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31200000009

第9章 逻辑与逻辑学(2)

摘自叶青《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其二)》《研究与批判》第2卷第3期1936年5月

所谓逻辑,完全是客观事物之运动变化的法则的反映,并不是纯主观的产物,也不是与一切现实绝缘了的东西。思想界的矛盾,是各人所处的现实环境相互间的矛盾之反映,而不是对于这纯“形式逻辑”的理解程度之不齐。矛盾是进化之母。社会内部的矛盾,推动了社会之发展。思想界的矛盾就是社会矛盾的一面,不仅可以推动思想之愈加正确,愈接近于绝对真理,即是愈加使思想进步,而且也足以反作用地帮助促进现实社会之进步。……

摘自谭辅之《思想上的矛盾怎能消灭》《思想月》第1卷第5期1937年

所谓形式逻辑的根本精神就在这两点上面:第一,它把事物看成不发展的,不变化的;因此它规定了非常机械的法则,且把这些法则看做是绝对性的,是随时随地都可以无条件地适用的。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形式逻辑的第二个根本精神,那就是,它把法则和客观的事实脱离了。形式逻辑先有了几个已知的道理,便根据了他的死板板的法则从这已知的道理去推究未知的,却不管在客观上是不是如此。你假如有机会读到形式逻辑,你便可以看见一条条的非常严密的公式,却看不见这些公式是不是精密地反映了客观的事实。客观的事实的发展常要根据了特殊性的具体环境以及种种偶然性的条件而有不同的姿态,但形式逻辑却顾不了这许多。

摘自胡绳《死的逻辑和动的逻辑》《新学识》第1卷第7期1937年4月

在承认逻辑与认识论是同一物这一见解底下,研究逻辑,就应该在认识史的基础上来研究它。如上所述,逻辑是认识史的概括的、总和的表现,在这意义上,过去的逻辑(及逻辑思想)便成为认识史的里程碑。

摘自杜国庠《为什么逻辑离不开认识论》(1937年)《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527页

人的概念的每一差异,都应把它看作是客观矛盾的反映。客观矛盾反映人主观的思想,组成了概念的矛盾运动,推动了思想的发展,不断地解决了人们的思想同题。

摘自毛泽东《矛盾论》(1937年)《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281页

在辛亥之后的几年中,因为大多数的人注重科学,所以有一部分的人特别喜欢谈归纳,我免不了受了这注重归纳的影响,后来教逻辑,讲到归纳那一部分,总觉得归纳法不是一个像样的东西,……一方面我不能大刀阔斧地把它扔掉,另一方面,我又不能给它以广种理论上的根据。归纳原则本身有同样的问题。这原则不是从归纳得来的,但既不是从归纳得来的,又以什么为根据呢?实实在在引用归纳为求知的工具的人们大概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但是我的兴趣是哲学的,这问题在我是逃避不了的。

摘自金岳霖《〈论道〉绪论》(1940年)《中国现代哲学原著选》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22页

从逻辑这一方面着想,任何世界,即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只要是我们能够想象与思议的,都不能不遵守逻辑,关于这一点,我从前也有许多疑问。后来想起来,这实在用不着疑问的。思议的范围比想象宽。可以想象的例如金山、银山、或者欧战那样的大战在一个人脚指上进行,都是可以思谈的,但是可以思议的,例如无量、无量小、无量大、或几何的点线等等不必是可以想象的。既然如此,我们只就思议立论已经够了。我们要知道思议的范围就是逻辑思议的限制是矛盾,只有矛盾的才是不可思议的。这当然就是说只有反逻辑的才是不可思议的,而可以思议的总是遵守逻辑的。

摘自金岳霖《〈论道〉绪论》(1940年)《中国现代哲学原著选》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23—524页

纯粹的逻辑命题彼此都是彼此的必要条件,否认任何一逻辑命题也就否认任何其他的逻辑命题。它们只有系统上成文的先后,没有系统之外超乎系统的先后。

摘自金岳霖《〈论道〉绪论》(1940年)《中国现代哲学原著选》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25页

我们的范畴都是概念,而我们的概念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形容作用,另一方面是范畴作用。就概念之为形容工具而言,它描写所与之所呈的共相的关联,它是此关联的符号,此所以它能形容合于此关联的所与因而传达并且保存此关联于此所与消灭之后。就概念之为范畴而言,它是我们应付将来的所与的办法,合乎此关联(即定义)之所与即表示其现实此共相。不合乎此关联之所与即表示其不现实此共相。……就概念之代表共相,而共相又不能无彼此的关联着想,概念总是有图案的或有结构的或有系统的。把概念引用到所与上去,或以概念去范畴所与,那所与总是一图案,一系统,或一结构范围之内的东西。

摘自金岳霖《〈论道〉绪论》(1940年)《中国现代哲学原著选》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27页

范畴有两方面:一是正的方面的接受,一是负的方面的排除。一概念之所接受,即其他概念之所排除,一概念之所排除,即另一概念之所接受。

摘自金岳霖《〈论道〉绪论》(1940年)《中国现代哲学原著选》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28页

时间是现实的最重要的因素,至少我现在有此看法。只有在纯逻辑方面,或纯思议方面,我们才可以假设时间打住。逻辑本来就没有时间。从其他任何方面着想,我们都没有理由使我们相信时间是会打住的。

摘自金岳霖《〈论道〉绪论》(1940年)《中国现代哲学原著选》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31页

依唯物论的认识论认为逻辑是经验的和科学历史的产物,依唯心论的认识论认为逻辑是思想的产物。欧氏的几何学是埃及的建筑和水利的产物,它有丰富的物质内容,所以一直到现在还适用;同时因为他的逻辑是思想的产物在他这一形而上学的逻辑下就限制了几何学的发展。

摘自艾思奇《抗战以来的几种重要哲学思想评述》《中国文化》第3卷第2、3期合刊1941年8月

一般人的研究常根据现有的一般的原则就做结论,不积极的长期的向事物的本身中各侧面钻进去,不愿意多牺牲时日,从事物本身中找关系,而企图从外面搬来的原则,把具体的事物纳入这一般原则的框架中。而自号于人曰:这个原则是普通公理,道公理有普遍妥当性,这是绝对物。实际上,这个原则已经是全知全能的上帝,非人间所有物了。这就是唯心论的逻辑。唯物论的逻辑学是钻进事物中去,由事物本身供给人们的逻辑,再以这逻辑还给事物,这种逻辑是新陈代谢的逻辑,是有生命的逻辑。

摘自艾思奇《抗战以来的几种重要哲学思想评述》《中国文化》第3卷第2、3期合刊1941年8月

若没有逻辑——概念的次序、语言文字的理则,则人与人之间思想上无共同的方式或范畴,彼此不能以理相喻,彼此不能相互了解,换言之,精神上不能交通。而彼有清晰的条理,有根据而能把握实在的逻辑以指导行为,以组织知识、以发明科学征服自然的人,与那完全持原始的本能、感情、臆想、意见、欲望等粗糙的东西以支配生活、应付自然的人,相见于生存竞争之场,实无异于以铁器时代的人与石器时代的人较长短,其优胜劣败之数,不卜而知。所以,我说逻辑是精神的交通与精神上斗争的利器。

摘自贺麟《怎样研究逻辑》(1942年)《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10页

离开符号的内容,而玩弄符号,不顾思想的全系统,而因袭中古经院学派的繁琐,支节于此一名词和彼一名词的咬文嚼字,这未免徒卖弄少数人的智巧而忘记逻辑的真正使命了。

摘自贺麟《怎样研究逻辑》(1942年)《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11页

但我们所谓采取数学的“公则方法”乃是采取数学的精神,而不必拘泥于外表的形式。若每著一本逻辑书、每讨论一个哲学问题,都要采取数学的形式,如斯宾诺莎的《伦理学》那样,不惟千篇一律,有如逻辑的八股文,抑且有使思想机械化而受束缚,有不能随意发抒之苦。……且真正的逻辑须研究其他科学的前提和思想方式,而逻辑自身并无不待证明的前提,亦不像其他科学可以任意的界说或定义开始(参看黑格尔《逻辑学》导言论“逻辑的开端”部分)。

摘自贺麟《怎样研究逻辑》(1942年)《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15页

盖康德根本认为逻辑与经验、原理与实验应联合而不可分离。就二者关系言,理性为主体,为立法者,经验为对象,为须遵循法令者。既不离开经验而谈抽象的原理,致陷于空洞,亦不离开理性而谈经验或实验,致陷于盲目,以达到“以逻辑驾驭经验,以经验注释逻辑”的真知识或科学知识。

摘自贺麟《怎样研究逻辑》(1942年)《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19页

把握住上述两点:(一)不问目的,但问本质;(二)据界说以思想,依原则而认知,便算把握住了逻辑的本质,认识了逻辑的根本精神。……能依此种方法以治逻辑,方可达到一种既非抽象的形式逻辑,又非只是求片断的偶然的知识的经验方法,而乃是可以昭示我们的真理的本质,帮助我们把握实在,获得普遍必然而有系统的科学知识的逻辑,必定要这样的逻辑才真正算得我们篇首所谓精神的训练和精神的工具。

摘自贺麟《怎样研究逻辑》(1942年)《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19页

罗素著作方面,……贡献最大的要算他和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这部书在逻辑发展史上可以说是划时代的。这是自从亚里士多德创立了传统逻辑以后的第一次革命。莱布尼茨(Lei—bniz)和墙根虽然怀疑传统逻辑的性能,但并无积极的建树;康德企图改造逻辑,结果建立了他的认识论,黑格尔也企图改造逻辑,结果建了他的辩证逻辑。只有怀特海和罗素的这一努力才把逻辑从传统的三段论桎梏中解放出来,使逻辑成为一种独立的科学。德国哲学家麦尔兹(Mertz)说,《数学原理》的出版,是逻辑脱离哲学而独立的宣言。

摘自贺麟《柏特兰·罗素》(1948年)《现代西方哲学讲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9—90页

有人说,形式逻辑对于实际并无肯定,你却根据实际来攻破形式逻辑,岂非隔靴搔痒?我回答说,纵然主张形式逻辑的人口口声声说明对于实际无所肯定,但是,他总不肯承认形式逻辑与实际根本没有关系。假使主张形式逻辑的人肯于承认形式逻辑与实际根本没有关系,肯于承认实际有实际的逻辑,这样一来,形式逻辑丝毫不能范围实际的发展,形式逻辑岂不变成了文字游戏?所以形式逻辑对于实际必然要作一个基本的肯定,即肯定实际总要依照和依据形式逻辑所规定的形式以为发展。

摘自陈家康《何谓“最哲学的哲学”》《群众》第8卷第3期1943年2月

任何逻辑都有判断,有判断就有判断的形式。我们当然要形式,不要形式是讲不通的。我们不但要形式,而且要最精确的形式,最有实际内容的形式。今天讲形式逻辑的人,不是误于形式,而是误于形式主义。今天的形式逻辑,老实说,不过是形式主义的逻辑而已。

摘自陈家康《何谓“最哲学的哲学”》《群众》第8卷第3期1943年2月

条理这个东西最重要。语其实,则天下没有比它再实的东西,故谓之实理,语其真,则天下没有比它再真,故谓之真理。举实则真在其中,举真,则实在其中。谓理可真而不必实,妄也。初学的人不懂真理为何物,我可以告诉他真理就是实理,真理实理又是条理,条理就是物之条理。

摘自陈家康《物与理》《群众》第8卷第5期1943年3月

语言文字,本是表示日常经验的事理,是一种死笨的工具。我们拿这种工具,欲以表达日常经验所不能及到的、很玄微的、很奇妙的造化之理,其间不少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即如刹那一词,在其元来的涵义,本是一种至小而不可更析的时分。我们在谈变的时候,自不能不利用此刹那一词,以表示不断的变化,是刹那顿起的。然若因此而以世俗时间的观念来理会此中所谓刹那,将把甚深微妙、不可测度的变化,箝入死的架格之内。甚至前后刹那之间,定有间隔,而变化也应中断了。如此,既已无法理会变化。

摘自熊十力《新唯识论(语体文本)》(1944年I《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33页

法则一词,可以包含规律、形式、条理、秩序、型范等等意义。这种法则,是与法相俱有故。相起,即有物有则。如方圆等等形式,是法则。必须有方的或圆的各类法相或事物,才有方圆等形式与之俱在。不可计法则为一空洞的格式,可以离一切法相而独存于另一世界。相泯,而法则并遣。故言则者,不离于相。

摘自熊十力《新唯识论(语体文本)》(1944年)《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83页

老子曰:“道法自然”。夫老氏所谓道,极至之称也。而曰道法自然,岂道之上别有自然耶?老氏盖谓道之发现,乃无所待而然。无待而然,谓之自然。自然者,乃道体天然自具之则也,故曰道法自然。

摘自熊十力《新唯识论(语体文本)》(1944年)《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84页

康德的先验逻辑,是形式逻辑的扩充,再造。形式逻辑里的规律,虽为思维的必要条件,究竟于知识不是创造的,它像培根所挖苦神学的话,是不能生育的尼姑,先验逻辑的要旨,是要将逻辑运用到对象,用到经验;用到自然界,使逻辑有内容,……先验逻辑的任务,是将当前所与的事实,放在时空范畴里去了解,将它变成可以说明的事实,即是说,逻辑的主体,凭借时空范畴,作先天综合判断,康德称时空为感性的形式,范畴为悟性的形式,感性,悟性,是广义的理性(心),其形式也可称作理。

摘自郑昕《康德学述》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13页

同类推荐
  • 大美中华:56个民族概览

    大美中华:56个民族概览

    《大美中华——56个民族概览》一书全面介绍了我国56个民族的概况,呈现多元一体的各民族风姿风采,打造一部中国少数民族概览力作,彰显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全书简要介绍了各民族的概况、民族文化、民族服饰、民族节日、民族民居、民族礼仪、民族饮食等。各民族之美,美不胜收,既有民俗风情色彩缤纷的璀璨美,又有传统节日流光溢彩的炫丽美,还有56个民族多元一体化的缤纷美,不同美的形态铸就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
  • 惊世预言

    惊世预言

    在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预言到后来成了现实,这就不由得让预言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让我们不得不有些怀疑:说出这些预言的人是不是具有未卜先知的超人能力。除了2010界末日的预言之外,还有哪些令人震惊的语言呢?
  • 回族伦理文化导论

    回族伦理文化导论

    《回族伦理文化导论》是中国第一部从文化哲学视角系统研究回族伦理文化的学术性专著。该书立足于全球化下的文明冲突与对话和现代化下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强的大背景,在伦理学、文化学、民族学交叉学科研究的基础上,把宏观的定性研究与微观的实证研究结合起来,运用哲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对整个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回族文化的伦理现象作系统的研究。该书安排了文化是非线性的、选择的、多元的、内在的四个理论预设,作为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研究回族伦理文化的理论前提。
  • 民俗实用对联(上)

    民俗实用对联(上)

    对联是做为民族传统风俗文化之一,从其诞生起,就一直为历代人民所重视。本书从岁时节日、人生礼俗、工商百业三大方面,选取精联、名联百余条以飨读者。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印度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印度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终极火力

    网游之终极火力

    CF中,他是一匹黑马,荣耀一时。百城联赛,他神秘逆袭,手段层出。与‘名人堂’成员对拼,他占尽上风。母亲去世,他颇受打击,从此消失游戏界。划时代网游横空问世,风靡全球。王者回归,且看他的问鼎之路。。。“我是李峰!”‘传说’。。。。由我铸就。。。
  • 暗边戏话

    暗边戏话

    是一场单纯谋杀,还是一次针对性的陷害?一个利己主义的欺诈师和一个性格火爆的侦探被迫合作。在这座混乱的都市里联手找出那个真正的幕后主使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逆战之智慧丧尸

    逆战之智慧丧尸

    金战云被国际特战联看中,加入前要在训练营进行一次考核训练,恰好遇到重要的仓储中心失联,总部以这次的事件为考核内容,派金战云去查清此事。结果到了仓储中心才发现,失联的原因竟然是所有人都死于非命,而造成这一切的,竟然是突然出现的丧尸。更可怕的是,这些丧尸不但能力超群,甚至还具有智慧。为了摧毁仓储中心,丧尸们选择了引爆C4,而金战云必须要想办法消灭它们,同时拆毁丧尸们安装的炸弹……
  • 只怪爵爷太年轻

    只怪爵爷太年轻

    十七岁之后她遇见了他,是命中注定,还是早有预谋,若蕾是世界顶级世家若家的大小姐,除了这个身份,她还有各种牛逼屌炸天的身份,男主慕容爵世界顶级排名第二的世家,女主有两个真心对她好的朋友,男主也有,女主的朋友分别是,上官雪儿,蓝婉仪,男主的朋友分别是,凌天诀,黄埔烈,注:女主比男主强那么一丢丢,现实,青春,校园,偶像,女比男强那么一点。
  • 他们叫我大文豪

    他们叫我大文豪

    一个新的世界,失去了很多文学著作,所以,他想把它们带回来,然而这些不是他的故事,却为他铸就了大文豪之名。他们叫我,大文豪。
  • 黑帝:养成租借女伴
  • 超级无敌不死大圣

    超级无敌不死大圣

    寻大道沧海桑田,葬神山求仙问天!“废材?丹田是需要无数晶石的无底洞?不怕,咱有“觅晶诀”,可准确找寻到晶石的位置;苦于没有修炼发诀?不怕,那咱就偷尽各大仙门,以“青珠”参悟神圣古经!”方云道。天才们修炼神圣古经,消耗无数灵药仙晶,穷毕生之力,才勉强摸到大圣境界的门槛。方云,以废材之身打天才们的脸,向着仙路迈进……
  • 经商百诫

    经商百诫

    商人所置身的社会和周遭环境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商人必须不断地充实和改进自己,才能适应这种变化。商人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正在日益强化,这不仅仅是因为商人的行列中新的冒险者的不断涌现,而且也得益于财富的大量积累。后者是当今社会庞大的企业规模和庞大的市场的必然产物,它为商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商人成为对社会有着独特贡献的人。面对金钱的诱惑,一些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下海“捞”一把,他们只看到了利益,没有意识到商场中的危险。
  • 快穿之逆袭当女主

    快穿之逆袭当女主

    林凩,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白领。没想到,再睡梦中竟然碰到了一个系统,称:由于女配在小说里时常没虐,来了个“女配起义”选了林凩来当这个幸运者。女主会有心机,会耍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