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34200000040

第40章 世纪之交先锋诗学的创作实践(1)

本章从当代先锋诗人路也的诗歌创作实践及所体现出来的先锋诗学思想作为个案进行研究,以图进一步观照世纪末和世纪初先锋诗学或现代主义诗学思想对于创作的重要影响。路也与李清照、辛弃疾是同乡人。作为当代北方颇具代表性的女诗人,她最早写诗,后来又加入到小说家的行列,还写有大量散文和评论。但依我之见,路也的诗所达到的高度恐怕是她其他创作体裁不能逾越的。她的诗及其所传达的诗学思想使当代文学变得丰富和更具现代性。跨入新世纪,路也作为诗人的形象清晰亮丽和独特。

而我们在写作本章的时候,也就是2009年11月7日,路也入选《诗刊》“新世纪十佳青年诗人”。但是批评界对于路也诗歌的批评和研究还显得滞后。本文作者作为路也文学创作(小说)最早的批评者,感到有必要对其诗歌创作及其诗学思想进行新的阐释和批评。

一自然、物象和爱情

现在有一门逐渐形成的学问:文学地理学。从自然、物象出发对作家诗人及作品进行研究正成为热点。对于一个不断游走的诗人来说,路也的诗恰恰是她的诗心不断通过旅行的发现和地理的变幻而流溢出来的。她先是有了大量描写地理与文学关系的诗作,后于2007年在山东大学完成了她的硕士学位论文《白洋淀诗群的文化地理学考察》。由于她从创作到理论上都进行了充分储备,所以其诗学思想日渐显露,并传达出她所独具的特色。在1990年代,笔者曾经几次撰文评论路也的创作,我称她的创作属于“女性的突围”和“意义消失后的反讽”,指的是在齐鲁这块近乎板结的古老的黄土地上,路也文学创作的现代性审美意义。十年之后,在这个愈加令人迷茫而错乱的时代,读她新出版的诗集《我的子虚之镇乌有之乡》,发现她的诗渐渐退去了较早在诗集《风生来就没有家》(作为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1996年卷,百花文艺出版社)和《心是一架风车》(1997年,作家出版社)里那种风一般的潇洒和自由,那种漫游的自在和逍遥,那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形式,还有青春校园叛逆性的反讽和刻薄的调侃;而更多了些温情、温馨和温柔的女性色彩,多了一种不失智慧和饱满诗情的丰富性,多了一份幽居与敞开、隐曲与澄明相交织的诗艺表达。这或许与她诗龄、年龄的增长,与她近年来有意无意地“走南闯北”、中国美国到处游历有关系,但更为重要的是她在精神深处发现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和表达方式。

作为近十年诗歌创作的艺术结晶,《我的子虚之镇乌有之乡》分《江心洲之歌》、《大洋彼岸的风雅颂》和《我的南郊》三部分,是路也1997年之后的诗创作的选集。诗集的第一部分是在某个阶段刺激了诗人细密诗情的诗意江南和文化江南;第二部分是她在近年两次应美国文化基金会之邀访美游历、文化碰撞的审美结晶;而第三部分表征着她诗歌泉涌般的永恒之源,她的故乡、亲人、爱和美的源泉。

1990年代早期的路也自然属于校园诗人群体,那时期诗创作关于古典诗人及其诗意象和意境的巧妙借用,已然为她在近十年诗创作夯实了基础,她以自豪又知己般的口吻向读者描摹着她关于那些远逝的诗美,叙述和抒发着她对此的感觉和情怀。这些沉淀于路也新近诗中最为撩拨诗人内心亦撩拨着读者想象力的古典诗国人物、意象、意境等等,构成其诗歌的文学接受和文学审美的内在元素,成为她新近诗创作的情感和灵感的来源。

她写《江心洲》,“每天面对着一条大江居住/光住也能住成李白”;她化用李白《金陵凤凰台》引领每组诗句,把历史和现实、幻想和写实、诗艺和自然巧妙地捏合,构筑了一个意象繁复又朦胧迷离的陌生化诗性世界。她描画着爱情的浓度和热度:“我用身体做温度计来测量室温/体内有一柱水银,热胀冷缩系数与你有关/像你那片海边的潮涨潮落”(《白日梦》),奇巧的比喻把身体的秘密和灵魂的祈望若隐若现地显示。失恋后的女人失魂落魄,感觉“悲伤的飞机”都好像载不动那痛彻的愁绪,“它像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那画在天上的白色雾线,长长的,是我写给你的留言”(《飞机》)。“这次我在蚕豆黑白分明的眼睛里/看到的全是哀伤。”(《蚕豆》)诗人在不经意间,连接了浸润着爱和美、情和恨的当下和历史、现实和文字。对此,佘小杰的评论很契合路也近期诗作的特点:“在她的‘江心洲’组诗里,诗人如此迷恋一切江南的意象,她喜欢江南的油菜花”,“喜欢江南的水杉”,喜欢“梅花、桂子、茉莉、枫杨或者菱角,这些江南植物”。

这是对一个诗意江南和文化江南的重新发现,当然是通过当下路也诗国的折射而发现的。

而当她的诗美遭遇美利坚的神话和土地时,这一切骤然间变作了古今中美两个时空、两种文化的胶合:“在梦里我会把帐篷上空的满天星斗/由拼音文字译成象形文字/把遍地蔓延的惠特曼的草叶读成李白的苍苔和蒲柳/把狄金森的苜蓿或石楠读成李清照的海棠/从身旁跑过的松鼠会像衔走松果那样/衔走我的片言只语”(《露营》)。对精神自由,诗人不是刻意的歌唱、苦苦的雕饰,而是信手拈来的把握:“蒲公英在五十个州里歌唱着自由/那些原名叫梁祝的蝴蝶在这里改叫罗米欧与朱丽叶”(《密苏里河》)。似乎情感不再峻急,仿佛一切都归于隽永。置身于美利坚的诗人,心中涌动的一端是古老的传说和戏曲人物,另一端是英语世界里童话般的人物:“一会儿仿佛杜丽娘,一会儿像简·爱/火苗用自己的象形抵御着拼音字母般的微寒”。语境的转换连着心境的跳跃,诗歌意象高密度且大幅度地起伏,如同现代文明中的飞机起降和信息快速的集散。即使在遥远的美国,诗人依然忘却不了那刻骨的恋情和深沉的叹息:“从帘卷西风/一直到人比黄花瘦。”(《这是我的行李》)对超乎寻常的热烈爱情的回味把这些散落的情感的珍珠串联起来。

艾略特曾说,诗应该是隐秘的历史的复活,是记忆在新的刺激下的觉醒。

这是一种现代主义的诗美特征。路也写浪漫的爱情,已不再是火山爆发般的激情宣泄,而是如涓涓细流汇成长江大河,诗美沉积后又被她新奇的意象组合所打捞。如《气候变化》写一个本该生长滋润处子美女的江南吴国南京城,却生活着“我”所深爱的扬州籍男子,“他”令人嫉妒地给“我”生活的北国那么多雨水,而本是水城“本该撑油纸伞的梅雨季节”的南国却旱象连连。诗人抒写的爱情本来平淡无奇,但在诗人含蓄的表达中却透露出震撼人心的效果:“我想,这样的气候反常是否跟我们俩/两地来往过于频繁有关/这场跨越纬线和温度带的爱情/这场覆盖大江南北的爱情/是不是扰乱了气象云图/引起等降水量线的挪动和季风进退的紊乱?”她又用“发了洪水”淹了大地和房屋的大水,身陷“美丽的囹圄”般地坠入了爱河!何等奇崛的想象,何等怪异的幻想,又是何等伟大的爱情?说她是当代的《乐府民歌·上邪篇》也不过分吧。爱情——一个超级滥俗的词儿——不正如一个心狱吗?她使多少男女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啊。然而诗人用了一个“美丽的”“囹圄”就把“爱情”打造成一个奇异的诗语。在此,外在的“囹”化作了内在的“圄”,一个把自我当成他者的自我囚禁,爱到极致仍不由自主爱着的恋人形象,就鲜活地出现了。

与其说路也对爱和美的刻写和追求是唯美主义的,毋宁说她追求的是古典美学在现代转换过程中的审美增殖。路也不忍心打扰古诗意境的安宁,她只是常常对此脉脉地注视并满怀着敬意。即使偶尔巧妙的化用古典诗境诗意,诗人亦努力使之在自由的心灵和自由的形式之间碰撞出诗的全息自由。在这里美不是和谐、比例、对称、符合黄金分割率等唯美形式,而是自由诗学精神的自然流溢。就这样,历史神话传说和典故都能造就或浓或淡或雅或俗的诗意,不但诗人忘却那喧嚣着的世间烦恼,哪怕失恋失意了,这带着全部生息的意象时而莺语般流转,时而流星般飞射的排列组合,也能让读者忘记钢铁水泥里的压抑,忘却人心叵测的险恶,而提醒你放松下来品味生活原本的美好和醇厚。

早期路也诗歌中经常有“风”意象,风表征了世间最重要的品格——自由、潇洒和无形。这正是作为诗人的路也的诗美追求。路也的诗在触及自然时,总是带有一点自然神崇拜的味道。无论多么不起眼的小花小草、小动物甚至小昆虫,都可化为路也笔下诗国的珍宝。

新世纪以来,诗人路也仍然向往那种摆脱尘世的田园式的爱情。她快乐幸福的步履和眼睛,她善于发现诗的素材的敏锐,和她表达的机智与巧妙,每每让读诗的人羡慕:我和你坐在高高的自行车上路两旁草丛里传来昆虫相爱的声响江水宽阔,快要漫上堤坝晚归的轮船运载着万道霞光此刻我多么理解那只正在横过路面的小羊它肯定是由于快乐而晕头转向原本现代社会里取浪漫温情而代之的是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可是这首《环岛之行》中的自然重新唤醒了那些疲惫且模式化的后现代人们的浪漫情怀。

甚至连那些人造之物如船坞、码头、铁路、自行车、电话线、乃至生活的锅碗瓢盆、饮食起居,一一变成了路也诗美学的快乐使者,传达着诗人的似水柔情或浓烈热情。“它追赶着花香,追赶着黄昏的尾巴,追赶着地平线/很快就从岛子的西边到了东边/路旁的水杉低下头来细细打量/这一堆正朝前移动着的铁和不锈钢。”(《环岛之行》)遍布江南大地的油菜花,在诗人眼里“她们”是爱情的化身,平凡而又热烈,“她们连睫毛都是金黄色的/把大地照亮,把天空映得晕眩/并发出一大片灿烂的喊声”(《油菜花》)。爱情虽还是纯粹的,但是她变得那么富有生活本身的健康和色彩。

现代的诗人无疑生活在一个人造物、工业品和大量复制的世界,情感的天空日益逼仄和狭小。诗人如何发现并表达出她的诗艺呢?路也善于从跨越时空的超蒙太奇式的意象组合中表达诗意。请看《两只蝴蝶》:这是两只江苏的蝴蝶它们有秦淮风韵,有才子才女之相属于这江心洲上的小资它们身穿苏绣的丝绸薄衫用吴侬软语说着海誓山盟甚至还唱了一段昆曲,吟了一首《蝶恋花》它们自认为一个是李香君一个是侯方域而我山东老家的蝴蝶们,要比它们敦厚些本分些那里的蝴蝶不会唱戏做诗,却能背诵《论语》“两只蝴蝶”的意象把南北不同的地理和人文、历史和文化巧妙地传达了出来。组诗《你是我的亲人》,更让我们见识了一个不同以往的崭新的诗人形象,她的情感是那么纤细,似乎一根衰草、一片落叶、一阵微风、一声叹息就可以把她击中,她敏感的诗心由于那刻骨温暖的血亲之爱而一再被触发。怀想姥爷,诗人写他住过的“小屋”将是“最后的”,“庭院”将是“空”的,自然的物象如桃花依然灿烂地开放,可是在诗人眼里她再也不是那般美丽,而且“看上去像是在号啕/蜜蜂无知懵懂/来采那愁肠百结的花粉”(《空庭院》)。

更多对自然的书写与文学美学的历史舒展在她的诗的天空下,有时候带上了一丝对天国和来世的张望。通过抒写“郊区的激情”,路也更注重语言对体验的传达和对生命质感的把握。“知更鸟在歌颂一座座花园,用的是美声唱法/松鼠把松果当成信仰,连乌鸦也学会了祈祷和感恩/那些金发碧眼的教堂和城堡/是这个城市的汗青正史和王朝”(《奥马哈的春天》)。“信奉生活中的诗意”,像“野鸭子/把自由主义的蛋,一颗一颗地/产在无边的草丛里”(《也许我愿意》)。

然而有时候,诗人内心世界又处于无边无尽的矛盾之中:“我足不出户就成为流浪者”(《白日梦》)。那是怎样的一种虚无啊?这是一种浓缩了一己和时代的深刻体验的结晶。我认为这正是诗人路也的诗学宣言。

同类推荐
  • 山西文学批评书系:思考与言说

    山西文学批评书系:思考与言说

    山西是文学大省,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历史上出过许多成就卓著的大作家,也出过不少大评论家,比如唐代司空图,就写过文学评论经典《二十四诗品》等作品。近现代山西文学史上,同样有过一些影响很大的评论家,比如李健吾等。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我省创作的繁荣兴盛,文学评论发挥了引导和推动创作的重要作用。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批评家》杂志为核心,凝聚和培养出一支在全国评论界令人瞩目的评论家队伍,成为“晋军崛起”中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些评论家经过二十多年的磨砺,知识积累越来越丰富,理论素养越来越厚实,评论视野越来越广阔,写作成就越来越突出。
  • 中国当代网络诗歌精选

    中国当代网络诗歌精选

    岁月匆匆,四季如歌,忽感时光流逝的飞速,心中汹涌着激动和不安。如一位辛勤耕耘的农民,到了金色的秋天,看到丰硕的收获,会更加感到兴奋和幸福!
  • 有间文库:且介亭杂文末编

    有间文库:且介亭杂文末编

    《且介亭杂文末编》收鲁迅1936年所作杂文三十五篇。一九三六年作的《末编》,鲁迅把存稿放在一起的,是自第一篇至《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和《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似乎同属姊妹篇,虽然当时因是未完稿而另外搁开,此刻也把它放在一起了。《附集》的文章,收自《海燕》,《作家》,《现实文学》,《中流》等。《半夏小集》,《这也是生活》,《死》,《女吊》四篇,先生另外保存的,但都是这一年的文章,也就附在《末编》一起了。
  • 山风吹来薯芋香:吃货觅食记

    山风吹来薯芋香:吃货觅食记

    书中收录散文大多为写食文章。作为一位资深吃货,作者将过桥米线、冰粉、春卷、驴肉火烧、朝鲜冷面等各地美食写得令人垂涎欲滴。不论记叙常去光顾的好餐馆,还是讲述亲自下厨的心得体验,都令人食指大动。除了写吃,作者还在《小饕见了老饕》等文中品评了各家写食文章的优劣。《食事诗》《老饕眼里的中国史》两篇文章则从饮食的角度串联起极简诗歌史与中国史,颇有新意。书中所收旅游随笔,展现了与众不同的旅行体验,不是走马观花来去匆匆,而是深入了解民风民俗,和市井小民、田夫野老成为朋友。
  • 落泪是金

    落泪是金

    有这样一群人,从山里走来,带着贫困,走进神圣的殿堂。他们之中有的父母不堪忍受沉重的负债,带着不为人知的心酸和痛楚,永远离开了人间;有的因物质的匮乏而扭曲了心灵,也开始堕落。《落泪是金》探究了中国贫困生在通往高等学府的崎岖路上,经受着个人与家庭的艰辛和痛苦。
热门推荐
  • 阴阳妖道

    阴阳妖道

    我降服千年女鬼当女仆;我控制囚禁了正道的女天师供自己开心;我豢养僵尸做奴隶;我叫黄泉,我修炼的是邪术,他们都说我是个妖道。没错,我一生的夙愿,便是救一只女鬼……但是,你们所认为的邪恶,当真就是邪恶吗?你们所说的正义,又是什么正义?你们一个个都骂我十恶不赦,理应天诛地灭。今天,我要告诉你们,世风日下,人不如妖。天当诛的是世风!地当灭的是人心!人心尔虞我诈,世上谁人不是邪魔?
  • 单色旅程

    单色旅程

    不敢触及,他的忧伤。单色旅程,将爱置于颠峰。两代人的情感纠葛,商界恩怨,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
  • 魔幻神

    魔幻神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霸王的妖孽妃

    霸王的妖孽妃

    簌成熙,商业巨霸的掌上明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因一场错爱穿越到古代,莫名其妙沦为青楼名妓。“滚,别再让我看见你。”簌玉寰松开卡住男子喉头的手,冷眼看着他连滚带爬的逃离。甜言蜜语谁不会?虚情假意谁不会?早就腐坏成千疮百孔的情感,谁敢要?她尚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富家千金都得不到的东西,如今不过是一个青楼女子又怎敢去奢望?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界无敌逆天系统

    异界无敌逆天系统

    什么你说你有天阶法宝?这仙阶贯穿之剑是我家女仆用来切菜的。你说你有天阶丹药?看到那一堆仙阶的丹药了吗?那是我家宠物的零食。看宿主是如何装逼,如何打脸的。
  • 头一回做你的青梅

    头一回做你的青梅

    小剧场:“沐北!等等我呀”男孩在光影稀碎的树下停住,怔怔地望着。他稚嫩的装作若无其事的坐下,有些可爱的怪异。等女孩小跑着靠近,他又起身,拍拍身上的灰尘,略略放满了脚步。女孩浅笑嫣然,眉眼弯弯。刚刚及肩的墨发随着她一蹦一蹦的,似乎很高兴追上了他。“跟我来吧”沫北有些不自然的唤。他领着女孩游走在校园里,捡了一怀的蝉克,取些挂在自己的衬衫上,小小的眼里有些得意。“啧……”女孩噘了噘嘴,有些不满他的炫耀,又小心翼翼的凑过去看男孩手上绚烂的蝉壳。阳光透视着那半透明的壳,反射着星星点点的光。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女孩倒也不大在意,任由男孩轻轻在她衣上别了一个。他有些好笑的端赏着女孩微白的脸和攥紧的手。“哼,我自己也来一个”女孩极不服气,瑟瑟地伸出手,嘴里不住地念叨着只是个壳只是个壳……“木樨,走了,我爸又要说我了”男孩轻道。青梅竹马青涩设定,男主沫北,女主木樨,以自己为原型,尽量还原当时的懵懂和真情实感。排雷:女主视角主女主因为作者也不知道男主在想什么只能脑补。另外小短篇满满的都是童年和青春,要糖可以要肉没有。刚刚尝试写文,有些不熟,文笔欠佳,情节不顺,愿谅解,求支持!谢谢!
  • 太古天帝尊

    太古天帝尊

    地球一城,凭空蒸发,他与全城人降临九天十地,这里妖魔横行,王朝林立,只有弱肉强食。天书到手,天眼已开,万物信息,尽皆在我眼中,这一次,他牛大了。楚凡:“人,要学会低调。”“哎呀,小妖精你怎么不穿衣服,唉,这天眼一开,真是罪过罪过。”“天璇圣门豆腐渣工程,我一碰就塌了,怎么能算是我拆的呢。”“什么?毒祖自杀身亡,我可没给他下毒。”“小老板请留步,不看一章就走,是不给我楚凡一个薄面!”
  • 爱若沧海:掌心的雪

    爱若沧海:掌心的雪

    艾子雪,广告策划师,过着感觉良好的小资单身生活。当她给客户讲解设计图的时候,看见一个帅哥,居然帅得使她,没头没脑地将辛苦劳作的设计图,划得面目全非……
  • 绝世盗妃

    绝世盗妃

    盗墓贼穆于何,在一次盗墓中被同伴害死,阴差阳错地附魂到刚刚下葬的妃子明月身上。在深宫大院里处处遇险,步步为营。要么生,要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