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58500000026

第26章 礼仪(5)

△ 名片一面用中文,另一面用英文的方式,在许多中国人当中已经相当普遍。如果你在中国做生意,建议你也采取相同的方法,因为很多中国人还不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

△ 交换名片要遵循一定的礼节。如果你初次见到某人,最好要递上名片,并且要用双手递上。接过他人的名片时也要用双手。

△ 由于中国人很在意地位,他们会花上几分钟仔细地看名片,以便确定你是谁以及你在公司的地位,比如在你公司所处的阶层,是不是决策者。

△ 你呈上名片和接受名片的方式,以及如何处理接过的名片都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或不敬。

△ 在会上,如果你还在和他人说话,不要把他的名片收起来,而应该拿在手里或放在身前的桌上。

△ 名片被视为私人物品。在上面写字,当面把它放在身后的口袋内都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

△ 在会议期间(尤其是大型会议)人们会根据他人的座位依次把所有人的名片都放在桌上。这不仅有助于记住他人,同时也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说明你的重要性,是值得结交的)。

职业装

在过去的几年内职业装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变化尤其大。越来越多的公司在一周内可以有一天或一天以上的时间着便装。有些公司对此有例外的政策。例如,雇员要会见顾客时,需要着职业装。美国有一家公司在入口处竖了一个标示:我们每周五可以着便装。请尊重我们的员工在周五有穿便装的权利。

除了这些新近的变化,美国人、澳大利亚人及中国人都学习欧洲的着装习惯:深色西装、有领的衬衫、配上领带。各行业的高级行政人员都会这么穿。但是各行业中低于一定行政级别的人有不同的着装标准,世界上其他地方也是如此。例如,市场营销人员、从事艺术、时尚类工作的人穿着更加时尚。零售人员要根据他们所销售的东西恰当地着装。

职业装可以反映个人在公司的职位高低。在这方面,中国比美国和澳大利亚更为明显。高层人员会穿与之身份相符的制服,职位越高,服饰越昂贵。

这三个国家的大多数公司希望职业女性着装正规,而不要穿得像去赴约。这是对所有阶层员工的要求。但某些公司、某些地区更强调这点。

文化差异要点

◎ 澳大利亚人

△ 着职业装的习惯源于欧洲。

△ 大城市和大公司的男士应当穿深色西装、配有领衬衫、打领带。低层男性常常只需着正规长裤、职业衬衫。

△ 在该着制服的场合穿夹克衫以及不匹配的长裤(例如运动夹克)会被认为过于随便而不能被接受。在休闲的场合这样的着装才能被接受。

△ 女性的着装没有那么严格的规定,职业装(套裙或裤装)、夹克衫、套装均可。在一般的行业中,裙子、长裤或衬衫都是可以接受的。

△ 对非高层人员的着装要求相对低一些。

△ 大城市以外的地方着装相对随意,但在大公司里通常要穿西装系领带。

△ 很多公司已经在周五实行穿便装的制度,有些甚至每天都穿便装。这些便装通常是指有领的衬衫配长裤,而不是牛仔裤和T恤。

△ 不同行业的着装标准也不同,比如制造业、农业、广告、艺术、教育行业、时尚领域等。然而,高级行政人员通常会穿职业装,尤其是会见公司外面的客人时。

△ 有些公司有其自己的制服,比如航空公司、某些饭店、银行。

◎ 美国人

△ 城市中,职业装是保守的服装。大多数人遵从深色西装、配有领衬衫、打领带的着装习惯。

△ 在该着制服的场合穿夹克衫以及不匹配的长裤(例如运动夹克)会被认为过于随便而不能被人接受。在休闲的场合这样的着装才能被接受。

△ 女性着职业装(裙装或裤装)、夹克衫、套装均可。关键是要与公司或行业内男士着装的正式程度相符。

△ 对非高层人员的着装要求相对低一些。

△ 大城市以外的地方着装相对随意,也不那么关心最新的时尚。

△ 很多公司已经实行在某些天穿便装的制度,某些情况下甚至每天都可以穿便装。当你参观一个大公司的总部时看到很多人着装随意,也不必惊讶。他们的着装未必和他们的在公司的地位相对应。

△ 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着装标准。比如,时尚领域的人穿着更为前卫。

△ 有些公司也有自己的制服,中层和低层人员都应该着这样的制服。

◎ 中国人

△ 商业活动场合的职业装标准源于欧洲。

△ 职业女性要穿职业装,套裙或裤装都能被接受。这些服装都是深色系的,比如黑色、蓝色、灰色。短裙在商业场合是不能被接受的。女性可以着夹克衫、长裤、衬衫。

△ 中国的某些高层人士会穿传统的解放装,工人穿蓝色中式工作服。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穿着越来越少,尤其是1990年末以后。

△ 商业聚餐时,通常要穿职业装。

△ 中国的公司还没有实行便装制度。

△ 大城市以外的地方着装相对随意。

△ 对非高层人员的着装要求相对低一些。

△ 服装体现了个人的职位和重要性。

△ 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着装标准。

△ 有些公司也有自己的制服,中层和低层人员都应该着这样的制服,比如宾馆、饭店、航空公司、工厂。

工作时间

在此,我们把这三种文化通常的工作时间作了罗列,但是很多人实际的工作时间比官方规定的要长。这个时间表通常适用于高层人员,但低层员工也需要工作更长的时间。例如,美国的初级律师、医生、管理咨询员要比他们的经理级同僚工作更长的时间。

中国人的工作时间通常超过官方规定的时间,而且某些公司希望员工这样做。人们经常不会在意你做了多少事,而只关心你工作了多长时间。高层的工作时间应该是最长的。

文化差异要点

◎ 澳大利亚人

△ 通常的工作时间是:9:00~17:00,从周一到周五。

△ 很多企业的人员由于其工作性质,工作时间相当长。

△ 制造业根据劳动合同在不同的天和时段设定不同的加班费和奖金比率。

△ 有些工作需要24小时轮班。

△ 零售商店、饭馆、俱乐部等的营业时间都要遵守法律规定。其他诸如银行等企业的开门时间也受到一定的监管,最近在某些地区才被允许在周六开门营业。

△ 传统的营业时间是上午10:00至下午5:30。周一、周二、周三、周五,周四有夜市(商店营业至晚上9:00),周六上午9:00至下午1:00营业半天。

△ 这种情况在澳大利亚的大城市中已经有所改变。许多零售商店周日也营业,咖啡厅、饭店、酒吧及大超市的营业时间更长,甚至有24小时营业的。

△ 然而,传统的营业时间习惯还是存在,尤其是在大城市以外。

△ 早餐会并不多见,但早晨的例会或讨论会现在越来越普遍。

△ 很多企业在工作日及周末安排研讨会或异地会议。

◎ 美国人

△ 通常的工作时间是:9:00~17:00,从周一到周五。

△ 某些行业开始工作的时间特别早,特别是营运性部门。例如,与燃油类相关的行业传统上7:30就开始工作了。

△ 很多企业的人员由于其工作性质,工作时间相当长。

△ 制造业有各种时段的工作时间,并且有轮班制度。

△ 24小时营业的商店在美国已经存在很多年了。

△ 早餐会、晨会和讨论会相当普遍。

△ 很多企业在工作日及周末安排研讨会或异地会议。

◎ 中国人

△ 官方的工作时间是从周一到周五:9:00~17:00,周六:9:00~13:00。

△ 很多人由于处于公司的高层,其工作时间更长些(10~12小时)。高级员工经常要工作更长时间。

△ 职业男性还要在正常的工作时间以外应酬客户和拜访者。

△ 早餐会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很普遍,但在中国内地还未普及,除非是为了接待外宾。

△ 营业时间比较长,而且不受法律限制。

△ 随时随地的研讨会以及在周末工作的情况不足为奇。

企业年度

文化差异要点

◎ 澳大利亚人

△ 税务年度是从7月1日至第二年6月30日。

△ 大多数澳大利亚人会根据税务年度制作财务报告。然而有些公司的财务和税务年度是不同的。大部分全球性公司的财务年度与其母公司一致,通常是从1月至12月。

△ 参观访问的最佳时间是2月至12月中旬。

△ 学校的暑假是1月。很多人从12月底开始放假。

△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其季节和北半球正好相反。

△ 夏季——12月1日至2月28日

△ 秋季——3月1日至5月30日

△ 冬季——6月1日至8月31日

△ 春季——9月1日至11月30日

◎ 美国人

△ 财务年度和税务年度都是从1月至12月。

△ 参观访问的最佳时间是2月至12月中旬。如果可能,最好避免学校暑假时间,另外要确保你要拜访的人正好有空,因为大多数美国人每年可能只有两周的假期。

△ 通常假期和学校放假的时间是5月下旬至8月中旬。

△ 感恩节的周末(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不是一个安排商业活动的好时间,因为大部分人要享受4天的周末。这是一个属于家庭的节日,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回家过感恩节,而不是在外度假。

△ 美国位于北半球。

△ 夏季——6月至9月

△ 秋季——10月至11月

△ 冬季——12月至2月

△ 春季——3月至5月

◎ 中国人

△ 中国的税务年度是1月至12月。大多数公司的财务年度也是如此。

△ 要避免在以下节日时到中国参观访问:

劳动节——5月1日至10日

国庆节——10月1日至10日

中国新年(也叫春节)每年时间都不同,但通常在1月底或2月初。国定假日是7天,但有些工厂可能会关上三星期,以便让工人回老家过年。

△ 通常的假期和学校假期是6月中旬至8月底。

△ 中国位于北半球。

△ 夏季——6月至9月

△ 秋季——10月至11月

△ 冬季——12月至2月

△ 春季——3月至5月

时区

澳大利亚有四个时区,夏季则有五个不同的时间。美国有6个时区,其中包括阿拉斯加、夏威夷和在美国大陆的4个时区。

有趣的是,中国尽管疆域辽阔,跨越几个经度,却只有一个时区。中国以北京时间为准。

文化差异要点

◎ 澳大利亚人

△ 澳大利亚的冬季有4个时区,称为标准时间。

△ 除了昆士兰州的布理斯班以外,澳大利亚西部(伯斯)、北部地区等大多数地区在夏季都采用夏令时间。也就是说,夏季有五个时区。

△ 在新南威尔士时(NSW)、维多利亚省(VIC)、首都地(ACT)和南澳(SA),夏令时间从10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日凌晨2点开始,结束于3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日凌晨3点。在塔斯玛尼亚州,夏令时间于10月份的第一个周日凌晨2点开始,要比上述地区提前一个月。

△ 要知道,从美国去澳大利亚旅行,跨过太平洋上的一个时区时,你会在路上少掉一天时间,而在回去的路上,你又会多得一天时间。

△ 请看下面的时区表。

澳大利亚的时区

◎ 美国人

△ 美国大陆地区跨四个时区。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500至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800 (-表示减),另外两个时区是指夏威夷、阿拉斯加和几个岛屿。

△ 标准时区是:

东部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500 (纽约)

中部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600 (芝加哥)

多山地区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700 (丹佛)

大西洋地区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800 (加利福尼亚)

阿拉斯加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900

夏威夷及阿留申岛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000

△ 夏季实行夏令时间(3月至10月)。也就是说,所有的地区都在夏季把时间往前调整一个小时。

△ 记住美国位于北半球。

△ 请看下面的时区表。

美国的时区

◎ 中国人

△ 中国所有地区只有一个时区: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800。

△ 夏季不实行夏令时间。冬季和夏季的时间没有区别。

△ 北京时间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时间是相同的(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800)。中国其他地区也使用相同的时间。

△ 记住中国位于北半球。

约会

准时是中国人赴会最重要的一点,尤其是会见高层政府人员时。中国人需要提前知道会议上的议题,以便能够安排合适的人员以及职位相称的人参加会议。

你应当提前1~2周安排会议,如果可能甚至更早。但是,在最后一分钟知道对方有空时才与对方约好是与面子无关的一件事。

美国人和大多数澳大利亚人也喜欢准时出席商业会议。他们也想提前知道谁会出席会议以便派出合适的人员,但他们对某些礼节和规矩不如中国人那样讲究。开会迟到会给别人留下坏印象,尤其是迟到超过15分钟的话。你应当打电话告知对方你会迟到(如果由于某些原因而耽搁了),无端迟到是很不礼貌的。

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如果对方有空,你可以在最后一分钟约定,但通常职位越高的人越需要提前预约。提前预约的时间过去通常是两周,但如今已经显得太短了,因为人们比以往更忙,尤其是在年假期间。

美国人经常开晨会和午餐会,而晚餐会少得多,除非他们要招待来自城市以外的客人。澳大利亚人通常不开晨会,但午餐会很普遍,晚餐聚会也都是为了招待客人,而不是通常的商业会面。如果早餐和午餐是工作餐,意味着你要像在商业会议上一样工作。这种工作餐通常是快餐,比如午餐时供应三明治和水果。每个人都应当在这期间持续工作。这不是社交场合。晚餐聚会则不同。人们也会谈论商业话题,但更多的是非商业话题,工作晚餐并不多见。

对中国人而言,早餐会并不普遍。他们有商业午餐和晚餐,但不同于工作餐。他们在用餐会讨论商业话题,但也不排除其他话题。

文化差异要点

◎ 澳大利亚人

△ 在澳大利亚,你几乎可以打电话约任何人,甚至是你根本不认识的人。

△ 如果你来自一个著名的公司,有时候更加容易与别人预约,但即使不是,如果你告知自己是谁,为何要约对方见面,大多数澳大利亚的商人也会答应见你。

△ 如果已经有人推荐你去见某个人,你应当在约会时提到那个人,除非推荐人要求你不要说出他们的名字。

△ 商业会议,人们应当准时。迟到被认为是无礼和缺少职业素质的表现。

△ 职业性的会议通常会准时开始。参加商业会议应当提前几分钟到场,而不该迟到几分钟。

△ 通常,提前一段时间预约(1~2周)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是,对于高级行政人员和政府官员,最好尽早约好,以便能够安排在双方都有空的时间(提前1~2个月) 。

△ 也有例外,比如要邀请主席和高级行政人员出席大型的社交聚会,或者在圣诞季节(如今是11月和12月)。在这种情况下,你应当尽快预约,如果可能,甚至可以提前好几个月。

△ 和美国人、中国人一样,澳大利亚人也希望提前知道谁会出席会议以及会谈的议题。这有助于他们确定派谁出席比较合适(同等级别的)。

△ 虽然过去商业人士见面并不需要提前确定议程,但这在当今被认为是缺少职业化素质。

△ 在社交领域,提前两周预约是普遍的做法,虽然也有很多人现在很忙,如果要约在周末活动,需要更早预约。

△ 在社交领域,人们不会那么准时,但总会在15分钟以内到达。如果是正式的晚餐,人们也应当准时到场。

◎ 美国人

△ 在美国,你几乎可以打电话约任何人,甚至是你根本不认识的人。

△ 如果你来自一个著名的公司,有时候更加容易与别人预约,但即使不是,如果你告知自己是谁,为何要约对方见面,大多数美国商人也会答应见你。

同类推荐
  • 晋升力:老鸟不会告诉菜鸟的提振秘密

    晋升力:老鸟不会告诉菜鸟的提振秘密

    本书由美国最富盛名的成功励志导师奥里森·马登所著,从对职场的规律和细节的解读入手,向读者传授作者多年积累的经验,告诉读者在职场如何利用个性,复制强大内在力,彻底告别职场低迷。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其重点是启发读者发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教会读者发掘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力量,而不是被大众的价值观洗脑。
  • 中华美德——处变不惊

    中华美德——处变不惊

    处变不惊,是指处在变乱之中,能沉着应对,一点儿也不慌乱。处变不惊,说的就是人在面对变乱时从容镇定的精神状态。处变不惊,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道德修养的融合,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兵家向来看重变化,因为战争中矛盾着的现象不是固定不变的,总是会发生变化的。
  • 沉思录·员工版

    沉思录·员工版

    《沉思录》,一位罗马皇帝的心灵独白,凝结着深沉的人生哲理和管理智慧,是中外多国领导人的案头书。本书以简易的笔调、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哲理故事对《沉思录》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希望能打开你的心锁、开启你的智慧之门,帮助你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调适身心,领悟生命的美好与工作的真谛。
  • 心理学一点通

    心理学一点通

    心理学一点通》是一本改变你命运的智慧书,为你解决社交、推销、口才、成功、情绪、健康、婚恋等诸多难题!洞察对方行为背后的成因,揭秘从平庸到卓越的原理。心理学一点即通。熟读心理学。帮你架起沟通心灵的通道。帮你扫除通道上的障碍。学点心理学,你的事业会更成功:读点心理学,你的生命会更完美。
  • 工薪族理财必上的十六堂课

    工薪族理财必上的十六堂课

    本书根据不同的理财阶段,通过简明通俗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示例,介绍了六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理财之启蒙篇,主要介绍了工薪族为什么要理财,以及理财的重要性。第二部分:理财之初级篇,介绍了一些简单的理财知识。第三部分:理财之低级篇,告诉工薪族开源与节流的重要性。第四部分:理财之中级篇,介绍了几种存钱的技巧、银行卡的一些使用常识与技巧。第五部分:理财之高级篇,从理财的几个投资类型方面讲理财。第六部分:理财之终极篇,介绍投资房产的一些知识、购车知识,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商。
热门推荐
  • La Constantin

    La Constant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本书通过寓言故事,引出经济学中的内在秘密,并加以幽默的解读,带领读者走进经济学的世界,看透经济现象的本质,为你的生活增添无限精彩。
  • 玄灵者

    玄灵者

    他是一位少年,重生,他性格冷淡,是天下第一的修武废物,经脉尽断,无法修炼,却只是他成功的垫脚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成神之血之石

    成神之血之石

    天地之间有灵,灵取智化为生灵,生灵得大道超凡脱俗成神。物有其反一念成神一念成魔,观本源神魔皆尘土罢了。
  • 实干胜于空谈:责任感与执行力培训读本

    实干胜于空谈:责任感与执行力培训读本

    古语有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哪怕是最难堪的失败也可以用实干将它转化成为成功。如果只是坐着空谈、抱怨哀叹,却不积累经验,不积累人脉,不积累能力,那么等到了人生的尽头,成就从何而来呢?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空谈而不有所准备的人,只能眼睁睁地看机会白白溜走。不管做事业也好,做企业也好,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只有平时踏实地积累才能成就辉煌的人生。
  • 斗破苍穹之古叶凡

    斗破苍穹之古叶凡

    神给叶凡六个愿望,叶凡从此穿越各个位面(因为第1个穿越的是斗破苍穹,所以书名就是斗破苍穹之古叶凡),比如哆啦a梦位界呀,全职高手位界呀,斗罗位面等等,看叶凡这个名字如何响彻整个综漫吧!!!
  • 三十岁的感悟

    三十岁的感悟

    年过三十却碌碌而为,是什么造就了平庸的自己。我通过对身边朋友的故事和我的生活感悟来剖析平庸的原因,如何咸鱼翻身。
  • 不过余生遇殇哥

    不过余生遇殇哥

    (女扮男装√娱乐圈√宠文√)惹她生气了,他总是执着的跟着她:你是不是生气了,我错了好不好?傲娇的时候,他就会沉着一张脸,在旁边哼哼着。护犊子的时候,他淡定的坐在椅子上:老子放在心头宠着的人儿,你动一下试试看?忽然有一天,他失误了,她受伤了。他跪在床边,静静的握着她的手:我错了好不好,你别不理我好不好。举例:生日那天,他送了她生日的第一个礼物。她用这个特别的笔给粉丝签名的时候,粉丝突然问道:槿殿,这个是殇哥送的吗?她粲然一笑:对呀!(注:简介无能,文笔不好,可以跳过前面部分,后面剧情也能了解,套路相同,事件不同)
  • 道路很远脚步更长

    道路很远脚步更长

    何以谓之人生?现实是何物?路之极尽在哪?这是本关于描写现实的书,如果真能明白人间的酸甜苦辣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