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17000000005

第5章 儒家思想的领导观

孟子曰:“敬人者,人恒敬之。”代尔·卡耐基说:“最伟大的沟通技巧,就是重视别人的意见。”所以,如果主管能终日笑容可掬,肯听同仁说话。先表示对同仁的尊重,必能获得同仁的接纳与认同。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主管,对于自己所不愿忍受的,也不会强加在下属身上。可是有不少主管“十年媳妇熬成婆”的报复心态,颐指气使的强求下属。只求组织目标的达成,不顾下属的难处及感受。结果,招致下属暗自埋怨、心中不服。

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有品德的主管必有口才,他的口才出自于宅心宽厚及助人,使下属“受益”而不“受伤”。例如:有位老师未依课表上课,被巡堂的教务主任发现了;但主任只微笑着指指教室外的课表说:“您班上的功课表模糊了,是不是该换一张了?”当时那位老师的感受是:汝未打草,吾已惊蛇;十分感激的速速道谢。反之,某些很有“口才”的主管,却以口舌之利任意挫伤下属的自尊及信心,有口才但缺口德。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现代的好领导,都想增进亲和力以赢得人心,使上下打成一片。1967年伊朗国王巴拉维为了酬谢珐拉蒂芭王后提高妇女地位、善用妇女力量的贡献,于是封她为“伊朗女王。女王的亲和力极强,有一次一个女孩在报上看到女王戴着一副很别致的太阳眼镜,于是写信到王宫打听那儿可买。没想到,四十八小时之后回信就来了,女王竟把那副眼镜并附带一套衣服送给了她。

半部论语治天下

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以德行为首,另三科均须在立德修行上有了相当基础才能进行,才会有所成就。尤以“政事”,更是孔子实践“仁”之德行的具体途径。孔子认为理想的人——君子(政治上或德行上的),应是具有仁德的人。所以孔子的领导观,即以“德治”、“仁政”、“爱民”为核心。论语中所记载,对领导的要求有:

1以德服人,以身作则:“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孔子认为领导应“以德化人”,而非“以力服人”,这样自然会有人支持及归向。所谓“德不孤,必有邻。”(里仁篇)施行德政后,人民“归过向善”的效果才真确、持久。否则,百姓只是消极的不敢犯罪,却无积极的羞耻心及向善观念。如: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以法制及刑律治人,只是强制服从及事后惩罚。以德化及礼仪教民,才是事前预防及自愿改过。由此看来,儒家为达政治理想——使人民心悦诚服、自然向善,对领导的要求颇高,而且是需要长期努力才能达到的。首先,领导必须严格修养自我,有了令人景仰的德行,才能使人自然服从。领导除了“修己”(成己)之外,更重要的任务是教化百姓(成人),如雍也篇所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古时讲究“政教合一”,政治领导的角色类似民众教育或社会教育者。

儒家对施教者的要求是“以身作则”,在要求下属前,应先自我要求;只要自己行其正,下属也会受到影响,跟随领导的言行。如: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反之,如果领导“上梁不正”,怎么要求下属“下梁不歪”?如: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孔子认为施政成功的要诀在:领导须作为下属的表率,尤其在遇到较辛苦的工作时,更要带头去做,并且能持久不懈的为榜样。如:

子路问“政”,子日:“先之,劳之。”请益,日:“无倦。”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孔子确信有德者做为领导,既经得起考验,也是人民最大的福祉。有德者即是“修身以仁”的人,如: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有多年经验的主管,由亲身体验中,必能领会到孔子领导观的精髓——“仁者无敌”;身为下属的,也较期望及信任有德的上司。有心成为好主管者,应及早从根本之道——“修德”做起,才能到达“真金不怕火炼”的境地。

2德治、仁政的具体实践:

(1)礼

孔子推崇周公制礼作乐以教化百姓,领导若要实施礼乐教化,须以仁德为本。否则,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礼”是四维之首,是约束人类言行的合理规范。对个人而言:“不知礼,无以立也。”对国君而言,若能使“礼”从内到外,表里一致的落实,必能将国家治理好;否则,缺乏真心诚意,徒留繁文褥节。如: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只要上位者切实依礼而行,那么下属必会敬重上司,并乐于服从。如: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为何“礼”是实践“仁”的具体方法呢?如颜渊问仁,孔子回答说: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告诉颜渊,只要能逐渐克制私欲、回归于礼,天下即能渐趋仁道。至于详细的做法,是使“视、听、言、动”等一言一行均须合乎礼节。

“礼”的性质在“礼记”中也有相当详尽的解说,主要为“诚”、“敬”及“理”三方面。

①诚于中:

“中正无邪,礼之质也。”

“着诚去伪,礼之经也。”

诚就是“不欺”,包括“不自欺”及“不欺人”。

②敬于外:

“庄敬恭顺,礼之制也。”

“毋不敬。”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

“敬”是从对父母开始,推及于其他人;敬是无分人之尊卑价值的。

③依于理:

“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

总之,“礼”是出自内心真实的感情,是心甘情愿待人诚恳、尊重及理性。不因对方的身份、地位,而有尊卑之分;只依五伦关系不同;而有相异的对待之道。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领导的容貌言行若未“依礼而行”,则效果恐将“适得“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领导者对下属若一味谦恭、谨慎、果敢、率直,缺乏礼的约束,最终变成一事无成、畏畏缩缩、粗暴强迫、肆无忌惮。

(2)爱

孔子回答弟子樊迟问“仁”时,简洁的说:“爱人。”以上位者而言,实施仁政就是要爱民、关怀下属,以及薄己厚人、宽待百姓。孔子曾夸奖尧舜禹等圣君的爱民表现为:

“禹,吾无问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所以,上位者须“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择可劳而劳之。”不可扰民、招怨,如: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屏四恶。”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子张同孔子从政之道,孔子说爱民方面的做法是“屏四恶”:

第一恶:未善加教化人民,一旦人民犯罪就大加杀戮,这就是残酷不仁。

第二恶:未及时训诫指导人民,却要求速效,这就是仓猝,令人措手不及。

第三恶:自己延误了命令,却要人民在限期内做好,否则加以刑罚,这就是贼害百姓。

第四恶:原本应给下属的财物,却吝啬苛刻,这就只是小吏的见识,不是从政的大道。

所以,真正爱民的做法是:安民、利民及教民。如: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教民”才是爱民的长久之计,而且不单靠领导一人之力,应多举贤才来共同教化。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3领导别人、教育自己

好领导并非天纵英明,必须好学不倦、客观虚心,才能日新又新,保持“魅力”。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后又常常温习,温故而知新,岂不快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任何人都有可学习之处,领导须谦虚,对于贤者,向他看齐;见到不贤德的表现,则自省自励。

孔子对自己的“学不厌”颇引以为傲,也希望弟子对别人谈及孔子时,说他是个好学的人。如: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领导不但自求进步,也鼓励下属进修,使大家共同成长。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反之,领导若不好学,其品德也会受到影响。如: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原本“仁、知、信、直、勇、刚”皆是美德,但若未以“好学”来调和、扩充,则仁德太过,反显得愚蠢;知德太过,反显得好高鹜远(思而不学则殆);信德太过,反害于道义(不知隐讳变通);正直太过则成为愤世嫉俗;刚强太过则暴躁粗率,表现出嫉恶如仇的狂妄模样。

领导若能虚怀若谷,不自以为是,所学才能真正有效。如: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勉励自己及弟子要戒除四种心态,才能吸收新知、真知,避免为私欲所蒙蔽。

第一,不存成见、偏见。

第二,不独断独行。

第三,不固执己见。

第四,不自私自利。

总之,孔子提示为政者应目光远大,才能成大事。如: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今带领下属共同成长时,要看得远,多为整体事业及下属打算。若无远虑,只短视近利,很快就会出差错,断送了大家的前途。

孟子的义利之辨

孟子继承孔子的教诲,更确信实行仁义的王道之治,才能创造最有利于人民的生活环境。孟子为了实践理想,不断游戏说各国君主放弃霸道、改行“仁政”,并且慨叹的说:“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相信“人性本善”,劝导君主以为为贵、爱民如己,企求天地万物和谐共存。孟子的领导观基本上同于孔子,只是他对仁政的诠释更具体明确。

1以德行仁、养心寡欲

战国时代,各国君主纷纷以武力称霸,惟有孟子站在爱民的观点独排众议,劝君主们放弃霸主的念头,多做利于百姓的事;惟有使人民安居乐业,才能赢得民心。如:

“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一位好领导,必多为下属设想,尽量克制私欲。反之,一心创立霸业者,只想满足自己的野心,不顾百姓的死活。前者(行仁政)能长存,后者(立霸业)不能久安。如: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孟子一再强调,施行仁政是根本的领导之计。必可赢得人心、获得天下。如梁惠王问孟子:“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直入核心的回答:“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梁惠王篇上)孟子确信:“仁义”比“近利”更持久、更有价值。一般人短视小利、私利,而孟子更重视全体人民的幸福,这才是“大利”。人民受到德政的照顾,必心悦诚服追随领导。

孟子提倡仁政,有其时代背景。战国时代,各国君主为扩充领土及权威,根本不考虑人民疾苦;所以孟子以“爱人”的仁者胸怀,力劝君主救民、爱民,来赢得长治久安。如:

“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人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只要施行仁政,解救万民“倒悬”(倒挂)的痛苦,百姓必“近者悦”而“远者来”。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若君主不忍见百姓受苦,百姓必感怀领导的德泽。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只要赢得民心,虽没有险要的地势、壮盛的兵力,仍可因“得道多助”而统治天下。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孟子从历史中举证,三代之兴或亡是由于君主之“仁”或“不仁”。当今多半君主仍无远见,不知正确的为政之道;一面将百姓推向疾苦,一面妄想得到天下,这就如同讨厌酒醉却强要喝酒般的矛盾。

总之,孟子认为,领导必得“依仁义而行”,才算具备了领导的条件及成功的基础。如:

“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2德治、仁政的具体实践

实行德治、仁政,一切都是为人民着想,把人民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如:

(1)以民为贵

以“民主”的理念而言,孟子是个先知先觉者,数千年前就明确指出了“人民”在政治中的重要地位。惟有得到人民的支持,政治才可能顺利运作,君主也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如: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2)爱民如己

君主若能珍视下属,人民也会将君主当作自己的身体一般爱惜。反之,君主若把下属视为供使唤驱策的禽兽,甚至当做微不足道的尘土,那么人民也会将上位者当做仇敌。如: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爱民如己的上位者,会使人民的生活更舒适。如:

“养生丧死无憾,……”

“……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就算君王是个爱好物质享受及歌舞声色的人,只要能与百姓同乐、分享,而不是一味剥削百姓图利自己,仍不失为一位好君主。如:

“今王与民同乐,则王矣!”

“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所以,君主“仁”或“不仁”,端视爱民与否而定。孟子责备梁惠王为了扩充领土而驱策百姓作战,虽战败仍求再战,使相爱的人分离,尝到丧失亲人之痛,这是“不仁”的表现。如:

“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弟子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3)教民以德:

孟子本著儒者教育家的胸怀,以“教民”为长治久安之道。人民须如君主般以仁义修身,才可激发爱国心,为国效命。如: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仁者无敌’。”

教民以德,使国人相待以仁义,必能“王天下”,如:

“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日利?”

总之,孟子期望君主能“以教育为国之本”。从教育上奠定国富民强、社会和谐的基础。若未教民,只是暂时施予恩惠,效果不易长久,难以满足人民的需要。如:

“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儒家领导观的启示

“有德者,必有言”,有品德的好领导,能运用口才发出“良言”,鼓舞士气、激励人心。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真正的好领导必努力“得人心”,使下属心悦诚服。

“德不孤,必有邻”,领导只要有“德”,必经得起考验,得到下属心甘情愿的服从。

“‘政’者正也。”好领导凡事“反求诸己”、“以身作则”。

上位者须时刻心存爱心、行事合礼、养心寡欲,如此必可孚众。

同类推荐
  • 成功元素

    成功元素

    你希望生活得舒畅吗?你希望得到异性的爱慕吗?你希望享受亲密的天伦之乐吗?书中给予你去实现理想的力量,将成功元素汇入你的脑细胞。
  • 不纠结的人生智慧

    不纠结的人生智慧

    韩国、日本、欧美万千人士都在追寻的终极幸福手册——《不纠结的人生智慧(别跟我过不去)》!年度心灵抚慰大作,温暖感动持续升温!纠结、痛苦、失望、遗憾、焦虑、内疚……这些负面情绪占据了我们的大部分生活,让原本精彩的人生黯然失色。越来越多的人变得纠结,体会不到宽容、真诚和美好。这是因为你在跟自己过不去!如果你能从全新的角度看待人生、看待自己,就会发现全然不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你完全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把强大的、乐观的、自信的自己挖掘出来。《不纠结的人生智慧(别跟我过不去)》从九大方面带你解读真实的自己,并配以心灵调适良方,让你读懂自己的生活,重新认识自己,快乐地工作、生活!本书由李素文著。
  • 超级CEO成功哲学课.马云

    超级CEO成功哲学课.马云

    本书主要从马云在创业之路上的坚忍和踏实两方面进行论述,其中又分为梦想、激情、竞争、自信、理性、果敢等13个方面,通过阅读,读者可以从中获得激励和感悟,从而坚定自己的梦想。
  • AQ逆商:通向成功的逆向法则

    AQ逆商:通向成功的逆向法则

    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高逆商人物的精彩事例。从这些不畏艰难困苦勇于攀登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品味出修炼培养逆商的各种要素。逆境是生命的苦旅,有修身筑业的效果。这本书适合于青年学生、职场工作人员和创业人士。它可读性强,能够充实人们生活,通过对培养逆商的各种因素的分析,对读者有较好的启示性,尤其是对身处经济危机、逆境之中的读者,能产生实际的指导作用。
  • 令人无法抗拒的心理说服

    令人无法抗拒的心理说服

    本书的特色在于分析对方的心理需求、行为意识,从“心”去掌握优势,使你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面对任何人,都能比别人更敏锐、更正确地说服对方。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最强王爷

    重生之最强王爷

    一个考古学家在一次考古过程中,误触机关导致灵魂重生到千年前的王朝成为皇帝的七皇子,从此引气长生诀制霸武林,铁人铜马军纵横疆场,大魏王朝最强王爷就此诞生......建了一个QQ群,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加群讨论:699158328
  • 海贼王之寒蝉鸣泣时

    海贼王之寒蝉鸣泣时

    有人曾这样告诉过雨宫奈奈子,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相对应的开关,当那个开关被不经意的按下,那么一切就……一切就……
  • 都市极品狂龙

    都市极品狂龙

    新人新作,希望各位大大大大们能多多多多支持!感激不尽!!!!!
  • 对不起我还是来晚了

    对不起我还是来晚了

    这世间,我等的只有一句“对不起,我来晚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曦之间:恋上你的拽

    一曦之间:恋上你的拽

    他们在深秋认识,她以为,他是个内敛不会说话的男生,她以为,她与他的交集只会像现在这般平淡。她是个叛逆少女,网恋、逃课什么都做,他是个拽到让人怀疑人生!酷到让人怀疑世界!炫到让人的世界观可以崩塌的那种!第n次见面时,她说:“姓尹的,再烦我信不信本姑娘把你带坏?就是很.色很.色的那种坏!”第10n次见面,她高高在上的说:“我喜欢你!对没错就是你!”我喜欢你,不是因为你长得好不好看,只是单纯的喜欢你,想把全世界都送给你的喜欢而已!我知道你不信,其实我也不信,但现在我信了!
  • 沙砾的精神爱情

    沙砾的精神爱情

    沙砾暗恋陈岩六年,却始终以朋友的身份在他的生活之外,她相信,如果这个男人爱她,这么多年他早该朝她飞奔而来。了解沙砾的人都知道,需要她争抢的东西,沙砾不要。可能这一步,如果她迈出了,即使他真的拥抱了她,但跟她要的,终究是差了那么一点。
  • 重生之西游都市

    重生之西游都市

    由于被女友的背叛,王浩心灰意冷的走进了部队,三年的部队生活,让他变的更加的稳重,更加的成熟。一次西北的特殊行动,一位老者再王浩的右臂上纹了一条龙,退役后回到都市生活的王浩,一次意外,遭了雷击,从此以后,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美女如云,各个极品,他收到擒来,让我们一起见证兵王中的兵王,王浩的退役都市生活。
  • 少女和猫度过的青春

    少女和猫度过的青春

    少女蒋熙和蒋星辰在阴差阳错中得到一只猫咪,甩都甩不掉,无奈开启了撸猫之路。猫咪高冷又傲娇?可为啥她们家猫咪黏人又淘气,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她们开启了可爱又搞笑的旅程...
  • 团宠王妃又掉马了

    团宠王妃又掉马了

    江倾影作为京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逸王妃,那京城无数人的愿望就是杀逸王,夺王妃。可……有一天,逸王妃真实身份暴露后,大家惊叹道:看逸王妃这次怎么甩了逸王。没想到,那个软萌软萌的逸王妃执起逸王的手道:这是我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