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17600000017

第17章 大战虎牢关

眼看洛阳城指日可下,正在这个关键时刻,窦建德率领数十万大军,沿河西上,来救困在洛阳城里的王世充。他们前后攻克管州和荥阳,水陆并进,并且还随军带了大量的粮食。在成皋(今河南汜水)与唐军对峙,对唐军后部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窦建德是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军的首领,颇有计谋,而且英勇善战,先后打败隋将的多次进攻,割据河北一带。宇文化及杀掉隋炀帝自立,窦建德领兵征讨,活捉宇文化及,后又大败唐军,活捉淮安王李神通,名声大振。公元618年,自称夏王,建都乐寿(今河北献县),国号夏。第二年,迁都洛州(今河北永年东南),同李渊、王世充三足鼎立。开始的时候,窦建德和王世充关系并不好,互相之间没有什么来往,有的时候甚至短兵相向、剑拔弩张。但是,李世民的大军兵临洛阳城下,王世充别无他法,只能向窦建德求救。

窦建德一开始对派兵援救王世充并不同意。窦建德的中书侍郎刘彬就建议他说:“现在关西被唐军占领,河南被王世充占领,河北被您占领,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而今,唐军入侵河南,而且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唐军的数量越来越多,王世充的力量却越来越弱。这样下去,王世充肯定支持不住,迟早会被灭掉。王世充一被灭,我们就不会安定太久了。您现在不如化干戈为玉帛,与王世充团结一心,派兵前去救援。我们两军内外夹击,唐军肯定会被打败。唐军一旦招架不住、引兵撤退后,我们可以静观其变,借机拿下王世充。这样,我们两家军队的力量就会结合在一起,然后再奋力追击撤退的唐军。我们的兵力那么强大,唐军就不会是我们的对手,到时候整个天下就都是我们的了。”于是,窦建德就采纳了他的意见,同意派兵援救王世充。

窦建德先是派人送去一封信,信上说:请李世民将军队撤退到潼关,并将王世充的土地归还给王世充,与他重修旧好,这样就能和平共处。

李世民接到窦建德的信,就召集将佐开会,商讨对策。会上,屈突通、封德彝等人认为:“我军连年征战,早已疲惫不堪。而王世充又坚城据守,一时难以攻克。窦建德率领大军而来,也难以抵挡。与其这样腹背受敌,不如先退一步,待士兵恢复过来再重新进攻。”

而郭孝恪、薛收等人却认为:“王世充智穷计尽、粮食困乏,即将投降。如果我们这时候退兵,坐等他们两军合并,那大量的粮草就会被运进洛阳,王世充的实力就会逐渐恢复。一旦他们的兵力重新强大起来,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拿下他们、攻克洛阳城了。我们应当继续围困洛阳,派一部分军队去成皋抵御窦建德,如果我们将窦建德打败了,那么洛阳城也就不攻自破了。”

房玄龄极力支持郭孝恪和薛收的意见,他对李世民说:“击败窦建德,则王世充不战自降,主公千万要把握住机会啊!”

李世民听了,十分赞成。于是,命令齐王李元吉带领部队继续围攻洛阳城,自己亲自率领三千五百名精兵,快马加鞭地赶往虎牢关口,去阻截窦建德。

第二天,李世民顺利进入虎牢,调兵遣将,准备迎战。为了探听窦建德的虚实,李世民率五百精锐骑兵,出虎牢东二十余里,侦察窦建德营地。并且,一路上把骑兵分为几部分,令大将李勣、程知节、秦叔宝各带一部分,埋伏在道路两旁,只剩下尉迟敬德等四骑跟随。

李世民几个人一路奔向窦建德的大营,在距离窦建德营地三里左右的地方,他们被窦建德的士兵发现。窦建德遂派五六千骑兵追击,李世民一边射箭防卫、一边迅速撤退,把窦建德的骑兵引入了早就安排好的包围圈。这时,埋伏在四周的李勣从左边杀出,程知节从右边杀出,秦叔宝从后面断其路,李世民等从前面攻击,杀声震天动地。窦建德部猝不及防,顿时大乱,原先列好的阵形早已凌乱不堪,士兵们争相逃窜。这一战,唐军重创窦建德,斩首三百余级,并俘虏了窦建德的骁将殷秋、石瓒等人。

这一战,战果辉煌,却也可以看出李世民的处境困难。当时他自己顶住压力出兵虎牢关,如若不胜,局面将会相当被动。其时士卒疲惫,几乎无人相信区区数千兵马能够力敌窦建德十万大军。加上年轻好胜,李世民肩上的压力之重可想而知,所以只能使出这不要命的招数,孤身诱敌,期望以传奇般的胜利来鼓舞军心。幸好没出什么意外,要是又被射中坐骑什么的,不但成不了英雄,还要落个千秋笑柄。

当然,他被几千人追赶,还能回马放箭,且箭无虚发,其箭术之精、胆略之高,远非寻常将领能比,靠的也不仅仅是运气。随后,李世民又修书一封给窦建德,其语气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河北、山东,一直就为我所有,却被阁下所夺,还将我皇姑、皇妹虏走。但看在你已经恭恭敬敬地把她们送回来的份上,也就不跟你计较了。王世充曾和阁下联合与我大唐为敌,后来又跟你翻脸争地,可见其反复无常。现在洛阳危在旦夕,又用一些花言巧语来向你求助。可笑阁下竟然真的兴师动众,耗费千金之资、粮草无数,来救这样的卑鄙小人,是不是有点不太明智?我今天本来想亲自到阁下大营说明情况,却不料您竟用几千铁骑欢迎我,有失待客之道。更没想到,贵军竟然一触即溃,真是令人遗憾之至。依我之见,凭阁下这点实力,还是趁早带兵回家,方为上策,不然到时候身死他乡,怕是要追悔莫及了。”

这封信的目的,看似激将,实则疑将。李世民素知窦建德为人宽厚,冷静有余而果断不足。这种一看就是想激怒对方的语气,反而让窦建德狐疑不定,迟迟不敢进兵,为唐军赢得了宝贵的休息时间。

此后,窦建德数次进攻虎牢,均被李世民击退,唐军又趁机偷袭了窦建德的运粮部队,还俘虏了窦建德的大将军张青特。一时间,窦建德的军粮供给紧张,军心动摇,颇有退兵的考虑。

在这种情况下,窦建德的部下凌敬就建议说:“现在继续这样和李世民僵持下去,对我们极为不利。我们不如渡过黄河,攻下怀州、河阳(今河南孟县南),越过太行山,乘虚进入上党(今山西长治)。进而占取汾阳(今山西静乐县西)、晋阳,南下蒲州,控制黄河渡口,尽收黄河以东之地。这样既可以扩大地盘、增加人口,又可以使关中震惊,李世民必然退兵,保护根本,洛阳之围自解。”

消息传到李世民耳朵里,令他大为震骇。唐军主力尽在洛阳,山西空虚,夏军必可势如破竹地占领山西,就可以直接威胁唐朝的根据地关中。到时候他将不得不放弃洛阳,回师救援,若王世充率军追击,和窦建德南北夹攻,关中危矣。幸好王世充的说客苦苦哀求,说‘洛阳危在旦夕,等不到夏王您扫平山西的那一天了’,说得窦建德十分犹豫。不过如果虎牢关再迟迟不下,说不定窦会改变主意。

当时的情况是:看来必须孤注一掷,主动寻求夏军决战了。而任务也不再是用三千五百人守住虎牢关,而是要用三千五百人消灭十万夏军——李世民也真敢想。

怎样才能引诱夏军拔营倾巢出战呢?正在这时,唐军情报人员送来了可靠的军事情报:窦建德计划趁唐军粮草不足、到黄河北岸牧草丰美之地放马,骑兵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进攻虎牢关。这个情报来得太是时候了,李世民听罢大喜,立即定下牧马之计。

武德四年(621)五月初一下午,李世民将战马千匹尽数运到黄河北岸放牧。窦建德闻讯大喜,第二天天还没亮就拔寨起兵,到虎牢关外的牛口布阵,隔着一条汜水便可看见虎牢关。你想十万大军,何等壮观,营寨相接,绵延二十余里。从虎牢关上远远望去,便如黄河暴涨,大江横流,漫山遍野,一直连到天边去了。众将领见夏军声势浩大,都不免有些害怕。唯独李世民说道:“贼兵来自山东,从来没有遇到过强敌,居然逼近我们的关口下寨,看来对我们心存轻视。他们布阵时声音嘈杂而混乱,显然军纪不明。敌人汹汹而来,如果我们按兵不动,时间久了,他们的勇气就会慢慢衰竭。到时,对方的士气消退,我们却士气饱满,那么谁胜谁负就很明显了。我与诸将打赌,不过中午,我们必能击破敌军!”众人半信半疑。

窦建德见唐军不出,轻敌之心更甚,于是派了三百骑兵渡河挑衅。其时战马还未全部运回虎牢关,李世民故意与他拖延时间,只派了两百骑兵手持长槊出战,时进时退,不分胜负。夏军将领王子琬被搞得莫名其妙,正在疑惑,冷不防一人从右面持刀砍来,慌忙举枪一挡。不料对方使的是虚招,刀上没有用劲,长枪隔了个空,上半身整个亮了出来,两马相错,只听得一声:“过来吧!”还没看清是谁,已被人家长臂一伸,当胸抱了过去,再也挣不脱了。只见那敌将擒了自己,并不回阵,转了一圈,却来追自己的青骢马。奔驰之间,右手一捞,已牵住马缰,这才一手一个,回了唐营。

原来李世民在一旁掠阵,认出王子琬骑的是隋炀帝的青骢宝马,十分喜爱,不由得大声赞叹起来。尉迟敬德在一旁听了,就要上前夺马。李世民连忙劝道:“岂可因一战马而丧一勇将。”尉迟敬德哪里听得这样的话,不由分说,夺马而出。

夏军见尉迟敬德顷刻之间,擒将虏马,勇猛难当,正在害怕,突然迎面宇文士及率领三百骑兵冲杀过来,夏军哪里抵抗得住,连渡水回营也来不及,于是向东奔逃,宇文士及穷追不止。

窦建德看见宇文士及三百孤军远离本阵,以为有机可乘,于是马上派出数千骑兵向东追击,却不知中了李世民之计。原来当时已近中午,战马全部运回,且饱餐了一顿鲜美的牧草,一个比一个精神。李世民远远望见夏军没有吃饭,饥渴难耐,大家都散乱地坐在地上休息,还有不少士兵出营,到河边饮马洗澡。暗忖窦建德治国宽厚固然不错,但治军过宽,纪律松弛,实在是大错特错。现在夏军军心已疲,阵形已散,于是派宇文士及诱出他数千骑兵,阵脚更乱。

窦建德骑兵一出,李世民即刻大喝:“贼势已懈,急击勿迟!”唐军虽然只有三千五百人,但像秦叔宝、程咬金这样的猛将就有数十,其余也都是身经百战的骁骑,虽然没有吃饭,但常跟李世民打仗,早就习惯了,也不觉得怎么饿。于是分成八队,一齐渡河。

偏偏此时窦建德正在召集朝臣开会,他压根没想过数量如此微弱的唐军会主动出击,只盘算着怎么进攻,所以竟然将主帅大营设在离汜水不足五百米的地方。听到唐军渡水来攻,连忙命令朝臣后撤,组织骑兵前突。一时人流混杂,朝臣们慌乱后退,挡住了骑兵前进。窦建德一看不行,又命令朝臣先回大营,等骑兵通过以后再行撤退。

进退之间,唐军已至。又是一通好杀。

这三千铁骑踏入夏营,就好像几只野牛闯进菜园子一般,也不管是冬瓜南瓜萝卜白菜,统统踩得稀烂。所谓兵败如山倒,二十余里的大营,第一道防线被突破以后,后面的人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见前军潮水一般地逃命,杀声震天,想是败了,也跟着转身开跑。有些跟窦建德征战多年的老兵,经验丰富,还想着列阵坚守。偏偏阵中还有刚刚收降的徐元朗、孟海公的三万多人,无心恋战。特别是孟海公旧部,自当兵以来只打过一仗,就是窦建德平孟海公那次,以为打仗就是先逃跑后投降,一见前边败了,马上夺路狂奔,挡都挡不住,敌人还没看见,先把自家营垒冲个七零八落。这一下真是黄河决堤,一溃千里,夏军兵马自相践踏,死伤不计其数。夏王窦建德见势不妙,想趁乱逃跑,但无论他如何东窜西窜,总有两骑穷追不舍。原来他那身黄金宝甲实在太引人注目,被唐军车骑将军白士让、杨武威二人看见,知道肯定是重要人物,想抓了领赏。想当年曹阿瞒割须弃袍,何等英明果断;汉高祖被项羽追杀,连亲儿子都要推下车去减轻重量;窦建德却连身金甲都舍不得,看来确实是平时勤俭节约惯了的。他跑到汜水和黄河汇合的牛口渚,再也无路可跑,想起以前军中流传的歌谣“豆入牛口,势不得久”,心里顿时绝望。犹豫间,杨武威拍马赶到,抬手就是一槊,刺在马腿上。窦建德一个不稳,跌落下来。眼见白士让跟着举槊刺来,他慌忙喊道:“莫杀我,我是夏王。如若相救,富贵与共。”二人听得心花怒放,连忙绑了回营。

这一仗,李世民以绝对劣势的兵力获得全胜,杀敌万余人,获得俘虏五万余人,擒获敌军主帅,可谓完美。唯一麻烦的就是那五万俘虏,唐军兵力太少,不要说消化,连看管都困难。在古代战争中,降军数目过多、难以消化时,一般都难逃被屠杀的命运。因为如果释放,就等于给敌方保留了一支有威胁的有生力量。秦赵长平之战,秦军以六十万俘获赵军四十万;秦末农民战争,项羽以六万俘获秦军三万,都是全部坑杀。但这一次降卒实在太多,要想一次杀完都不可能,如果分批进行,一个不慎,就会引起暴动。无奈之下,李世民只得将他们就地遣散,这在我国古代战争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后来窦建德部将刘黑闼起兵,确实有不少人又重新聚集,继续和唐军作战。但在当时,只能释放。

经过这番苦战,窦建德的十几万雄兵死的死,逃的逃,被俘的被俘,一夜之间土崩瓦解。窦建德被俘后,拒绝给李世民下跪,李世民冷笑道:“我本来是攻打王世充的,关你何事?你却越境而来,现在结局如何呢?”窦建德无言以对,反说两句话打趣:“我如果不自己前来,还要麻烦你跑上很远,才能把我捉来。”

同类推荐
  • 历代才子才女的生活碎影

    历代才子才女的生活碎影

    百年出,风流忆千载,他们都是俗世间的神。效之,不神也仙。《历代才子才女的生活碎影》力求从立体的角度,即正史为主、野史笔记为辅,再加上文人视角,来解读史上又代表性的人物性格和特定现象,透射某种规律或规则,融趣味性、知识性、文学性及通俗性于一体。陈雄的笔端机智且人性化,他的视角能跳出常态,不同流俗,他以体贴心体已心审历代才子才女们,使他们不再古板冷冰,犹如走回历史现场。
  • 开清首功——洪承畴

    开清首功——洪承畴

    本书对洪承畴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介绍了明末清初时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洪承畴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所了解。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在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30-)不仅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银幕硬汉形象,而且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男性阳刚气质的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作为演员、导演、制片人、政客,还是作为丈夫、父亲、情人,他都以独断专行、标新立异的风格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伊斯特伍德作为公众人物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范畴,他所秉承的传统价值观、他的成功法则以及他在银幕上下所体现出的坚韧意志都值得年轻一代去体味和效仿,而年近八旬的他依然驰骋影坛的事实也足够让同龄人获得精神上的鼓舞——这就是所谓“偶像的力量”。
  •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本书是一部从历史学的角度解读中国古代二十位帝王的“另类”行为的通俗性读物。在古代中国,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正是种种特权渲染了他们的另类行为。每一位帝王的另类行为背后都有着复杂而真实的历史背景。他们的另类举止,既是荒诞的,也是真实的。帝王的另类举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性丑恶的一面在作怪,没有了约束与抑制,私欲就会迅速膨胀,残暴、虚荣、好奇、猎奇等就会应运而生。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对权力加强监督和约束机制,才能有效地避免权力的滥用,防止私欲的膨胀。这些帝王的人生经历所揭示的历史教训,足以警示后人。
  •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挑情女帝师

    挑情女帝师

    作为黎国太傅唯一的女儿,慕容晏没想到自己“咻”的一下就变成了开国第一位女帝师……明明深爱着被软禁深宫的温柔皇兄,却又在不知不觉中被残暴皇帝吸引……可是他明明是自己的杀父仇人啊!在她·陷入两难的境地之后,却又遭遇相识多年的师兄表白,甚至要带她私奔天涯……这这这……到底是和皇兄浪迹天涯醉卧塞外,还是和皇帝深情相拥老死宫中,抑或者接受师兄亲上加亲?慕容晏彻底晕菜了……
  • 豪赋

    豪赋

    诗中有画,花中有诗。聆听平凡,走进一个新的世界。
  • 圣邪双煞

    圣邪双煞

    圣之煞,心若怒,神魔惧,妖冥恐,百族拜伏颤抖。邪之煞,心若静,天宇谧,地藏默,万域寂宁无生。伐之明神,战之天魔,罪之脉妖,措之幽冥,生之人,念之佛,神魔之源启天,妖冥之灵脉措,人佛之信念生。
  • 茉莉簪

    茉莉簪

    一夜之间人鬼殊途,一晃神好像你们还是在我的身旁,我孤独飘零无妨,等金儿将血仇一报,我便去寻你们的足迹,离开这冷漠的世间。
  • 初情待你回归时

    初情待你回归时

    一个小短篇~徐风初从来都没有想过生活会有多大变化,她一直以为她的生活会是就是像平常一样捡捡垃圾,艰难地生活罢了。直到遇见了他,同样的一穷二白,可他的生活却乐观积极。“徐风初,你不要总板着脸好不好?”……“徐风初,笑一笑啊!”……“徐风初,我一定会让你开心的。”……雨中他抱着徐风初,心里却在想:徐风初,我会征服你的……
  • 我的天道仙鼎

    我的天道仙鼎

    大道三千,谁人称王?吾所修之道,不可逆也。
  • 覆天传奇

    覆天传奇

    《覆》以西晋八王之乱为时代背景,读者将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跟随虚构的主人公,去发现那些八王之乱事件中不为人知的故事,以及众所周知的故事背后隐情,在尽可能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加之一定程度的演绎,内容略带玄幻情节,但确实不是玄幻小说,定位是历史热血武侠小说。主角方面不会设定为逐步获得绝世武功最后达到天下无敌的人物,尽管也会在与强敌交手中成长,但主要是精神力和意志力的提升,宣扬仁者无敌的主旨。
  • 艾尼亚幻想

    艾尼亚幻想

    一片广袤的大陆,一段繁荣的盛世,人类与各种魔兽共同生活着。黑暗阴冷的爪牙慢慢向外伸出,英雄们能否再次拯救这片大陆
  • 战仙法则

    战仙法则

    茫茫修仙路,亦是一条不归路,既然踏上了,身为血性男儿,就当挺起胸膛走下去!当那些门派里所谓的天才因为自己的成就沾沾自喜时,而他却在虐待着这些门派的掌控者!人体乃世间最为神秘莫测的东西,开拓体奥,弹指间,万牛之力!天地轮回,六道法则,亦敌不过我心中一卑微执念。我此刻所绽放的光芒,并非想要这一刻多么辉煌,仅因曾经背负着弱小的罪名。就让我踏着累累尸骨,战吧!※本书稍微有点凡人慢热型,但石榴有信心讲好一个故事,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人品保证,放心收藏,每日两更※
  • 中阴

    中阴

    万物众生,在灵魂脱离肉体和即将赶赴下一场轮回之间,其间隔共有七七四十九天。而这段时期,亡者的阴灵仍有行为去感知于色、声、香、味、触、法。而佛教把这四十九日,死亡与重生夹缝中的过程称作“中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