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10400000050

第50章 生财法则百变通——温州人的生财兵法(2)

作为“傍”战略的决策和操作者,王金祥对自己和双星集团所做的这笔交易并不担忧,以一句“到现在我可以说没有任何风险了”暗示了经过几个月的运作,他已收回大部分投资。一位对“温州双星”有所了解的人发现,除了要付给商标使用费之外,王金祥的投资其实并不大,光是预付货款,已经收回了除了买断品牌之外的投资。一位媒体记者对这场运作洞察深微,他认为:作为一名温州商人,说到底,王金祥的最初动机就是赚钱,达到了这个目的,王金祥就已经成功了。

以小钱做大生意才叫本事。双星皮鞋的回报让王金祥意气风发,信心倍增。人们看到刚刚在成都收获下3万双鞋订单的这名温商,又风尘仆仆地飞往重庆——不断延伸的市场在等着他。

这其中就包括现在的上海奔腾企业集团以及温州双星皮鞋有限公司,前者是借“美的”东风,由销售名牌到生产型转轨,实现了自己企业的飞速发展;后者则是打起了鞋业老大双星的主意,找准老大的空缺,集中自己的优势,走上壮大之路的。

成立于2001年的上海奔腾企业集团原本只是一个小家电企业,仅仅三四年的时间,在2004年却已实现销售额近5亿元。对于这匹迅速成长的行业黑马,许多人都想知道它成功的秘诀。

其实,上海奔腾企业集团的前身只是温州一个小型的音响和空调代理商,名叫“长江实业”。和许多温州民营企业一样,“长江实业”在起步阶段,走的就是依托名牌,借船出海,迅速发展壮大的路子。

早在1993年的时候,“长江实业”的老板刘建国就开始琢磨企业如何做大的问题,那时的企业虽然经过几年的自我积累有所发展,但是刘建国感觉单纯依靠自身有些势单力薄。于是,他想到了借助或依靠大型的名牌空调机制造商的力量,做一个专业制冷行业的代理商。

那时的“长江实业”的现状是:一没有实力,二没有关系,三没有队伍,四没有网络。无奈之余,刘建国只好把眼光转向了那些当时还没成为名牌的“潜在大款”——美的和格力。

为了“靠”上这两棵可能成为“大款”的树,刘建国给出的承诺是:第一年的年销售额比前一年的翻一倍,第二年再翻一倍,第三年就成为区域市场占有率第一。

真是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经过多次的“死缠烂打”,长江终于靠上了“潜在大款”,成为美的和格力的温州独家代理商。

刘建国实现了诺言,在1993年就把美的空调由原来每年500多万元的销售额做到了5 000多万元。之后的三四年中,长江的销售代理业务发展得越来越好,已成为浙南地区空调销售的龙头,年销售额达到了1个多亿元,而美的也自然成为了温州地区甚至浙南地区的龙头老大。

1997年,长江实业更名为奔腾后,又想进一步拓展业务,又想降低风险,怎么办?它开始从为美的生产空调中一个简单的部件——空调连接管,一步步地实现由销售向生产转型。长江实业从这条工贸结合的新路子上,逐步创办了自己的工厂,也就是后来的长江空调配件厂。

2000年9月,长江家电有限公司与长江空调配件厂合并,组建为浙江长江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接着,刘建国又招兵买马,短短4个月间,自主开发成功新型智能豆浆机,新厂房一落成,马上投入生产,利用"美的"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迅速将产品推向市场。

2003年伊始,刘建国在“借牌”上又有新举措。他想借大上海这块金字招牌。在上海成立了奔腾实业有限公司,借助大上海这个风水宝地,使自己的事业再上了一层楼。

众所周知,温州三山一水,地少人多,而且土地贫瘠。于是,为了生存,大量的温州人纷纷走出温州,寻求广袤的土地资源。在温州乐清市就曾有这样的一位年轻人,他擅长种西瓜,从1999年起走出家乡温州,来到广东省租地种瓜。仅用了五六年的时间,这个温州青年就已经能够一年出售西瓜8 000吨,产值近4 000多万元。小小的西瓜被他做成了近亿元的大产业,他就是温州有名的西瓜大王牟帮贵,也确确实实是一个“借地生财”的高手。

出生在温州乐清市仙溪镇大岭头村的牟帮贵,自来喜爱种西瓜。从1996年开始他到附近的温岭市种瓜,那时的他创业初仅投入了5万元,此后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发现广东、海南等地气候温和,自然条件好,适宜种西瓜。于是在他的带动下,光大岭头村就有100多户200多人在外种瓜,而在广东省种瓜的人也大多是乐清市仙溪镇和福溪镇人。

牟帮贵第一年在广东省海丰市仅种了220亩,到现在该公司在广东省雷州市的生产基地已达1 260亩,全部采用机械化,施肥、浇水都用喷灌设备,一天只需8个人就能全部完成。牟帮贵说,乐清人在广东种瓜站得住脚,是因为技术好,成本低。别人一亩瓜园投入4万多元,他们只需7 800元,种出的瓜则一点不比别人差,还打入了要求严格的香港市场。人家0.5公斤哈密瓜成本要3元,他们只要1元钱,因而在市场竞争中大占优势。据不完全统计,乐清瓜农去年为当地贡献了120万元的瓜税。

在多年的种瓜过程中,牟帮贵善于思考问题、总结西瓜种植的经验,在西瓜的种植上俨然成了名副其实的“土专家”,一般人种西瓜1年只有3个月百来天,收个一两茬,而牟帮贵可以从今年的8月份种到来年的6月份,收成高达五到十几茬。同时精明的他针对市场的需求,不断变化种瓜的品种,新疆“金凤凰”哈密瓜、日本的“西薄洛托”甜瓜、“早春红玉”西瓜、中国台湾“特小凤”西瓜、“新优3号”大西瓜,市场什么卖得火就种什么,主要供应浙江、北京、天津、香港和东北三省等地。大批瓜直接进入超市,光北京就有45个定点超市。

现在的牟帮贵还以技术和销售网络入股扩大生产基地,到2002年,他的瓜园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 000亩,资产超过了700万元。他又有了一个新想法——到海南去借地种西瓜。他毅然地卖掉了在乐清的果园,在海口美兰区租下了1 600亩地,建起了西瓜种植大棚。

由于当地劳动力价格较高,2002年9月初,他来到广西,和100多名农民签订了用工合同。

2003年1月,牟帮贵的西瓜获得了丰收。由于克服了裂果现象,平均每亩3 000多公斤,总产量达到了5 000吨。

现在,作为乐清市牟氏果蔬有限公司总经理牟帮贵正忙着办理护照,准备去香港、新加坡看看市场,为自己种的西瓜开辟更为便捷的绿色通道。这就是一个温州农民的壮举,借助广东、海南这些丰富的土地资源,利用一个个小小的西瓜,竟然成了远近闻名身价上亿的“西瓜大王”。

商道93 向利润区进军

【经典商道】

哪里有大的利润,哪里就有温州人的身影,他们精于乾坤大挪移,往往以蛇吞象的气势,迅速地行动作战。

温州人炒房,炒国营,只要有大利润的领域,都是他们搏击的目标。

东征上海、杭州;南下广州、深圳;西取重庆、成都……多年征战,温州炒房大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赢得“楼市炒作名”。

他们手持巨资四处游荡,他们擅长团队作战,他们出手大方、往往为房一掷千金,他们就是可怕的“温州炒房团”。这些年来,无论温州炒房团走到哪里,他们就会用手中大量闲散的资金购置房子,然后,很快又以较高的房价将其售出,一买一卖之间大把大把的钞票就落到了温州人的手中。

于是,许多的当地人一见到温州人来购房,就会大声地惊呼:“狼来了。”

的确,温州人炒房在很多人看来,真的很可怕,有时在他们眼中“买房如买衣服”,这就是“温州炒房团”中一个名叫周芳的女孩的看法。

周芳,一个24岁从做保险起家的普通温州女孩,既不懂相关的专业知识,又不曾认真盘算,懵懵懂懂走进了炒房的人生,凭着十几万元的现款,从自己买房、炒房,到独立带“团”炒房,不几年的时间,29岁的她已经身价百万元。

这就是导致国家加强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的“导火线”之一的“温州炒房团”中的一员周芳的传奇故事。

1999年,做保险的周芳手中积攒了十几万元的现款,那时她想,与其将钱存入银行,还不如拿来投资。不过当时的她对于炒房还没有多少概念,只是看过不少大富翁的发家源于房地产,于是她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了一次房产会。

就在第一次参加的房展会中,周芳就看中了一个名叫嘉景花园的项目,位于温州新城,地段很偏。但周芳还是买下了几套房,她的想法是,温州老城区差不多都建好了,市区肯定要往新城发展,而且当时温州没有太多成片的小区,而这个小区的面积较大,造型也很漂亮。

小试牛刀让周芳赚了一笔。这之后,哪里有房展会、推介会,她都会去,留下信息,房产代理公司就会主动打电话给她。开始她只在温州买来买去,顺利做成三四套房后,她开始向外地发展。

她曾经说道:“我投资房产其实很感性,就像女孩子买衣服一样,凭感觉,喜欢就买过来了。”当时,周芳本钱并不多,就选择投资一些起价较低的。

江苏昆山是周芳做的第一个外地楼盘。2001年,温州房价高涨,周芳听一个朋友谈起:“昆山的房子挺美的,但房价很便宜,不到两千块钱。”于是周芳来到了昆山,很快就发现了昆山地产的优势:离上海近,绿化好,台资企业多,而那时昆山的房价才在1 800~1 900元之间,而且当时上海房价已开始上涨。于是,周芳和自己的朋友一下子包了一整幢楼。后来,每套房最少赚了两万元。

昆山初战告捷之后,周芳就开始带起了一个二三十人的炒房团,开始了南征北战的生涯,北京、上海、青岛、海南、重庆、成都……基本上全国的几个大城市都去过了。

到现在,周芳已经做过十多个楼盘,对于炒房的生活,周芳觉得很快乐,去外地看房,还能观光旅游,难怪有的人说,炒房是温州人的一种快乐生活。

但是外界对于这些炒房的快乐人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称其为天使,称其为英雄,有人说他们是魔鬼,是十恶不赦的罪人。

爱其者说:“商机是要靠发现的。同样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为什么温州人会不断捕捉新商机,而许多人却对此熟视无睹呢?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人捕捉商机的本领提高时,中国的市场经济才会更加繁荣。”

恨其者说:“温州购房团走到哪里,哪里的房价就一路攀升,对当地的百姓来说,则大大提高了购房的成本,结果导致许多老百姓只能望房兴叹。另一个值得警惕的是,温州人大量购置房产商铺后囤积空置现象严重,一些商场、商业街隔三差五地出现一些找不到房东的商铺常年闲置,直接影响到商场的整体经营和形象。”

为此,胡宏伟谈到,对于温州炒房团的各种说法,无论是褒是贬,至少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从一开始,温州购房者为了安家置业也好,为了商业投资甚至是投机也罢,其行为无疑属于纯粹的经济人范围。这与几乎所有温州人20余年的创业史一脉相承:个人富裕,让自己以及自己的家人日子过得更好。温州人喜欢实话实说,他们从不讳言自己强烈的致富渴望,也从不以品格高尚者自居。”

的确,目前沸沸扬扬的外界舆论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温州人依然在炒房,他们只是留意地听着,琢磨着,同时赚钱,并想办法让自己在大气候的变化下依然赚钱。这就是温州人,走在中国经济最前沿、最敏感的一个商业团体,他们可恶又可爱,可敬又可怕。

他们就是像谜一样让人猜不着、说不透的温州人!

温州人好像什么都能炒,他们炒煤、炒油、炒房、炒艺术品,而最神奇的是温州人炒什么,什么火,炒什么都能发大财,在温州人看来,好生意可以炒出来,大把的钞票也可以炒出来。

现在,手握巨资的温州人又开始盯上了北京的国企,2006年2月份,十几家著名的温州民企组团进京,目标瞄准的是北京第三次国企改革中的一些三类北京国企——包括轻工业下游企业、高科技企业和文化产业。这一举动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难道说大胆的温州人要进京“炒国企”?

温州人是一群善于投资、勇于冒险的人,他们经商喜欢抢占制高点,温州人抢占南京路、占领雅宝路这两个地段的行为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特点。

对于一心想做大事的温州人,上海、北京都是备受他们青睐的地方,尤其是北京——祖国的首都。

对此,有一位温州资深人士介绍说:“能到北京投资,在温州企业家看来,是一种非同一般的荣耀。”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一次温企组团进京是接受了“北京产权交易所”(北交所)的热情邀请的。

2005年的12月12~16日,为了更好地推动北京国企的第三次改革,引进外地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改善企业的经营机制,真正将企业引向市场,北京产权交易所(下称),在浙江杭州、萧山、宁波、温州等民营经济发达之地,开展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倾情“商品展销会”,包括180多个北京市国企招股项目、高科技公司。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浙江企业家关注、参与北京国企改制。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温州商人我们非常欢迎。”面对100多位温州民营企业家,北京产权交易所常务副总裁杨淦的这样一番话,引发了具有进京情结的温商的万丈豪情。

这次引起了温州人强烈兴趣的项目包括北京路桥公司、城建集团、物资总公司、三元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以及几家北京著名老字号,涉及房地产、制造业、酒店服务业、文化产业等十几个行业。

对于早就眼馋“京城”这块肥肉的温州人来说,这次推介会自然引起了他们的浓厚兴趣,整个推介会现场的人可谓爆满,前来参会的温州企业家不仅坐满了现场的100多个座位,而且又添了20多把椅子也还有人站在现场参会。可见,温州的民企对于进京兴趣有多大。

对于温州民企对北京国企改革所爆发出的热情,外界不少的人在惊呼,温州人能炒煤、炒房、炒艺术品,这次肯定又来北京“炒国企”了,于是有人对于温企进京看作洪水猛兽,不免有些恐惧和担忧。

在《温州周刊》的一篇专题报道中曾经写道:“不少人士质疑,在房产、煤炭遭遇瓶颈后,温商投资国企上,是否会像以前一样,抬高价格,短期之内获利就抽走资金?更有人士担心,温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北京寸土寸金的地方,温商可能将企业地皮用作商品房开发。”

对此,素有“温州智囊”之称的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介绍说,温州的民企要投资北京国企,这从温州民企自身来说是一种必需,绝非“炒国企”。他曾对《上海证券报》的记者说:“为什么会出现温州炒煤团,温州炒房团?就是因为已经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商人,找不到好的项目去长期投资,只能搞短期炒作。温州民间资本的一个出路,正是全国各地燎原展开的国企改制,像北京这样的好企业更有吸引力。温州炒房团炒煤团完全可以去炒股权。”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卿本惊华:绝世帝王妃

    卿本惊华:绝世帝王妃

    “这位公子生得好生俊俏,不如和小爷回去,为小爷暖床如何?”洛流苏拦在那个似曾相识的“美人儿”身前,十二骨洒金小扇一张,掩住嘴角按捺不住的微扬。苏慕离低头凉凉地看了一眼比自己矮上一头的“小爷”,抿唇一笑。“你确定?”她是皇室唯一嫡女,笑倾红尘三千,回眸绝世惊华。他是都天苏氏尊主,陌上公子无双,覆手染指天下。“我知道你不爱红妆锦绣,那我予你万倾山河,娶你为后。”饶是他秉睨天下,绸缪深算,都不过是想与她奏一曲旷世长歌。月下共酌,此生不负。
  • 守护甜心之茉莉花雨

    守护甜心之茉莉花雨

    坏人:所有我想要的东西,我都能的到,日奈森亚梦,你是斗不过我的!
  • 我爱你喜欢我

    我爱你喜欢我

    我不承认我有多喜欢你,但却承认我爱你。看见你,满心欢喜,见不到你,哭哭啼啼。不求多美满,望希望爱过你。一生当中遇到一个让自己又哭又笑的人,心心念念的都是你,不容易。但,伤透了心,别忘想将泪水晒干,还可以回来。
  • 千年的恋千年的等待

    千年的恋千年的等待

    她,身为副总裁她高高在上,目中无人在她眼里只有他哥哥,再无他人,却因为一个镯子,她穿越了一个历史上没有的国家,既来之则安之,看她如何在古代开阔视野。。。。。
  • 月之圣女

    月之圣女

    白色月,金色日,蓝色风,黑色星,红色火,灰色土,青色雨。在不同于人界的另一个时空,存在着这样以色系来划分族类的一群。欲望就像是果子里的小虫,在平静的表象下吞噬光洁的核心。酝酿已久的战火,以阴谋起爆发。妖冶鬼魅的蓝色少年凛冽,能掀起蓝色飓风。俊美忧郁的星族王子璨影,额角神秘的六芒星胎记。美丽善良的月之圣女慕莎,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神奇。新的神纪即将绽开,阴谋与爱情,战争与和平,守候与背叛;神界、冥界、人界、魔界。荡气回肠的故事已然开始……
  • 三道选择题

    三道选择题

    三道不同的选择题,预示了一个人的未来,在你的世界里,我们只能刺刺泪痛。
  • 女神的贴身高手

    女神的贴身高手

    雇佣兵王陈扬回归都市,只为保护战友的女神妹妹。无意中得罪少林俗家弟子这个恐怖的集团。一时间风起云涌,杀机如流。且看一代兵王如何用铁拳和智慧去征服一个个强大对手,创造属于王者的辉煌传奇……
  • 狂傲九霄:逆天废材妃

    狂傲九霄:逆天废材妃

    21世纪杀手中的翘楚,一朝穿越成为了将军府的废材大小姐。庶妹招惹,杀!姨娘陷害,灭!说她是妖星,直接破了你的国家。可是她却唯独对一个人的死缠烂打没有办法。某天,空降一名美男口口声声叫自己娘子。打也打不过,骂又骂不走,只有妥协。“娘子,你是不是不爱我了呢。”某男略带委屈的声音传来。苏青衣深吸一口气,咬牙切齿的说:“夜逸宸,你又想玩什么花样?”“都不问我为什么,你果然是不爱我了。”某男在一旁自怨自艾道。
  • 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

    本书收录了太宰治的众多代表作品《人间失格》《Goodbye》《维庸之妻》《斜阳》《雪夜》《美男和烟》等。而《人间失格》是其极为重要的作品。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全书由作者的序言、后记,以及主角大庭叶藏的三个手札组成,描写主角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借由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一生与思想刻画其中,这部小说一直被认定为他的自传性作品,并且藉此提出身为人真切的痛苦问题,从滞涩的行文中更可体会其内心深切的苦楚,完成本篇作品之后,太宰治终归还是选择了投水的方式,为自己划下句点。
  • 凯旋神话

    凯旋神话

    医学奇迹,凯旋加蒙多;再生神话,美酒加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