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09300000019

第19章 安民治民,维护皇权(2)

元年七月,两浙(浙东、浙西的合称,即今浙江省)巡盐御史噶尔泰上奏折请求除豁浙江绍兴府惰民(惰民,不是指乞丐,乞丐本是良民,因破产、灾荒而只得以乞食为生,乞丐之中当然也有惰民存在,而惰民是宋代罪人的后代,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丐籍。惰民的身份极其低下,不得列于士农工商四民之中,不得列入民籍,甚至不能穿着四民的服装。他们只能从事为士农工商所不屑的服务性行业,男子只许以捕蛙、逐鬼、卖饼为业,妇女或说媒,或依随良家娶嫁,为人髻冠梳发、穿珠花,或走市巷,成为私娼。可见,惰民同乐户一样,毫无政治权利,没有人格尊严,是受侮辱和压迫的人群。

噶尔泰在奏折中请求给惰民自新之路,雍正帝命礼部议奏,礼部的部分大臣认为捕蛙、卖饼、说媒等是惰民养家糊口的职业,假如消除其籍,就是不许他们再做这些事,他们反倒无以为生了,不同意消除其籍。雍正帝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认为除籍是好事,能恢复惰民应有的地位和尊严。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给礼部官员分析当时的形势,这些王公大臣也就不再反对了。雍正帝于是令惰民消籍为良。

雍正帝在执政期间,还解放了户。户亦称乌户、龙户、獭户等,他们主要集中在广东沿海、沿江,常年生活在船上,以捕鱼、水运为生。户地位卑贱,不能登岸居住。户不敢与平民抗衡,畏威隐忍,跼蹐舟中,终身漂泊。七年(1729年)五月,雍正帝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上谕广东督抚,说"闻粤东地方,有一种民户名为户,以船为家,以捕鱼为业,通省河路俱有船。粤民视户为卑贱之流,不容登岸居住,户亦不敢与平民抗衡,畏威隐忍,终身不获安居之乐。深可悯恻。户本属良民,无可轻贱摈弃之处,且彼输纳鱼课,与齐民一体,安得以地方积习,强为区别,而使之飘荡靡宁乎!"

雍正帝指出,陆地居住的广东人将居船的户视为贱民,这是不合理、不公道的,应该尽快给他们立好良民户口,让他们上岸落户居住,谁也不得歧视他们。并令地方官解决他们的定居、耕种等困难,使他们安居乐业。在广东户豁贱为良的同时,江苏有名的"九姓渔户"也享受同等待遇。九姓渔户据传是陈友谅部属李、袁、林、钱、何、叶、许、陈、孙九姓的后人。朱元璋建国后把他们列为贱籍,他们多在江苏常熟、昭文地区的湖泊中打鱼,常年居住在船上,四季不能登陆,生活异常困苦,雍正帝也下令免去了他们的贱籍,同广东户一样,命令地方官给予安置。

关于佃仆,即所谓"佃田之仆",他们对主人来说,具有双重身份:既属租佃主人的佃户,又是田主的奴仆,和主人存在着严格的主从关系。这种佃仆制,在清代许多地区都存在,各地对他们的称谓也不尽相同。如安徽省称之为伴当、世仆、细民、庄奴;广东称之为佃仆、佃童、世仆;湖北称佃仆;此外还有住佃、庄佃、火佃、庄仆、屋仆、地仆、山仆等称谓。佃仆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世代为地主做佃户的;有被欺压、勒迫而为佃仆的;有的是欠了地主的借贷无法偿还沦为佃仆的,等等。佃仆需为主户服役,甚至还会遭受主户鞭打。主仆之分承袭前代,茫然无考。雍正帝认为,这是相沿之恶习,并无上下之分,应开豁为良,命当地督抚查明具奏。安徽巡抚魏廷珍奏请:"嗣后绅衿之家典买奴仆,有文契可考未经赎身者,本身及其子孙俱应听从伊主役使;即已赎身,其本身及在主家所生子孙,仍应存主仆名分;其不在主家所生者,应照旗人开户之例,豁免为良;至年代久远,文契无存,不受主家豢养者,概不得以世仆名之,永行禁止。"雍正帝准其议,一批佃仆被除为良民。

贱民制度,是遗留了几百年的历史问题。历代封建统治者在维护封建等级制的同时,因不敢过分触动等级制的尊严,因此即使想解决他们的问题,也都是小范围小规模地点滴"施恩",不敢大刀阔斧地予以豁免。在这个问题上,雍正帝慨然而为,乾纲独断,气魄为历代君主所无。

同时,雍正帝采取开贱为良的措施,使贱民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因而具有极高的社会意义。首先,在剔除封建社会中的奴隶制残余方面向前迈了一大步,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其次,它解除了不合理的法律禁令,是贱民获得解放的开始。说得具体一点就是,贱民只要依照政府的条件申请改业从良,就可以按良民的方式生活,一定时期后还可以出仕。如果在与平民发生纠纷时,可以以良人的身份出庭,摆脱了以前那种因是贱民而遭受不应有的歧视和打击的现象。再次,由于豁贱为良,贱民们近百年来内心的积郁得到了舒解,奴性消减了,为田主服役的时间减少了,从而刺激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最后,开豁部分贱民的贱籍,解除对他们人身的束缚,这适应了封建社会晚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削弱的历史趋势。

推行保甲,约束民众

保甲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长期延续的一种社会统治手段,它是历代统治者对地方施行统治与管理的常用办法。它的最本质特征是以"户"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汉代的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唐朝时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提出了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元朝又出现了"甲",以二十户为一甲,设甲生。到了清朝,终于形成了与民国时期十进位的保甲制极为相似的"牌甲制",以十户为一牌,十牌为一甲,十甲为一保,由此建立起了封建王朝对全国的严密控制。保甲是国家以民众居住地为基础,令其按一定规则组织起来的自己管理自己的治安教化组织。

但在雍正朝实行的保甲法有其特殊意义。二年(1724年)二月,雍正帝颁布《圣谕广训》,其中第十五条为"联保甲以弭盗贼",他说安民之道在于消弭"盗贼",而治贼的最有效办法是实行保甲制,让民众互相监察,使奸匪不容窝藏。对此,清代词人、散文家张惠言(1761~1802年)说:"保甲之法,原为保安富户起见。"一语道破雍正帝推行保甲之心。

清初实行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记注丁口、籍贯、职业。丁口,是政府征发徭役的根据;籍贯关系到人们读书、应试、做官等权利事务;职业,有的不能随意改变。由于民户的人口、家庭都在不断地变化着,户籍调查和登记工作就得不断进行,每隔三年、最多五年就要在全国普查一次。稽查户口时尤其重视核实丁口,所以叫做"编审壮丁"。在编审之年,各省在年终都要将核实的丁口情况报告给户部,如果违限不报,经管官员就要照违限例议处。可见编审户口,是地方政府的重要事务。

但当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制度之后,编审壮丁的必要性就大大减弱了。全国的丁银已根据康熙五十年的总数固定下来,全部摊入土地之中进行征收,不必再考虑人口的增减问题,政府对人口的调查和控制,与征收赋税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了。而且,每次普查人口,都要兴师动众,花费大量的人力,另外还需要一定的经费,购买纸墨、登记造册、报部,而这些费用又要向民众摊派,这些麻烦事成了官民的一项很重的负担。

这个问题最早被直隶总督李绂发现,在直隶实行摊丁入亩二三年后,李绂就认为编审制度是多余的,雍正四年(1726年)五月,他向雍正帝上奏:"直隶丁银业已照粮均摊,是以编丁之增损与一定之丁银全无关涉"。他要求停止编审,同时要求实行新的办法,他认为保甲法既能清查户口,又能稽查游民,比编审更好,因此建议严饬地方官推行保甲。于编排保甲时逐户清查实在人丁,自十五岁以上毋许一名遗漏,岁底造册送布政司,汇齐另造总册,具题进呈御览。

雍正帝看到奏折后,很是高兴,因为他早有这种想法,只是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在李绂上奏前半个月,他还发布了实行保甲法上谕。他指责地方官把保甲当作陈规故套,"奉行不实,稽查不严"。针对村落零散、沿海、少数民族地区不宜实行保甲法的特点,指出数家亦可编为一甲,汉化程度较高的苗民、僮民都可编为齐民。他怕地方官依然不卖力奉行,命相关部门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条令。李绂恰在这个节骨眼上上疏,因此雍正帝对这份奏折倍加重视,详细披阅,认为所议"甚近情理"。雍正帝详细写出自己的意见,交给廷臣商讨,广泛征求意见。七月,吏部遵照雍正帝的指示,议定出了保甲条例:(1)十户为一牌,设一牌头;十牌为一甲,设甲长;十甲为一保,设保正。(2)畸零村庄、"熟苗"、"熟僮"(靠近汉族的苗民、僮民),一体编入保甲。(3)地方官不卖力奉行,按情节分别议处。(4)建立民间奖惩办法,对违犯保甲条令的人,若行告发,按被揭发的人数给奖;若为隐匿,予以杖责。雍正帝批准这一条例,命各省通行,限一年内执行完毕。

编审停止后的保甲法与从前的有本质上的不同,此时的保甲法既包含了户籍调查、登记,又是地方进行治理的方法和手段。自此以后,各省基本上不再搞户口的编审工作,保甲法的实施占据了地方管理的突出地位,把推行保甲制度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田文镜就是一个模范疆吏。雍正三年(1725年),田文镜抓了推行保甲法的注意事项,要求各州县做好选择捕役、严查窝家、训练民壮、查察寺庙饭店等项事务。四年,他以保甲推行状况衡量属员优劣,唐县知县周瑶"不能勤查保甲,一任捕役纵贼",并且"诸务废弛",田文镜就把他参劾。固始县县丞程秉礼署理光山县及息县知县事,"奉行保甲极其谨严",又能革除地方积弊,田文镜就把他举荐,提升为唐县令。田文镜还称赞老城知县高镗"稽察保甲,亦无盗案"。田文镜的捕务、民壮、保甲相结合的办法,浙江总督李卫也在推行。 保甲法的实行,也解决了对棚民的安置和管理问题。摊丁入亩后,人头税不再征收,对户口的约束力减轻,一部分在本籍无业的农民,便开始到异地谋生,或开山种地,或做雇工,因为他们搭棚居住,所以被称作"棚民",实指流民。他们多生活在丘陵地带,江西、安徽、浙江、福建、湖北、陕西、四川等省,居山区者较多。由于生活没有着落,迁徙不定,部分人靠偷盗来维持生活,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定,有的地方甚至发生过武装起义,引起统治者的高度注意。许多地方官向上级反映,流动人口在地方危害极大,要求上级妥善处理。雍正二年(1724年),户部尚书张廷玉上奏,说浙、赣的一些抢掠事件,是棚民煽惑愚俗,应设法安置。雍正帝下发谕旨,让官员提出意见。三年,两江总督查弼纳、浙闽总督觉罗满保疏奏处置浙、闽、赣三省棚民办法。四年,雍正帝下令用保甲法处理,即按户将棚民编审入册,租地的山主、雇工的雇主,都要对棚民进行担保;愿入籍的棚民一经获准,即与土著一体当差;入籍二十年的可以参加文武生的考试。雍正帝的这一条令刚一颁发,各地督抚纷纷开始落实。李卫和观风整俗使王国栋严格执行条令,把浙江棚民很好地控制起来了,社会治安也得到了改善。

雍正帝推行保甲制度,是在摊丁入亩新形势下对人民进行的约束,既解决了人口编审问题,又解决了流动人口的安置和管理问题,加强了地方治安管理,稳固了社会秩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同类推荐
  • 屠基达自传

    屠基达自传

    《屠基达自传》汇集了大量由屠基达本人亲自撰写的珍贵文稿,其中包括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历史资料、回忆、纪念文字等,内容丰富、精彩,情感真挚动人。从叙述的内容中,我们不但可以认识屠基达,认识中国的一位歼击机设计师,还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新中国航空工业艰难曲折、不断前进的发展历程。 这对我们今天从事和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人们来说,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 人龙帝范:李世民传

    人龙帝范:李世民传

    隋炀帝的“浪漫小资”带给百姓的是仿佛没有尽头的水深火热,随之,豪强四起,战火烧到了四面八方。在李世民的怂恿下,李渊在太原起兵,从此开始了逐鹿中原的历程。李世民凭着自己的雄韬伟略和善于用兵,将薛氏父子、王世充、窦建德等强敌一一变成了自己的手下败将,这个年轻的王者显示了非同凡响的才华和气魄。后来,流血事件玄武门之变发生,李世民以绝对的优势成功地登上王位,历史从此掀开了国胸襟和气度,造就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塑造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天可汗形象。
  • 和珅官场笔记

    和珅官场笔记

    本书从和珅的出身说起,贯穿其一生,重点介绍了他非同一般的升迁道路,以及火箭式的升官历程。从一个“反贪能臣”到一名“巨贪蛀虫”,和珅的经历,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之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之父

    《图说世界名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之父)》介绍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源于性,性的压抑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著有《性学三论》《梦的解析》《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 名人传

    名人传

    《名人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被称为“三大英雄传记”,也称“巨人三传”。
热门推荐
  • 算尽仙机

    算尽仙机

    一场车祸让诸葛孔明嫡系后人诸葛星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修仙世界,夺舍了一个武修者世家的可怜小弟子身上。蠢货武修者的身份让诸葛星郁闷,强大的修仙者让诸葛星向往,但绝美的未婚妻却更让诸葛星心头淫虫躁动。但还未等诸葛星坐拥美人施展孔明祖先遗留计谋绝学逞威修仙界,却先被人先摆了一道……【签约作品——品质保证】【点推收藏——更新保证】【日更六千——随机爆发】
  •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

    一如其他安妮故事的讲述者,汉斯把那段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安妮弗兰克是一位犹太少女,原来居住在德国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13岁的安妮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同年7月6日,由于迫害犹太人的风声紧急,她的一家和朋友共8名犹太人藏到了她父亲公司的密室,从此开始了历时25个月的暗无天日的生活。
  • 农场之女配的崛起

    农场之女配的崛起

    作为一个平凡的学生,孟梨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经常玩的某农场系统会出现在自己身上。通过农场系统的帮助,孟梨一步步的改变自我,朝着更优秀的方向前进,在这过程中,收获了友情,爱情和生活。皮肤黑没问题,有农场小能手体质虚没问题,有农场小能手单身狗没问题,有农场小能手外在条件统统改变,不变的是内在的强韧与天赋。“孟梨,你的梦想是什么?”“当然是种田撸狗与撸猫!”
  • 醉剑仙记

    醉剑仙记

    醉饮九行破鸿蒙,长剑一出破八荒!年少轻狂巅峰争,老来无悔当年勇!饮酒长乐,醉行八方;残诗长剑,皓月星空。便纵千万情愫,便纵万千群魔,不过一剑而过矣。
  • 校花神少

    校花神少

    人性本善,神力倒转乾坤,以拯救世界为名,来人间寻找纯善之人。以超凡的能力穿梭在神、魔、人三界,神人化为弱校高中生,四周美女如云,桃花处处泛滥。想要了解更多,我们《校花神少》见。
  • 压寨夫君太冷酷

    压寨夫君太冷酷

    最近诺羽宫闲来无事,本宫主突然想到要抢一个美男回来做压寨夫君。这时老天爷突然送了个美男到本宫主面前,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啊。谁知这位美男是个闷骚男,一看像个高清的美男子,可一说话绝对就是傲娇闷骚的了,哭死,这样的美男叫本宫主如何拿下啊!没办法谁叫他颜值很高,算了,勉强接受了吧!可谁知这位闷骚男竟然是邪教教主,唔…本宫主要不要考虑放弃呢?教主嘴角一勾,邪邪的说:“想跑?没门,招惹了我就想不负责么!?”这究竟是男男吃掉女女还是女女吃掉男男的剧情,各位看官请期待!这是小陌第一次写文哦,写得不好请多指教指教,欢迎多吐槽,谢谢哒~,
  • 三国之千古雄杰

    三国之千古雄杰

    中平元年!天下渐生乱象,群雄蠢蠢欲动。在这个英雄辈出的风云时代,穿越成为汉末刘琦,掌握着豪杰召唤系统,加入争霸天下的大潮流,征战天下并群雄,立志兴汉复盛世。千古豪杰齐聚汉末,演奏出一曲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乱世战歌!
  • 长生殿外燕双飞

    长生殿外燕双飞

    “从今后,我就是你师父了。”“我等你上门提亲。”“小鬼,外面凉。”“光天化日,欺男霸女,荒唐!”一张张脸闪过长笙的脑海之中,她闭上眼。这一世,她跌跌撞撞终于找到前世那人,还好时光未老,浮生未歇
  • 殇城祭

    殇城祭

    谋权、杀手、重生?她只是一个不能有任何儿女私情的特级杀手。在某次任务中中了很奇怪的毒,靠殇魂引镇毒,后为救主人心仪的女子拿出来,不料施法后,丢了一魂,之后被神秘带到仇人手里,经过几番周折,她带着武功尽失的残躯来到了僵尸基地……看似一场谋权的阴谋其实另有蹊跷,慕容奕羽的目的竟然是……她说,如果七魂六魄中,丢了一魂,会怎么样?
  • 擒羽鸣

    擒羽鸣

    这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江湖,可是,有一天,一个伤心欲绝的少年却似老天眷顾一般,发现了一柄叫做羽鸣剑的软剑,却堪称神兵。后来,究竟那位少年有没有凭借着这把神兵,满足他的心愿,却是不可知了!多年过去,这江湖中,仿佛从未出现过这柄神兵一般,直到二十年前。羽鸣剑出,血雨腥风!可是,又是昙花一现,这羽鸣剑再次消失,它也不过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但是,它几次的出现,终究惹出了些事情,终于到了现在,又一个无辜少年,却要去承受和解开这一切的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