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36100000003

第3章 中庸是成为强者的最佳通道

谁都想成为事业有成的强者,但能遂人愿者毕竟寥寥,究其原因,是绝大多数人没有找到成为强者的最佳通道:有的人推崇强势哲学,处处用强,时时争先;有的人希冀别人的成全,一味曲从,丧失自我。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既要保持应有的尊严,又要不怕丢面子,这也正是中庸做人的一种表现。

古往今来成就大业之人,无不是胸怀宽广、从善如流者。他们不但心中有大志,而且气平若缓流,能够礼贤下士,倾听逆耳忠言;相反,有一些同样有抱负的人,虽然在开始时顺风顺水地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他们却因此而骄傲自大,不可一世,渐渐也就众叛亲离,一路下坡,最终导致了失败。

宋代着名的大文学家苏东坡在评论楚汉之争时就曾说: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胜,楚霸王项羽之所以失败,关键在于他们对待敌对意见的态度上。项羽不能忍受批评,白白失去了自己百战百胜的勇猛;刘邦能忍,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直攻项羽弊端,最后夺取胜利。刘项之争,从多方面说明了这一点。刘邦懂得忍下人之言,而项羽气大,什么都难忍难容,不懂得“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大业未成身先亡,可悲可叹!

下面几件事足以说明刘邦与项羽的不同。楚汉战争之前,高阳人郦食其拜见刘邦,献计献策。他一进门看见刘邦正坐在床边洗脚,便不高兴地说:“假如您要消灭无道暴君,就不应该坐着接见长者。”刘邦听了斥责后,不但没有勃然大怒,而是赶忙起身,整装致歉,请郦食其坐上座,虚心求教,并按郦食其的意见去攻打陈留,将秦积聚的粮食弄到手。刘邦围困宛城时,被困在城里的陈恢溜出来见刘邦,告诉他围城与攻城都不如对城内的官吏劝降封官,这样化敌为友,就可以放心西进,先入咸阳为王。刘邦采纳了他的意见,使宛城不攻自破。

与刘邦容忍的态度相反,项羽则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一个有识之士建议项羽在关中建都以成霸业,项羽不听。那人发牢骚:“人们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然!”项羽知道后,大怒,立即将那人杀掉了。楚军进攻咸阳时到了新安,只因投降的秦军有些议论,项羽就起杀心,一夜之间把二十多万秦兵全部活埋,从此他的残暴名闻天下。他怨恨田荣,因此不封他,致使田荣反叛。他甚至连身边最忠实的范增也怀疑不用,结果错过了鸿门宴杀刘邦的机会,最后气走范增,成了孤家寡人。

在这场楚汉之争中,刘、项都想成为最后的强者,但两个人的行为方式是一个用强,一个折中。于是,一个转劣势为优势,最终取胜,而另一个则截然相反。可见放平心气、接纳批评意见对于做人做事以及在激烈竞争中取胜是多么重要。

认识到中庸做人的重要性其实并不难,但要真正做到所谓“不偏不倚”就不那么容易了,甚至确实比“蹈白刃”还要困难。这对于高高在上、有资格用强的人更是如此。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唐太宗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开始出现了所谓的“贞观之治”。在一片歌功颂德声中,他确实有点昏昏然、飘飘然,生活也逐渐奢侈腐化起来了。就纳谏而言,他也不像过去那样“寻之使言”、“悦而从之”,而是先有“难色”,而后“勉从”,不像建国初期那样谦逊纳谏了。此时他听颂歌听得心里舒服,对于逆耳之言很有些反感,也不再提什么兼听则明了,有时兴致所至,则任性而行事。

一天,太宗早朝,文武大臣们高呼万岁已毕,恳请太宗到泰山封禅,以显扬太宗的文治武功。国舅长孙无忌说:“封禅是历代的盛事,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遍封名山,在泰山、碣石山等处都勒碑刻石以纪念他的巍巍功德,汉武帝也曾封禅泰山。如今陛下德行可以和尧舜媲美,功劳比秦始皇、汉武帝还要大,应该封禅泰山,以显扬功德。”群臣一致赞成。群臣的封禅建议,正好对上了太宗此时好大喜功的心理,但他表面上还是笑着说:“封禅不封禅,有什么关系,重要的是把国家治理好。”大臣们再一次敦促请求,太宗一拍玉如意说:“封就封吧!”于是任命太常韦挺为封禅使,令诸儒详细拟定有关封禅的礼仪、规模、费用及日程安排等。

这时魏征站起来,果断而坚决地反对说:“封禅不封禅,并不妨碍陛下的功德和政绩。如果天下安定,国家富强,人民乐业,即使不封禅,又有何妨呢?过去秦始皇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难道后世认为汉文帝的贤能不如秦始皇吗?再说,祈天祭地,难道只有登上泰山封禅,才能表达诚敬的心意吗?”一席话仿佛在李世民和大臣发热的头上泼了一瓢冷水。

李世民一听,非常不高兴,便质问魏征说:“你反对我封禅,难道是因为我功劳不高吗?”魏征老实地说:“很高!”李世民说:“难道是因为恩德不厚吗?”魏征说:“很厚!”李世民说:“难道是因为国家不安定吗?”魏征说:“安定!”李世民说:“难道是因为四夷不服吗?”魏征说:“臣服呀!”李世民说:“难道是因为年岁不丰吗?”魏征说:“丰实呀!”李世民说:“难道是因为祥瑞不来吗?”魏征说:“来了呀!”李世民一连问了六个关于能否封禅的条件,魏征都应声说条件达到了。李世民最后将脸一沉,大怒说道:“那我为什么不能封禅?”

魏征回答说:“陛下功劳虽高,而人民还没有得到实惠;恩德虽厚,而泽惠还没有广泛施行;国家虽安,而百姓还不算富裕;四夷虽服,而他们的要求还不能满足;祥瑞虽来,而不好的兆头还很多;年岁虽丰,而仓库还很空虚。这就是我认为不能封禅的原因。”

太宗憋了一肚子气,面子上也感到非常难堪,便宣布退朝。群臣们也认为魏征这个人不知道进退。魏征心想,太宗一走,事情就不好办了,于是,他立即站起来拽住太宗的衣襟说:“陛下请留步,让我把话说完。”魏征考虑,这样的进谏,效果不会好,要阻止这件事,必须另换一个角度来说。于是,魏征说:“愿陛下让我做良臣,不要让我做忠臣。”李世民问道:“良臣与忠臣怎么区别?”魏征说:“良臣自己身获美誉,君主声名显赫,富贵传之子孙,福禄无疆,如稷、契等人;忠臣就不同了,自己身受诛戮,君主蒙受恶名,家和国同时丧败,如比干等人。”李世民说:“那我让你做良臣。”魏征说:“事实上,现在陛下盛怒,臣冒死进谏,这是让我做忠臣啊!”太宗的气色缓和了一些。

魏征继续进谏说:“陛下虽有这六个方面的优越条件,但我认为泰山封禅劳民伤财,于国家和人民没有益处。就拿隋炀帝杨广的巡幸江都的事情来说吧,他三次坐着豪华龙舟到江都游玩,王公、妃子、僧尼、道士乘坐几千艘豪华富丽的大船,首尾相连2万多里,随从10万人,光拉纤的壮丁就有8万多人,还有大队骑兵夹岸护送。船上的人纵酒寻乐,声闻数十里。沿途500里内的老百姓,都要贡献美食。巡游的队伍像蝗虫一样,把沿途农民弄得倾家荡产,啃树皮,嚼草根,甚至被逼得人吃人。于是,王薄振臂一呼,响应者数10万,起义的烽火迅速燃遍大江南北。试问这样的巡幸有什么好处?”

魏征又打个比方说:“比如一个人患有10年的长病,瘦得仅存皮骨。刚治好,便要他挑一石米,日行百里,一定不可能。而隋朝混乱,不止10年。陛下好像是个良医,人民的痛苦虽然在你手中解除了,但身体还没有恢复。现在国家初定,就要告天祝地,这不是自欺欺人吗?陛下到泰山封禅,车驾东巡,千乘万骑,国内的王公大臣,四夷的君长都要护从,单就饮食供给这一项来说,就不易置办,更不用说其他费用开支了。”

他停了一下又说:“如今伊水、洛水以东,一直到渤海、泰山一带,莽川巨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不说饮食供应不上,就连行路都很艰难。再说,竭尽财力用在这无偿的浪费上,还不一定能达到要求;要保障丰盛的供给,一定会加重百姓的负担,崇尚虚名而深受其害,我想这样的事情,陛下是不会做的。”

魏征可以说是有理有据有节,或迂回,或单刀直入,占尽道理,唐太宗无言以对,但是仍然不愿放弃封禅泰山的念头。魏征见状,言词转而激烈地说:“这样劳民伤财,天怒人怨,一旦有水旱天灾、风云变幻,匹夫百姓则揭竿而起,到那时就追悔莫及了呀!”唐太宗此时才省悟其中的道理,虽然心有遗憾,但最终还是下令停止封禅。

唐太宗没有一直坚持“刚”下去,他做人断事的天平最终偏向了“中庸”的一边,为此不怕丢面子,并以这种磊落为自己挣足了“面子”。这也正是刘邦、李世民们的可贵和高明之处。

同类推荐
  • 这样赞美恰到好处

    这样赞美恰到好处

    赞美是一种伟大的艺术,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本书是一本非常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实用手册,书中剖析了赞美的激励作用,介绍了许多赞美别人的基本原则和实战技巧,描述了在生活和工作中如何利用赞美进行人际交流和沟通的经典案例。阅读此书,必将最大限度地帮助你:如何把赞美和庸俗的阿谀奉承区分开;如何大方、真诚地赞美别人;如何发现别人的长处;如何发挥语言的最大功效,促使对方与你合作;最终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社会人,与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共赴辉煌。
  • 最佳距离并非最短距离

    最佳距离并非最短距离

    本书汇集经典故事,尽释人生哲理。内容包括:寻找一个有苦难的天堂、关键在于心态、寂寞是一种清福等。
  • 做人做事的心态

    做人做事的心态

    许多人如今都在感叹:现在要做成一件事真难!大千世界中芸芸众生为了生计而奔波不息。每个人在社会上能不能站得住,行得开,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会不会做人,懂不懂做事。为什么同样是一件事,有的人办起来历尽波折,有的人却能够顺风顺水?有的人做事无可挑剔,有的人则是漏洞百出?这就与做人做事的方法与态度有关,许多深谙人性、城府极深的人,凭着对人事的聪明练达和老于世故,以积极的方圆心态去做人做事,早已跻身为数不多的成功人士行列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做人做事不仅注重方法策略,还应有良好的心态。
  • 天下潮商:“东方犹太人”财富传奇

    天下潮商:“东方犹太人”财富传奇

    本书全景式地展现了潮商在经商过程中所展现的“东方犹太人”的睿智、沉稳、敢为天下先的性格,全面解读了潮商赚钱的绝招。
  • 求职礼仪

    求职礼仪

    求职对许多青年人来说,是人生的第一步,求职的第一步不会决定你整个职业生涯的成败,但是,它会为你的职业生涯定下基调,如果应聘者能求得心仪的职位,将会为你日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缘。求职是一门艺术,细节是魔鬼,就是因为这些细节让我们在招聘关口决出胜负,分出高下。礼仪体现细节,细节尽显魅力。良好的礼仪定会为你在求职中添彩,并助你一臂之力,帮你走向成功。
热门推荐
  • 念之于瞳

    念之于瞳

    “我爱你”也许不是世上最美的情话,“一生一世一双人”也许不是世上最美的承诺,但,你愿为此的付出,是我心上的风景。一生戎马,遇到你,是我最美的邂逅。
  • 破晓瞑尊

    破晓瞑尊

    冥界遭受到神秘力量的袭击,不敌而破灭,冥王将何去何从?普通的山村少年,因大劫而走上了修炼的道路,一路上同生共死的伙伴:单纯的豹女,飘逸的诗剑仙,冷冽的黑玫等等,他们成为少年勇气的源泉。为情生,为情死,为情狂,无法避免之红尘劫,就用心去面对一切。成长之路茫茫,为唤醒心中沉睡的君王,踏上了复仇之路,魔剑破晓所指方向,便是瞑尊之路……
  • 生活的扬帆

    生活的扬帆

    讲述一个在大城市打拼的男人,经历了生活中种种困难,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将自己的人生,来个大反转的故事……
  • 深爱逾晚秋

    深爱逾晚秋

    林晚秋在作为澳洲交换生时偶遇到一位百分百男子,两人短暂交游并冲动的在异国他乡登记结婚,后男子不告而别。五年后晚秋经由画廊负责人“白富美”傅衍舒介绍,再次遇见自己的“澳洲丈夫”傅衍良,但对方已经忘记了她。
  • 仙农混异界

    仙农混异界

    被人莫名其妙的扔到异界,获传承,得异宝,开启修仙之旅。
  • 主宰天下

    主宰天下

    那一剑封了天,那一剑盖了地,那一剑将我前世繁华斩尽。为的是临死前你深深的一眸,为的是你滴落在剑上的那片泪,前世既已去,后世当奋起。等我!等我!看我为你打下的江山,看我为你创下的那片天地,心若不死,纵使满天神魔又能奈我如何!那重生的霸道又会在新的世界碰到什么人,碰到什么事!
  • 别吻皇家痞公主

    别吻皇家痞公主

    她慕倾妍是至尊无上的天界公主,世间任何人都无法击败她的武器——七彩绸缎彩儿,除了她的良人……霸道如他,“我要你……”他的手扣住她的腰在她耳边呵着气……他是彩儿都制不住的男人,所以她以为他是她的良人。但为何三千年后彩儿又控制不住了他?邪魅如他,她从天而降掉进他家浴室,刚想跑却被他扯进浴缸,作孽的手在她的背后游走,“想要吗?我会给你到哭着求饶……”
  • 血战神魔

    血战神魔

    少年的迷惘,一颗强大之心!君王的血脉,一柄君王之剑!霸王的选择,一股战天之意!这又会是一种怎样的结局呢?
  • 六十种曲千金记

    六十种曲千金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关于后来的故事

    关于后来的故事

    不知道所谓的青春是什么,是该挥霍还是随它不知不觉悄悄走掉。我以为我的青春里不会再有恋爱,不会和父母顶撞,不会有离家出走,不会再有叛逆。十几岁的年纪,懵懂的感情青涩却又极其美好。愿每一份青春都被善良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