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70800000025

第25章 范泓重写《雷震传》

范泓的《雷震传:民主在风雨中前行》一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新版,邀请作者来京,围绕新书举行若干座谈、对话、聚会。我参加了其中的两次。与老友相见,格外高兴。

称范泓老友,因为和他相识已经十二年。相识的机缘,是山东画报出版社的杂志书《老照片》。主编冯克力,邀请我和南京学者邵建担任特邀编辑,为之组稿。邵建组织的栏目名叫“多维视焦”,既围绕同一话题,组织几人笔谈。基本作者之一,就是他的同城好友范泓。那年夏天,山东画报出版社在青岛举办了名为“《老照片》的文化解读”小型会议,我和邵建、范泓均与会,得以见面。我们不但在会上围绕主题各抒己见,还同游崂山,天南地北畅谈,感到一见如故。以后范泓几度来京,我几度赴宁,都有欢聚。在南京,得邵建、范泓的引见,我还认识了****守、尉天纵、董健、高华、陈远焕、邓伍文、罗建、袁剑、李永刚等多位在宁人士,他们专业各有侧重,但都称得上是胸襟开阔的知识分子。我在太原生活了二十多年,深知省会城市能够聚焦一批胸怀海内、放眼五洲的知识人是多么不易。而南京这一批朋友,不论老中青,个个气象不凡。有的人头上有过显赫的头衔,有的人始终是一介布衣之士,但都在想着大问题,做着大事情,推动着中国学术、思想、文化的创新。让我想到南京毕竟是六朝古都和民国首都,这样的人文历史氛围里,留存着一种绵延不绝的贵族精神的余脉。

范泓原来在一家广播电视报纸担任副总编。在一般人看来,这是一个很滋润的职位。但他为了集中精力研究历史,知天命之年就主动要求“离岗退养”,回家读书写作。并且,把自己的书房搬到相对清静的扬州,一头扎进史料的故纸堆里。他说,自己研究历史,只是想探寻真实,还原真相,与个人得失无关,与自身利益无关。但他的历史研究,却实实在在与民族的命运、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两度撰写雷震的传记。

在台湾从威权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型过程中,雷震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本是国民党的高官,受胡适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五十年代初在台湾创办了《自由中国》杂志,批评******独裁,十年后又向国民党的一党专制发出挑战,因而遭到构陷,系狱十年,出狱后黯然去世。台湾一九八七年解除戒严,开放党禁。二〇〇二年雷震的冤案终获昭雪。当时,邵建正在研究胡适对民主宪政的追求,涉及雷震和《自由中国》,于是邀请范泓一起撰文切磋。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教授到南京讲学,又向范泓提出阅读《雷震全集》的建议。不久陈敏又约范泓撰写雷震的传记,参加袁伟时主编的一套历史人物丛书。范泓写成了《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历史人物丛书的计划却流产了。好在冯克力及时把书稿推荐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温故书坊”,使之在二〇〇四年面世,成为海峡两岸第一本雷震传记。此后,范泓又陆陆续续用了八年时间,进行大量补充修订,新版内容更加充实,体例更加完备。

范泓此书,讲的是台湾的故事,却对大陆的知识人产生了直接启示。孙国栋是《中国政法大学校刊》编辑,为弘扬法治精神,寄托宪政理想,十二年前创办了《律师文摘》。但在办刊过程中,一再受挫,几乎要放弃,这时读了《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获得了精神的力量。他说,比起雷震为《自由中国》而系狱十年,自己遇到的挫折实在不算什么。于是愈挫愈奋,如今《律师文摘》在办刊时间上已经超过了《自由中国》。

章诒和读了范泓这本书,也倍加称赞。那天讨论会进行到一半,牟广丰匆匆赶来。他说,章诒和向他推荐此书,并将自己的一本转赠于他。他连夜捧读,心潮澎湃。刚听说有讨论会,专程来向作者致意。

章诒和特别看好范泓的文字,我也有同感。范泓的文字流畅、简练、从容,读起来有节奏感,这可能得益于他早年写诗。同时还有几分古雅,于笔下的民国氛围十分契合,这可能是受到大量民国史料的熏陶。他对历史人物怀理解之同情,笔锋节制而审慎,立论不求耸人听闻,一鸣惊人,而求公允而平实,有一种绵长深厚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范泓研究历史的动机与权力和资本无干,因为不是政府资助的各级各类课题,所以不受权力、资本和学术利益的牵引。学术的生机在民间,范泓的书就是最好的例证。

范泓的学术成果,还有《隔代的声音——历史劲流中的知识人》、《历史的复盘——百年纷争人和事》、《党内觉醒者——李昌在中国改革年代》、《参政不知政——大时代中的陶希圣》、《与李敖打官司》等多部著作。他本来还想采访朱厚泽,为之作传,可以机会没有抓住,朱厚泽已经作古。

范泓转入史学研究,也没有放弃对诗的关心。有一次,他和我同游合肥,专门请已故诗人公刘的女儿刘粹一叙。公刘是一位才华横溢、思想超前的诗人,晚年在合肥却十分寂寞。女儿想为父亲编一本纪念文集。范泓让我和他一起为刘粹出谋划策。我当时说了些什么已经记不住,但这本公刘纪念文集后来确实印出来了。

同类推荐
  • 谈文学

    谈文学

    本书收录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先生抗战最后几年发表于不同刊物上的文章近二十篇,主要是他“学习文艺的甘苦之言”,不同于坊问的一般读物,既可视为文学入门读物,又可作为理论著作。正如他书中所言,初学文学关键在于“多玩索名家作品”和“自己多练习写作”,“逐渐养成一种纯正的趣味,学得一副文学家体验人情物态的眼光和同情”。
  • 铭人铭言:铭言短语

    铭人铭言:铭言短语

    本书为黄宝铭的诗歌集,为其短句、对联集,作者博览群书,写人、状物、暮景、抒情,用不同手笔作诗填词。
  • 创作与评论需要良性互动

    创作与评论需要良性互动

    该书评选收录了作者近三年来在有关刊物上公开发表过的书评文章,分“诗歌作品评论”、“散文作品评论”、“小说作品评论”、“报告文学评论”、“学术专著评论”五卷,共43篇文章。该书评选全方位地解构了每位作者出版的精品新书,并从多角度、多层面,挖掘了其作品的价值与影响。摇曳多姿的笔法,打破常规的形式,使这部书评集洋溢着强烈的艺术魅力。这部书评选收录的作品除了少量评论是关注省外的作家、诗人出版的书籍之外,大部分评论都是关注本土作家、诗人出版的书籍。而且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这些书评作品所关注的都不是名家著作,大部分都是尚未出名的作家、诗人出版的书籍。
  • 创造辉煌:华北油田开发与建设

    创造辉煌:华北油田开发与建设

    本书介绍了华北油田开发与建设的有关情况,内容包括:发现油田、勘探会战、建设高潮、生产开发。
  • 读红一得

    读红一得

    《读红一得》是一部文化散文随笔作品集。在我国对于《红楼梦》的研究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而本书的作者刘广定老先生从不同的角度比较不同的版本对《红楼梦》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地,他虽然自谦地称其为心得,但事实上通过一些章节的深刻剖析,使读者对《红楼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更为深入的了解。
热门推荐
  • 别窥探我的心

    别窥探我的心

    女主(吴澄汐)一名犯罪心理学学生男主(顾泽)一名腹黑又幼稚的警察二人偶然在一次男主任务中相遇女主棒男主完成了任务后来也开始了长期合作在合作中男主慢慢发现女主并不是像他以为的那么柔弱二人的故事在一件又一件事故中开展血腥危险却又有一丝微甜
  • 灵湖经

    灵湖经

    没有什么利害关系,也不会有绝对、极端的反派,每个人都各自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只是莫名其妙,心中的湖面上总会刮风。每个人都有一片灵湖,能通过灵湖修炼出不同的灵系和对应的能力,同时,灵湖也会影响拥有者,所以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危险问题,而御灵馆就是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形而立。
  • 我是万界最强仙师

    我是万界最强仙师

    别人穿越,都是从零开始。陆小仙倒好,刚刚穿越,不但身份尊贵且修为通天,悟性更是无人能敌!而他刚刚睁开眼,便有一名绝美少女跪在地,苦苦哀求收她为徒!这时候,陆小仙才惊讶的意识到,自己貌似成了老爷爷!从此,无数天骄大能,踏破山门,磕破额头,跪碎岩石,只求得到仙师一点指点!落破大帝:跪求拜入仙师门下!重生神王:仙师不收我为徒,我就长跪不起!天族圣女:能拜入仙师门下,是我乃至我族的机缘!
  • 禁锢影子

    禁锢影子

    一句“很久不见”就作为五年没见的开场白?凌敏很火大,但在公开场合,作为学校的理事长,她只能微笑的伸出手,同样的回一句“是的,很久不见,最近好吗”的场面话。心里还得不停的想:注意,有记者,保持仪态!没有笑意的眼底,得体的语态和神情,柳多多知道卓俊尔让凌敏有多火大了,可是为什么他还是一脸无所谓的样子?看来,有事要发生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洪荒冰魄

    洪荒冰魄

    一座冰棺,封印了他最爱的人,一座冰棺,让他的生活从此不同,战五荒,杀诸神,御九天,闯三界,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 民间幽默笑话集(休闲笑话)

    民间幽默笑话集(休闲笑话)

    笑话在古今民间文学中都大量存在。为了给读者提供精神食粮并使之读后内心发笑、精神受益、心灵得到陶冶,编者从古今笑话中精选了一些优秀篇章,根据现代人口味作适当修改,并根据国内外笑话分类学的方法,主要从便于读者阅读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分类。
  • 撒旦男神请温柔

    撒旦男神请温柔

    本书由地方出错,重新改了次,书名是《雪域王上人世妃》作者:羽裳
  • 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腹黑宝宝:算计王爷爹

    腹黑宝宝:算计王爷爹

    京城里谁都知道宣王爷尚未娶妃,府上却冒出一对双胞胎喊他爹。他冷眼微眯:“你叫我什么?”粉嫩小正太一脸桃花:“爹!”他下颌收紧,愠怒:“谁让你们来的?”“我娘啊!”“让她来见我!”小正太双手一摊,惋惜道:“抱歉,爹,娘她跑啦。”“?!……”(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你让我们把你葬在大海里

    你让我们把你葬在大海里

    姥爷去世了,但是我希望能将他的精神传承下去,同时为了记住他,我想写这个人物传记,活着叫做回忆。