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62200000019

第19章 治国篇(13)

范滂又被太尉黄琼征召去做官。后来皇帝下诏书要太尉、司空、司徒三府下属的主要官员,采访民间疾苦和地方官吏的善恶得失,向朝廷报告。范滂一下子就弹劾了刺史、太守和权门豪绅共二十多人。尚书责备他弹劾的人太多,怀疑他挟有私心,动机不纯。范滂回答说:“我所检举的都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危害百姓极深的坏人,只因现在就要向朝廷汇报,时间急促,所以先检举那些急须检举的人。至于还没有调查清楚的,正在反复核实。我听说,农夫铲锄了杂草,庄稼必定会茂盛起来;忠臣把奸邪除掉,国家的政治就会清明。假如我检举的不符合事实,甘愿当众接受死刑。”官吏们这才不再问什么。范滂眼看朝廷处在艰难时刻,知道自己的主张无从实现,就递上弹劾自己不称职的状子,辞官不干了。

曹操以发代刑

曹操有一次领兵出征,行军经过麦田,下令:“士兵不得损坏麦子,违犯命令的处死。”骑兵都下马步行,扶起麦子帮助马匹通过。这时曹操的坐骑受惊跃入麦田,曹操就吩咐主簿按法给自己定罪。主薄根据《春秋》上所记载的道理回答说:对于高贵的人不能施用刑罚。曹操说:“制定法令的人却自己去犯法,怎么能够统帅好部队呢?然而我是军队主帅,不能自杀,请允许我处罚自己吧。”就取剑割下自己的头发放在地上。

怜而不赦

曹操知人善用,可以洞察人们的虚情假意;发掘提拔奇才异能之士,不管他出身如何微贱,按照才干,交付工作,使对方胜任愉快。跟敌人作战时,面对敌阵,心意安详,好象不愿意作战。但一旦捕捉到时机,立刻乘胜追击,气势昂扬,威不可当。执法严峻急切,有冒犯的,一定诛杀,有时对犯人流泪哭泣,但绝不赦免。

今晚述私情,明天依法律

苏章,字儒文,南朝宋顺帝时调任冀州刺史。过去的一个老朋友任清河太守,苏章负责查办他贪赃枉法的案件。于是摆设酒宴,请这位太守来陈说二人平日的交情,甚是欢快。太守高兴地说:“人们都只有一个天,唯独我有两个天。”苏章说:“今天晚上,我苏儒文和老朋友欢饮,这是个人的交情;明天,作为冀州刺史审理案件,则是国家的法律了。”于是就依法判处了他的罪行。州内的人知道苏章公正无私,都对他的品德心怀敬服。

这样的臣属,是国家之宝

北魏皇帝拓跋焘,到河西打猎,尚书令古弼,留守京师。拓跋焘下诏,命他把肥壮的马送给狩猎部队,但古弼送去的,却全是老弱瘦马。拓跋焘大发雷霆,吼叫说:“笔头奴,胆敢改变我的命令,等我回去,先砍他的人头。”古弼的头,形状尖削,拓跋焘常把它比作笔头。古弼对手下官员说:“我为人臣属,不让君王沉迷于游荡狩猎,罪小。不防备万一事变,使国家军用物资缺乏,罪大。而今,蠕蠕国势正强,南方盗贼还没有消灭。我以肥壮马匹供应军队,把弱马供应狩猎部队,是为了国家的长久利益,死又何妨?”拓跋焘听到报告,叹息说:“有这样的臣属,是国家之宝!”赏赐古弼礼服一套、马二匹、鹿十头。

后来又有一天,拓跋焘再到山北狩猎,杀死及活捉麋鹿数千头,下诏派车五百辆运送。使节已经出发,拓跋焘对左右说:“笔头公一定不肯给车,你们不如早点用马运走。”遂回宫。走了一百余里,古弼的奏章已到,说:“今年秋季庄稼,谷穗下垂,颜色变黄,桑麻、大豆,布满原野,山猪野鹿,出来偷食,鸟雀飞雁,纷来啄食,再加上风吹雨打,损耗甚大。早上收割,比晚上收割,能多出三倍,请暂缓运鹿,使车辆载送食粮。”拓跋焘说:“果然不出所料,笔头公真是国家栋梁!”

长期羁押确非美事,草率处刑更为不妥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下诏说:“顽劣的小民,凶恶暴戾,作奸犯科,从不顾及亲属亲戚。一个人做坏事,带给全家灾祸。我是人民的父母,深感怜悯哀悼。从此以后,除非是谋反‘大逆’、‘外叛’,其他犯罪,只罚一人。”于是,撤销“灭门”、“灭房”酷刑。

北魏太上皇拓跋弘,治理帝国,勤劳辛苦,赏罚严明,对州长郡长的遴选,十分谨慎,擢升廉洁官员,罢黜贪官污吏。从前,各单位有疑难困惑的事时,大多数都当面奏报,听候皇上裁决;然后再口头转达皇帝的决定,往往会歪曲或假传圣旨。拓跋弘规定,不管案件大小,都要根据法律,确定罪刑,不可以动不动就上疏请示。合法的,朝廷会批准,违法的,朝廷会批驳,都从宫中直接发出诏书。由于这个缘故,司法诉讼案件,都能得到精细的审理。拓跋弘尤其重视刑事判决。凡是死罪,很多都撤销原判,发回复审。有此囚犯在监狱中好几年都没有定案,很多官员颇有意见,拓跋弘说:“长久的羁押,当然不是件美事,但是,总比草率滥施诛杀要好。人在囚禁中受痛苦,一定全心向善,所以有智慧的人,把监牢当作学习的场所。我特别使囚犯们受一点苦楚,希望他们能改过自新,然后再对他们宽恕!”从此,囚犯虽然囚禁的时间较长,但给他们的处罚,却十分恰当。

(评鉴)

秉公执法

秉公执法,是对执法者的职责要求,也是治理国家的重要一环。只要执法者秉公,纷争才会减少,社会才会安定。执法不公,人心不服,纷争增多,社会动荡。

秉公执法,也就是说,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亲朋故友,只要触犯刑律,就统统绳之以法。如孙子宫庭操演,处斩了皇帝的爱姬。“强颈令”董宣不顾冒犯皇亲国戚,严格执法。皇帝舍人犯罪,祭遵秉公执法等就是这种典型。当然在那个“刑不上大夫”的时代,法律主要是用来维持其封建统治和防治“小民”的犯上作乱的。所以,这些根本不能反映封建法律的本质。当然,法律对剥削阶级的行为也有一定限制作用,对各阶级、阶层和集团之间的人际关系也有一定的规范作用。秉公执法,无论如何也会使那些贪官污吏收敛一下行为。

在封建社会,要做到秉公执法,确实是很难的。要秉公执法,首先就得去私,做到不贪脏,方能不枉法。同时,秉公执法还得有一种不怕掉脑袋的碰硬精神。试想,如果张释之等人都为自己的乌纱帽着想,他们会在皇帝面前讨没趣吗?绝对不会。如果说这个都做不到,那么,石确、腹(黄享)等人的亲人犯罪,那还能崇尚公义,大义灭亲呢?那就更不会了。

(第十一节)克尽职守

(史事)

“君主了解音乐,就会忽略管音乐的官员”

魏斯跟田子方一块喝酒,宫廷音乐在傍伴奏。魏斯忽然说:“声音有点不调和,似乎钟声偏高。”田子方微笑不语,魏斯说:“阁下为什么笑?”田子方说:“作为一个君主,只要了解管理音乐的官员就够了,不必了解音乐。而今你了解音乐,恐怕会忽略去了解管理音乐的官员。”魏斯恍然大悟。

廷理茆门拒太子

楚庄王有事,急于召见太子。楚国的法律规定,车乘不能到茆门。但因这天下雨,宫院里有积水,于是太子就把车赶到茆门。廷理说:“车不能到茆门,这是违法的。”太子说:“大王召见急促,若不到茆门,除非宫院里没有积水。”说着就往前赶。廷理举殳,向马击去,破坏了他的车乘。太子进去,对着楚王哭泣说:“宫院里有很多积水,我就把车赶到茆门。廷理说:这是违法的,于是就举殳击臣的马,破坏臣的车乘,大王一定得杀他!”楚王说:“前有老王,而不超越法度;后有王储,而不阿谀顺从,很有德行吗,真是我的守法之臣呵!”于是就给他加爵二级,并让太子从后门出去,以后不要再从这里经过。

“可以得到我的头,但得不到御玺”

霍光辅佐年幼君王,他的命令就等于皇帝的命令,大政方针,都由他决定,天下人都想见到他的风采。一天晚上,寝殿忽然有怪物出现,引起一片混乱,官员们慌成一团。霍光恐怕有人乘机生事,紧急召唤掌玺官,索取御玺。掌玺官拒绝,霍光下令强夺,掌玺官手按宝剑,正包说:“你可以得到我的头,但得不到御玺。”

霍光对他的态度至为嘉评。第二天,下诏擢升掌玺官升级二等;天下人由此对霍光更为尊敬。

“我高兴做这些事,并不觉得辛苦”

东汉光武帝刘秀每天早晨主持朝会,中午之后才散。不断接见三公、卿、郎、将,讨论政治,半夜才睡。皇太子刘庄看见老父辛苦勤劳,不倦不怠,找个机会规劝说:“陛下有禹、汤那种圣明。可是,却没有黄、老那种优闲休养的福气。但愿您爱惜自己,优游岁月,自求静宁。”刘秀说:“我高兴做这些事,并不觉得辛苦。”

郅恽拒皇帝于城外

汉光武十三年,刘秀忙里偷闲地出去打猎,直到晚上才回来。到了上东门,城门早已关了。士兵们叫管城门的开门。郅恽拒绝了。刘秀亲自到了城下,让郅恽看个明白,吩咐他赶快开城门。郅恽回答说:“夜里看不清楚,不能随便开门。”刘秀碰了钉子,只好绕到东中门进了城。第二天,郅恽上书,说:“皇上跑到遥远的山林里去打猎,白天还不够,直到深夜才回来。这么下去,国家社稷怎么办?”刘秀看了奏章,赏他一百疋布,还把那个管中门的官员降了级。

“这是官员的职责,用不着麻烦我”

马援做事的基本精神是:建立威望,待人有恩,严守承诺,对下非常宽大厚道。任用官吏,完全分层负责,而由自己总揽大纲,虽事务繁忙,宾客故旧,每天都挤满大门。各部门负责主管,有时向他报告公事,马援总是回答:“这是下属管员的职责,用不着麻烦我。如果有土豪劣绅,欺负小民;或者有官员贪脏枉法,那才需要郡长过问。”

“自有负责人”

诸葛亮曾经亲自批阅公文、检查帐目,主簿杨甬,一直走到桌前,进言说:“国家有一定的制度,官员职权分明,不允许上下侵犯。请问明公用一个家庭作为例证:主人教奴仆耕田,教婢女烧饭,鸡早晨啼鸣,狗吠叫盗贼,牛去载重,马去长途跋涉。这样的话,财产没有浪费,所追求的都能满足,从从容容,高卧堂上,每天只不过吃饭饮酒就够了。忽然间有一天,他打算所有工作全由他一个人来做,不再交付别人。于是,体力劳苦,事务繁琐,身体疲惫,精神枯竭。结果,每一件事都做不好。并不是他的智慧能力不如奴婢鸡狗,而是他不能了解分工的精义。所以,古人说:‘坐在那里探讨国家大事,称为三公,站起来执行三公的决策,称为士大夫,丙吉不过问街上死人而忧虑牛只发喘,陈平不知道全国粮食出入的数目和价格,而说:‘自有负责人’。他们都深刻了解分工的精义。而今,明公负责国家大事,却亲自核算校对文书帐目,整天汗流浃背,岂不是过度辛苦!”诸葛亮表示感谢。后来,杨颐逝世,诸葛亮哭泣三天。

陶侃运砖

晋愍帝建兴三年,陶侃在广州刺史任上比较空闲,常常早上运一百块砖到书房外,晚上又把它运回书房里。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陶侃回答道:“我正要努力去恢复中原,过于安闲,以后恐怕担负不了重任。所以要使自己劳动劳动。”

晋明帝太守三年,任命陶侃为征西大将军,都督荆、湘、雍、梁四州军事、荆州刺史,荆州地方的男女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家都互相庆贺。陶侃秉性聪明机敏,对人恭敬,做事勤恳,一天到晚十分认真严肃地坐着办理公事,营署里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检查管理,没有一点疏忽的地方,也没有一点空闲的时候。他常常告诫别人道:“古代治过洪水的大禹是个圣人,他尚且爱惜一寸光阴;至于我们这些普通人,应当爱惜一分光阴,哪能只管尽情玩乐、过多喝酒以至大醉呢!活在世上对社会没有贡献,死去以后也没有留下美好的声名,这是在糟蹋自己啊!”

岂可独断一人之虑

唐太宗问房玄龄、萧璃道:“隋文帝是什么样的君主?”

回答说:“隋文帝克己复礼,兢兢业业处理政务,每当坐朝听政就忘了疲惫,有时一直工作到下午。五品以上的官员,他都召来当面商讨大事。侍从人员,往往因此传餐而食。即使称不上慈爱明察,也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君主。”

唐太宗说:“二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杨坚这个人本意想洞察一切可是他内心并不明达,内心不明就有察看不到的地方,自以为透彻也就经常疑忌他人。因为他自己是欺负孤儿寡妇得到天下的,也就以为群臣不可信任,什么事情都由自己决定。虽然他耗尽精神劳累身体,所作所为仍不能都符合事理法度。朝廷大臣既然了解隋文帝的心思,也就再也不敢讲真话了,宰相以下的官员,只是按上面命令办事罢了。我认为这样不对。天下如此之大,怎么能凭一个人的想法独断专行?我正在挑选天下有才识的人。一起处理天下的事,任命官职指派任务,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这样差不多可以妥善了。”因此命令各地官员:“朝廷颁发的文件有不合时宜的,应当立即报告上来,不可一味顺着文件上的意思去做。”

朱元璋看奏折

明太祖朱元璋权力高度集中,样样亲自过问。他对每天的奏折,都要加班加点地认真过目。当时,有的官员为了卖弄学问,写起奏书来洋洋万言,废话连篇,一念就是几个时辰。有一次,他看奏折已经很累了,正好这时,刑部主事茹太素又上了一封奏折。朱元璋看的眼花缭乱,便叫人读给他听。当读到六千多字的时候,朱元璋还没有听出个头绪,非常恼火,不等念完,就把茹太素叫来打了一顿大板。但是没有听完仍不甘心,第二天晚上,他躺在榻上,叫人继续念下去,直念到一万六千多字后,才涉及主题,建议五件事,其中有四件可行的,朱元璋向茹太素指出,你说的五件事,只需五百多字就可以讲清楚。何必罗嗉了一万七千字。从此,他规定奏章只讲实事,不许写得冗长,并规定格式,如有违反就受罚。

(评鉴)

为政要各司其职

每个朝代都规定了各级官吏的职责范围,但执行起来却各有差异。往往会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事无大小,皆由我断”的包揽情况;如隋文帝对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要召来当面商讨。朱元璋权力高度集中,样样亲自过问。这样搞,弊端很多:一是工作繁忙,没有抓住纲目,往往因小失大;二是自身负担过重,丢了根本,如诸葛亮因为过度劳累,病死沙场,如果诸葛亮多活十年,三国的局势很可能就会发生变化;三是影响下级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容易造成盲目服从,不动脑子、不负责任的习惯,田子方就说:“君主了解音乐,就会忽略管音乐的官员。”因此,不能发挥大家的智慧。究其原因:一是喜欢抓权;二是消极吸取教训,如隋文帝杨坚就是因为自己是前朝的大臣而篡位的,所以很不信任大臣,事无大小都由他一人专断;三是自以为是,只有自己正确、能干、不信任下属,因此,工作不放手;四是习惯于埋头苦干。

另一种是建立层层负责制,放手让部属去干。马援总揽大纲,虽事务繁忙,却做到有条不紊,“这是下属官员的职责,用不着麻烦我。”唐太宗李世民认为:“天下如此之大,怎么能凭一个人的想法独断专行?”这样做,有二利:一是可以超脱事务,集中精力抓大事;二是可以发挥各级官员积极性和能动性,集思广益。李世民说:“我正在挑选天下有才识的人,一起处理天下的事,任命官职指派任务,充分发挥他们各自作用,这样差不多可以妥善了。”

当然,作为一个官吏,在职责范围内要尽职尽责,敢于负责。要做到这一点,也要有一种敢于碰硬,敢于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甚至不怕坐牢杀头的大无畏精神。要有廷理茆门拒太子,掌玺官的“可以得到我的头得不到御玺”,邱恽拒光武刘秀于城外的克尽职守的精神。

同类推荐
  • 浮生烟云记

    浮生烟云记

    架空的另一个世界,没有超凡力量,没有女主,一个土著的奋斗,权与谋,剑与情,交织成命运的篇章,创造完整的人生。
  • 话说春秋战国那时候儿

    话说春秋战国那时候儿

    本书(作者张宇龙)以时间为基本顺序讲述了春秋战国时的历史故事。周王室东迁后逐渐衰弱,诸侯趁机做大,并出现了五个霸主。到春秋中叶,战争更是不断,国与国之间,甚至在诸侯国内都有规模不小的战争。进入战国时期后,各国间已经没有了友好,只剩下赤裸裸的利益关系。本书在介绍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以后的战国时代时,前期多以历史故事为主,后期多以人物为主,人与事相辅相成,一直讲述到大秦统一。
  • 大宋景平

    大宋景平

    一个普通人在历史长河中奋起的故事,只愿完成数代英豪北望中原的梦想更想封狼居胥挽天倾。
  • 不灭尸王

    不灭尸王

    身世飘零叹孤独回顾盼相情天不老雷霆易逝雨过云舒双瞳雄也,血色双瞳纵古朔今,只有杀神白起,霸王项羽也!
  • 梨花雪

    梨花雪

    我和阿黄逛罢街市,刚从院墙上跳下来,落进后院,我的贴身小丫头安雅就气急败坏的跑过来,向我打出一个安静的手势。看看身后的高墙,我得意洋洋的拍了拍阿黄的脑袋,算是对它功夫提高的称赞。一人多高的围墙它现在轻轻一跃就跳了进来,再不用我费力的抱它出去了。而且这家伙越长越威猛帅气了,整个洛阳城还没有它的敌手哩!这不,我才带着它看完斗狗回来,让它进一步学习搏斗技巧。
热门推荐
  • 一渺仙途

    一渺仙途

    天生凡根难入仙途,一心求道矢志不渝。仙途漫漫,历经艰难困苦,尝尽心酸苦甜,终成正果。
  • 机战之破界百合篇

    机战之破界百合篇

    只是一部唧唧歪歪的恶搞萝卜特之作Ps:百合向,不喜请绕行Ps:渣文笔,不喜请绕行Ps:上班族,更新不固定,不喜请绕行Ps:只是为了娱乐一些朋友,不喜请绕行Ps...再P就看不见了吧?(喂!你够了...小紫才不会卖萌!(掀桌!掀...掀...掀不动...
  • 璨若星河落

    璨若星河落

    高台由三根白桐木撑起,十多米高的白桐木结实的插在下面的桐浮广场上。白桐木密度极大,质量好,结实耐用,是建房造屋,横梁打桩的上好之选。一般的白桐木长到四五米就是极限了,而这三根用作撑台的白桐都是十几米高,皆为世间罕见。林争双臂伏在木质的护栏上,极目远眺。
  • 网游之无双盗贼

    网游之无双盗贼

    前世网络游戏《天启》的骨灰级盗贼职业玩家杨判,疯玩游戏最终劳累过度,意外死在生物舱内导致家庭破裂,父母郁闷而死。而等他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却回到了五年前,什么也没有,只有脑袋里海量游戏经验的他,决心弥补过去的遗憾。命运的齿轮重新转动,誓要书写出更辉煌的人生篇章,再现以一敌百的无双神话。------------------路过的看官,赶紧收藏投票啊!
  • 千里姻缘天注定

    千里姻缘天注定

    刚认识,三娘:“这个男人好帅!好有型!好迷人!”废太子一脸嫌弃:“滚开,女人!”相处之后,废太子:“我心悦你,从今以后,让我来保护你!”三娘:“谢谢啊,我想活得久一点,你离我远一点……”
  • 缘定今生劫

    缘定今生劫

    她是一名小说作家,她最擅长的便是穿越剧,可曾想,一直都是她掌控的穿越剧居然会降临在她的身上。前世的纠葛需今生的她来偿还~~踏遍千山万水,只为寻你....狗血的剧情,狗血的结局,狗血的情节~~~ps:第一本书从打击中开始写,坚持到最后,匆匆完结,小伊的心都碎了!不过【樱花一线牵】已经在开始写作中,年后即将发布,这次小伊会给大家一个全新的视觉~
  • 天后巨星养成系统

    天后巨星养成系统

    以成为能弹能唱能跳能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装的了萌卖的了蠢演的了高冷扮的了性感的全能影后为目标,奋斗吧!在虞诺薇病危之际,一个自称系统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如是说道。为了家人,也为了自己,虞诺薇毅然踏上了这条被荆棘所覆盖的道路
  • 误惹极品太子妃:绝色隐尊

    误惹极品太子妃:绝色隐尊

    不带这么欺负人的!她不过是刚好也姓花而已,哪有穿越过来刚清醒就让她嫁人的!还声明她是棋子,不许爱上他!这男人是脑子进水了还是被驴踢了?卷了金银,闪出皇宫开辟新天地!这男人却又屁颠的追来,尼玛,到底想干吗?
  • 纪元终战

    纪元终战

    新的纪元来临,人类成了食物链的最末端。被娇艳可人的花草突兀洞穿!被过街老鼠戏弄践踏!死比活着更难!
  • 青梅竹马:超级小冤家

    青梅竹马:超级小冤家

    俗话说“青梅竹马”,也就是像方陌言和叶语媛那样,小时候玩的多好,长大后又在一起了。就在一个炎热的夏季,他和她偏偏就遇见了,从此,他们的生活离不开彼此。但因为一个困难的情景,他不得不离开她,从此,他的生活里没有她,而她的生活也没有了他……不过还好,也就在那个似曾相识的炎热的季节,我与你,再度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