋不用而迫使他离赵出走时,他对赵国何时灭亡的问题已经是成竹在胸了。此刻,他面对郭遗,以一个战略家的口吻直接而明快地说:“赵国必亡。但它如能启用武安君李牧为统兵元帅,可以抗秦一年;如果它杀掉李牧,它就支持不了半年。但是,现在赵王身边的韩仓,此人心胸狭窄,嫉妒功臣,曲意迎合赵王,深得赵王的宠信。赵国目前危在旦夕,赵王势必进一步偏信他,而他又极容不得李牧。因此,武安君李牧将难保性命,赵国灭亡也不会超出半年!”

司空马对郭遗提到的李牧,是战国末年赵国可数的名将之一。他长期驻防在赵国北部边境,多次击败东胡、林朝和匈奴等大草原游牧部落军队对赵国的进攻。秦王政十四年,他曾率领大军在肥地大败秦将桓瞧,迫使残败之后的桓瞧惧罪逃奔燕国,因此他被赵王封为武安君。司空马以一个军事谋略家的眼光,注意到李牧在赵同抗秦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他又不失一个政治家的敏感,意识到李牧必死于赵国黑暗腐朽的政争之中,因此,他推断赵国的灭亡乃是一个拭目可待的事情。

秦王政十八年,秦国在灭掉韩国之后大举进攻赵国。秦赵战争进入了大决战的阶段。赵王就任命李牧、司马尚领兵抵抗,然而偏信小人的赵王却未能始终如一地任用李牧。秦国使用离间计,贿赂赵王身边的宠臣,散布了武安君李牧要造反的谣言。赵王轻听轻信,不顾军事上临敌易帅的大忌,一面派出赵葱,颜聚代替李牧指挥军队;一而派出谗臣韩仓处置李牧的“谋反案”,韩仓即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李牧。

李牧死后,秦军拉开攻势很快击败了赵军,赵军将领赵葱战死沙场,颜聚战败逃亡,赵国完全丧失了抵御的力量。秦军趁胜攻破赵都邯郸,俘虏了赵王,赵国灭亡。

同类推荐
  • 酒店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酒店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从思想上来说,管理是哲学的;从理论上来说,管理是科学的;从操作上来说,管理是艺术的。然而,不论管理是哲学的、科学的还是艺术的,首先它都需要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制度是一切管理运行的标尺与准则。因此,建立一套体系完备、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表格在现代酒店管理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酒店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酒店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我们总结了许多成功酒店先进的管理经验与做法,借鉴了同类书籍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书。
  • 私营公司的24堂细节执行课

    私营公司的24堂细节执行课

    从私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决策、信任、绩效考核等24个企业发展细节阐述了私营企业执行力的不足与解决之道,希望通过这24堂细节课,让私营企业的老板们能够详细地了解执行力的具体落脚点。希望《私营公司的24堂细节执行课》能够为你的企业在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市场竞争中增加取胜的砝码,进而为企业实现持续稳健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软实力:中式成功领导品质

    软实力:中式成功领导品质

    在当下,企业的综合实力决定着领导者在未来商海中的地位。而综合实力既包括硬实力,也包括软实力。其中,领导者自身所具有的软实力尤为重要。硬实力的核心足经济实力,软实力的核心在于价值观。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管理者必须坚持硬实力与软实力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因为没有软实力匹配,硬实力就会硬不到哪里去。本书删繁就简,精炼地概括出软实力的基本构架,如意志力、影响力、应变力、洞察力、领导力、决策力、亲和力及传统国学与软实力的关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领导者应如何妥善运用软实力以实现自己事业的终极目标,希望能对您有所裨益。
  • 创富de资本

    创富de资本

    本书主要讲述了经商中合作及诚信的作用。人格是最大的资本,既是创业的最大资本,也是经商的最大资本。只有以创业的心态经商,才能实现人格是最大的资本。仅仅以赚钱的心态经商,则只能捞一把是一把,人格高低、诚信大小被抛置脑后。
  • 声誉、法治与银行道德风险治理

    声誉、法治与银行道德风险治理

    本书在综述相关国内外文献的基础土,阐述了银行道德风险是银行危机乃至金触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然后阐述了法治对银行业发展的作用,并运用我国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法治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接着论证了声誉机制控制银行道德风险的约束机制和相关条件,以及银行声誉的管理与评价,最后针对我国银行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结合本书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治理我国银行道德风险的政策建议。
热门推荐
  • 不顾一切的相遇

    不顾一切的相遇

    杨汐晴从一个学校转到另一个学校,开启了她的高中生活,发生了很多她难以忘怀的故事,她的希望还能向运动员那样去奔跑吗……
  • 飞船探索

    飞船探索

    地球环境被破坏,人类驾驶飞船飞往宇宙。林枫在宇宙中探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蜜婚暖爱:龙少,独宠小娇妻

    蜜婚暖爱:龙少,独宠小娇妻

    2次被他所救,她倾了心,却不自知。当某一天,同处一个屋檐下,她梦到他,他说她勾引他,自然而然滚了床单,有了肌肤之亲,她才知道,他早已在不知不觉中住进了她的心里。她逃,他追,她说她配不上他,他说让她忘记过去,和他在一起。“林依依,我们互生好感,情投意合,还有什么理由让我们分开呢?他爱她,爱得可以为她失去生命,她还有什么理由怀疑他对她的爱呢?龙天翔,我爱你,你不离,我便不弃。只是。。。本文没有华丽丽的词语,只有平凡朴实的语句,望大家喜欢,不足之处,请见谅,望指出。不一样的爱,不一样的甜蜜宠文。简介无能,请看全文。{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类联邦纪实之出太阳系

    人类联邦纪实之出太阳系

    进入了星际时代的人类在安稳的发展一段时间后,接触了充满敌意的强大外星文明,人类将何去何从?是战?是逃?还是投降?人类选择了最残酷的战争,也正因如此,人类才能延续,终有一天,星辰大海将因人类的意志而改变。注:本书为比较硬的科幻,考究请勿在意部分细节。
  • The Jolly Corner

    The Jolly Corn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曾国藩3:黑雨

    曾国藩3:黑雨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 一剑三界

    一剑三界

    天地同悲,风云汇聚。神雷四起,日月共歌。苍穹之下,世界之巅。一人、一剑,走红尘,穿三界。
  • 苏打很甜

    苏打很甜

    1v1的校园小甜文苏稚转学第一天就碰到正在挨训的年级大佬,后来不幸还和大佬成了同桌,遭受着大佬每天的“问候”,最后还把自己给搭了进去……(前几章剧情发展较快,后面会慢慢变缓,文笔不是很好,谨慎入坑)某次对话:苏稚:“林郁,我们养只猫吧,听说恋人养猫就不会分开了”“养两只吧”?“为什么”?“喵…”(再次强调男女主的人设有点复杂,我也很琢磨不透,嗯…我不是很擅长写虐的剧情,所以全文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