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57500000007

第7章 须眉鉴附录(3)

“你可以离开此地了。你是能够报杀父之仇的,我到楚都去受死。”伍尚巳经投案被捕,使者又追捕伍子胥。伍子胥张弓搭箭对着使者,使者不敢往前走,伍子胥得以逃亡。他听说太子建在宋国,就赶去投奔。伍奢听到伍子胥逃亡的消息说道:“楚国君臣上下要尝到战争的苦头啦!”伍尚被押到楚都,楚平王将伍‘奢、伍尚一起杀掉了。

伍奢和他的两个儿子都是人才,楚平王不但不用,反而听信谗言,想尽办法将其杀掉,真是让人心寒,如此这样政权怎能巩固,事业怎能发展,国家怎能振兴,社会怎能进步?奸佞小人只能奴颜媚骨,取悦上司,贪赃枉法,陷害忠良,从政者必须清醒地掌握这一点,千万不能学那楚平王,做出仇快亲痛的事来。

春秋后期,在长江下游崛起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吴国,一个是越国。当时,吴国比较强盛,越国比较弱小。

吴王阖闾(前514前496年在位)在位时,曾与越王勾践战于携李,被越王勾践打败受重伤而死。夫差(吴王阖闾之子,春秋末吴国国君,前495-前472前在位,姓姬,名夫差,即太子夫差)即位后,不忘父仇,以报越为志。吴王夫差二年(前494),吴国与越国再次交战,吴王夫差在伍子胥的辅佐下,大败越国。越王勾践(春秋末越国国君,前496——前465年在位)便派文种去吴国求和,并表示愿意接受称臣为奴的屈辱条件。这时,吴国大臣伍子胥(春秋末吴国大臣,姓伍,名员,楚国人,其家世为楚臣,他和他父亲伍奢、兄伍尚均仕于楚。楚平王杀了他的父兄,他逃到吴国,事吴王阖闾为行人,与谋国事)就向吴王夫差提出了要”乘胜灭越,以除后患”的建议,遂使夫差拒绝了文种议和的请求。过了不长时间,勾践又派文种以美女和金银珠宝贿赂吴国大臣伯嚭(吴王夫差时任太宰,故称太宰部,原为楚国人,为楚大夫伯州犁之孙。为人谄佞,巧于逢迎,极受夫差宠信),使伯嚭答应力劝吴王夫差应允勾践求和。伯嚭给吴王夫差出主意说越王求降,愿意做你的巨子,你饶恕了他,得到了他的珍宝,对我们国家是有利的。不然打起仗来,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

对于伯嚭主张求和之事,伍子胥坚决予以反对,同时向夫差提出了一个相反的意见,他说:“俗话说得好,’治病要除根’,吴越两国,南北相邻,互相攻战,势不两立。勾践是个有深谋远虑的国君,范蠡文种都是精明强干的谋臣,他们一旦回到越国,就要准备报仇雪耻,现在不趁机灭掉它,将来是一定要后悔的!”吴王夫差最终采纳了嚭的谗言,便答应同越国议和,从而丧失了进攻的良机。对于伍子胥的忠告,吴王夫差不仅不听,反而怀疑他里通外国。所以,吴王夫差便赐给他属镂之剑要他自到而死。伍子胥临死之前告诉舍人,他死后要抉其眼悬于东城门,以观越军之人灭吴国。

吴国撤兵之后,勾践便到吴国履行投降后所接受的屈辱条件,三年后被释放回国。勾践回国后,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艰苦奋斗,卧薪尝胆,最后终于灭掉了吴国。

此时,吴王夫差也派使者去向勾践求和,但被勾践所拒绝。吴王夫差后悔当初听信伯嚭谗言,而把伍子胥的逆耳忠言置之脑后,最终导致失败,非常羞愧,自杀身亡。

在《战国策·秦策五》中,记载了赵王信谗杀李牧的忠实。摘录如下:

司空马去赵,渡平原。平原津令郭遗劳而问:“秦兵下赵,上客从赵来,赵事何如?”司空马言其为赵王计而弗用,赵必亡。平原令曰:“以上客料之,赵何时亡?”司空马曰:“赵将武安君(李牧),期年而亡;若杀武安君,不过半年。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交甚亲,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用其言,武安君必死。”韩仓果恶之,王使人代。武安君至,使韩仓数之曰“将军战胜,王觞将军。将军为寿于前而扞匕首,当死。”武安君曰:“(李牧)病钩,身大臂短,不能及地,起居不敬。恐惧死罪于前,故使工人为木材以接手。上若不信,撮请以出示。”出之袖中,以示韩仓,状如捆,缠之以布。“愿公人明之。”韩仓曰:“受命于王,赐将军死,不赦。臣不敢言。”武安君北面再拜赐死,缩剑将自诛,乃曰:“人臣不得自杀宫中。”过司马门。趣(趋)甚疾,出椒门也。右举剑将自诛,臂短不能及,衔到征之于柱以自刺。武安君死。五月赵亡。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司空马离开赵国,从平原渡黄河。平原津令郭遗慰劳他,并向他问道:“秦军攻赵,尊客您从赵国来,赵国的情况怎么样了?’间空~马说:“赵王不用贤才,不纳忠言,我曾为赵王出谋划策却都不被采纳,因此必将亡国。”平原津令问:“依尊客您估计,赵国会在什么时候灭亡呢?”司空马说:“赵国如果任用武安君李牧为将,可以坚持一年,最终也要被灭掉。如果赵国现在杀了武安君,那连半年也挺不住。赵王的臣下有个叫韩仓的,以阿谀奉承迎合赵玉,与赵王关系极其亲密。而他的为人则是嫉妒那些贤能之人和有功之臣。现在国家危亡,赵王一定会听从韩仓的话,武安君一定会因此而丧命。”不出司空马所料,韩仓果然说武安君李牧的坏话,于是赵王听信了韩仓之言,派人去代替李牧为将。李牧回到赵国都城,赵王派韩仓去见李牧,并列举他的罪状说:“有一次将军您打了胜仗,国王亲自举杯向您敬酒。将军您上前向国王敬酒祝寿时身上还隐藏着短剑,依法这是死罪。”李牧说:“我患有拘挛病,身材虽然高大而手臂短缩,手够不着地,故礼仪不周而失敬。我恐怕因此获罪,所以让工匠做了木杖接在手上。国君如果不相信,请允许我以接手杖出示。”李牧把那假肢从袖中亮出来给韩仓看,那样子就象木杖、门撅之类,用布缠着。李牧又说:“希望您人宫到大王面前说明这一情况。”韩仓说:“我从国王那里接受命令,赐给将军您的只有一死,不得赦宥。我可不敢人宫对国王讲那些事。”李牧面对北方拜了又拜,感激国君“赐死”之恩,然后抽出剑来要自杀,又说:“为人臣子的不能在王宫中自杀。”李牧出司马门,脚步走得很急。出了敲门,右手举起剑来要自杀,因为手臂短,够不着。李牧就口衔利剑插人屋柱来刺伤自己。李牧死后,过了五个月赵国就被秦国灭亡了。

武安君李牧,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228年,是当时赵国的名将。长期驻守赵国北部,甚得军心,曾经大破匈奴,灭檐槛,破柬胡,降林胡。赵王迁三年又大败秦军,以功封武安君,是赵国难得的人才。有李牧在,外敌不敢人侵赵国,秦灭赵也将颇费周折。然而赵王迁却不信任他,则是听信谗言,中了秦军的反间之计,将他杀害。最后赵国终被秦灭,赵王迁也当了秦国的俘虏。赵王迁的做法实在令人可悲。

袁绍是东汉末年众多诸侯中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他在前、中期的军事活动中,尚且能够礼贤下士,因而成为一个据地四州、拥兵数十万的强大诸侯:在当时动荡纷乱的年代,袁绍虽算不上一个旋乾转坤的英雄,但也是一个对当时政局发生过重大影响的风云人物。但是,到了后来,袁绍却在用人问题上良萎不分,任人唯亲,正如郭嘉所言,“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陈寿在《三国志》袁绍本传赞语中说:

“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喜而不能纳。”

在袁绍手下,有一个足智多谋的将领叫沮授。袁绍能在当年据地四州,拥兵数10万,在很大程度上是沮授的功劳。沮授有一个难能可贵的品质,就是敢于据理直谏,一而再,再而三,甚至再三再四。开始,袁绍听从沮授的计策和劝谏,但是到了后来,袁绍对沮授逐渐产生了反感,不但对他的许多正确主张一概不听,并且还一次又一次地剥夺沮授的兵权。即使如此,沮授仍然非常忠诚于袁绍。据《三国志》记载,袁绍和曹操在官渡交战,被曹操打败,曹军俘虏了沮授,将其押见曹操时大呼:“授不降也,为军所机耳!”“若蒙公灵,速死为福。”曹操见状感叹万分说:“孤早相见,天下不足虑。”曹操不杀沮授,反而厚待于他,但是沮授毫不动心,只想着回到袁绍身边,最后终于被曹操杀死。袁绍帐下,有一谋士田丰,其人才华出众,袁绍曾经按照田丰的计策消灭了公孙瓒。后来,当袁绍决定攻打曹操时,田丰极力反对。他指出,曹操善于用兵,变化无常,虽然兵少,但却不可轻视,不如与其相持,这样不到两年,便可战胜曹操。如果放弃这一胜策,非要毕其功于一役,一旦失败,悔之晚矣。实践证明,田丰的分析与意见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袁绍不予理会,田丰又谏,袁绍非常愤怒,认为田丰是在动摇军心,便罚以械刑,并将其关押起来。官渡一战,袁绍果然被曹军打败。袁绍回来后,怕被田丰耻笑,便将其杀死。再知张,勇猛无比,又有计谋,才智过人。但是,袁绍非但不能重用他,而且听信郭图等人的谗言,不予信任,因此,被逼得投奔了曹操,成了曹操的得力战将,为曹魏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袁绍不用良才,必用奴才、蠢才。他对那些曲意奉承自己,实则又无真才实学的人言听计从,十分信任,授以大权。郭图、逢纪、审配等人几乎从来没有直言上谏过,只会阿谀奉迎,事实也多次证明他们的主张并不符合客观实际。但是,袁绍对于他们的过错不但不追究治罪,反而屡屡委以重任。这样一来,袁绍身边的人才,大多背离而去投靠他人。苟或本来慕名投奔袁绍,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看出袁绍只是布衣之雄,于是便投奔曹操,被任为司马。郭嘉也是先投奔于袁绍帐下,后因袁绍不会用人,便弃袁而投奔于曹操,受到曹操的重用,任为司空府军师祭酒。

袁绍虽然也曾有过兵多将广、独占一方的辉煌时期,但终因不会用人,而导致最后被弱小于他的曹操所打败。所以曹操耻笑袁绍说:“此乃外强中干之辈,关键之时举棋不定,犹柔寡断,也不足一顾。”

袁绍这一历史人物,其所作所为,可为庸人之举,他的失败结局,为历史增添了笑柄。唐朝被推翻以后,中国历史经历了五代十国的大分裂、大动荡时期,其中五代的第二个王朝——后唐是由唐庄宗李存勖创建的。李存勋,生于885年,卒于926年,他出生在一个西突厥内迁的沙陀贵族家中,因其父李克用曾经带兵帮助唐王朝打退过黄巢农民起义军,所以被唐政府赐予国姓。后梁开平二年(卯8)正月,李克用死,李存勖继承晋王王位(唐昭宗乾宁二年,即895年,李克用被唐朝封为晋王)。后来,李存勖在吞燕灭梁等一系列战争中前后驰骋达15年之久,堪称英雄将才,然而,不过三年时间,他却一变而成了内外叛离、置身无所的独夫民赋。

李存勖是靠军人的帮助登上皇帝宝座的,但是他掌权以后,却对帮助他夺取政权的功臣用而不信,忌杀无辜。因此,成了他败亡的直接原因。早在后梁贞明二年(916),李存勋和梁军在河北决战的时候,梁将率兵3万袭击晋阳城,想一举占有晋的后方。当时,晋阳守兵很少,留守张承业不得不征发城中所有的人来抵抗梁军,形势异常危急。已经退休的老将安金全自告奋勇,率本家及其退休将领家的子弟数百人出城奋战,将梁军打退,保住了晋王的根据地,而李存勖不仅不予奖赏,反而埋怨安金全出战不是奉自己的命令而擅自行动同光三年(925)李存勖为了摆脱国内财源枯竭的困境,发动了对前蜀的战争,以便据有富有的四川,掠夺更多的财富。当时,李存勖任长子李继发为西南行营都统,谋臣郭崇韬为都招讨使,派兵6万攻蜀。由于前蜀君臣昏庸,将帅怯弱,再加上郭崇韬指挥有方,后唐兵长驱直人,如人无人之境,前后不到70余天,就灭亡了前蜀,掳获兵土、财宝不可胜计。

郭崇韬在后唐的大臣中,是最忠直廉洁和有见识的一个。是他力排众议,再三建议李存勖不失时机地进行了灭梁的战争,功勋卓着。因此,他看不惯李存勖身边为非作歹的宦官,在西征途中,他曾对皇子李继岌提出将来要把宦官清除出去的建议。因此,宦官对他恨之人骨。郭崇韬人蜀以后,为了安定人心,到处招抚兵将,出榜安民,于是前蜀降将们竞相称赞郭崇韬。李继岌年幼无知,他见郭崇韬很得人心,就听信宦官的话,怀疑郭崇韬存有企图。李存勖发蜀中财物,查看府库账本,认为所得财物太少,非常生气。在洛阳的宦官乘机造谣说:“那里的财宝都被郭宗韬霸占了,他招降纳叛,笼络人心,是想谋反啊!”李存勖半信半疑,宦官们就暗地里说服刘皇后,让她下了一道密诏,指示李继岌在成都杀死了郭崇韬父子。

郭崇韬冤死后,愚蠢的李存勖又听信伶人景进说的当正师进川之时,朱有谦以为讨己,有拒命之意,如不除掉他,必有后患”的谗言,杀了朱有谦的全家。朱友谦是素有威望的有功大臣,李存勖曾经亲自对他说过“成吾大业者,公之力也”的赞词。朱友谦被杀之后,功臣宿将莫不寒心,从此兵变接连发生。

同光四年(926)春,伐蜀有功的骁将康延孝首先起兵反叛李存勖。他以为郭崇韬复仇为号召,使战火蔓延两川。接着,邢州(今河北邢台)军将赵太也起兵反叛。继而贝州(今河北南宫县东南议及李嗣源率领的兵士都纷纷反叛李存勖。

李存勖闻变,惊恐万状。这时才想起收买军心,但为时巳晚,兵将士卒毫不感激。李存勖只得退回洛阳。当退到蒙阳时,将士已逃亡过半。刚到洛阳,就遭到了郭从谦率领的军队的袭击,李存勖在乱兵中被流矢射中身死。

后唐长兴四年(933)十一月,后唐明宗皇帝李嗣源驾崩,十二月一日,他的第三个儿子李从厚继承帝位,是为闵帝。

同类推荐
  •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为唐代学者赵蕤所著述,为历代有政绩、有业绩的君臣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从国家兴衰上讲谋略的,《反经》是从长短利害上讲智术的。它从逆反的心理态势中谋求一种逆反的思维方式,不失为古代心理学的范本。《反经大全集》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每篇前有导读,揭示《反经》的奥秘,是我们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以及为官、经商、管理的必备参考书。
  •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主要内容:《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一般人或许会想,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有什么好看的。圣人嘛,一定一天到晚道貌岸然,玩深沉,装伟大,其一言一行也必定乏味之极。如果你也这样想,那就错了。看完《论语》,你会发现孔子与一般人也没有什么两样,其一言一行也是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
  • 通往自由之路: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通往自由之路: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迄今为止,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它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运用即历史唯物主义;另一种观点强调实践活动在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巨大意义,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则予以否定,认为它根本不是马克思的思想。本书作者提出,马克思唯一关心的是人类解放,他的哲学思想是大唯物史观。大唯物史观涵盖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认为历史就是它们的相互作用协同发展;人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改变环境,被改变的环境反过来改变人,这种辩证运动是历史发展的深层机制;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人类解放。这种大唯物史观克服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把人道主义与科学理性结合起来,是马克思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 在路上:生活和思想

    在路上:生活和思想

    人生所有的一切,都在我们必经的路上。我们从远古走来,就如我们必然走向未来一样。没有人能够从摇篮就看到坟墓,却有人能够从自我看到世界、从相对接近绝对、从偶然和有限走向必然和无限,更有人能够从渺小走向伟大、从卑贱走向高尚、从繁芜和浑浊归真于清明和素朴。虽然鲜有生活中的先见之明,却不乏思想中的先知先觉。
  • 古代哲学的智慧(译文经典)

    古代哲学的智慧(译文经典)

    “哲学是对智慧的爱,而不是智慧本身”——世界范围内研究古代哲学的权威皮埃尔·阿多的代表作品,他是法兰西学院荣誉教授,法兰西学院大奖获得者。阿多是福柯欣赏的哲学家之一,也是把维特根斯坦介绍到法国的主要人物。本书是皮埃尔·阿多畅销的作品,版权已销售至美国、意大利、德国、荷兰、墨西哥等14个国家。哲学首先是一种活动,而不是静态的知识;哲学是对智慧的爱,而不是智慧本身;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在学院被教授的学问。何为哲学?学院传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通常是在理论和体系中演绎,而且往往在基督教蔑视“智慧”的偏见之下推理。阿多是一个利用古代哲学来阐述自己思想的哲学家,在他看来,哲学是一种生活的经验,而不是一堆教条。他对于“何为哲学”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全新的回答: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甚至从前苏格拉底时期以来,直到基督教初期,哲学总是来自为着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待普遍世界观的方式,是对于与其他人共同生活的方式的主动选择。古代哲学因此不是一种体系,它是为“智慧”做的准备练习,是一种精神实践。
热门推荐
  • 法国精神

    法国精神

    自中国被西方战舰轰开大门,西方大国就介入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其中法国对于中国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果说在19世纪下半叶,对中国改革运动起着重要影响的还主要是来自当时第一号强国大英帝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比如严复的著名翻译都采自英国思想家),那么在19、20世纪交替期间,由于大部分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都来自于日本、美国和法国,因而这三个国家变成了外国影响中国最主要的国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家有贤妻是锦鲤

    家有贤妻是锦鲤

    徐鹏作为一个即将完成任务拥有自由的人,枪不慎走火,成为了神药大陆最为废物的三王爷,他本想一直闲散着,却没想到自家妻子太能折腾,为了保护她,徐鹏只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浮珑妙记

    浮珑妙记

    浮珑阁内小日常:片段一∶“老板娘,我回……”“嘭。”赤司还没有说完就被老板踹了出去。“下次再加个娘试试。”“你本来就是娘……唔,唔。”九沧上去一把将赤司的嘴捂上。“赤司别说了,老板要生气了。”片段二∶七尾:老板,在不老板:干啥七尾:问你个问题,求答,求答老板:准七尾:为啥别人给你眼泪,你就帮他们完成心愿?你是不是不会流泪所以才收集眼泪哒老板:滚
  • 将望之

    将望之

    它们互相爱慕,却从来不对,对方说“爱。她怕自己侮辱了将军的名声,将军怕自己死在战场耽误她的一生。这本书所写的就是,乱世之中的爱情,更是谱写乱世之中”人人身不由己。
  • 妃常难搞之王爷请接招

    妃常难搞之王爷请接招

    穆青时是女子散打锦标赛60公斤级冠军,意外穿越成太尉府的乡下庶女,当朝太后公报私仇,将其赐婚给陵安王爷洛羡之以示羞辱,从此,陵安王府鸡犬不宁婆媳大战……众人皆将她视为笑柄,她却偏偏荣获盛宠混的风生水起,谁敢不服?打到他服!
  • 九方神帝

    九方神帝

    再次转世,入住武修世家,却修为被废,得武帝传承,凭借出神入化的枪法,横扫九界,击杀魔王,成为九界霸主……
  • 快穿之过客旅行者

    快穿之过客旅行者

    安默表示:我只想吃豆腐,撩美人,浪迹小世界。安默带着她家的小可爱溪溪浪遍三千世界,只撩人,不负责,还渣到不要不要的,,,,虚无:“施主,请自重。”哦豁,安默撩起衣袖,想勾起虚无的下巴,但够不着,尬了,,,,,,,虚无把安默困在他的两臂间,嘶哑的说:“你不是说只喜欢我一人吗?”安默:“,,,,,,”溪溪:让你造作(¬_¬),,,,,,,,,,,,,唉,浪完回来后,一场悲剧就此张开。
  • 青春若笑录

    青春若笑录

    沈思暖是怎样一个女孩呢?从开始误解的成绩很好却很做作的乖乖女,一路走来形象逐渐丰满。不够勤奋但足够认真,性子恬淡隐忍,温暖而坚韧。或者有点反应迟钝,有点古怪,有点孤僻,可是只要看着那样宁静安好的一张脸,那样温暖的笑容,他的心便会无比地柔软下去。
  • 婚婚欲睡,公子染妻上瘾

    婚婚欲睡,公子染妻上瘾

    (日更6000+)“嫁给我,从此保你荣华富贵!”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吕陌涵的心中只有心痛与愤怒。“混账!”她狠狠的甩了他一巴掌,落荒而逃。她知道,荣华富贵,是要用生命换取的。可内心深处,她的答案竟然是,我愿意!她为任务而来,遗落的却是心,既是假妻,为何他表现的那么真?凉萧瀚,像毒药一般的男人,我何时才能读懂你?而他却说,既然是我妻,我便再不允你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