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2300000038

第38章 百战奇略(10)

②吴、楚七国反:西汉初年,高祖刘邦为巩固刘氏家族的最高封建统治地位,大封同姓子弟为王。受封的诸侯王,在其封国之内,有自行收取租赋、煮盐铸钱的权力,因而逐渐形成与中央政权相抗衡的独立王国。到文、景二帝时,先后采纳贾谊、晁错建议,实行削弱王国封地的措施,以加强中央集权。这就激起诸侯王的强烈不满。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东王刘雄渠、胶西王刘卯、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等,以诛晁错为名,发动大规模武装叛乱。

③周亚夫:西汉名将。汉初大将周勃之子,初封条侯,文帝时受命驻军细柳(今陕西咸阳西南),在防御匈奴贵族进攻的斗争中,战功卓著,治军严整。景帝时因率军平定吴、楚七国叛乱有功,升任丞相。

④剽轻:意为勇猛轻捷。

⑤梁:即梁国,西汉初所封诸侯国之一。

⑥荥阳:地名。位于今河南荥阳东北。

⑦昌邑:属梁地,位于今山东金乡西北。

⑧弓高侯:韩王信之子颓当。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颓当自匈奴归汉,被封为弓高侯。弓高,县名,位于今河北阜城南。

⑨陬:意同隅,角落。

⑩丹徒:地名。位于今江苏镇江东南。

本篇史例出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又见于《汉书·周勃传附周亚夫》

【译文】

战争中所说的防守,是指在了解了己方情况后所采取的作战行动。就是说,当了解到自己没有立即战胜敌人的条件时,我就坚守不与敌人交战,等到敌人出现可以被我战胜的情况时,就要不失时机地出兵进攻它,这样作战就没有不胜利的。就如兵法所说:"了解到自己不能立即战胜敌人时,就要采取防守作战。"

西汉景帝时期,吴、楚等七诸侯国发动武装叛乱,景帝命周亚夫为太尉,率军东向进击吴、楚等七国叛军。周亚夫因此而亲自请示景帝说:"楚国等军队凶悍轻捷,一时难以与它正面交锋。我打算暂时把梁国舍弃给他们,但要派兵断绝他们的运粮道路,这样才可以制服它。"景帝同意了这个意见。周亚夫受任后调集部队至荥阳时,吴国军队正在进攻梁国,梁国危急乃向周亚夫请求援救。周亚夫却率军进至东北方向的昌邑,高筑壁垒而坚守不出战。梁王派遣使者前往请求亚夫出援,亚夫以采取坚守不出的战略为有利,而不肯前往救援粱国。梁王无奈,又上书于景帝,景帝诏令周亚夫救援梁国,亚夫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拒不奉命,仍然坚守壁垒而不出兵救梁,同时却派遣弓高侯韩颓当等人率领轻骑切断了吴、楚军后方的运粮道路。吴、楚军由于缺粮饥饿,想要退兵,并多次向亚夫部队挑战,但亚夫始终坚守壁垒而不出兵应战。一天夜里,亚夫军营突然惊乱,互相攻扰,竟至闹到亚夫帐前,但他却不动声色地静卧不起。不一会,惊乱自息,部队重新稳定下来。其后,吴军奔袭亚夫军营的东南角,周亚夫却令部队防备西北角以调动敌人就范。不久,吴军精锐主力果然奔向西北角,但却无法攻入。吴、楚军实在饥饿难奈,便引兵撤退了。周亚夫乘机出动精锐部队跟踪追击,大破吴军。吴王刘濞丢弃大部队,只带数千名精壮亲兵逃走,逃往江南的丹徒,企图负隅顽抗。汉军乘胜追击,全部俘获了刘濞所丢弃的部队,降服了吴国所辖之郡县。周亚夫下悬赏令说:"有谁能抓获吴王的,重赏千金。"一个多月以后,东越人便斩了吴王首级前来报功请赏。此役,周亚夫率军同叛军相攻守历时三个月,吴、楚叛乱就被全部平定了。先战

【原文】

凡与敌战,若敌人初来,阵势未定,行阵未整,先以兵急击之,则胜。法曰:"先人有夺人之心。"①春秋,宋襄公②及楚人战于泓③,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子鱼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请急击之。"公弗许。既济未成列,子鱼复请。公复未之许。及成列而战,宋师败绩。⑤

【注释】

①先人有夺人之心:语出《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引自《军志》。

②宋襄公:春秋时宋国国君,名兹父。齐桓公死后,他与楚国争夺霸主,一度为楚所拘。其后,与楚军战于泓水,因其不听劝谏,空讲"仁义"而屡失战机,结果被楚军打败受伤,不久因伤重而死。

③泓:即泓水,位于今河南柘城西北。

④司马子鱼:司马,官职名,掌管军政和军赋。西周始置,春秋、战国仍沿用。子鱼,人名,即宋襄公庶兄公子目夷,与前《舟战》所引史例中的"司马子鱼"非一人。

⑤本篇史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译文】

凡对敌作战,如果敌人刚刚来到,其阵脚还没有立稳,队形未来得及整顿,应当先机出兵急速进击它,这样就可以取得胜利。就如兵法所说:"先发制人,有致敌丧魂破胆的作用。"

春秋时期,宋襄公率兵与楚国军队交战于泓水之域。宋军已经摆好阵势,但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这时,司马子鱼向宋襄公建议说:"楚军众多,我军寡少,应当乘其还未全部渡河之时,请君王下令急速攻击它。"宋襄公没有同意。等到楚军全部渡过泓水但尚未摆好战斗队列之时,子鱼再次请求宋襄公下令部队攻击它,宋襄公还是不同意。直到楚军摆好队列,宋襄公才指挥部队与其交战,结果遭到惨败。

后战

【原文】

凡战,若敌人行阵整而且锐,未可与战,宜坚壁待之,候其阵久气衰,起而击之,无有不胜。法曰:"后于人以待其衰。①"唐武德②中,太宗③围王世充④于东都⑤,窦建德⑥悉众来救。太宗守武牢⑦以拒之。建德阵汜水⑧东,弥亘数里,诸将皆有惧色。太宗将数骑登高以观之,谓诸将曰:"贼起山东⑨,未见大敌。今渡险而嚣,是军无政令;逼城而阵者,有轻我之心也。我按兵不动,待彼气衰,阵久卒饥,必将自退,退而击之,何往不克!"建德列阵,自辰至午时⑩,卒饥倦,皆列坐,又争饮水。太宗令宇文士及率三百骑,经贼阵之西,驰而南,戒曰:"贼若不动,正宜退归;如觉其动,宜率东出。"士及才过,贼众果动。太宗曰:"可击矣。"乃命骑将建旗列阵,自武牢乘高入南山,循谷而东,以掩贼背。建德遽率其阵,却止东原,未及整列,太宗轻骑击之,所向披靡。程咬金等众骑缠幡而入,直突出贼阵后,齐张旗帜,表里俱奋,贼众大溃,生擒建德。

【注释】

①后于人以待其衰:语出《左传·晤公二十一年》原文为:"后人有待其衰"。

②武德:唐高祖李渊的年号。

③太宗:即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率军围攻王世充、抗击窦建德之战发生在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此时李世民为秦王,尚未即帝位。

④王世充:隋代官吏。新封(今陕西临潼东北)人,字行满。隋炀帝时任江都通守等职,镇压过隋末农民起义。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于江都被杀后,他在洛阳拥立越王杨侗为帝,次年废侗,自称皇帝,国号郑。唐武德四年被李世民打败降唐。

⑤东都:即洛阳(位于今河南洛阳东)。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改称"东都"。

⑥窦建德: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军首领。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率众起义,投高士达处任军司马。士达牺牲后,他继为领袖,称将军,拥兵十余万。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在河间作战中,歼灭隋将薛世雄部三万余人,声势大振。次年,称夏王,建都乐寿(今河北献县),国号夏,据有今河北大部地区。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在虎牢作战中被李世民军所俘,后被害于长安。

⑦武牢:本为"虎牢",因唐讳"虎"(唐太宗曾祖李虎)故写史者改"虎"为"武"。虎牢,故址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该处地势险要,向为军事要地。

⑧汜水:古县名。位于今河南荥阳西北。

⑨山东:古代指太行山以东地区为"山东",即今河北地区。

⑩自辰至午时:从七时至十三时,亦即上午时间。

宇文士及:武川(今河南南阳北)人,字仁人。隋炀帝之婿。炀帝死后,他归附李渊父子,因从讨王世充有功,封郢国公,官拜中书令。

程咬金:唐初大将,后改名知节。济州东阿(今属山东)人。隋末从李密参加瓦岗军,任内军骠骑。密败,归王世充;后归唐任秦王府左三统军,后又任左领军大将军,封卢国公。

缠幡:谓卷起旗帜。缠,扎束,卷起;幡,旗帜。

本篇史例出自《旧唐书·太宗纪上》和《资治通鉴·唐纪五》。

【译文】

凡是作战中,如果遇到敌人阵容严整且士气锐盛时,不可贸然与其决战,应当坚守壁垒以待有利时机;等到敌人列阵过久而士气衰落之时,再出兵攻击它,就没有不胜利的。就如兵法所说:"后发制人是为了等待敌人士气衰落时再攻击它。"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五月,秦王李世民率军围攻洛阳的王世充,窦建德应王世充之请而率领全部兵马自河北而来援救。李世民率军东进扼守虎牢以阻截窦建德军。窦建德于汜水以东布阵,绵延横贯数里,唐军将领望见此情都面生惧色。李世民亲率数名骑兵登上高冈观察敌阵,回头对将领们说:"窦建德自山东(指太行山以东地区)起兵至今,尚未遇到过强大对手。如今他们越过险要地带而喧闹不止,这说明其军队没有严格的号令;迫近我们城前而布列营阵,这说明其有轻视我军的心理。对此,我们要按兵不与其交战,以等待其士气衰落;他们列阵过久而士卒饥疲,必将自行退走,乘其后退而出兵追击,哪有不胜之理!我与诸位约定,一定会在中午刚过之时打败他。"窦建德军从清晨摆开阵势,直到中午时分(也不见唐军出战),士卒们饥疲不堪,个个都无精打彩地坐在队列里,以至又有互相争夺饮水的。李世民(见此情景)便命令宇文士及率领三百骑兵,经敌阵之西向南急驰,并告诫他说:"如果此举仍不见敌军有后退行动,你应引兵退回;如果发觉敌军行动了,就应率兵向东出击。"宇文士及刚过敌阵,敌军果然行动了。李世民这时对部将说:"现在可以出击了。"于是,命令骑兵将领树旗列阵,从虎牢关上直插南山,沿着山谷向东,袭击敌军背后。窦建德急忙率领其军向后撤退,刚刚退到东山坡处,还未来得及整顿好队伍,李世民已率领轻骑兵冲杀过来。唐军所向之处,敌军无不败逃溃散。唐军大将程咬金等所率骑兵卷起军旗冲进敌阵,径直突击敌军阵后,大张旗帜,内外奋击,大败敌军,活捉了窦建德。

奇战

【原文】

凡战,所谓奇①者,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交战之际,惊前掩后,冲东击西,使敌莫知所备。如此,则胜。法曰:

"敌虚,则我必为奇。②"

三国魏景元四年③,诏诸军征蜀,大将军司马文王④指授节度,使邓艾⑤与蜀将姜维⑥相缀连⑦;雍州刺史诸葛绪邀维,令不得归。艾遣天水太守王颀等直攻维营,陇西太守牵洪⑧邀其前,金城太守杨欣诣甘松⑨。维闻钟会⑩诸军已入汉中,退还。欣等蹑于强川口,大战,维败走。闻雍州已塞道,屯桥头,从孔函谷入北道,欲出雍州后。诸葛绪闻之,却还三十里。维入北道三十里,闻绪军却,〔寻〕还,从桥头过,绪趣截维,较一日不及。维遂东还守剑阁。钟会攻维,未能克。艾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去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难,粮运将匮,频至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油,蜀守将马邈降。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阵待艾。艾遣其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胜。"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进军到雒。刘禅遣使请降,遂灭蜀。

【注释】

①奇:与下篇《正战》之"正"构成一对相反相成的军事术语。"奇正"论,乃是我国古代兵家研究克敌制胜的一种军事辩证理论。"奇正"之说虽最早见于《老子》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但作为完全意义上的军事理论则始见于《孙子兵法·势篇》:"三军之众,可使毕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孙子这里虽然既强调了奇正二者相区别的一面,也肯定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一面,但对奇正概念的内涵却未展开论述。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对"奇正"论有了创新性的阐发。他在《孙膑兵法·奇正篇》明确指出:"同,不是以相胜也,故以异为奇。"又说:"发而为正,其未发者奇也。"可见,"正"是指一般的、正常的,"奇"是指特殊的、变化的;在正常情况下是"正"者,在特殊情况下可变为"奇",反之亦然。"奇正"理论在战争中的广泛应用,大体上可以包括以下方面:在兵力部署上,担任警戒守备任务的部队为正,担任机动出击的部队为奇;箝制敌人的部队为正,突出敌人的部队为奇。在作战方式上,正面进攻为正,侧翼迂回为奇;明攻为正,暗袭为奇。在战术变换上,一般战法为正,特殊战法为奇;常法为正,变法为奇,等等。

②敌虚,则我必为奇:语出《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中。意思是,发现敌人有虚弱之点,我就采用出奇制胜战法袭击它。

③魏景元四年:即公元263年。景元,是魏元帝曹奂的年号。

④司马文王:即魏将司马懿之子司马昭。

⑤邓艾:三国魏将。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东北)人,字士载。初为司马懿掾属,建议屯田两淮,广开漕渠,发展生产。后升任征西将军,景元四年同钟会分军灭蜀。后为钟会诬告以谋叛罪被杀。

⑥姜维:三国蜀将。原为魏将,后归蜀汉,为诸葛亮所器重,任为征西将军。亮死后,他继领其军,官至大将军,率师多次攻魏无功。魏攻蜀之战,他坚守剑阁抗击魏军主力。蜀主刘禅出降,他被迫降于魏将钟会。后钟会叛魏,他伪与联结,企图乘机复蜀,事败被杀。

⑦缀连:本意为连结,这里指保持接触以吸引对方。

⑧牵洪:人名,原作"牵弘",因避宋太祖赵匡胤父讳("弘殷"之"弘")而改"弘"为"洪"。

⑨甘松:即甘松岭,位于今甘肃迭部东南。

⑩钟会:三国魏将。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字士季。魏大将军司马昭的重要谋士,官至司徒,封东武亭侯。魏灭蜀之战时,他任镇西将军,率主力十二万进攻汉中,继攻剑阁受阻。灭蜀后,因叛魏被杀。

汉中:郡名。秦置。三国时属蜀,后为魏攻占,治所南郑(今陕西汉中东)。

强川口:因强水出阴平西北之强山,故名强川。

雍州:即雍州刺史诸葛绪的代称。

桥头:地名。位于今甘肃文县东南。

孔函谷:山谷名。位于今甘肃舟曲东,亦即白龙江谷。

趣:通趋,意为急速,赶快。

阴平:古县名。西汉置。位于今甘肃文县西北。因其地处摩天岭之阴而得名,是陇南入蜀的必经之路,东经阳安关可通汉中,南出江油、涪县可达成都。

邪径:险僻小路。

汉德阳亭:西汉时的故亭,东汉时因亭置县。位于今四川剑阁西北。

涪:即涪县,位于今四川绵阳东北。

成都:三国蜀都,今属四川。

方轨:平坦的大道。

军志:犹言兵书。这里指《孙子兵法》。

桥阁:亦称栈图,谓栈道,即在险绝之处,凿崖架木,以为通道。

匮:缺乏,困难。

推转而下:外力助推使之滚动而下。

鱼贯:像水中游鱼一样先后接续不断。

江油:地名。位于今四川江油北。

诸葛瞻:诸葛亮之子,字思远。蜀后主时,任骑都尉、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等职。邓艾率军自阴平入蜀,瞻督军进至涪县不前,使得邓艾军得以越过马阁山险,直趋成都。瞻自涪退军绵竹后,与艾军交战中兵败被杀。

绵竹:位于今四川绵竹东南。

雒:即雒县,广汉郡治所,位于今四川成都北。

同类推荐
  • 战魂不熄

    战魂不熄

    当发现自己的弱小,想要变得强大,想要不断战斗。受伤,挣扎,压力,离死亡线最近。不管前面有多危险,只会享受着战斗,像个疯子一样厮杀拼斗的他,握紧拳头说道,要更强。作者提醒:作者已经放弃写真实的军营了,所以脑洞大开,违和不科学什么的都不重要,不要在意!
  • 穿越之成为兵王

    穿越之成为兵王

    来自一个普通的骚年。穿越回来,当一名有系统的特种兵
  • 最强兵王抗战史

    最强兵王抗战史

    华夏最强精英兵王沈刚,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意外穿越到了抗战的时代,既然穿越到了这个时代,那就给中国把以前跟小鬼子的仇报了!碰见日本大佐,一个“八嘎”八什么八!一枪干掉,“首长!嘿嘿!俺是来清场滴!这滴畜生俺全包了!”
  • 昭烈皇帝

    昭烈皇帝

    爱飙车的黑白无常撞了我,然后把我送到了混乱的三国,我该怎么办?
  • 空战之王

    空战之王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空中,我驾驶任意一架战斗机,都能做出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主宰天空,一败难求;随便哪架轰炸机,我都能飞出空中漫步的效果,是敌军地面堡垒的无解王者杀手。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驾驶“斗士”大战“九六式舰载机”;40年不列颠“喷火”pk“BF109E”,掩护诺曼底登陆;44年“龙牙”pk“隼爪”;太平洋“海火”pk“零式”,封神空战王中王。那谁?都先别急,让我在西点军校玩会。
热门推荐
  • 萧成言你要她吗

    萧成言你要她吗

    萧成言就你知道又怎么样……跟我有关吗,呵呵呵呵呵呵呵
  • 通神剑仙

    通神剑仙

    苏叶,一个小小的修士在这乱世中能做到的有什么呢?一个天赋较好的主角,在乱世中能做什么呢?修仙界最不缺的就是天才而往往成长起来的只有寥寥几个而苏叶能走到哪一步呢?
  • 无极至圣

    无极至圣

    前世纵横天下的天帝林彻天,意外身陨无上禁地,临死之前逆天而行,创造出重生契机。于是,无人问津的平民废材风清扬记忆觉醒,以惊世骇俗的速度成长崛起,傲立于天才林立的阳衍大陆之中。…………昔日废材,今日便要手持神兵,斩尽天下英才。
  • 婚路漫漫:娇妻宠上天

    婚路漫漫:娇妻宠上天

    一场算计,她接近他,步步为营,只为拿到绝密资料,却未想竟将心也丢了。她抛弃一切,奋不顾身的与他厮守,却换来一场他亲手设计的爆炸……原来一切,都只是为了利用她。三年后,她重新在他眼前出现,其中的所有阴谋也在一点点浮出水面。
  • 田园福地

    田园福地

    高档穿越女,神奇金手指,遇到的是强敌手,宅斗加种田致富,混个官儿当当,给父母撑腰,给兄弟姐妹壮胆。阴狠的祖父,毒蛇祖母,夜叉伯娘,阴厉厉的伯父,蛇蝎心肠的哥们儿姐们儿,怎么对付?怎么发家?拭目以待吧,我们的女主血淋淋的出场。
  • 快穿之佛系女配养成

    快穿之佛系女配养成

    系统喵:喵喵~宿主,你是恶毒女配,快起来去搞破坏呀 宿主躺尸:世界和平不好吗,别整天总想着搞破坏 系统喵:你要完成原主的任务,你…要去搞破坏,男女主感情才会越来越好哦 宿主:你就不怕我把他们拆了,佛说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 系统:不会的喵,男女主情比金坚,经历过磨难才会更加懂得珍惜 女主:呸~渣男,分手 系统喵、沈茜:……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沈茜:为什么每个位面的反派boss都是这个妖孽男?宿主:小白这是怎么回事啊?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的系统喵:喵~
  • 天元素师

    天元素师

    金木水火土,吾来掌混沌。风雷音光暗,孤去踏玄黄。手持十二星座至宝,怀抱永生奥秘,我是传说。
  • 嫌妃有点甜

    嫌妃有点甜

    天才少女,博士在读,实验意外,一朝嫁入帝王家!王爷有妾不可数,唯有失心疯的嫡妻年二八!“王爷,臣妾年少,对你没兴趣,请自重”“少废话,本王等你长大已经等的不耐烦了!”
  • 万界次元主宰

    万界次元主宰

    【前情提要,本书慢热,请酌情阅读】诸天万界遭到次元能量的侵蚀,诸天碎片组成了新的无限世界,每一个世界都孕育一个核心生命,主母孕育猎杀者穿梭在各个世界追杀核心生命,最终都会在次元战场决一死战!【从另一个角度打开无限流】主角是一个在碎片世界里成长的核心生命,最终成为无限世界的大反派。【如果想要猎杀者的视角,请期待作者还没开始写的下一本小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