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42300000004

第4章 终结乱世,一统山河——太祖朝(3)

宋太祖在后周时曾积极参加周世宗对周围割据政权的统一战争。在确保对整个原后周统治区的牢牢控制及“杯酒释兵权”后,他也想把周世宗开始的统一事业继续进行下去。最初,他曾经想把北汉作为首要目标。为此,他向私交甚深的张永德询问“下并汾(指北汉)”之策。张永德对他说:“北汉兵虽少,但很强悍,加上有契丹的援助,不可急取,只有慢慢派间谍去做离间工作,使北汉得不到契丹援助,同时经常派少量兵马进行骚扰,使其不能正常进行农业生产,待其困弊,才可以下手。”有一天晚上,大雪纷飞,宋太祖又冒雪走访赵普。赵普好奇地问他为什么雪夜来访,他说:“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赵普听出太祖是来同他研究统一战争的方略,就问太祖有什么“成算所向”。太祖说:“吾欲收太原。”赵普听了,沉默了半天才说:“非臣所知也。”

太祖要他发表己见,赵普分析说,先打太原,有害无利,“何不姑略以俟削平诸国,彼弹丸黑子之地,将何所逃”。这一分析,同张永德的意见异曲同工,使宋太祖大为高兴。一个先消灭西方、南方各个割据势力,后消灭北汉的统一战争基本方略就这样确定了。这就是后人所归纳的“先南后北”方略。

北宋的统一战争,基本也按这个方略进行。对辽和北汉,北宋在削平南方割据势力前,基本上采取守势,只在边境适当显示武力,并对来犯之敌适当反击。同时与契丹互派使臣经营和好,力图保持北方战线的暂时安定。对南方各割据政权和藩镇,宋朝则利用矛盾,抓住有利时机,各个予以削平。

建隆三年(962年)九月,割据湖南的武平节度使周行逢病死,其幼子周保权继任。盘踞衡阳的军阀张文表不服,发兵攻占潭州(今湖南长沙),企图取而代之。周保权派兵讨伐张文表失利,向宋朝乞求救兵。这就给了北宋一个出兵消灭这个割据势力的极好机会。当时北宋军队挺进湖南,要经过荆南节度使割据的地方。这时荆南节度使已由高保融之子高继冲嗣位。宋朝早已清楚探明,高继冲这个割据势力军队不过三万人,周围有北宋、南唐、湖南、后蜀的压力,内部则由于横征暴敛而不得人心,处于内外交困状态,很容易削平,于是就制定了以援助周保权讨伐张文表为名,“假道”荆南,一举削平荆南和湖南两个割据势力的计划。

乾德元年(963年)正月,宋太祖命慕容延钊为湖南道行营都部署,李处耘为都监,会师襄阳,一面向高继冲提出“假道”过境的要求,一面率军向荆南挺进。当荆南割据集团内部还在争论是伏击宋军,不让过境,还是顺应时势,向宋投降以保富贵的问题时,宋军已抵达距江陵仅百余里的荆门(今湖北当阳县)了。高继冲这时还举棋不定,派其叔父高保寅带牛酒到荆门犒劳宋军,以探听宋军的强弱。李处耘盛情款待高保寅,使高继冲以为宋军没有消灭荆南的意图,不再进行防备。当晚,慕容延钊又在帐中设宴招待高保寅,而李处耘则率轻骑数千加快速度向江陵挺进。这时,高继冲却还一心一意在等待着高保寅给他带回好消息。当他得知宋军已逼近江陵时,一时慌了手脚,只得仓惶亲自出迎。李处耘在江陵城北15里的地方遇上前来迎接的高继冲,即把高继冲扣留在宋军营中,让他就地等待慕容延钊到来,自己则率亲兵先入江陵。等到高继冲回江陵,江陵全城的要冲都已经被宋军所控制。这时,高继冲只好献上荆南割据的3州17县,向宋投降。

宋军在削平荆南割据势力后,继续挺进湖南。这时,张文表已兵败被杀,但宋军却于三月迅速攻下岳州(今湖南岳阳),又向周保权盘踞的朗州(今湖南常德)进发。周保权集团这时才明白宋军的真正意图,派兵抵抗,但很快就被宋军击败。李处耘用残酷手段处置被俘的湖南败兵,使湖南兵感到恐怖而很快溃散,朗州遂被宋军攻破。周保权逃入山谷僧寺中被宋军搜获,个别湖南将官聚众反抗也很快被宋军消灭。湖南14州66县结束割据状态,由宋朝直接管辖。

荆、湖两个割据势力的削平,使南汉暴露在北宋的兵锋之下,后蜀和南唐的侧面也暴露无遗。这就使宋朝获得了进军岭南、钳击后蜀和南唐的有利战略形势,也使这几个割据政权更加紧迫地感受到灭亡的威胁。

乾德二年(964年),后蜀统治者孟昶派遣赵彦韬带蜡书暗中出蜀,企图勾结北汉夹击宋朝。赵彦韬把蜡书秘密献给宋太祖。在这以前,宋朝听说后蜀在加紧备战,也已决定着手消灭这个割据政权,并已经对后蜀军事力量和地形作了探察。所以,宋太祖一得到赵彦韬的密报,就高兴地说:“吾西讨有名矣。”于是,宋朝就在这一年十一月命王全斌为西川行营都部署,率兵六万,分两路向后蜀进军。一路由王全斌、崔彦进率领,准备取道剑门(今四川剑阁北)入蜀。一路由刘光义、曹彬率领,由归州(今湖北秭归)出发,溯江而上。孟昶听说宋军来攻,命王昭远率兵抵抗。王昭远根本不会用兵,却把自己比成诸葛亮,吹嘘他一出马,不仅要击退宋军,取中原灭北宋亦易如反掌。可是,他一同宋军接触,就大败而逃,很快连剑门也丢失了。王昭远本人吓得股栗失次,无法站立,最后在一个仓舍中被宋军俘虏。溯江而上的宋兵也很快夺取夔州(今重庆奉节)等川东数州。孟昶听说王昭远兵败,忙派太子孟玄喆率兵向剑门方向增援。这个太子在途中听说剑门失守,立即回头,沿途放火而逃。王全斌率军很快攻到成都城下。乾德三年(965年)正月,孟昶投降。宋朝从出师到占领成都,仅用65天,就消灭了后蜀。

继后蜀被消灭的割据政权是南汉。

刘氏割据南汉60多年,到最后一个统治者刘鋹时,统治更加残暴,统治集团内部自相残杀,荒淫昏懦的刘鋹也众叛亲离。宋朝在消灭湖南割据势力后,同南汉就偶有兵戎相见。在进军后蜀前夕,宋太祖从一个南汉俘虏那里了解到南汉政治腐朽黑暗的情况,知道可以用“救此一方民”的名义出师,决定着手消灭南汉。

开宝三年(970年)秋,宋太祖让南唐主李煜写信给南汉刘鋹,要他向宋称臣,把南汉占据的湖南州县交给宋朝,遭到刘鋹的拒绝。宋太祖就于十一月派潘美为桂州道行营都部署,大举进攻南汉。这时南汉的许多将官都已被刘鋹杀死,由几个宦官掌兵,军事设施皆毁坏失修,一听说宋军大举来攻,仓惶应战。宋军迅速攻占南汉在湖南的州郡,又越过南岭,破南汉的大象阵,攻占南汉的门户韶州(今广东韶关),于翌年二月迅速进逼广州。刘鋹想用船舶载金宝及妃嫔下海逃亡,船被宦官和卫兵偷走,想在广州负隅反抗又告失败,只好向宋军投降。南汉割据的60州240县并入宋朝。

削平南汉后,宋朝加紧作消灭南唐的准备。这时的南唐主李煜是个善诗词、工书画、喜音乐的风流才子,政治上却一塌糊涂。

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为制造进攻南唐的借口,要李煜亲自到开封朝拜。南唐一些大臣认为李煜一到开封就会被扣留,南唐就会灭亡,加以阻止。宋太祖就于这一年九月派曹彬率10万大军进攻南唐。宋军用事先准备好的龙船和竹排,三天之内就在采石造好浮桥,迅速渡过长江。南唐这时已十分虚弱,连战皆败,南唐主李煜却还以为不用过虑,只顾在宫殿中和僧人、道士念经。宋军抵达金陵城下数月后他才知道已经危急,急忙派能言善辩的徐铉到开封乞求宋朝退兵。徐铉同宋太祖论争,说南唐对宋一向百依百顺,没有得罪之处,宋兵师出无名。宋太祖按剑喝道:“不须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耶!”严辞拒绝南唐的乞求。宋军围困金陵将近一年。曹彬执行宋太祖逼李煜投降,争取人心,不得滥肆杀掠的指令,一直对李煜进行劝降。直到开宝八年(975年)十一月底,曹彬才在诸将发誓不对金陵进行洗劫之后,下令攻进金陵。南唐主李煜至此才被迫投降,并按曹彬的要求,命令其他州县停止抵抗。南唐境内除江州(今江西九江)据城固守五个月才被攻破外,其他州县都很快被宋军占领。南唐22州、军,180县,并入了宋朝的版图。

南唐的削平,是宋太祖领导的统一战争胜利的高峰。在灭南唐的第二年八月,宋太祖又一次派兵大举进攻北汉。因宋太祖突然在十月死去,新登位的宋太宗需要时间巩固自己的统治,而契丹又在此时出兵支援北汉,宋太宗下令全军撤退。这次攻北汉又半途而废。

名家回眸

史学家黄仁宇说,宋太祖在有生之年虽然没有实现完全统一的愿望,其“先南后北”的策略只是基本实现了“先南”的一部分,但是,从赵匡胤对西南各政权都有一举削平,而亲征北汉却未能成功的这一结果来看,他和赵普制定的“先南后北”的策略,无疑是正确的。

风雅之国——文人的天堂

宋朝,文人的天堂。中国历史绵延数千年,没有哪一个朝代像宋朝那样重视文人,没有哪一个朝代像宋朝那样“重文”轻武,也没有哪一个朝代像宋朝那样给文人那么多优厚的待遇和地位。因此,宋朝孕育出了那么多的风流人物,那么多华美、壮观、惊艳的诗篇。难怪学者余秋雨先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文治,宋太祖开了先河,宋太宗继续发扬光大。

宋太宗没有他老哥赵匡胤那样的军事天赋,也缺乏战争经验,因此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过程中吃了大亏。武的没有作为,只好把主意打到文化建设上来。《老子》曰:“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鉴于先贤这样明智的话,太宗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于是太宗朝广开科举,编修类书。而他自己也喜欢读书写字、舞文弄墨,附庸风雅。传闻宋太宗有御制文集,又有御书纨扇数十,都藏于他的龙图阁当中。

可惜,宋太宗毕竟出身行伍,没有抓好基础教育,就算后来看了很多书,写出来的东西依然缺乏深度,他这一生做了很多诗词歌赋,却鲜有传世之作。不过太宗珍爱那些会做诗词的人,有的文人只因为几首词赋,便能做官,足见他很重文人。为了鼓励文风,他甚至欲使武将知文儒之盛,常让武将们到密阁里看书学习。在这种风气之下,宋朝的文人武将个个差不多都有几分风雅的味道,活脱脱一个文人之国浮现了。

上文曾说到,太祖为提防武臣像他那样黄袍加身,树立了“文武分途、以文制武”的国策,但也只是萌芽状态。到了宋太宗这里,便是真正得以开始。太宗在位期间,广开科举,大量吸纳文人入朝为官。本来宋初每年参加省试的不过2000人,而到太宗这里,一次贡举即增至5300人。到了后来的真宗年间,第一次贡举竟然增至两万人。北宋晁冲之《夜行》诗道:“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取长途。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可见读书之普及,已经覆盖了全国。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中云:“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显然,这个国家已经是个具备高度文气的国家了,而科举制度也获得空前的发展。

贫民要想跃升为士大夫,大多是靠科举。宋朝的科举制度与唐朝虽然相同,但是对人员的考核很严,不像唐朝有很多浪漫性戏剧化的场外交易,因此的确有一批非常优秀的文人进入朝廷。与前后朝代相比,宋朝的科举制度是最完善,也是最公正的,到了明朝,科举制的优势基本被埋没了。

宋朝有句民间俗语:“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好男儿就要去从文,而不能习武。宋朝考试及第人士所受的重视,比唐王朝时期的敲锣打鼓、通报呐喊还要夸张。进士及第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结队朝见皇帝,需要通过街市,首都开封就好像疯了一样,万人空巷。当时便有人感慨说:

“纵使一位大将,于万里之外立功灭国,胜利凯旋,所受的欢迎,也不过如此。”宋代文人上位,武人为庶,从此处一眼可以看出。

子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宋朝以文立国的精神,是跟儒家学派的保守思想如同水乳一样,融合为一。然而,实际在孔老夫子的时代,读书与做官没有多大的逻辑关系,当时做官主要靠献策和军功。西汉武帝创立太学,才是通过学习和考试再做官的萌芽。孔子的原意是做官之人如有余暇,应该通过学习以弥补做官的不足;读了书再去当官做事,以检验学养,学以致用,并非以读书为敲门砖。但是自太学特别是科举兴起之后,便有了“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的风气。

宋真宗曾言:“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子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人只要肯读书,食欲、色欲、志向都可以得到满足和实现。

名家回眸

近代学者王国维先生说,宋王朝是士大夫的理想乐园,宋代因科举制度而出仕的优秀者太多,诸如范仲淹、王安石、苏轼等,皆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科举使他们成为士大夫,从而一展治国的宏图的,宋朝也因此成为了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国家”。

宋朝,在我国历史上也因此具有重要的地位,它那深厚的文学内涵文化沃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流淌在民族的血液中,形成了特有的民族素质。

同类推荐
  • 员外公子多情记

    员外公子多情记

    21世纪时,他是一个草根,虽然有色心,却无资本。一次意外,灵魂穿越到古代一个富豪子弟身上,从此,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身边更是美人如云。什么青楼歌妓,什么良家妇女,什么纯情少妇,什么千金小姐。只要与“美”沾边,都难免与这风流公子扯上风流韵事。
  • 回到三国去种菜

    回到三国去种菜

    一个三无宅男回到三国,张飞、关羽、简雍都不是轻易能收服的,史书上的叔父支持刘备崛起的刘焉却一心想要谋刘备的家产,名义的老师卢植却是自己在官场上最大的拦路虎,又不好意思低头去求好友公孙瓒,黄巾起义更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织席贩履也不是无产阶级能玩转的,为了起步资金刘备只能选择老老实实先种菜吧!
  • 无敌汉王

    无敌汉王

    魂穿汉朝,本可以做一个纨绔小王爷,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腐败生活。但刘丕觉得这样是在浪费生命,他觉得自己既然来到了这个朝代,就要做点什么。于是他有了一个愿望。他希望,陆地延伸到哪儿,大汉的军旗就插到哪儿。
  • 读史有心得

    读史有心得

    《读史有心得》从历史的各个角度分析,观点新颖,并没有被某些历史结论和历史现象蒙蔽,重新分析,实事求是地总结出自己的心得。
  • 穿越明朝做鹰犬

    穿越明朝做鹰犬

    承诺不可轻易下,泡妞还需靠走心。装逼遭雷劈本书讲述的是主人翁遭雷劈后穿越到明朝所发生的故事,且看小少如何描绘一个21世纪的废材青年在大明朝的挣扎生存
热门推荐
  • 大佬要斗宝

    大佬要斗宝

    当携带十大博物馆降临51世纪!当文物古玩全变成了修炼资源!这个世界开始变得妙不可言……万法殊途,斗宝成了这个世界的唯一修炼之法,追求极致巅峰,不是以力证道,不是拳破苍穹,不求镇压万古,只求长生永恒。这是一本战斗非斗的书,没有拳拳到肉,没有刀刀断命,只有斗宝,热血沸腾!!!
  • 暖爱成婚,萧先生念念不忘

    暖爱成婚,萧先生念念不忘

    萧奕恒从来不相信什么命中注定,后来现实啪啪啪打脸,他再不愿退后守护了。片段一:“你承认喜欢我又怎么了,你在怕什么?”他在身后步步紧追,她在前面拒他万里。后来他恼了,“我要是再喜欢你我就不姓萧!你还跑吗?”她犹豫了下还是走了,就听到他在后面死皮赖脸地说,“我跟你姓,顾念她男朋友,顾念她老公,顾念她孩子的爸我都愿意。”然后就听见她说,“跟我姓?”“。。。。”某人无语,这是重点吗?重点是爷那颗比钻石还闪耀的心啊!后来为了把顾菇凉拐回家,某人追妻降妖除魔直奔西天,额,说错了,是情路漫漫,值修正果。
  • 九天秩序

    九天秩序

    灵气复苏,域外入侵,《山海经》里的奇异生灵降世。韩小天被迫远离家乡,带着哈士奇,去往未知的云山,冒险旅程就此展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美食与保健——高血脂食疗谱

    美食与保健——高血脂食疗谱

    本书主要针对生活中患有高血脂群体的食疗菜谱,主要讲述了以下几类菜谱:素菜谱;荤菜谱;粥菜谱;高血脂食疗汤菜谱;高血脂食疗主食谱;疗药茶;疗药酒。
  • 诱宠萌妻:总裁别使坏

    诱宠萌妻:总裁别使坏

    见过一次面就要求结婚,李小白差点没吐血,总裁大人,您怎么不按路数出牌呢?无冤无仇,不用合同,没有一夜情,没有带球跑,就因为他高兴!言绍清还真是奇葩中的战斗机,超级大奇葩。结婚不就是领个证吗?
  • 三界唯王

    三界唯王

    三界之始,皆由命运而生。更在这神州大地上,一直流传着无数的神奇传说。故而以为女娲造人皆为天道,盘古开天皆是常理之中。然皆为天道常理之事颇为平淡,并非人类之作为,再而皆有三界六国之说,虽是幻想,但确实神秘存在,在其中人类经过漫长的岁月修行,皆悟道而飞羽成仙,到达他们幻想的国度,更在消逝的人类之下皆为故去的亡灵,或凶残的恶魔,遂又多了九幽之下的神秘阴云。无论是人,神,或者邪魔,无不存在于这片宽广的土地,唯有天道横在,一切皆在因果循环之中。雪无泪一个被遗弃的婴儿,却意外的被云仙峦一派收养,是天意,还是巧合,经过岁月的洗礼,昔日的弃婴原来是······最终成为一代强者。三界之始,皆由命运而生,三界六国命悬一线之间,天之骄子捍卫人间正道,故而乾坤逆转,六国轮回,三界归元。····
  • 安的世界

    安的世界

    昏暗的世界,绝望的回音。痛苦不停的撕扯着我的心脏。我本以为自己会这么一直的走下去,孤独的向前迈出每一步,而每一天的忏悔却成为了我走完这世界的力量。这个世界已经充满了绝望,战争早已夺去了一切。灾难、饥饿、恐惧每一天都在折磨着这个世界的人们。我不敢和任何人多说一句话,我旅行的途中变得越来越沉默,因为我知道我早已没有了资格与人交谈和帮助那些无助的人们。因为,或许,我都已经开始质问自己除了这具身体还剩下什么。直到了那一天,我遇到了一个陷入绝境的孩子,我的怜悯让我出手帮助了她。那一天改变了她的命运。同样,改变的也是我的命运。
  • 栖鹰大陆

    栖鹰大陆

    父母双亡的宁冬至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直到有一天从一个怪人那里拾到一张特别的传单,开启了他在另一片大陆的旅程。在那里有患难与共的朋友和热血的青春,也有隐藏在平静下的危机。他在学习和战斗中逐渐成长,一步步揭开了当年那场圣战下阴谋,并逐渐触碰到那个埋藏了千年的惊天秘密。
  • 明朝消防员

    明朝消防员

    洪武入世战火烧,尸骨成山弃荒郊。永乐得名扬四海,善恶难辨自逍遥。朝堂虞诈多取巧,机关算尽亦徒劳。一刀斩断红尘恋,怎奈蝼蚁皆难逃。明日之事谁知晓,朝代更迭心头扰。消磨半生归海岛,仿若浮萍随风飘。前尘姻缘君莫笑,今生痴情最难消。尝尽世间辛酸苦,独留一人傲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