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37100000005

第5章

答曰。悟有深淺次第。所謂大悟十八變。小悟無其數。人人不同。皆非實悟。若豁然徹底無餘。則祇是證得現前一念本是不生不滅。涅槃妙心。(就人身言。強名為心。實則盡虗空徧法界。無中邊無今古以其湛寂常存而非靜則謂之一真。以其運行不息而非動。則謂之一靈。諸佛之示現。眾生之輪迴。皆此物也雖然。不可見如此說。便去揣擬卜度。須知說終說不到。會也會不來。正恐向意根下摸索。故如此着語。至心之於性。猶水之於濕。心祇是生生不已而無生相。性即指其生生不已之機。故心為統同之大名。儒書佛書中。往徃混言之。須善會)此心寂照一如。無時分。無處所。而一切時處。離他不得。淨家謂之常寂光。(此亦不可作動而無動。靜而無靜等文字相會。綱宗發端。如人有耳目。如正當今日。兩喻。讀者多忽略過。惟息安香巖兩居士。直下歡喜色動。余謂其實人生終日如是。惟背為最顯。故易以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取象於艮背。試於此體會看。曲園居士說畫卦始於艮。雖從陰陽氣交立說。而會心甚微。似奇實正。後世子雲。必有知之者)故往生者。為得度世長壽泥洹之道。為次於無為泥洹之道。(此大本經文也。次。非次第之次。猶言比次類次。緣泥洹乃如來滅度之名。今實未滅度故云次。會疏引下文次如彌勒為證。深得經意)泥洹即涅槃。亦稱般日槃。(或稱般月槃。疑即日字之誤)梵音輕重爾。拈花示眾。曰我有正法眼藏。(性覺妙明也下句則本覺明妙。合言之為如來藏。凡教起於有。證於知。然是本有之知。而非後起識見之知。永嘉偈云。不以知知寂。亦不自知知。不可謂無知。自性了然故。不同於無記。今即目此了然者。為正法眼。以起別傳。非謂別有)涅槃妙心。(直指人心本來如是。所謂本是無生。今亦不滅也。所謂生滅滅已。寂滅現前也。若以一念不生解之則大錯)實相無相。(所謂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也。所謂知見無見。斯即涅槃也。若以金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及念實相佛等解之。亦大錯)微妙法門云云。然則兩家所悟。同是涅槃心。何異之有。且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非謂一見便成。謂見性則不至錯亂修行。如楞嚴所說十種仙業。轉成外道。故曰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須漸除。因次第盡。淨土上品中生以下。皆須進修。必至等覺補處地位。方是無修無證。亦同此例。然無染緣。故能一生取辦。視禪家之頭出頭沒於此者。難易平險。判若天淵矣)正同直憑現前一念見佛悟性。何異之有 (四)。

問曰。禪淨修證皆同。何以禪家多謂淨為非實。而教家亦時有之。

答曰。此皆不明教理。門戶私見也。本師覩明星出現。豁然大悟。便唱言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遂說華嚴引逗之。(五十三參。正見當下即是。一切諸法無非佛法。無乃不會。以至割截虗空。橫分疆界)而機多不契。乃反說偏小權教。漸進圓大實教。(教分五時。說已見前。方等時。必先說大本經。後乃處處指歸。事理可知)至法華會。開權顯實。特現女人往生為證。普授現前眾會成佛。大暢本懷。則一代時教宗旨可知矣。拈花在法華之後。因迦葉微笑。適與最初悟緣本願相合。(在位菩薩諸弟子等。豈皆未悟當下即是之理。但久悟者習為故常。新悟者未忘管帶。偶拈一華。亦常有之事。迦葉之笑。所謂一回提起一回新。非至此方悟也。惟阿難未證漏盡。至結集時。迦葉激成之。故此時。並囑阿難副貳傳化。據文推想。事理顯然)遂囑付之。其云不立文字。教外別傳者。正謂一向教內說盡。無可再說。祇須自家會取。難以言傳。非謂別有一法也。試觀初祖達磨最後付法。仍出楞伽四卷印心最初西來。正當蓮宗盛行。教觀大明之後。二祖神光。貫練羣籍。兼通儒書。而所求之法。祇是與汝安心竟一句。所得之法。祇是禮拜依位而立。不著一語。豈非修證仍在教中乎。(後人藉口六祖不識字。□泥執不立文字。以為本不在此。殊不知通宗不通教。開口便亂道。即如六祖壇經云。東方人有罪。求生西方。西方人有罪。求生何處。便是亂道之明證。夫求生西方。豈為有罪。經文明言西方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又安得有罪。此數語。大礙教理。其餘皆平實商量。現前指點。并無奇特。真是徹悟境界也)若謂淨土諸教皆權。則是法華授記。依舊楊葉止啼。本懷未暢。且四十九年四種悉檀。從未及第一義。僅此一舉。而惟迦葉一人得真黃金。有是理乎。至教家謗淨。賢首宗下為多。天台宗因智者教祖有十疑論。(實非智者手筆。陳隋間安得此種文理。觀教祖他著述可知。葢唐初台家子弟。述其師說。故理致甚精當也)故不敢謗。華嚴為眾經中王。儒家亦喜誦習。如曹魯川與蓮池師諍辨。往復二千餘言。空數他寶。殊不知華嚴所秉。乃在阿彌陀經。(蕅益師要解語)且八十卷中。本師所說。祇有阿僧祇品。如來壽量品。(此品在本經為心王菩薩說。別出顯無邊佛土功德經。元奘師譯本。則本師自說。以答不思議光王所問)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三品。正是無量光無量壽。可見淨土教理。最初先揭出矣。(蓮師答曹魯川。未計及此。可惜錯過來機)若謂淨土是權。則是華嚴諸菩薩。已登寶所。而普賢十大願王。反導歸中途化城。有是理乎。凡此異門異見鬥諍堅固。猶是教觀未荒。近數十年來。僅存淨土一門。而執自力執一心。自難難人。戈操同室。必至并此門而斷絕。滋可懼矣。余故不得不極論之。然尤望同志高賢。見彼異趨。勿輕與辨。(好勝護前。賢者不免。修行人或數年數十年苦功。頗已自負。而欲其一旦舍己從人。自非大智大勇。菩薩現身不辦。若果能之。則是一撥便轉。不煩多言矣)當反躬自省。生慚愧心。葢彼雖終不得一心。要不失為散心。我倘信願不真。并散心而不得。(蓮池疏鈔命意。或亦早見及此。而不料法久弊生轉成退阻如今日也若其人不發願心。則當引小本經。及藕益師說婉勸之)如此銷融意見。同共扶持。法運轉機。庶幾有望 (五)。

問曰。從來說念佛者。有念自佛。念他佛。雙念自他佛之別。今何以專說念他佛。

答曰。教中說念佛。祇有觀佛三昧。(如上賢護經說)及淨土執持名號。皆他佛也。自禪宗有高推聖境。自屈己靈等語。於是有念自佛之說。(如參念佛是誰等皆是)淨土家圓融調停之。於是有雙念自他佛之說。實則淨土法門。妙在專念他佛。楞嚴文句。及直指所解大勢至圓通章。最為明確。而文句尤圓融。宜詳玩之 (六)。

問曰。雖念他佛而不作他想。方入自他不二法門。然乎否乎。

答曰。子定省父母時。曾作是念。他是我父母。我身自他出。故愛敬之乎。至顧對子孫時。曾作是念。他是我子孫。他身自我出。故親暱之乎。曰。勿也曰正當爾時。子身在乎不在乎。曰。多不覺也。覺則不自在矣。曰。既不覺則不二矣。何疑乎念他佛也 (七)。

問曰。稱名時須觀相否。

答曰。名自賅相。相亦兼名。從不兩提。一到俱到。子尋常見金身接引像時。意便隱然呼為阿彌陀佛否。曰然。曰子雖不出聲。而宛若自聞否。曰然。然則名相之不兩離可知矣。譬如遙喚熟人。豈必揣量其體貌。而意到聲出。自覺情親。故念佛者。祇要發願真切。輪珠記數。(定課記數。甯少毋多。以終身不間輟為要。每見學者。喜說自在體面話。不肯記數。終至廢棄。所當深戒)直下念去。高低緩急皆不論。果能一心心如對嚴師。親承教督。一聲聲如呼慈母。力與提擕。則勢至章所謂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兩句。自然內勘分明。不復向別人討消息矣。曰古人以作觀為定善。以稱名為散善。分明以觀為重。何也。曰定散二字非抑揚語。乃就其行相。以別工夫之難易。不可誤會。葢作觀者。必默坐澄心。諸根寂靜。次第證入。故為定善。稱名者。不拘行住坐臥。隨諸動緣。現成拈出。故稱散善。次第證入者。全仗自力故難。現成拈出者。專杖他力故易。彌陀本願。唯在稱名。故本師說觀經。末仍結歸本願。(詳見上段)善導大師疏解觀經。力袪眾惑。而終身專修持名。勸化至廣。相傳大師為彌陀化身。至今推重。學者當知所適從矣 (八)。

問曰。人人皆有自性。不自力而專仗他力。正所謂自屈己靈。奈何。

答曰。耳之聞聲。目之見色。是自性否。曰是。初祖告異見王亦云然矣。曰初祖所謂在眼曰見等六個在字。即是心之靈知靈覺否。曰是。曰假若明(有色)暗(無色)俱無。見性亦無否。喧(有聲)靜(無聲)俱無。聞性亦無否。(古來狂禪。多半死在此處。若近時衲僧。并此未曾夢見。說甚麼禪)若道無。則耳目同於木石。屈煞己靈。若道不無。則安向何處。此處能離却聲色。轉身吐氣。救取己靈。許有自力分。也還救得一半。若不能。可知古德云從緣薦得相應捷。就體消停得力遲。此一句佛名。正是雷轟電掣。勾者畢出。萌者盡達矣。莫謗他力好(從緣薦得兩句。特借證託外之義。以顯他力。不可誤會。若果能直下念去。忽然如見桃花。如聞畫角。自不妨出格好手。而於他力之信。亦是萬牛莫挽。若誤作禪宗話頭。槃陀掃帚看待。則大錯大錯兩門俱破。須知既是他力。斷不能以自家知見分疏。機趣湊泊。意識十度。氣魄承當。惟有直下念去。恰恰正好) (九)。

問曰。彌陀本願以名接物。眾生發願稱名往生。願願相應。理在無疑。但生者究少事證。何以取信。

答曰。千疑萬惑。總由不識現前一念所致。夫心體寂照一如。不落方所。有念則有方所矣。體猶鏡質。念猶鏡光。所念種種。猶光取影。論中已略說。(見無量壽經綱宗。及雜說。緣心體實難名狀。姑沿舊解。取其易明。當知心體非真有質。且鍊銅發光。始名為鏡。光若離質。便成廢銅。諸如此類。不可執辭害意)請更以楞嚴證之。開卷首唱妙湛總持不動尊一句。全體大用。和盤託出矣。正文先以七處徵心者。使人即影以推之本體也。(七處皆影)次以八還顯見者。乃使離影而直認本體也。(所還皆影)此本體真常不變。而其用萬變不窮。故無始無終。佛證之為無量壽。無向無背。佛證之為無量光。眾生雖迷頭認影。依然吾戴吾頭。是以現前一念。天上地下。縱其所如。無遠弗屆。為其本即無量光也。死此生彼。隨業輪回。至今不休。為其本即無量壽也。彌陀覷破此機。直據其本發願。令眾生念念捨一切法。而但稱名字。正是念念離一切影。而直認本體。然則願願相應。譬猶鏡鏡對照。光光互吞。自他條然而渾合無間。此理顯而事在其中矣。試觀世人。或忽然耳熱。忽然噴嚏。輒曰何人念我。故毛詩願言則嚏。鄭箋云。汝思我心如是。我則嚏也。今俗人嚏。云人道我此。古之遺語也。據此可見心佛眾生。通為一體。古今皆知之。但習焉不察耳。(古無佛說。而記稱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孔子謂知禘之說。於治天下猶示諸掌。果何謂耶。讀者曷深思之)夫凡心猶相應。況在聖心。獨願猶相應。況在兩願。雜念猶相應。況在專念。偶念猶相應。況在常念。且凡夫彼此懷思。正是光中見影。而猶相應。況直認本體而勿忘哉。理在目前。何待身後 (十)。

問曰。彼此懷思。猶鏡中影。充是說也。將肝膽皆楚越。君親同路人。何以立教。

答曰。盡人皆影。己身獨非影乎。正惟知一期生死之非真我。故所欲有甚於生。所惡有甚於死。苟違斯義。即為失其本心。子輿氏早言之矣。(此特借以證人人之有真我。非謂便出三界。且三界中地位高下懸殊。倍蓰無算。觀高僧傳居士傳。及諸燈史所載。暨宋元明諸儒學案。即其見地。但證初二禪天者。正是不少。葢此中自非寄位菩薩。難保不退墮。生淨土者。則圓證三不退。盡此一生。直至補處。所以干經萬論。處處指歸也)且子不觀大本經乎。五痛五燒章。歸重倫紀。明彰王法。反覆開喻幾二千言。論中已略解之。(無量壽經綱宗)果能依教奉行。萬善回向。久久純熟。自然會得當下即是。立處即真。打破鏡來與汝相見。乃自禪學盛行。此經塵封大藏即念佛者。亦高談元妙。目此段文為小乘。不屑置啄。羣疑眾難。皆自取之。有志淨宗者。所當深戒 (十一)。

問曰。應願往生。正報彰矣。依報諸願。亦有證乎。

同类推荐
  • 养羊法

    养羊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文王之什

    文王之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Black Beauty

    Black Beau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大鱼事经

    佛说大鱼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蓱沙王五愿经

    佛说蓱沙王五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狂风暴雨问拂柳

    狂风暴雨问拂柳

    内敛不意味着陈旧,狂风暴雨下依旧昂首。爱情的错对没有解释,有的仅仅是你情我愿,而放手也未必是爱情,思维逻辑超群的他在理性与感性的范围界限下是否随心,只待自己的解答。江湖险恶,正义凌然,为情疯狂。
  • 心血来潮的脑洞产物

    心血来潮的脑洞产物

    都是我不切实际的幻想,剧情走向都按心情来,心血来潮的产物
  • 异域之神魔记

    异域之神魔记

    本是世俗一普通人,阴差阳错去了异界。没办法既来之则安之,看主角如何在异界叱咤风云
  • 落星追魂

    落星追魂

    落星追魂白云飞练成落星秘籍追魂十二巧打,被黑白两道追杀,因为谁能击败他,谁就是天下第一。满怀仇恨的白云飞血洗少林、峨嵋各大派。武林三大堡被闹得鸡犬不宁,四川唐门的飞蝗阵被一招破去,这些乱局到底事出何因?白云飞和温柔娇艳的罗刹仙子之间血腥复仇和美丽的爱情纠缠牵扯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 缘绮缘落

    缘绮缘落

    缘分二字,令我们心悸,使我们欣喜。一见钟情,是缘分,还是劫难?一段不平等的爱情,会美好,还是心酸?当另一个人的出现,产生信任危机后,是相信还是放手?而坚定守护能够得到回报吗?究竟该坚持我所爱的,还是选择所爱我的?
  • 黎明神座

    黎明神座

    光明与黑暗之子,人族与魔族之子,是拥抱光明,还是选择黑暗,还是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 万界之我是主角他哥

    万界之我是主角他哥

    在斗破苍穹里我是萧炎他哥,我叫萧药,已丹道征帝。在超神学院里我是葛小伦他哥,我叫葛建,自带神河之力。在狐妖小红娘里我是白月初他大哥,我叫白月辰,习得修改版辟邪剑谱。在武动乾坤里我是林动他哥,我叫林不动,也是炼化祖符变成大佬。在妖怪名单里我是封夕他哥,我叫封东,是远古龙族龙太子的第99次转世。在王牌御史里我是叶言他哥,我叫叶良辰,是一个宗门圣子。在刺客伍六七里我是玄武国排名第二的刺客,我叫七八九,专业刺杀各国领导人。【读者群:九一六二二三六五八】【后续作者会写n多的剧情世界,日漫国漫全部都会写,大家也可以去读者群投票选剧情世界。】
  • 淡淡馨语

    淡淡馨语

    一本往事录,谁的故事谁人懂。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氓流王爷战神妃

    氓流王爷战神妃

    超级战神战败穿越,变身为将军府的丑颜二小姐,受尽天下人耻笑,然而半夜三更,丑颜换美女,废柴变战神!花小倦掀动惊世波澜,与流氓小王爷频频过招。“美女,不留下名字吗?”她扔下鞋子带宝逃跑。一场灰姑娘的布鞋盛宴让她陷入惶恐,而腹黑的他早已锁定目标,看谁能征服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