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67300000044

第44章 梁信:白云山脚的“红色娘子军”之父(2)

头上还顶着“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反对人民战争人民军队”的大帽子,梁信已经不管不顾地写开了,到1974年春草成了27万字的《龙虎风云记》,但出版之日却是打倒“四人帮”之后。

一个真正的作家和编剧,应该用良心写作,用作品说话。梁信一直是这样去做的,他自己有很多生活经历,又注意观察细微之处,每有好的题材,还特别重视到事发当地或基层“深入生活”,熟悉要写的人和事,他的作品形式多样、涉及面广,除了电影剧本,还有话剧剧本、中短篇小说、杂文随笔,内容更是十分丰富,战争与人性、友谊和爱情、文革百态、历史文学……故事很是曲折,文字却格外简洁、幽默,从中见仁见智,又令人生出许多思考和感慨。

在自己所写的剧本中,梁信认为就电影文学而论,《红色娘子军》在他“个人的记录上得分有限”,但《赤壁大战》却占他文学生涯中“最大的比分”。毕竟写《红色娘子军》时是第一次“触电”,经验不足,阅历尚浅,“优点缺点都很明显”,而《赤壁大战》于1982年冬天完成初稿,1983年第二稿,1984年6月20日定稿,此时他年龄已过“知天命”,饱经雷电风霜,创作实践丰富,加之他对此题材感兴趣已久,深挖史料,遍寻遗迹,屡屡思索,下笔时胸有成竹,写出来的东西自是成熟老到许多。

剧本完成后,一位在中央机关工作的老朋友建议梁信“寄给耀邦同志看看”,因为久慕总书记的平易作风,以及热心与博学,他“斗胆将十四万字的、由上影打印得相当模糊的稿本寄去了”。

想不到的不仅是胡耀邦抽空看了剧本的上集,其速度之速、回信之快,更出乎梁信意料之外;“算来他(耀邦同志)是稿子到手当天或第二天就看完了七万字的上集,并在第二天写了回信。多年来每念至此,我心中时时不安”。更让他感激于心的,莫过于信中这几句话:“曹操是一代英主。他此次南进时,确实是殚思竭虑、雄心勃勃的……”因为这正是梁信不惜耗费心血写《赤壁大战》的初衷和目的。

这就是:一位20世纪8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和一位远离京城、卓有成就的人民作家的神交!

20余年过去了,不久前问世的电影《赤壁大战》却不是梁信的剧本。几经犹豫,我在采访中没有触及这个问题,只是在《梁信文选》第三卷一篇写于1995年、题为“赤壁大战与曹操”的文章中,读到了这么一段文字:“一位日本电影企业家计划对我的电影剧本《赤壁大战》投资。但指定我要按照日本人的风俗习惯改写。我谢绝了。咱中国人没有钱拍也就罢了,不能贬祖宗换日元。中华民族,要自爱自重,方能昂首于世界史册。”看完不觉红了眼圈,我想:这个剧本,梁老写了,极认真地写了,以他的功力,也得到了很好的评价,并收入了自己的文选中,这是最重要的。

梁老的话不很多,说起来一句是一句,简洁,带点儿幽默。文如其人,话如其人,一点不假。

厚重的一套文选摆在我们面前,这还只是梁信作品的一小部分,由于篇幅所限,不能全部收入。读者细细翻阅,书香文美,尽在其间。《碧海丹心》、《从奴隶到将军》等早已经熟悉的作品,比作者的名字更广为人知。

阳光、风雨“一步庐”

“一步庐”这一住,就是20年。

这20年的大部分时间,梁信和夫人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孩子们大了,好比翅膀硬了的鸟儿,飞高了飞远了。梁信把手一挥对我们说:“放生!”女儿丹妮是老大,离家最近,却也在北京。老二老三两个儿子全去了澳洲,回来一趟不容易。俗话说:“女儿是爹娘的小棉袄”,穿着那叫贴心暖心。梁信二老说起丹妮,就是这种感觉。

丹妮懂事,找了个夫婿冯远征也蛮不错,对老婆好那是娱乐圈公认的,对岳母岳父就跟自己爹娘一样。别看现在两口子名气大了,经济自然不愁的,可当初真是白手起家,结婚时两人怀里揣着38元钱,坐公交车去登记。就这样也不肯向父母要一分钱。

丹妮那时在广州工作,冯远征在北京人艺,单位好歹分了一间房,小得没法提,放不下一张双人床。好不容易调到一块儿,又都忙着各自拍戏,还是聚少离多。但再忙两人也会抽空回广州回“一步庐”,这种时候是小院子最美的时光。这会儿女儿没回家,就在这张、那张相片上甜蜜地笑着,一天到晚守在父母跟前……

前几年冯远征演了电视连续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真把那个变态的暴力丈夫演活了,以至于他们在居住的小区里一出现,就有人指指点点戳脊梁骨。孩子们一见更了不得,喊着“打人的人来了”拔腿就跑,好象慢一步就有可能挨打。最无辜的是家中座驾几次遭殃,好端端的轮胎被愤怒的观众朋友扎穿了,连丹妮的车也不能幸免。

梁信和我们说起这些事一直面带微笑,看得出他为有这样的女儿女婿深感自豪。

常打电话长牵挂,儿女再大也是父母眼中的孩子。

我们和梁老聊着,殷阿姨先是走来走去地忙,后来梁老不乐意了,说你也来坐着啊,一起聊聊。阿姨就很顺从地过来了。

桌球桌一端的墙上,挂着梁信夫妇的合影,是金婚的时候拍的。儿女们不在身边,他们也没有声张,悄悄地自娱自乐了一回。

1951年,梁信和殷淑敏在一起学习时相识,一个是青年才俊,一个是才貌双全,互生好感简直是理所当然。

“那你们俩谁主动呀?”

“互相主动”,梁老抢先回答。

向阿姨求证,阿姨淡然一笑:“随他说吧!”

这下梁老不能不说实话了:“当然还是我主动,叫女的主动,不大容易。”

我们四位“娘子军”和一位“党代表”齐齐开怀。

在梁老提供的照片中,我们发现了梁老夫妻1954年的结婚照。那样的年代,没有婚纱,没有红地毯,也没有盛宴,爱的浓烈和真诚却经年累月不减退。照片上,年轻的梁信和同样年轻的殷淑敏都身着军装,都在笑,不同的是新郎笑得一脸灿烂、幸福洋溢,而新娘的笑于兴奋中夹杂着一丝羞涩、几分腼腆。

梁老为这张照片题了这么一首打油诗:“正堂堂军装权当婚纱,笑嘻嘻平牙拍成爆牙。眨眨眼五十三年过去,革革命屡封俺‘布尔乔亚’!”跟着还有一句注释:“28岁‘大婚’可喜可贺,80岁回首可口可乐。”细细品味,甜固然不少,调侃、苦辣也在其中了。

婚后,梁信仍旧忙创作,殷淑敏不久后去北京大学读中文。三个孩子先后出生,给这个家庭更添了欢乐和生气。文革中,梁信早早给揪出来送去劳改,殷淑敏看似柔弱,却在莫须有的罪名之下管起了整个家。她1957年被开除党籍,下到地方基层,一共23年!1980年恢复党籍,殷淑敏百感交集,欲补交党费。也就在这时,她收到一张纸条,上面注明:“党费已交至80年12月”。是谁帮着交的?至今不得而知,好人啊!梁信夫妻为此久久地心存感激。

许是知道自己体质比较弱,难以讲得太多太久,担心我一时了解不深,动笔时素材不够,梁老事先准备好了一套他新出版的文选,共有厚厚的七本,签名送给了我,上书“祝一生美好”,他还翻开书,告诉我重点看哪里,前辈情怀,师长风范,让我深深地感动。捧着这份珍贵的礼物,我觉得就是梁老一生心血的结晶。

这套文选是梁老78高寿时开始动手整理的,下这个决心,前后经过了8年。

还是70大寿时,妻子就劝他:“你70岁了,又时常生病,把你一生的作品辑一辑,编个文集或文选。趁我还能帮助……”

梁信一口回绝了:“不做。我的作品没什么价值,让它速朽。”

小两岁的夫人不罢休,年年劝,不肯放弃。直到梁信78岁,又一场大病之后,妻子表示最后劝一次:“……出文选,我们没有任何名利打算。名,作品是你早年发表的东西,还有什么名可图?利,我们根本不打算收一文钱。我认为还有一个也许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留给后人垫路……让后人从我们这一代人的背上往前走吧……”

这番话彻底打动了梁信,他说:“从今天起翻箱倒柜、整理旧作,编文选。”

面对上千万字的书稿,梁信精选出两百多万字,其中有些篇章还做了删改,工程之浩大,工作之繁琐,原是他这个年龄难以胜任的,他却和阿姨一点点地做去,两人一块儿钻图书馆查资料,阅稿改稿,校对抄清,足足做了两年。期间梁老三次大病住院,其中一次医院向干休所报了“病危”,要求亲人马上去签字。子女远在他城异国,只有妻子相守。偏偏梁信告病危的同时,妻子正躺在另一家医院的病床上……

人坚强,天助也!老俩口终于出了院,立即又拖着病体投入文选的编辑。

2005年12月,在纪念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时,国家人事部和广电总局联合向梁信颁发了“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奖牌,获得此奖的编剧仅仅两人,而不是制片厂专业编剧的唯有他一人。梁信没有去北京领奖,但他珍惜这份荣誉。

2006年,一套七卷的《梁信文选》问世。梁信在“后记”中深情地说:“我写了一辈子战争,今天,我在这里虔诚祈祷人类永久和平!俺本塞北一草民,失迷文字六十春。定格降格(电影摄影技术用语)“中右”帽,推拉仰俯(电影摄影技术用语)摄界门。一朝笔底硝烟尽,依然大千一微尘!”言简意赅,蕴涵几多风云变幻、世事沧桑……

一个多小时了,不想累着梁老,我们结束了采访,阿姨带着我们参观“一步庐”。

因为快要搬家了,许多书籍、用品都已经整理打包,原先简朴的家显得更加空荡荡。

后院不大,却是树啊瓜啊草啊自由生长,杨桃开一树红色的细碎小花,阿姨说果实熟的时候尽往地上掉,没人采摘,听得我们心痒痒的;香椿很是撩人,树不高,伸手可以摘到嫩叶绿芽,炒鸡蛋或凉拌绝对一流,小朱听过没吃过,就顺了阿姨的意思,采了一小把回去尝新;最谗人的是丝瓜,顺着树爬老高,一条条又粗又大,静静地垂着,就怕你不摘。阿姨不由分说拿来竹竿要打,我只得接过来钩下两条,交给三人“娘子军”中最年轻的李燕欢天喜地的拎着……梁老依旧回客厅坐下,侧耳倾听我们在后院的说笑,恬静的脸上有一点笑意。

那一天,跟着下来梁老还要接待某出版社的编辑,还有书桌摊开的稿纸上有待续写的文章。

挥别梁老和阿姨,挥别白云山脚“一步庐”,除了捧着那套沉甸甸的《梁信文选》,我觉得自己还带走了一点什么,或许是一份坚韧,或许是一种安宁,还有期待,还有希冀,还有看上去什么也没有的空灵……

2008.11.

同类推荐
  • 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

    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

    本书从文学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原因、文学的多维结构和多种性质、艺术特性的审美场,文学对象的内涵整体性等角度阐述,探讨了创作美学的奥秘。
  •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

    本书采用分类编排的方式,系统地介绍了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名家著作,让你在一本书中了解百余部名著,跨时代、跨地域地感受一次心灵震撼。书中收录名著涉及文学、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历史、宗教六个大类,是迄今为止市场上收录名著最多、最全的一部全集。不论你是少年、青年、中年,还是老年;不管你是读书、工作,还是创业。你都可以从这些伟人的著作中受益,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素养,汲取心灵智慧,享受一次愉快的名著之旅!
  • 中华国学经典(容斋随笔)

    中华国学经典(容斋随笔)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创世纪回声

    创世纪回声

    有纯粹的创作家,也有纯粹的批评家;最好既是创作家同时也是评论家。创作是创造,是一种燃烧;评论也是创造,是另一种燃烧。创作多用形象思维,评论多用逻辑思维;但是两种思维往往综合使用,不可截然分开。有生活的功底也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就可以成为作家;但是做一个评论家不仅应有生活的功底,文学的功底,还应有思想的、哲学的、美学的、历史文化的功底。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泪与笑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泪与笑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热门推荐
  • 暗与光之双重人格

    暗与光之双重人格

    小的时候爷爷给我算了一卦说我是地狱里的神明转世、日后必成大器、小时候的我信以为真不过后来渐渐忘记了、直到我十八岁生日过后我发现了自己身体的不正常.......
  • 血战幻想乡

    血战幻想乡

    当美丽和平的幻想乡,遇上了同为妖怪与人类混居地的强大敌人进攻,结果会怎样?请看本文血战幻想乡上部——强者之间的生死搏杀
  • 食罪者(全集)

    食罪者(全集)

    原名《无罪谋杀》,喜马拉雅悬疑类冠军作品!国产推理新神作!紫金陈、骁骑校、宁航一联合推荐!骇人听闻的案件集!食人晚宴、人骨雕刻师、南大凶手自首事件……翻开本书,见证最惊险刺激的真相!心理医生丁潜,拥有一项超级能力——共情术。这是一种自我催眠方法,可以让他体验到患者的感受,就像短时间与对方灵魂重合,从而发现隐藏的真相!受省厅警察局长之邀,丁潜开始协助调查那些比较“特殊”的案件。啃食受害者的凶手?封住嘴巴的神秘女子?被堆成积木的人体碎块……骇人听闻的谋杀,匪夷所思的真相!走进那些可怕罪犯的心灵深处,一朵朵恶之花正在盛开。
  • 财阀大少的冷艳妻

    财阀大少的冷艳妻

    他是一个已婚男人,却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女人;她和他在一起,心里想的却是另一个男人。再强悍的男人,终究也敌不过女人的柔情……
  • 这个世界有点诡秘

    这个世界有点诡秘

    漆黑的夜幕下,诡秘的种子正在慢慢发芽,当它爆发的时候,这个世界将会成为人间炼狱。
  • 异灵剑士

    异灵剑士

    闫鑫是一个性格软弱的孤儿,一次善举让他命丧湖底,被救助者的冷漠无情,打捞人员的视财如命,让天怒人怨。承影剑是冥府刀山火海之中一把嫉恶如仇,愤世嫉俗的绝世好剑,它带着怨念让他重生沦为冥府临时鬼差,伴他驰骋天涯。闫鑫受命于天意,抚平人间毒瘤,肃清游历于人间为非作歹的冤魂,恶鬼,妖兽仗剑走天涯。冥冥之中老天自由安排,剑士大人正在为三界为贯彻落实冥府的四化两型冥府(鬼魔妖全球化一体化,管理神性化,制度仙性化,环境条件优越仙境化,鬼魔妖尊严平等型,资源共享型)快马加鞭。
  • 民国女枭雄

    民国女枭雄

    他说:“赚够了钱,就把你娶进门,生好多娃娃,娃娃再生娃娃,我们是幸福快乐的爷爷奶奶。”她说:“我这辈子只想成为修远哥的妻子,粗茶淡饭,生儿育女。”------------夜上海,不夜城,华灯起,车声响,歌舞升平。暗潮涌动,枪声四起,街边冻死骨。命运之盘,开始转动。青梅竹马,何去何从。
  • 风暴潮汐之巅

    风暴潮汐之巅

    现实主义小说,这里有悲苦、欢乐、残酷和现实,命运缝隙间生存的每个人都在逃亡和躲避。
  • 爱上坏坏女上司

    爱上坏坏女上司

    第一天上班就遇见了尴尬的事,从此遭到美女上司的各种折磨,直到有一天,终于将……
  • 离火炼器师

    离火炼器师

    生死之间走过两三个来回,大难不死的杨骏考虑生死的意义。超越仙灵的离火之气,吞噬一切的毁天炎帝,杀神戮仙的上古神兵。这是一个俗子以炼器封神的传奇之路。他不再是那个小工匠,他是所有人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