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如果理性知识的取得,是依靠死记硬背、啃书本、寻章摘句这样的途径得来。如果是这样的知识,即便是博览群书,也无非是成了一个“活图书馆”。寻章摘句得来的知识,即使拥有也会因为不会应用成为“死书”。
电视剧《亮剑》中的主人公李云龙,显然是一个“坏学生”形象的典型代表。剧中的李云龙大错不犯,却小错不断,而且对待上级和领导有时显得极为嚣张,有时又显得颇为可爱。他的性格既是传统的,又是叛逆的。他一怒之下扫平了杀害其好友和尚的土匪老窝、一气之下与政见不一的赵刚肉搏相拼,被革除代军长的职务后又在课堂上大放阙词等行径无不反映出他人性中叛逆的一面。
这些都与家长老师眼里的坏学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然而,他的上级和领导却善于把握和运用他的这些看似不足之处,使李云龙在战争中获得了成长。同时,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李云龙桀骜不驯、性情刚烈、性格鲁莽,但又深谋远虑、有胆有识、嫉恶如仇,是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血性硬汉。对待战争,他抱着每战必胜的信心,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挥洒自如,那“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也要“亮剑”,就是死也不能倒下的英勇气势,足以让敌人汗颜。他那骁勇善战、叱咤风云的豪迈身姿足以让敌人闻风丧胆,他热爱战争,战场就是他的精神寄托。在面对危险的境遇时,他临危不惧,勇敢地亮出自己,亮出手中的“宝剑”,不低头、不退缩、不认输、不乞求,其胆识、气魄和血性令人敬而生畏。
坚定信念,打造自己的超级品牌
毛泽东曾经说过:“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而正是有着这种坚定的自信,才使得他挺过了各种困难成为一代伟人。只要有坚定的自信,即使是非常渺小的人也会成为伟大的人。这句话不是我说的,而是泰戈尔在其箴言诗中忠告给世人的,他说世界总留点什么给那些对自己抱有信念的人,而有信心的人总能从中由渺小变伟大,由平庸化为神奇。”
有些人会认为好学生因为学习好会很自信,确实也有这种现象。但是仔细端详,我们就会发现好学生一般都是乖乖生,他们很听家长、老师的话,在学习上非常自信。但除了学习之外,他们其实就没有了自信。许多好学生其实就是日后的“考霸”———总是在考试中,才能让他们找到自信。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更多的是一种迷茫,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胆怯。一切都很陌生,老师不存在了,家长的建议越来越少了,他们丢失了自我。
相反,坏学生们却拥有很强的自信,因为他们很小就开始“不听话”,自己摸爬滚打。社会对于他们并不陌生,而且许多人在社会上却显示了某种高出常人的能力。为此,一些坏学生才更显得自信,近而有了胆识。
自信成就胆识
胆识,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气质。胆识,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力量。胆识,是一种由个人感染人群的气氛。胆识,最终的主体,是个人,是个人内心深处深深的自信。
胆识只属于有自信的人,人若缺乏自信,则胆识也将随之不复存在。很难想象,一个对自己毫无自信的人,会对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时时表示怀疑的人,能有什么胆识和力量。
那么,你有自信吗?我们不妨从一个小小的心理测试开始。测试材料:铅笔1支,纸张若干。
测试方法就是:请在白纸上画一棵树,树的行状由你自己裁定,只要你画的是树。并且,保证你画的那棵树为自己所满意,当你感到不满时,可以去涂改它,你可以去表现树的一些细节。整个画树的过程必须控制在1分钟内。好,画好了吗?来看看你画的这棵树吧,回答我如下问题:
你画的这棵树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形状的?这棵树的枝杈和叶子是什么样的呢?是否枝繁叶茂?你画的树的树干是粗还是细,上面有疤痕或虫洞吗?树上或者树的旁边是否有其他的细节事物,比如树根、动物、果实等等?看完这些之后,谜底就该揭穿了。
树干代表自我、自我意识。粗大的树干可能说明你有较强的自信心,相反则表明你可能自信不足。
树枝代表沟通能力。如果树枝与树干脱离,代表沟通困难。非常细小的树枝代表不愿与外界接触,而粗大的树枝则相反。
树根则代表你对环境的依赖程度。如果画的树没有树根,则暗示被测试者缺乏安全感和依托感。过度夸张的根系,则代表被测试者对自己的归属感到过分焦虑。
另外,如果树上有苹果,则代表被测试者需要关爱,证明你缺乏成就感、被认同感。做事的时候很可能急迫,因此应该舒缓自己,不要急于成功。
好学生为何心理问题多
有哲人认为:“自信是人生成功的秘诀。”人生中,人们总是有着某种希望,某种憧憬,因为这种希望,这种憧憬,人们在生活中总有着追求。追求成为生活的动力,而自信,作为实现这种追求,达成这种希望和憧憬的助力器,在一个成功的人生中,不可或缺。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人我们会发现,自信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点,他们都会坚定地相信自己的未来会更有价值,正是因为如此,他们会更加努力。所以,不妨说,成功源于自信。
在教育界有这样一个“亮点原则”,即“你如果把目光盯在孩子的优点上,时间一长,缺点就消失了;如果把目光盯在孩子的缺点上,时间一长,优点就消失了”。
坏学生往往自信,因为他们多少有些“自恋”,他们从小就比较爱关注自己,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表现及在群体中的地位、作用,但他们不会因此而失去自己。由于这种轻度的“自恋”,在获得了一定人生经验后,他们往往在行事方面显得比那些平庸的好孩子更为自信。
当然,自信的反面是自卑,应该说,按一般人的理解,坏学生在学习成绩、家长老师的评价等主流指标上往往平庸,所以更应该表现得自卑才是,而事实并不如此。因为,这些并不能阻碍坏学生认识自己,他们更加关注自己关注的方面。
随着心理教育的普及,某市的一所市重点中学刚刚开设了心理咨询室,一位心理学研究生担任了这所学校的心理咨询师,负责解答学生们心理方面的问题,并为学生做心理辅导。他在对学生进行了两年的心理辅导后发现,该校经常“光顾”心理咨询室的学生中,好学生占据了大多数。
从表面上看来,好学生无比风光,在家里受到家长的夸奖和喜爱,在学校里经常因为成绩好、考试名列前茅而备受老师的宠爱,在同学中也因被树立成“标杆”榜样”而光芒四射,成为学习方面的半个老师……按说,这种学生不应该有这样或那样的焦虑,他们的生活应该很幸福,而这种幸福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努力而得来,他们应该更有幸福感,因为内心油然而生的幸福感和外界的良好境遇而更加充满自信。
这名心理辅导师对自己本是为坏学生服务的项目,却“招徕”来大批好学生而大惑不解。直到有一天,一个高二年级的学生推开了心理辅导室的大门,经过一番长谈,这名心理辅导师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这名高二的女生相貌平平,却成绩卓越,几乎是每次大小考试中的第一名,老师们都为她为何能“不掉榜”而感到奇怪,惊其为学习“天才”。由于成绩突出,这名学生在区里也闻名遐迩,很多家长甚至用她的成绩来激励、教育孩子,向她学习。另外,她也并不是一个自闭的人,与同学们相处融洽,还经常参加各种课外活动。
在问及为何来寻求心理辅导时,她直言不讳地说:“是的,在别人眼里,我大概是很完美的。但是,对我自己来说,我好像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当然,这并不是指高考,我很清楚未来的道路,高考、上大学、找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但是,仅仅是这些吗?我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还能拥有什么,上述的那些都不是属于我的,那些似乎是与生俱来,像我的身体一样,除了这些,我好像什么都没有……”
心理咨询师在听完她的叙述后,深深地感到,对于这名好学生来说,她也许什么都有,但也许就是因为她有的这些对她来说已经成为常态,导致她的迷茫,其实,从根源上来说,这是典型的缺乏自信的表现。失去了自信的人通常会感到迷茫、不知所措,看不到前方的路。随后,他翻检了之前的存档材料,发现来这个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辅导的好学生,无论由于什么原因来学校辅导,深层次的原因,都离不开“不自信”或是“自卑”。
当我们仔细留意生活的时候,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缺乏自信的自卑者。他们往往消极、悲观,不敢对自己寄有希望,不敢对自己的未来作奢想,甚至于看不到未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不自信的时候,在人们不自信或心情低落时,都会有着上述心情特点。
摆脱自卑,重塑自我
由己推人,可想而知,对于自卑者而言,他们的内心深处,不敢奢望能造就一个理想的自我,这种行为可以被称为自我沉沦。更为严重的是,自卑的人总会伴有一种愤懑与幽怨,使自卑者在内心深处造受着痛苦的煎熬。这也难怪自卑的“好学生”,因为表面的光环太耀眼了,使他们不能在光明正大的地方缓解他们的痛苦和压力。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许多好学生会因为一次考试失败,便寻死觅活。那是他们无法承受高高在上与坐在地上之间巨大的心理落差,以及周围带了的差异。
机遇对好学生和坏学生都是平等的。才智和能力也一样,只是他们擅长的方面不同,对于好学生或是坏学生,自信才能让你有勇气,勇气会让你做事有胆识、有魄力。由此,成功才能离你不远。它就在自信者的不远处———身旁五十步而已。
切忌朝令夕改,常常反悔
自信的人通常不会优柔寡断,犹豫不决,更不会朝令夕改,自己推翻曾经正确的自己。因为自信,所以自信的人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的见解。由于大胆和见识广,他们做出的判断从不会是随心所至、信口说出,至少会经过思考和判断。
自信的人通常对自己的行为能力表现得十分肯定。或许在别人看来,这多少有些“刚愎自用”的感觉,但自信者清楚,在人生行事原则上有一种“改变航向性”原理。
改变航线不等于朝令夕改
当一名自信而眼界开阔的船长带领他的水手们航行在浩瀚无际的大海时,经验丰富的船长会知道,在这片大海的深处,哪里有暗礁,哪里有危险。所以,当船上的其他人善意地告诉他“这个地方看来大概比较危险”的时候,他不会听从,只会礼貌地说句“谢谢”。
然而,大海里的情况变幻莫测,经验丰富的船长也不会按照自己多年的认识,经验主义地走着老路,当遇到海上恶劣天气甚至地震、海啸等突发事件时,他会彻底改变自己出发时的计划路线,从自己的判断中寻找更为安全、妥帖的航行方向。
这种情况,被称为“改变航向性”原理。显然,船长貌似是推翻了自己曾经的决定,改变了自己的计划。那么,我们在肯定船长有胆识、胆大心细、有自信的同时,是否能认为,这位船长是一个常常自我反悔,朝令夕改的人呢?如果船长不管是台风还是海啸或是其他什么情况,就是勇往直前,你是支持他呢还是反对?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人生的道路上充满着未知数,谁也不能“一条路跑到黑”,即使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从形式上来看,或许自信者和自卑者都有过改变自己计划和意图的行为,但细想来,这二者大有不同。
自信者改变自己的计划通常是因为看到了事情或环境的变化,或者因为突发事件,或者因为之前没有预计到的情况发生了。总之,他们改变计划,推翻自己的路线是有理由的。他们坚信改变”本身也是他们自己的决策和判断之一。
自卑者则不然,他们通常没有主见,缺乏对事物的判断,他们会因为别人的意见而犹豫不定,会因别人的一句话而在毫无意外情况发生的情况下,改变自己的计划甚至初衷。因为,他们不自信。导致他们对现在正在做的事、未来将要达成的目的根本就不明确,他们不知道结果是什么,在眺望未来时,感到一片迷茫。别人的意见或他人的经验也成了指路明灯。
犹豫不决,难成大事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不自信、缺少胆识的人朝令夕改,不能把握良机,最终远离成功呢?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不自信的人缺乏对时机、机遇的把握,缺少更为理性的判断,他们更容易被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一些不相干的情绪、琐事所影响,从而对自己产生深深的怀疑,开始优柔寡断起来,从而表现出了犹豫不决、踌躇不前。
三国时代的袁绍可以说是优柔寡断导致失败的典型代表,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记载了这一缺点。袁绍在东汉末年,是实力雄厚的一方霸主。袁绍四世三公,门人如云,武将无数,地盘最大,军队最强,雄踞河北,傲视群雄。在袁绍担任诸侯盟主这个职位的时候,曹操不过是十八路诸侯中实力最小的人。但是,袁绍外强中干,优柔寡断、心胸狭窄,这些心理特质导致了他的失败。
在董卓大败之时,他的威望如日中天,他本应一鼓作气,成就自己的事业,但他却鸣金收兵。后来,袁绍因不能审时度势,举全部兵力与曹操进行了一场著名的官渡之战。
袁绍在官渡中,错失了一次次大好战机。例如田丰建议袁绍袭击曹操,而袁绍居然说:“你看我这个小儿子正生着病呢,发高烧,打什么仗啊!”气得田丰拿着手杖在地上杵着说哎呀,有你这样当主帅的吗?大好战机不赶紧抓住,竟然管起了你小儿子发什么高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