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59300000055

第55章

我属于非洲

——中地集团公司老机长顾钦一的非洲情怀

引子

人生中发生的许多趣事,令人忍俊不禁,当事人却往往是身不由己。

2008年顾钦一从非洲返回故乡上海,与久别的家庭团聚,本想安享晚年之乐了。早在55岁时,作为工人他已经办理了正式退休手续,后来又在中地集团公司几内亚一马里经理部干活,已经属于“超期服役”了。当时,两个儿子都在上海上班忙工作,两个小孙孙虽说已经上了幼儿园,但平时还是要有人接送照管的。已经在非洲工作过十七、八年了,该告老还乡了,顾钦一决定就准备在上海带孙子了。不知怎么回事儿,时间一长心里就烦,接送孙子的日子怎么也过不惯。家务事由夫人全部包干,因为顾钦一早就总结过“长期在海外工作的人其夫人都是能人,不是能人的女人也得练成个能人”么。顾钦一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享不了清福,心里总是纠结难解……

答案随着一个越洋电话就飞过来了。中地几内亚一马里经理部总经理刘中华远在非洲仍惦记老机长的安康,问候一通近况后偶然说了一句“怎么样,还想不想过来?”猛然间,如醍醐灌顶,如大梦初醒,顾钦一立即回答:“想啊,我要去。我正为这事犯愁呢!”就这样,他立即决定重返非洲。

快到60岁了,这一把年纪了,还要去非洲?顾钦一的决定,遭到了夫人、儿子及全家的一致反对,连小孙子也抱着爷爷的腿撒娇不让走。没用。顾钦一的决心已定、执意出走、毫不动摇。他说:“我必须回到熟悉、有感情的非洲去,不让我去,把我宅在家中,好身体也会得病的,我会遗憾的。我属于非洲!”

年轻钻工和他的总工程师朋友

茫茫人海中,人与人的结识交往的确靠缘分。有时,一种缘分能改变一生的命运。

2011年深秋,我采访顾钦一时,他仍然首先这样表达对一个人的感恩之情:“我在上海地矿局当钻工的时候,刘振铎是局总工程师,是国内很有名的钻探专家。他一直关心我,指导我,鼓励我多读书勤奋学习,要有上进心。可以这样讲,我的一生成长道路都和刘振铎对我的关心帮助有关,我永远感激这位把我这小钻工当成学生的专家和长辈。没有他的指引,就没有我的今天。”

顾钦一的人生经历总在变化之中,出生于上海市却成长在农村,本来是农民了后来又变成了钻工,原本是上海市地矿局的青年机长偶然间又到了尼日利亚……1952年12月20日他出生于上海市一个工人家庭,父母都是国营纺织厂的工人,全家生活稳定。1962年顾钦一读小学二年级时,父母和五个子女们突然被人敲锣打鼓地热烈欢送回了崇明老家农村,顷刻之间全家就都变成了农民。长大些才知道,那是国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工业战线“调整、精减”,不是叫“裁员”,而是父母自愿“下放”才回乡当农民的,是响应政府号召、觉悟非常高的工人阶级的表现。可叹的是父母已经不熟悉农村也不怎么会干农活了,家里子女多劳动力少,年年透支,年年欠生产队的口粮钱,很快就变成生活困难的农村贫困户了。为了生活,两个哥哥全都不再读书,也是10多岁就都成了挣工分养家的小农民。顾钦一是老三,他渴望读书学知识,全家也力保小的孩子们学业,无奈读到小学毕业又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到处乱哄哄地造反,中学也读不成了。1970年冬,已经18岁的顾钦一已经决定当个好农民,突然地质队到崇明县招工,并且一次招工100名。顾钦一报名后考试体检都合格,于是在离别上海市8年之后又回到了上海,成为一名上海地质系统的年轻钻工。

刚进地质队时,就有人跟顾钦一说过,地质工作太艰苦了,千万不能好好干,干好了你就永远难脱苦海了。顾钦一全然不信,埋头学技术,认真干工作。他参加施工打的第一口井,是当时上海市最深的地热水井,井深就超过1000米,并且出现过井内事故,让他学到不少真本事。第一次参加钻机事故讨论会时,顾钦一既兴奋又感到神秘,地底下1000多米的地质情况和钻进状态、钻具情况,工程师和老钻工们怎么能说得跟眼面前的事一样,这里面有多深奥的学问哟!钻探是地学研究中取得地质资料的主要手段之一,工艺涉及诸多学科诸多领域,做一名钻探工程师不容易,当一个好的钻工也不简单。顾钦一说:“那时我就明白了,在钻机上干活,不动脑筋的人什么也学不到。”从打第一口钻井起,他就养成了勤学好问、认真读书、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1971年,他在苏北石油普查3214井队当钻工,开始使用罗马尼亚生产的大型石油钻机,就更长学问了。就是在3214井队施工中,他初次认识了总工程师刘振铎,技术上的进步开始有良师指导。刘振铎先生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地质钻探专家,实践与理论基础相当丰厚,特别是在泥浆学研究中有较高的水平,获得业内一致公认。刘振铎很爱惜人才,哪怕顾钦一只是个小钻工,只要喜欢动脑筋善学习他就喜欢。在3214井队施工中,经刘振铎耐心指教,除了钻探技术外,顾钦一在工艺、泥浆、工具等许多方面,取得了全新的收获。那时他就认定,钻探就是我的事业,刘振铎就是我的老师和指路人。当时上海地质系统队伍不大,人数不多,顾钦一虽是个普通钻工,但是勤奋好学、工作出色还是小有名气的。1974年7月1日,顾钦一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年他才22岁。

1975年,全国推广新技术“小口径金刚石钻进法”,并在河南许昌办培训班由长春地质学院老师直接讲课。上海市地矿局总工程师刘振铎指派钻工顾钦一参加,给予他一个开阔眼界、技术提高的机会。1976年为采用小口径金刚石钻进技术,上海市地矿局新购置一台无锡生产的高钻速、多排档新型钻机,决定成立10号机组,任命顾钦一担任机长。担任机长时顾钦一只有24岁,是上海市地质系统最年轻的机长。10号机上是清一色的1975年技校毕业生,在年轻机长顾钦一率领下,一度曾是上海地矿局的骄傲。就用这台钻机,顾钦一亲手打钻取出过长达4.5米的完整岩芯,更是十分自豪的事。刘振铎始终关注着这位年轻机长的成长,后来调到北京在地矿部外事局工作后两人仍联系不断。1983年春中国地质工程公司成立后,刘振铎进入该公司任职。1987年中地在尼日利亚取得525钻探打井项目,经刘振铎推荐顾钦一来到北京参加出国前的培训,准备跟随老师、老领导到海外施工。到北京头三个月,是英语培训和物资筹备,刚开始学英语顾钦一就胆怯了,找到刘振铎说:“我既不是工程师又不懂英语,恐怕干不了这个活儿。我还是回上海吧。”刘振铎严厉地说:“小顾,你可真没出息!我年纪这么大了,许多东西还在学,你年纪轻轻的怎么就不相信自己能够学好能够闯出去呢?”

1988年2月28日,顾钦一离境出国。他终生难忘这个日子,因为这是他海外事业的起航日。

中国机长和他的海外事业

只有摆脱了物质的诱惑和欲望的羁绊,人才有可能获得精神的升华。

顾钦一第一次出国来到非洲尼日利亚,执行的是在索克托州打525眼供水井的工程项目,施工条件极为艰苦,工资待遇也不是很高,第一期出国就是17个月,这些困难都没有使他动摇过。既然出来了,不管什么条件,咱们中国机长就一定干出个样子来。项目经理刘振铎比谁都辛苦,既要处理好与业主、监理以及地方政府等方面的复杂关系,又要带好一大批基本上都是头一回出国的中国职工非常不容易。为了恩师刘经理,顾钦一也绝不掉链子。1988年6月14日项目开工,两台钻机同时开钻,顾钦一负责其中一台,钻机上都是在当地招聘的黑人工人。在北京筹备期间,顾钦一特意看了一些中地在马里打井的资料,发现在非洲施工中中国嘉兴厂家生产的高压冲击器效果很好,在订购器材时便特意事先准备了出国使用的165高压冲击器。没想到在525项目施工中高压冲击器真是大显神威,效率之高让外国监理们都不相信产品是中国制造。这17个月的紧张施工,顾钦一从适应环境、学习语言、组织生产到熟悉地层、掌握施工程序、长期独立作战等方面,都取得了十分难得的收获。525项目是中地在海外实施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承包工程,以提前100天优质竣工结束,在海外打了个漂亮仗。顾钦一在施工中的表现备受赏识,此后又被中地尼日利亚经理部连续聘用,在尼日利亚参加钻探打井工程项目10余个,一直干到1996年。1996年中地坦桑尼亚经理部中标大口径钻井工程,急需经验丰富的机长,顾钦一被调到坦桑尼亚施工,仍是带着钻机打井。当时打的是315毫米口径的基岩供水井,已经算是大口径了。施工中遇到的最大技术难题是口径大、空气上返量也大,聪明的机长顾钦一用“两台空压机联动”的办法成功解决了难题,施工进展顺利。在坦桑尼亚打井一年多之后,中地在马里又承接了一项360毫米口径的基岩钻探打井工程,顾钦一再次奉调奔赴马里,依然是带着钻机打井。此刻,他离开国内已经10多年了,感觉自己的技术和工艺水平落伍了,可惜又没机会静下心来学习。偶然之间,他得到一本长春地质学院新编的钻探工艺教材,顿时如获至宝,一遍又一遍反复地读,琢磨怎么在实践中应用。说来也巧,在马里施工的第一个打井项目,就应用了潜孔锤“气举反循环”新工艺,使原来使用的传统“正循环”工艺经常遇到的泥浆漏失、沉井困难得以顺利解决。顾钦一创出的成果连法国监理都称奇,一些当地的公司纷纷赶来参观并请中地指导协助他们施工。顾钦一不是什么知识分子,可是他清醒地总结:“在国外搞钻探,新思路非常重要。用新思路指导自己的施工,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事实正是如此,由某欧洲公司承包的一项供水工程遇到了难题,施工进展不顺利,正是由中地集团公司提供了技术支持才得以顺利结束工程。中国工人的聪明才智是不可低估的,忠诚于事业的中国机长的贡献更是巨大的,因为在很长一个时期,中地集团公司在非洲市场是以打井供水工程为主的。一大批中国机长曾是中地在非洲市场的骨干,他们的劳动和奉献必将记载在中地海外事业的史册上。

顾钦一在海外承担的最高职务是:中地几内亚一马里经理部井队经理。

普通工人和他的非洲情怀

人生和命运总是变化多端的,是条汉子你就应当总像个男人那样去战斗。

中地集团公司的海外事业是靠钻探打井起家的,但是随着市场的拓展和施工领域的扩大,钻探打井渐渐不再是经营主业。中地几内亚一马里经理部也是如此,连资深老机长顾钦一都这样对我说:“进入新世纪后,我不知不觉地淡出了打井队伍。”令人惊讶的是,尽管市场变化如此巨大,在2008年中地几内亚一马里经理部推荐顾钦一为公司级“优秀员工”的材料中,我竟读到这样的评价:“该同志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克服设备不足等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施工,为公司挽回了名誉和经济损失,为经理部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段话,均系原文照抄。一位“淡出打井队伍”的机长,怎么做出的重要贡献?

按照其官方材料,只列举顾钦一在2000年后参加或完成的工程项目名称并无具体表现。列出的工程项目可真的不少,计有2000年几内亚12个卫生中心项目、2003年几内亚四个省医院项目、2004年几内亚KISSIDOUKOU省108眼井项目、2004年几内亚3公里油路项目、2005年马里46眼井项目、桠枫格项目、2006年马里75眼井项目、联合国妇女儿童组织22眼井项目、2007年几内亚联合国几内亚计划署26眼井项目、联合国妇女儿童组织13眼井项目……以上项目仍系原文照抄。仅以参加或完成的工程项目数来看,老机长顾钦一真是挺忙啊。可是,采访中顾钦一却这样对我说:“这几年,没干啥大事,我的任务就是到处‘救火’吧。”具体讲就是无论是什么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出现不顺畅的时候,领导往往会对他说:“老顾,你是老同志了,经验多,过去顶一下吧。”顾钦一告诉我:“确实参加过不少项目,但是基本上没有从始至终干过一个,也没有什么职务,也就是去给项目组帮帮忙吧。”

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最初一个项目应当是2000年实施的几内亚12个卫生中心项目,这是个与打井完全无关的房建项目,内容是在几内亚12个乡镇修建12座卫生中心。开工后施工进展有些不顺利,当时担任中地几内亚一马里经理部总经理的刘国平找到顾钦一说:“老顾,你去干一段吧,争取把‘井队精神’带到房建项目。你先负责建个卫生中心,要能给大家树个榜样噢。”顾钦一二话没讲就上马了,接手的是进度最落后的一个工地。他相信自己打井多年有带当地工人的经验,语言交流没困难,应当能干好。没想到他才进驻工地3天,施工工人就闹罢工,工程一度停顿下来。顾钦一见得多了,一点儿也不怕,反而借机深入当地工人中间了解情况,摸清了矛盾的根源是包工头问题,症结在于施工格局不合理。他迅速地做出决断,对施工格局做了调整,工人复工后不到两个月时间这个落后工地就成了项目的“领头羊”。项目经理部又把顾钦一调到另一个施工进展缓慢的工地,他同样很快发现影响施工的最大问题是与当地政府沟通不够、协作不好。于是,他主动与政府官员洽谈协商,诚恳地兑现一些承诺,并且在工程施工中合理地采用了承包制,这个工地的工程进度很快上去了。在项目施工的后期经理部又把顾钦一调到需要加快进度和提高质量的工地上去了。参加几内亚12个卫生中心项目施工,是顾钦一出国10多年来第一次参与建房工程施工,凭着丰富的经验和对事业的忠诚,他的确用行动再现了中地几内亚一马里经理部创业期那种“井队精神”:“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同类推荐
  • 名人佳作——散文随笔篇

    名人佳作——散文随笔篇

    散文作为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使得“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 柳宗元集3

    柳宗元集3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部分吸纳尚永亮《柳宗元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中的篇目,共精选柳宗元文学性较强的诗文110馀篇,按照题材和体裁分类,诗分为感怀抒愤、山水纪行、酬答赠别、咏物怀古、思乡怀归及其他内容六个部类,文则选取骚文小赋、寓言小品、论说杂文、人物传记、题序哀祭、山水游记、与答书信七个部类,每类大致以时间先后的顺序编排,予以注评。
  • 诗经·楚辞

    诗经·楚辞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共305首诗。孔子曾对其作过整理。《诗经》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天文、地理、风俗、文艺等诸多方面,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被誉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楚辞》由西汉文学家刘向主编。他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承袭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共16篇辑录成集,定名为《楚辞》。本书选编了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等名篇。
  • 二十一世纪中国作家怀人散文:丁玲集

    二十一世纪中国作家怀人散文:丁玲集

    这是一部丁玲的散文集,书中收录有作者的《开会之于鲁迅》、《鲁迅先生于我》、《风雨中忆萧红》《悼雪峰》、《悼念刘芝明同志》、《胡也频》、《悼念茅盾同志》、《悼江丰》、《彭德怀速写》、《向警予同志留给我的影响》、《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元帅呵,我想念您》、回忆潘汉年同志》、《回忆宣侠父烈士》、《回忆邵力子先生》、《悼念伯钊同志》等多篇作品。
  • 大眼瞪小眼

    大眼瞪小眼

    在莆田市文联的支持下,经市杂文学会同仁的努力,现在出版的“莆田杂文丛书”一套,有:陈天宇的《伪名人时代》、郑国贤的《鲁迅的鼻子》、许咨新的《呼唤清风》、蔡忠辉的《易变的脸》、邱南强的《灵魂的舒展》、李金贤的《猫眼内外》、潘真进的《照镜解闷》、郑志忠的《古典情思》、郑庆彬的《嘶哑蝉声》、郑玉珠的《大眼瞪小眼》。丛书的出版将成为莆田文学创作史上一件盛事,也将为莆田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热门推荐
  • 海文

    海文

    倘若有一天你前往了异世,你都会去做些什么?本作讲述了一个平凡少年在历经沧桑后,穿越到名为“海文”世界的故事。真实系,非爽文,地球与异世,今生与来世交相呼应。无低俗恋爱,无强行降智,无主角光环,相信值得各位倒杯茶细细慢品。且看小人物邵梦楠,是如何在异世界一步步的生存下去,并最终探索隐藏于两个世界背后的真相!
  • 天宫补习班

    天宫补习班

    一个仙二代的故事。天界御马监小吏之子,因仙胚期一个疏漏,成就至上精元。无奈出身低微,遭一众上仙嫉恨,历经数劫而至仙道巅峰。为捍卫他心中认定的正道,降妖伏魔,脚踏玉帝,拳打如来。“猴叔,你明明打的过,为何要认输?”“脚抽筋。”………………
  • 锦鲤少女要上天

    锦鲤少女要上天

    作为大晋八百年来首屈一指的超级天才,七岁的想想上可骂哭丞相,下可大战熊孩子。闻风者避之不及,人见人不爱,花见花不开。为了让她成为正常又可爱的小朋友,亲爹把想想送到了书院。离开书院那年,想想瞧着一众恭送她的先生,说——“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先生!”
  • 2020年的境遇

    2020年的境遇

    2020年的生活境遇,感触,期望,交流。
  • 穿梦之平行四界

    穿梦之平行四界

    夜晚,叶子琪竟到了另一个平行空间。到了和自己同名同姓的身上。第二天。叶子琪:我怎么不记得昨天的梦?
  • 武魂重生之战天

    武魂重生之战天

    本想平平凡凡的在这宁静祥和的桃源村陪着心爱的女人。可是一场天灾打乱了所有美好,这场天灾的同时也让他踏上巅峰之路。无法修道,便以武成道。不能修仙成神,那便以武战天。天道不公便以天斗。夺阴阳,改命数,窥天法,战天地。我欲成魔,天奈我何。
  • 长笙调

    长笙调

    从儿时起,你就是身旁的那个人直到现在,你从来未离开过身旁或许以后,你也会寻到一位良人想对你说,你就是我的那位良人你可曾知,一直都对你心存情感只愿你我,能够长相厮守到白头
  • 首席夫人太抢手

    首席夫人太抢手

    时光重回十七岁,丢失了关于他的记忆的林语婼,还会遇到那个伤害了自己的男人吗?这一次,他还会抱得美人归吗?他是以暖男的形象走进她生活的男人,实际上他却是腹黑的代表。首席跟军长之间的较量到底谁输谁赢,谁会笑到最后?
  • 埋穿

    埋穿

    “我叫吴良,我的身边发生了无法想象的变化——我穿越了。我要在这即将面临末世的世界活下去,并且要活的好好的。狗子,你说对吧?”“是是是,你说的都对。但你不找工作,咱吃啥?打野吗?”于是,我光荣的当上了一个没人愿意干的职务——某校的保安……
  • 诱爱成婚:老公太腹黑

    诱爱成婚:老公太腹黑

    初见,她伸手‘非礼’他的屁股,言语挑逗:“这位先生,你有一对性感的翘臀后来的夜里,他不容分说将她压在身下:“作为第一个胆敢染指我的女人,慕思齐,不要浪费你纯情的伪装……”一次无意的游戏,成为危险的狩猎。豪门准少奶奶,意外惹上未婚夫的亲舅,为他鱼肉被他欺凌叱诧商界的冷情帝少,将她霸道腹黑玩弄鼓掌,为她亲手粉碎阴险路障,任性无效她的弱小反抗……分明是宠爱到骨子里,恩爱得闪瞎人眼,偏她装傻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