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4900000040

第40章 魏晋南北朝汉族生活风俗(5)

居民宅院的基本格局仍沿袭汉代的传统,少者为一堂二内,多者则有两进、三进乃至多进的大宅院;一般外面皆有院墙。宁夏彭阳北魏前期墓葬中发现的土筑房屋模型,由门楼、房屋及两者之间的空间天井构成一完整的庭院。房屋顶部为两面坡式,两坡各有十三条瓦垄,正脊仿砖砌,两端置鸱尾。正面中部为一双扇门,门及门框皆涂朱红彩,两边各有一直棂窗,每窗有四根窗棂。宁夏固原博物馆:《彭阳新集北魏墓》,《文物》,1989年第9期。房屋一堂二室,当是小家庭的住宅。而那些数世同堂的世家大族,其宅院当要大得多。如西晋大臣山涛死后,其部属上奏说:“(山)涛旧第屋十间,子孙不相容。”《晋书·山涛传》。晋武帝司马炎下令为其子孙增建房屋。又晋武帝还曾下诏为王沈、鲁芝各建房五十间,可见这是当时朝廷官员的一般标准。

3.贫者居茅屋

尽管砖瓦的应用已很广泛,但除朝中权贵、富商大贾外,居住草屋茅舍的人还相当多,其中也包括一些士族以及较为清廉的官员。东晋时会稽内史孔愉“在郡三年,乃营山阴湖南侯山下数亩地为宅,草屋数间。”《晋书·孔愉传》。南朝梁时曾任中书侍郎、鸿胪卿的裴子野“无宅,借官地二亩,起茅屋数间。”北魏前期百官无禄,主要靠朝廷赏赐,高允任中书侍郎二十七年,家中只有草屋数间。

《宋书·后妃传》载曰:南朝宋“明帝陈贵妃,家在建康县界,有草屋两三间。上出行,问尉曰:‘御道边那得此草屋?当由家贫。’赐钱三万,令起瓦屋。”朝廷官员、皇亲贵戚尚且如此,庶民百姓自不待言。如《南史·王玄谟传》载曰,王玄谟统兵北伐,攻打滑台(今河南滑县东南)时,因城内多茅屋,有人建议以火箭去烧毁城中房屋,以助攻城。另,《魏书·甄琛传》载,鲜于修礼、毛普贤等率北镇流民反时,定州城内,燕、恒、云三州避难之户,“皆依傍市,草茅住。”可见住茅屋之俗南北皆有。

除竹茅草屋外,还有居住在土窟石穴之中的,如晋朝隐士孙登是汲郡人,“于郡北山为土窟居之”《晋书·隐逸传》。张忠隐居于泰山,“其居依崇岩幽谷,凿地为窟室,弟子亦以窟居。”北魏宗室元弼因未能承袭父亲的爵位,弃官,“入嵩山,以穴为室。”《魏书·景穆十二王列传上》。十六国前凉时人郭瑀则“凿石窟而居。”在山区林木多的地方,亦有以木板建屋的,南朝齐、梁时人邓郁“隐居衡山极峻之岭,立小板屋两间。”《南史·隐逸传下》。

4.东厨后溷

在一般宅院中,除住房外,厨房与厕所也是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汉代大多将厨房设置在东房,故称东厨。曹植《当来日大难》曰:“日苦短,乐有余,乃置玉樽办东厨。”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六。表明在这一时期仍沿袭汉制。

厕所当时被称为厕或清,因常将其与猪圈连在一起,故亦称为溷。《晋书·左思传》讲左思在写作《三都赋》时,“遂构思十年,门庭藩溷皆著笔纸。”汉代沂南画像石中宅院的厕所设在院后,这一时期的部分宅院可能仍沿用这种布局。有人为炫耀豪富,将厕所布置得十分考究,竟使客人误以为是内室。“刘寔诣石崇,如厕。见有绛纱帐大床,茵蓐甚丽,两婢持锦香囊,寔遽反走,即谓崇曰:‘向误入卿室内。’崇曰:‘是厕耳。’”裴启:《语林》卷四,周楞伽辑注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当时城里的宅院价格自数万至数十万钱,贵者有百多万,乃至千万以上者。有些廉洁的官员无钱买宅,只能租赁或借住,北魏时鹿悆“虽任居通显,志在谦退,迎送亲宾,加于畴昔,而自无室宅,常假赁居止。”《魏书·鹿悆传》。南朝齐时孙谦“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车厩居焉。”《梁书·良吏·孙谦传》。

5.佛道寺观兴盛

魏晋南北朝时佛道兴盛。尤其佛教到东晋之后,已十分活跃。东晋后期,江南建起了一千七百六十八所寺院,僧尼二万四千多人。法琳:《辨证论》。进入南朝,佛寺僧尼之数倍增。梁代仅首都就有“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南史·循吏·郭祖琛传》。北方情况亦然,《洛阳伽蓝记》即记载了北魏洛阳几十所寺庙的情况,当时,洛阳城内寺庙大多由官僚大族所捐,如建中寺“本是阉官司空刘腾宅。屋宇奢侈,梁栋逾制,一里之间,廊庑充溢,堂比宣光殿,门匹乾明门,博敝弘丽,诸王莫及也。”《洛阳伽蓝记》卷一。许多寺院规模相当大,如北魏洛阳的永宁寺,寺中佛殿的形制模仿皇宫中的太极殿,并有僧房楼观千余间。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僧房超过千间的还有永明、景明等寺。

当时寺院除居住僧、尼之外,大多也接待其他客人。如江南就多以僧寺接待各国使者。《北史·李灵传》。南朝梁武帝萧衍的孙子萧大圜在侯景之乱被平定后回到建康,“时既丧乱之后,无所依托,乃寓居善觉佛寺。”《周书·萧大圜传》。北齐时李翥“贫无居宅,寄止佛寺中”《北史·李义深传》。北齐后主时,卢公顺为符玺郎,与博陵崔君洽、陇西李师上关系友善,他们随后主高纬到晋阳,则寓居僧寺,被朝士称为“康寺三少”《北齐史·卢循传》。南朝陈后主时大臣韦鼎看到陈终将灭亡,就“尽货田宅,寓居僧寺”《南史·韦睿传·附孙鼎传》。

魏晋南北朝时,大的寺庙皆有佛塔。洛阳永宁寺塔“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有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师百里,已见之。”《洛阳伽蓝记》卷一。我国现存最古的塔就是修建于北魏正光四年(523年)的河南登封嵩山南麓的嵩岳寺塔,塔身十二角形,高四十一米,外部做密檐十五层,砖石结构,外涂白灰。此外,据《洛阳伽蓝记》记载,许多寺院还建有园林。

四、器用风俗

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替,尤其是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加快了汉民族生活习俗方面的变革进程,表现在日常器用方面,床榻、屏风等旧有的东西得到保存,同时胡床、凭几等新的东西也得到普遍的认同。

1.床榻因旧制

床的历史非常久远。《释名·释床帐》曰:“人所坐卧曰床。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可知床是坐具与卧具兼备的。汉以前床都比较矮,到魏晋南北朝之后,由于房屋建筑的增高,室内空间扩大,床的高度也有所提高。晋代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中所画的床,高度已和今天的差不多。《吴录》载曰:孙权晚年,孙霸与太子争权,杨竺面见孙权,屏退左右,进言立孙霸为太子,“有给使伏于床下,具闻之,以告太子(孙和)”《三国志·吴书·陆凯传》注引《吴录》。床下可以潜伏人,一定不会矮。据《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记载,许汜过下邳,拜见陈登,陈登不拘礼节,休息时自己上大床而卧,让许汜睡下床。此处的床系卧具。床同时是坐具。如《晋书·文六王传》载曰:司马昭宠爱其子司马攸,“每见攸,辄抚床呼其小字曰:‘此桃符坐也。’”《晋书·王导传》载曰:“帝登尊号,百官陪列,命导升御床共坐。”《世说新语》曰:“晋文帝为抚军时,所坐床上,尘不听拂,见鼠行迹,视以为佳。”

在一般情况下,坐、卧之床尺寸有别,并不混用。卧床一般都较长,汉末服虔《通俗文》曰:“床,三尺五曰榻板,独坐曰枰,八尺曰床”《初学记》卷二五《床》,引《通俗文》。汉魏时的一尺约相当于24厘米,则八尺为192厘米,与现代床的长度相近似。卧床又称眠床。如南齐时虞愿为官清廉,“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南齐书·良政·虞愿传》。有些眠床装饰十分豪华,南梁鱼弘,“有眠床一张,皆是蹙柏,四面周匝,无一有异,通用银镂金花寿福两重为脚”《南史·夏侯泽传附鱼弘传》。有些眠床则尺寸非常大,据《邺中记》记载,后赵统治者石虎的御床“辟方三丈”,堪称一时之最。

床之外,与床功能相近的有榻。《释名》曰:“长狭而卑曰榻,言其体榻然近地也。”可知榻比床要窄而长,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榻是床的变种,它同样兼具坐卧之功用。《世说新语·排调篇》载曰:刘遵祖拜见庾亮,“既见,坐之独榻上与语。”《太平御览》引《宋书》曰:王瞻“常诣刘彦节,直登榻曰:‘君侯是公孙,仆是公子。’引满促膝,唯亲二人。”这儿的榻乃作为坐具。《三国志·蜀志·简雍传》载曰:简雍“性简傲跌宕”,接待客人时,“诸葛亮以下则独擅一榻项枕卧语,无所为屈。”则此种榻当为卧榻。《世说新语·方正篇》曰:“杜预拜镇南将军,朝士悉至,皆在连榻坐。”此处所谓连榻即为坐卧兼备的长榻。

陈文帝坐枰图比榻更小的坐具称独坐或枰,《释名·释床帐》曰:“小者曰独坐,主人无二,独所坐也。枰,平也,以板作,其体平正也。”

制作床榻的主要材料是木板,但也有石制或玉制的。宋武帝刘裕时,曾有人进献石床;而据《邺中记》,十六国后赵石虎“后宫别院中,有小形玉床。”南朝齐时还有玳瑁床。《南史·齐宗室·萧坦之传》。床脚的形制有直脚、局脚(加工成弯曲状)之分,刘裕为提倡节俭,曾禁止在东、西堂使用有银涂钉的局脚床,而用加铁钉的直脚床。当时一般的床不一定上漆,只有比较讲究的床才上漆,上过漆的床则称漆床。局脚床、漆床等都是社会上层人士所使用的器物。《晋东宫旧事》载曰:“皇太子纳妃,有素柏局脚床、八板床、漆床。”《初学记》卷二五《床第六》。还有在床上镶嵌其他珍贵饰物的,如北魏郢州刺史韩务曾向皇帝进献七宝床、象牙席。《魏书·韩秀传附子务传》。

2.胡床流行

胡床作为坐具,本自少数民族。胡床的普遍使用,改变了汉族的坐姿,并促使椅子的出现。

窟图壁画中的胡床胡床是本自胡族的一种简单轻便的坐具,《资治通鉴》胡三省注胡床曰:“以木交午(交错)为足,足前后皆施横木,平其底,使错之地而安;足之上端,其前后亦施横木而平其上,横木列窍,以穿绳条,使之可坐。足交午处变为圆穿,贯之以铁,敛之可挟,放之可坐,以其足交,故曰交床”《资治通鉴》卷二四二,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胡三省注。可见,胡床是简便的折叠凳,可开可合,挟带方便(图51)。胡床东汉时已传入中原。《后汉书·五行志》载曰: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魏晋南北朝时大为盛行。《晋书·五行志》曰:北方“相尚用胡床、貊盘,及为羌煮貊炙,翟之食也。自太始(256~274年)以来,中国尚之。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宾,皆以为先。”胡床又名交床、绳床。南梁庾肩吾《赋得咏胡床诗》曰:

传名乃域外,入用信中京。足欹形已正,文斜体自平。

临堂对远客,命旅誓初征。何如淄馆外,淹留奉圣明。《艺文类聚》卷一七《胡床》。

由于胡床携带方便,在军旅中使用特别广泛。《晋书·张重华传》载曰:“谢艾与麻秋华战,下车据胡床,指挥处分。”《南史·梁本纪》载曰:“袁粲之据石头,黄回与之通谋。皇考闻难作,率家兵据朱雀桥,回觇人还告曰:‘朱雀桥南一长者,英威毅然,坐胡床南向。’回曰:‘萧顺之也。’遂不敢出。”此外,上层社会居家处事也多用之。史载,齐武帝在东宫宠张景真,拜陵还,景真白服乘画舫坐胡床,观者咸疑是太子《南史·荀伯玉传》。又张镜与客谈,颜延之取胡床坐听《南史·张俗传》。

胡床在魏晋南北朝的普遍使用,改变了中原汉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跪坐和箕踞的坐姿坐式,形成了“交胫肆踞”《盐铁论·散不足》。的胡坐:两脚分叉垂下,着靴或着鞋而坐。《梁书·侯景传》载曰:梁末侯景篡位后,“殿上常设胡床及筌蹄,着靴垂脚坐。”由于跪坐和箕踞从生理上看不很科学,必然要被“交胫肆踞”所替代,因此,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胡床的流行,“席地而坐之风,此时盖几绝”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178页。

3.凭几由前到后

洛神图赋凭几,又被称为倚几、隐几。汉代的凭几与案几的形状相似,几面为长方形,只是几面较窄,两端各有一足或为栅状曲足,置于人前,主人跪坐,以手凭几,分散身体重量,减轻腿部负担。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凭几,一般三足,故又称三足几。目前所见最早的三足几出土于三国时期东吴右军师、左大司马朱然墓,几身系木制,上有黑红色漆,几面呈扁平圆弧形,弧形弦长69.5厘米,几面宽12.9厘米,几高26厘米,下有三个蹄足,左、右端各有一足,后面正中有一足,其形状颇类似现代圈椅的椅背,只是没有椅座和椅腿。据认为这是当时的实用器物,也是目前所见同类器物中唯一可供实用的一件。安徽省文物考古所、马鞍山市文化局:《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墓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3期。

凭几出现之初,亦是放于面前,供坐者凭倚用。甘肃酒泉丁家闸5号墓壁画《燕居行乐图》中的三足几就设于墓主人前面,主人跪坐,以手凭几;甘肃省博物馆:《酒泉、嘉峪关晋墓的发掘》,《文物》1979年第6期。而南京象山7号墓中的陶凭几亦位于牛车厢的前部,显然也是供人向前倚靠的。南京市博物馆:《南京象山5号、6号、7号墓清理简报》,《文物》1972年第10期。但到南北朝时期情况已有所变化,随着胡床的普及和箕坐流行,与之相适应的则是三足几的摆放位置已从面前移到身后,从供人凭靠改为供人倚靠。南齐谢眺《咏乌皮隐几诗》曰:“蟠木生附枝,刻削岂无施。取则龙文鼎,三趾献光仪。勿言素韦洁,白沙尚推移。曲躬奉微用,聊承终宴疲。”《艺文类聚》卷六九《几》引。所咏的凭几,即三趾、曲躬,其功用为在宴会上供人凭靠,以消除疲倦;由于宴饮时客人面前置有供盛放食物的长几,故隐几只能置于客人的身后。

三足几的出现及其功用的改变,对于唐代以后带靠背椅子的产生,似亦不无影响。

4.几案趋向合一

案与几在先秦时期是两类不同的器物,案主要用于盛放食物,几则用于放置书籍、杂物等。到汉代时其界限已开始模糊,东汉许慎《说文》曰:“案,几属。”已将案与几混为一谈。到魏晋时,案不仅用来放食品,也放置文书典籍,故已有书案之称,曹操《上杂物疏》中即有纯银叁镂带漆画书案一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一。;放置奏疏文卷的案,又称为奏案,赤壁之战前,孙权下决心抗曹时就曾拔刀砍向面前的奏案《三国志·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魏晋以后,还曾将几案合为一词,并引申为文书律令的代称,如北魏时邢昕“既有才藻,兼长几案。”上述书案、奏案与几案就用途而言,实际上都是在原来几的范围之内。

当时称盛放食物的食案仍为“案”。如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墓出土的宫闱宴乐图漆案,就是一件相当精美的器物。案一般的不高,约十几厘米,如辽宁朝阳袁台子东晋壁画墓中的漆案长64厘米,宽42.6厘米,高17.5厘米,上面放有14件食具,位于墓主人画像前,表示为主人所享用。辽宁省博物馆文物组等:《朝阳袁台子东晋壁画墓》,《文物》1984年第6期。另外还有一种无足或仅有短托梁的案,类似于今天的托盘,即夫妻“举案齐眉”之案。

5.屏风多加彩绘

同类推荐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澳大利亚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澳大利亚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去传承。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渗进了中华儿女的血脉里,根植在自古至今的万物中。它们用其坚韧的存在,证明着文化特有的价值,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 中华文明之旅·第二卷

    中华文明之旅·第二卷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中华文明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伟人巨匠和英雄豪杰。
  • 中国隐士的品格

    中国隐士的品格

    在中国,山是远离尘埃离天最近之所在,从古至今,总有人不管得意或失意都会走向田园,幽栖林下,那些洞悉天地奥妙、道德高尚的人喜欢住在山上。每天,我们穿行在都市中,来不及看一看月亮和渺远的星空,乡村和田垄正在被城市水泥丛林所覆盖,辽阔的田园弥漫在浮尘之中。我们都读过陶渊明的诗,但归隐田园似乎是一个梦。
  •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本书是刘志生的博士论文,也是他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该书以大量的东汉碑刻的复音词为研究对象,把这些对象当作一个全封闭的系统,并制成ACCESS语词数据库,再对这个封闭性的语言材料的复音词采取通常所使用的专书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描写分析,其目的在于提示出东汉碑刻语料复音词的面貌、特徵、发展演变的情况和内容规律,借以考察东汉时期浒使用的部分复音词的使用情况,从而对整体把握处于汉语史重要阶段的东汉段的词汇系统的复音词内容规律乃至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资料和参考。
热门推荐
  • 一世烟花

    一世烟花

    内容简介:身处乱世,处处受敌,明枪暗箭,看她如何化解。她是史上第一个登上皇帝宝座的女子,然,却无法载入史书页,有人说她只是傀儡,有人说她是女子难以成为正统,不过是一个棋子。多年后,这纷乱的格局,这金戈铁马又是谁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天下,只能是她的。她本是权势之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千金,一朝精心谋划的变故,使得她家破流浪,寄人篱下,受尽侮辱,后又被逼远走他乡。机缘巧合之下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沧溪阁上,谁在谋划天下?这乱局又是由谁搅动。“父亲如此信任你,你竟这般谋害他!简直畜生不如。”她在雨中绝望地哭喊“你都已经如此地步了,竟还敢对我出言不逊,来人!把她拉下去,教教她如何和主子说话。”冷漠的脸一如既往地文丝不动。“哎,你住在我家,吃用都是我的,你的房间不就是我的吗,我就进了,你不爱住着就滚出去。”“给我回来,你还能去哪?”只因他是她的仇人之子,竟是连爱上她的资格都没有了吗?“放心,拼了这条命,我也会带你逃离此处。”看着眼前的人,就算此生只是为她而活,也值得.....“快走,不要管我,我只要你好好地活着。”君恩恳切,今世无缘以报,来世定相随…..“安分地跟着我,是你的终究能帮你拿回。“戏谑地声音传来,不知有几分真假“我不相信你。““很好,从现在开始,不要相信任何人,包括你自己。”此生的认真,皆倾付于你“你我并未相识多久,为何如此舍命救我?你,可是故人?”看到那奋不顾身为自己冲上去挡剑的人,即使倒在血泊中仍不肯摘下黑色面纱,他,究竟是谁?血泊中的他,在厚重的面纱后笑了笑,为你而死,为你夺得天下,而你抛弃皇权富贵,只是想你知道,我此生从未负你……是谁在在菩提树下回眸一笑,如烟如花,嫣然美艳,殊不知,不经意间,惊艳了谁的一世时光。要在内容简介中泄露你的QQ、电话等等联系方式,以免被他人冒用
  • 春林晓梦

    春林晓梦

    晓飘如春林,风絮烟雨梦。梦境还是现实,他,已经模糊不清;你,可还能分清?
  • 女官驾到:千里做官带着娃儿

    女官驾到:千里做官带着娃儿

    现代一个名叫女主的女主,穿越到了架空的朝代。陌生的环境、陌生的社会文明、陌生的风俗习惯、陌生的理解陌生的语言,让她不知所以。………………………………………………………………………………………………………………………平凡的男主平凡的女主平凡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只竹马压青梅

    一只竹马压青梅

    苏狸狸在给暗恋的人生日礼物上写下了“我喜欢你”四个字的表白语,当天收到男生的纸条约她出去。她兴冲冲地去了,却没想到这不过是一个愚人节的恶作剧。本以为自己的举止可以被称作大方,却没想到暗恋的男生跟她说:“我一直当你是个男生。”愚人愚人,老天愚人常常会愚的很有喜感,所谓喜感,就是天在上面笑,而她苏狸狸,只有在下面欲哭无泪的份了!
  • 为君朱颜不改

    为君朱颜不改

    在现代她只是个没爹没妈的孤女,尝尽人情冷暖,因一次为救一个溺水的陌生男人,当她醒过来时,发现处在一个跟历史上的唐朝很相似的朝代,从此她的生活也开始重启......
  • 异世之石皇

    异世之石皇

    百年之前,东方雄主汉武大帝,亲率百万雄狮西征光明教会。光明教会倾十五国之力,竟不能挡其锋芒,伏尸百万,三大神灵陨落,教会覆灭。一个来自地球的灵魂,机缘巧合之下,融合了一名陨落神灵的神格,百年之后降临大地,一段传奇由此开启。让自己所画的东西变成现实,画饼充饥不在是传说!当别人向往成为传说中的巨龙骑士,凤凰骑士之时,石宣成为了史上唯一的巨龙凤凰双位骑士,当别人还在为目睹一眼美女而洋洋自得时,石宣身边聚集了各大种族的绝色美女,当一名名所谓的大陆天才为自己升级速度打破记录骄傲的时候,石宣只能对着他们说,这么年了还未成神,你们不觉得丢脸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春泪—成长悲—未来光

    青春泪—成长悲—未来光

    当我们生活在这个现实无比的世界,有很多人依旧幻想着美好的生活无所事事,最后却不得不被现实和命运而打败和改变,承受着本该不属于这个年龄发生的成长痛苦,经历着残忍的爱恨离别,抛弃与背叛。让我们重新开始,活出自己,在这个世界自由并且精彩的活出属于我们的世界,乐观的面对一切的事情发生,挑战别人不敢触碰的地方。璀璨人生,从这里崛起。
  •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