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26000000006

第6章 传灯学院(4)

(二)佛教常识:本学年主要介绍了《禅林象器笺》一书,内容广罗佛门器物、建筑、行仪、规矩等。

(三)宗派介绍:在“佛学问答”中介绍了大乘八宗及开宗立派的始祖。“月份数学”也分别介绍了各宗重要教理,如法相宗:一水四见、二种生死、三细六粗、三性、四分、五性、六根互用、七转识等;天台宗:一大事因缘、一念三千、三周说法、四光喻智、五重玄义、六妙门、七番共解、十乘观法等;华严宗:四法界、十玄门、十身等;三论宗:八不中道;净土宗:六念法门、九品往生;禅宗:二入四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律宗:五分香、六物、七灭诤、十句义等。“经论介绍”中的大多经论也可归纳入各宗各派,如《心经》可列入三论宗的教理,《解深密经》、《唯识三十颂》为法相宗重要经论,《法华经》为天台宗之所依。

(四)修持法门:佛教的修持法门、传统丛林中的修持活动、佛教的修道阶位“佛学问答”;在《楞严经》有二十五圣的修持法门,《法华经》也有诸菩萨的修持理念,《解深密经》也详说止观行的境界“经论介绍”。

(五)诗偈吟唱:多以禅宗诗偈为主,稍显艰涩难懂,布教时不很适用。但若作为洗涤尘虑、提升自我境界用,应有相当的启示,尤其对想研究禅宗语录者,更能藉此一窥禅师的世界。

各科所摘取的资料,如佛陀所形容“似爪上泥”,不及所有资料的万分之一,若想作更广更深的研读,尚有几部重要的参考书提供各位。

二、各科重要参考书

(一)经典类工具书

1.《大藏会阅》:属经典解题书,收集东汉至民国的佛典及中国大德们的著述,撮摄提要,所录书目约千种之多。

2.《阅藏知津》:将大藏经所收一七七三部的佛典,分成经、律、论、杂四部加以扼要解说。

3.《佛书解说大辞典》:日文、无中译本。收集汉语佛书九万余册,针对题名、卷数、存佚、作者、译者、内容介绍、注释本、参考书都作了很详尽的说明。

(二)辞典类工具书

佛学名相、月份数学、佛教常识等,都可以由辞典获得初步资料。

1.《佛光大辞典》

2.《望月大辞典》(日文)

(三)譬喻故事类书

除了《法苑珠林》、《经律异相》、《百喻经》之外,以故事为主体的经典并不少:

1.《大正藏》第三册:《六度集经》、《生经》、《佛本行集经》、《菩萨本缘经》、《菩萨本生鬘论》。

2.《大正藏》第四册:《大庄严经论》、《杂宝藏经》、《贤愚经》等。

3.《大智度论》:《大智度论的故事》<一><二>册、(圆明出版社出版,刘欣如译)

4.《大正藏》三十二册:《那先比丘经》。

5.现代著作:《佛教故事大全》、《佛教说话文学》等。

6.譬喻辞典(日文)

(四)佛教诗偈类

1.禅宗语录:如《景德传灯录》、《指月录》、《碧岩录》、《从容录》、《禅门无门关》、《嘉泰普灯录》、《续传灯录》、《禅门诸祖师偈颂》、《乐邦文类》、《祖堂集》、《空谷集》、《禅宗颂古联珠通集》、《禅宗杂毒海》等。

2.经论重颂:《法华经》、《华严经》、《般若经》、《大智度论》等比比皆是,撷取精华可资弘法之用。

3.高僧著作:如《莲池大师全集》、《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八指头陀诗集》等。

三、各科教材运用

一场好的开示和讲学,大抵要符合三个条件:第一要主题明确,层层深入,其次应听众所需、难易适度,第三能说理譬喻穿插运用。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布教之前不妨就“天地人”和动机作仔细分析,然后决定讲稿题目和内容。天是时间,地为空间,人即对象。

(一)厘清动机:每一次的布教都要有清楚的用意,比方说希望听众增加佛学知识,或增强信心道念,或学习修行法门,或鼓励布施奉献,动机不同,内容的重点也会随之而异。动机清晰,听众比较能获得明确的讯息。

(二)衡量时间:因讲说时间和准备时间的多寡,题材内容的深广度要审慎抉择。

(三)考虑空间:在室内、室外,或寺庙、家庭,或不同法会、佛事,所要开示的内容必定大相径庭。

(四)评估对象:听众的平均年龄,知识水平,佛学程度,诉求方向都不能忽略。

以上四点分析清楚了,就决定四科中之一科为主,其他三科为辅来讲说,四科运用分别例举如下:

(一)佛学问答为主:根据次数,分列一系列的题目。以“何谓三宝?”为主,广说、略说各有特色,需视情况而定,若想分四次广说,每次一小时。那么第一次或可定为“佛法僧何以称宝?”第二次是“佛是谁?”第三次是“佛法怎么来的?”第四次是“僧团知多少?”每次讲毕,可依相关主题找偈颂来吟唱,如“佛在世时我沉沦”的偈子——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的偈子——法;“僧宝清净不思议”的偈子——僧。

每次若按经文来上,加上故事譬喻也不失为一个方法。资料在《法苑珠林》、《经律异相》、《大智度论》等都能找到。

(二)月份数学为主:若一个月计划讲四次,每次一个“一”,四次最好在内涵上有连贯性。比方第一次讲“一水四见”,强调世间虚妄不实,唯识所变,配以空十喻,引发听众反省固执的我见我爱,生起般若智慧。第二次讲“一心三惑”,说明众生愚痴的来由,流转生死的根源。第三次讲“一大事因缘”,鼓励对自己有信心,因为人人皆有佛性,都将成佛。第四次讲“一心不乱”,介绍各种修持法门,法门无高下,重点在诚心一意,便能当下安住,分分解脱。这样四次便构成完整的主题,令人印象深刻,受用无穷。另外也可以从一说至十的方式如一心二门、二谛圆融、三学增上、四恩总报……来讲说“月份数学”。

(三)经论介绍为主:大部经、小部经自有不同的讲法,如果四次介绍一部《楞严经》。第一次作解题,分析全经的组织、内容,像绘画时勾勒速描法,让听众有个粗略的轮廓。第二次讲“七处征心——心在哪里?”第三次讲“四种清净明诲——修定不可无戒”,第四次讲“情想的作用——升天堕地狱的根源。”如果时间长、次数多,能够一卷一卷详解更能深入经意,直收佛陀的法益。

(四)佛教诗偈为主:诗偈都有它深奥的义理,用以讲说自然别有一番风味,而学院开这一科的目的,是希望配以优雅通俗的曲调,带动信徒唱诵,唱诵给佛教轻松活泼快乐的气息,较能摄受年轻人学佛,同时朗朗上口的诗句,能深入人心,不知不觉地将佛法体现于生活中,深具潜移默化的功效。

四、各科作业综合检讨

写作业的目的是评量各位资料查寻、运用的能力,同时引导思考问题,反省自我。

(一)资料查寻运用方面:义理类如“比较各缘起论之异同”、“唯识思想的菁华与特色”等;故事类如“法华七喻”,“经律异相故事五则”;佛教制度如“七堂伽蓝”等;修持类如“耳根圆通”、“念佛圆通”之解说等。

(二)思考问题方面:如“四月的沉思——佛诞节”、“现代寺院应有的设备”、“台湾佛教的正邪之见”等。

(三)自我反省方面:如“日常生活中般若行举例”、“礼佛心得感言”、“检视自己的障物”等。

此三者具足了闻思修的慧学内涵,如果各位仁者认真修习作答,必定获益良多,如果草率敷衍,也就造成生活中的额外负担,实是可惜。

就各位作答情形,在此提出来供各位继续努力或改进的方向:

(一)字迹:大多数人下笔工整,书面清晰,甚至也有用毛笔书写,态度十分恭敬认真。少数人字形龙飞凤舞,令人眼花缭乱。“佛法在恭敬中求”,书写本身便是一种心性的锻炼,希望未认真者能有改进。

(二)故事摘录:标准写法是为故事题名、标明出处、用白话表达、最后写故事所启发的心得。古人说“写一遍胜读五遍”,各位仁者写故事要不厌其烦才好。

(三)义理分析:名相、义理不仅作表面字句的解释,还要通透其内涵,与现实生命连成一气。以“比较各缘起论之异同”为例,首先写出各缘起论的意义特点,属何宗何经所主张,并示以表格,达一目了然之效。其次比较各缘起论的异同,从中可以发现缘起思想发展的脉络,进而面对生命中的各种境界,深观缘起,开拓自己的智慧。如是一个月一次的作业才能突显其价值,而不至于依样画葫芦,不知所云。

(四)举例说明:应举具体的“事”。事是透过人物、动植物、乃至万物、及他们之间发生的情节作某种意旨的表达。有些人作答只有理而无事,恍若隔靴搔痒,始终抓不到痒处。

(五)感言撰文:多有限定最低字数,原因是期盼各位对自己的宗教生活,作一番省思观照,很多人都描绘了艰辛的修道历程,自己的修道思想,及感人肺腑的宗教体验,他们都已经将传灯学院教材和作业当作百忙中甘露法水的泉源,可说不负我办传灯学院的初衷。

(六)诗偈唱诵:这部分很少文字作业,但不知各位运用的情形如何?

对每一个修学佛道者而言,生活中每一份工作都提供了修炼的道场,能否成就,端看个人用心程度如何了。面对着数千份作业,有人虔诚书写,有人把握重点,有人字迹潦草,有人抄袭影印,有人缺交迟交,有人把收到每一份作业的感想、及运用情形回应在作业中,更有人因故不能如期交卷,提出书面说明,要求延期一月。这样的负责、用心,在在令人感动。新年在望,祝祷各位仁者在繁忙的公务,学习之余,也如同认真作业一番,用心生活,深切自省,共趣菩提大道。

星云

佛光世纪二十七年

元月二十日

散发观音的热力

各位仁者:

像观世音菩萨一样以平等的慈悲,以及无贪求的慈悲去对待世间一切有情,因为这样充满热力的慈悲,才能做到千处祈求千处应。

前不久我从泰国回来,刚好碰上农历二月十九日普门寺观音法会,从信众对观世音菩萨至诚恭敬的礼拜中,我看了人人在尊敬观世音、纪念观世音,不禁让我想起大家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什么功行?诚然,这些也就是我们佛光弟子所要学习的地方:

第一,我们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应化:观世音菩萨三十三应化身以及普门示现、度化众生的事迹在《普门品》中有详细的记载:“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由此可见,观世音菩萨应众生根器,有三十三种应身,十九次的说法。观世音菩萨这种“千处祈求千处应”的应化,是多么值得我们尊敬与学习啊!一直以来,我也在努力地学习观世音菩萨的应化神通:为了推动人间佛教,我一下子飞到欧洲,一下子又在美洲,一下子又前往澳大利亚,七月份又打算去苏联……有时候为了接引外籍人士,我到天主教、基督教的国家弘法;有时候为了度化海外华侨,我又到伊斯兰教的国家传教;我甚至马不停蹄地奔走全省各地,希望尽力为大家带来佛法的光明和喜悦!

各位也许会说:“我们哪有资格和师父一样地到处去应化呢?”其实,大家在全山的殿堂发心度众,就是诸佛菩萨的应化,大家到全省各地的别分院参与活动、演讲说法,这难道不是佛陀的法音宣流、随缘应化吗?只要我们对所有的工作都能随喜、随缘,从小处做起,就是学习观世音菩萨的应化。

第二,我们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自在:我不禁又要问大家都能像观世音菩萨一样的逍遥自在吗?任何人我们能自在相处吗?任何事我们能自在处理吗?任何道理我们能自在通达吗?一颗心我们能使它自在无碍吗?在礼佛、吃饭、读书、做事的时候,我们都能自在修持吗?如果大家在佛光山的任何单位工作都能自在,东西南北任何地方都能自在,忙闲冷暖都能自在,你我他人际关系都能自在,那么,人人不也就成了观自在了吗?

自在,是要由准来给我们呢?是阿弥陀佛?是释迦牟尼佛?还是观世音菩萨?答案是唯有我们自己才能去创造自在。当遇到不顺意的境界,我能自在;不称心的事情,我也能自在;碰到任何艰难困苦,我都能够有信仰、有慈悲的力量安然自在。如果我们常常怀着一颗自在的心,处处随物自在、随人自在、随心自在、随缘自在、随境自在、随处自在、随时自在、随理自在、随事自在,这个就是我们创造的自在世界啊!

第三,我们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一个人出家后,对金钱已经不再执著了,眷属方面也渐渐淡化了,爱情更不再谈了,我们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不能没有慈悲。观世音菩萨就是凭着他那股大慈大悲,才能无处不在、常游世间。这个“游”就是自在,这个“游”就是潇洒。由于观世音菩萨的无缘大慈,每个家庭都供奉着他的圣像;由于观世音菩萨的同体大悲,每个人都喜欢将他的圣像挂在身上。一般人只是对喜爱的事慈悲.不喜欢的就不慈悲。只对自己情有独钟的人慈悲,对自己讨厌的人就怎么也慈悲不起来,这就是缺乏了平等的慈悲。而我们要学习观世音菩萨,像观世音菩萨一样以平等的慈悲、无相的慈悲、积极的慈悲、无对待的慈悲,以及无贪求的慈悲去对待世间一切有情,因为心存慈悲,比拥有整个世界更为重要。

第四,我们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智慧:《普门品》中有提到释迦牟尼佛在讲述观世音菩萨三十三应化身、十九次说法,历经七劫难去满足人们求愿的经过之后.座中的无尽意菩萨就解开颈项上的宝珠璎珞要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却不肯接受,释迦牟尼佛就对观世音菩萨说:“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一切众生。”观世音菩萨闻后即受其璎珞,分做二份:一份奉释迦牟尼佛,一份奉多宝佛塔。这段叙述究竟含有什么意义呢?

原来佛陀一直强调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无尽意菩萨就想以代表智慧的宝珠璎珞供养观世音菩萨,希望观世音菩萨在度众时除了要有慈悲,更要运用智慧,也就是所谓的“悲智双运”。而观世音菩萨不肯接受的原因,是在他的慈悲中已经具足智慧,并不是没有原则的滥慈悲。后来释迦牟尼佛请观世音菩萨接受璎珞供养的意思是智慧虽是本自具足,但也可以广大结缘,使慈悲智慧融合一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才更见圆满。最后,观世音菩萨不但接受了璎珞,更将一份供养现世众生的领导中心——释迦牟尼佛,另一份供养代表一切众生的真理法身——多宝佛塔。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中包含了清净庄严的无上智慧。

各位仁者,我希望大家以观世音菩萨的应化、自在、慈悲、智慧作为学习的榜样,共同荷担起如来家业,弘扬佛法,一起携手努力,发挥服务大众的精神,将我们的光与热散布至世间每一个角落!

星云

佛光世纪二十七年

三月二十日

佛法人间化

诸位仁者:

人间佛教,是把寺院走入各个社会阶层,重视自他安乐的修持。切念:“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

千年如在目,万事要关心。

不解佛法的俗人口中称说的“出家人”,是与红尘社会隔绝的代名词。然而在我一生倡行的人间佛教的教团中,你们必然不屑与俗人口称的僧人为伍。脚踏实地的修行弘道才是我们的本愿,佛法充塞宇宙法界,何能离世别有佛道?

你们身为佛光山教团的重要一员,自修很重要,但是更要正视世间社会人群的脉动。在此,我要向你们透露一项讯息:佛光山已发展到与社会人们息息相关的“四化”阶段!你们可曾留意?这“四化”是:

一、佛光山已经将佛法国际化:我们在世界五大洲重要的国家,都建立了佛光山的道场;我们有国际上的信徒。

同类推荐
  • 思考致富

    思考致富

    本书包括7章,分别为做工作的主人,智慧创造财富,你靠什么发财,改变命运的法则,如何把握成功脉搏,积极对待失败铸就成功,实现目标的终极策略。
  • 一切不幸,从舍不得开始

    一切不幸,从舍不得开始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阐述“舍得”是人生课,是人际关系的必修课,从古今中外的故事入手,深刻阐释了为人处世的内涵和艺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 掌控你人生的命脉玄机:命运

    掌控你人生的命脉玄机:命运

    有人说“命由天定,听天由命”,有人说“命运完全由自己掌控”。曾为上百家企业制定过产品营销战略,提供市场分析报告的著名管理与营销咨询专家——高朋,从“命运由自己掌控”的角度分析命运,同时也给想要改变命运的人们提供了指导。在本书中,他采集了数以百万计的调查样本,通过对人们命运各关口的观察,首次提出“命运指数”概念,运用独特的“命运系统”理论,从格局、选择、机遇、情商、目标和实干这些方面对人们提出了实践性极强的命运力提升指导,旨在帮助不同阶层的人洞悉人生命脉玄机,改变自己的命运。
  • 尊享生活(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尊享生活(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本丛书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强心智、鼓舞斗志、指导成功的作用。这套书系是当代成功励志著作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成功的奥秘,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付佳精品。
  • 透视对手

    透视对手

    本书从职场的角度出发,通过古今中外的大量具体的案例,阐述了重视对手、透视对手、剖析对手到超越对手的过程。
热门推荐
  • 落尘传奇

    落尘传奇

    三百年前天魔大战,两败俱伤,天君陨落,魔界被封,人间大陆,四分天下,三百年后,一个天生魂魄不全的孤儿落尘在不知不觉中开启了他人生的轨迹,是福是祸,一切都是天注定。
  • 那个秋天的她

    那个秋天的她

    宋凡依:你有病啊洛颢:你管我呢全班人一起叹气害又开始了
  • 第一神兽

    第一神兽

    一穿越到异界的人变成龙的故事,喜欢扮猪吃老虎,背后拍砖的猥琐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历史性突破:浙江法治建设的价值探索

    历史性突破:浙江法治建设的价值探索

    中国土地广袤、疆域辽阔,不同区域间因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建构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如同百川归海,共同汇聚成中国文化的大传统,这种大传统如同春风化雨,渗透于各种区域文化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文化如同清溪山泉潺潺不息,在中国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下,以自己的独特个性支撑着、引领着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 似曾相识月归来

    似曾相识月归来

    星妈池浅月在一次辅导功课的时候大脑BIU的一声就断线了,再醒来已经回到了十几年前,面对着青葱的校园,和熟悉的他,老天爷啊重新来过浪费生命啊……
  • 都市之妖孽天王

    都市之妖孽天王

    一个从深山里走出来的妖孽,身怀透视,读心和恐怖的身手,带着一纸婚约犹如下山猛虎一头扎进了这繁华的都市!却不料引来各路红粉佳人,御姐、女王、警花、大明星……步帅扬言:是我的菜,谁都别动,动了要付出代价!
  • 东辰皇族

    东辰皇族

    正宇浩,东辰皇族的唯一后裔。在一次意外的血幽天童布阵事件中,开启了自身的诅咒之法。掉落了上古流传下来的虚空幻境洞穴中,学得了一本特殊的功法,被一脉单传的黑羽宗宗主收为门下弟子。按照黑羽宗的门规,每一代弟子都必须入世历练。湖泊旁的柳树下,优雅的女皇拉出的一曲曲动人而忧伤的旋律,是什么原因让优雅女皇充满了悲伤?林旭一家人的意外,魏琴的一句少主复位,正宇浩莫名的成为锋狼帮的帮主。是打造一家国内品牌公司,还是选择红尘千劫中历练呢?
  • 绝色校草:恶魔小子爱上我

    绝色校草:恶魔小子爱上我

    李俊熙,是这座美丽校园的风云人物。静儿,从不曾想,才转学来到这个学校,就惹上了这位恶魔冷男!大战三个回合,她终于明白,自己不是他的对手了。可在她决定逃开的时候,他却说他喜欢上了她?慢慢的相处中,她一点点迷失自己的心,只是,注定,他们的相爱会很辛苦……
  • 渐悦竹溪

    渐悦竹溪

    北魏三十年,帝后喜得一女,封号齐乐公主,举国欢庆。“不是我无心,而是上天既赐予我天生的容颜与地位,必将剥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人生有四感,即喜怒哀乐爱憎恶;亦有贪嗔痴念欲。但作为一名地位高上且受万民敬仰的公主,齐锦悦除了能感受到“乐”之感外再无法体会到其他的心情。即使是那个如嫡仙般的男子也帮不了她,但尽管如此,命运的红线却依旧纠缠不清。潺潺流水,云雾缭绕,一处玉做的亭子中,正坐着一名白衣男子与粉衣女子。“阿欢,纵使天下女子奇多,我只心系于你。只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湖面波澜不惊,一条鲤鱼游过,打破了湖面上粉白相拥的倒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